第一篇:学习《干部任用条例》
深刻领会 掌握实质 认真贯彻
——学习《干部任用条例》
2014年1月15日颁布了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各大网站、报刊纷纷解读该条例,并且对照前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突出了新版条例的实用性、选拔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当代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和评价的标准。同时,为条例的执行者在考察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上规范了程序,提高了工作要求。
一、认真解读,掌握实质
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更改。我们要真正把它学深学透,掌握其更改的精神实质。
1、将好干部标准写进总则第一条。去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要求,并明确了好干部的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鲜明地将这二十字标准写进总则第一条,并围绕有利于选准用好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了新要求。
2、干部任用第一环节从“民主推荐”改为“动议”。修订后的《条例》,增设“动议”一章,拆分“酝酿”一章并将有关要求分别体现到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五个环节,构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流程,使得干部任用的程序链条更为完备,也更为透明。
3、民主推荐结果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将民主推荐由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调整为第二个环节的同时,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将推荐结果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改为“重要参考”。同时,条例明确,群众公认度不高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从而起到挡住民意较差干部的“门槛”作用。
4、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防止“凡提必竞”。近年来,一些地方规定公开
选拔和竞争上岗人员必须达到干部任用的多少比例,出现了“考试专业户”,这就挫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偏离了正确用人导向。而条例的修订强调合理确定选拔的职位、数量和范围,突出岗位特点和实绩竞争,改进能力和素质测试测评,着力提高竞争性选拔科学化水平。
5、对“破格”“裸官”“复出”的规定体现从严治吏。新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和有关法律、章程规定的资格不能破,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并在审批把关和过程公开方面严加要求,防止“破格”变成“出格”。同时,条例针对近年社会上广为关注的“裸官”和官员“复出”问题也进行了明确细致严格的规定。
二、对执行者的要求:求真务实,搞好服务,当好条例的实践者。作为条例的执行者,至少要从“选”、“用”、“严”三方面践行条例。
1、要从公道正派“选”上下功夫。对选人用人做到认真负责,慎之又慎,牢固树立“选好人是最大成功,用错人是最大失败”的理念,坚持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科学发展实绩,促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良好用人机制的形成,激发广大干部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要从规范程序“用”上下功夫。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行监督,确保环节一个不漏、程序一步不错,在内容上完善、程序上规范,努力探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相统一。加强对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科学发展实绩、作风表现、廉洁自律情况的考察,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
3、要在落实制度“严”上下功夫。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把选人标准交给群众,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有机结合,做到干部问题“早知道”。我们要通过下基层、谈心谈话等形式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干部各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剖分析案例,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防范措施。
第二篇:干部任用学习心得体会
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学习体会
市政府党组成员 xxx 2012年6月7日
近期,我市组织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集中学习活动,这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防止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认真系统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和换届纪律等内容,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更加坚定,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的“三种意识”:
一、加强学习,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意识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用好的制度选好人、用好人,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是党中央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总结基层探索和创新基础上制定的。这些政策法规定的出台实施,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制度化武器,为选人用人树起了“警示牌”,架起了“高压线”,安装了“安全阀”,其作用十分重要,其意义更加深远。认真学好这些政策法规是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依据和重要保障。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带头学习,细心研读,熟记于心,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全面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新
易,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不搞以权谋私。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思想上守住第一道防线,时刻提高警惕,守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提高干部自我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规定,做到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持之以恒不懈怠。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性原则,提升个人政治素质的重要措施。在下步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学深、学细、学透,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第三篇: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心得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推动选人用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更好坚持和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党中央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修订。
《干部任用条例》是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这次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选人用人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实践成果,衔接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新政策新法规,回应干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新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最大亮点,就是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选任干部的底线,保证干部队伍的政治团结性,坚定干部的政治信仰。
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公道正派,才能有识人之明、举贤之胆、容才之量,才能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在选人用人上只要坚持公道正派,其他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选拔任免要更多地依靠制度、宪法、党章规范,要开放候选人,各级政府、党委、群众都可以推荐候选人,候选人也能够自荐。依靠市场机制,让更多人进入干部选拔程序中。
这次《干部任用条例》的修订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政治标准,进一步强化和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
二、落实从严要求,增加“凡提必四”等要求,明确不得提交会议讨论的八种情形。
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眼调动和保护干部队伍积极性,增加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关内容。
四、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增加“注意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中发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等内容。
五、体现精准科学,增加“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等内容。
六、推动干部工作更加务实高效,着眼提高干部工作效能,对有关程序和要求作出适当改进完善。
【篇二】
《干部任用条例》是新时期党领导干部的重要规章,也是根治干部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条例》规范干部选拔工作。要以规范制度为前提,公正干部选拔程序。在我们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干部的选拔逐渐趋于公开化、透明化,选拔程序更加规范,选拔工作的更加廉洁清明。新修订的《条例》无疑是对干部选拔工作的进一步程序化和规范化,营造更加清正的用人环境。
《条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干部的选拔选拔任用机制,才能让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才出现在干部队伍中。《条例》既是新时代人才任用的章程,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让干部的选拔任用有规可依,违规必究,杜绝不正之风。
《条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条例》即是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使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能够被合理利用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出一份力。
千秋大业,贵在用人。新修订的《条例》无疑是为新时代的干部选拔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以及更加规范化的程序,以选拔出更加优秀、出色的人才。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是重要的党内法规,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自1995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颁布以来,党中央先后于2002年、2014年两次作出修订。《干部任用条例》时隔五年再次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对不少内容进行了修改、调整。
总则部分对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进行了修改,增加“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等内容。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选干部、配班子必须着眼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总则中增加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调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等内容,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视作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应有之义。大力发现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总则修改“注重发现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表述,体现了党对推动优秀年轻干部涌现、促进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视。
《干部选用条例》的完善,一方面有利于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面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此次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从政治上讲,条例把政治标准放在了首位;
从选才用人上讲,条例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从规矩上讲,条例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
从体系上讲,条例衔接近新政策新法规;
从作用上讲,条例回应了干部选拔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可以说,《干部任用条例》的修改进一步使得我们党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篇四】
为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严把选人标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优秀的人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坚持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以精准用人和科学用人为基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既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也是我们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基本依据。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对干部考察、选拔、任用等工作的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真正把选人用人的权利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使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我们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对于选拔任用干部严格把关做出了明确要求,在畅通选人用人渠道的同时,着重从党管干部;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民主集中制;
依法依规办事。为我们党选好干部,强化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的条款,语言精炼,清晰,让人一看就明,一学就懂,不含糊,不模糊,字字铿锵,句句响亮,这种文风必然引领官员干练之风。一方面是语言本身有启迪作用,一方面是精神有熏陶作用。比如,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贤能第一,文字虽少,含义深刻,鼓舞人心。然后,正气洋溢,激发官员向上之风。字里行间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认真工作,你努力拼搏,你工作有效,你得到群众爱戴,你就必然能够得到提升。
【篇五】
《干部任用条例》是党内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法规,《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办法以及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内容,为国家干部的推荐、提名、察、酝酿、讨论决定、交流回避、辞职降职、纪律监督等各个环节,从程序上作出了严密的规定,对防止和纠正用人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条例》第九章规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应当科学规范测试、测评,突出岗位特点,突出实绩竞争,注重能力素质和一贯表现,防止简单以分数取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有利于组织部门更好地发现和使用干部,拓宽识人选人视野,促进干部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严格按照《条例》,坚持照章办事,严格履行程序,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初始提名、书面征求纪委意见、票决等一系列制度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标准不变通,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化、规范化。
我们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严格把好用人导向关、任免审批关、管理监督关。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才能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自上而下监督和自下而上监督的有机统一,不断增强选任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为,实现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只有公开透明,才能避免暗箱操作。
【篇六】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干部管理监督,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这次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衔接了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新政策新法规,回应干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推进干部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对照旧版,对修订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掌握条例变化,切实做到把《条例》学懂、弄通。法规出台以后,关键在执行。我们要严格贯彻执行《条例》,做到按原则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
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切实加强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要坚持事业为上,激励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完善配套制度,对原有规定与条例精神不相符的,尽快修改;
强化督查落实,加强对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升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第四篇:学习《干部任用条例》之我见
学习《干部任用条例》之我见
最近,开展《干部任用条例》宣传活动周,全乡干部都在认真地学习条例。本人通过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结合个人自学情况,现就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谈谈点滴思考,具体归纳为强化六个坚持,做到六个严把。
一、坚持干部四化标准,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关。
江泽民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在重大关头和各种风浪中经得起考验的干部;把那些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有谋事之策、干事之才、成事之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选拔任用在带领广大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把那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并且具有高尚品德和人格,严于律已、清正廉洁的干部;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要坚持四看,做到三用三不用:看干部的思想素质、看干部的作风、看干部的实绩、看干部的群众公认度。用讲政治、顾大局,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坚决不用阳奉阴违、个人主义严重的人;用勤奋敬业,不事张扬、不善表功的人,坚决不用心思不在工作上,拨弄是非、闹不团结的人;用说真话、干实事,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人,坚决不用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人。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把群众公认关。
为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在干部的选拔工作中进一步体现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民主推荐和干部考察工作中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一是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考察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二是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的程序。组织酝酿推荐的交流提拔人选必须在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或在更大范围进行民主推荐,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三是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民主推荐范围应在《干部任用条例》要求的推荐范围内进行,重要领导职位应视领导职位情况和干部情况在熟悉了解干部的更大范围内进行,应注意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四是民主推荐中应推行两推一述做法。民主推荐应按规定程序进行,首次推荐不能产生多数人推荐的人选时,则实行两推一述办法。即:第一次会议投票推荐后,若推荐人选未得到多数人认可,则由党委根据推荐得票情况按适当多于拟任职人数研究确定第二轮推荐陈述人;陈述人按要求在第一次推荐
范围内进行个人情况和履职打算的陈述后,由参会人员进行第二轮投票推荐,党委根据第二轮民主推荐情况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五是全面推行干部的差额考察、定量考察。新提拔进党政领导班子人选,原则上应差额考察,差额考察情况应客观、如实报告。考察方式根据干部情况和考察范围情况决定,应注意综合运用个别谈话、素质测评、数量线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考察。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把民主推荐关。
在干部选拔任用推荐前,必须根据空缺职位特点及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情况的分析,慎重选择推荐单位,认真制定推荐方案;推荐时,必须坚持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两种方式同时运用,不能以民主测评代替民主推荐,也不能以考察谈话代替谈话推荐;推荐中,要公开空缺职位、公开任职资格条件、公开推荐范围、公开符合任职资格的干部名单。正确引导群众推荐,努力克服推荐票信息失真失实问题,做到既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要规范个人署名推荐,并积极探索与民主推荐相结合的科学方式。
四、坚持广泛倾听群众意见,严把干部考察关。
对干部考察工作一定要端正考察指导思想,坚持既注重听正面意见、又注意听反面意见,既重视多数人的意见、也重视少数或个别人的意见,既要到干部所在单位了解情况、也要根据需要到干部曾经工作过的单位了解情况,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干部。要保证考察组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对干部社会交往、生活作风、家庭关系、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了解,深入考察干部情况。要不断改进考察方法,实现个别谈话、实地考察、专项调查、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行在谈话或更大范围内发放无记名征求意见表的做法。要坚持实行考察预告,对反映考察对象存在严重问题且线索具体的,要采取考察组直接调查、成立调查组专项调查、责成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在情况没有弄清之前,组织人事部门不得向党委(党组)提出任用建议。
五、坚持民主决策,严把任用决策关。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做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可以说,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是科学合理地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保证,能够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委以重用。因此,势必导致吏治腐败,出现用人上的独断专权或变相的个人专权,给缺德少才、投机钻营和靠行贿买官者以可乘之机,对党的事业和各项建设事业贻害无穷。而党内民主、集体决策是党章和党纪党规赋予每一个党委(党组)常委(成员)的权力,有权力却不去争取和行使,违心地对一把手默许所求,给干部工作和其他各项事业带来损失,显然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也是一种失职行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对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切实执行党内民主制度,才能根除吏治腐败和办好一切事情。而民主制度的落实决不能由某个人来操纵,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票决制规定,坚持做到五不,即考察不充分不上会、酝酿不充分不研究、介绍不充分不讨论、讨论不充分不表决、问题未查清不提拔。讨论干部次数不宜过频,每次数量不宜过多。对意见分歧较大或问题尚未查清的干部,不得急于作出提拔使用的决定
六、坚持干部任用程序,严把任前公示关。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行任前公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的又一体现,是防止领导干部任用片面性的一种方式。它把拟任党政领导干部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对组织部门客观、真实地了解拟任干部的情况,减少领导干部任用上的错误以及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纯洁党性等都有积极作用。因此,除特殊岗位外,对拟提拔人选既要在单位和系统内公示,对群众反映强烈和问题性质严重、线索具体的,要及时查核。在规定期限内未查清楚需要继续查核的,要暂缓任用。对查实问题严重的,不予任用。
第五篇: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征文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一点体会
用好的制度选好人、用好人,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干部任用条例》把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方式,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体现了在干部选任机制上引入了市场化的竞争择优体系,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有利于促进领导人才资源的合理配臵,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然会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实现对资源的合理有效配臵。党政领导干部这一优秀的人才群体,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也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流向”最需要、最适合、最能产生领导效益的职位。长时间来,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党政领导干部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没有真正实现人尽其才,其领导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干部任用条例》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明确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方式,为运用市场机制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提供了更大的创新空间,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环境。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的“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拉到赛场溜一溜”,“马”的能力如何即见了分效。这有利于组织部门更好地发现和使用干部,拓宽识人选人视野,促进
干部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臵。一批干部凭自身能力和本事,走上了合适的领导岗位,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封闭式、神秘化的操作方式为“在多数人中选人”和“由多数人选人”的“阳光”作业方式,把整个干部选任过程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打破了“熬官者”的梦,阻断了“跑官者”的路,封闭了“买官者”的门,扩大了选人用人民主,有利于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变过去临时考察任用干部为建立完善后备干部库,使一批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未进入公选和竞争岗位的比较优秀的干部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野,建立了后备人才档案,储备了后备人才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尽早培养后备干部,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更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励干部努力学习、参与竞争,从而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形成“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局面。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作为一种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方式,必须坚持和完善。近年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方面,认真实践,探索了一条干部选任工作的新的有效的路子,总结和推广了一些好的作法和经验。但是,由于这种择才方式必须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取舍,因此在其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些与干部选任工作的新形势、与“创造一个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职位设臵的适用性、命题内容的科学性、资格认定的合理性、考察结果的有效性等等,都需要不断加以完善。这些“不适应”性,一是容易导致“以分取人”、“唯考是举”的不良现象发生,一些人因“潜心”于复习,或者碰了“点子”等而进入领导岗位,实则“高分低能”,难以胜任领导工作。甚至个别人成为“考试专业户”,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二是在公开选拔条件中,一些职位的报考条件过分苛刻,如要求“全日制”学历、文秘专业而非中文专业等,导致了一些本来十分优秀的人才因此而被拒之“门”外,影响了干部选任工作,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构建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形成一个既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有利于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科学机制,这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运用市场机制选贤任能,就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彻底拆除干部选任的“门槛”,以才授职,把优秀干部配臵到最能发挥作用的职位,使之发挥最大的领导潜能。在具体操作上,要在合理设臵“公选”职位、提高命题内容的科学性、合理确定报名资格条件、完善考察方案和程序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以增强考试的适用性,选准合格、合适的人才;在对应试者严格资格审查的基础上,要尽量放宽非原则性条件,对工龄、年龄、学历等条件可采用量化积分的办法进行处理,做到既不放松《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相应职位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又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要积极引入先进的人才测评理论和技术,努力创新考试手段,进一步规范考试方法,采取适当降低书本知识比重,提高专业技能、工作资历、工作实绩、应变能力等分值的办法,尽可能防止因试题片面、单一而导致的应试者“取巧过关”的现象,克服简单地把文凭和考试成绩等同于领导才能以致“以分取人”、“唯考是举”的不良倾向;可引入“群众评价”机制,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把公选对象臵于群众中进行民主测评,克服“重考试、轻能力”、“重成绩、轻实绩”的现象;要采取不同层次领导职位统一考试和同一地方不同部门同一职级“联考”的办法,在公共理论科目相同的情况下,择优选择应试者进入专业科目考试和面试,以扩大参照面和选用视野;要打破人才的身份、地域等界限,以开放的人才观广揽人才,择优录用,真正形成“不拘一格”、“人才辈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