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新教师活动反思
观摩新教师活动反思
这次,欣赏了两位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两位新教师在活动中很有激情,对活动很投入,敢于尝试大师的活动,富有挑战,观摩新教师活动反思。
首先说说第一节活动,小班绘本《一步一步走啊走》是一节数学活动,活动中老师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利用ppT课件设计了本次活动,并利用羊村展开教学活动。
活动一开始围绕孩子们喜欢的热点话题喜洋洋与灰太狼展开讨论,你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讨论热烈,各抒己见。老师则倾听幼儿的个性化的回答,并准确地把握好时间,做到收放自如。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老师带幼儿阅读绘本,鼓励幼儿模仿动物做动作,并渗透数学活动:如小弟弟走呀走,遇到谁?结合ppT课件让幼儿观察花园里有什么,几个?听指令学小白鹅叫,都很巧妙地整合了相关的数学内容。
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让幼儿给三只动物重新排队。如去羊村的路上第一个是谁?乌龟也想排第一怎么办?把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思考后进行操作。最后老师进行归纳:小乌龟排第一个,后面两个随便怎么排都行,只要一个接一个就可以了。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尝试了有序地排序,积累相应的数学经验。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幼儿听完故事,让幼儿再次回忆,教学反思《观摩新教师活动反思》。小路上的朋友一共来了几个,第一个是谁,最后一个是谁?对小班孩子要求5个动物的记忆,有效发展幼儿记忆和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本次活动十分感兴趣,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也十分地好。
整个活动运用去羊村的路上这样的游戏情境贯穿活动的始终。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示范,让幼儿模仿角色和操作相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的情绪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在这次的绘本教学中,看似一个故事课,可是却整合了艺术、科学、健康、语言、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让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第二节活动是杨海娟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精彩的小班科学活动《糖果屋》。我们都知道,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享受成功,体验愉悦情绪,对科学产生兴趣。而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认知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中进行。
首先,选材很巧妙:糖对于幼儿来说既熟悉又喜欢,有着无穷的诱惑力,活动中,选择幼儿喜欢吃的糖展开活动。
通过活动中幼儿的基本表现和反馈信息,可以发现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正适合本阶段幼儿的发展需要,属于努力跳一跳,够得着的阶段。这次活动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活动的第一环节,让幼儿猜一猜糖,看图片,认一认,说一说,各种各样的糖,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
活动的第二环节,设置情境,目的是让幼儿进行分类,巩固圆形和方形。这里老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幼儿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活动的第三环节,让幼儿与老师近距离的接触,在老师的口袋外面尝试摸一摸,并让幼儿来探索发现,怎样区别糖的软和硬。如在椅子上敲一敲,显得很亲切,很随意,很自然,无拘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活动的第四环节,增加难度,让幼儿听要求摸糖,猜测糖的各种味道,并尝一尝。这里老师面向全体,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让幼儿感受到摸到糖后的喜悦之情。真正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中去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自己去发现、探索。总之,活动中老师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去感知,创造了很多让孩子敢说、愿意说、喜欢说的机会。整节课下来,让人感觉特别的轻松愉快。
《观摩新教师活动反思》第二篇:新教师教学活动观摩反思
新教师教学活动观摩反思
2012年12月20日,由市妇联童星园主办,福丝分园承办的新教师教学活动展示在福丝园区如期举办。四个教学活动分别是数学活动《小熊分饼》,数学活动《小熊手套店》,音乐活动《小兔和狼》,音乐活动《碰碰碰》。四位年轻老师展示的活动异彩纷呈,各有特色。虽说是年轻教师,但是专业素质到位,活动设计合理,体现了童星园年轻教师队伍成长的速度是十分迅速的。
首先是数学活动《小熊分饼》。整个活动设计合理,操作材料十分丰富。美中不足的是
1.作为一节数学活动,二等分的数学概念在活动中没有重点讲解
2.第二次操作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台下同伴一看就明白方法了,不用让教师再在纸上画线,可以避免一些消极等待时间
3.由于教师紧张,在练习纸核对时,先在纸上画勾,再问台下幼儿同意不同意,这样做没有意义。
其次是数学活动《小熊手套店》,这个活动无论是教师的教态还是活动本身,在4个新教师活动中都是显得比较出彩的。但也有一些美中不足:
1.既然是数学活动,那么手套的认识不要在本堂教学环节中出现,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或课前先丰富好。
2.由于教师是南太湖园区教师,对福丝的场地不甚了解,所以在活动场地的布置上有些细小调整
3.手套配对的时候在引导幼儿时言语要精炼一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一双手套是2只 另一个活动是音乐活动《小兔和狼》。活动是以情境教学为主进行的音乐活动,教学道具准备丰富,也很精美。不过也有一些细节问题:
1.活动的音乐响度不够,不能让幼儿很好地听着音乐进入情境。
2.没有很好地利用场地,开场时候发现有一片萝卜地,但这片萝卜地在整场活动中利用不多。
3.大灰狼不够凶狠,不能引起幼儿害怕,想要躲藏
4.幼儿注意力分散,没有集中在老师身上,教师也没有及时提醒幼儿,影响教学质量
最后一个活动是音乐活动《碰碰碰》,教师在开场伴随音乐的一段表演让幼儿立刻感受到了这是一段热闹的音乐。但是这个音乐活动问题还是蛮大的:
1.活动中师幼互动环节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2.音乐的截取不到位,导致音乐节拍比原版少了1/16拍,也正因为如此,幼儿对音乐的节奏很难掌握。
第三篇:幼儿园活动观摩反思
幼儿园活动观摩反思
说明:由于没有看到完整的晨间活动,以下记载的是我对在春江二幼开展的教学活动反思;
①阴湿的天气,在操场上我看到的是一群兴致高昂的大班孩子和一位看起来阳光开朗的男老师。先不说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光是在精神上给我的就是一种强烈的震撼。《持竿跑》,男教师直接以喊口号的方式进行了导入,随着“嘿,哈”声,孩子很自然地和老师进行了热身运动,随之利用起主要教学具“竹竿”,在一场“功夫决斗中”男孩子们显然要比女孩子们玩的更开心,自然口号也喊的更响亮,我想这也正开始达到了该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开始让孩子们尝试双人持竿跑,教师通过孩子的初次尝试,进行了经验总结并提出了要求。再次练习的时候教师尊重了孩子的意愿,进行了4人自由组合练习,首先能培养幼儿乐于参与游戏的兴趣,在游戏中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进行合作锻炼;幼儿已基本熟悉了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因此教师在练习和巩固环节,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由原来的2人跑换为4人,再由4人变成了8人跑,同时换上了稍长点的竹竿,孩子们似乎也在反复的游戏中发现了更好的方法,大家都互相抱着相邻同伴的肩膀,这样便能提高跑的速度。该教师设计思想来源于著名游戏“十人绑腿跑”,并能够很好地利用在幼儿园的体育课上,这与教师平时的细心观察和细密思考是分不开的,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细微的不足:幼儿8人跑的时候,虽然换了稍长点的竹竿但是对于体壮点的孩子来说还是略显得短了。同时在绕障碍跑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对于属于自己的障碍目标还并不是太清楚,以至于在活动中就造成了2组孩子来抢一个障碍的问题。幼儿的活动场地也不是足够的宽阔,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减少幼儿的人数来替代活动场地略小的不足;
②宽阔的多功能厅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椅,角落里设置区域划分“厕所、水房”,一群活泼的孩子背着书包跟着老师走进了课堂。这样的场景,不知情的人还真会误以为走进了小学的教室里,其实这是幼儿园里大班的一堂社会课《课间活动》,初看课题再结合形象逼真的环境布置,让我大致了解这是教授大班孩子了解小学课间活动内容的一堂社会课。该教师导入部分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孩子进入了小学的生活。活动开始部分,教师首先以假设场景的模式让孩子自由选择课间的活动以初步熟悉她所创设的环境,其次教师通过让幼儿观看DV让幼儿了解课间活动的内容,通过提问让幼儿叙述活动内容,并以贴图作为辅助工具。然后自然的引导幼儿讨论在短暂的课间10分钟里,该先做什么及后做什么,让幼儿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排列顺序。最吸引我的是教师设计的整个活动过程都非常具有小学模式,包括场景的设置,小组的讨论等都能让孩子身临其境,自由发挥。我认为该活动的设计思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我认为该活动可以改进的是:老师上课的时候能更激情点,让孩子能够随着教师激情积极参与活动;
③该堂体育课,虽然教具简单,但是却能充分体现出老师的教学能力和领导水平。教师进行快速的整队后直接进入了热身运动,每人抱球跑。也许是教师考虑到大部分孩子不会玩球,因此首先以不同传递球的方式进行熟悉。绕脖子,围腰绕,膝盖绕,集体拍球,练习方式多样化,因此孩子显得格外开心和专注。该教师也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进行自由2人组合进行传球练习,教师开始新授“传球”的意思并介绍了不同的传球方式(抛,接,滚)同时让幼儿对不同的传球方式进行操练,教师的节奏较快,幼儿的注意力也较为集中,师生配合融洽。最后以2大组竞赛的形式对新授的传球方式进行了练习和巩固。该教师设计思路活泼新颖,自我调控能力还是较强的,并已多种不同的练习方式牢牢地抓住了孩子好动的心。
本次观摩活动中的体育课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在幼儿园中女教师想上好一堂出彩的体育课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是我们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同时在活动中女教师活动起来始终没有男教师能放的开,因此在带动活动气氛上存在着不足,但不管怎样,我相信想做就一定能成功,如果我们能多花精力去研究思考,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多次观摩他人的活动,我们一定能在积累中成长,努力朝着更多的领域方向上发展的。
第四篇:区域观摩活动反思
区域观摩活动反思
扬中市新坝中心幼儿园 耿志兰
我有幸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区域观摩评比活动,在这两天的观摩活动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其实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
我们幼儿园是以民间工艺为特色,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特色如甜甜蛋糕、民间食艺、五彩编织、剪纸坊等等,在观摩中发现了每位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投放了丰富多彩的材料,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制作了许多半成品以及成品,区域的隔断设置安排的也非常的巧妙。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值得我思考:
1.忽视环境中的规则提示:区域活动中的规则提示包括区域的活动规则、材料取放的规则、材料操作的规则等,教师们基本上只停留在对区域的活动规则关注上,仅仅思考一个区域的参与人数问题,而对于材料的取放规则、操作规则关注较少,这种对于规则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
2.材料投放的无目的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或者根据手头上有什么材料就投放什么的倾向,很少考虑当前的主题教育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如何把当前的主题教育融入区域活动,值得我们教师思考。
3.材料投放的情感性缺失:教师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大都是学习性较强的材料,只关注幼儿简单、机械的操作。这种不够低结构化的材料对于幼儿的吸引力往往是最少的,它们没有让幼儿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幼儿操作一次或几次后往往会失去兴趣。儿童的学习应该充满情感的色彩,如何提升材料的价值、丰富材料的内涵,在区域活动中融合情感性的因素,赋予物化材料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是区域活动魅力永存的秘密所在。
“多给孩子一点空间”是我们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在具体指导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一种灌输。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老师教的欲望太强、太主动,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确实如此,如果老师教的多多的,填得满满的,孩子们就失去了自由的空间。反之,当离开了老师的视线和关注,孩子们的主动性、探索性就会多一些。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有自由的活动空间。让我们一起为幼儿创设、提供这样的空间,而不是占有。为了幼儿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这里引用一句专家的话语大家共享:在幼儿面前,我们不妨“被动些”、“迟钝些”。
第五篇:文档半日活动观摩反思
半日活动观摩反思嘉定区安亭幼儿园 徐静 本次活动观摩了诸老师的半日活动收获良多活动分为区域游戏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三大方面。诸老师在活动中将各个活动都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幼儿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就此做如下总结 区域游戏 在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善于关注每个孩子对不同的孩子做出不同的引导和帮助。老师在区域中重点关注了小司机花店儿童医院等但是对于其他的幼儿也给与了指导老师极为注意细节。例如当发现娃娃家的妈妈不会抱娃娃的时候老师就及时用情境性的语句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抱娃娃才是正确的。当发现幼儿独自在花店里上班的时候老师也能及时干预例如老师问孩子“今天怎么花店生意不好老板在做什么花”但是当孩子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的时候老师也能遵从孩子的医院让孩子自己留在原地做花。老师在区域游戏讲评的时候善于运用不同的形式例如在活动之前老师用不同的形式介绍不同的角色然后引导孩子和这些角色打招呼。在区域交流的时候老师善于把握重点同时也能尽量关注多的方面。在交流中老师善于引导孩子思考问题要全面例如“坐出租车去的时候要付两块钱那回来呢如果只有两块钱那还怎么买东西”等等让孩子自然的知道应该多思考几步问题。学习活动 本次的学习活动是观摩了《好饿的毛毛虫》活动生动有趣首先在选材的时候老师充分考虑到了绘本的有趣性以“毛毛虫”作为关键点通过和毛毛虫的对话等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的情绪状态老师在活动中善于运用肢体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同时激发孩子的兴趣。各个环节为目标服务抓住个别孩子的回答把个别孩子的回答变成大家共同有的知识。同时在活动中老师很关注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发展及时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语句。生活活动 诸老师的生活活动是融合在半日活动的每个方面的。同时老师也能及时捕捉到生活活动中有所缺陷的孩子给与及时纠正。例如在自由活动中老师发现有个孩子不会搬椅子用一只手拿着椅子老师马上指出“这样一只手拿着小椅子的耳朵小椅子舒服吗”让幼儿自己能够明白这样搬椅子是不对的。通过本次的观摩让我学习了很多。区域、生活、学习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活动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如何使每个活动都能让孩子得到发展是我继续需要思考的。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