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市经信委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2 17:1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度市经信委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度市经信委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第一篇:2010年度市经信委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2010年度市经信委与洪泽县黄集镇 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平安淮安建设的意见》精神,根据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的通知》(淮综治[2010]8号)和(淮综治[2009]10号)要求,切实做好市经信委与洪泽县黄集镇共建联系点工作,特制定2010年度市经信委与洪泽县黄集镇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及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市经信委市综治委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以建设“平安黄集”、“法治黄集”活动为载体,加大对黄集镇共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和扶持力度,规范工作程序,夯实工作根基,增强新时期为基层服务意识,深入推进基层综治与平安共建工作和各项创建措施的落实,为黄集镇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联系点共建工作的领导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决定成立以市经信委童玉祥主任为组长,市经信委赵勇副主任和洪泽县黄集镇党委书记高万成为副组长,市经信委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卫宁和洪泽县黄集镇党委委员、政法

委书记曹加华为联络员的联系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全市平安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通过平安共建工程,把洪泽县黄集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规范、保障到位、成效显著,符合上级规定标准和要求,群众认可的“社会治安安全镇”。具体来说,是将与黄集镇综治与平安共建工作确立在“全县争上游、全市争位置”的目标上,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持续上升,对政法干警满意度持续上升,全镇80%村(居)达“六有六无”村(居)建设标准,建成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一个。

四、具体内容

根据上级关于平安创建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关细则的要求,市经信委与黄集镇人民政府结合黄集镇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加强联系点共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联系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处室和联络员名单,保障联系点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工作制度、检查督办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等共建制度。

3、市经信委深入黄集镇开展调查研究,实施共建工作,2010年达三次以上,其中主要负责人一次以上。

4、黄集镇加强两项排查工作,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并定期向市经信委

汇报平安建设情况。市经信委帮助解决困难问题。

5、大力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高犯罪防控水平。

6、努力加大共建联系点宣传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综治与平安建设知识宣传,提高干群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7、强化网络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开展“六有六无村(居)”和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

五、时间安排

从2010年3月至12月,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制定计划、排查摸底、广泛宣传阶段,从2010年3月10日至5月31日。

市经信委与黄集镇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2010年综治与平安建设工作计划,调研了解社会治安与综合治理基本情况。成立相关组织,采取灵活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村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平安建设宣传,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为标本兼治、长效管理阶段,从2010年6月1日至8月31日。

市经信委与黄集镇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梳理解决当前全镇平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难题,打击刑事犯罪,组织黄集镇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办班教育,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第三阶段为巩固提高阶段,从2010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召开平安创建推进会,市经信委督促黄集镇对省、市、县明查暗访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到位,并深入走访到部分村调研社会综治与平安建设情况。黄集镇组织以村为单位的档案资料工作观摩会;组织4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和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强化治安防范措施,开展群防群治活动,确保长治久安。

第四阶段为检查验收、总结表彰阶段,从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市经信委指导镇开展“六有六无村(居)”创建申报活动;对各村、各单位一年来平安建设进行检查验收。总结平安建设工程开展以来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

六、保障措施

1、明确责任,周密部署。市经信委把共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落实周密的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对黄集镇平安建设工作的指导;经常深入联系点,加强对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积极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薄弱环节以及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善于从基层实践中总结经验,指导工作。联络员要为领导出谋划策,及时了解、搜集、反馈工作信息,加强联系协调,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讲究实际效果,不断提高平安共建水平。

2、明确目标,真抓实干。黄集镇党委、政府在市经信委的帮助下要树立决战决胜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当前良好的发展环境,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3、加强协作,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基层联系点平安共建的长效机制。一是每季度召开一次经信委和黄集镇平安共建协调座谈会,黄集镇通报创建情况,共同研究决定共建工作重要事项。二是黄集镇及时向市经信委汇报平安创建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市经信委则积极协调,想法解决。三是市经信委加强对黄集镇共建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帮助查找、整改问题,提升工作实效。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实现资源共享。

4、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防止共建工作流于形式。通过上下同步联动,合力齐抓共管,全面推动黄集镇平安创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O一O年三月十五日

第二篇:经发委综治联系点工作总结

经发委综治联系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委在区政法委的领导下,高度重视社会管理、综合管理工作,结合本部门职责和联系点实际情况,积极制订工作计划,稳步落实帮扶措施,在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发展,密切了与基层单位的联系。经过一年的努力注重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促进了基层群众的懂法、守法意识。,帮扶地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一是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明确帮扶工作任务。我委对联系点帮扶工作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联系并深入红旗社区,针对联系点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对联系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明确帮扶措施和解决问题方案,从制度上和措施上保障联系点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投入,强化基础,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帮助联系点提高地区治安防范能力,一年来,我委积极出资,帮助红旗社区重点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基础建设。使社区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多个地区实现了零发案。

三、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环保节俭意识。我委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深入红旗社区,开展了宣传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违法活动,宣传违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危害、表现手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希望借此,帮助广大群众和筹融资者争强依法合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自觉抵制不法分子的蛊惑,理性投资。开展了XX市“节俭养德”宣传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弘扬戒奢克俭优良传统;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继续实时“万户低碳家庭行动”,号召社区妇女带动家庭,节约每一粒粮、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树立文明节俭消费理念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篇:经信系统平安建设综治总结汇报

经信系统平安建设综治总结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责任目标的落实。

按照区委、区zf下达的的有关要求,我局层层落实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创建工作责任制,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检查督促,从而使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年初区委、区zf下达的及综治委制定的平安建设工作整体规划,我局在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好各阶段性工作,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步骤地开展。

同时,我们明确目标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将抓平安建设的实绩纳入各单位、股室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真正把综治和平安建设活动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每个单位和责任人。

2、创建工作中做好“五个建设”。按照今年“平安单位”的要求,做好“五个建设”即:一是建设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二是建设一套严密的防范网络;三是建设一个公正、公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建设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群*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公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等,做到方案具体、可操作性强;五是加强督查,由局党w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平安单位”创建方案的实施以及工作进度和质量。

3、创建工作中落实“五个坚持”。即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坚持专群结合齐抓共管,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按照区综治委的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查摆问题,整改薄弱环节,确保“平安*”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广泛动员、明确职责,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我局结合紧密联系企业的工作实际,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形成共识,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建设“平安单位”的始终,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平安*”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共创平安”的良好氛围,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局“平安单位”创建工作。

1、明确责任、群防群治,强化平安建设工作。我局要求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为创建“平安单位”工作第一责任人,把深化“平安单位”建设纳入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与单位全局工作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分管领导重点负责、具体把关,具体监督、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平安单位”建设推向纵深、健康、有序地发展。

2、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营造“平安单位”建设的良好氛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及“两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我局都全天候安排机关干部值班,局领导带班督查。我们坚持动员全体干部职工以及家属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共同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使创建工作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营造“平安单位”建设的良好氛围。

3、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相关企业加强安全监管,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今年共进行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从检查情况看,各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较好,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结合经贸工作实际,重点抓好“平安企业”的创建工作

1、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确保“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精神,确保创建“平安企业”活动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制定印发了,对平安建设的职责任务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宣传工作要求,并集中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宣传教育。各单位按照局创建“平安企业”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求,把平安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落实措施,切实加强了对本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

2、扩大创建范围,加大推进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我们以创建“平安企业”为活动主题,切实加强本系统内各企业的维护稳定工作、综治与安全保卫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几年来,经贸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对本单位治安状况普遍比较满意,职工有安全感,劳资关系和谐,企业经营良好,安全生产正常,各方面都呈现一派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是我局在经贸系统内开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取得好成效的有力证明。

3、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为确保创建“平安企业”活动的扎实推进,我局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对各单位平安创建工作进行了跟踪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创建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宣传方式方法形式多样、思路清晰的单位,进行及时表扬和广泛推广,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对因领导不重视、工作相互推诿、做表面文章的,及时召开负责人专题会议,进行通报批评,提出了限期整改和重新补课的要求。

各单位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每个阶段的规定动作,并将开展情况传递到每个单位。通过加强对创建“平安企业”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和协调,各单位及时整改,平安创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使平安建设工作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扩展。

四、抓好挂点“平安村镇”的创建工作

按照区综治委<关于区综治委成员挂钩联系点的通知>要求,我局负责挂钩陈大镇长溪村。为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局长、分管副局长今年已先后十余次亲自率队深入长溪村开展调查研究,并制定了挂钩联系工作计划、方案,与挂钩联系点建立挂钩、帮扶制度,对挂钩点的困难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

一是做好各项中心工作。

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各项农业生产、新村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农村道路改善、村两委换届选举、计划生育、综治及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是做好帮扶工作。

由于该村缺少资金,闭路电视至今未安装。今年以来,长溪村又受到冰雹和水灾。为了更好地做好平安稳定工作,帮助村民抗灾自救,帮助村民解决好文化和精神生活方面需求问题。为此,我局专门制定方案,协调相关部门,筹措4。5万余元资金,帮助长溪村解决闭路电视安装问题。

三是做好稳定工作。

我们坚持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报告制度,落实调处措施,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完善处置预案,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责任落实,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对挂点村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问题,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我局挂点工作组和挂村干部积极配合镇、村“两委”进村入户,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对挂点村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可能引发群众性事件的苗头、事端,积极努力地进行逐一排查,逐件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尽量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确保了群众信访小事不出村,一般事项不出镇,大事不出区。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有效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并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今年来,我们挂点的村基本建成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灾害事故、无矛盾激化的“四无”村单位。

半年来,在区委、区zf的领导和区综治委的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综治责任书>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为龙头,以深化平安单位建设为载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干部职工“三率”为着力点,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有效推进“平安单位”建设目标的实现,力争将平安单位建设活动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区全面实现社会安定稳定,全面实现“平安先进区”的目标,作出经贸人自己的努力。

第四篇:市经信委2010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市经信委2010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整体部署下,我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2010阜阳市直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意见》和《2010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长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强化机关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为重点,在巩固成果、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提高效能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机关效能和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服务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提高经信委机关效能建设水平,更好地发挥经信委的职能作用,为阜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快捷服务。

一、2010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机关效能建设顺利开展

机关效能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委十分重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为切实深入做好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的领导,我委调整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显义担任,副组长由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全法担任,成员由部分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并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使效能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机关效能建设有效开展。我委效能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阜直效能[2010]3号文件,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立足解决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阜阳市经信委作风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按照效能办《2010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长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我委有两名科长参加民主考评市直科长活动,分别是法规财务科科长司颍泉、散装水泥办主任郑建章。结合我委和两个参评科室实际,我们印发了《2010阜阳市经信委民主考评科长活动实施方案》,及时将各科(办)负责人、主要职责、联系方式进行公布,并将《2010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长活动实施方案》在委机关全体人员大会上进行了传达,要求全委上下要高度重视,按照参评科长的标准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及时对照检查,确保效能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力争评出好成绩。

(三)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经信委作为经济综合部门,最了解机关效能建设低下,经济发展环境不好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影响,最了解企业对加强效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渴望。自市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后,委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传达学习,采取积极措施,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7月30日,委领导召集机关各科室及所属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副书记王广满同志在市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全面推进效能建设进行动员和部署。9月初又召开了由委机关和二机构全体人员参加的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再动员大会。王主任多次强调,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影响深远的长期工作,大家要从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和加强此项工作,各科室、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在实施中不断探索,逐步推进,务求实效。从而确保了同志们认识上的升华和思想上的重视,为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认真履行职能,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2010年,我们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保企业保增长方针政策,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经济发展主战略,大力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当年及“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工业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一是工业总量迅速扩张,贡献率不断提高。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41.4亿元;工业化率达到33.8%。二是经济效益良好,运行质量不断改善。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79亿元,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04亿元,其中利润59.8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9.3%。三是主导产业优势明显,骨干企业带动力增强。2010年煤电、化工、机械制造、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2%。全市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807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99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8家。四是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创新能力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382.7亿元。2010年新增省级技术中心4家,新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4项。五是非公经济发展迅速,产业集群形成特色。2010年,围绕各类工业园区和特色乡镇,已形成洁具、文教用品、林产品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20个,实现销售收入209.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19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4.7%。六是招商引资重点突出,与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成效显著。我市紧紧抓住与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的战略机遇,2010年,共与16家央企签约27个项目,项目投资532亿元。目前在建项目投资总额达到80.38亿元。与知名民企签约项目338个,协议投资总额超过900亿元。

二、主要做法和活动成效

(一)提高队伍素质,构建学习型机关。

1、坚持固定学习日雷打不动,组织好学习。及时组织学习国家、省、市的最新文件,先后组织学习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个规划的建议》、《2010年阜阳市直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长活动实施方案》等。

2、积极培养四种意识,督促学习。引导机关全体人员树立 “一切从有利于发展出发”的创新意识,“支持、鼓励企业合法生产”的发展意识,“说了就干、干则必成”的责任意识,“既干事、又干净”的清廉意识。使大家始终处在对各种知识的需求和渴望中,督促他们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3、转化学习成果,从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执行力建设方面不断创新,把效能建设同日常工作、争先创优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

(二)全面提质提速,构建服务型机关。服务水平和质量最能体现效能建设的成果,我们首先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作风,切实帮助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1、项目服务实行责任制。对在建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实行驻点帮扶,对尚未开工的重大项目搞好跟踪服务,对协议项目坚持跟进。

2、正常业务性服务坚持二十字原则。对日常业务工作我们坚持“受理无推诿、办事无差错、程序无违法、时限无逾期”的工作原则,努力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环境。

3、履行职责注重便民。精简会议和文件,控制和规范检查、评比、表彰活动尽量减少领导同志事务性活动,构建便民服务机制。

4、服务方式注重规范。逐步规范办公、会议,接待礼仪,推广标准化服务。制订了公开承诺事项,承诺期限和责任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使全局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崇尚公开透明,构建阳光型机关。推行政务公开,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立,阳光操作,方便群众,接受监督的有效措施。结合经信委实际,具体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结合我委机关效能建设十项制度的建立,我们认真修订了政务公开制度。《制度》对政务公开应遵循的原则、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奖惩措施进行了规范。2010年全市政务公开考评,我委获市直机关第三名。二是制作了公示栏,着手建立行政权力公开流程图。涉及经信委为企业办理的股份制企业的设立、煤炭经营许可证办理等十项业务,设计制作公示栏,对办理上述业务的政策依据、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科室和具办人员及联系电话,全都进行公示,方便企业办事,更好的接受监督;三是对重点科室工作实行阳光操作,接受机关全员监督。

(四)加强效能建设,构建创新型机关。我委切实把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作为衡量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努力把委机关打造成“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我委变坐等企业上门为主动深入企业服务,实现工作重心前移。为此,建立并完善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企业联络员制度、最短时限制度,并积极推行企业网上审批制度,有力的推动了我市技改、节能等项目的进展。积极打造企业娘家,创建服务品牌。委机关全体人员自觉做到对企业来人要象“娘家”人一样热情;为企业办事要象“娘家”人一样热心;对企业的困难要象“娘家”人一样着急;为企业奉献要象“娘家”人一样无私。真正做到了“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片真情服务”,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优质服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关系,赢得了企业的信赖和尊重。受到了外来投资者及企业的称赞。

(五)广泛征求意见,构建开放型机关。一是聘请特邀监督员。为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推动政风行风建设更加深入开展,切实提高我委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经党组研究决定,我委聘请企业代表、记者等二十名同志为我委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特邀监督员,有效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监督机制。二是召开监督员座谈会。11月18日下午,我委召开特邀监督员座谈会。委领导、参评科长和20位监督员参会,会上,监督员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经信委系统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效能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工作实效,并就更好地履行经信委部门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三是发放征求意见函。我委先后向市直部、委、办、局、各县、市、区经信委和全市骨干企业发放征求意见函200多份,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到目前已收到回函90余份,收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很好的建议,让我们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改进今后工作给予很大的帮助。

(六)建立健全制度,构建廉洁型机关。

1、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全体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每周二召开党组例会,每周五为全体人员学习教育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以党章为重点的党规党纪教育。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教育,使机关全体人员,进一步加强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抵御腐败思想侵蚀的能力。

2、落实廉政谈话制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对象和关键环节。7月7日,委党组全体成员与委机关职能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体廉政谈话,主任王显义同志,对廉洁从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要求大家,要树立服务意识,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树立风险意识,算好政治、经济、亲情帐;树立廉洁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3、落实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一是深入开展正反典型教育活动。购买党风廉政建设正反面教育光碟,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观看。二是通过积极开展廉洁承诺,述职述廉,廉洁谈话,诫勉谈话等活动,积极推进廉洁从业,形成有效管用的自我约束机制。三是加强监督和制约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问题。

通过机关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委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作更加主动,服务更加到位,办事更加高效,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下一步打算

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巩固成果。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活动,充分运用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继续注重学习,扩大学习氛围、保持学习气氛、深入学习内涵。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学,提升职工的思想境界、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严格执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扩大和巩固机关效能建设的成果。

(二)完善措施,注重监督。

要按照市委、市效能办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机关效能建设情况的自查自纠工作。针对已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监督到位,确保整改事项完成的有效性;针对正在着手解决的长期问题,要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并对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障碍做到准备充分、考虑全面、应对及时,严格按照整改时限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三)创新管理,长效推进。

认真总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以制度规范形式固定下来,并将其贯穿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各个环节,从细节着手,逐步形成长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走向深入,做到思想不松懈、措施有跟进、面貌有提高,真正把思路明确好、问题解决好、工作服务好,为实现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日

第五篇:经信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经信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经信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201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经信委的悉心指导下,市经信委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衢州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3年工作总结

去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到年底略有回升。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77.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列全省第2;全部工业总产值近两千亿元,达1964.35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83.9亿元,同比增长15.3%,列全省第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5.47亿元,同比增长9.8%,列全省第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8.76亿元,同比增长11.8%,列全省第5;万元gdp能耗下降4.3%,顺利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一年以来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综合运行调研,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过去一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委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开展工业经济运行月度、季度、分析,结合“三走进”、“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了解经济运行的第一手情况。建立委领导牵头的处室联系主导产业制度,牵头组织涉工部门企业服务月活动,每季度组织全委干部走访调研市区规上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提供参考。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走访和调研企业10367家次,梳理企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6103项,实际已协调解决问题5187个,累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5492次。前期整理的两批企业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由市政府进行交办,目前已解决问题146个。

加强行业、企业专题调研。在全委牢固树立“调查研究是经济工作之魂”的理念,重点开展氟硅新材料、光伏、装备制造、特种纸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链的研究工作,并且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全面开展重点困难企业调研和“低小散”企业摸排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制订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供参考。专题开展全市龙头企业调研和科技型企业“单打冠军”调研,全面了解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困难问题和所需政策,掌握我市范围内拥有“单打冠军产品”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技术、市场情况。推进企业减负“阳光行动”。一年来,全市治理涉企收费,落实减负政策措施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清理取消、暂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19个,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2个;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数76个。增值税转型减轻企业负担金额6.74亿元;出口退税11.61亿元;高新企业税收优惠金额1.27亿元;职工保险费减免金额1.84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6.21亿元;减免地方水利建设基金0.17亿元;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减免金额0.081亿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金额0.085亿元;财政扶持企业专项资金投入6.82亿元。完成“十二五”工业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按照《衢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安排,我委聘请浙江省现代产业研究院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规划开展中期评估,通过赴集聚区和各县(市、区)进行调查、与部门和企业界代表开展座谈,以及走访主要产业龙头企业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十二五”工业发展情况。

(二)全力对接中关村合作,促进合作园顺利开园

推动产业园前期工作开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战略部署,成立市经信委对接中关村工作办公室,由委一把手领导亲自挂帅抓好这项工作,选派优秀干部赴中关村挂职,做好项目对接服务。牵头制订中关村产业园产业发展措施等政策,及时发布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推动产业项目落户衢州。加强与北京建龙集团、东方信联、嘉博文等公司的对接。成功引进中国建材研究总院下辖的北京金格兰石英有限公司全部搬迁衢州建立高性能石英玻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并设立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衢州高性能石英玻璃研究院。10月钱迁建工作、土建已经结顶,研究院的设立工作正在抓紧办理手续。

推动京衢两地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我委采取走访与问卷调查方式,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与中关村企业合作需求意向调查,摸排掌握53家企业存在技术引进和项目合作需求。10月下旬,我委组织巨化集团、元立公司、华友钴新材料等19家企业赴中关村对接,双方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信息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三)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工业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先后向市场推广使用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有机朗肯循环螺杆膨胀发电站和巴菲尔化学(衢州)有限公司开发的bf无氰碱铜电镀液等产品,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产品推介会和现场交流会,扩大本市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在更广领域得到应用。去年组织鉴定验收省级工业新产品10项,申报并列入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2项,申报成功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1项,省高新技术产品项目8项,省级优秀新产品3项。

出台专项产业配套政策。在对产业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企业单位要素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施办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已经出台,工业投资政策也即将出台。这些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氟硅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全民创业促进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原有的“小微企业18条”做了修订完善,加大扶持力度。

(四)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推进工业有效投资

出台工业有效投资政策。我委起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扩大工业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政策以促进“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推进“机器换人”。组织企业和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嘉善、海宁学习考察“机器换人”项目建设,并召开全市“机器换人”现场推进会,鼓励更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以化工、皮革、造纸、纺织等四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以“四减两提高”为主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推进“机器换人”。建立衢州市工业科技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科技部门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

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去年11月份,为加大推进我市工业有效投资力度,加快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步伐,市政府下发《衢州市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设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工业有效投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项目协同谋划工作机制。由我委牵头,市绿色产业集聚区、市统计局、海关、人行、国税、住建局、规划等部门建立日常联络制度。各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分别将相关工业企业信息报送我委,由我委负责核实项目信息,并会同其他部门协助企业谋划项目。

建立部门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市本级的市重点工业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单位、一个服务领导、一个项目建设方案、一揽子抓到底”原则,由市直主要涉企部门一对一进行服务。服务单位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监察部门及时进行跟踪督办。经信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201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经信委的悉心指导下,市经信委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衢州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2013年工作总结

去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到年底略有回升。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77.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列全省第2;全部工业总产值近两千亿元,达1964.35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83.9亿元,同比增长15.3%,列全省第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5.47亿元,同比增长9.8%,列全省第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8.76亿元,同比增长11.8%,列全省第5;万元gdp能耗下降4.3%,顺利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一年以来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综合运行调研,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过去一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委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开展工业经济运行月度、季度、分析,结合“三走进”、“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了解经济运行的第一手情况。建立委领导牵头的处室联系主导产业制度,牵头组织涉工部门企业服务月活动,每季度组织全委干部走访调研市区规上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提供参考。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走访和调研企业10367家次,梳理企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6103项,实际已协调解决问题5187个,累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5492次。前期整理的两批企业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已由市政府进行交办,目前已解决问题146个。

加强行业、企业专题调研。在全委牢固树立“调查研究是经济工作之魂”的理念,重点开展氟硅新材料、光伏、装备制造、特种纸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链的研究工作,并且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全面开展重点困难企业调研和“低小散”企业摸排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制订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供参考。专题开展全市龙头企业调研和科技型企业“单打冠军”调研,全面了解龙头企业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困难问题和所需政策,掌握我市范围内拥有“单打冠军产品”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技术、市场情况。推进企业减负“阳光行动”。一年来,全市治理涉企收费,落实减负政策措施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清理取消、暂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19个,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数2个;降低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数76个。增值税转型减轻企业负担金额6.74亿元;出口退税11.61亿元;高新企业税收优惠金额1.27亿元;职工保险费减免金额1.84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6.21亿元;减免地方水利建设基金0.17亿元;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减免金额0.081亿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金额0.085亿元;财政扶持企业专项资金投入6.82亿元。完成“十二五”工业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按照《衢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安排,我委聘请浙江省现代产业研究院为第三方中介机构对规划开展中期评估,通过赴集聚区和各县(市、区)进行调查、与部门和企业界代表开展座谈,以及走访主要产业龙头企业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十二五”工业发展情况。

(二)全力对接中关村合作,促进合作园顺利开园

推动产业园前期工作开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战略部署,成立市经信委对接中关村工作办公室,由委一把手领导亲自挂帅抓好这项工作,选派优秀干部赴中关村挂职,做好项目对接服务。牵头制订中关村产业园产业发展措施等政策,及时发布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推动产业项目落户衢州。加强与北京建龙集团、东方信联、嘉博文等公司的对接。成功引进中国建材研究总院下辖的北京金格兰石英有限公司全部搬迁衢州建立高性能石英玻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并设立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衢州高性能石英玻璃研究院。10月钱迁建工作、土建已经结顶,研究院的设立工作正在抓紧办理手续。

推动京衢两地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我委采取走访与问卷调查方式,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与中关村企业合作需求意向调查,摸排掌握53家企业存在技术引进和项目合作需求。10月下旬,我委组织巨化集团、元立公司、华友钴新材料等19家企业赴中关村对接,双方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信息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三)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工业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应用。先后向市场推广使用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有机朗肯循环螺杆膨胀发电站和巴菲尔化学(衢州)有限公司开发的bf无氰碱铜电镀液等产品,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产品推介会和现场交流会,扩大本市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在更广领域得到应用。去年组织鉴定验收省级工业新产品10项,申报并列入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2项,申报成功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1项,省高新技术产品项目8项,省级优秀新产品3项。

出台专项产业配套政策。在对产业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企业单位要素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施办法》、《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已经出台,工业投资政策也即将出台。这些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氟硅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全民创业促进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原有的“小微企业18条”做了修订完善,加大扶持力度。

(四)大力开展“机器换人”,推进工业有效投资

出台工业有效投资政策。我委起草,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扩大工业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政策以促进“机器换人”技术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推进“机器换人”。组织企业和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嘉善、海宁学习考察“机器换人”项目建设,并召开全市“机器换人”现场推进会,鼓励更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以化工、皮革、造纸、纺织等四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开展以“四减两提高”为主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推进“机器换人”。建立衢州市工业科技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科技部门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

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去年11月份,为加大推进我市工业有效投资力度,加快工业投资项目建设步伐,市政府下发《衢州市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设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工业有效投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项目协同谋划工作机制。由我委牵头,市绿色产业集聚区、市统计局、海关、人行、国税、住建局、规划等部门建立日常联络制度。各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分别将相关工业企业信息报送我委,由我委负责核实项目信息,并会同其他部门协助企业谋划项目。

建立部门服务项目工作机制。市本级的市重点工业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单位、一个服务领导、一个项目建设方案、一揽子抓到底”原则,由市直主要涉企部门一对一进行服务。服务单位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监察部门及时进行跟踪督办。

(五)严格落实能源“双控”,推进“腾笼换鸟” 加大能源“双控”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完成能源“双控”目标。一是编制发布全市“十二五”节能规划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和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二是加强对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的监管,对部分区域能耗增长情况实行红、黄牌警告,并控制项目审批。三是约谈元立等重点用能企业,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能耗总量不超标。四是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和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支持企业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政策引导作用。由我委起草制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和今后五年的“腾笼换鸟”工作目标,以开展企业综合效益调查摸底、深化“亩产论英雄”机制、鼓励能耗排污交易、实施区域限批和红黄牌警告等举措,同时将“腾笼换鸟”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综合考核体系,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在该政策的推动下,全市“腾笼换鸟”工作成效显著,共腾出用能空间11.12万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3943亩,均超额完成省目标。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3年我市列入国家、省淘汰任务的企业22家,后又自我加压,全部任务达56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面临着任务重、种类多、涉及行业面更广、区域任务不均衡的新特点。我市严密部署,及时分解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综合运用有序用电、差别电价等法律法规、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狠抓落实,同时优化行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工艺装备、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水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全年全市56家涉及关停落后产能的企业中,已通过市复验的有40家,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工作任务。

(六)抓好示范试点建设,促进“两化融合”

加强“两化”融合政策支持。在原有信息化推进处的基础上新设置信息化产业发展处,完善充实信息化项目专家库。全年共受理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34个,其中通过专家评审23个,项目总投资7700万元。指导成立了衢州市信息化促进会,搭建起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沟通和合作的一个平台。制定《衢州市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对《衢州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

抓好试点示范和三个“智慧”项目。认真抓好氟硅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试点工作。继续做好衢州市信息化示范(两化融合)企业的评选工作,安排一定的资金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制定出台《衢州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协助做好“智慧环保”、“智慧安监”、“智慧医疗”等项目的推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三网融合”长效机制,基本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50g,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6万户。城区“百兆入楼、十兆入户”,农村“村村通宽带”逐步实现。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城市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双向传输和整体转换升级。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综合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为做好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我委参与了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工作,40多个机关单位和各县(市、区)均开展自查,还抽查10家单位和3家供水、供气、供热重点单位。

(七)多举措服务中小企业,完成小上规任务

完善出台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对“小微18条”进行完善,进一步体现了建立融资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和创业培育的促进机制等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内容,并建立小微企业上台阶、上规模(限额)奖励制度。制订《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的实施意见》。全年我市新上规企业达124家,顺利完成市政府下达110家任务(省政府任务为100家)。

完善工业企业融资平台。衢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和工业企业还贷周转专项资金管理中心组建1年以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取得一定的成效。2013年全年累计为22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共计9135万元;为27家企业提供转贷资金共计52266万元。担保公司已与衢州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上银村镇银行及柯城信用联社等9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担保业务合作关系。

开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边建设、边服务”的理念,促进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积极主动地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推动转型升级。创建打响了“96871”的品牌,真正做到“就来帮企业”,营造良好服务氛围。建立工业企业培育与监测平台。以年用电量3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2000万之间的企业、列入拟规范升级培育库的企业、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小微企业四大类为主体,计划将全市范围内约1600家企业(约占全市工业企业数量的18%)列入培育监测范围。

(八)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生产平稳有序

做好有序用电工作。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的意见》,分六级共22万千瓦对有序用电作了安排,按“四定原则”落实错避峰措施,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医院、学校等重要用户用电。做好迎峰度夏,依法规范电力运行。市有序用电办及时启动、调整有序用电方案,期间对部分拒不执行调度令的用户下达停止供电通知书。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归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6家归口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善后组签订改制企业结余公有住房安全管理人员挂钩责任书。加强民爆企业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民爆行业属地监管责任,逐级签定责任书,并将加强民爆行业管理工作列入《2013年衢州市经信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县(市)经信局进行考核。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企业诚信机制建设,制定工作方案,确定示范单位。行业全年未发生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圆满完成省经信委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行业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省、市制定的重点行业发展规划计划,做好水泥、钢铁、氟化氢、乳制品、机械等行业准入公告和符合产业政策确认工作。完成国际禁化武组织对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化学品的核查接待工作,并协调专家组现场考核车辆公告企业生产一致性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圆满完成省经信委下达的目标任务。组织工艺美术企业参加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和杭州工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做好工艺美术职称评审和衢州市民间工艺大师评选工作。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水平

积极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和市委“八条禁令”等规定和要求,发放《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印发警示教育手册,发送一条廉政格言警句,多形式宣传教育浓厚廉政建设氛围。加强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设置举报箱,对落实“八项规定”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规范公务接待制度。重新明确了公务接待标准、报批程序和统一结算等规定,较好地防范和治理了公务接待中的不良风气。全年未发生违法违纪案件。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根据岗位空缺和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规定标准,建议选拔任用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1名、主任科员2名、副主任科员1名。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上挂、下派和外派等实践锻炼工作力度。接收安排市委统一组织的台州、新疆乌什挂职干部2名,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电信、衢州联通挂职干部4名,安排到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挂职干部3名。积极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二、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市经信委总体思路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坚持一个中心,推动“两化融合”,培育“三名工程”,加快“四转四换”,实施“五个一百”项目(100个招商引资项目、100个重点工业项目、100个两化融合项目、100个机器换人项目、100个循环经济项目),促进六大推动(创新发展大推动、传统产业大提升、工业项目大投入、两化发展大融合、服务环境大优化、队伍素质大提高)为目标,全力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开展以下6方面工作:

(一)以深化改革为重点,促进服务环境大优化

一是建立能源要素配置机制。建立用能预算化管理、用能交易制度,推进能源“双控”的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创新项目工作机制。坚持并深化工业项目咨询服务制度,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完成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和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和项目库,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三是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完善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软硬件建设,将国有担保公司业务范围由市本级工业企业扩大到市区所有企业,扩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化“小上规”推动工作机制,加大对“小上规”数据库企业的跟踪培育,帮助企业做好上规模申报工作,完善企业“小上规”的扶持政策,从政策、税收、公共服务、融资等方面加大扶持,调动企业上规积极性。四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化落实氟硅、光伏、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加快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屋顶光伏发电集中连片开发试点,力争到今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mw。加强主导产业项目前期谋划,选择产业契合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补充到项目库。选择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的高端装备产品以及关键基础性技术作为主攻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重点突破。加快龙头企业“一企一策”的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积极筹备2014年中国义务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提高衢州制造影响力。充分利用衢州水资源优势,加强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研究,制定规划出台扶持政策。结合浙江中关村产业园招商,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二)以提高质量效益为重点,促进创新发展大推动

一是加大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试点开展市本级科技金融合作贷款工作,建立资金风险池,通过政府补贴、担保风险补偿、担保费补助等政策,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贷款银行、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科技金融合作贷款。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二是组建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对原有工业资产整合成立国有控股的工业投资公司,对成长前景好、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加快壮大发展。三是完善技术创新推进机制。着力抓好科研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的产业化推进,把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重点从研发环节转移到产业化环节。加强对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改造的支持。继续抓好8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鼓励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四是深化“三名”工程。继续大力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制订企业品牌发展规划,指导企业确定品牌发展定位、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鼓励在衢企业家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经营模式,打造“衢商”金名片。

(三)以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为重点,促进传统产业大提升

一是以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综合排序和行业排序为依据,加快推进“四换工程”、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腾笼换鸟”和生态家园建设。对排序结果实施分档管理,制定差别电价、水价办法。对第一档次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对最后第四档次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水价、信贷等“倒逼”机制,并提出明确的淘汰时间要求,以市场经济手段推动“腾笼换鸟”,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腾出环境容量和土地空间。二是以工业污水治理为重点,多举措推动“五水共治”。以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为重点,推进一批规上企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淘汰“低小散”企业为重点,关停一批污水排放重、治理能力差的企业;以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推进钱江源流域沿线污水示范整治。

(四)以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工业项目大投入

一是围绕“大干项目、干大项目”,抓好中关村产业园项目。把中关村产业合作园作为衢州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中关村的合作对接招商。尤其加强企业、项目的合作对接,力争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在创新体系、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及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二是实施五个一百项目。即谋划100个工业前期项目,实施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施100个两化融合项目,实施100个循环经济项目,紧紧抓住项目的牛鼻子,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提高工业有效投资。

(五)以智能化制造为重点,促进两化发展大融合

落实“万种、千台、百套”专项行动,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生产产品和生产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重点推进智能化新产品、智能单机装备研发工作。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衢州市出现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替代进口产品。建立企业新产品推广机制,制定《衢州市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加强企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扶持创新企业的成长。实施“宽带衢州”工程,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及服务。完善信息基础网络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三网融合,培育壮大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和市场。全力推进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衢州市智慧环保”的建设,做好智慧医疗、智慧安监等项目跟踪服务。严把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工作。

(六)以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实现队伍素质大提高 一是走进群众,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调查了解企业发展实情,摸清制约工业和企业发展问题,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在“四风”突出问题上取得成效。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对微观经济、产业发展的感知判断能力,与企业对接对话能力,网络信息时代的业务处理能力。以“三学三强”为载体,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开展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理论学习活动、“三思、三观”学习讨论活动。二是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坚持反腐倡廉,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深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继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三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理信访反映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好结案息访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和办公秩序。

下载2010年度市经信委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度市经信委综治与平安建设联系点共建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和新增长点、小微企业的......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经信委上半年工作总结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和新增长点、小微企业的监测分析,准确研判工......

    市经信委践行101%服务

    市经信委践行101%服务 做好企业贴心“娘家人” 日前,市经信委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围绕主题,结合当前工作抓落实,积极开展101%服......

    经信委与发改委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经信委”)是负责地方工业行业运行管理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主管部门。通俗一点讲,发改委是负责规划经济发展全局的,是制定大“花钱方案”的部门,而经信委是......

    市经信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系点工作实施方案

    市经信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系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综治委《关于建立综治委成员单位联系点工作制度的通知》(韶综治委„2010‟12号)的通知要求,我局挂钩联系乐昌市坪石镇。为......

    综治和平安建设共建工作协议

    XX卫生院 综治和平安建设共建工作共建协议 甲方:XXXXX 乙方:XXXXX 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把握重点、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新一轮高集平安工作、确保完成2012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为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市、区、镇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安监工作实际,特制定20......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大全)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总体工作目标 两降两升:各种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破案率上升,各种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总量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