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情况汇报
我们始终把抓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大力推进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1、统一思想,科学谋划。市委把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提升到事关xx科学发展全局的政治高度和战略层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去年2月,市委印发了《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科学编制了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基本实现各年龄段结构均衡、老中青分布合理的梯次配备。
2、拓宽源头,梯次培养。一是把选调生和选聘生作为年轻干部源头工程来抓。每年选聘60名左右的大学生到村任职,对潜力较大、群众公认的,列入乡科级后备干部管理。二是加大从基层一线招录党政机关公务员力度。每年从乡镇基层选拔3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市县党政机关,形成了“面向基层、双向交流”年轻干部培养链。三是着眼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突破常规,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面向全国公开招录300名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科长,2012年已经招录132名,今年招录80名,目前已进入面试环节。
3、立足实践,锻炼成长。坚持每年选派100名年轻后备干部到中央及省市机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南水北调移民安置、武术节筹办、“三城联创”等全市重点工作、重要项目、重大事件和参与信访督察推进处理中,有针对性地选派年轻干部担当重任,并通过干部专项考核,发现使用优秀干部。全市选派250名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组织1200余名年轻干部到企业、基层一线开展“双联双助”活动;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年轻后备干部一律选派到村进行锻炼。
4、竞争择优,大胆使用。积极破解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科级干部交流难题,探索实行市直单位科级干部跨系统、跨部门、跨岗位“三跨”竞争上岗。市直机关岗位空缺、内部一时难以产生适当人选的,通过“三跨”的办法选配,为年轻干部顺利成长畅通了渠道。2012年以来,我市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开竞聘等形式,提拔任用正、副县级年轻领导干部28人,其中35岁以下的13人,占46%。
5、严格要求,动态管理。对年轻干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建立年轻干部政绩管理档案,把平时管理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在重要关头和涉及个人利益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年轻干部德才素质考核,促进健康成长。建立市级领导与年轻干部“直通车”联系制度等,多次组织与年轻干部代表交流座谈,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加强教育管理。建立了县级后备干部信息库,储备了一批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全市181名正县级和374名副县级后备干部中,35岁以下50人,36-40岁120人,分别占9%和21.6%。
第二篇: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汇报发言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汇报发言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我市精准对焦,精确对表,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为实现全面进位赶超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聚焦铸魂提能,始终把能力提升作为最根本工作。
坚持政治为本。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年轻干部的“第一课”“必修课”,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做好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帮助年轻干部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能力为要。创新开展“大讲堂”,组织召开年轻干部代表座谈会,定期举办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推动九江市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落户,着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阵地,强化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实践为题。探索建立“上挂下派外联”学习机制,紧密结合发展现实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年轻干部赴沿海发达地区、知名院校开展理论业务知识培训,着力培养项目建设、法律金融、招商引资、安全生产、旅游发展等方面专业性人才;适时选派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金融机构等单位跟班学习,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二是聚焦进位赶超,始终把工作实绩作为最重要导向。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指出,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干部敢担当、勇负责、善作为。让年轻干部在比拼中显真能。对标省委“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聚焦“三个一线”,勇闯“三大难关”,推进“七大行动”,在打造江西改革样板中作示范,在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中勇担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闯新路,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前列。在全市各乡镇开展“乡村振兴赛道比拼”,实行比学赶超机制,分层次、分领域设置比拼赛道,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拉练”(观摩)、年终一评比,引导优秀年轻干部走出“舒适区”,在互评互比中赛实绩、晒亮点、学经验、争先进。让年轻干部在一线中练真功。出台《关于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实践培养的实施办法》,重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矛盾化解等“三个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培养锻炼,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努力实现“既解决事”与“又锻炼人”的双赢。让年轻干部在激励中勇担当。建立和实行表扬激励制度,突出中心工作,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矛盾化解等重点领域,在推动全面进位赶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设置奋进之星、攻坚能手等评选,激励年轻干部在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中打头阵、勇争先。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突出绩效考核的竞争性,充分体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三是聚焦用好用活,始终把人岗相适作为最关键举措。
始终把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促进干部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梯队配备、统筹用好,让年轻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有活力。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将体制改革进行到底,加快推动改革由“物理融合”向“化学变化”转变,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推力,合理对干部进行交流、换岗,有计划的加大市直与乡镇、山上与山下干部的交流任职,适时启动部门之间一般干部交流,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畅通“能上能下”渠道。加强对换届后领导班子配备和年轻干部储备开展分析研判,对年龄较大、不能胜任现职岗位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根据岗位要求和结构需要,对经过考验、经验丰富、培养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做到“严管厚爱”结合。综合运用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及日常调研等方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等各种监督的作用,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8小时内”和“8小时外”的监管,将监督探头从“工作圈”拓展到“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对状态不佳、履职不力、人岗不适的及时作出调整,做到“德不配位就去位、才不适岗就调岗、状态不佳就换人”,畅通干部“能上能下”双向车道,激活年轻干部“一池春水”。第三篇:关于2021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汇报
关于2021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汇报范文
近年来,XXX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的一系列政策精神,着眼当前和长远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以加强培育为基础,以选好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为保障,积极构建抓、选、育、用、管的培养选拔工作机制,打造了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本领、肯吃苦的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
一、严格标准,拓宽视野“选”。坚持把年轻干部推荐储备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多渠道发现人才,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创造条件。盘活存量抓储备,按照“缺什么、选什么”、“缺什么、储备什么”的思路,采取民主推荐和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理论考试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双推双考”方式,及时将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建立了200人规模的“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其中,35岁以下后备干部占到了69.5%。突出重点抓选用,突出“80后”优秀年轻干部和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两个重点,20XX年公开选拔储备了30名“80后”优秀年轻干部,将14名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择优选用。换届以来,先后推荐上级部门选调和提拔走上领导岗位17人,占到了“80后”优秀年轻干部储备总数的56.7%。公开招录抓选聘,抬高门槛、严格把关,重点从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招录,换届以来,共招录市直部门、公检法和乡镇机关公务员215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96名,大多是当前发展中急缺的金融、城市建设与规划、经济、农学、项目建设等专业,有力改善了全市干部队伍知识、专业结构。
二、健全机制,拓宽渠道“育”。坚持把年轻干部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提升工程来抓,持续加大培养教育和实践锻炼,切实做到人岗相适、能责相配。健全培养机制,研究建立了组织部门选派锻炼、所在单位全程培养、市委党校集中轮训、年轻干部自学提高“四位一体”培养机制,采取一线培养、多岗位历练、重大事项考验、外派挂职等多种渠道,为年轻干部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培养锻炼平台。注重教育培训,坚持全覆盖培训和菜单式选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突出理想信念、党性修养、铁人精神、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廉政建设等重点,每年对年轻干部进行全覆盖轮训,确保学时学分合格率100%达标,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突出实践锻炼,深入实施“基层一线培养锻炼计划”,连续五年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新能源基地、移民扶贫开发、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信访稳控等任务较重、基础较差、矛盾集中的“五个一线”经风雨、见世面。特别是今年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大局,择优选派64名45岁以下科级干部到全市59个村挂职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副书记,在实践中锤炼品质、改进作风、墩苗壮骨,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
三、重点培养,不拘一格“用”。坚持把年轻干部选拔使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树立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观念,大力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实现任职时间、岗位和人员的最佳结合。拓宽选用视野,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等观念的束缚,注重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紧扣服务发展、基层经历,注重从重大任务、日常工作和群众口碑中考察了解干部,努力把一贯表现优秀、工作作风扎实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强化选用措施,坚持“四个优先”的原则,即:在乡镇换届时优先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提拔使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优秀年轻干部,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推荐优秀年轻干部,推荐挂职锻炼和上级调训时优先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20XX年和20XX年,我市先后两次拿出29个科级岗位面向全市年轻干部进行了公开选拔,确保年轻干部成长有途径、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加大选用力度,结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识人看大节,用人看主流、看发展”,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对素质好、潜力大、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进行培养锻炼,保持了年轻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换届以来,共选拔261名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截至目前,全市45岁以下科级干部457人,35岁以下90人,分别占科级干部总数的51.2%和10.1%,年轻干部已成为推进转型发展的“主力军”。
四、从严要求,跟踪服务“管”。坚持把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培养管理的重点来抓,突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党性锤炼,牢固树立“从严监督干部就是真诚关爱干部”的理念,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认真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双十条”规定和干部考核奖惩、请销假、个人重要事项报告、诫勉谈话等制度,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重实干、转作风。建立帮带机制,明确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与年轻干部“1+1”结对帮带任务,强化日常跟踪了解,围绕日常管理、考核、后备干部考察等工作,采取“听、看、访、查、析”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适时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培养措施,有效提升了年轻干部的工作动力。强化人文关怀,深入开展组织部长与干部人才“双向约谈”活动,将年轻干部作为重点约谈对象,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定期进行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帮助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有利于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总体上看,我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在酒泉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教育管理的措施和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等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培养力度,创新培养理念,拓宽培养渠道,健全管理机制,着力促进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勇挑重担、干事创业。
第四篇: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富祉。当前改进和创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应注重从以下几点着手。
落实培养选拔责任。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关键在党委。要书记抓,抓书记。要切实提高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可行措施,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具体方案。比如以县级为例,可建立“百名优秀科级后备干部”和“百名优秀青年科级干部”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作为各级党委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列为各级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打好培养选拔基础。针对年轻干部哪些方面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调查中,对群众有感情、作风上过得硬、一线锻炼三项占到了81.5%。因此,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上要更加注重德才标准,更加注重从严管理,更加注重基层锻炼,更加注重群众公认。采用“上挂、下派、外转、内轮”的办法,增加经历,丰富阅历,提升能力。把最优秀、最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派往艰苦条件、困难环境、关键岗位锻炼。关心关爱年轻干部,开展谈心交心和心理疏导活动,建立定期走访和结对联系制度。
疏通“下”的渠道。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严格执行问责制度,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对不胜任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对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分别作出免职、责令辞职、降职等组织处理。制定实施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逐步做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打破公务员单纯依靠晋职来解决待遇的传统,改变在乡镇不设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非领导职数的做法,推行晋职和晋级“双轨制”,让年老的干部乐意“让位”,给年轻干部空出位置、压上担子。既解决年轻干部成长“受堵”的问题,又增加了基层干部晋升的层级,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创新“上”的机制。探索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综合运用公开选拔、基层组织推荐等多种方式,打破干部任职年限、地域、职级、身份等常规资格要求,开辟年轻干部成长“快车道”。加大中央部门、省市直机关单位从基层选调和考录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年轻干部配备刚性机制,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换届和平时人事调整,要具体明确年轻干部配备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突出“进一出一,进出平衡”的原则开展基层和上级干部的交流,尽量减少“空降干部”,避免挫伤基层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建立年轻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在干部、换届等重大考察活中,单独增加年轻干部的考察和推荐工作,加大无人事任免情况下年轻干部的考察力度。
第五篇:如何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如何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具体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队伍的关键。
新形势下,我国干部培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年龄结构不合理;干部培养选拔方式不公开,暗箱操作;选拔标准不透明,任人唯亲等。造成了选拔出来的干部无基层工作经验,对群众缺乏感情,不了解民生,不能体察民众疾苦,作风官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不利于维系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则会危机到我们辛辛苦苦创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事关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高度重视,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完善我们的干部培养和选拔机制。
首先,要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形成老中青相互搭配的人才梯次,让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干部队
伍中年轻人才缺乏,青黄不接。干部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现象较为突出。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新途径、新方法,坚持公开选拔与在岗培训相结合、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针对年轻人的特点,分类施教、梯次递进,重点在“育”上下功夫。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人才为重点,把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纳入到党政干部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将年轻干部的上岗成才纳入到各级党委的考核体系。构建“提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模式,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公平机会,实现年轻干部培养的新突破。
其次,要明确选人用人标准,提高干部选拔的透明度。我们选拔的干部好不好,群众是否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标准设定的对不对。正因如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才为先,对表现突出、扎实肯干、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坚决提拔,对投机取巧,阿谀奉承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从而在广大干部中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同时,要公开干部的提拔过程,对新提拔的人员要主动公示,从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继而引领干部选拔机制朝着科学发展,人民满意的方向前进。
最后,要开拓视野,拓宽渠道,多管齐下选干部。现在我们选拔干部的来源,主要还是机关系统内部晋升或者是刚毕业大学毕业生。这样选拔的人才往往缺乏基层和艰苦环境的历练,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必须开拓视野,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积极试点从基层,从工人和农民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机关工作。让选拔出来的人民能真正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实践证明,有过一定基层经历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从他们中选调的干部进入党政机关,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更了解实情,更符合实际。
总之,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的战略问题,新世纪,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建设面临的问题世所罕见,我们更要改革干部的选人用人标准,完善机制,选出一批高素质的的干部队伍,带领我们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