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

时间:2019-05-12 17:2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

第一篇: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

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

每次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我都会谈一个重点问题。前几次谈的主要是思想问题,像党性修养、感情、能力建设、群众观等,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作风问题。这几年很多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就是因为我们有坚强的作风保障、制度保障,有一批作风扎实、锐意开拓的干部。今天我想重点谈一下建设“幸福”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思想问题,体现了干部的思想境界和觉悟;又是一个工作问题,有具体的任务、具体的要求,是更高的目标追求。

(一)什么是“幸福”

第一,什么是幸福?

是不是有钱就幸福?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到中高收入这一阶层,幸福感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而到了高收入这个阶层,幸福感开始下降。

幸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很难说出准确的答案。有人讲,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还有人讲,幸福感是人的现实状态除以心理预期。对幸福的理解,我想归纳起来至少有三个层面:从心理学来说,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从社会学来说,幸福不仅与个人有关,还与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密切相关。从哲学来说,幸福是相对的、辩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因人因时因事不同而不同,而且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演变。尽管有不同观点、各种争论,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大家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终极性、永恒性的。

我想,幸福最简单地表述可能就是“满足+希望”。一方面,幸福是心理上的主观体验,表现为个人对过去和现在状态的满足,正所谓知足者常乐;另一方面,幸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表现为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第二,什么样的城市是幸福城市?

是不是大都市就幸福,小城市就不幸福?是不是现代城市就幸福,传统城市就不幸福?这很难判断。像一些大都市,现代化程度很高,但交通拥挤、市民工作压力大,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并不一定幸福。中国幸福感城市评选,排在第三名,很多大城市都排在我们后面。当然,现在我们还是低层次的幸福。

不同的人、不同历史阶段对幸福城市有不同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城市能让人诗意般地栖居,可以过上称心如意、有成就感、有满足感的生活。在儒家思想里,把幸福的最高境界理解为“大同”和“小康”,“大同”是天下为公、大一统的理想社会,体现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反映了人们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平等生活的向往,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乌托邦”。古人理解的“小康”比“大同”低一个层次,是天下为家、和而不同的亲情社会,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上,寄托了普通百姓对生活稳定、治理有方、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党又与时俱进提出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体现了党对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历史发展表明,对幸福城市的理解在不断深化和提升。

现阶段理解幸福城市,必须理清几个关系。一是幸福城市与抓民生的关系。有的地方提出,建设幸福城市就是抓民生。民生改善是幸福城市的重要内容,但这只强调了客观条件的改善,还反映不出群众主观感受的变化,建设幸福城市不能简单等同于抓民生。二是幸福城市与幸福感的关系。有的地方提出,幸福城市就是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为主要目标。百姓的幸福感是主观感受,是衡量幸福城市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能涵盖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等客观要素,因而建设幸福城市也不能简单以幸福感为唯一指标。三是幸福城市与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不断提升的过程,幸福城市是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内涵,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高的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亲民感性和科学理性有机结合、幸福指数和发展指数同步提升的境界。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幸福城市?我想,幸福城市应该是以实现人的幸福追求为终极目标的城市发展问题,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收入提高、保障健全、安居乐业等;二是精神层面,包括文化生活、精神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等;三是环境层面,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等。某种程度上来讲,建设幸福城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和体现,说到底就是明确城市主体是谁、城市发展是为了谁。现在有一些城市,设计得很漂亮,但只有从空中俯视才能看出来;还有一些城市马路修得很宽,但公交体系不完善,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甚至有的城市为城市管理者而建,贪大求洋,脱离地方实际。城市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不是一个概念,企业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城市不仅要追求财富的最大化,还要追求幸福的最大化。

这几年,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有不同的描述,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幸福”的内容。像“六个好”:人人有个好工作、家家有个好住所、处处有个好环境、时时有个好心情、年年有个好收成、一生有个好身体;像“八个一点”:岗位更多一点、学费更低一点、看病更省一点、住房更舒适一点、物价更稳一点、空气更净一点、事故更少一点、治安更好一点等。建设“幸福”,就是用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胸怀、新的境界,去实现人民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

(二)为什么要建设“幸福”

有人说,是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城市,基础条件差,现在提出建设“幸福”,是不是超前了?其实并不超前,而是到了不得不提的时候了。

首先,建设“幸福”,是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

党的执政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幸福。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就是人民幸福的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就是指公民,执政就是要为“民”谋利。公民的利益得到了满足,也就实现了幸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建设,就是要满足人的幸福追求,提高人的幸福感,建设幸福城市。

其次,建设“幸福”,是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

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小康的要求。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主要解决了物质小康问题,现在全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人们更加渴望精神上的幸福,到了更加重视解决文化小康、精神小康的时候了。很多人在工作之余,追求休闲放松,享受精神愉悦。这几年台儿庄古城的红火、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转变。

满足人民群众对主动维权的要求。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需要化解的社会矛盾比较多。过去政府主要是充当“灭火员”,哪里出现火情就到哪里灭火,疲于应付,维稳的压力和成本很高,群众利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现在我们提出建设“幸福”,就是要让各级政府从群众合理诉求出发,主动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群众幸福感,这也是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权转变的现实选择。

满足人民群众对富民强市的要求。只有发展才能富民,只有以富民为目标的发展才有意义。一味追求gdp增长,而老百姓的收入不能增加,强市而不富民,不能算是科学发展,群众也不会感到幸福。我们提出建设“幸福”,从过去重视强市,转到更加重视富民,是发展目的的回归。过去我们设置的发展指标,都是经济发展等客观指标,接下来要设置更多反映幸福程度的主观指标,衡量发展的成效。

第三,建设“幸福”,是城市转型的终极目标。

城市转型是建设“幸福”的基础,“幸福”是城市转型的更高要求和努力方向。围绕城市转型,我们提出打好“三大战役”。第一大战役,发展煤化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第二大战役,发展文化旅游,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第三大战役,加快城市建设,解决“民生怎么保”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幸福。现在到了重点打第三大战役的时候了,越来越触及到民生改善、生活环境等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工作理念,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标准。如果不按照“幸福”的要求来做,就棚改搞棚改、就城市建设抓城市建设,群众的幸福感就很难有较大提升,城市转型就会留下很多遗憾。

总之,无论从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从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从城市转型的终极目标来看,都到了该提建设“幸福”的时候了。现在我们如果不启动“幸福”建设,就将错过历史性的机遇,愧对的百姓。

(三)怎样建设“幸福”

一要不断提升理念。理念问题,实质上也是胸怀问题、境界问题、觉悟问题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决策者和领导者的理念,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对“幸福”的关注,其实就是对城市过去发展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发展的理念提升。

第一,在改善民生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理念。我们发展煤化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要更好地改善民生,还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尤其是困难群众最突出的问题入手,解决好民生“短板”。像棚户区改造,棚户区面积546万平方米,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加上旧城改造,拆迁量达到1100万平方米,需要建设3000万平方米,是当前最大的民生“短板”。一些城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只是简单地把旧房变新房,这本身也是改善了民生。但棚户区居民收入并没有增加,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虽然解决了“住进去”的问题,却带来“住不起”的问题,甚至出现有的人不舍得用家里的抽水马桶,下楼去公共厕所的情况。按照建设“幸福”的要求,棚改的理念就要进一步提升,不仅要把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促进群众就业联系在一起,还要把“旧区”变“新区”、“城市建设”变“城市经济”。在棚户区改造中,植入“市”的种子,建设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邻里中心、交易市场、文化创意园区等,不仅让老百姓能“住进去”,还能增加就业,解决“住得起”的问题,这样棚户区的老百姓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在城乡统筹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理念。现阶段的社会差距,主要体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的区域差距不大,主要是城乡差距。没有农民的幸福,就没有“幸福”,必须从更高层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我们要在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做好两件事:一件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是自然经济,农民以农业生产为本。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单纯地建新楼房,把农民“搬上楼”、“圈起来”,必须坚持以农为本,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特点结合起来。一些地方把农民的住所安排在离土地很远的地方,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这既不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更不能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另一件事是推进小城镇建设。富裕农民的根本途径是减少农民,但是让农民全部进城是不现实的,统筹城乡的节点就是小城镇。没有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没有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一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更多的合作社,创办更多的企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让农民在小城镇有工作、有收入;二要规划好、建设好小城镇的基础配套和公共设施,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幸福地生活,像城里人一样有尊严。

第三,在打造城市家园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理念。城市是市民的家园,我们提出建设“幸福”,就是让人在城市的主体地位得到回归。在城市发展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文明,让市民生活得更幸福。是组团式城市,同城化是几代老百姓的梦想。我们要通过发展brt,让80%以上的无车族享受到更多的的公共交通资源,在实现同城化的同时享受公平。现在有人说brt很“牛”,其实是老百姓“牛”了。同时要把brt上升为一种城市精神、城市规范,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城市家园认同感形成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就会大大增强。又比如长期忽视的城市配套问题,像幼儿园、中小学合理布局、社区医院、廉租房公租房配套、文化设施、公共设施、城市功能等,都需要从建设幸福城市家园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进一步从调整完善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上来提升。邮政公司的老总看了我们的棚户区改造后说,的邮政设施是全国功能最完善的。这也就意味着,从邮政这个角度来看,的老百姓是全国最幸福城市之一。又如生态环境,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要把“绿色发展”理念更自觉地融入到城市转型中,让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每条河流都有鱼儿生长,让城里的孩子经常看到星星和月亮。

第四,在增强城市活力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理念。一座城市的活力不仅来自于悠久的历史文化、高水平的城市建设,还要有充满活力的经济、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市民才会有信心、有希望,感受到幸福。我们建设台儿庄古城,最初是为了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促进就业富民。按照这个理念,把古城建设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此,而要把它建成休闲度假胜地,引入了丰富的业态,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现在我们从建设“幸福”的高度来定位,把古城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之城。在古城内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在古城周边建设10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实现人口聚集向人才聚集转变、产业规模向产业升级转变。如果古城能聚集1万名文化创意人才,加上10万名文化产业人才,这个城市远比100万人口的城市有活力。

二要加强能力建设。理念的提升,必然对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建设“幸福”,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提高谋划力和执行力。提高谋划力,就是要胸怀全局,有战略思维。对自己所处的具体形势、群众的幸福需求有深入的把握,既要谋一时,更要谋长远;既要谋发展,更要谋幸福。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找到过河的“桥”和“船”,破解“幸福”建设中的难题。

像城市建设。如何处理好市民、市场和市长这“三市”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为市民而建的,市民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市场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没有市场主体进来,城市发展就没有动力;“市长”,是广义上的概念,指的是政府,是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和领带者。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需要有三个能力:第一,要有控制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像的新老城区距离较远,城市经济会在市场趋利作用推动下沿光明大道发展,但这种“线性”城市形态不经济、不科学、不合理。我们要按照功能分区进行控建,建立绿色屏障让产业要素“块状”集聚,形成组团式发展的科学格局。第二,要有协调力。市场有市场的逐利性,市民有市民的功利性,这时候政府应该怎么办?像垃圾处理场,任何一个地方的市民都希望建在其他地方,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们要对城市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协调好市场、市民之间的关系。第三,要有引导力。作为一个领导者、决策者,不仅要跟上时代步伐,还要引领发展,引领企业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像台儿庄古城的周边有一块地,最初企业想建房地产,针对本地销售搞成欧式别墅,与古城风貌严重不协调。由于古城要定位休闲会议度假胜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我们提出会展功能会更有前景,新中式风格更受京沪等地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的青睐。他们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最终规划建设成一座新中式的五星级国际会议度假酒店及配套产权酒店,与古城的风格相得益彰。通过这个项目,企业获得了更好的收益,地方的就业也增加了1200人,同时增强了古城的休闲度假功能。

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如何提高能力?就是要加强学习、调研和思考。特别是新的形势下,要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像今年6月中下旬京沪高铁将通车,对沿线城市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铁能够形成“吸管效应”,沿线城市哪里的功能更完善、环境更好、竞争力更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流向那里。像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导致很大一部分资本要寻找新出路,商业地产和文化旅游地产是他们的首选,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怎么办?必须要进行认真研究,化挑战为机遇,提高建设“幸福”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完善制度保障。一个人干成事是偶然,一群人干成事就不是偶然;干成一件事是偶然,干成一大批事就不是偶然;一时干成事是偶然,长期干成事就不是偶然。靠的就是制度。建设“幸福”必须有体制机制保障,否则就是一句空话。第一,要通过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动“幸福”建设。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衡量各级干部工作成效的“政绩尺”,让党员干部在造福人民的行动中体现先进性。第二,要围绕“幸福”建体系。认真研究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幸福”,各个指标之间是什么关系,让幸福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运用这些指标,查找薄弱环节,确定工作努力的方向。第三,要围绕“幸福”抓落实。要继续完善抓落实的“三项制度”,加强对指标的考核,严格奖惩,把建设“幸福”的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要把“幸福”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找清工作理念和“幸福”的理念还有多少差距,工作内涵与“幸福”的内涵还有多少差距,工作标准和“幸福”的要求还有多少差距,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二篇: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

每次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我都会谈一个重点问题。前几次谈的主要是思想问题,像党性修养、感情、能力建设、群众观等,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作风问题。这几年很多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就是因为我们有坚强的作风保障、制度保障,有一批作风扎实、锐意开拓的干部。今天我想重点谈一下建设“幸福”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思想问题,体现了干部的思想境界和觉悟;又是一个工作问题,有具体的任务、具体的要求,是更高的目标追求。

(一)什么是“幸福” 第一,什么是幸福?

是不是有钱就幸福?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到中高收入这一阶层,幸福感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而到了高收入这个阶层,幸福感开始下降。

幸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很难说出准确的答案。有人讲,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还有人讲,幸福感是人的现实状态除以心理预期。对幸福的理解,我想归纳起来至少有三个层面:从心理学来说,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从社会学来说,幸福不仅与个人有关,还与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密切相关。从哲学来说,幸福是相对的、辩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因人因时因事不同而不同,而且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演变。尽管有不同观点、各种争论,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大家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终极性、永恒性的。

我想,幸福最简单地表述可能就是“满足+希望”。一方面,幸福是心理上的主观体验,表现为个人对过去和现在状态的满足,正所谓知足者常乐;另一方面,幸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表现为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二,什么样的城市是幸福城市?

是不是大都市就幸福,小城市就不幸福?是不是现代城市就幸福,传统城市就不幸福?这很难判断。像一些大都市,现代化程度很高,但交通拥挤、市民工作压力大,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并不一定幸福。中国幸福感城市评选,排在第三名,很多大城市都排在我们后面。当然,现在我们还是低层次的幸福。

不同的人、不同历史阶段对幸福城市有不同的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城市能让人诗意般地栖居,可以过上称心如意、有成就感、有满足感的生活。在儒家思想里,把幸福的最高境界理解为“大同”和“小康”,“大同”是天下为公、大一统的理想社会,体现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反映了人们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平等生活的向往,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乌托邦”。古人理解的“小康”比“大同”低一个层次,是天下为家、和而不同的亲情社会,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上,寄托了普通百姓对生活稳定、治理有方、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党又与时俱进提出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体现了党对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历史发展表明,对幸福城市的理解在不断深化和提升。

现阶段理解幸福城市,必须理清几个关系。一是幸福城市与抓民生的关系。有的地方提出,建设幸福城市就是抓民生。民生改善是幸福城市的重要内容,但这只强调了客观条件的改善,还反映不出群众主观感受的变化,建设幸福城市不能简单等同于抓民生。二是幸福城市与幸福感的关系。有的地方提出,幸福城市就是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为主要目标。百姓的幸福感是主观感受,是衡量幸福城市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能涵盖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等客观要素,因而建设幸福城市也不能简单以幸福感为唯一指标。三是幸福城市与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不断提升的过程,幸福城市是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内涵,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高的追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创造幸福、分享幸福、提升幸福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亲民感性和科学理性有机结合、幸福指数和发展指数同步提升的境界。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幸福城市?我想,幸福城市应该是以实现人的幸福追求为终极目标的城市发展问题,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包括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收入提高、保障健全、安居乐业等;二是精神层面,包括文化生活、精神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等;三是环境层面,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等。某种程度上来讲,建设幸福城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和体现,说到底就是明确城市主体是谁、城市发展是为了谁。现在有一些城市,设计得很漂亮,但只有从空中俯视才能看出来;还有一些城市马路修得很宽,但公交体系不完善,老百姓出行很不方便;甚至有的城市为城市管理者而建,贪大求洋,脱离地方实际。城市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不是一个概念,企业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城市不仅要追求财富的最大化,还要追求幸福的最大化。

这几年,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有不同的描述,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幸福”的内容。像“六个好”:人人有个好工作、家家有个好住所、处处有个好环境、时时有个好心情、年年有个好收成、一生有个好身体;像“八个一点”:岗位更多一点、学费更低一点、看病更省一点、住房更舒适一点、物价更稳一点、空气更净一点、事故更少一点、治安更好一点等。建设“幸福”,就是用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胸怀、新的境界,去实现人民追求幸福的终极目标。

(二)为什么要建设“幸福” 首先,建设“幸福”,是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

党的执政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幸福。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就是人民幸福的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就是指公民,执政就是要为“民”谋利。公民的利益得到了满足,也就实现了幸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建设,就是要满足人的幸福追求,提高人的幸福感,建设幸福城市。其次,建设“幸福”,是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

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小康的要求。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主要解决了物质小康问题,现在全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人们更加渴望精神上的幸福,到了更加重视解决文化小康、精神小康的时候了。很多人在工作之余,追求休闲放松,享受精神愉悦。这几年台儿庄古城的红火、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转变。

满足人民群众对富民强市的要求。只有发展才能富民,只有以富民为目标的发展才有意义。一味追求gdp增长,而老百姓的收入不能增加,强市而不富民,不能算是科学发展,群众也不会感到幸福。我们提出建设“幸福”,从过去重视强市,转到更加重视富民,是发展目的的回归。过去我们设置的发展指标,都是经济发展等客观指标,接下来要设置更多反映幸福程度的主观指标,衡量发展的成效。第三,建设“幸福”,是城市转型的终极目标。城市转型是建设“幸福”的基础,“幸福”是城市转型的更高要求和努力方向。围绕城市转型,我们提出打好“三大战役”。第一大战役,发展煤化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第二大战役,发展文化旅游,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第三大战役,加快城市建设,解决“民生怎么保”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幸福。现在到了重点打第三大战役的时候了,越来越触及到民生改善、生活环境等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深层次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工作理念,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标准。如果不按照“幸福”的要求来做,就棚改搞棚改、就城市建设抓城市建设,群众的幸福感就很难有较大提升,城市转型就会留下很多遗憾。

总之,无论从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从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从城市转型的终极目标来看,都到了该提建设“幸福”的时候了。现在我们如果不启动“幸福”建设,就将错过历史性的机遇,愧对的百姓。

(三)怎样建设“幸福”

一要不断提升理念。理念问题,实质上也是胸怀问题、境界问题、觉悟问题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决策者和领导者的理念,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对“幸福”的关注,其实就是对城市过去发展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发展的理念提升。

第一,在改善民生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理念。我们发展煤化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要更好地改善民生,还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尤其是困难群众最突出的问题入手,解决好民生“短板”。像棚户区改造,棚户区面积546万平方米,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加上旧城改造,拆迁量达到1100万平方米,需要建设3000万平方米,是当前最大的民生“短板”。一些城市实施棚户区改造,只是简单地把旧房变新房,这本身也是改善了民生。但棚户区居民收入并没有增加,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虽然解决了“住进去”的问题,却带来“住不起”的问题,甚至出现有的人不舍得用家里的抽水马桶,下楼去公共厕所的情况。按照建设“幸福”的要求,棚改的理念就要进一步提升,不仅要把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促进群众就业联系在一起,还要把“旧区”变“新区”、“城市建设”变“城市经济”。在棚户区改造中,植入“市”的种子,建设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邻里中心、交易市场、文化创意园区等,不仅让老百姓能“住进去”,还能增加就业,解决“住得起”的问题,这样棚户区的老百姓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在城乡统筹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理念。现阶段的社会差距,主要体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的区域差距不大,主要是城乡差距。没有农民的幸福,就没有“幸福”,必须从更高层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我们要在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做好两件事:一件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是自然经济,农民以农业生产为本。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单纯地建新楼房,把农民“搬上楼”、“圈起来”,必须坚持以农为本,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特点结合起来。一些地方把农民的住所安排在离土地很远的地方,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这既不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更不能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另一件事是推进小城镇建设。富裕农民的根本途径是减少农民,但是让农民全部进城是不现实的,统筹城乡的节点就是小城镇。没有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没有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一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更多的合作社,创办更多的企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让农民在小城镇有工作、有收入;二要规划好、建设好小城镇的基础配套和公共设施,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幸福地生活,像城里人一样有尊严。第四,在增强城市活力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理念。一座城市的活力不仅来自于悠久的历史文化、高水平的城市建设,还要有充满活力的经济、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样市民才会有信心、有希望,感受到幸福。我们建设台儿庄古城,最初是为了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促进就业富民。按照这个理念,把古城建设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此,而要把它建成休闲度假胜地,引入了丰富的业态,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现在我们从建设“幸福”的高度来定位,把古城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之城。在古城内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在古城周边建设10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实现人口聚集向人才聚集转变、产业规模向产业升级转变。如果古城能聚集1万名文化创意人才,加上10万名文化产业人才,这个城市远比100万人口的城市有活力。

二要加强能力建设。理念的提升,必然对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建设“幸福”,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提高谋划力和执行力。提高谋划力,就是要胸怀全局,有战略思维。对自己所处的具体形势、群众的幸福需求有深入的把握,既要谋一时,更要谋长远;既要谋发展,更要谋幸福。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找到过河的“桥”和“船”,破解“幸福”建设中的难题。像城市建设。如何处理好市民、市场和市长这“三市”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为市民而建的,市民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市场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没有市场主体进来,城市发展就没有动力;“市长”,是广义上的概念,指的是政府,是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和领带者。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需要有三个能力:第一,要有控制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像的新老城区距离较远,城市经济会在市场趋利作用推动下沿光明大道发展,但这种“线性”城市形态不经济、不科学、不合理。我们要按照功能分区进行控建,建立绿色屏障让产业要素“块状”集聚,形成组团式发展的科学格局。第二,要有协调力。市场有市场的逐利性,市民有市民的功利性,这时候政府应该怎么办?像垃圾处理场,任何一个地方的市民都希望建在其他地方,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们要对城市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协调好市场、市民之间的关系。第三,要有引导力。作为一个领导者、决策者,不仅要跟上时代步伐,还要引领发展,引领企业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像台儿庄古城的周边有一块地,最初企业想建房地产,针对本地销售搞成欧式别墅,与古城风貌严重不协调。由于古城要定位休闲会议度假胜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我们提出会展功能会更有前景,新中式风格更受京沪等地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的青睐。他们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最终规划建设成一座新中式的五星级国际会议度假酒店及配套产权酒店,与古城的风格相得益彰。通过这个项目,企业获得了更好的收益,地方的就业也增加了1200人,同时增强了古城的休闲度假功能。

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如何提高能力?就是要加强学习、调研和思考。特别是新的形势下,要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像今年6月中下旬京沪高铁将通车,对沿线城市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铁能够形成“吸管效应”,沿线城市哪里的功能更完善、环境更好、竞争力更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流向那里。像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导致很大一部分资本要寻找新出路,商业地产和文化旅游地产是他们的首选,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怎么办?必须要进行认真研究,化挑战为机遇,提高建设“幸福”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完善制度保障。一个人干成事是偶然,一群人干成事就不是偶然;干成一件事是偶然,干成一大批事就不是偶然;一时干成事是偶然,长期干成事就不是偶然。靠的就是制度。建设“幸福”必须有体制机制保障,否则就是一句空话。第一,要通过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动“幸福”建设。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衡量各级干部工作成效的“政绩尺”,让党员干部在造福人民的行动中体现先进性。第二,要围绕“幸福”建体系。认真研究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幸福”,各个指标之间是什么关系,让幸福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运用这些指标,查找薄弱环节,确定工作努力的方向。第三,要围绕“幸福”抓落实。要继续完善抓落实的“三项制度”,加强对指标的考核,严格奖惩,把建设“幸福”的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要把“幸福”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找清工作理念和“幸福”的理念还有多少差距,工作内涵与“幸福”的内涵还有多少差距,工作标准和“幸福”的要求还有多少差距,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三篇:提振城市精气神 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提振城市精气神 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渝,高度赞扬了重庆今年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的成绩,再次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在重庆建设和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随着“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的不断推进,“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通用语,从城市的规模、交通到自然环境,从城市生活的速度和节奏,到经济生活的比例、公共生活的质量,再到城市文化的丰富性,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的出台,最幸福的城市获奖,重庆经历了凤凰涅槃的改变,也是对重庆不断发展的肯定。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了要以人为本,让老百姓真正的在发展中受益。在成绩面前,我们还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底子还很薄,社会矛盾还很突出,我们应该积极的用好薄书记的“三把尺子”,在传承我们的历史的同时,还要向外面取经学习,也是要放眼看世界、不断学习世界城市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文化。

第四篇: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近几年来,在教育界,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教师工作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的障碍。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是很幸福的,教师的幸福写在孩子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孩子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孩子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节假日收到孩子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接到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问候的电话,教师的幸福实在太多太多。

但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待遇,有人会感到幸福,有人则感到不那么幸福。面对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困难与坎坷间,教师往往有不同种表现与观点:有的发牢骚,埋怨在先;有的跟随、观望,不主动出击;也有大胆尝试,积极应对,把它当作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锻炼自己、享受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因为观念不

一、态度不

一、心态不一,工作的效率会大大不同。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

在我们身边,也一直都在讲要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高低对于教师意味着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就是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可以想象,当教师丧失幸福感时,他怎能教导孩子去感受幸福呢?

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如何去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呢?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要立足校本、立足师本,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学校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使教师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从构建民主和谐的氛围入手,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幸福氛围,使老师们的工作情绪始终保持激昂,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二、追求成长。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之一来源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一个教不好书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每位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求对比自己的实际,作出地科学定位:比如自己是教学出色,还是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还是德育工作上有独到之处,科学把握自己的 成长进度,以通过各个分目标的达成获得个体幸福感。

学校方面一是加强专业培训,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心胸,甚至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二是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长。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和采取各项措施,真心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为教师的公开课、外出学习和培训、撰写论文和学历提高等方面提供真诚的帮助,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努力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

三、适当减负

近几年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教师每天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学生的任务,再加上学校内频繁的各种会议等,经常性地给教师的心理不断施加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幸福的。因此,学校要从教师的内心需要出发,切实减轻负担教师的工作负担,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为教师的自主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把老师们从过重的教学负担中解放出来。

四、满足尊重需要。

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尊重教师们的个人意见,学校要建立健全教代会组织,遇到学校重大决策,如聘任、晋级、学校建设等,要广泛征求教师们的意见,耐心听取教师们的合理化建议,当教师们的建议与学校决策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耐心地向教师们作好解释。

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尊重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好体现。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帮助教师想办法,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既融洽了关系,又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让教师体会到更大的幸福感。

五、丰富精神生活。

作为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精神生活状态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幸福指数,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特别是要保障教师的文体活动。一是保证时间。二是保障设施,让教师有场地活动。三是举行培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开展活动。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比赛以及唱歌、跳舞、书画等艺术活动。五是服务健康。邀请专家医师为老师作健康知识讲座,让教师了解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六是提供展示平台,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教师发挥个人的特长。

六、自身做起,学会享受。

让我们这样尝试一下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教育。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孩子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孩子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旋转的、运动的!

然后要懂得享受孩子。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孩子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孩子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孩子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孩子,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尊重和理解孩子,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孩子就会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感,消除对知识的恐惧感,消除对教师的距离感。同样,教师能勇于面对自己,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三是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也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很重要。

幸福是什么?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要靠自己来调剂,靠自己来挖掘、靠自己去体会。让自己的幸福感换为动力,多一点微笑,让你的孩子喜欢你、同事、家长尊重你、领导欣赏你,一起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第五篇:175幸福指数.doc

是什么决定了“幸福指数”

范家安 “幸福指数”这个词时下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事实上,缺什么,补(说)什么。静心思考,“幸福指数”的命题仿佛是一个悖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年代相比,公务员的住房面积增加了,工资水平提高了,办公和出行的条件大大改善了,然而,“幸福指数”不升反降。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决定了“幸福指数”呢?

健康、金钱决定“幸福指数”?

如果把一些名词用做选择,某些名词一定会成为决定“幸福指数”的首选关键词。比如,健康、金钱等等。然而,金钱、健康决定“幸福指数”吗?答案是否定的。2010年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颠覆了健康决定“幸福指数”。获得“中国达人秀”前几名的,或是缺失双臂,用脚弹钢琴;或是身高不超过一米四,永远长不大的一对侏儒情侣,还有一对来自河南的男女组合——男士缺一条腿,女士少一只胳膊。然而,尽管他们严重残疾缺乏健康的身体,但舞台下的观众读到的却是他们的“幸福指数”不断高涨。连一向眼神举止乖张的周立波都禁不住问河南的男女组合:“你们是什么关系?”“你们太默契、太幸福啦!”

至如在人们眼中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金钱”,有时确实为人们带来刺激、方便或短暂的快乐。但它却无法去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对于财富不富足的人来说,想象中拥有足够多的金钱一定会很幸福。但对于财富成功者而言,金钱绝不会决定他的“幸福指数”。西方曾有过一个经典案例:一个亿万富翁从五星级酒店出来,时值寒冬,他瞥见一个乞丐蜷缩在酒店门口睡得酣畅淋漓。此情此景令他痛苦地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腰缠万贯在五星级酒店套房里却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一个身无分文的叫花子却如此幸福地享受睡眠带来的乐趣?记得一个中国名人——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也说过,纵使你再有钱,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吃多了撑;一夜也只能睡一张床,换多了会神经质。

简单和信仰令人幸福

我们不妨暂时搁置是什么决定“幸福指数”这一问题来做一个小小测试。随意抽查几个人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凌晨三点一觉睡醒,朦胧之中如果你想到了一个或几个问题是什么?依据我在给公务员培训课堂时的调查:甲——领导交待的总结报告还没写完,最迟上午九点就得交稿;乙——母亲生病了,这个周末是否回家看看;丙——女儿上高中了,究竟是学文科还是理科?丁——天还没亮?那就再睡一会儿。

这就是我的关于“幸福指数”的测试。结论是,丁的“幸福指数”最高。原因是,丁最简单,他在正确的时候思考和选择做最应该最正确的事。大音稀声,大像无形,大智若愚,大道至简。故简单才是大智慧。

毋庸讳言,如果剔除了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和痛苦,意味着“幸福指数”直线上升。然而,烦恼和痛苦总是客观存在,有时必须学会接受。改变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不可以改变的。抱有如此心态,你才会感受幸福。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案例,充满中国元素:一个山西煤老板偶遇某地方官员,几杯酒下肚,官员说起了大话,“在中国没有什么事难倒我。”煤老板说,我送你两千万,你帮我办一件事,把我父亲的照片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官员一口应允。几周之后煤老板跑到天安门城楼,一看还是众所周知的那张画像,煤老板找到那名官员问责,官员从容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档案,一张新制作的身份证,照片就是煤老板本人,姓名写的是“毛岸青”。哈佛的结论是:如果你改变不了A,但可以尝试改变B。我们改变不了天气,可以改变看天气的心情,我们改变不了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除了改变和接受,有些因素也会大大激发我们“幸福指数”。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时候,不言而喻人们“幸福指数”一定超高。这缘于一个名词叫“信仰”。我 们 不妨从细微之处着手,先发现培养一个兴趣,一种爱好,逐渐渐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追求。我本人三十四到四十岁期间忙于工作,从未打过篮球。四十岁后练习打篮球,一打就十年。如今我可以像二十岁人一样每天在球场上连续奔跑三小时。我在安徽大学(老区)球场上是出了名的。2005年我和两位球友组织了一个队参加某跨国公司赞助的三人制篮球赛我的队还拿了合肥地区总冠军。我决心在球场再跑25年,跑到75岁(顺便提及,安大生物系蒋教授今年80岁,还经常打篮球),每每想到又要打球了,一种幸福感莫名袭上心头。兴趣几乎变成了信仰。

幸福的源泉来自于思维模式

究其实,决定“幸福指数”的是你的思维模式。既然金钱乃至健康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高低,那就看你用怎样的思维、怎样的心情去看待这个世界、去处理你周边的人际关系以及你面对的多色多样的问题。孔子为周礼奔波,有时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这却并未影响孔子的“幸福指数”。孔子对他最亲睐的学生颜回的评价从一个侧面映证了孔子的思维模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清朝有一个人报考“公务员”,屡战屡败,在即将超龄的最后一年,因为压力太大失眠去找人算命(用今天的话说叫心理疏导),算命大师不在家,大师的儿子接待了他。他说自己做了三个梦:

一、墙头上种谷子;

二、下雨天戴着斗笠打伞;

三、喜欢上一个女子和他同睡一张床背对背。大师的儿子非常沮丧告诉他:墙头上种谷子——空种;下雨天戴斗笠打雨伞——多此一举;喜欢一女子却背靠背——有缘无分。此人垂头丧气,万念俱灰,大师回来问明情况,异常兴奋地告诉他,回家好好睡一觉你一定会考上的!墙头上种谷子——高种(中);下雨天戴着斗笠打雨伞——双保险;你喜欢一个女子同床而睡背对背,那不就是告诉你,这么多年你等待翻身的时候终于到了嘛!

幸福密码

美国一学者,在研究“happy”(快乐、幸福)一词时,惊奇地发现通向Happy的密码,这个密码与我提出的思维模式决定“幸福指数”异曲同工。我把这个密码记下,并作简单解读: Happy密码

幸亏没有更糟

我最喜欢的是

我要利用这优势

做个乐观大师 幸亏没有更糟:

如果你出门不幸摔了一跤,跌破了头皮。有人怨天尤人,不必;不妨安慰自己,幸亏没有更糟,只是跌破头皮而已。想想这个世界,有人摔断了腿,有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我们是何其幸运。我最喜欢的是:

假如挨了领导批评,切莫挂在脸上,更不要和领导狡辩对抗。面对同事异样目光,你可以在内心里大声说:我最喜欢的是被领导批评,因为领导重视你,才来指责你的工作,因为领导关心你看重你,才会批评你。改正了错误就是进步,把你的改正向领导汇报,领导的印象,你一定是个好同志!我要利用这优势:

天冷降温不小心感冒要打点滴。一定不要发牢骚闹情绪(这样会影响药效),给你建议,把你喜欢听的音乐,喜欢看的书准备好,想想,终于有一个宁静的时间不受打扰可以好好享受这精神大餐,多么幸福啊。

如果你记不住happy密码,美国学者很聪明,让你用“happy birthday to you” 来套唱。调动你左脑的功能,你就很难忘掉。

几天前,我手下一位女孩子在逛商场时手机被偷。因为大量的手机号码、音乐图片丢失,心情极为不爽。我让她唱happy密码,她说没情绪不愿唱,我给她编了一首歌,我们大家一起唱:

幸亏没有更糟

只是丢了个手机

我要利用这优势 重新买个新的

才唱了第二遍,她就跑到楼下诺基亚专卖店买了个新手机。大家都在忙活着帮她下载,没一会儿就欢天喜地了。只是后来闹了个小小插曲,她用新手机给老号码发了条短信:手机你可以拿去,把卡还给我。小偷居然回了条信息:请带上充电器来取。

(作者为职场培训专家,有“激励大师”和“调情高手”之美誉,“调情”为“调节情绪”的简称)

下载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发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幸福种子: 最近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

    学校提高班主任幸福指数主要途径

    学校提高班主任幸福指数主要途径 “幸福感”将作为考察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以至于行政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种人文进步,无疑是值得称道并期......

    坚持三项优先,提高幸福指数

    坚持三项优先,提高幸福指数 ——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三项优先”工作汇报 (2015年1月14日) 2014年,区党委、管委对“三项优先”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三项优先考核方案,成立了领导小......

    临港移民幸福指数提高

    临港移民幸福指数提高 2011年12月5日 16:57 早上,到不远的小菜场买菜;下午,在社区文化中心跳太极操;晚上,戴上志愿者红袖章,在小区里巡逻„„于六香一年前搬来直呼“不习惯”,而现......

    关注农村食品安全 提高人们幸福指数

    关注农村食品安全 提高人们幸福指数 王志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下老百姓谈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已经成......

    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注重人文关怀 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到底哪种方式更好?其实,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文管理都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制度管理简单地说,就是通过......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模版)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一)1、调查背景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1 xx月份,我们对我镇中小学的在职教师进行了关于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40份,收回40份,收回问卷全部有效。现将问卷情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