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工干部须常修为官之德
组工干部须常修为官之德
——读苏荣同志《加强官德修养 提高思想境界》有感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同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考察官德八方面指标:坚持把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和年度考核、巡视监督、关键时刻考验等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的德。
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官德之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之于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祸福,确有千钧之重,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着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近日,再次重读了苏荣同志的《加强官德修养 提高思想境界》(载自http://廉文荐读),文章从历史的纬度、社会的经度、政治的高度,去远观近看官德的发展脉络,围绕权力、职守、人格等,分析了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更应该加强官德修养,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才能最终构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高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吏为师的习惯,师什么呢?师其德。1
先圣孔子终生主张“仁政”和“德政”,坚持传扬“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也说:“人君先正其身,而后乃行其令。”唐代对人事管理官员提出“铨衡人物、擢尽才良”、“扬清激浊、褒贬必当”的要求。可以说,官德,不仅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中,始终注重强调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毛泽东曾教导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而把传统官德马克思主义化和时代化,留下了富有创造性的十分丰富的社会主义官德思想。邓小平总结了我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训,提出了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水平的具体途径,为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修养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和紧密结合,成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的基本经验。
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也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设定了一条不能逾越的道德底线,是新时期党政干部应该普通遵守的官德。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全会以来,中央空前重视官德问题,不断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复杂的形势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官员道德修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经济有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大党对14亿人民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是代表了一个大国对世界的时代责任。
加强组工干部道德建设,是完成党的各项工作重任的需要。组织部门是各级党委管理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实施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重要职能部门。说到底,组织部门是做人的工作的部门,组工干部肩负着管理人、教育人的职责。作为协调工作中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相互关系的主体,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组工干部直接担负着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组工干部道德水平如何,不仅关系到组织工作本身,而且关系到整个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十二五宏伟蓝图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要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坚强,作风正派,业务精通,工作出色的部门”,就必须率先全面提
高组工干部的道德水平,坚持“以德修身”,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教育,使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
干部的德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不只是几句原则要求,而是与干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密切相关的。组织工作的地位、作用、性质和特点,对组织部门的领导干部有着特殊的道德要求,直接关系到组织部门职责的履行,影响着组织部门的形象。李源潮部长曾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领导干部的“德”,就是让其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在当前新形势下,对于组工干部而言,坚守为官从政的职业道德应做到三点:
一是公道正派、无私奉献。公道正派,是职业道德,也是一种政治品质,是组工干部政治上成熟、理想信念坚定的体现。要公道正派,就要讲党性、讲真理、讲原则、讲政策,对上尊而不谀,办事公道而不偏,有一身浩然正气,不为利益、名位、关系、人情所左右。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对人的评价、使用和处理上,不掺杂个人好恶,不管在什么场合、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持做到实事求是,严格按原则和政策办事。要做好组织工作,就要有一种甘为人梯、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思想境界。古人云:“术自心来,心正术正,术正气正。”组工干部应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甘为人梯,就是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以工作大局和党的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就要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评价,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党的事业育好、选好、用好人;勇于奉献,就是要在工作中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讲风格,为了工作和事业,勇挑重担,甘愿做出牺牲,努力多做贡献。
二是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组织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定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政策意识、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意识,不想当然,不主观臆断。要坚决克服那种工作不负责任、漫不经心、粗枝大叶、马虎从事的现象,做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组织工作多年来所倡导的一贯原则。对组工干部来说,必须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弄虚作假,防止做表面文章,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具体工作中,调查了解情况要如实向组织反映,不能截留,不能“失真”;对使用十部和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地向组织如实地提出,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三是严明守纪,清正廉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工作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区别于其他行业和部门工作的重要特点。由于组织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质,涉及组织人事的机密较多,决定了组工干部必须要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观念。在严守政治纪律上,组工干部要带头在政治
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严守组织工作纪律上,特别在干部工作中,要做到不跑风漏气,不封官许愿,不以权谋私,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保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正确行使党与人民赋予的职权,是组织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恪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诗堪入画方称妙,居官守贫乃是清。”组工干部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灯红酒绿和各种各样的诱惑,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意志坚定,坚持党的理想和宗旨不动摇,要挡得住诱惑,熬得住艰苦,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努力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誉所喜,不为失所悲,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组工干部。
中共昂昂溪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冬梅2012年5月29日
第二篇:常修为政之德,争做为民干部
常修为政之德争做为民干部
——付涛 做官要有官德。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为政者无不重视道德修养、品质砺炼。不修官德,品德不端,难以服众。领导干部恪守道德规范,自觉地用党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有威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的“政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要服务群众。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同志,“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必须懂得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懂得无论做任何事,离开群众将一事无成。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大学毕业不久,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创新精神强,要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把火热的青春与知识奉献给群众。二要发展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再宏伟的蓝图也是一句空话;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解决民生、社会创新、城市管理与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花楼乡是万源市的农业大乡,210国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具有较有利的发展优势。作为党员干部,要切合实际,多谋富民之策,多务创业之举。从本地特色和实际出发,做好做强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好养殖业,惠民政策运用到实处,积极招商引资,采用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带领更多群众共同致富。三要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花楼乡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本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收入,鼓励提倡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改以往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农村生活现状。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四要维护社会稳定。花楼乡林地纠纷矛盾突出,维稳压力大。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维护稳定的手段和方法更趋多样化、信息化。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与网络、微博、报纸等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引导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遇到矛盾纠纷,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好政策引导,真正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官德导向民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官德修养,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真正做到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慎微慎独、自省自励,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第三篇:修德养气,铸就组工干部新形象
修德养气,铸就组工干部新形象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李源潮部长强调“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良好形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组织部门是贯彻党委意图和执行党委决定的具体实施部门,被形象地称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组工干部又是组织部门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组工干部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已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笔者结合组织工作实际和在组织部门的工作经历,认为组工干部要修德养气,做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者、向导者,铸就组工干部新形象,使组织工作“让党委满意,让人民满意”。
---常修“公道正派、锐意创新”之德,铸就为政之正气。古人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组工干部必须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抑非分之想,才能站得稳、立得住,一身正气。
公道正派,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主管着干部的选拔任用、人员调动、工资晋升等工作,这是一般部门所没有的权力。组织部门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就使组工干部在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时,更要以特有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1-
蚀。在工作中堂堂正正、勤勤恳恳、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做到“自身要求特别从严、制度约束特别从严、监督检查特别从严”。
锐意创新,要勇争一流出精品创特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组工干部在埋头苦干时,要抬头望路,要围绕中心找准组织工作定位,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只有围绕党委工作大局“靠船下篙”才能“船行千里”,才能在观念上适应、思路上贴近、措施上跟紧、成效上体现,切实履行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要坚持创新常态化、实行创新项目化、推进创新品牌化,出精品、创特色、争一流,真正实现“日常工作求质量、重点工作求实效、难点工作求突破、创新工作树品牌、整体工作上水平”的目标,以观念的创新带动工作的创新。
---常修“虚心好学、勤勉务实”之德,铸就敬业之才气。组工干部既要有公道之心,更要有务实好学之举。勤勉务实,真抓实干,是推动一切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而知识储备更是成事之基、立业之本。
只有虚心好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有“学识广博、出类拔萃”的才气。学习,是一名组工干部政治信念、思想品格和事业追求的体现。组工干部要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努力掌握最前沿的党建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从学习中增强推进工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善于总结思考。只有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更新工作理念,保证组工干部学习先人一步,学习深入
一点,才能成为“政策通”、“活字典”、“笔杆子”、“多面手”,才有资格当好一名组工干部。
只有勤勉务实,保持满腔的工作热情,才有“善于理事,爱岗敬业”的锐气。“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敬业,就是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组工干部要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在爱业的基础上去敬业,在敬业的基础上去创业,信心百倍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远学王彦生,近学李林森,以他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标准、工作要求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争当一名干部群众信任的人、尊敬的人、拥护的人。
---常修“宽容大度、和谐共事”之德,铸就团结之和气。宽容大度是一种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人格风范,组工干部工作中要比干劲,不赛斗劲;要宽容大度,不尖刻计较;要同心同德,不貌合神离,才能多拆“墙”,多建“桥”。
多拆“墙”,就是要把封闭、保守、不交流的心态抛掉,处人大气,待人豁达。一个斤斤计较的人,难以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一个自命清高的人,难以与人合作共处。量小失友众,度大聚群朋。组工干部是党员干部的排头兵,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魄,要做一个大度大方大气的人,要多看他人长处,多理解他人的难处,多记住他人的好处,少看他人的短处。要以理解、宽容、平等的精神对待认识上的不统一,方法上的不一致和生活上的误解、隔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有眼界开阔,胸怀开阔,才能宽怀大度,容得下多式多样的人。
多建“桥”,就是要相互间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同向同力,和谐共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谐共事,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组织工作,自觉做到用心谋事、踏实干事、和谐共事,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条框束缚。就是要通过打造民主、团结、亲和、奋进的组工文化,凝聚共识,增强合力,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要通过“一迎双争”活动,齐心协力建设一个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团结、和谐的统一集体。这样,才能出智慧、出成绩,组工干部在群众面前才有公信力,有权威性。
第四篇: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实践证明,常修为政之德,不仅是领导干部预防~、确保清正廉洁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众所周知,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而在这三者之中,道德品质的优劣,构成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评判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基本依据。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质了。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为官从政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从政者要“为政以德”,认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任务繁重的国内发展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目标,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作为一种“公众人物”,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就能自然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他们如果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徇私枉法,那么他们不仅将完全丧失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会上行下效,导致一部分群众在失望之余对自身道德要求的下降,从而给社会风气和道德建设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保持先进性,并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正是源于这样的一个原因,就决定了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既是对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检验,也是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的核心所在。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是衡量领导干部道德水平高低的最基本准则,而“全心全意”则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也就抹杀了现阶段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阶级性与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始终如
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这是对领导干部为政之德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综观近些年来,一部分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所以会发生滑坡、偏移、扭曲或错位,未能经受住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在权力、地位、金钱、美色面前打了败仗,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了公仆意识,淡漠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因此,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真正做到“为政以德”,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功过得失的根本依据,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不能与民争利,更不允许以权谋私,侵犯群众的利益。同时,要把执行现行政策同党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做到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生活作风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做到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当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修德,是一个漫长的由外到内的过程。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约束,只有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内化为领导干部的自省意识,才能有效发挥道德的约束作用,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之所以提出为政之德要“常修”的原因所在。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作为一项长期渐进的建设工程,它既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学习和组织上的加强教育,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外在环境的监督约束,使之所作所为有章可循,有则可守。实践证明,道德建设的最佳效果就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如果没有一套严格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保证,道德教育的成果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不可能得到长期的巩固和坚持。通过制定从政人员的道德规范来制约从政者的从政行为,这在我国古代和一些西方国家早有先例。如在我国的汉代就有一种称为“官箴”的书籍,主要记载的就是为官之道与从政之法。近代社会一些西方国家针对公务员的道德建设,也大都制定了“道德法典”、“政府道德法”等行为规范,有的还专门设有“政府道德办公室”,专门负责从政人员道德法律法规的制订和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新的《公务员法》也即将公布施行。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结合以德治国方案的制订,加快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立法,从而把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或伦理行为准则上升为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的效能与作用。如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干部道德法》、《国家公务员伦理行为准则》等。当然,在制订领导干部或从政人员的道德法律时,我们必须注意既要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又要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和从政人员道德的层次状况和职业特征,做到简明精炼,要而不繁,便于操作和监督,以促进法律法规能落到
实处,以确保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作者为中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第五篇:组工干部应对能力不足危险须
“四勤”化解能力不足危险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能力不足的危险”是其中之一。对组工干部而言,如何有效应对和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我认为,关键要做到“四勤”。
一是勤于学习增能力。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是能力提升的基石,也是竞争力的源泉。当今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变革不断加深、竞争日益加剧,懒于学习、疏于学习、不善学习者将无法跟上时代步伐,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在新形势下,组工干部要想发展进步、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要树立学习就是投资的理念,认识到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学得好才能工作得好、生活得好,把学习作为一种智力资本,刻苦经营、精心运作,努力实现收益最大化。要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学习、工作两促进。“学习工作化”,就是把学习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融入到工作中去,以学习进步提升工作层次和业绩;“工作学习化”,就是把工作岗位变成学习的平台,把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作为学习的重要任务,在每一项工作中学习新知、锻炼能力、提升
素质。学习要有所选择,突出重点。首先要精通业务。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熟悉组织工作基本业务知识,掌握各项业务技能,了解当前组织工作的难点所在、发展趋势和各地的创新实践,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其次要熟悉政策。政策是工作的标准、依据、规范。熟悉政策,才能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增强执行效果。对与组织工作相关的政策规定、制度文件,一定要深入研究,学透弄懂,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落实、灵活运用。第三要学好理论。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实践的指南和工具。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能站高望远、开阔思路、高人一筹。
二是勤于调研长智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推动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是组工干部的必备基本功。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深层次矛盾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日益增多,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挑战,需要通过调研掌握真实情况、理清工作思路、作出科学决策、搞好管理和服务。调查研究也是锻炼和提升一个人的战略眼光、全局观念、分析能力、创新意识、文字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促进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熟悉业务,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能力等。要走下去调研。成果在基层创造,经验在一
线形成,典型在群众中产生,规律在实践中探寻。搞好调查研究,必须走出高门大院,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中,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和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心愿,学习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新鲜经验、创新成果。只有真正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才能摸实情、知实际,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拓展工作视野和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走出去调研。调研工作反对闭门造车,也忌讳坐井观天。要善于走出去调研,到经济发达地区、组织工作先进地区,学习他人的经验成果,借以打开视野、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取人之长为我所用。要立足推动工作搞调研。紧扣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组织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调研挖掘、推介典型,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内在规律,探寻推进工作的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新措施。
三是勤于实践强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增强,主要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理论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学习来获得,但品格、意志的锻炼、业务能力的提升,只能靠艰苦的实践去完成。实践锻炼人、塑造人、也培养人,实践是干部成长进步的大课堂。当今丰富多彩的组织工作实践为组工干部锻炼成长、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应珍惜并抓住机会,积极投身火热的实践,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创造不凡业绩。一要立足岗位实践练本领。业务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岗位实践,需要长期的锻炼和积累。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争先创优的精神干好每项工作,不以事小而轻之,不因事繁而厌之,始终做到高标准定位工作、严要求对自己,切实在具体的实践打磨中历练能力、提升素质、学好本领。二要坚持学用结合促成长。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善于把学习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三要勇挑重任长才干。对工作不挑肥拣瘦,对任务不拈轻怕重,无论分内分外,只要是大局所需、组织交办,都欣然接受,全力以赴,干就干好。特别要勇于担负急难险重任务,并在其中磨炼意志、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四是勤于创新出业绩。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贯彻落实七一讲话精神,推进组织工作发展,创造更多业绩,叫响组工品牌,必须坚持改革、勇于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工作的创新。实现组织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开阔思维、开放思想、开明态度,切实破除守旧意识、教条思想,克服求稳怕乱、安于现状心态,鼓励探索、允许犯错、宽容失败。唯此,组织工作的创新源泉才能充分涌流,创新活力才能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能不断产生。其次要善于“拿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创新既要注重原创,更要善于“拿来”。原创创新价值高,但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拿来”创新则成本低、时间短、见效快。组织工作要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必须在坚持走原创之路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创新成果,既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更善于集众人之长、创自己之新。第三要勇于探索。实践是创新的活水源头。创新之意来自理性思考,创新之果结自探索实践。工作中有了创新的火花,就要跟进挖掘、思考、研究,及时形成推进创新的思路或设想,进而转化为具体实施方案或操作措施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总结、提高。唯有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之芽才有生长的沃土,才能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