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1-09-30 00:00:00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沧州市委员会 浏览:547次
民进沧州市委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
告
调研课题: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课题来源:中共沧州市委统战部
课题承担:民进沧州市委“学前教育”课题调研组
调研时间:2011年6—9月
课题组成员:阎书林、皮德智、付洪川、贾玉芹等
报告执笔:皮德智(课题组长)
目前,我市已有幼儿园179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397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6%,河北省省级示范园13所、农村示范园3所、一类园401所、二类园730所、三类园557所。在园幼儿总数22.9万,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1%,全市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程度位居全省前列。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不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幼教资源短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师资缺位、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过程的“小学化”倾向等,严重制约了我市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我市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管理人员编制不足,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近两年,由于省教育厅撤销幼教处,将其合并到基教处,我市也随之将幼教科合并到基教科。基教科设专职干部负责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市教研室设两名幼教研训员负责幼教业务的指导。县局管理模式基本效法市局,只有河间、黄骅和运河区等个别县市区保留幼教股。少量的幼教专干对全市近2000所幼儿园的安全、卫生、教学、财务等进行监督指导,疲于应付,难免有“手大捂不过天”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幼教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不适应我市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2、全市独立设置的幼儿园数量偏少、管理不够到位。目前,我市幼儿园办园的主要形式是小学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偏少。目前由沧州市政府直接设立的幼儿园仅有3所(市一幼、市二幼和市民族幼儿园),各县市政府设立的幼儿园一般也不过1—2所,有的县市,如泊头市、河间市,目前还
没有政府设立的幼儿园,全市学前教育的市场化运作倾向还比较突出。另外,还有400余所民办幼儿园处于缺乏监管、缺少指导的无序竞争状态。由于我市没有充分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造成学前教育的法规政策,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落实困难或落实不到位。
3、全市幼儿园布局规划缺位、发展不平衡。由于学前教育属非义务教育,有些政府部门没有把学前教育摆在重点发展的位置上,甚至置于“可管可不管”的境地。全市幼儿园的布局由于缺少统筹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有的社区、村没有幼儿园,而有的社区、村有几个幼儿园,导致恶性无序竞争。城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并无偿交由教育部门管理和使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新民居配套建设幼儿园不落实。全市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大都集中在市区和县城,幼儿人数较多、园舍规模偏小、班容量过大;农村幼儿园园舍匮乏、破旧老化,办园规模小,部分未达到“三段”、“两有“、“五独立”标准,条件简陋,运动器材、玩教具匮乏,不安全因素较多。
4、政府投入偏少,教育成本负担机制不合理。由于学前教育属非义务教育,我市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成本绝大部分由家长负担。民办幼儿园基本没有任何形式的政府补助,开班费、场地租金、保教职工工资福利、日常运作经费都是从家长缴纳的保育费中列支。为解决幼儿园的正常开支并有所盈利,民办幼儿园的开办者只有巧立名目向家长乱收费,有的甚至购买假冒伪劣文具、玩具和食品等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公办幼儿园收取的保育费用,也不同程度的遭受收费管理部门的揩油,从而导致部分幼儿园为保持正常运转,甚至通过克扣孩子伙食费、降低保教职工工资的办法来维持运作。
5、学前教育“专业化”较差,“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我市70%以上的幼儿园是由闲置出的原有中小学校舍和现有旧房改造的的,这些园舍不能满足幼儿教育正常活动的需要。除公办幼儿园和少数高收费民办幼儿园外,大部分幼儿园教学玩具、科教图书配备不足,同时,为争取入园率,满足幼儿家长的虚荣心,幼儿园违背教育规律,过早对幼儿进行学习拼音、识字认字、数学运算等教育,甚至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过度、频繁使用各类练习册,“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
6、幼教师资待遇低、素质差、流动频繁的恶性循环,成为制约我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现有在园幼儿22.9万人,按国家规定的保教职工与幼儿比例为1:7的标准,需要核定幼教编制3.3万余人,而目前我市在编的保教职工不足2万人,缺口严重。由于工资待遇极低,不少幼儿园招不到幼儿教师,更谈不上招聘优秀的幼儿教师。为降低成本,公办幼儿园通过聘请临时保教职工来补充师资,民办幼儿园则大量雇佣非幼师专业人员或学历低的人员从事保教工作,师资质量低,且极不稳定。据了解,我市每年幼师专业毕业生约2000余名,毕业后从事幼师职业的不到20%,由于幼儿园工作强度大,责任大,待遇低,五年后80%的人员又转行,优秀教师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二、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略)
2、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幼教协调发展(略)
3、多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略)
4、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切实扭转我市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略)
5、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略)
第二篇: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组织开展调研情况
2017年9月1日,《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为推动《条例》更好地贯彻实施,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计划,结合9名市人大代表各自领衔提出的建议,常委会专题调研组于3-6月开展了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的调研。
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丁路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教科文卫工委、市教育局负责人和部分市人大代表。3月初,调研组在认真学习《条例》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并以通知形式下发各县(市、区)。
3月中旬至6月,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采取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全市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152名,实地走访各类幼儿园105所,召开由政府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园长代表、教师代表等参加的汇报会和座谈会25个,较详细掌握了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建议意见进行汇总,形成并完善调研报告。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和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政府主导职责得到强化。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普惠发展,将幼儿教育发展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积极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幼儿园规划布局和建设,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量。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15年3.63%提高到2017年的4.56%。积极实施幼儿园扩容和乡镇公办中心园建设等项目,2017年,计划扩容39所,实际开工46所,完成22所;2018年计划扩容45所,计划完工30所;全市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覆盖比例从2015年的74%提升到2017年的92%。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园建设政策得到初步落实。(二)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目前,全市已创建普惠园1100余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超过22万,覆盖面达88%,达到了省第三轮行动计划要求的83%目标。各县(市、区)都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通过生均补助积极鼓励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义乌市自2011年以来,已累计发放扶持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7226万元。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财政奖补资金从2017年的1524万提升到2018年的2700万元。(三)办园水平有较大提升。
推进等级幼儿园创建,全市等级园招生覆盖面从2014年的86.8%提升到2017年的94%。实施全国统一的幼儿学籍管理操作系统,规范学籍操作,杜绝无证园发展空间。规范幼儿园办学,教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专任教师持证率从2014年的71.4%提高到2017年的90%,大专以上学历从2014年的68.4%提高到2017年的81%。同时,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保教质量,办园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这几年,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很快,但和浙江东北部6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也不如台州、丽水,市区学前教育在全市又相对落后。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在:
(一)各级政府投入不足,公办园和优质普惠性民办园资源紧缺
1.公办幼儿园招生覆盖面低。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148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只有214所,占比仅为14.5%。全市公办幼儿园招生覆盖面仅为17.3%,远低于全省38%的平均水平。杭州市政府去年对各区政府公办园考核指标为68%,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地都在50%以上。全市还有8个乡镇未按规定建公办中心幼儿园。“入好公办幼儿园难”现象普遍存在。
2.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仍不够。发展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解决公办幼儿园资源紧缺的有效举措。普惠性民办园收费一般不得超过同等公办园的1.2倍,财政给予的生均经费补助为每生每年1000元(一级幼儿园)、900元(二级)、800元(三级)。收费上限的限制和经费补助的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积极性。
3.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偏低。2017年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仅为4.56%,与《条例》5%的要求和全省6.37%的平均水平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据了解,杭州、宁波等地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已达10%以上。
(二)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城镇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不足
2015年市政府出台的《金华市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规定,新建的住宅小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而且,要做到“四同步”,即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但在此前后有一批新建小区,有的没有配建幼儿园,有的没有做到“四同步”,有的没有按规定建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1.未配建幼儿园的住宅小区有:婺城区缤虹星城,金东区步阳华府、紫金湾小区,市开发区欧景名城、中梁首府等。金东区金都美地小区配套园资源不足,拆迁户入园难问题较突出。
2.未做到“四同步”的住宅小区有:婺城区二七区块,金东区晓郡花园,金义都市新区公元诚品小区等。
3.老旧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滞后。政策出台前已建成的住宅小区绝大多数没有配建幼儿园,补足配齐学前教育设施任务繁重。
上述现象在各县市里也较为普遍。
(三)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1.一、二级幼儿园覆盖面离全省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省等级幼儿园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园,级别的高低体现了办园的质量。2017年底,全市有一、二级幼儿园254所,占比仅为17.2%。一、二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仅为32%,远低于全省50%的平均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发展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园与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公办和少数高端民办幼儿园。不少农村幼儿园和城镇薄弱幼儿园普遍存在规模小、办园条件差、师资力量弱、保教质量低等情况,虽基本解决了“有园上”的问题,但无法很好地满足老百姓“上好园”的迫切需求。
(四)教师待遇保障较低,素质提升任重道远
1.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全市幼儿园在编教师仅占幼儿教师总数的8.4%、占公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27%。编外教师编制问题难以解决,存在着“公办不公”的现象,有许多公办幼儿园只有1-2名正式编制教师。
2.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公办幼儿园编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人均年收入普遍低于上一所在地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导致优质师资外流,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
3.专任教师持证率偏低。我市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为90%,还有10%的教师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杭州、宁波等地区95%以上的持证率相比,差距较大。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也还存在问题。
(五)办园行为仍须规范,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1.部分幼儿园办园存在“小学化”倾向。一些民办幼儿园没有严格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感知、体验、探索需求,而是用教幼儿识字、计算等作为卖点来吸引生源。
2.少数幼儿园管理不够到位。一些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保安人员配备不足,管理也不够到位,幼儿场所和设备安全、食品安全以及卫生保健存在隐患。
3.部门监管水平有待提高。有些部门监管服务存在不够到位的现象,协同监管服务水平不高。
四、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落实好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导责任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15年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和《条例》要求,各地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原则,发展好学前教育事业;要实行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参与的管理体制;市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发改、规划、建设、国土、财政、机构编制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二)推进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
1.完善学前教育专项规划。市、县两级政府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人口政策调整变化和学龄前儿童数量、分布、增长趋势以及现有幼儿园状况,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专项规划。
2.加强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建。规划部门在提出规划条件时应当明确幼儿园的地块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建设要求等内容。国土部门应将配套幼儿园建设作为土地竞拍的前置条件,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配套幼儿园的用地面积、建设要求、建设期限、交付方式、产权归属等内容。规划部门在审查配建幼儿园的住宅小区项目设计方案时,应邀请教育部门参加。要严格按规定做到“四同步”。
3.开展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对应建未建的,要通过补建、改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对未办成普惠性园的,要采取回购、收回、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将其举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对应移交没有及时移交的,教育部门要主动联系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抓紧办理移交手续。
(三)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1.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市、县两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县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应达到省条例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达到或超过省平均水平。
2.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充分利用住宅小区配建、国有闲置房产、中小学布局调整等,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的占比,努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要实现全覆盖,大的乡镇至少要建两所以上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3.推进普惠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薄弱幼儿园改造和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4.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继续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通过综合奖补、政府购买服务、派驻公办教师、师资培训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四)提升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
1.实施幼儿园“升等提质”工程。强化幼儿园升等提质,提高一、二级园占比。大力提升一、二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的幼儿教育。新建公办园和小区配建园要按省二级及以上标准建设。
2.创新幼儿园办园模式。发挥知名公办园、知名民办园作用,通过承办新园、举办分园、托管薄弱园等形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发挥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和辐射示范作用,推进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提升农村幼儿园整体水平。
3.强化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的经常性业务指导,引导幼儿园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开展科学保教,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成人化”倾向。
4.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公安、卫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监督检查,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
(五)建设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
1.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新入职教师、医师、护士、保育员等必须持证上岗,所有幼儿园均应按标准配足配齐保教人员。
2.切实加强师资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委托培养等方式,深入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提升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鼓励幼儿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并给予一定的学费补助。
3.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加强劳动合同制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通过增加投入、专项奖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等方式,确保劳动合同制幼儿教师人均年收入不低于上一所在地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幼儿园教师技术职称评定、技术职务聘任政策应单列实施。
第三篇:全市学前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当前,学前教育仍是我市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赣南苏区教育振兴发展急需突破的重点。为了解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最近,调研组对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就加快发展我市学前教育作了一些思考,以供委局领导决策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目前,我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853所(县城729所,乡(镇)212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6所(含教育部门办84所,其他部门办1所,集体办11所),占3.36%;民办幼儿园2757所,占96.64%,已登记注册
所,未审批
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4所,市级示范幼儿园43所。全市幼儿园中90人以上规模的所,占
%。另有学前班2151个(附设在公办学校学前班1702个,附设在民办学校学前班449个)。
(二)学前教育普及情况:全市现有3—5周岁幼儿43.73万人,入园人数为34.14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67527人,占入园总人数的19.8%,民办幼儿园273905人,占入园总人数的80.2%。全市学前一年入园率
%,学前二年入园率
%,学前三年入园率
%。
(三)队伍建设情况:全市现有幼儿教职工18617名,其中园长2677人,专任教师11953人(公办990人,民办10963人),保健医生334人,保育员1737人,其他1916人。幼儿园教师中高中中专以上
人,占比
%(其中本科及以上
人),高中以下
人,占比
%。
(四)园舍面积情况:全市幼儿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其中公办幼儿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民办幼儿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民办园占地总面积在1000㎡以下的有
所,占园所总数的%,1000㎡以上的有
所。
(五)经费投入情况:2012年,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经费
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
万元。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
%。
(六)幼儿园使用校车情况。据统计,目前全市幼儿园有学生用车1173辆,其中有9座以下的小型车辆945辆,占
80.5%;有10座至19座的中型车辆185辆,占15.8%;有20座以上的大型车辆38辆,占0.32 %。行驶10万公里以下的车辆有710辆,占 %;行驶10—15万公里的车辆有141辆,占
%;行驶15万公里以上的有29辆,占
%。有978名司机的驾照类型符合驾驶要求,占
%;有449名司机的驾照类型不符合驾驶要求,占
%。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加速发展,保教水平大幅提高,均衡发展逐步推进。“学前教育”已成
为全市教育改革发展中一个闪亮的词语,学前教育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打下了一定基础。一是制度体系逐步明晰,为“办好学前教育”打下了一定基础。近两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赣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赣州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和《赣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由各级政府负总责,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学前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市教育局也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的若干规定》、《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开展幼儿园评估定级工作意见》、《关于对幼儿园进行集中整治的通知》、《幼儿园办园水平督导评估标准》、《幼儿园办园业绩考评细则》、《关于加强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管理及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县(市、区)党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措施,明确了具体要求,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氛围日益浓厚。这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园舍建设逐步加快,为解决“入园难”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自2011年起,市政府将“公办幼儿园建设”列入教育“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之一。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闲置校舍新改扩建幼儿园,或在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与。2011年至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落实资金26433.14万元,启动实
施了52个乡镇新建中心幼儿园建设,建筑面积10.15万平方米;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331个,完成幼儿园校舍改建闲置校舍类项目122个。截至目前,全市幼儿园比2005年增加
所,在园幼儿比2005年增加
人,增幅
%。三是办学行为逐步规范,为提升保教水平打下了一定基础。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幼儿园安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台账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612辆学生接送车全部强制安装GPS安全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狠抓民办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工作。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全市民办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的紧急通知》,市教育、公安、民政、卫生、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工作,对不符合办园标准无证办园或整改不到位的幼儿园进行取缔,初步规范了幼儿园收费管理制度。据统计,目前已颁发办学许可证民办幼儿园1626所,限期整改1183所,已取缔关闭79所。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督查制度,确保了学前教育规范有序运行。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学前教育有了较快发展,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但总体上看,我市学前教育仍然存在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健全、优质资源不充裕、公办幼儿园数量极少、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入园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
出问题:
(一)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供需缺口较大。目前我市每万人口中在园(班)幼儿数、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等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学前教育资源十分短缺。一是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少。目前,全市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仅为2.1%(江西省为5%,全国为40%),全市县城区省级示范幼儿园14所,仍有4个县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紧缺。二是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未落实到位。多数小区并没有按要求配套建设幼儿园,有些虽然配套建设了幼儿园,但由开发商承包给个人经营,其高额的房屋租赁费和运转经费增加了幼儿园办园成本,进而带来高收费,导致低收入家庭孩子入园难上加难。三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发展滞后,一年学前班仍是全市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无园可上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市学前一年入园率为78%,学前两年入园率为67%,学前三年入园率为6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全市学前一年入园率低2个百分点;对照我市提出的2015年学前一年、学前两年、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82%、69%和64%的目标,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增52.77万个学位,新建2513所幼儿园(以目前全市平均办园规模180名幼儿/园计算),未来三年全市幼儿园建设任务将非常繁重。
(二)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水平较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以后,市县各级政府优先安
排义务教育经费,而忽视了学前教育;加上很多地方对学前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普九是重中之重,学前教育有钱就办”,导致长期以来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极其有限,学前教育经费匮乏,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市学前教育财政性预算内经费支出
亿元,仅占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
亿元的 %。
(三)学前教育管理不规范,保教质量低下。民办幼儿教育已成为幼儿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民办园所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却相对滞后,导致民办幼儿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把关不严。大部分幼儿园师资配备均未达到规定要求,很多幼儿教师甚至还未取得幼儿教育资格,大量低素质人员进入幼儿教师队伍,严重影响学前教育质量。二是审批与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审批登记工作不扎实,存在无证办园的现象;另一方面,对民办园存在批、管分离的问题,造成民办园的准入标准过低,其“先天不足”给规范管理带来极大难度。对民办园公布的信息缺乏监督,存在信息虚假等严重问题。据调研统计,全市未注册园 所,占总数的%。三是安全管理压力大。由于部门间协调不够,履职不到位,没有形成合力,基本上是教育部门担当了幼儿园安全、卫生、消防等大多数管理工作。但根据执法权限,教育部门不能及时纠正幼儿园违规行为,造成管理效力差。部分无证的幼儿园不参加教育部门的会议,无视教育部门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安全教育和
责任落实无法到位,造成很多幼儿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如幼儿园违规收费、校车超载、无证办园等不能及时查处。同时,许多幼儿园不是从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上做文章下功夫,而是竞相降低收费标准,大打“价格战”,使办园条件较好的合法幼儿园受到严重冲击。
(四)幼儿师资队伍薄弱,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据调研,目前全市幼教师资缺口很大。全市现有登记在园幼儿
万人,按国家规定的生师比7:1测算,需要师资
万人,而目前在册幼师仅
万人。农村幼儿园一个班级只有一名老师,实行包班上班的现象普遍存在,村级幼儿园甚至还有一园一人的现象;城区只有几所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各类工作人员配备齐全。根据规划,201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65%,幼儿入园数将达到
万人,幼师总规模需达到
万人,培养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全市幼儿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及教龄、性别等多方面结构不合理,高学历层次教师很少。调研显示,全市一半左右的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为中专、大专学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
%左右,还有将约1/3的是初、高中毕业生;高达
%的幼儿教师未评定职称,高职称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幼儿教职工年龄呈老龄化趋势,如
幼儿园
名在编在岗教职工40岁以上的占
%,平均年龄接近
岁。由于年龄老化,学前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三是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据调研,目前全市幼儿教师平均月工资约
元,农村幼儿教师月工资大多为
元左右。全市在编幼儿教师只占总数的30%左右,大部分幼儿教师身份不明,特别是乡镇和农村办幼儿园,多数幼儿教师为聘任的临时代课教师,更换比较频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保障与中小学教师差距较大,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也没有配套政策和相应机构认定,使幼师群体缺乏职业归属感,不利于吸引人才和幼师队伍的稳定。
导致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县级党委政府不重视,思想观念仍未转变;同时,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义务教育已经有了支撑其发展的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课程设置,学科标准、教材编审、出版发行、免费入学、均衡发展、困难救助、经费保障、教师编制、职称评定、师资培养提高、各级政府责任、督导评估、奖惩问责、科研机构设置、研究成果评定等,几乎应有尽有了。相比之下,支撑学前教育发展的体系显得零散脆弱,与其重要地位、任务和作用很不相称。
三、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这是继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重视学前教育”之后,党中央对学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办好学前教育的内涵标志是“广覆盖、保基本和有质量”。为此,我市要办好学前教育,必须首先破解好优质资源不足、师资队伍薄弱、保教质量不高这三个突出问题。为此
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领导,依法将学前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要建立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健全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要研究制定加快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幼教事业,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科学制定规划,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各地要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公办优质园、村办惠普园、民办特色园、企办配套园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确保学前教育覆盖城乡所有村居。
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二是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
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四是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
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三)多渠道筹措经费,建立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一是建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制度。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确保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设立学前教育财政专项经费,并做到逐年增长。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幼儿园的经费保障水平。要坚持公平原则,对所有的公办园均衡地进行支持,不搞锦上添花,而要雪中送炭,不搞以点“代”面,而要均衡发展。对普惠性民办园要采取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补助。二是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学前教育。要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和出资办学。社会举办者依法筹措经费,保障必备的办园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三是要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合理确定普惠性幼儿园生均成本中家庭分担比例,规范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孤残儿童平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四)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严格依法监管。市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幼教工作联席
会议制度,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强化监督检查,规范办园行为,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根本达不到办园基本要求的,要专项整治,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成效不明显的,要坚决取缔。从长远来看,教育主管部门要牵头建立督导评估等长效机制,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师资水平、保教质量、管理水平和依法办园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着力提高办园质量。要积极推进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引导幼儿园认真开展特色幼儿园的创建活动,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在教育思想、办园目标、园务管理、保教质量、师资培训等方面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园特色,全力推进学前教育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五)加强师资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幼师队伍 一是健全幼师准入制度。要全面实施幼儿教师、园长、保育员持证上岗制度,在学历、专业、年龄等方面切实提高准入门槛,从入口上保证幼师队伍质量。建议国家明确幼儿教师准入标准,并要求各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都要通过入职标准考试方可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明确规定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规定学时、内容以及指定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方可申报幼儿教师资格,参加入职标准考试;规范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认定和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幼师的培养培训体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在幼儿园教师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实
施农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把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三是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保持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落实公办幼儿教师编制,逐步形成根据在园幼儿人数调整教职工人数的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推动公办幼儿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完善学前教育学校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篇: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为进一步了解和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工作,2月28日-3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学前教育工作调研组,在XX副主任的率领下对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到XX区、XX区、XX县、XX县进行实地检查和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并邀请相关人员座谈,广泛听取和收集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实地查看了18所各级各类幼儿园,对所到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幼师队伍建设以及幼儿园的园舍、校车、饮食等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同时委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在各自行政区域内开展了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比较全面了解了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学前教育的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思想观念的改变,加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队伍扩大、留守儿童增加,我市的学前教育需求旺盛,规模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幼儿园732所,其中公办园46所,民办园686所(不含无证办园)。绝大部分县(市、区)均建有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全市幼儿园教职工8992人,其中专任教师5119人,保育员1665人。在园(在班)幼儿数为128033人。其中公办在园幼儿15360人,民办在园幼儿112673人。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为83.6%和60%。从视察调研的情况看,在目前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的迅猛发展为弥补公办幼儿园的不足,缓解儿童入园压力,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幼儿入学需求发挥了的积极作用,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多元发展的办园格局。我市快速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了对学前教育工作领导。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市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范提升、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XX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贯彻〈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实施意见》(九发〔XX〕5号),今年又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和《九江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到XX年,每个县、区必须有两所以上省定标准的公办幼儿园,60%以上的乡镇建设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小学附设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应逐步实行剥离,独立建园。调研组所到的XX区、XX区、XX县、XX县均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初,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等16个单位为成员的九江市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要求,加强了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
2、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我市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XX年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2.03亿元,全市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3535
万元。近两年,各县区结合本县实际和城区发展规划要求,均不同程度加大了对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新建、改扩建上规模、上等级幼儿园。如XX县投入资金XX万元在教育园区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公办幼儿园,德安、星子、永修、武宁县分别投入XX万元、1000万元、700万元、260万元在县城新建和改扩建了公办中心幼儿园。与此同时,为改善农村办园条件,各县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按照“一镇一中心、一村一园”的原则,利用农村富余教育资源举办幼儿园,积极推进乡镇幼儿园建设。永修县现有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所,XX现有乡镇公办幼儿园4所。
3、逐步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审核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严格准入。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尤其是积极支持小区幼儿园的建设,鼓励幼儿园办大办精办出特色;另一方面严格限制规模小、隐患大、质量低的幼儿园畸形发展。针对我市部分非法幼儿园屡禁不止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办园行为,我市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无证办学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对各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办园情况进行逐园现场核查并作记载。结合民办幼儿园换证、年检契机,以县区为单位全面开展无证办学清理整顿。XX年对全市经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批准创办的686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了集中统一公示,通过建立民办幼儿园公示制度,极大方便了广大市民辨别选择正规民办幼儿园。
4、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监管。我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幼儿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园安全的紧急通知》和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门的学校安全检查,督促幼儿园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要求到位,认真落实幼儿园安全制度和工作的各项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切实保障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每年不定期地对幼儿园消防、交通、饮食卫生、校舍安全等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予以通报。
XX年下半年,为贯彻落实全国校园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我市及各县(市、区)集中开展了学生接送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集中排查学生接送车辆及驾驶人,严格整治超员、超速、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XX年3月,修水县聘用94名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社会协管员并进行岗前业务培训,补充到该县交警大队及各中队上路执勤,为校车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5、注重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高。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中,注重保教并重,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示范,监督纠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我市还建立了各级各类幼儿园评估机制,鼓励幼儿园积极申报省级、市级示范幼儿园,通过示范园的评估工作,从管理上有效的促进幼儿园上等级、创品牌。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0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6所,在全市学前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从XX年起,我市启动了示范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薄弱幼儿园“爱心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构建了省级带动市级,市级带动县级,县级带动乡级的覆盖全市的结对帮扶网络模式。市中心幼儿园与XX、永修、XX区等县区十多家公办、民办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名师送课下乡、讲座、课题指导等活动,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6、注重了幼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幼儿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切实加强园长和幼师队伍的管理。二是开办市本网站,搭建幼师培训、交流平台。三是组织幼儿园园长和幼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近两年共选派园长122名、幼师412名参加国、省培训。四是各县区都以示范园为培训基地,不断组织乡镇幼儿教师到示范园参加随堂听课、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讨等活动,充分发挥了省、市、县各级各类示范园的带动引领作用。近几年,我市幼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幼儿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由XX年的17.4%提升到XX年的46%。XX县每年为公办幼儿园招聘大中专师范类毕业生任教,近三年已累计招聘了21名。星子县近三年累计招聘了22名大中专幼教毕业生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今年县政府又决定招聘16名幼儿教师。XX区XX年公开招聘了幼师10名,今年拟再招聘10名,以缓解幼儿教师不足的矛盾。
二、我市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市学前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就全市教育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筹规划,优质幼儿园资源不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学前儿童数量急剧增加,但是我市幼儿园网点布局整体缺乏规划,多数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一些大型小区配套幼儿园又因权属管理等问题无法无偿交付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幼教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且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所建,园舍破旧,条件简陋,班额普遍过大。而民办幼儿园由于布局随意,办园规模小,条件差,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园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公办幼儿园。
2、政府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因此容易成为教育投入“盲区”。加上各级政府财政困难,基本上只解决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工资,其他无编人员的工资以及园舍维修、设备添置、日常办公等都靠幼儿园自筹自支,入不敷出的问题日趋严重。公办幼儿园收费偏低,一直执行97年的收费标准即省级示范幼儿园每生每月120元的保教费和每生每年400元的事业发展费,市级示范幼儿园每生每月90元保教费。而幼儿园办公经费、水电费、外聘人员工资、医保社保、教师培训等费用由幼儿园自支,资金缺口大,运转困难。我们调研中看到的农村幼儿园,收费普遍偏低,一个学期包括午餐、校车接送总费用也在600-800元左右,造成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低工资聘用低学历人员任教师或保育员,教职工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工作环境条件艰苦,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3、民办幼儿园监管难度大,执法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不断加大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力度,一些无证幼儿园被取缔或自我淘汰,但新的民办园不断涌现,多数民办幼儿园以居民居住用房和其他非教学用房作为教学用房,活动场地狭小,消防隐患严重,消毒措施不到位,在园舍、饮食、交通等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些幼儿园之间为争抢生源相互压价竞争,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正常心理,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小学化”倾向严重。不少乡镇农村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家庭“作坊式”民办园针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整治活动经常采取“游击战术”,有的甚至置之不理。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执法权,取缔难度大,无证办园现象屡禁不止。
4、幼师缺编严重,待遇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是开办之初核定的,有的是参照中小学教师标准进行核定,人员配备不齐。教师年龄老化。按1987年公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规定,每班需配两名幼师一名保育员,师生比为1:6至1:7。而我市农村幼儿园多数是每班配一个老师,有些园所甚至师生比高达1:20以上。由于编制不足,目前,我市公办幼儿园普遍采取聘用老师和保育员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大部分公办幼儿教师还未落实绩效工资,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工资待遇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难以到位,在职教师也很难享受中小学教师同等地位(绩效工资、退休人员待遇),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少幼儿教师改行从事其他工作。教师队伍的稳定无法保证。由于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没有纳入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总体规划,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和民办幼儿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费用多数需幼儿园和教师自行解决,造成幼师培训经费缺乏,再教育难,影响幼师整体素质提高。
5、城乡发展不平衡、幼儿园布局(尤其是农村)不合理。
从调研情况看,幼儿园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园际之间在园所管理、服务功能、教育保育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均衡,好的幼儿园投入成本高,教学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教育理念先进,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规律,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除了用来教学的一间狭小的民房和几张不整齐的桌凳外,其他设备几乎没有,幼儿活动空间小而聚集密度大,有的楼层高,上下楼梯陡峭,紧急疏散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完全是一种“圈养式”的教学环境。国家规定需设置的相关功能室,如活动室、卫生间、音乐舞蹈室等相关配套活动室基本没有。二是师资力量不均衡,好的幼儿园幼师无论从年龄、文化程度、教学能力都要优于条件差的幼儿园。三是选点布局不均衡,农村幼儿园都是民办园,大多也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集镇或大的行政村,而对于地广人稀的边远村,幼儿园却是空白,给孩子就近入学带来不便。这也是造成学前三年入园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6、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难以规范。近年来,全国各地校车安全恶性责任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幼儿的生命安全。我市幼儿园接送车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不少农村幼儿园接送车辆是前几年城里淘汰的用于出租的“黄包”车,为节约成本,争抢生源,超速超载,有的幼儿园接送车辆没有按规定喷涂校车标识。据交警部门统计,截止XX年12月底,我市共有接送儿童车辆1093辆,其中只有458辆属于办理了相关手续的专用校车,合格率仅为42%,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建议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未来。因而,最大限度地普及学前教育,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总量不足和发展不均衡是我市学前教育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更好地推动我市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领导重视,科学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市的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做到“三个纳入”:即将学前教育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硬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将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新城开发、新住宅区建设、旧城改造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优先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不得批准建设规划。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各项任务目标,整体部署,分安排,分阶段推进落实,确保到XX年底,完成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150所,每个县区有两所以上达标城区公办幼儿园,60%乡镇实现“一镇一园”的目标。鉴于我市目前有幼儿园700多所,在园幼儿12万多人,且还在不断扩大,建议市(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幼教管理机构,做到有专门机构、有专职管理人员。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并做到逐年增长。各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高。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学前教育经费保障的各项要求。市、县级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并做到逐年增长。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农村家庭困难和城镇低保户家庭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
3、优化师资,稳定队伍,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幼教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一是加大招聘力度,根据目前幼师资源短缺的实际,应在每年的教师招聘计划中适当增加幼师的招聘比例,解决我市公办幼儿园幼师严重缺编的问题。二是把幼儿教师列入“三支一扶”培养和招聘计划。三是鼓励九江职大办好幼儿教育专业,并对目前各类幼儿园在岗又没取得合格证的幼师分期分批送九江职大幼教专业进行培训。四是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体系中,使其享有和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解决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和职称晋升中的困难和问题,稳定幼师队伍,明确规定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国家统一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中。
4、加强监管,依法规范,强化育人功能,坚决取缔无安全保障的非法办园。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办园行为,依法治教、依规办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真正做到快乐身心,启发心智,健康体魄。要采取有力措施,禁止任何从事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教学和活动,坚决纠正目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重视幼儿园安全管理,对园舍、消防、饮食、校车等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的幼儿园,要联合质监、卫生、消防、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排查整治,对整治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5、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在坚持政府主导、办好公办幼儿园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依法保护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投资经营积极性和管理权益,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确保民办幼儿园在建设规划、规费减免等方面享有与公办中小学同等的待遇,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权利。支持社会力量办普惠性幼儿园。通过政府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以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第五篇: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为进一步了解和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工作,2月28日-3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学前教育工作调研组,在柳国发副主任的率领下对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到浔阳区、庐山区、都昌县、湖口县进行实地检查和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并邀请相关人员座谈,广泛听取和收集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实地查看了18所各级各类幼儿园,对所到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幼师队伍建设以及幼儿园的园舍、校车、饮食等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同时委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在各自行政区域内开展了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比较全面了解了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学前教育的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思想观念的改变,加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队伍扩大、留守儿童增加,我市的学前教育需求旺盛,规模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幼儿园732所,其中公办园46所,民办园686所(不含无证办园)。绝大部分县(市、区)均建有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全市幼儿园教职工8992人,其中专任教师5119人,保育员1665人。在园(在班)幼儿数为128033人。其中公办在园幼儿15360人,民办在园幼儿112673人。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为83.6%和60%。从视察调研的情况看,在目前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的迅猛发展为弥补公办幼儿园的不足,缓解儿童入园压力,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幼儿入学需求发挥了的积极作用,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多元发展的办园格局。我市快速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了对学前教育工作领导。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我市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范提升、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九江市贯彻〈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九发〔2011〕5号),今年又出台了《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和《九江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13年,每个县、区必须有两所以上省定标准的公办幼儿园,60%以上的乡镇建设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小学附设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应逐步实行剥离,独立建园。调研组所到的浔阳区、庐山区、都昌县、湖口县均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初,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等16个单位为成员的九江市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责要求,加强了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
2、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我市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2011年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2.03亿元,全市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3535 万元。近两年,各县区结合本县实际和城区发展规划要求,均不同程度加大了对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新建、改扩建上规模、上等级幼儿园。如湖口县投入资金2000万元在教育园区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公办幼儿园,德安、星子、永修、武宁县分别投入2000万元、1000万元、700万元、260万元在县城新建和改扩建了公办中心幼儿园。与此同时,为改善农村办园条件,各县区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按照“一镇一中心、一村一园”的原则,利用农村富余教育资源举办幼儿园,积极推进乡镇幼儿园建设。永修县现有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所,湖口现有乡镇公办幼儿园4所。
3、逐步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审核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严格准入。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尤其是积极支持小区幼儿园的建设,鼓励幼儿园办大办精办出特色;另一方面严格限制规模小、隐患大、质量低的幼儿园畸形发展。针对我市部分非法幼儿园屡禁不止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办园行为,我市加大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无证办学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对各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办园情况进行逐园现场核查并作记载。结合民办幼儿园换证、年检契机,以县区为单位全面开展无证办学清理整顿。2011年对全市经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批准创办的686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了集中统一公示,通过建立民办幼儿园公示制度,极大方便了广大市民辨别选择正规民办幼儿园。
4、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监管。我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幼儿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园安全的紧急通知》和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门的学校安全检查,督促幼儿园严格按照各项规定要求到位,认真落实幼儿园安全制度和工作的各项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切实保障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每年不定期地对幼儿园消防、交通、饮食卫生、校舍安全等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予以通报。
2011年下半年,为贯彻落实全国校园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我市及各县(市、区)集中开展了学生接送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集中排查学生接送车辆及驾驶人,严格整治超员、超速、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2012年3月,修水县聘用94名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社会协管员并进行岗前业务培训,补充到该县交警大队及各中队上路执勤,为校车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5、注重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高。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中,注重保教并重,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示范,监督纠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我市还建立了各级各类幼儿园评估机制,鼓励幼儿园积极申报省级、市级示范幼儿园,通过示范园的评估工作,从管理上有效的促进幼儿园上等级、创品牌。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0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6所,在全市学前教育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从2008年起,我市启动了示范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薄弱幼儿园“爱心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构建了省级带动市级,市级带动县级,县级带动乡级的覆盖全市的结对帮扶网络模式。市中心幼儿园与湖口、永修、庐山区等县区十多家公办、民办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名师送课下乡、讲座、课题指导等活动,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
6、注重了幼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幼儿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切实加强园长和幼师队伍的管理。二是开办市幼儿教育网站,搭建幼师培训、交流平台。三是组织幼儿园园长和幼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近两年共选派园长122名、幼师412名参加国、省培训。四是各县区都以示范园为培训基地,不断组织乡镇幼儿教师到示范园参加随堂听课、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讨等活动,充分发挥了省、市、县各级各类示范园的带动引领作用。近几年,我市幼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幼儿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由2007年的17.4%提升到2011年的46%。湖口县每年为公办幼儿园招聘大中专师范类毕业生任教,近三年已累计招聘了21名。星子县近三年累计招聘了22名大中专幼教毕业生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今年县政府又决定招聘16名幼儿教师。浔阳区2011年公开招聘了幼师10名,今年拟再招聘10名,以缓解幼儿教师不足的矛盾。
二、我市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市学前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就全市教育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筹规划,优质幼儿园资源不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学前儿童数量急剧增加,但是我市幼儿园网点布局整体缺乏规划,多数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一些大型小区配套幼儿园又因权属管理等问题无法无偿交付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幼教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城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且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所建,园舍破旧,条件简陋,班额普遍过大。而民办幼儿园由于布局随意,办园规模小,条件差,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园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公办幼儿园。
2、政府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因此容易成为教育投入“盲区”。加上各级政府财政困难,基本上只解决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工资,其他无编人员的工资以及园舍维修、设备添置、日常办公等都靠幼儿园自筹自支,入不敷出的问题日趋严重。公办幼儿园收费偏低,一直执行97年的收费标准即省级示范幼儿园每生每月120元的保教费和每生每年400元的事业发展费,市级示范幼儿园每生每月90元保教费。而幼儿园办公经费、水电费、外聘人员工资、医保社保、教师培训等费用由幼儿园自支,资金缺口大,运转困难。我们调研中看到的农村幼儿园,收费普遍偏低,一个学期包括午餐、校车接送总费用也在600-800元左右,造成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低工资聘用低学历人员任教师或保育员,教职工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工作环境条件艰苦,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3、民办幼儿园监管难度大,执法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不断加大整顿规范民办幼儿园力度,一些无证幼儿园被取缔或自我淘汰,但新的民办园不断涌现,多数民办幼儿园以居民居住用房和其他非教学用房作为教学用房,活动场地狭小,消防隐患严重,消毒措施不到位,在园舍、饮食、交通等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些幼儿园之间为争抢生源相互压价竞争,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正常心理,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现象,“小学化”倾向严重。不少乡镇农村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家庭“作坊式”民办园针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整治活动经常采取“游击战术”,有的甚至置之不理。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执法权,取缔难度大,无证办园现象屡禁不止。
4、幼师缺编严重,待遇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是开办之初核定的,有的是参照中小学教师标准进行核定,人员配备不齐。教师年龄老化。按1987年公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规定,每班需配两名幼师一名保育员,师生比为1:6至1:7。而我市农村幼儿园多数是每班配一个老师,有些园所甚至师生比高达1:20以上。由于编制不足,目前,我市公办幼儿园普遍采取聘用老师和保育员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大部分公办幼儿教师还未落实绩效工资,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工资待遇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难以到位,在职教师也很难享受中小学教师同等地位(绩效工资、退休人员待遇),影响了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少幼儿教师改行从事其他工作。教师队伍的稳定无法保证。由于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没有纳入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总体规划,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和民办幼儿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费用多数需幼儿园和教师自行解决,造成幼师培训经费缺乏,再教育难,影响幼师整体素质提高。
5、城乡发展不平衡、幼儿园布局(尤其是农村)不合理。从调研情况看,幼儿园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园际之间在园所管理、服务功能、教育保育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均衡,好的幼儿园投入成本高,教学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教育理念先进,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规律,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除了用来教学的一间狭小的民房和几张不整齐的桌凳外,其他设备几乎没有,幼儿活动空间小而聚集密度大,有的楼层高,上下楼梯陡峭,紧急疏散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完全是一种“圈养式”的教学环境。国家规定需设置的相关功能室,如活动室、卫生间、音乐舞蹈室等相关配套活动室基本没有。二是师资力量不均衡,好的幼儿园幼师无论从年龄、文化程度、教学能力都要优于条件差的幼儿园。三是选点布局不均衡,农村幼儿园都是民办园,大多也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集镇或大的行政村,而对于地广人稀的边远村,幼儿园却是空白,给孩子就近入学带来不便。这也是造成学前三年入园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6、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难以规范。近年来,全国各地校车安全恶性责任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幼儿的生命安全。我市幼儿园接送车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不少农村幼儿园接送车辆是前几年城里淘汰的用于出租的“黄包”车,为节约成本,争抢生源,超速超载,有的幼儿园接送车辆没有按规定喷涂校车标识。据交警部门统计,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市共有接送儿童车辆1093辆,其中只有458辆属于办理了相关手续的专用校车,合格率仅为42%,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建议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未来。因而,最大限度地普及学前教育,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总量不足和发展不均衡是我市学前教育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更好地推动我市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领导重视,科学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市的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做到“三个纳入”:即将学前教育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硬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将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新城开发、新住宅区建设、旧城改造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优先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不得批准建设规划。市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各项任务目标,整体部署,分安排,分阶段推进落实,确保到2013年底,完成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150所,每个县区有两所以上达标城区公办幼儿园,60%乡镇实现“一镇一园”的目标。鉴于我市目前有幼儿园700多所,在园幼儿12万多人,且还在不断扩大,建议市(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幼教管理机构,做到有专门机构、有专职管理人员。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并做到逐年增长。各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高。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学前教育经费保障的各项要求。市、县级财政每年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并做到逐年增长。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农村家庭困难和城镇低保户家庭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
3、优化师资,稳定队伍,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幼教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一是加大招聘力度,根据目前幼师资源短缺的实际,应在每年的教师招聘计划中适当增加幼师的招聘比例,解决我市公办幼儿园幼师严重缺编的问题。二是把幼儿教师列入“三支一扶”培养和招聘计划。三是鼓励九江职大办好幼儿教育专业,并对目前各类幼儿园在岗又没取得合格证的幼师分期分批送九江职大幼教专业进行培训。四是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体系中,使其享有和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解决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和职称晋升中的困难和问题,稳定幼师队伍,明确规定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国家统一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中。
4、加强监管,依法规范,强化育人功能,坚决取缔无安全保障的非法办园。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办园行为,依法治教、依规办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结合,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真正做到快乐身心,启发心智,健康体魄。要采取有力措施,禁止任何从事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教学和活动,坚决纠正目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重视幼儿园安全管理,对园舍、消防、饮食、校车等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的幼儿园,要联合质监、卫生、消防、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排查整治,对整治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5、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在坚持政府主导、办好公办幼儿园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各级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依法保护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投资经营积极性和管理权益,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 确保民办幼儿园在建设规划、规费减免等方面享有与公办中小学同等的待遇,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权利。支持社会力量办普惠性幼儿园。通过政府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以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