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平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平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00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02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04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04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中国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欠缺。从客观上讲,这几年由于我市白茶发展前几年步伐缓慢,品牌建设步伐没有跟上。从主观上讲,没有很好重视品牌管理,今年市场上有部分茶农从松阳等地购进低质白茶,以次充好,损害了建德白茶的形象。此外,建德白茶品牌运作力度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
3、一次性投入相对偏高。由于今年本地供苗能力严重不足,要满足农户今年的规模性发展需求,需从外地调进种苗。但目前白茶种苗十分紧张,外地种苗价格几经拉拨,一路飙升,使苗价从
去年的0.15元/株狂升至现今的0.55元/株。如按这一苗价计算,仅种苗成本每亩就达到2200元,高价苗成为我市今年发展白茶的最大制约。
四、白茶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规划
(一)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我市白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4年至2007年,通过政府引导、行政推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实现新增白茶面积5000亩,实现5000万元产值;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至2010年,在第一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导、龙头推动、示范辐射,全市白茶种植面积再增5000亩,白茶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我市新的亿元产业。
2、产品定位。由于我市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优质白茶十分适宜,因而,产品可以定位为高档名优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高价,在价位上与常茶区分开来,使白茶成为我市高档名优茶的标志茶;二是高质,高档茶要有高品质,以高品质来保证高效益,要统一生产技术标准,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起点,逐步推广绿色白茶、有机白茶生产技术,确保我市白茶品高质优,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最优品质。
3、市场定位。从近几年白茶的消费阶层来看,一般作为礼品茶或商务茶比较普遍;从消费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北京等大城市。因此,重点要把市场放在这些区域,努力提高建德白茶市场份量;同时,要着眼于远期市场发展规划,有效扩大建德白茶市场。
(二)发展规划
1、区域面积规划
由于白茶的生长环境对于白茶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白茶的种植地区推广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白茶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与适当集中开发的要求,明确下包乡、杨村桥的长宁片、下涯的大洲片、莲花镇的高山茶区、三都区域的前源片、洋尾乡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有关乡镇规划面积(第一阶段5000亩)如表所示:
发展面积(亩)
主要分布村
下包
1500
狮峰、浪源、大源、枫坞、瑞坑、胥岭
杨村桥镇长宁片
500
隐将、徐坑、清溪村、毛山等
下涯镇大洲片
800
北坞、日晒坞、大洲、洪村、金村
莲花镇
700
里芳、林茶、薛上、徐家、郑家
三都镇前源片
1000
西塘、尖竹山、洋峨、里中垄、樟岩
洋尾乡
500
伊村、里童、外方
合计
50002、年度推广规划
按照全市发展10000亩白茶的目标,分阶段发展规划如表所示:
时间
发展面积(亩)
主要区域
第一
阶
段
2004年
4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5年
1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6年
16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7年
2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第二阶段
2008年—
—2010年
5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以及全市其它适宜发展地区
合计
10000
五、白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定扶持政策。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好白茶发展与其它支农政策的配套衔接,出台有利于白茶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乡镇、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形成市、镇(乡)、村三级配套政策。市级政策着重扶持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白茶基地建设(包括种苗基地和种植推广),育苗补贴按实际出售数量,从2005年起每株给予0.03元的补贴,种植白茶按每亩50元补贴到农户。第二个层次是龙头企业培育,主要用于支持龙头企业购置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具体视区划乡镇发展规模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家,每户按购置全套设备
第二篇: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平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平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00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02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04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04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中国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
第三篇:关于我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在*年内培育*个饲养量*万头以上的养牛大县,到*年,全省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奶类产量达到*万吨,肉牛奶牛一产产值达到*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亿元。我市肉牛养殖产业基础良好,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为推动我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委政研室开展了专题调研,了解了产业发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
一、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一)肉牛养殖情况。
*年全市肉牛存栏*万头、占全省*%,出栏*万头、占全省*%,主要品种为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其中,存栏*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家,*年存栏量*万头、出栏*万头;存栏*头以下养殖场(户)*家,*年存栏量*万头、出栏*万头。现有市级养殖龙头企业*家,其中伊川鸣皋镇的辰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全国最大单体牛舍*平方米,设计存栏量*头,达产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高端肉牛育肥基地;鸦岭镇的成兴农业有限公司设计存栏量*头,达产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能繁母牛养殖基地。(二)肉牛屠宰加工情况。
屠宰方面,以个体屠宰为主,*年瀍河区建成蒙原牧业有限公司,设计年屠宰能力*万头,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日屠宰量不高。加工方面,产品主要是未经处理的热鲜肉、冷冻肉和少量熟食,全市尚无大型肉牛加工企业。(三)肉牛流通情况。
规模以上肉牛养殖场一般有固定销售渠道,规模以下养殖场一般根据市场行情、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市场自销。现有规模肉牛交易市场*个,即嵩县闫庄黄牛交易市场,发起于解放初期,占地*余亩,有经纪人*名、管理人员*名、运输等其他相关从业者*名,每年大约交易*万头肉牛、交易额*亿元,辐射西北、东北、西南等多个省份,是我省最大、国内知名的交易市场。(四)发展优势。
产业基础较好。我市肉牛养殖规模一直位于全省前列,群众养牛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在脱贫攻坚期间,肉牛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饲草饲料丰富。我市有天然草场*万亩、饲草产量*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万亩、年产秸秆*亿公斤,饲料加工企业*家、年生产能力*万吨。同时,南部山区半山区大量的荒山荒坡可用于放牧,基本可实现*至*个月时间“零成本”饲养。技术力量雄厚。我市有畜牧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前身为白马寺种牛站,是*年农业部首批建设的*家国家级种牛站之一,可为畜牧良种繁育提供冻精及技术服务,公牛冻精单产量全国最高。*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每年培养本专科毕业生*人左右。市县乡三级畜牧服务机构拥有技术人员*多人,可提供配种和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牛肉消费需求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且逐年上升,但人均消费量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依旧较低,而且牛肉供需缺口自*年后不断扩大。据行业分析报告,*年我国牛肉供需除进口外存在近*万吨缺口,约占总需求的*%。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发展慢。
随着群众饮食观念的变化,牛肉成为健康消费的代表,特别是*年发生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价格暴涨后,肉牛产业开始进入扩张期,抢占肉类消费市场份额。但是我市肉牛产业规模发展较慢,从*年起我国肉牛饲养量年均增幅达*%,而我市仅为*%。*年,我市肉牛饲养量仅占全省的*%,相当于南阳的*%。原宜阳县韩城黄牛交易市场,高峰时年交易量达*万头,后因交易量萎缩关闭。二是产业链关键环缺失。
肉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主要有饲料供应、育种、育肥、屠宰加工和流通,我市饲料供应、育种、育肥和流通环节虽有但不强,屠宰加工环节缺失,制约了产业整体发展。比如,优质的种群是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年全市基础母牛*万头、同比增长*%,数量少、增幅小,难以满足规模养殖场需求,造成我市大中型育肥场需要到内蒙、辽宁、吉林、甘肃等地购进犊牛或架子牛,由于远距离运输容易引起热应激综合征等疾病。又如,屠宰加工可以提高肉牛利用率、放大价值,我市缺乏大型屠宰加工企业,造成绝大部分肉牛活体运输到外地屠宰加工,利益大量流失。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年全省存栏*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有*家,而我市仅有*家。我市肉牛养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肉牛的育种和育肥,产业链条短、经营模式封闭、辐射带动农户少,缺乏内联农户、外联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形成。四是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特别是散户专业培训程度偏低,习惯依赖自有经验,推广品种改良、饲料配给、精准防疫等新技术难度很大。专业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比如,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基本都采用全价日粮混合技术(TMR)、疫病防控等技术,肉牛一个月即可增重*斤左右,而散户养殖一般只能增重*至*斤。五是土地、金融等保障不够有力。
土地方面,肉牛产业用地紧缺,多数养殖场缺乏养殖场地、配套青贮种植场地等生产用地。资金方面,由于规模养牛场土地多为租赁性质,活体牲畜也不能作为抵押物,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保险方面,针对肉牛养殖仅有中原农险一家开展业务,每头每年保费*元,其中省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承担*元、农户缴纳*元,肉牛死亡最高可赔偿金额*元,由于赔付金额少,参保率较低。三、意见建议
一是优化肉牛产业布局。
抓住产业快速发展期和洛宁、嵩县、宜阳、伊川、孟津、汝阳等县区被确定为省级养牛大县培育县的机遇,建设肉牛产业带。因地制宜选择养殖模式,在洛宁、嵩县、汝阳等山区半山区支持散户养殖母牛,在伊川、孟津、宜阳等地支持规模化肉牛育肥,实现市域范围内的南繁北育、户繁企育。每县选取一定数量的乡镇、村开展肉牛养殖示范建设,打造若干个万头肉牛小镇、*万头以上养牛大县,带动养牛大县牛饲养量年均增幅不低于*%。二是完善肉牛产业链条。
抓住肉牛产业发展关键环,加快构建“饲、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的肉牛全产业链体系。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料种植,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力度,优化饲料供给。加强肉牛良繁体系建设,鼓励引进良种母牛,实施冻精补贴,推广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先进繁育技术,加大农户圈养、荒坡放养和规模场繁育力度,扩大母牛存栏数量;以良种繁育推广中心为依托,建立省级肉牛繁育示范场,创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牢固掌握繁育核心技术。建立大型屠宰厂,落实“集中屠宰、集中检疫”管理制度,规范肉牛屠宰。引育肉牛深加工企业,推广肉牛深加工技术,实施精细化分割,研发不同特色的牛肉产品,提高牛肉附加值,打造全省特色牛肉品牌。支持嵩县闫庄等地进行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建立肉牛网络交易平台,将活牛交易做到全国,盘活肉牛交易流通。建立肉牛行业协会,整合肉牛产业链的优势资源,联合养殖场(户)及相关企业抱团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三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中资源要素培育壮大对肉牛产业发展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把分散的各种要素资源整合起来,千方百计让农民参与到肉牛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各环节,让更多就业岗位和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县域、留给农民。四是创新肉牛养殖模式。
坚持规模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在平原地区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结合山区丘陵地区特点,大力培育以散养为主的家庭牧场,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支持以“户繁企育”方式发展企业规模化养殖,完善养殖企业联农带农机制,推进产业加快发展。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农业设施设备等入股,实现养殖和投资分离,在壮大肉牛养殖业的同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五是提高专业化水平。
围绕肉牛种养加、电商和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技术团队为依托建立实训基地,以龙头企业、专业村、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建立农民学校,实现农民教育与产业对接、就地就近培训农民,不断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水平。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培训,加快推广TMR、疫病防控、粪污治理应用等技术,提升规范化饲养水平。全面推进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改革,壮大技术推广等社会化服务队伍,建立健全肉牛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肉牛产业持续发展。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整合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探索建立“引导资金+市场化资金+投贷联动”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撬动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进入肉牛产业。相关金融机构要积极对接省肉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精准设计金融产品,更好服务肉牛养殖。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联保,用好政府性担保机构为养殖户增信,推动圈舍和活体、保单贷款抵押,有效连接“政担银企户”解决融资难题。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将肉牛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范围,开发专门保险产品,有效降低农民养殖风险。七是统筹解决用地问题。
科学规划养殖业用地,统筹用好可利用一般耕地、未利用地及闲置低效用地,解决养殖业用地难题。充分利用山区丘陵优势,鼓励引导农户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土地资源,缓解养殖用地压力。盘活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三清两建”等形成的存量土地资源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第四篇: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蔬菜产业大有可为
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街、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发展的优势
1.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一般冬季气温低于10℃,夏季高
于22℃,春秋两季多在10℃—22℃之间,非常适合蔬菜的种植与生长。同时,我市原为一隅洪荒之地,西纳九澧之水,东连八百里洞庭,千古沉河堆积成洲,土壤十分肥沃,是种植蔬菜的最佳壤土。
2.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市阳由垸历年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闻名全省的蔬菜种植基地,当地的农民大多是种植蔬菜的行家里手。近几年,在发展传统蔬菜的基础上,还大面积种植了反季节蔬菜。出产的蔬菜以其色美、鲜嫩、质优、产量高、品种多等特点闻名于湘鄂,产品不仅供应本市城区,还远销全国各地。白衣、保河堤等地种植藠果历史悠久,也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
3.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本市市场需求来看,我市50%以上的市场都存在蔬菜缺口,需外调40%以上的蔬菜才能满足需求,仅我市一中食堂每年就从澧县购菜7.5万公斤以上,特别是一些早春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大部分需从外地调入。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世界年人均蔬菜占有量102公斤,日消费量为0.28公斤,远未达到世界营养学会推荐的日人均0.35─0.50公斤的水平。特别是目前人们消费理念大多遵循从温饱型─营养型─保健型─环保型的发展规律,正形成一股“绿色消费”的热潮。“绿色食品”的主要对象蔬菜蕴涵着巨大商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国农产品将以低关税或零关税贸易,迫使各国将按比较利益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引起全球产业布局重新调整。蔬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工业化国家因土地资源价格、劳动力等机会成本而不得不放弃部分市场,而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价值较低,因此,我国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市水陆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离金罗火车站仅30公里,水运直通洞庭湖和长江,便于蔬菜的外运外销。
4.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蔬菜与稻谷比,有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两者的成本核算来看,稻谷每亩的生产成本400元,露地蔬菜800元;每亩稻谷净收入250元,蔬菜2200元。露地蔬菜是稻谷的近9倍;如果反季节种植,则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我市澧阳社区菜农宋进宜,一年种蔬菜3亩,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种植蔬菜的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二、取得的成绩
1.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特色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今年,全市种植蔬菜5万多亩,占全市农作物的9%,占经济作物的16%,成为仅次于水稻、油菜的第三大农作物。今年蔬菜总产量预计可达1.5亿公斤,总产值将超过2亿元, 将占农业总产值的15%左右,与2005年相比,面积增加了一倍,总产量将扩大一倍,产值将增加1.3倍。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蔬菜上市品种日益丰富,目前我市蔬菜已有55大类,10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一大批特色生产基地。如白衣的藠头、新洲的辣椒、**街的萝卜等已声名远扬,成为我市蔬菜产业的知名品牌。
2.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当前,蔬菜设施栽培、无公害病虫防治、配方施肥、食用菌液体栽培、破季蔬菜栽培等7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瓜果蔬菜嫁接、组织无土培育、野生蔬菜立体栽培等新技术示范成功。从2006年起,先后引进、推广了春帅丝瓜、以色列硬果蕃茄、蜜本南瓜等蔬菜品种40多个;50%以上的蔬菜品种实现了升级换代,蔬菜良种普及率达80%以上,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同时,我市现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通过验收的达到了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提高了蔬菜产品的档次,而且增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蔬菜加工初具规模,出口创汇初现端倪。近年来,我们通过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项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引进发展了绿康食品、大沥环球食品、丰莲食品、金宏菜业、金达食品、蓝筹食品、平和食品、广源蔬菜等蔬菜加工企业,年消化鲜菜6万吨,年加工产品1.1万吨,出口产品0.4万吨,出口创汇达100万美元。
4.营销体系建设加快,中介组织稳步发展。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销售渠道不断拓展,以零售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集散点为一体的蔬菜市场网络逐步形成。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吸纳团体和个人会员1071多个,培养营销大户10多户,年交易量达2万吨,年成交额5000万元左右。今年,全市从事蔬菜营销的达120多人,外销蔬菜0.5万多吨,蔬菜营销队伍和中介组织在蔬菜销售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
第五篇:关于我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关于藁城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近几年,随着藁城市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深入了解藁城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藁城市三次产业发展的特点
近几年,藁城市三次产业比重的发展和变化,可概括为:“一产减、二产增、三产蓄势不动”,即: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加大,第三产业比重踏步不动。2008年,藁城市第一产业比重较“十五”末降低了5.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 “十五”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十五”末降低0.1个百分点,比重保持原地踏步不动的蓄势状态。
从国家和省市看,2008年全国三次产业比重为11.3:48.6:40.1,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2.6∶54.2∶33.2,石家庄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0.9∶50.2∶38.9。2008年藁城市为15.9:54.2:29.9,与全省较为接近。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如下的规律:产业结构通常是从“一、二、三”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化,即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最大、就业人数最多,第市发展改革局
二产业相应次之,最后是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阶段,向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比重最大,第二产业稍次,第一产业最小的经济发展阶段方向转化。随着工业化演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呈现出快速上升、缓慢上升、不变和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趋于不断上升中。
“十五”以来藁城市三次产业构成演变*********2008(年 度)(百分比)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 若与“九五”末三次产业比重相比,更可看出藁城市三次产业变化的特点。2008年,藁城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九五”末降低了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 “九五”末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九五”末降低6.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0.8个百分点。通过上面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九五”以来藁城市第一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十五”后期呈现加速;第二产业由于藁城市园区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比重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十 五”中后期比重出现加速提升;第三产业在二产快速崛起的情势下发展则相形见绌,“十五”末所占比重甚至较“九五”末降低了6.5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则维持蓄势状态。三产比重较“九五”末不增反降,这一方面有藁城市第二产业发展迅速、挤掉了三产比重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规律所决定的,是工业化演进和经济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由此可以判断,目前藁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三、一”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支柱和主导,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少。第二产业是拉动藁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黄金期,与此同时一产比重则逐年降低;第三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即将步入较快增长的时间拐点。预计在“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比重将继续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将改变上升趋势,转入下降轨道;第三产业比重将得到较快提升,比重将超过50%,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将逐渐实现由“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结构的演变与转化。
藁城市三次产业构成演变趋势预测60(百分比)***08()(年 度)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20122015 3
二、藁城市三次产业及主导产业发展变化情况
1、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农业结构向产业化、效益型转变。一次产业占GDP比重由“九五”末的22.9%、“十五”末的21.5%逐年降低到2008年的15.9%。近几年,藁城立足传统农业大县(市)和产粮大县(市)优势,按照“稳粮、上菜、优果、扩畜牧”的工作思路,以建设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为目标,突出发展专用小麦、绿色蔬菜、畜禽养殖和优质果品等具有区域特色和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规划和建设了5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努力促进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2万吨,小麦、玉米优种覆盖率达到99%,继续保持全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蔬菜、果品产业分别达到263万吨和17.5万吨;畜牧产业健康发展,集约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销售收入超5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2家,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加大,工业步入突飞猛进的黄金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由“九五”末的40.6%、“十五”末的48.5%快速提高到2008年的54.2%。藁城作为省会最大组团城市,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园区产业优势,按照“项目立市、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结合省会“1+4”组团城市发展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确定了“省会产业制造中心和综合性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一城三区八园”的空间布局定位;以藁城经济开发区和藁城新 区为核心,整合区域资源,引领产业聚集,形成了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东西两大增长极;加大对骨干企业扶持力度,确定了吉藁化纤公司等工业20强和20家后备企业,医药、化工、轻纺、机械、板材、食品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9.41亿元,较“十五”末年均递增36.2%,较“九五”末年均递增27%,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3、第三产业提升缓慢,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九五”末的36.5%、“十五”的30%,演变为2008年的29.9%,三产比重经过“十五”期间的持续下降之后,“十一五”以来基本维持踏步不动的蓄势状态。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市场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发挥粮食、蔬菜、禽蛋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和完善以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贸易市场为主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同时,现代服务业得到全面发展,现代物流、信息、金融保险、连锁经营、中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迅速兴起,信誉楼、内陆港、国大御温泉等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
三、藁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藁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藁城市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看,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看,当前藁城市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有待提高。第二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因为技术要求较高,对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有待提高。突出表现藁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率偏低,2008年城镇化率仅为3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9.9%,均 低于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工业快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还未充分显现。
2008年藁城市城镇化率、三产比重与全国、省市比较表50403020100城镇化率(%)三产比重(%)全国石家庄河北藁城全国河北石家庄藁城
(二)项目的规模、水平和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建项目中强市立镇的大型项目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项目偏少,省市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生物基地、化工基地,其它乡镇项目规模普遍较小。新开工项目中,传统产业项目较多,规模项目少,高科技新型产业项目少;服务业投入力度弱、项目少、发展慢,2008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二成,与上级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服务业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从国际上看,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65%,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在45%左右,而2008年藁城市30%都不到。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虽然藁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但藁城市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现有服务业产业层次较低,高档次的、为生产服务的行业规 模偏小,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而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比重偏低。
四、关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当前,藁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阵痛期”和升级“关键期”,面临着各种突出困难和深层次矛盾。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经济调整期,藁城市应主动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在体制、管理、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力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拓展劳动力就业空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阻碍藁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外转移和努力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当前藁城市第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两大任务。一要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规范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二要扩展农业之外的就业增收空间。主要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鼓励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劳务输出等。消除阻碍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土地、户籍等体制壁垒,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二)以“一城三区八园”建设为重点,做强产业,优化结构,促进新型工业化再上新台阶。
加快园区道路设施、污水处理及其他产业配套型商务功能设施 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力促签约项目落户开工。深化招商引资,发挥藁城市区位和产业优势,突出“以企引企”、“以外引外”,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型、旗舰型、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重大项目,构建新的项目平台。做强做大规模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装备更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加快自主创新。高度重视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深化园区和企业环境质量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园区。强化对企业的协调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佳环境。
(三)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在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将不断下降,服务业将成为就业和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同时可以大大缓解节能减排的压力。因此,发展土地环境资源制约相对较少、附加值高、就业机会多的现代服务业应成为藁城市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为此,就必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富有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服务业。着重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教育、文化、信息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努力实现藁城市服务业发展与省会的全面对接。二是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规范发展各类商品市场,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地位的集散市场。三是谋划和建设一批服务业支撑项目。加快国大御温泉、内陆港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等工程建设,同时积极跑办招引和储备一批服务业支撑项目。
(四)推进组团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
藁城作为省会“1+4”中最大的组团城市,主动接受省会主城 8 区辐射能力还不强,对城镇化和服务业拉动还不够。突出表现在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进程缓慢等方面。要按照组团一体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明晰产业定位和城市定位,推进最大文明生态卫星城建设,加快与省会在规划上的对接。加大在道路交通、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服务设施等方面投入力度,推进组团城市与省会的全面融合和对接。撤除城区西侧的收费站等阻碍与省会对接的不合理环节,尽快形成组团城市与省会的快速通道,通过市政路网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加快对交通沿线、产业园区的深度梯次开发,带动服务业繁荣与发展,推进藁城市城镇化进程,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