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风筝产业加快发展之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2:5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风筝产业加快发展之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风筝产业加快发展之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风筝产业加快发展之调研报告

关于潍坊市风筝产业的调研报告

【按】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近期市政府办公室与市风筝办组成调研组,就我市风筝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市直有关部门和奎文、潍城、寒亭、坊子四区,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式社会调查、查阅有关资料、察看本地风筝企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面调研,了解了我市风筝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就进一步做强做大风筝产业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现将调研报告呈报领导参阅:

一、我市风筝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年一度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成功举办和“文化强市”战略的加快实施,风筝已成为潍坊独具特色、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对于宣传潍坊、提高潍坊知名度、打造潍坊城市品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助潍坊国际风筝会重要平台,我市风筝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历次潍坊国际风筝会和国内外风筝大赛暨表演中,我市的风筝都以鲜明的特色,上乘的质量,屡屡取得佳绩。2006年5月,潍坊风筝扎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市承办的奥运“山东祥云小屋”,充分展示了潍坊传统风筝的魅力和韵味,弘扬了风筝文化,拉动了潍坊风筝出口。2009年,在国庆“六十”周年阅兵群众游行方队中,美丽的潍坊风筝给世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2010年9月在“上海世博会世界风筝展”上,潍坊风筝精湛的扎制技艺和多姿多彩的造型,赢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产业概况

据调查统计,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时,我市的风筝企业仅有20家,风筝年销售额也仅有20多万元。现在,全市风筝企业发展到300多家,设计生产的风筝规格品种达到上千种,从业人员达2.2万多人,风筝及延伸产品年销售额已达10亿元,市场占有率约占全国的70%,世界的50%。同时,也涌现出了如潍坊天成、潍坊凯旋、杨家埠、飞人风筝厂等一些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的较大企业。目前,全市具有自主出口权的企业达7家。潍坊风筝产品除在当地销售外,在国内的北京、上海、义乌等地是其主要的营销集散地;在国外,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区域布局

我市的风筝产业呈现出块状集聚发展态势,主要集中于奎文、潍城、寒亭、坊子四区。目前,坊子区王家庄子村和寒亭区杨家埠村已形成主要的生产加工基地,潍城区火车站 “地一大道”和寒亭区杨家埠大观园成为主要的风筝旅游展示销售地,奎文、潍城两区除聚集了70多家风筝厂家外,还拥有风筝实体经销零售店300余个,其他县市区分布甚少。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如潍坊凯旋风筝厂厂长谭新波,他与国外的风筝制造商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开发自己的新产品,具有自主出口权,并聘请国外专家当技术员,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他本人也经常代表潍坊远赴国外参加风筝展示和表演比赛,不但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促进了风筝产品营销,也宣传了潍坊风筝文化。潍坊天成风筝厂厂长王永训,他以生产经营传统风筝为主,并在继承与创新上做好结合文章,使本厂的风筝品牌在海内外都有广泛影响。

(三)产业结构

我市风筝生产以传统风筝和现代风筝为主。传统风筝生产以杨家埠风筝为代表,在制作工艺上分为硬翅、软翅、板式、串式、筒子式和特技六大品种,主要有龙头蜈蚣、大鹰、蜻蜓、金鱼等300余个品种。现代风筝生产以潍坊凯旋风筝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等为代表,主要是通过拿定单,组织生产运动类、广告类、大型软体类等风筝。传统风筝以内销为主,现代风筝以外销为主。运动风筝、动力风筝、冲浪风筝等高端、高附加值的风筝生产近几年才刚刚起步,产量逐年增加,前景看好。

二、我市风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风筝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量小质弱、手工作坊生产、分散经营阶段,相对于其他产业,经济贡献率较低,一些影响制约风筝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发展任重道远。

(一)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当前,我市的风筝生产经营企业普遍是小规模、分散经营。据调查统计,全市风筝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仅有10余家,仅占全市风筝生产企业的3%。小规模、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格局,导致风筝企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普遍较差、生产方式落后、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较低。今年以来,国家实行风筝出口“生产许可证”制度,按此要求我市几乎无达标的出口风筝企业。鉴于此种窘境,经与有关部门协商,才同意按特殊情况给我市风筝出口企业临时“开绿灯”。

(二)专业人才缺失,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在潍坊风筝老艺人、老专家健在的越来越少,但能接上班的年轻传承人并不多,“老艺人干不动、年轻人不愿学”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传统风筝扎制工艺难以有效传承。从风筝企业员工看,从业者多数是当地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的专业技能缺乏,风筝生产管理和经营方式粗放,技术、信息、流通等服务不到位,导致风筝产业整体效 益不高。在现有生产企业中,从事传统风筝生产的传承艺人和高端风筝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还很小,人才断档和缺失问题尤为突出。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销售受到制约

由于风筝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简单、分布零散,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龙头企业少、带动支撑能力弱,从整体上看我市风筝生产的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市正式注册风筝商标的企业,仅有潍坊天成、杨家埠、潍坊凯旋等十几个企业。大部分企业缺乏现代营销理念,销售渠道不畅通,导致产品无法以自身能力销售到国内外市场赢取更大利益,往往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初级产品,被他人“贴牌”。另外,风筝销售上存在管理不到位、行业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本市业户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序竞争、相互杀价、模仿复制、粗制滥造等现象,不仅损害了潍坊风筝的信誉,也影响制约了潍坊风筝生产销售市场的有序培育和健康发展。

(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对外宣传推广不够 多年来,全市没有形成一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风筝展示交易市场,与我市“国际风筝都”的地位极不相称。现在虽有火车站“地一大道”和杨家埠大观园两处较为集中的展示交易场所,但由于规模较小,客流较少,加上受风筝本身一些特点如销售季节短、生产周期长、量大利薄的影响和制约,这两处场所短期内还难以做大做强。此外,普遍存在着广告宣传重视不够的问题,在公开的媒体上,几乎见不到潍坊风筝的营销广告。现在外界只知潍坊是“世界风筝都”,但对潍坊风筝的文化、种类、扎制技术、制作工艺等却知之甚少,也反映了我市整体上对外宣传推广风筝文化力度不够的问题。

三、推进我市风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潍坊既是世界风筝都,又是国际风联总部驻地,发展风筝产业有着独特的品牌优势、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前不久,张新起书记就风筝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风筝是潍坊文化之魂,来之不易的品牌,只能做强,不可偏废,望持之以恒,抓紧抓好,抓出更大更好的成效”,许立全市长也明确批示“以风筝会为契机,培强做大风筝产业”。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结合我们在调研中了解的情况及发现的问题,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的风筝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搞好发展规划,明确工作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风筝产业的发展,应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强全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潍政办发2008第36号)为指导,制定完善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以“稳定生产、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作为近期发展目标,按照“传统加现代、高端带低 端”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平台,以奎文、潍城、寒亭、坊子四区为中心,加强引导和服务,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努力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当前要集中精力实施好“一场二所三地四举措”,带动风筝产业发展全面上档升级。

1、筹建潍坊风筝批发交易市场。今年下半年以来,市风筝办会同有关方面,通过调研论证,确定在宝通街以北春鸢路路东,启动一处大型风筝生产和批发交易场所。这里建筑面积适中,人流、物流、仓储、交通便利,比较适合风筝生产的存储、销售,年内将有80余家的风筝生产和销售业户入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这一龙头市场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和招商力度,并为广大厂商提供优质服务,扩大该市场在全国的影响力,力争用2年的时间,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筝批发交易市场。

2、巩固二个风筝展示销售场所。经过几年的发展,杨家埠大观园和火车站“地一大道”现已初具规模。进一步,要继续实施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更多的风筝厂家和经销商落户,进一步扩大“二所”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3、发展三个生产基地。以坊子王家庄、寒亭杨家埠和正在兴建的潍坊风筝批发交易市场为三个主要的生产基地,依靠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使之做大做强。坊子王家庄四个村的风筝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为促 进风筝营销,在当地可以兴建专门的营销场所,如风筝一条街等。

4、采取四项举措。通过申报“潍坊风筝”主产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修订潍坊风筝地方行业标准,国际风联指定生产厂家和指定产品,风筝产业协会会员自律等四项举措,严把风筝质量关,打造潍坊风筝品牌新优势,使风筝产业形成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宣传推广,拓宽销售渠道

利用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产品展销会、国内外交流等时机,采取影视文化、广告策划、放飞表演、现场互动、网络平台、在高速公路两侧主要位置设立广告位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潍坊风筝,真正使潍坊风筝品牌打响全国、走向世界。同时,继续下大力搞好招商引资,依托风筝生产大户成立商贸公司,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发展壮大风筝批发交易市场,培育一批中间批发商,打造较为完整的风筝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坚持风筝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促进风筝旅游营销。

(三)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研发创新

依托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和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加强风筝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风筝艺术人才库,发挥老艺人和行业领军人物的作用,加大传统风筝和现代风筝的研发和创新力度,鼓励企业采用现代技术改进风筝设计和扎制工艺,努力保持世界一流的研发、扎制水平。市风筝办与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继续合作办好“潍坊风筝研究与培训中心”和“风筝设计与制作”高级研修班,每年对全市风筝从业人员进行专业轮训,继承发扬传统技艺,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风筝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化水平

风筝产业的结构调整,在区域结构上应按照业已形成的三大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布局,突出特色、做大产业。在产业结构上,扩大高端优质风筝如精品传统风筝、现代风筝、动力风筝和冲浪风筝等名、特、优、稀新品种的生产规模,同时促进风筝延伸产品如风筝布印刷、玻璃钢、风筝线、风筝轮的生产经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保持潍坊风筝在国内外生产和营销上的领先地位。要立足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生产及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巩固我市“世界风筝都”的龙头地拉,切实提高风筝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话语权”。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

1、建议成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由市风筝办、发改委、经信委、工商局、质监局、检验检疫局、海关、商务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部门参与的风筝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我市风筝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定期召开 协调会,协调解决风筝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目前,我市的风筝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风筝产业政策。应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具体细化的风筝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人才问题上构建合理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等等。此外,要建立我市风筝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商标、专利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政策扶持、措施呵护,迅速使我市风筝产业发展壮大。

3、设立风筝产业发展支持基金。建议市政府设立支持风筝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风筝产业的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和广告宣传等,支持风筝产业发展。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广泛吸纳各类资本进入风筝产业领域,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风筝产业,进一步优化风筝产业投资结构,解决风筝生产企业融资难问题。

4、充分发挥市风筝办和市风筝产业协会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市风筝办协调、指导、推动风筝产业发展的职能,并加挂“潍坊市风筝产业发展办公室”牌子。为此,市风筝办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对风筝产业的调研规划和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帮助风筝企业解决一些影响制约风筝产业发展的“瓶颈 性”、关键性问题。结合筹办国际风筝会,办好每年一度的风筝产品交易会,同时,每年在国内主要城市组织几次较大规模的风筝放飞和风筝工艺品展销活动,为风筝企业搭建合作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扩大潍坊风筝知名度,促进风筝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市政府办公室、市风筝办调研组

第二篇: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平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平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00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02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04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04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中国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欠缺。从客观上讲,这几年由于我市白茶发展前几年步伐缓慢,品牌建设步伐没有跟上。从主观上讲,没有很好重视品牌管理,今年市场上有部分茶农从松阳等地购进低质白茶,以次充好,损害了建德白茶的形象。此外,建德白茶品牌运作力度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

3、一次性投入相对偏高。由于今年本地供苗能力严重不足,要满足农户今年的规模性发展需求,需从外地调进种苗。但目前白茶种苗十分紧张,外地种苗价格几经拉拨,一路飙升,使苗价从

去年的0.15元/株狂升至现今的0.55元/株。如按这一苗价计算,仅种苗成本每亩就达到2200元,高价苗成为我市今年发展白茶的最大制约。

四、白茶产业的发展定位和规划

(一)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我市白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4年至2007年,通过政府引导、行政推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实现新增白茶面积5000亩,实现5000万元产值;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至2010年,在第一个阶段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引导、龙头推动、示范辐射,全市白茶种植面积再增5000亩,白茶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我市新的亿元产业。

2、产品定位。由于我市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优质白茶十分适宜,因而,产品可以定位为高档名优茶,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高价,在价位上与常茶区分开来,使白茶成为我市高档名优茶的标志茶;二是高质,高档茶要有高品质,以高品质来保证高效益,要统一生产技术标准,以无公害生产技术为起点,逐步推广绿色白茶、有机白茶生产技术,确保我市白茶品高质优,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最优品质。

3、市场定位。从近几年白茶的消费阶层来看,一般作为礼品茶或商务茶比较普遍;从消费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北京等大城市。因此,重点要把市场放在这些区域,努力提高建德白茶市场份量;同时,要着眼于远期市场发展规划,有效扩大建德白茶市场。

(二)发展规划

1、区域面积规划

由于白茶的生长环境对于白茶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白茶的种植地区推广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白茶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与适当集中开发的要求,明确下包乡、杨村桥的长宁片、下涯的大洲片、莲花镇的高山茶区、三都区域的前源片、洋尾乡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有关乡镇规划面积(第一阶段5000亩)如表所示:

发展面积(亩)

主要分布村

下包

1500

狮峰、浪源、大源、枫坞、瑞坑、胥岭

杨村桥镇长宁片

500

隐将、徐坑、清溪村、毛山等

下涯镇大洲片

800

北坞、日晒坞、大洲、洪村、金村

莲花镇

700

里芳、林茶、薛上、徐家、郑家

三都镇前源片

1000

西塘、尖竹山、洋峨、里中垄、樟岩

洋尾乡

500

伊村、里童、外方

合计

50002、推广规划

按照全市发展10000亩白茶的目标,分阶段发展规划如表所示:

时间

发展面积(亩)

主要区域

第一

2004年

4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5年

1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6年

16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2007年

2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

第二阶段

2008年—

—2010年

5000

下包乡、长宁片、大洲片、莲花镇、前源片、洋尾乡以及全市其它适宜发展地区

合计

10000

五、白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定扶持政策。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好白茶发展与其它支农政策的配套衔接,出台有利于白茶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乡镇、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形成市、镇(乡)、村三级配套政策。市级政策着重扶持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白茶基地建设(包括种苗基地和种植推广),育苗补贴按实际出售数量,从2005年起每株给予0.03元的补贴,种植白茶按每亩50元补贴到农户。第二个层次是龙头企业培育,主要用于支持龙头企业购置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具体视区划乡镇发展规模每个乡镇重点扶持1-2家,每户按购置全套设备

第三篇:我市白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白茶的生物特性

白茶是温度敏感型自然突变体,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绿茶。白茶最显著表现是春季发芽时嫩叶的阶段性白化现象。其表现形式为:每年春季新萌发的芽头呈微绿色,而当叶片展开后就很快白化成乳白色。这种白化现象在一芽二叶期前后最为明显,随后叶片的色泽又逐步复绿,颜色也逐渐加深;迟长出的叶片比早长出的叶片优先转绿;而进入复绿阶段后长出的叶片,则不再经过白化阶段,直接为绿色。白茶白化表现的温度阈值约在20~22℃之间,但低温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而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白化的直接原因主要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但叶片色素组成未发现明显变化。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白茶氨基酸含量为常茶的2-3倍以上,其中茶氨酸含量接近常茶的氨基酸总量。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白茶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作用是常茶无法比拟的。正是由于氨基酸含量高,使得由该鲜叶原料制成的茶叶滋味尤为鲜爽,风味独特。

二、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据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的专家分析,全国产白茶主要在浙江,全省白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大多属近几年新种植茶园,投产面积1万余亩,产地主要在安吉、余姚、宁海和松阳等地区,特别是安吉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亩产20公斤产出,总量约为200吨,亩产值平均1万元,总产值达到2亿元。我市是全省老茶区,孕育着不少品种资源。1997年发,我市在下包乡狮峰村发现白茶原种,取名为“狮岩1号”。原种繁育始于1998年,现育成原种后代约800株苗。白茶引种始于1999年,现全市白茶种植面积400亩,主要分布在下包乡、三都的前源片、下涯的大洲片,大多为近二年种植,实际投产面积约150亩,白茶制作与营销企业和龙头主要有4—5家。今春全市产白茶500公斤,产值约100万元。目前白茶在内销市场呈俏销态势,经济效益相当突出,如下包乡和平村种植大户吴柒益,该户2000年秋末种植11亩白茶,2002年采收白茶26斤、收入15000元、均价577元/斤;2004年采收白茶90斤,收入51500元,种后第三年亩均收入4682元,加之出售自繁苗木收入,2004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本钱;今春采干茶171斤,收入118000元,亩均收入10727元。下涯大洲的方少阳户0.7亩茶园产出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余元。

三、规模发展白茶的条件分析

(一)主要有利条件:

1、生态环境良好。我市地域生态十分有利于白茶生产,尤其是我市广大的深山茶区,环境清幽,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具有丰富的香灰土资源,完全能满足种植白茶所需生态环境要求。

2、白茶品质上乘。今年,我市白茶“狮峰一号”经中国茶科所检测,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主要指标氨基酸的含量达到6.9,茶多酚的含量高达29,与安吉白茶相比,更具有品质优势。

3、技术基础较好。我市发展白茶已具备了一些经验,在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制作、产品标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具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

4、茶农积极主动。我市是浙江传统的产茶大市,茶叶历来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广大茶农对茶叶生产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特殊的感情。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从而又能带动一批农户发展白茶。

5、产业链条初具。通过广大茶农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白茶生产已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2家龙头企业(市第一茶厂、浙大天赐)全面进入白茶基地培育、加工制作、经营销售全过程,这些龙头企业依托自有优势,外拓市场,内连农户与基地,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领头雁。

6、成为增收新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民增收问题。事实证明,种植白茶可达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尤其在山区,发展白茶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特有优势,因此,对于我市来说,发展白茶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总量太少。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离不开一批深谙市场的龙头企业,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司 农户”的运作方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冲击,才能使产业走向成熟。而目前我市集贸、工、农一体的白茶龙头企业只有2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2、品牌管理

第四篇:加快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大力发展“机器人” 助力经济“升级版”

——关于加快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业的核心代表,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引领世界新一轮制造业革命的重要力量,引起了发达国家和国内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推动我市“两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日,我们对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科技发展正在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代表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最高水平的机器人产业,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制造模式变革的核心,正处在爆炸式发展的前夜。

1.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经济,抢占未来制造业发展先机和主动权的战略抉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制造业回归”计划,即通

过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等前沿技术,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打败中国的低成本人力制造,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连续19年蝉联全美首富的比尔〃盖茨也曾撰文,如果他现在是二十岁的话,肯定会选择机器人作为创业首选目标,并预言,机器人创业将会再现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崛起之路,在不远的未来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欧盟也提出了“新工业革命”,以机器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制造模式的变革。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发表文章指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制造业大转型。欧美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变,绝不是简单的制造业回归,而是为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处心积虑实施的国家战略。

2.从国内情况来看,发展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把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但作为全球的制造业大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机器人拥有量只有日本的1/5,美国和德国的1/3。从机器人密度(万名员工使用机

器人台数)来看,韩国是347台,日本是339台,德国是261台,而我国只有10台,距离55台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相当距离。特别是我国正遭遇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问题,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逐渐削弱了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而机器人价格却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性价比优势逐渐体现,将刺激制造业对机器人的需求,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3.从其他省市来看,机器人产业呈现出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竞相发展态势,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全国30多个省市都把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战略部署,力求把这个新兴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浙江省提出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江苏省把大力发展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作为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上海市聚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提出了建设我国最大产业机器人基地的目标;重庆市以建设“全球机器人之都”为目标,准备用未来2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千亿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深圳、青岛等市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机器人产学研联盟,将在未来实现“抱团发展”;哈尔滨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并与富士康等1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达成了合— 3 —

作意向,努力建设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二、我市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优势和挑战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积极制定鼓励优惠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机器人产业实现快速增长,特别是培育壮大了新松机器人这一国内机器人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了“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了城市核心竞争力,成为全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一)我市素有中国机器人“发源地”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

1.拥有我国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依托,成立于2000年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是国内机器人领域最具实力的龙头企业,代表了我国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最高水平,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机器人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公司业绩突出,市值接近110亿元,约为2009年上市发行市值的17.8倍。新松公司还是全球唯一一家对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五大种类全面布局的企业,通过提供自动化成套装备、物流与仓储成套装备,形成以独有技术、核心零部件、领先产品及

完整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全球客户提供先进的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工业、军工、交通、能源、民生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对以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高端装备需求。近年来,公司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实现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收入超过14亿元,国内市场销量和占有率在国产机器人企业中均排在第1位。2013年公司发展迅猛,上半年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新签合同超过16亿元,迈出了从设备制造商到大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坚定步伐。

2.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我市现有各类高等院校30所,34个省部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为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源地,自动化所老所长蒋新松院士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开拓者。国内顶级的机器人研究机构——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水平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核心和带头地位。特别是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航者,新松公司在创新能力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已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近百项,每年申请专利百余

项,起草并制定了10项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拥有“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基地”。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也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松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3.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强劲,据预计,2012-2015年需求增速将达到30%以上;2013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将达到8.5万台;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25年,国内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元,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智能装备行业进入高速成长期。我市的机器人产品,已经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市场垄断,开创了中国机器人产品出口的先河,在国内机器人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新松通用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系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种机器人已实现国防行业重要客户列装,移动机器人核心竞争力国际领先,是该领域我国唯一出口的设备供应商,占据国内汽车市场份额80%以上。2012年,新松公司销售各类机器人1220余台,在国产机器人销量排名第一。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我市机器人区域市场需求旺盛,一些重点企业已经开始批量应用机器人,— 6 —

如华晨宝马沈阳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上,AGV(移动机器人)精确地执行着配件及物料的运送任务,华晨金杯使用自动导引车进行汽车生产线总装生产线,沈阳机床采用上下料机器人代替传统工艺流程,均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是随着我市华晨宝马扩建、上通北盛(三期)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移动机器人市场需求更加旺盛,将迎来我市机器人市场需求的黄金期。这些重点企业的示范,不仅将有效带动其他企业应用机器人进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会激励更多的企业形成庞大的区域市场需求。

4.拥有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导地位。在全国范围内,沈阳率先开启了产业联盟的筹建工作,目前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创新联盟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联盟机制,新松公司和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同产业链上游企业汇川科技、百利天星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同产业链下游企业如沈阳机床、华晨汽车、上海宝钢、四川长虹等建立了良好的示范应用关系。联盟内企业共同申报承担国家级课题数十项,极大的促进了联盟内企事业单位的研发实力,提升了下游行业用户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二)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市加快发展机器人

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1.各地竞相发展,产业竞争激烈,保持住机器人产业国内领先地位难度较大。目前,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全国展开,形成群起之势,众多城市都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支持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这些都将对我市在全国机器人产业中的地位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南方一些城市采取了“挖墙脚”等竞争策略,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部分城市的市领导亲自到新松公司进行游说,以资金、土地和个人待遇等优越条件,说服新松公司到该地设立分厂,甚至整体搬迁。与各地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大举措相比,作为中国机器人摇篮的沈阳,却在机器人产业上缺乏明晰的统一规划和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阳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2.产业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同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虽然沈阳机器人产品种类较国内外其他城市有显著优势,但沈阳机器人产业规模总体尚小。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公司虽然产品种类齐全,但与国际机器人巨头相比,产业总体规模较小,2012年,新松公司各类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排名第7位,与发那科、安川电机、KUKA和ABB超过3000台套的销量相比,仍有较

大的差距。此外,新松公司尽管已经掌握工业机器人产品开发技术和机器人应用工程集成技术,但是关键零部件仍然依靠进口,核心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3.产业链发展不够均衡,配套企业不足,我市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有待加强。上游配套企业基础薄弱、数量不足,导致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加工和采购往往依靠南方城市进行,增加了本土企业的物流、生产成本,间接影响了沈阳机器人的价格优势。同时,下游用户企业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不强,导致很多沈阳地区的工业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通过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来进行企业转型升级,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不仅会阻碍了沈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更会阻碍沈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从而影响沈阳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三、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是一项带有战略性、导向性的发展战略,顺应了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现有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推动我市成为全国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机器人研发和制造中心,努力成为全球新一轮制造业革命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推动机器人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是应对

当前持续趋紧的外部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需要。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市政府要把发展机器人产业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臵,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以推进。有关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尽快编制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和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我市机器人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2.发挥已有优势,做大做强企业,努力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基地。沈阳是中国机器人的“发源地”,新松公司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领航者”,是我国机器人行业的“龙头老大”,这些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我们一定要举全市之力保持住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真正把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源动力,切实用机器人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把制造模式变革作为决胜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利器,从而抢占高端制造的制高点。

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对新松公司的扶持力度,并发挥其辐射效应和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争取行业话语权和未来发展主动权。要加快机器人产业园建设,鼓励机器人企业整合全球机器人产业资源,积极吸引国内外机器人领先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入住,形成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努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沈阳机器人产业基地。

3.推动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机器人在未来既是“劳动者”,也是“生产力”。谁掌握了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机器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依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和新松公司,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支持企业突破瓶颈技术,重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专项。要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管理、数据共享、联合行动等方面的协调,整合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积极组建以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机器人检测中心、机器人智能制造体验

中心,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搭建起科技支撑平台。

4.加强人才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加快构筑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人才是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第一资源。沈阳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了中科院蒋新松院士、新松公司曲道奎总裁等一批行业翘楚,他们为沈阳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我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众多的优势,以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成立中国机器人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机器人职业教育,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机器人技术人才。要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机器人科技精英和学术带头人,引进一批优秀的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高端团队。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实施积极的激励政策,优化人才资源配臵,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5.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营造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浓厚氛围。完善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是推动机器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全球视野和长远眼光进行谋划,充分借鉴其他省市及发达

国家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我市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发展优惠对策和支持措施,在用地、人才、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做大做强企业上给予重点扶持,在企业推广应用机器人方面给予重点资助,逐步形成灵活、优惠的机器人政策支持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机器人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深入新松公司等重点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尽心竭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用真诚的服务、满腔的热情赢得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加快我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促使XX生态农业由小变大,鄂州农产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一行先后深入到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万亩无公害红薯高产示范片”、“太和万亩有机农业基地”,华容区“湖北鄂州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鄂城区“樊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这个目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的现状

我市有丰富的山水资源、特有地理位置,素有鄂东聚宝盆、江南鱼米乡之美誉。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1.2万亩,水面65.1万亩,林地27.5万亩。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六有”。

(一)有生态农业示范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以来,先后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和代表性的生态农业示范片。如梁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区,百里长港线、樊寺线生态农业示范带和华容省级农产品加工园等,对我市生态农业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有生态标志农产品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建立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4个,示范基地面积63万亩,通过以点带面带动了全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形成了遐迩闻名的武昌鱼、河蟹、珍珠、茭头、莲藕等一批“原字号”和“土字号”特产。武昌鱼不仅成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咏物绝句,而且成了美国连续几届总统的首选中国菜。XX生产的螃蟹曾“横行”香港,销量占市场份额六成以上,“梁心”牌有机番茄在武汉超市上架,“梁道”牌稻米正在加工生产。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为我市生态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先后荣获多个“国字号”、“省字号”名片。

(三)有生态农业模式

立足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行区域化布局,大力示范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了红润池湖农业生态园“良心种植、有机营养”的种植模式,太和万亩有机农业“喝”山泉水、“吃”有机肥、“戴”生态圈、“当”健康神的“全产业链”模式,泽林镇万亩湖农场水稻种植推行的“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收购”“五统一”管理模式,东港大丰循环牧业示范园的“猪─沼—菜”循环牧业种养模式,峒山生态园“宜居、宜业、宜游”模式等一批相对集中连片、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基地。

(四)有土地流转创新

目前我市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土地股份式流转”、“土地托管式流转”、“土地转让性流转”、“土地季节性流转”等流转方式,建立了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开展了确权确地试点工作,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保障机制。

(五)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近几年以来,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肥料利用率。全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复播面积达55.8万亩,举办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36.5万亩。积极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处工作,近年来查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十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六)有生物能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近50%。积极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如东港沼气供应站采用国内领先的搪瓷钢板升流式固体床中温发酵工艺,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实现了燃料、饲料、肥料有机转化,有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取的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群众的期盼相差较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距离。主要存在“六强、六弱”:

一是扩大发展规模意识较强,打造精品意识较弱;

二是创立“品牌”意识较强,提升“品牌”意识较弱;

三是注重短期效益观念较强,忽视环境保护意识较弱;

四是做表面文章较强,在资金、技术帮扶解困方面较弱;

五是依靠领导支持、项目支撑较强,坚持市场决定取舍意识较弱;

六是土地流转急功近利意识较强,着力化解深层次矛盾意识较弱。

三、对策和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立足XX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针对鄂州目前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按照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认为全力发展我市生态农业,重点要抓好“六变”。

(一)变发展现代农业为生态引领

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特色+科技+品牌”的发展路子,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主线,以绿色科技为支撑,着力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体系、科学、高效、稳定的基础保障体系。我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将生态农业发展作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方向;二是要将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制定各项农村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要将是否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作为衡量农村工作。只有这样,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才有出路,才有希望。

(二)变土地流转为土地换股权

流转土地对实行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发展生态农业至关重要;但目前农村社会处在转型期,有各种矛盾的复杂性,还有土地流转缺乏保障机制、流转机制,有效激励机制等因素,导致流转工作非常困难。“土地换股权”模式有助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效率的提高,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效维护农民权益。这种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太和万亩有机农业基地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采取“收益保底、盈余分红”方式,成功进行了土地流转。

(三)变单一种植为复合型产业

发展生态农业,带动观光农业,要打造“精品”“亮点”,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充分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休闲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餐饮—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产业园。

(四)变拓展品牌为提升品牌

一是要以政府引导、企业创建为主。大力推进叫响“梁心牌蔬菜、梁道牌大米、武昌鱼、梁湖有机碧玉茶、有机茭头、梁湖大闸蟹”等产品品牌的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尽快形成鄂州市的特色和名牌,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形成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要实施品牌兴企战略,加强品牌整合,在每个行业选择几个市场占有率、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引导资产、资源集中,推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带动力强的品牌。四是要加大有机认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具有公共属性、地域特点的品牌,在国家级、省级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给予财政补助。

(五)变政策扶持为多元化投入

一是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生态农业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运用贴息、补助、以奖代补、投资参股的方式,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加大对开发生态农业的投入,建立起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农户和社会共同投入的投融机制。三是实行整合和奖扶机制。捆绑项目,集中投入,最大限度地项目资金的规模效益。同时,对生态农业建设任务完成好、发展速度快的地方实行重点倾斜,优先扶持。对从事生态农业开发、生产和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四是制定一套政策。制订和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贸易、土地、风险投资等方面政策,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利益调节、成果保障的政策体系。

(六)变市场准入为寻找市场

国家新政策“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有规定,所有农产品必须经过检测达标后才可以上市场销售,凡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的农资产品是达不到国家卫生食品标准的,这就意味着辛苦种植的农产品不值钱,甚至辛苦劳动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有时会亏本。那么我们在发展生态农业上必须做到:一是重视科技支持。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新品种,着力推广腐熟无害化的农家肥料、微生物肥、绿肥和绿色农业生产准用的化学肥料,积极推广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开展绿色农业加工工艺的引进和应用。二是联系一批高校,在我市建立高校生态农业技术应用试验基地,发挥高校的科技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优势。三是打造专业营销团队,根据生态农业定位的品牌,进行了市场调研,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营销模式。四是开展推介、对接活动。组织开展或参加各种大型农产品博览会以及“农超”对接活动、大型采风活动,展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果,扩大我市农产品市场营销,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下载关于我市风筝产业加快发展之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风筝产业加快发展之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传统服务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一类是为生产和流通提供服务的行业。如饮食业、旅店业、旅游业、修理业......

    关于我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在*年内培育*个饲养量*万头以上的养牛大县,到*年,全省牛饲养量达到*万头,奶类产量......

    对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蔬菜产业大有可为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化步伐,最近,我们专门深入到**街、新洲、白衣等乡镇街道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推进蔬菜产业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一、发展的优势 1.有优......

    关于加快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挥优势培育龙头引大引强提高增效——关于加快九龙坡区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一、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区二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建议

    提案人: 案由: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建议 理由: 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城市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国资源配置优势......

    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明市政协调研组根据市委2007年重点调研课题安排,市政协组织调研组于6月上旬深入到沙县等8个县(市、区),开展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

    关于我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关于藁城市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近几年,随着藁城市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并成为拉动经济......

    关于促进我市葡萄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我市葡萄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葡萄是我市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为促进我市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组织部分人员从4月上旬至6月下旬深入珠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