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状和对策(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7:0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状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状和对策》。

第一篇: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状和对策

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状和对策

近几年来,经过“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广大干部的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一些干部的作风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作风不振。有的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常处于“混日子”状态;有的纪律松弛,擅离职守,工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的争名、争功、争权、争利,讲关系,讲人情,不讲原则。

二、领导作风不佳。有的部门、领导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衙门习气”浓厚,脱离实际,乱发号令,搞瞎指挥;甚至作风霸道,“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相互拆台,勾心斗角,搞“内耗”、“窝里斗”;有的对上级决策阳奉阳阴,消极对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凡此种种,不日而足。

三、学风不浓。一些干部坐不下来,静不下心,疏于学习,忽视理论素养、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

四、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坐在机关的时间多,深入基层抓落实的机会少;有的下基层晴蜓点水,没有真正蹲下来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不善于调查研究,盲目决策,造成工作随意性大;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对职责内的事心中无数,思想不清,办法不多,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

五、生活作风不谨。极少数干部律己不严,有的在公共场所参与

赌博,有的用公款大吃大喝,有极个别的甚至进入高档消费娱乐场所,用公款进行娱乐性消费或干一些没名堂的事情等等,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干部转变作风的自觉性。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真正从思想上亲民、从感情上爱民、从行动上帮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加强干部管理,推进干部进退流转。要强化干部的公仆意识。教育各级干部牢固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消除患得患失的心理,辩证地看待进退流转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荣辱观。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要建立以任期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规范,明确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或一定阶段内的工作目标、实现目标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奖惩措施。对能够量化的,进行量化评估;对难以量化的,采取定性民主评议来确定。

四、加强督促检查。干部作风能否有效转变及这次教育整顿活动能否取得实效,搞好督查十分重要。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职责,在督查的形式上,要实行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以抽查为主;听取汇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以走访群众为主;查资料与看现场相结合,以看现场为主;查先进与促后进相结合,以促后进为主;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查了解活动取得的效果和

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要重点督查,跟踪查促,直到问题解决、工作改进为止,以保证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篇: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建立平等、互助、协调、和衷共济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高度概括,表明了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是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对于检察机关从事民事行政检察的人员而言,除了应当与其他检察官一样担负起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之外,更多的是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维护公平、诚信的经济秩序,维护民主友爱安定的生活秩序,维护运转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秩序,大量的工作是运用法律化解处理好市场经济平等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环境,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根据这些任务的要求,我们民行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需要对民行检察工作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尽快克服工作中的不良因素,努力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试通过对民行检察的现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做简要分析,对今后应当采取的对策做进一步探讨,对下一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展望,以期对我国的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民行检察的职能作用。

一、我国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现状

自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设立以来,各地检察机关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做了大量的抗诉、息诉工作,并立足自身职责,在不越权、不越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逐渐成为检察机关新的亮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以作者所在山东省东明县人民检察院为例,自2001年以来的7年间,民行检察部门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185件,立案审查159件,向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89件,向山东省东明县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33件,直接答复或作服判息诉工作结案70件,且所办理案件的提请抗诉、建议提请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都被相关部门采纳,再审改判率达100%,同时查办国有资产流失案件9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1年至2001年7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41.9万余件,立案审查17.17万余件,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5.91万余件,其中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和调解处理23514件,占再审审结总数的79.5%。[1]不难看出,民行检察对于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好法院裁判的服判息诉工作,排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都做出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贡献。民行检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做好的,必须加强的。

二、当前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逐步发展壮大,一些制约限制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发展的因素也暴露突出起来。

1、立法上的不完备,限制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的权力和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从两部诉讼法的总体规定看,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及行政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及范围应该说十分广泛,但在具体规定如何进行法律监督时,法律条文对人民检察院的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权力及范围又陡然限制得非常狭窄,《行政诉讼法》仅有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些规定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范围仅仅限定于人民法院生效的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并且这些规定也只仅仅规定了抗诉的条件,没有规定抗诉的程序以及抗诉后人民法院再审的程序,可操作性差,过于简陋、原则化,对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和阻碍。另外,最高人民法院不断出台各种司法解释,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对于调解、执行中的裁定等提出的抗诉不予受理,进一步缩小了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的抗诉范围,实际上是剥夺了人民检察院对于上述判决、裁定的监督权,限制和剥夺了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民事行政监督权。

2、民行申诉案件案源少,一直以来是制约民行检察业务发展的瓶颈。为拓展线索渠道,民行部门想方设法进行宣传,但在现行的体制下,检察机关宣传时大都又投鼠忌器,案源问题也将长期困扰检察民行业务的发展。

3、调阅审判卷宗难。调阅法院卷宗是检察机关开展工作的法定程序,也是检察机关获得抗诉案件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和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但是审判机关经常借口不给调阅,有的只准阅,不准复印,有的甚至连看都不让看。实践中,许多检察院的民行抗诉工作进行的好坏,往往要看和法院关系协调的好坏,不是制度在支撑这项工作,而是人际关系在支撑这项工作。

4、办案环节多,持续时间长,社会效果差。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只有生效的判决、裁定,上级检察机关才有提请抗诉权,基层检察院无权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通过立案、借阅法院卷宗,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向上级检察院提请抗诉报告,上级院逐级审查并采纳后向法院提出抗诉,法院接着还要审理、开庭、裁判。整个过程,多数要半年以上,一、二年的常有,案件久拖不决,使当事人丧失信心,等到法院再做出判决,虽然改变了原审法院的判决,但企业已倒闭或当事人已离开住所,到外地谋生,联系不到,已经起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对申诉的当事人而言,其命运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迟来的公正最终显示还是不公正。

5、监督方式单一,新监督方式探索艰难。由于法律只明确规定了“抗诉”这一个监督方式,高检院为了拓展民行检察监督的内容,缓和与人民法院的关系,先后提倡了查办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和再审检察建议等新的监督方式。但是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这些新的监督方式在人民法院配合的地方可能会得到落实,在人民法院不配合的地方甚至在有些原先配合的地方在更换院领导以后就得不到支持。国有资产支持起诉案件已经被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不予受理。检察建议也仅仅是在检法两家关系比较好的地方甚至是比较好的时候才能得到落实,并没有法定性和稳定性。

三、强化民行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立脚点和出发点。何谓和谐?从词典解释看,为配合得适当,谐调之意。我们认为,和谐首先是一种秩序,是事物的一种共存状态,是事物相互作用、影响的方式;其次,应是一种有序的状态,是事物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的良好反应;最后,它是一种协调状态,是事物之间在互动过程中配合默契,运行自如。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和谐社会,除表示为社会的有序外,更应是一个以人为本、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使社会呈现出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公正状态的社会,公平有序应当是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素。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应当看到,目前社会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发展、地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体制创新将进一步触及到的深层次矛盾;人口流动性增大带来社会组织和管理的新问题;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对政治参与的新要求;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严重影响等。这些矛盾中,有的反映的就是行政权的不当运行,有的反映的就是因为法院判决不公,审判权被滥用所致。最高人民法院历年来的工作报告均显示,全国各级地方法院办结的一审、二审、再审、执行等各类案件是同期审结刑事一审案件的十几倍。这说明民事行政案件已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千千万万个人,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

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制,但法的创制仅是将秩序与正义以法条的形式固定下来,法的遵守与执行才是实现这一秩序与正义的关键。所以,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是公正的,即使社会上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还可以通过司法的矫正来恢复公正。但,现行的司法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法院的个别法官的一些违法审判行为继续危害着社会,且游离于检察监督之外,大量存在的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等司法腐败现象,已成为人们最深恶痛绝的社会丑恶现象之一,民事、行政诉讼也不例外。司法不公的存在,必然造成人们对国家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下降,影响国家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损害法律的威严,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司法不公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为,不公正的判决不但不能化解纠纷,反而会激化矛盾,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上访产生,或者使得一些民事纠纷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 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权力的行使缺乏有效的监督必然会导致权力运行的腐败。“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2]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对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刑法构成职务犯罪行为的监督,可以有效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形成对行政权力正确运行的监督;通过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法院的审判活动、监狱的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形成对司法权运行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使司法这最后一道防线牢不可破。因此,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的监督力度,使审判活

动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可以增强案件审判的透明度,督促法院严格依法审判,消除审判中某些法院工作人员不能公正审判案件的现象。这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四、完善民行检察监督的几点立法建议

通过以上的原因分析,不难看出,立法上的不完善是限制制约民行检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通过立法的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虽然现行宪法对检察院的法律定位不像1954年宪法规定的那样详细(54年宪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国务院所属各部门、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法律,行使检察权。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行使检察权”),但是,根据宪法解释的一般原则,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有义务全面监督法律的实施,可以是事前监督,也可以是事后监督,可以监督法院,也可以监督行政机关,其监督权力是全面的。但我们现行的对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仅限于“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即所谓的“事后监督”,实际上是把宪法赋予的权力给剥夺了,没有充分体现宪法对检察机关的定位。所以,只有对现行民事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改完善,扩大民行监督范围,赋予对民事行政案件进行全面监督的权力,才能充分体现检察监督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的使命。

1、扩大法律监督的范围,把人民法院调解、执行等纳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范围。调解作为人民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与判决、裁定具有同等拘束力和执行力,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目前,个别法官在审判中滥用调解权,强制调解的情形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一些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调解,不审查是否遵循自愿、合法原则,就予以确认,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执行活动是民事行政诉讼的重要环节,与当事人的权益息息相关,如果出现错误,就可能给当事人的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甚至造成事实上无法弥补的损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执行已经不是人民法院居中裁判的行为,是人民法院单纯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对当事人行使职权的行为。执行权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权,而其本质是行政权。另外,在当前人民法院的执行过程中,执行不作为、野蛮执行、随意增加被执行人、擅自查封、执行案外人财产以及司法人员在执行中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等违法违纪问题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不管是从执行权的本质属性还是从当前执行的现状看,人民检察院都应该对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

2、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权利。公诉权是检察权的基本权能之一。公诉权是指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提起控诉并出庭支持其主张的权力。公诉权的行使在本质上都是以公益为基础的,因而公诉权并不必然局限于刑事诉讼。公诉权理应包括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3]现行民事行政诉讼法仅规定检察机关对民行案件有抗诉权,而司法实践证明这是不完整的监督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尤其是近年来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环境污染、利益部门化、地方保护主义、违规许可、重大决策失误等,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较大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司法程序的缺位或司法程序中启动民事行政诉讼程序的主体的缺位,使得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经常处于被漠视的境地,致使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干预。很显然,运用民行抗诉方式已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了。因此,建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程序机制,以司法程序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已经成为一种紧迫的要求。从国际上看,检察院提起民事行政公诉几为通例,在世界其他国家,如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日本,英美法系的美国和英国以及前苏联等国家,都有这方面的规定,我国检察院的性质和体制设置,也适合于承担提起民事行政公诉任务。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也有实行过该制度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基础。但基于公法和私法的区别,实践中受人、财、物的局限,检察机关不能过多干预,所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范围不宜过宽,主要应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限。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对下列几类案件的起诉权:(1)国有资产保护案件及损害国家利益的其他案件;(2)环境污染的公害案件和其他公共利益案件;(3)政府的违法许可、行政救济行为;(4)政府的不作为行为;(5)没有起诉主体或主体不能亲自行使诉权的人身权益性质的案件。

3、赋予检察院调阅法院原审卷宗的权利。检察机关对法院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就要对案情及诉讼活动有全面的了解,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查看原审卷宗,这是提起抗诉前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对原审卷宗材料进行全面地审查,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如果不调取审判卷宗,检察院的监督权将无法保障,调阅卷宗对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是必要的。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未明确

赋予检察机关调阅卷宗的权力,导致检法认识不一,许多地方的检察机关调卷困难。因此以立法形式明确检察机关调阅卷宗的程序和期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4、赋予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案件调查取证的权力。尽管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并非当事人对所有证据都能举证,如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主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供了证据线索,人民法院应予调查未进行调查取证的,或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人民法院应予调查未进行调查取证的等,在当事人举证不能等特殊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必须行使调查权。通过调查取证可以证明法院已生效裁判是否建立在证据充分的基础上,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违反法定程序,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是否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等事实,以充分了解生效裁判的合法性。因此检察机关在民行检察监督中享有调查取证权是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两高对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程序中有无调查取证权,意见分歧较大。因此,以立法形式赋予检察机关民行监督程序中的调查取证权已成为必然选择。

5、赋予检察机关进行检察和解的权力。民行检察部门在做好抗诉案件的同时,还要重视申诉案件的息诉工作。从数字统计看,自2001年以来的7年间,我院民行检察部门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185件,除对法院裁判不当的案件依法提出抗诉和书面检察建议的以外,对其余70件申诉案件都做了息诉处理,占总数的近40%,所以,息诉处理的案件数量,也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有错误的裁判、或者可抗可不抗的案件,要赋予检察机关进行检察和解的权力,通过分析当事人的心理状态,结合实际,把握纠纷和争议的核心问题,运用有效的检察和解手段加以处理。对于当事人自愿和解的,检察官应当准许,或者在检察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不再继续执行原审裁判,从而达到息诉目的。纠正法院错误裁判不是目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才是根本。实践中,部分检察院的民行部门只注重了做好抗诉工作,只重视抗诉成功率,却忽视了息诉这项工作,这是不可取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这两项工作同样重要,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只注重抗诉的成效,而放弃或忽视了息诉的功能。因此,赋予检察机关进行检察和解的权力,做好申诉人的息诉服判工作,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又可以将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资料:

[1]宋安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十年来成绩显著[N].检察日报.2001-8-22.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3]孙谦.检察论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98.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人民检察院

第三篇: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一、作风建设现状

一是抓好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强作风、保增长”活动为契机,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宗旨教育和党规党纪、法制教育、权力观教育,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夯实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突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主要是建立健全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度,实行乡村干部行为规范,乡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尤其全面推进“4331”工作机制,村集体所有资金、资产、资源、债权债务、经济合同签订全部进入规范运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对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坚持示范引导,注重典型引路。近年来,我乡坚持在村支书,村主任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赶场面对面”活动,以及开展 “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等一系列活动,塑造了一批先进典型,使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

四是惩防并举,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实施纲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乡党委政府同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每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了规范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1、政治思想方面。在党员队伍中,主要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占多数,对身边发生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不敢批评制止,怕得罪人的现象存在。有的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淡泊,对党支部分配的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无所谓的思想。一些基层干部受传统思想影响,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会或不善于在新形势下带领群众发展经济。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2、理论业务方面。主要表现为:重视学历教育多,重视理论学习少。一些党员干部重视学历考试,轻视政策理论学习。有的党员干部迫于学习制度的约束参加日常学习,但平时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自觉性不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理论知识和农村工作业务知识的自觉性不高,还没有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联系群众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不能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如何组织群众、发动

群众落实各项工作感到束手无策,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4、工作方法方面。主要表现为:照搬照套工作多,开拓创新精神少。一些党员干部迫于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压力,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有些干部只对上负责,很少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喜欢用行政手段落实工作,不善于用软办法完成硬任务。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贫困村的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忧人,发展思路多,受地域条件制约,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三、建议及对策

一要标本兼治,强化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把理论学习考核与工作实绩检查相结合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果,把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农业知识同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并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抓好整章建制,强化监督制约,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证;最好由上级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奖惩制度,择优汰制度,促进干部选拔使用,从而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纵向、横向上,要建立健全

公平、公正、公开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流动和竞争机制发挥各种激励竞争机制的作用,激发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时时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转变思想工作作风。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组织程度,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讲求工作实效,促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用严格的纪律和检查坚决克服和杜绝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促进党员干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2009年11月18日

第四篇:干部作风问题原因和对策

对近年来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

对策

去年是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年,今年又是“作风建设年”,作为一个纪委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在这“作风建设年”应当以怎样的舆论导向去引导加强作风建设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借这次县纪委、县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联合安排的为期三个月的赴乡镇和县直机关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和法制教育之机,对“作风建设年”怎样加强作风建设,走访了一些县乡机关、农村干部群众,并通过问、访、查、看等形式进行了调研,针对调研中反映出来的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笔者认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这“作风建设年”,应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大事的重大意义,千万不要误认为干部个人生活作风是干部个人的小事。现就近年来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存在的原因和怎样加强作风建设的对策浅谈如下:

一、近年干部作风存在的五大方面问题

干部生活作风就是一个干部政治、生活、工作、学习、思想等作风的总和。干部生活作风是一个干部生活态度、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观念以及与群众的关系等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从而映射出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干部就是一面旗帜,旗帜是否鲜艳,重在作风表现。从湄潭近年来县乡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大量案件表明,许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从所谓“生活小节”、“生活爱好”上打开缺口,最终走上腐化堕落、违纪违法犯罪道路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信仰缺失:极少数干部不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信迷信,热衷于求神拜佛,对算命先生言听计从,坚信不移。你看大小城市或乡镇农村的大街小巷无不到处都有“八字先生”、“算命先生”,并且还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在乡镇热衷于算八字和算命的党员、干部还不少,尤其是每年农历的“6.19”香会在大小庙宇表现最为突出;有的党员干部对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本就不清楚,有的还说什么党员也是人,也有信仰自由;有的认为信神、信教党组织不该管,也管不着;有的人对信仰问题,嘴上讲得挺好,行动上却完全是两码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台上大讲特讲不信神、不唯心、要唯物,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背地里确是信神信鬼的忠实信徒,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在家大摆佛位,每日求神拜佛,还求神保佑我升大官,我升了大官定拜佛。

二是主仆错位:以前,不少的人称干部是人民的父母官,因而,一些干部就以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而自居,做官当老爷,坐机关、下命令,视百姓为草民。这些观念已经完全背离了党的宗旨,老百姓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视百姓为父母,才是今天共产党的干部应树立的观点。然而,一些干部置党的宗旨不顾,主仆错位,反而视领导为父母,视人民为奴仆。当共产党的官,不为人民办事,就不配当共产党的官,没有老百姓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老百姓是天,天大无边;老百姓是地,地大无沿;老百姓是山,山山紧相连;老百姓是水,点点滴滴成江海。老百姓任何时候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人们可能还清楚地记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当时的老百姓多过了当时的正规军,时任副总理的陈毅用着浓浓的川音高度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不可能没有老百姓。如果我们湄潭没有47万多老百姓,就没有我们中国共产党湄潭县委员会,就没有湄潭县人民政府,就没有1万多干部职工在湄潭这块土地上上班领工资为人民服务。亦理同然,如果全国的干部职工作风不好,纷纷失职、渎职、腐败,老百姓就要起来造反,共和国就难免不翻船,真的一夜间像原苏联那样解体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去哪的上班领工资为人民服务,就是你主动要当仆人,也怕找不到地方当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如果中国干部作风不好,中国不反腐败,就难免不走这条路。有的干部把当干部做官完全看作是一种市场的“投资行为”,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互相利用、等量代换。对他们来说,什么“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过是装璜而已。有的为达到升迁的目的,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去讨好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至于群众的意见就微不足道了。有的干部竟公然地说,当干部只要注意把能提你、免你、给你好处的顶头上司招呼好就行了,其他的你管不了那么多,因为只有你那顶头上司才是主宰你前途命运说一不二的人。

三是吃喝成风:海吃滥喝往往是干部走向腐败的第一步。那些“落马”干部大都整天喝得晕乎乎的,有时一天两喝,甚至三喝,吃了这场赶那场,喝了东家喝西家。管它公宴与私宴,天天吃请不在乎,顿顿喝得像关公,上顿陪、下顿陪,直到陪到胃下垂。有的还恬不知耻地自夸:你不醉、我不醉,偌宽的马路谁来睡!真是“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干群关系远,喝得老婆背靠背”。

四是赌博成风:不少干部工作之余热衷于赌博,极个别的连上班时间也要玩几把;有的干部加班,中午吃顿工作餐,也要抓紧时间玩两把,说是什么“经济半小时”;有的更是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双休日就更是熬红了眼;有的单位组成工作队下基层检查工作和搞什么帮扶,其转弯抹角的旁敲侧击主要就是想安排吃喝和打麻将、晚上跳舞;难怪不少群众很不高兴地质问是“工作队”还是“攻桌队”,工作磨洋工,中午像关公,晚上像济公,何时才像包公?有的为赌不惜挪用公款、收受贿赂,而一些不法分子为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借机大打“公关牌”、“业务牌”,上千的钞票如同漫天的雪花,纷纷飘进他的门,不是他的牌艺精,而是他的“权”术大,人们有用心。有的甚至向领导干部变相行贿或直接提供巨额赌资。有的一晚上输掉几千万把,还说是小事一桩。一个县乡基层干部,端同样的碗,吃同样的饭,只不过是手中的权力不同而已!钱,这个东西,天上不会掉

下,地上不会冒出,何来那么多钱,真有点使人不可思议?

五是道德沦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置法律、党性、原则及最基本社会道德于不顾,迷恋女色,欣赏低级趣味,追逐声色犬马,追求腐朽生活方式。在他们那里,堕落成了时髦,下流成了气派,从经常光顾舞厅、发廊、桑拿浴等色情场所寻花问柳,猥亵嫖娼,发展到养情妇、“包二奶”。一些高级干部生活作风腐败吓人,更是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像原河南省交通厅长石发亮不但二奶、三奶,已经发展到88奶,不少的还千逼万逼要“转正”;原湖北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为官10年拥有107奶;原海南省纺织公司总经理李庆普为官12年拥有236奶,抄家时竟发现4个大铁柜里面装满了96本嫖娼日记,而且里面还有小包装着的毛发等标本;2006年查处的原安徽省宣城市委副书记杨枫同时与7名情妇鬼混,为避免争风吃醋扯皮,竟利用组织上安排他到北京学到的MTN理论用来管理他的“情妇团队”,任命一名“首席情妇”管理另外的6名情妇,最终还是被情妇们闹翻。色情腐败已从地下转向了公开,“公费”色彩越来越浓,湄潭在前两年清理储金会期间,就发现一村干部5000元的嫖娼罚款都在村里进行了报销。一个小小的村干部都敢如此胆大妄为,至于近年查处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好色贪官就不用说了。

干部生活作风小节不保,大节难守,个人的堕落最终要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埋单”。权色交易必然伴随着权钱交易,领导干部慷的是国家和社会之慨,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及社会风气。

二、干部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干部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深入进行探讨对采取有力措施,在“作风建设年”切实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干部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我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至今不过才近60年,封建残余思想还将长期存在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但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会乘隙而入,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推行的“西化”、“分化”战略,对党风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的腐蚀作用。这就尤如打开窗子就难免有苍蝇飞进来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有没有能力把苍蝇赶出去的问题,这才是主要的。

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正负面效应相生相伴,其负面效应容易诱发人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会导致一些人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托关系跑门子,腐蚀拉拢领导干部,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干部经不起考验和金钱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而逐步走向堕落。更有甚者钻信息、政策的漏洞,找制度的空档;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唯利就图、唯钱就赚。

三是思想教育滞后。干部教育长期落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培养与考核方法落后等问题。与经济建设相比,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总是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一些地方“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也是干部生活作风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要加强好作风建设,还是邓小平的那句话,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是监督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制约不到位。由于缺乏干部思想发展变化的动态管理,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致使一些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因缺乏对其有效的监督而走人歧途、铤而走险、想侥幸过关和蒙混过关的不少。

三、针对作风存在问题加强作风建设的对策

十七大报告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

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加强作风建设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惩处是手段。惩处是教育、监督失败后的补救措施,来不得半点的仁慈和迁就,必须坚决惩处。其对策有四:

(一)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先导,必须首先立足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灵魂。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为确保干部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因为干部的思想状况、作风表现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干部职工加强教育:

一是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坚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团结、凝聚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各级干部要刻苦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信仰,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到上与中央、下与地方保持高度一致,这就是最大的讲政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进取,奋勇拼搏,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

二是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利益的

实现者、维护者。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公仆”的本色,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事,把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全部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事业上。要经常开展反腐倡廉形势教育,大力宣讲这些年来反腐倡廉的成果,大力宣讲中国共产党是有能力领导反腐败和战胜腐败,不论是谁,官有多高、本事有多大、资格有多老,一旦腐败都必须坚决惩处,毫不手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已经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的要求。

三是加强党性和共产主义的品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干部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注重生活行为的自我约束,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牢牢牢记“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浩然正气。

四是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要通过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弘扬正气、鼓舞斗志。要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多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促使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二)建立健全完善制度,严格兑现制度,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邓小平指出,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还是制度靠得住些。江泽民也强调指出:“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全党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有利于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新办法、新制度。”加强从制度上制约和监督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令重申:严禁干部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赌博本是封建遗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与赌博与党性是背道而驰的。沉溺于

赌博者,必然分散工作精力,长此以往必然丧失进取心,以至丧失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参与赌博与腐败堕落因果相联,难以截然分开。对打麻将等娱乐形式也要进行引导,规范和管理。时下,不少的人借麻将这一娱乐变相赌博的不少,建议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8小时内外生活作风的明察暗访力度,对那些带头参赌,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极坏的,不论是谁,都应现场制止和曝光。严格按照今年省委提出的,管你大官小官、有官无官,一律先免(职)、停(无官的停职)再查,并从重从严处理。

二是明令重申,严禁各级干部涉足任何带有色情服务的歌舞厅、桑拿房、洗脚城、发廊和美容场所。干部嫖娼,养情妇、“包二奶”是党性、党风和党纪所绝不允许存在的腐败行为。干部涉足色情场所一经查实,应严格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予以开除党籍,开除工作籍,绝不姑息。此外,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大量案件表明:包养情妇者都有索贿受贿等不法行为相伴随,否则,凭他那个人的工资收入何来养情妇、“二奶”和购房、购车以及外出观光旅游等,应深入调查,横到边、纵到底,查个水落石出。

三是注重制度创新。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规定,狠抓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结构合理、程序严密的干部生活作风管理机制。建议建立以下五个制度:一是干部个人财产公开制度。定期报告并公开个人收入或财产,高级干部则公之于报纸媒体,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干部定期述职述廉制度。主谈做的事和廉洁自律,有无违规违纪,主动交待退赔积极者从宽或免处,他人检举查实者从严等。三是干部生活作风组织考察制度。四是群众评议制度。由人民群众对干部道德、人品、廉洁、生活作风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民主评议,以投票方式确定评议结果,对评议不合格者,一律免职。五是弹劾制度。对生活作风、道德品质出现偏差的干部通过弹劾,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进行责任追究,对号入坐,该给予处分的决不姑息迁就、手软。

(三)监督是关键,必须强化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

干部在批评监督中成长,在放任自流中则会堕落,事实表明:监督有力,可以减少并抑制腐败。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同样需要发展民主、健全法制,通过加强监督,可以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为了强化监督,确保监督到位而不流于形式,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强化监督:

一是建议应尽快制定并颁布《监督法》,把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建立起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监督机制,必须把对权力的监督用法律程序固定下来,使之法律化、依法监督,让监督在法律的保障下进行。组建“大监督”网络,使监督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由人民群众依法对干部手中的权力包括干部生活作风进行全方位监督,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充分发挥党委、纪委及组织人事部门监督主渠道的作用。党委、纪委要定期对干部进行谈话、考核、测评,对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的人要严格教育,及时挽救。组织部门在选拔使用干部时,应当把个人生活作风作为衡量干部“德才兼备”的重要内容之一来考察,要把真正思想健康、生活作风正派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情趣不健康,生活作风道德低下的人,即使再有本事,人品不好,都不能委以重任,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人做不好,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要把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纳入监督视野,对领导干部的社交活动、生活、家庭进行有效监督。监察部门对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和社交活动中遵守廉洁自律规定,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的执行情况,要通过采取个人申报、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加强组织核查等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督。要监督并及时查处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无借节假日和婚丧喜庆等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违纪行为。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要加强新闻监督,以新闻报道、调查、评论等形式将干部生活作风置于媒体监督之下。要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拓宽畅通举报渠道,对群众举报中反映出来的干部生活作风

问题要及时查处、及时曝光。

综上所述,诚如是,看还有多少人还敢置作风建设不顾,连工作和前途都不要!

第五篇:基层无照经营查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工商业务大讲堂”第一讲

基层无照经营查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授课人:康建中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

按照局计划今天由我来讲一讲业务,不能叫讲课,这是对我业务的一次提高,只是结合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困惑与大家进行交流,讲得不好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下午,我主要是将当前社会上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我们大家在工作中都感觉较为困惑的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与大家作一交流,我讲的题目是《基层无照经营查处现状、存

在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们工商部门高度重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每年都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工商部门监管执法重点来抓,基层工商分局每年都集中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无照经营的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存在,没有得到遏制。

一、无照经营存在的现状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事私营个体经营的人员大 量增加,但无照经营的现象从城区到农村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并呈现出新的动向和特点。

1.超范围经营。主要是农村,超范围经营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需要前臵审批方可经营的农资、棋牌室等行业。主要是经营在开店的同时经营农资、棋牌室。

2.中介服务。主要是集中在城区和集镇,主要集中于房产、职业介绍、家政服务、婚姻介绍、劳务、各类培训等。

3.季节性无照经营。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利用春节、春播、秋收等时节,从事散装食品、农资、生产生活用品等走村串户、流动经营,以地点不固定、时间短为特点。

4.城区中居民集中的小区和街道从事铝合金加工和装璜、房屋装饰装璜等,无法办理环保审批,因为都是为家庭房屋装璜为主,直接以现金结帐,不开发票,经营地点不固定,所以他们不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5.文化娱乐场所是无照经营的新特点。这种现象存在于城区和农村,电子游戏、棋牌室、网吧等,这些都需要公安消防、文化、卫生、电信等多个部门的前臵审批,且办证难度大,准入门槛高。尤其是农村“黑网吧”,规模小,但是利润可观。受利益驱动导致经营者甘冒受罚之险,从事无照经营,对抗工商部门的查处取缔行动。

6.外来人员流串从事无照经营。这主要存在于农村,一般是外来人员持有一定的技术,主要是加工行业,他们选 择农民群众意识比较淡薄而且地处偏僻的农村,农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在没有举报线索情况下很难发现。

7.城镇住宅小区内的附房和车库等擅自改变原有房屋使用功能作为营业用房,不符合办照条件而无法办理工商登记的无照经营。

8.集贸市场、学校周边的无照经营。该区域内的无照经营群体多以学生儿童及居民为消费对象,而且集贸市场管办脱钩后,市场主办单位认识不足,认为集贸市场只要领一个营业执照就行了,对场内经营户管理不严,有固定经营摊位的经营户不领营业执照从事无照经营,学校周边的流动经营户和摊点,他们利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从事无照经营,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执法人员来了便关门收摊,执法人员走了又照常营业。

9.租赁柜台经营的无照经营户。他们在各类装饰城、电脑城、商场、大卖场、手机城等租赁柜台从事无照经营。

以上几种常见的无照经营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公平竞争,侵害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逃避税收和管理,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然而,这样的无照经营行为又普遍存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存在。

二、存在无照经营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利益驱动导致价值观扭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 照经营可以逃避各种税费,从而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甘冒受罚从事无照经营。

2.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办照率低。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着“没有必要办照”的侥幸心理,明知从事经营要办理营业执照,但是他们不领照先经营,等检查人员前来检查催促时才开始办理相关证照。甚至有的经营者不知道经营活动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导致长期不办照。

(二)客观原因

1.前臵审批过多,费用较高致使经营者企图逃避。食品、烟花爆竹、农资、文化娱乐、网吧等经营项目都需要办理前臵审批手续,许可部门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一是设臵了高门槛,如:网吧,《条例》上并无明确的规定面积、数量,审批户数等硬性条件,但许可部门在营业面积、电脑台数、审批户数等设臵了高门槛,导致相当经营户无法领取许可证,变成了“黑网吧”,二是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无疑加重了经营者经济负担,同时,有的许可部门怕承担责任,对经营户申请前臵许可不办理,以致于不少经营者选择逃避,或无法办理营业执照。

2.政策原因导致的无照经营,如:住宅改商业,城乡折迁红线范围内的经营户等; 3.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失地进城务工的农民、残疾人员、城镇复员士兵等人员经济条件差,缺乏创业资金,经营规模较小,怕领照后各部门收取费用。

4.基层管理人员监管手段不够,打击力度不够。个别基层工商所“重收费、轻管理”意识依然存在,对无照经营疏于日常监管。

5.力量单一,部门间协作不够。虽然《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明确了由工商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合力查处无照经营,但在实际操作中,工商部门陷入“孤军作战”的局面,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城镇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场所,比较容易管理。在农村,点多面广,基层工商分局人员少、执法条件差,存在较大的难题,从而孕育了农村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对策

无照经营与构筑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目标格格不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全生产,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己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无照经营行为应该加大查处取缔力度,注重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担当好市场监管的主力军,达到净一方市场,保一方人民,促一方经济的目标。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无照经营存在的特点,笔者认为采取以下几方面可行对策和措施:

(一)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寓管理于教育之中。行动靠思想来指挥,要打击无照经营,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打击无照经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无照经营行为的社会危害,对农村比较偏僻、接受不到宣传的经营户,可以采取送法上门和送法下乡的行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在全社会了解无照经营的危害性,变堵为疏,使广大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接受监督管理。一方面增强经营者守法经营、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让消费者了解更多的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消费,使无照经营行为失去市场。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执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经常性组织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树立“百姓利益无小事,执法责任重如山”的思想理念,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依法办事。要做到处罚与教育,处罚与疏导相结合,对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失地进城务工的农民、残疾人员、城镇复员士兵等从事无照经营要进行疏导,符合条件及时办理营业执照,使他们合法经营,同时,进一步规范“阳光收费”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以此达到办事者的理解,拉近与经营者的距离,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

(三)建立政府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机制,解决工商部门“孤军作战”的局面。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都明确了各部门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职责,我局己将建立政府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上报市政府,有待市政府通过下发文件,明确各部门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的职责,同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函告制度、联合执法制度、工作督察制度、问责追究制度,从而使各部门都负起责任,解决了工商部门“孤军作战”的局面。

(四)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级分片网格化管理,谁监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片区巡查和打击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定期集中整治,发现一处,查处纠正一处,坚决不给无照经营者留市场。

(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发现无照经营。一是充分利用村级投诉站,实行定期接待制度,及时发现无照经营;二是在重要场所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无照经营行为。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围、追、堵,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治理查处无照经营工作。

(六)加强各职能部门与分局的上下联动。针对在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我局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中,一是对发 现或举报的无照经营,要进行查处做好检查记录,二是下发责令停止经营的通知书,三是要运用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及前臵审批的各分局要及时上报名单和基本情况,以局名义抄告相关许可审批部门和联席会议,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无照经营要按局消保科的要求进行抄告,坚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的方针,互相通报,沟通信息,密切配合,整合力量,职能交叉问题联合查,多管齐下共同抓好此项工作。

(七)注重培养,不断充实基层执法队伍。各级工商部门要密切关注基层工商所执法现状,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执法人才,不断充实进基层执法队伍,改变基层执法人员匮乏的局面。

(八)加大基层执法办案装备。整合现有执法资源,一是为基层工商所配备各类硬件设施,保证基层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能及时、迅速出动;另一方面,是要加强责任制追究,督促基层工商所充分利用好现有行政执法资源,充分调动现有人力物力最大潜力,使人尽其力,物尽其能,保证现有行政资源发挥最大效力。

四、《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特殊适用情形

下载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状和对策(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现状和对策(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法院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

    浅析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中共宁化县石壁镇纪委书记罗建强乡镇纪委是纪检监察系统最基层的组织,承担着保持政治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利益的重要职能,是......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精选]

    文章标题: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文章标题: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

    浅析当前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紧抓机关作风建设,开门听民意,整治庸懒散,轰轰烈烈开展干部作风整治活动。作风是一面镜子,干部作风正则干群和,干群......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文章标题: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007-12-12 15:40:3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煤......

    某市基层安监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文章标题:某市基层安监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某市基层安监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基层安监工作在平安创建、和谐构建中,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但新形势下基层安监管理也面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