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科优质课《站住了,别倒下》
大班科学《站住了,别倒下》
设计意图:
在一次上课的时候,班上大部分的孩子都将书平放在桌上认真的看图说话,而有个孩子却将书打开撑在桌上,双手没有扶书跟着小朋友一起看图说话,一副悠哉游哉的样子„„.本次活动就是抓住幼儿的这一“小聪明”,以“平时不能在桌面立起来的物体,使之能够在桌面上立起来”,为探索目的。于是,我就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物体能立在桌面上,为什么有的物体不能立在桌面上。从而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增强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实际操作的兴趣
2、尝试大胆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3、交流探索结果,增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能站住的物体(盒子、水瓶、积木、等等),2、不能站住的物体(笔、吸管粗细、树叶、羽毛、书、水彩笔、直尺、纸、等等),3、辅助站立的物品(插塑、橡皮泥、米、沙子、胶带、剪刀、皮筋、布条等)。
4、分类筐每组两只
5、记录表人手一份
6、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观察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判断。
1、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T:桌上有什么?你知道桌上哪些东西能站起来,哪些东西站不起来吗?
2、实际操作,区分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T: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我们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请幼儿区分后,放到不同的两个筐子里。教师巡回)
3、T:为什么有的东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东西不容易站住呢?(当幼儿讲述理由后,教师在前面演示验证)
(效果分析: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材料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发起幼儿产生摸一摸、试一试的愿望。通过动作操作让幼儿对自己的判断进行验证,知道的并将物品平衡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关,进行分类摆放。)
二、尝试法让不能站住的物体站起来。
1、T: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那些不能站住的东西站住呢?
引导幼儿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后;个别讲述,教师在前面演示孩子的方法并在黑板上示范记录(方法同“记录表”)
2、介绍辅助材料
T:你们看看老师的八宝袋里面有些什么东西?(逐一认识各种物品)原来他们的作用非常大,能够帮助不能站起来的物体站起来。
3、介绍记录表的内容和讲解操作方法。
4、幼儿尝试操作,并进行记录。
T:你们讲了那么多的办法,那么是不是真的有用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证明一切吧。这次,请你动手尝试后,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人手一份记录表)(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帮助)
3、陈列展览,相互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幼儿交流自己的方法和试验结果)
(效果分析:由于学前期的幼儿年龄较小,思考问题比较浅显、直观,针对“怎样帮助不能站的物体站起来”这一问题,幼儿首先想到的是用“辅助材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就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探索,互相交流。)
三、在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下,尝试让纸站起来
1、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那些不能站住的东西站住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办法使纸站住,并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试一试,看看在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下,你有几种方法能使它站住。别忘了每尝试一次就把你的办法记录下来。(引导幼儿探索尝试和记录,教师巡回)
3、交流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想了几种办法让纸站住了?谁和他的方法是一样的?谁还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上来讲述自己探索的结果,并当场尝试验证)师总结:今天小朋友想到了许多好办法让不能站物体站起来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物体也想站起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会想出很多很多的好办法来帮助它们。
(效果分析:引导幼儿思考不用任何外加材料,通过改变形状来帮助纸站起来。这一环节由浅入深,从一开始借助辅助物——没有辅助物,最后使一张纸能站起来,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互相交流表达,通过实际操作、记录,使幼儿更具体明确地了解更多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增强了幼儿在实验中的目的意识。)、教学反思:
“站住”与“不能站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际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要使不能站的物体站起来,可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其他物体等方法来增强物体的平衡性。在设计活动时,我由浅入深,从一开始借助辅助物——没有辅助物,最后使一张纸能站起来,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互相交流表达,通过实际操作、记录,使幼儿更具体明确地了解更多的方法。
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我觉得还应多注重幼儿的能力培养,当遇到困难时,尽量给幼儿独立思考的余地,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困难。
观摩意见和建议:
本次活动从实际生活中取材,活动环节步步深入,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实践中探索,从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兴趣,贯彻了“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理念。教师教态亲切,把握自如,活动效果较好。
建议:
材料摆放可分散些,以避免幼儿操作时太拥挤。
第二篇:历史学科优质课评选总结
2011年的优质课评选历史学科集中在10月19、22、23日三天举行,现已经顺利结束。本次评选老师们重视程度高,参与踊跃,准备充足,涌现出了一些高水平的优质课,受到了评委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现将本次活动作简单的总结。
一、本次历史优质课评选的大体情况介绍
基本流程为:各校、教管办初评→择优上报→教研室汇总→分学科评选。
本次历史学科共15人报名参评,分2天半完成,每半天1个课题(课题都是期中考试后的内容);评委来自无参评选手的学校的骨干教师,系市或县级教学能手;5名评委中有1名为群众评委,听课老师以学校为单位,参与评课打分;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选手讲课成绩半天一次亮分(上午、下午3节课结束后),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二、本次历史优质课评选的几大亮点:
1、总评:教师教材把握到位,关注三维目标,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参评选手课改意识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题教学理念贯穿课堂的始终;采用导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与市教科院倡导的“四环节”完全相符;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达成度高。因为参评选手的重视,都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同台竞技,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本次优质课评选结合送课下乡活动进行,对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大推进。
2、多数导学案设计科学、实用,简便、易操作,导学问题的设计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措施得当,导学案真正起到了导学作用。很显然,多数参评选手的背后都有一个团体,尤其是成绩好的选手,其课堂是学校集体备课的结果,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3、历史学科图文并茂,史料丰富,15位参评选手不约而同都设计了教学课件,直观、精美,使课堂极具感染力。多数参评选手能合理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学生积极性高,参与踊跃,收到良好效果。例如二中高春梅的课件地动仪的震动原理用了一段科普视频,当视频资料播放时,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起来,难点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
4、成绩好的选手,各有特色:有的老师语言简洁,交代任务明确,无多余的环节和废话,课堂高效;有的老师精讲、点拨到位,擅长启发学生,并能将学生的回答内容予以迅速提炼,抓住关键,而不是简单重复;有的老师能抓住历史课特点,很好的进行情感教育,并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引发学生的共鸣;部分年轻老师自身素质好,在调动学生、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等方面特色鲜明,潜力很大。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1、形式单调,教法呆板。
有的老师整堂课运用一种提问方式:老师问,学生齐答,一派热闹气氛的背后,是很多绩差生被忽视,老师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同一个问题,让多个小组一一重复回答,纯粹浪费时间;有的老师提问采用抢答方式,题太简单,学生抢答秩序混乱,效果差;或者是让一组成员提问另一组,问题过于简单,像做游戏,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无思维含量。
建议: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抛出问题——留足时间,全体思考——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评判或补充——教师点拨引导
注意:①一定留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②面向全体,照顾多数,不能再三提问某一个或几个优生,培养所谓的“学霸”;③不要让某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再提出问题,这样不但其他学生无事可干,被提问的学生也会很紧张。
2、教材把握不到位。
有的老师没有按课程标准把握好重、难点,力求面面俱到,教材挖掘太深,个别题目设计的偏难;有的老师对重点问题不重视,难点突破力度不够,课堂上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学生也如“雾里看花”,抓不住关键;有的老师历史专业知识不系统,就提论题,不能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
建议: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好新课程标准,将三个年级的教材吃透,做到熟练的驾驭教材和有效整合教材,能融会贯通,能将初中历史知识系统化处理,如知识网络化、相关知识进行纵横比较等。
3、点拨引导不到位,不注意学法的指导。
有的老师在精讲的同时,不会很好的点拨引导。一个问题,当学生无人能回答时,说明问题设计不合理或教师引导无方,课堂上老师再三问“谁来回答”仍无人响应,非常尴尬,又不会进行有效的引导,结果只好自己说出答案。
建议:在课堂上,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材料解析题应该如何把握、如何组织答案更科学。多点拨引导而不要直接告诉答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能让学生总结归纳和串联的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学会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
4、导学案的设计。
经过半个学期的网上大集体备课,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基本掌握了导学案的设计思路。但是个别的仍存在问题,如问题设计不合理、教材上的插图和问题仍旧照搬到导学案上等等。
建议:导学目标要简洁明了,不能照抄教参;合作探究的问题:要紧扣三维目标,问题设计一定要有探究的价值,有思维含量,且要难易适中;课堂小结一定是本节课的总结升华,不要成了知识的重复,可让学生动手归纳和构建知识网络;达标测试题要精选。
5、不能在课堂上要掌声。掌声,是课堂上师生因为同学的精彩回答而不约而同自发的,不是强求的。有的老师课堂上再三为学生的回答要掌声,很可笑。
6、存在的其他问题:①有的老师课堂造假,提前把有难度的探究题答案告诉几个学生,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太完美,造假明显,今后一定要坚决杜绝;
②有的老师因业务不熟而紧张,课堂思路混乱;
③有的老师不讲普通话,这是优质课、能手评选的大忌;
④有的老师理念保守,不放心学生自学和交流,课堂上一再作简单的重复;
⑤个别老师没有把握好时间,时间分配不合理。
因为参评选手都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设计导学案、制作课件,授课结束后对自己的表现也有一个评价,对授课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也比较深。因此,教研室统一要求各科所有的参评选手,都将导学案、制作课件与课后反思总结上传,教研员汇总后发布,供老师们参考、交流和学习。
第三篇: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湄江镇东南逸夫小学
申茂林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2.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思路获得知识,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样,要占据空间。
2、难点: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一瓶水要倒到这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
好,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教师演示)你发现什么现象?(水不能很好地倒进入瓶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们猜猜看水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引出课题: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 [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
!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空气要占据空间)
(三).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个装置,大家静静地思考,用我们今天所学过的知识,解决你们当初提出的疑问。请哪一位同学来讲一讲,水为什么不能很好的进入这个水瓶? (因为瓶中的空间被瓶子占据了,水就流不进不去。)那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水能顺利的流经这个瓶子? (把漏斗提起来)
为什么漏斗提起来,水就能顺利的进入呢?
(因为空气跑出去了,腾出了空间,水就进去占据瓶子的空间。)
如果不提漏斗,还有什么方法吗?比如说能不能通过改变漏斗颈部的形状,而设计出一种新型漏斗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在纸上面一画,或者用橡皮泥捏一捏。我们比一比,谁设计的又多又好![学生设计实验] 汇报:
①你是怎样设计的?请拿上来展示。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总结]欣赏了大家的设计之后,老师觉得你们真是能干极了!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们也要像今天那样不但要学习新知识,更要懂得把它们应用到生活、学习中,去解决一些小难题。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师,好吗?(好!)
(四)、作业
继续设计可以不受了解空气影响的漏斗。
(五)、板书设计:
了解空气
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第四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活动方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示范课
活动方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实现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课堂必须成为学校贯彻中小学法制教育。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积极参与的以促进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为目的的优质、示范课评比活动。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活动主题: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示范课评比活动
一、组织机构
组长:李玉勇
副组长:赵天紫
成员:全体教师
二、活动时间安排:2011年9月13日组织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三、参赛对象
在职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教师。
四、组织方式
根据时间安排,拟写出本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活动方
案,先组织本校相关教师进行校级公开课活动。活动过程要有参加教师听评课记录,上公开课教师要有教学设计,教研组要有组织评课的记录,学校有活动总结。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示范课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校的发展,打造和准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按照校本教研和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要求,教务处决定本学期在全校开展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要求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组内的初评活动。
二、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组长:李玉勇
副组长:赵天紫
成员:全体教师
三、参加对象
1、全校教师。
2、参加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奉献的品质。
3、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比较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4、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活动工作安排
1、活动时间:2012年4月17日
五、活动基本要求为: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渗透法制教育。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示范课
活动方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实现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课堂必须成为学校贯彻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为此经研究我们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决定开展,积极参与的以促进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为目的的优质课、示范评选活动。活动主题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
二、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组长:李玉勇
副组长:赵天紫
成员:全体教师
三、参加对象
1、全校教师。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比较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3、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活动工作安排
1、活动时间:2012年10月16日
四、组织方式
校根据时间安排,拟写出本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公开课活动方案,先组织本校相关教师进行校级公开课活动。活动过程要有参加教师听评课记录,上公开课教师要有教学设计教研组要有组织评课的记录。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哎呦,夹住了》及教学反思
《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哎呦,夹住了》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哎呦,夹住了》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2、愿意交流生活中被各种东西夹住的经历。
二、活动准备:
幼儿园用书,各种形状的白纸或彩色纸若干,记号笔和固体胶幼儿每人各一支。
三、活动过程:
1、阅读故事《小螃蟹的大“钳子”》,知道螃蟹的“钳子”会夹人。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激发幼儿园阅读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螃蟹的“钳子”能够干什么(获取食物,保护自己等)教师:请你看看最后一幅画,猜猜会发生什么事?(一个小朋友想抓住螃蟹,可能会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教师:你被螃蟹夹到过吗?请幼儿说说相关经验。
2、交流生活中被东西夹住的经验。
教师:螃蟹的“钳子”会夹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会夹人,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抽屉、门、拉链等。)
3、学习制作提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被夹伤。
教师:请小朋友在我们教室里找找哪些东西容易夹人。
教师:怎么样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被夹住(引出制作提示牌。)。;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园制作提示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教师记录幼儿园的提示语。如:关门要小心哦,抽屉慢慢拉。
把制作好的提示牌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集体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小结:动作要轻,要慢慢的,小心自己被夹住,也要小心夹到其他人。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夹子,了解了夹子的用途。
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参与积极性始终很高。
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哎呦,夹住了》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