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纠正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偏见
文章标题:纠正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偏见
随着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和从地方高校直接接收毕业生入伍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参军入伍。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优化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对各级组织如何培养使用大学生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使用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其知识优势,使用不当则是对高学历人才的浪
费,给部队建设带来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不良用人观念的束缚,大学生干部的岗位分布,不同程度出现了机关多、基层少,技术多、指挥少,政工多、军事少,副职多、主官少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纠正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几种偏见。
一是纠正“还年轻,需要多磨一磨”的偏见。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军营,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们虽然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初到部队,不熟悉基层,不了解官兵,特别是对第一任职有些力不从心,难免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由于他们文化程度较高,思想活跃,遇事爱发表见解,有时甚至“不服从”或是与领导意见相左;少数人承受能力弱,遇到挫折或批评不能正确对待,爱钻牛角尖等等,常常会给周围同志留下“毛病多”、“不成熟”的印象。受此影响,有的单位往往不管专业对口与否,一律安排大学生入伍的干部干几年排长,还觉着他们年纪轻,这样做对他们的成长进步有好处。不可否认,地方大学生干部年龄相对小,而且第一任职有不少不适应,的确需要磨练摔打,但如果一味强调年龄大小、军龄长短、职务高低,不注意着眼长远,非要安排他们到排长的岗位干很长时间,必然导致大学生干部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等磨到认为该用的时候,创新的锐气、真抓实干的劲头也失去了许多,到头来必然得不偿失。至于大学生干部身上的某些缺点,应当用辩证的眼光去认识和分析,不能求全责备,把缺点和不足看得过重。邓小平同志讲过:“你觉得是人才,既使有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对于地方大学生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应当分清本质与非本质、一贯与偶然、主流与支流,只要不是思想品质和原则性的问题,就不应以打磨“棱角”为由付出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代价。何况大学生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诸如敢讲真话、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等所谓的“缺点”正是大家缺乏并需要认真学习的。
二是纠正“还嫩点,放在主官位置上不放心”的偏见。作为干部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地方大学生入伍的干部以其文化基础好,理论功底强,发展后劲大而倍受各级领导关注。但由于一些领导不适当地欣赏带兵要“横点”、“狠点”等土办法,而地方大学生干部恰恰“心慈手软”,短期内管教能力又不可能有大的提高,加之有些人参加大项活动较少,有时显得怯场,所以有的领导认为地方大学生干部“脸皮薄”、“没魄力”,不是担心带不好兵就是怕完成任务拖后腿,往往很少安排他们到主官岗位,挫伤了这些同志的积极性。不可否认,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带兵能力尚有欠缺,但“实践出真知”,不压担子难成才。各级领导必须树立“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切实按照江主席提出的对于广大中青年干部要加强实践锻炼,“要敢于把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工作压给他们,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的要求,自觉克服认识上的偏差,敢于对崭露头角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委以重任,对素质好、工作成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要走一步看两步,看准了就要大胆使用,及时把他们放在主官岗位上摔打磨练。同时,还要注意跟进服务,坚持帮中用、用中帮,切实使他们在认识和处理实际工作的种种矛盾中,不断增长才干,锻炼作风,提高本领。这也是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一个实际检验,无论对个人成长进步还是对部队长远建设都大有裨益。
三是纠正“有专长,还是放在技术岗位上更顺手”的偏见。大学生干部是带着一技之长跨入军营的,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知识优势,没有错。问题是,有的领导过分看重他们的专业特长,急着把他们安排到机要、装备维修、自动化站等技术岗位,这样做就有些不妥,如果“一次分配定终身”,势必造成这些人才素质单一,路子越走越窄;而且在干部的安排使用上出现某一岗位高学历人才扎堆,某些岗位空缺的现象。应当看到,未来高技术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各种新技术、新武器、新战法广泛应用于战场,且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斗争相互交融,这种情况下,单一型专业人才显然难以适应要求,尤其是基层工作实用性强,技术岗位有限,更多的是需要懂技术的指挥型人才。随着大学生干部入伍比例的增加,他们必将成为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着眼拓宽干部成长的路子全面培养。对此,江主席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强调,要培养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牢固树立复合型人才学生干部进行指挥与技术、军与政、机关与基层等岗位互换,不断优化其综合素质结构,培养懂技术、会指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于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干部,更要放在指挥、行政岗位上重点培养。
总之,地方大学生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只有培养和使用好这批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优秀年轻人才,我党我军才能永葆旺盛生机与活力,才能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进而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纠正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偏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纠正对地方
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偏见。
第二篇:纠正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偏见
随着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和从地方高校直接接收毕业生入伍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参军入伍。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优化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对各级组织如何培养使用大学生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使用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其知识优势,使用不当则是对高学历 人才的浪费,给部队建设带来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不良用人观念的束缚,大学生干部的岗位分布,不同程度出现了机关多、基层少,技术多、指挥少,政工多、军事少,副职多、主官少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纠 正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几种偏见。一是纠正“还年轻,需要多磨一磨”的偏见。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军营,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们虽然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初到部队,不熟悉基层,不了解官兵,特别是对第一任职有些力不从心,难免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由于他们文化程度较高,思想活跃,遇事爱发表见解,有时甚至“不服从”或是与 领导意见相左;少数人承受能力弱,遇到挫折或批评不能正确对待,爱钻牛角尖 等等,常常会给周围同志留下“毛病多”、“不成熟”的印象。受此影响,有的单位往往不管专业对口与否,一律安排大学生入伍的干部干几年排长,还觉着他 们年纪轻,这样做对他们的成长进步有好处。不可否认,地方大学生干部年龄相 对小,而且第一任职有不少不适应,的确需要磨练摔打,但如果一味强调年龄大 小、军龄长短、职务高低,不注意着眼长远,非要安排他们到排长的岗位干很长 时间,必然导致大学生干部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等磨到认为该用的时候,创新的锐气、真抓实干的劲头也失去了许多,到头来必然得不偿失。至于大学生 干部身上的某些缺点,应当用辩证的眼光去认识和分析,不能求全责备,把缺点 和不足看得过重。邓小平同志讲过:“你觉得是人才,既使有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对于地方大学生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应当分清本质与非本质、一贯 与偶然、主流与支流,只要不是思想品质和原则性的问题,就不应以打磨“棱角 ”为由付出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代价。何况大学生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诸如敢讲 真话、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等所谓的“缺点”正是大家缺乏并需要认真学习的。
二是纠正“还嫩点,放在主官位置上不放心”的偏见。作为干部队伍中的一 个特殊群体,地方大学生入伍的干部以其文化基础好,理论功底强,发展后劲大 而倍受各级领导关注。但由于一些领导不适当地欣赏带兵要“横点”、“狠点” 等土办法,而地方大学生干部恰恰“心慈手软”,短期内管教能力又不可能有大 的提高,加之有些人参加大项活动较少,有时显得怯场,所以有的领导认为地方 大学生干部“脸皮薄”、“没魄力”,不是担心带不好兵就是怕完成任务拖后腿,往往很少安排他们到主官岗位,挫伤了这些同志的积极性。不可否认,地方大 学生干部的带兵能力尚有欠缺,但“实践出真知”,不压担子难成才。各级领导 必须树立“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切实按照******提出的对 于广大中青年干部要加强实践锻炼,“要敢于把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工作压给 他们,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的要求,自觉克服认识上的偏差,敢于对 崭露头角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委以重任,对素质好、工作成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要走一步看两步,看准了就要大胆使用,及时把他们放在主官岗位上摔打磨练。同时,还要注意跟进服务,坚持帮中用、用中帮,切实使他们在认识和处理实 际工作的种种矛盾中,不断增长才干,锻炼作风,提高本领。这也是对地方大学 生干部的一个实际检验,无论对个人成长进步还是对部队长远建设都大有裨益。
三是纠正“有专长,还是放在技术岗位上更顺手”的偏见。大学生干部是带 着一技之长跨入军营的,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知识优势,没有错。问题是,有的领导过分看重他们的专业特长,急着把他们安排到机要、装备维修、自动 化站等技术岗位,这样做就有些不妥,如果“一次分配定终身”,势必造成这些 人才素质单一,路子越走越窄;而且在干部的安排使用上出现某一岗位高学历人 才扎堆,某些岗位空缺的现象。应当看到,未来高技术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各种新技术、新武器、新战法广泛应用于战场,且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斗 争相互交融,这种情况下,单一型专业人才显然难以适应要求,尤其是基层工作 实用性强,技术岗位有限,更多的是需要懂技术的指挥型人才。随着大学生干部 入伍比例的增加,他们必将成为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着眼拓宽干部 成长的路子全面培养。对此,******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强调,要培养既懂 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牢固 树立复合型人才学生干部进行指挥与技术、军与政、机关与基层等岗位互换,不 断优化其综合素质结构,培养懂技术、会指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 于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干部,更要放在指挥、行政岗位上重点培养。
总之,地方大学生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只有培养和使用好这批 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优秀年轻人才,我党我军才能永葆旺盛生机
与活力,才能 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进而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思想汇报
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思想汇报
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思想汇报
我从地方大学生到武警部队基层排长“角色”的转变历程,是段向往、失落、理解、融合、热爱的心路历程。
到部队没多久,踌躇满志的我就被失落所代替。作为支队惟一一名“学生官”,战友们一提起我都夸“年轻又有文化,大有前途”,但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跟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干部不一样”。这句话像一堵无
形的墙横在我和战友们之间。如何赢得战友的信任,如何融入到他们当中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3年6月下旬,皖南地区暴发山洪,我所在中队受领了抢险任务。我想,作为排长,这不正是与战友打成一片的好机会吗?当天抵达抗洪一线已是晚上9点多钟,来不及休整,我们就上了大堤。暴雨如注,天黑路滑,我和战友们扛着几十公斤的沙包,奔跑在圩堤上。背磨破了,脚扭伤了,手划破了,我都咬牙坚持,并不断提醒战友们注意安全,为他们加油鼓劲。就这么坚持干了6个多小时。在返回驻地的路上,又累又困的战友们,有的走着走着就打起了瞌睡,稍不注意就可能掉进滚滚洪水中,但谁也没有叫苦叫累。10多天的抗洪战斗,我和战友们转战在安徽省的宣城、芜湖两个城市。抗洪中,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宣传员,每天和战友们一起制管涌、固大堤,苦在一起,累在一起,笑在一起。“没想到大学生干部也能吃苦!”这是抗洪期间领导和战友们给我的一句评价。在他们的目光里,我看到了赞美和敬佩。这次抢险救灾,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军人担负的神圣使命,感受到了战友们的可爱和伟大,也懂得了理解才能融入,融入才会懂得热爱的道理。在这里我想告诫刚刚步入军营的大学生战友们,初入军营,你们有着许多先天不足。俗话说:开好头,起好步,踢好头三脚。但如果自以为是,一迈进部队就想着如何“烧火”,如何体现与众不同,往往会陷入被动。“踢好前三脚”的关键在于适应环境,融入集体。因此,你们既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与官兵们打成一片,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又要勇于面对挑战,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敢于在关键时刻施展自身的才华。这样,你就能成功!把特长放在最合适你的支点上发挥
●2002年7月,我取得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后,到武警上海总队一个基层中队任排长。刚到中队,我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心里十分着急。我是总队惟一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大家的眼睛都在盯着我,看我怎么干呢。
我怎样才能融入这个集体?该如何开展工作?心理学是我的主要特长,可我又该如何施展?直到“杨阳事件”的发生,我才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验证了“把特长放在最适合你的支点上发挥”这句话的内涵。战士杨阳,性格急,脾气爆,凡事总以自我为中心,且急功近利,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战友关系不融洽,经常与班长顶撞。中队干部多次找他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不佳。对此,有人主张给他处分,也有人提出作为“个别人”处理。我凭着专业的敏感,私下对杨阳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不是思想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问题:他性格急躁兼暴躁,是典型的躁狂症。杨阳家在村里是个外姓,从小就遭人歧视,导致他性格暴躁怪僻。杨阳的症状只有从心理上进行矫治才能取得效果。我毛遂自荐,向中队要求为杨阳做心理疏导。我运用“气质遮蔽”原理为他制订了“治疗方案”。杨阳对烹调技术感兴趣,我为他买了食品雕刻书籍和专用刀具,送他到地方饭店培训,让他学食品雕刻、练手工剪纸等慢工细活,培养他的耐性,磨练自控能力。杨阳学成之后我又向中队建议将他调到炊事班工作。时逢老兵退伍会餐,杨阳主勺的“凤凰展翅”、“水上行舟”等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食品雕刻作品,赢得了大家的称赞。杨阳第一次听到这么多人称赞,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通过疏导治疗,小杨心理障碍得到排除,就像换了一个人,处理问题冷静多了,从此再也没有和别人吵过架、动过手。
杨阳的转变让我找到了体现自己价值的支点。随后,我又先后利用心理学的“转移代偿”、“认知治疗”、“潜意识释放”等原理,对有心理疾病的官兵进行了治疗,都有收效。
现在,我在支队开辟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热线、心理网站,并开展书信咨询,先后收到战士来信1000多封。我还注重吸收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华,比如谈心、“三互”、“双四一”等活动,不断丰富心理工作的内容。
去年以来,我先后为官兵心理咨询1000多人次,治好了28人的心理疾病,为基层培训心理咨询员22名。今年6月,在总队召开的心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领导安排我介绍了开展心理工作的经验。作为一名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干部,坐在主席台上的那一刻,我还真有点自豪感呢。
“三把火”“烧”到了自己 ●从华东政12全文查看
第四篇: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培养使用的建议
对地方大学生入伍培养使用的建议
善詹 工吖兖最近,我们通过查 阅档案、问卷调查、个别 了解、座谈研讨等形式,对地方大学 生干部 的接收入伍、育培养、拔使 用等 教 选情况进行 了一次全面调查分析,有以下几点 建议 :要加 大招收地 方大 学生政策 的宣传 力度。从调查情 况看,8 . %的地方大学生 干部虽然 向往军营,有 33 愿意到部 队工作,但入伍前对部队的真实情况 不是很 了解,有的只是有一 种 一 学确定地 方大学生干部工龄起算和任职定级的时间。地方 大从 学入伍 的干部 反映,地方高 中生考上军 队院校毕业的干部,从人军校 就开始计算兵龄,而且一毕业就任职定级,而从地方大学招 收入伍 的干部,如果 同样是本科生,比他们兵龄上晚就 了 4年,任职定级也晚 了 1 因而,年。他们普遍感到在待 遇上吃 一 朦艨胧胧 的好感,有的虽然 1 3 头上表态愿意到部队工作,但思 想上还 比较矛 盾,决 心不够坚决。很有 必要在接收他们 入伍前,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介绍部 队的一些真实情况,他们将 远使 了亏,利于调动积极性。不 而且从 任职定级 的时间上看,各个军区、各个 部队执行 的政策规定也不一样,有的部队对地 方大学生从一入伍就定职定级 为副连职中尉,而某部 2 0 0 2年前接收的地方 大学生干部,入伍后都有一年 的集 中培训I 见习期,然后才任职定级为中尉副连。同时,干部 的工资、各种保 险、退休时间的起 算和家属随军待 遇的享受 等都 与军龄直接挂钩,如果兵龄晚,将直接受 到影 响,就无形 中使这些 同志产生 了一定的这 不平衡的心理。建议全军各部 队执行统一 的政策规定。次,其 要及时建立地方大学生干部接收入伍 后的各种供 应关系。目前,地方大学 生接收入伍后 到任职定级前 的一段时间 内,没有伙食、被装 等供应关 系,食费 只能 自己预借垫支,伙 服装也只能 自己掏钱价拔,对工作学习带来不便。建议对这些同志,只要安心部队,在适应期 内没有退 回原 校的,应及 时建立伙食服装和工资供应关系,以利 于他们能安心工作和学习。再次,要畅通地方大学生 于部继续发展深造的渠道。调查 中了解到,8 . %的有 33 地方大学生干部都有考研继续发展深造 的愿望,而现行政策规定任职不满 2年不 允许报考研究 生,而且考研 的审批权限也 比较高,这样就会使一些 同志的考学愿望 由于部 队工作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而难以实现。建议从 培养 人才的角度 出发,缩短考研任职年 限,降低考研的审批权 限,积极为地方大学生干部继续深造创造条件,为部 队建设培养更多更好 的人才。(者单位 :8 0 作 6 2 6部 队政治部)责任编辑 刘 朝大理想 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衡利 弊,出慎重选择。但是权 作调查 了解 中大家普遍反映,在接 收他们入伍时,对部队情 况的介绍不够,只是进 行了一些 理想 化的宣传,有的招收干部 在接收他们入伍时对部队情况的介绍不全面、不客观、实际,不 只让他们了解好 的一 面,宣传 的一些政策规定和待遇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出入较
大。比如,有的地方入伍 大学生干部反映,招收干部对 他们讲,一到部队就享受 副连 职中尉 干部待遇,但到部队后才知道,还有一年的见习期,之后才任职定级为副连职中尉。就产生 了上 当受骗的感觉,出现 不安心 和思想波动。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在招收地方大学生入伍 的问题 上,首先应加大部队实际情 况的介绍和有关政策待遇的宣传力度,力求使他们在全面客观如实地了解部 队实 际情况的基础上,出符合个人作奋斗志向的选择,充分做好应对部队各种考验 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安心部 队,建功立业。二要严把地方大学生招收入伍 的关 口。首先是思想关。地方 大学生虽 然有一部分愿意 到部 队工作,但入伍动 机是 多样的。有的确 实是想献身 国防,效祖 国,报 但有 的侧重于利益方面 的得失做出到部队工作 的选择 ; 的甚至 把部 队作 为曲线就有 业的跳板,想着到部队后即使干不了,转业 到地方也能安
排 个公务员,到部队后工作怕吃苦,生活怕艰苦,不积极追求 上进,熬年头,日子。为此,混 在招收地方大学生入伍时,一定要加强对其思想素质的考察,真正把那些入伍 动机端正,热爱部队,思想基础扎实的同志接收到部 队。其次是索质关。凋查显示,某部3 9名地方 大学生干部 中只有 2 % 的在棱 期间学业成 绩和5 表现 比较优秀,其余都是居于中等或中下游层 次,专业理论功 底和文化基础并不扎实,有的从心理素质、性格气质等方面看,确实不适应部队的要求。因此,在招 收地 方大学生时应按照 引进人才的标准,严把素质关 口,不仅要看专业成绩,也要看 发展潜力和势头 ; 不仅要看知识 基础,也要看实际技能 ; 不仅要 看身体素质,也要看心理素质,切实把人才真正吸引进来,杜绝 照顾关 系和人情 的现象。再次是专业关。从部 队的实际需要看,招收一些地 方理工类大学生 无疑是必要的,可以有效地 弥补 部队在这方面人才 的不足,但在接收人伍挑选 专业 时,应充分考虑部队的现实需要,尽可能地吸收工作急需和专业通用或相近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有用武之地,更好地发挥知识优济南军区某部 注重密切新 形势下的官兵关 系,尊干 爱兵把 势,否则,不仅浪费了人 才资源,也会 使一些 同志感 到怀 才不教育作 为部队经常性教育的主要 内容,形成 了官兵 团结友 爱的 遇。不上 用 场,响思 想 的稳 定。派 影良好 氛 围,促 进 了部 队 的 全 面建 设。图 为训 练 间 隙政 委 杨 友 斌三要解决好地方大学生干部关心的实际问题。首先,要科与战- r交流思想。k4 〕李 书伟 赵宇 闪/ 摄影报道2
第五篇: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思想汇报
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思想汇报我从地方大学生到武警部队基层排长“角色”的转变历程,是段向往、失落、理解、融合、热爱的心路历程,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思想汇报。到部队没多久,踌躇满志的我就被失落所代替。作为支队惟一一名“学生官”,战友们一提起我都夸“年轻又有文化,大有前途”,但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跟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干部不一样”。这句话像一堵无形的墙横在我和战友们之间。如何赢得战友的信任,如何融入到他们当中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3年6月下旬,皖南地区暴发山洪,我所在中队受领了抢险任务。我想,作为排长,这不正是与战友打成一片的好机会吗?当天抵达抗洪一线已是晚上9点多钟,来不及休整,我们就上了大堤。暴雨如注,天黑路滑,我和战友们扛着几十公斤的沙包,奔跑在圩堤上。背磨破了,脚扭伤了,手划破了,我都咬牙坚持,并不断提醒战友们注意安全,为他们加油鼓劲。就这么坚持干了6个多小时。在返回驻地的路上,又累又困的战友们,有的走着走着就打起了瞌睡,稍不注意就可能掉进滚滚洪水中,但谁也没有叫苦叫累。10多天的抗洪战斗,我和战友们转战在安徽省的宣城、芜湖两个城市。抗洪中,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宣传员,每天和战友们一起制管涌、固大堤,苦在一起,累在一起,笑在一起。“没想到大学生干部也能吃苦!”这是抗洪期间领导和战友们给我的一句评价。在他们的目光里,我看到了赞美和敬佩。这次抢险救灾,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军人担负的神圣使命,感受到了战友们的可爱和伟大,也懂得了理解才能融入,融入才会懂得热爱的道理。在这里我想告诫刚刚步入军营的大学生战友们,初入军营,你们有着许多先天不足。俗话说:开好头,起好步,踢好头三脚。但如果自以为是,一迈进部队就想着如何“烧火”,如何体现与众不同,往往会陷入被动。“踢好前三脚”的关键在于适应环境,融入集体。因此,你们既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与官兵们打成一片,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又要勇于面对挑战,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敢于在关键时刻施展自身的才华。这样,你就能成功!把特长放在最合适你的支点上发挥●2002年7月,我取得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后,到武警上海总队一个基层中队任排长。刚到中队,我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心里十分着急。我是总队惟一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大家的眼睛都在盯着我,看我怎么干呢。我怎样才能融入这个集体?该如何开展工作?心理学是我的主要特长,可我又该如何施展?直到“杨阳事件”的发生,我才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验证了“把特长放在最适合你的支点上发挥”这句话的内涵。战士杨阳,性格急,脾气爆,凡事总以自我为中心,且急功近利,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战友关系不融洽,经常与班长顶撞。中队干部多次找他做思想工作,但效果不佳。对此,有人主张给他处分,也有人提出作为“个别人”处理。我凭着专业的敏感,私下对杨阳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不是思想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问题:他性格急躁兼暴躁,是典型的躁狂症。杨阳家在村里是个外姓,从小就遭人歧视,导致他性格暴躁怪僻。杨阳的症状只有从心理上进行矫治才能取得效果。我毛遂自荐,向中队要求为杨阳做心理疏导。我运用“气质遮蔽”原理为他制订了“治疗方案”。杨阳对烹调技术感兴趣,我为他买了食品雕刻书籍和专用刀具,送他到地方饭店培训,让他学食品雕刻、练手工剪纸等慢工细活,培养他的耐性,磨练自控能力,思想汇报《大学生入伍干部的思想汇报》。杨阳学成之后我又向中队建议将他调到炊事班工作。时逢老兵退伍会餐,杨阳主勺的“凤凰展翅”、“水上行舟”等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食品雕刻作品,赢得了大家的称赞。杨阳第一次听到这么多人称赞,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通过疏导治疗,小杨心理障碍得到排除,就像换了一个人,处理问题冷静多了,从此再也没有和别人吵过架、动过手。杨阳的转变让我找到了体现自己价值的支点。随后,我又先后利用心理学的“转移代偿”、“认知治疗”、“潜意识释放”等原理,对有心理疾病的官兵进行了治疗,都有收效。现在,我在支队开辟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热线、心理网站,并开展书信咨询,先后收到战士来信1000多封。我还注重吸收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华,比如谈心、“三互”、“双四一”等活动,不断丰富心理工作的内容。去年以来,我先后为官兵心理咨询1000多人次,治好了28人的心理疾病,为基层培训心理咨询员22名。今年6月,在总队召开的心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领导安排我介绍了开展心理工作的经验。作为一名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干部,坐在主席台上的那一刻,我还真有点自豪感呢。“三把火”“烧”到了自己●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入伍,我在武警上海总队二支队四中队当排长。我认为,新官上任自然少不了“烧”上“三把火”。可没想到,这火竟“烧”到了自己。那是我任职的第3天,酷暑难耐。我查勤时,心想战士们太辛苦了,便拿毛巾为哨兵擦汗,买冷饮和哨兵一起消暑。中队长发现后,搬出《执勤规定》让我认真学习,看错在哪里。我当时一下懵了,百思不解:全社会都在倡导人文关怀,自己对战士多有人情味呀,哪儿犯错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几天,我又被中队长“说”了一顿。那是一个假日,我带中队团员青年外出看戏。我只告诉大家放松地欣赏节目,没提什么要求。不料,严惯了的战士一放松就失控,竟然有人躲到一旁抽烟,往返的队伍也是松松垮垮。群众见了指指点点,颇有微词。消息传到中队,中队领导大动肝火,说我“不会管兵”。说真的,经历了这两件事,我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怀疑自己迈错了门。正当我迷茫之际,支队政委到了中队,找我谈心。当着政委的面,我把自己的满腹委屈倒了出来。政委听完后,一句安慰的话也没说,而是给我讲部队的传统、纪律,带兵的艺术,管理的方法,最后还把中队长叫来,让我俩交换思想。临走前,政委送了我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政委送我的那句话让我感到了他的良苦用心,他是期盼我尽快适应军旅这片沃土,从有志青年转变成合格的警官啊!渐渐地,我不再用自我的标准衡量部队的纪律、官兵的行为,而是辩证的、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一切。我认真学条令条例,懂得了严守纪律是部队战斗力的有力保证;我热情与战士交流,明白了关心战士不等于溺爱,更不是纵容;我主动向中队长学习带兵方法,管理经验。有一次,轮到我查夜哨,中队长说,你刚到部队,我陪你一起去查吧。在查哨的过程,我看到了自己与中队长的差距。每到一个哨位,他都要仔细询问,认真查看执勤设施,从查哨时间到内容都比我查哨复杂得多。我有点纳闷,就问:“队长,查哨何必那般认真,不出事就行了嘛。”“如果你是一个主官,每天不看一下自己的士兵,不看一下哨位,你能睡好觉吗?”中队长的话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从中感受到了要带好部队前提必须是热爱战士、对他们一定要尽职尽责的道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注重用部队的优良传统锻造自己,不再觉得被子叠成“豆腐块”,牙缸毛巾“列队看齐”是一种怪现象。在工作中领悟了一些东西:部队允许个性,但个性需要融于共性之中,必要的整齐划一是军威的体现,也是对韧性的磨砺,对作风的锤炼。在此,我送新入伍的大学生干部一句话:自己理想的小苗,只有植根于部队这片沃土上,才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