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昌县新农村建设系列报道文稿
系列报道《开阔眼界 助推发展》一
巴山新居:点亮新希望扮靓新生活
【口播】7月25日至26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率领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和县级有关部门、部分乡镇负责人,赴巴州市巴州区、平昌县,对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为了更好地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我台《渠县新闻》将播出三集系列报道《开阔眼界 助推发展》,今晚播出第一集体《巴山新居:点亮新希望扮靓新生活》。平昌县系统谋化,统筹推进“巴山新居”工程建设,一座座巴山新居成为装点在巴山大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让群众“搬进新房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请看报道。
记者(同期声):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平昌县的驷马水乡创举村的新村聚居点,那么跟随我们的镜头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呢,这样的汉唐仿古建筑是巳经基本形成。
【正文】在平昌县驷马镇创举村新村建设中,全镇上下群策群力,采取“五加二”和“白加黑”工作模式,仅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让老百姓搬进了新家。
记者(同期声):现在的新村聚居点巳经形成了,那这个房子是您家的吗?
创举村四社村民(同期声):这个房子就是我家的。记者(同期声):看上去非常漂亮,你觉得现在的房子和以前的房子有什么区别?
创举村四社村民(同期声):现在的房子和跟那以前的房子区别是两个样了,以前我们的房子是属于土坯房,现在我们住的房子相当于城里人说的小别墅。
记者(同期声):小别墅,你觉得住进去心里的感觉是不是非常开心,对不对?
创举村四社村民(同期声):非常舒服。
【正文】驷马镇以打造川东北农村旅游示范片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合理规划,精心布局,建成以居住、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生态水乡新城。
驷马水乡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同期声):我们这个48套民居,在未启动之前,先展开了多次群众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在宣传发动、召开群众会议以后,成立指挥部办公室对相关建设机制发动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我们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模式进行统规统建。我们也采取引进企业,兴办农家乐,不但让老百姓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也让老百姓的兜里装满了票子。
平昌县城乡规划设计室规划员(同期声):在我们那个建筑风格方面我们采用的是一些仿古,在这个规划设计中间,我们运用当地驷马的基本元素马文化来打造一些景观、商品,作为我们基本的地域特色。在这个聚居点,我们还将联系到下面几个水乡聚居点一起来做一个整体的打造,其中我们都采用的是一些比较适合水乡地域特色以及它的风格风貌的建筑元素以及材质元素来一起为水乡组建一幅美丽的蓝图。
【正文】驷马水乡创举村新村聚居点建设巳接近尾声,村民也在陆陆续续的装修自个家的房子,都期盼早日搬进新居。
驷马水乡创举村村民(同期声):我们原来是土墙房子,搬到这里来,现在是砖房子,住得都还舒服都还满意的,现
在我们在装修,装修了以后嘛我们就说我们一家人就搬到这里,就喊我去学厨师,学厨师了我们就开农家乐。
【正文】如今的平昌农村,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幢幢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户,一个个现代化的大棚点缀在山野田间,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许多农村老百姓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第二篇:学校特色建设系列报道
学校特色建设系列报道——校本课程特色
石河中心小学地处普湾新区最北疆,南与三十里堡相邻,北与普兰店接壤.沈大铁路横贯南北,哈大公路上的马达日夜轰响, 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经济发展得天独厚.占地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8平方米,拥有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体育室;操场面积10000平方米,人造草坪,塑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游泳馆和体育馆一应俱全。
多年来, 学校从“健康第一,服务第一,管理第一,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 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特色兴校,特色兴教”的工作思路,遵循“一 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逐步实现“精神文明优先,办学条件优越,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异”一流的办学目标。先后荣获“辽宁省图书示范化学校“、“大连市办学设施标准化学校”;“大连市绿色学校”;“金州区两个文明先进单位”;“金州区管理规范化学校”;大连市田径重点项目学校、大连市大课间先进单位和优秀学校,金州区足球网点校;金州区特色学校、特色建设示范校的光荣称号。学校的特色建设初见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科研引领,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创建特色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班班有项目,人人有作品;低年级入门:
一、二年级吹墨画、树叶粘贴;中年级提高:
三、四年级相框制作、剪纸、国际跳棋;高年级发展:
五、六年级电动小汽车、超级结构、水动力火箭和机器人十字绣”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以手工艺制作为主体,体育、艺术、学科相辅助的校本课程,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目前我校有1600名学生,30个常规教学班里,有43个校本课程教学班。每年可见作品达一千多件,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别,一是手工艺类:主要有刺绣、粘贴、编制、剪纸。二是文艺类:主要有舞蹈、合唱、民间乐器、美术、书法。三是体育类:主要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象棋。四是科技类:主要是科技制作和小发明。五是特长类:主要有奥数、英语、写作、计算机等。校本课程的扎实推进,为打造书香校园书写了浓重的一笔,成为该校的特色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河中心小学 王晓周2012年1022日
第三篇:发展县域文化 建设和谐平昌
【调研】发展县域文化 建设和谐平昌
四川省巴中市委政研室主任
杨 斌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县域文化是传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渠道和基础。在以文化竞争为内核的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平昌县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县域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了和谐平昌的建设步伐。
一、基本做法
(一)推进“三项改革”,增强县域文化建设活力。平昌县一直坚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更新融资机制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促进县域文化建设。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变政府“办文化”为政府“管文化”,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主要依靠经济、法律手段管理转变,既保证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又推动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平昌县采取股份制形式建立的小角楼艺术团,成立三年来自创节目150余个,演出400余场次,培育艺术人才200余名。二是完善经营机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创新经营机制,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整合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支持文化单位之间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现资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优化组合,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新的分配激励机制、市场营销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规范文化经营行为,建立文化经纪人制度,形成行业自律机制。三是更新融资机制。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入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近三年,县乡财政投资800多万元,激活民间资金7000多万元,引进项目资金1.4亿元,为县域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施“三大工程”,搭建县域文化发展平台。建设县域文化,搭建发展平台是基础,平昌县坚持把县域文化平台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统筹安排,强力实施。立足实际,很抓文化载体、文化扶贫、文化人才“三大工程”,构建县域文化发展平台。一是在城镇实施文化载体工程。坚持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科学运作,建成县文化大厦、影都大厦、图书分馆、江州文化娱乐城等大型文化娱乐中心,同时,正在规划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县城滨河路文化一条街、伯坚文化公园、白衣古镇文化开发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群。强化社区文化网点建设,建立集图书阅览、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化阵地10余个,形成县歌舞团、金秋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书法、美术、摄影、老年门球等文化团体、艺术协会35个。二是在农村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坚持“功能延伸、重心下移”的原则,采取“划拔资产、增加投入、项目带动”等办法,改善乡镇文化单位建筑设施4000余平方米,全县27个乡镇文化阵地面积均超过150平方米,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321”活动,建成村文化室300个、社文化大院2000个,开展10000家文化帮扶结对子活动。三是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引入竞争机制,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良、能管善干、与时俱进”的要求,对全县文化事业管理干部进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使用;乡镇宣传文化服务站人员在其他部门减编裁员的情况下,站均增编1人,吸纳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从事文化工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组织管理人才队伍。采取“外地引进、本地发掘、专业培训、实践提高”等方式,选拔、培养、建设了一支德艺双馨的专业艺术人才队伍。实行“政府倡导、部门指导、骨干合力”的办法,依托文体协会和文艺表演队等,凝聚业余文艺人才3000多人,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业余文艺人才队伍。同时,坚持设立文艺人才奖励基金,每两年开展一次“三个‘十佳’评选活动”,即评选十佳民间特色艺术项目、十佳业余文艺团队、十佳文艺骨干,促进文化人才队伍繁荣,人才“洼地”汇聚功能日渐显现,基本形成了以县城文化单位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文艺团体协会为支撑、覆盖城乡、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
(三)巧打“三张主牌”,发展县域特色文化。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文化独特、生态文化俱佳、现代文化超前,构成了平昌县县域文化丰富的资源存量和独具的潜在优势。近年来,该县突出重点,抓住历史文化、红军文化、企业文化“三张主牌”,不断赋予县域文化新内涵,提升县域文化新品味,强化县域特色文化建设。一是立足历史文化,发展县域特色文化。坚持对文物古迹、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和开发,收集整理北山寺、巴灵台、白衣庵等民间故事、传说130多个,民歌、山歌、俚曲700多首,整编《平昌风流—民间故事、传说集》三部近40万字、《平昌县民间歌谣集成》八卷90万字。形成以翻山铰子、得胜秧歌、响滩快板、土兴书法、青云器乐、驷马锣鼓、板庙唢呐、白衣龙舟、龙岗山歌、邱家歌舞等独具一格、特色鲜明的文艺产品。二是立足红色文化,发展县域特色文化。平昌县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的故乡,刘伯坚烈士纪念馆旧址已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经典、全国第28条红色旅游专线,年接待游客4万人以上。在丰富和发展县域文化的过程中,平昌县大力挖掘红军文化,不断赋予新内涵,升华为“开明的思想、诚信的品质、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为核心的平昌主流精神,围绕主流精神,在全县开展以致富星、和睦星、守法星、卫生星、优生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把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用文化的力量来引领、焕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三是立足企业文化,发展县域特色文化。通过考证清代廖伦创办的“南台”、“魁阁”及白衣吴翰林香酒坊等百年酒坊,深入挖掘四川江口醇、小角楼的“醇、和、福、新”的酒源文化,提升“竞争、创新、激情、诚信”的企业文化,组建江口醇战旗歌舞团、小角楼艺术团等文艺团体,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使“酒乡平昌”享誉大江南北。同时,更弘扬光大了平昌特色文化。
(四)坚持“三项创新”,营造县域文化发展环境。发展县域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保障。平昌县坚持在“制定配套制度、提升科技含量、发展文化市场”等三个方面不断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坚持制度创新。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县情,制定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利于文化发展的配套制度,营造了一种鼓励支持创新、便于吸纳和汇聚人才进行文化生产服务的精神氛围;增添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空间;形成了文化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系统。二是提升科技含量。紧跟时代步伐,在县域文化编制规划、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不断增加现代科技理论和技术含量,注入知识的、智力的新鲜因素,为营造县域文化高雅、健康、优良的艺术品位和丰富、先进、科学的质量内涵,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强化文化市场体系。坚持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流通渠道,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建设,建立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艺术品、印刷业等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形成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全县建有文化市场13个,经营项目达61项,经营摊点287个,年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
二、主要成效
(一)县域文化网络逐步形成。平昌县已构建成覆盖县、乡、村、社的文化设施网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创造了条件。在县城,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县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城、文化广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展现现代城市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群。社区已发展文化服务中心11个、老年活动中心9个、青少年活动中心4个,丰富多样的文体协会30个。县文化馆馆社面积增加到1600平方米,县图书馆联网建起了“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平昌基层服务站”,全县建立电影放映队26个,年服务观众80多万人次。在企业,建立了江口醇战旗歌舞团,小角楼艺术团、小角楼舞蹈培训基地等。农村达到了“乡乡有办公地点、办公设施、活动阵地、办公人员”,全县乡镇文化站阵地达到部颁标准的二、三级站达67%,一级站达33%,建成基层图书室13个、科普教育园10个、村社文化活动室2300余个,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
(二)县域文化功能日趋增强。一是文艺新作不断涌现。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弘扬发展主题、形式丰富、风格多样的文艺作品。近三年,全县年均有150余个作品在市级以上文化赛事、展演中获奖,其中《翻山饺子舞》三度应邀在全省展演,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巴山风情舞《撞亲》一经上演引起轰动;土色土香的《莲花闹》、《钱串子舞》、《柳州秧歌》、《巴山背二哥》等地方民间舞蹈节目已成为全市舞台艺术的佳作。美术作品有57件在国外展出,其中7件被国外博物馆收藏;摄影作品《山里的孩子盼奥运》等3幅入选全国申奥图片巡回展。二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2年以来,年均组织文化活动100余场次,观众达20万余人次。“正月十五登高节”、“美酒节”、“龙舟节”、“运动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不断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四中全会进山村”、“喜看农村新变化”等主题活动,使人民群众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躁、愉悦身心、提升素质。
(三)县域文化建设效益凸显。平昌县认真把握文化业的双重属性,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轮子并驾齐驱,文化发展基本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辉映、与社会进步相融合、与历史传统相承接、与现代文明相贯通的良好势态。涌现出了以民间文化艺术为依托的民俗文化产业;以红军文化为依托的红色文化产业,以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的生态文化产业;以广播电视为依托的传媒产业;以江口醇、小角楼酒业为依托的企业文化。文化产业链不断地得到延伸,县电影公司改制后兼营多业,年创收40余万元;县图书馆开办“读书沙龙”、电脑培训班等,年创收8万余元;文化馆开办艺术培训班、礼仪服务公司和广告设计公司,年创收超过10万元,全县仅延伸文化产业链年增加收入100余万元。城乡文化达到了相融互动。锣鼓、秧歌、唢呐、龙灯等“下里巴人”式的民俗文化定期进城登台献艺,“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文化经常进农村开设“文化超市”,每年为农民送上了10个精品舞蹈、10场露天电影、100幅书画作品、100首经典歌谣、1000幅春联、1000册图书、10000份农科资料、10000家文化帮扶的“文化大餐”,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文化的全面发展。平昌县1998年被省政府授予“文化先进县”,近年来,先后两轮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并于2004年底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初验。
(四)县域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平昌县发展县域文化,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大局意识普遍增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张扬,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27.94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增收270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24.6%、11.8%,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42.1:22.8:35.1。全县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呈现出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局面。
三、几点体会
(一)发展县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是支点。平昌县推进县域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认识文化作用,谋划文化战略,以“文化平昌”推进“和谐平昌”,在发展中探索和谐,在和谐中推进发展,传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炼和升华了民风民俗,展现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促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发展县域文化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也是生产力,县域文化是县域经济的深层支撑。平昌县坚持以“文化强县”推动“经济强县”建设,把发展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来认识,作为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来开发,以其所特有的启蒙力、感染力和教化力,以及对人精神层面的渗透力、提升力和引导力,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推动力,借文化之力促县域经济发展,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发展县域文化要强化组织领导。一个地方的实力展示靠经济,魄力展示靠文化,文化发展离不开组织领导。平昌县在发展县域文化中,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小组,坚持实施文化建设“一把手”工程,出台了《平昌县文化建设十年规划》、《关于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坚持实行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奖惩,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人人参与,共促文化繁荣的局面。实践表明,强化组织领导是推进县域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四)发展县域文化要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走改革创新之路推进县域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平昌县坚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增添举措,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经营机制创新、技术含量提高,丰富文化内涵、优化文化结构、提升文化品位,统筹文化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县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法宝。
(五)发展县域文化要立足自身特色。县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旗帜,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发展县域文化应坚持特色为先。平昌县在发展县域文化中,始终坚持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综合开发,形成了大批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产品,其强有力地影响力、感召力不断推动平昌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平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第四篇:湖北仙洪新农村建设实验区专题片文稿
百里仙洪涌春潮
——来自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报告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曾经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干群携手,改革创新,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
这里就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包括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县三县市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工业园区),共407个村(场、街道、居委会),75万多人,面积1467平方公里。
公元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一年过去,放眼广袤的江汉平原,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如果说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是一部雄浑大气的交响乐,那么,这片土地上涌动的春潮,就是最美妙动听的乐章!
第一章:春雷骤响
这是两年前的洪湖市锦绣梅园,交通闭塞,沟渠零乱,血吸虫疫情严重。2007年洪湖市探索出捆绑项目、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的办法,跨村推进村庄整治和血防综合治理。短短一年,就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血吸虫治理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建成了万亩高产粮田,农民收入增加,村庄锦绣如画。
采访:洪湖市曹市镇向红村村民 余启发(这个禾场一搞,前面的各种树木一栽,确实好看得很。)
锦绣梅园的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缩影。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北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在全省开展“百镇千村”试点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大区域、大范围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新路子。
2008年4月10日,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到洪湖市农村进行调研,他仔细了解了“锦绣梅园”的变化,充分肯定了其中蕴含的经验。由此,一个由点到面,跨区域、大范围、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的崭新构想纳入了决策视野。4月下旬,省委、省政府迅速做出了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重要决策,要将这里建成深化农村改革的试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区。
选择仙洪地区作为试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省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花妙笔。这里是革命老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地势低洼的“水袋子”、血吸虫疫情严重的“虫窝子”。有这样一句话,解决不好江汉平原的“三农”问题,就难以破解湖北“三农”难题,在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就可以创造出可看、可学、可用的宝贵经验。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指出,要始终记住仙洪试验区的核心,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把这条抓住了,农民就会拥护。重点是现代农业建设和民生的改善,整个规划的实施,一定要分阶段、有步骤,一段时间解决一些突出问题,这样,我们把工作积累起来,集小胜为大胜。
省长李鸿忠指出:办好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的重要抓手。它事关湖北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是统筹区域发展、完善我省“一带两圈”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第二章: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春笋破土,生机如此蓬勃,风景这边独好。
(工作启动)
2008年4月28日,湖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委书记罗清泉任组长,省委常委张昌尔,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友凡,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荆州、仙桃、洪湖、监利等市县领导为成员的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领导小组。5月5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武昌召开,正式拉开了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科学规划)
规划引导是试验区建设的一大创举。仙洪试验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系统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如今,一块块农田平坦整齐,一片片鱼塘规范划一,一条条路渠簇新流畅。在老百姓眼里,这番美丽的图景,更意味着实实在在的丰收希望。
采访:监利县毛市镇农艺师 陈传珊(通过项目整合的实施,使我们的水袋子田,都能够达到高产稳产。)
采访:监利县毛市镇崔吴村村民 姚启明(估计一亩田多增产200斤左右。)
(建立机制)
湖北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健全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成员单位对口联系乡镇的工作联系制度。2008年以来,先后召开了九次仙洪试验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尤其是8月份项目集中实施以来,每月一次会议,每月一个主题,省委书记罗清泉亲自参加,以现场会的形式强化检查督办,高位推进。
(上下联动)
整体联动,确保了仙洪试验区的建设项目落实,5月上旬,荆州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试验区荆州片区的工作。5月中旬,三县市相继召开动员大会,5月中下旬,省直31个厅局派出工作队进驻试验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上下联动、内外衔接、整体部署、统筹发展,有效地整合项目资源,形成了巨大的推进合力。
(突出重点)
试验区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大幅提高。监利的福娃集团,是大米加工的龙头企业,集团每年消化的有机稻达900万公斤,而这个数字背后,带动的是两万亩的种植面积和近8千户农户。毛市镇的张书洲就是跟随福娃一起成长的订单农户。
采访:监利县毛市镇农民 张书洲(最初我们种的是二优八三八,是一个普通的品种,接着我们又种了丰两优,是优质稻,现在我们种鄂中五号,是有机稻。)
让老张感到高兴的是,农民加企业的这道加法,让他每调整一次品种,收入都有增加,他的20亩地,一年多收近5000元。
(整合资金)
试验区建设中,各级各部门坚持以项目为平台,加强各渠道涉农专项资金的整合使用,同时,采取财政激励性转移支付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
在高产农田建设、特色农业版块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血吸虫病防治、安全饮水工程、“一建三改”工程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八大工程建
设中,目前在建项目599个,已投入资金6.2亿多元,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到付资金的一倍以上。
采访:中共监利县委书记 李吉高(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也就是我们农村说的,各做一道菜,共办一桌席,这样一个办法,集中投入到试验区,效果非常明显。)
(农民主体)
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监利县毛市镇“一建三改”的推进过程中,在政府补贴五千元的基础上,许多农户还自愿再投入数千元资金,建沼气池,改建厕所、厨房和猪圈。
采访:监利县毛市镇老河村 村民 冉幼文(你看啦,你看那边,搞得热火朝天,为么事,他不是有信心,不是认为党的政策好,他搞这么带劲,是不是?)
新农村建设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这股庞大的社会力量,为试验区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采访:仙桃市泉明水产养殖公司 吴泉明(这一次的新农村建设,对我们的公司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对我们公司的快速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创新机制)
改革创新,勇于探索,这是试验的本质特性。在仙桃市工业园区绿湾村,当地创造性地组织村民集中建房,不仅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而且集约、节约了大量土地。
采访:仙桃市沙咀办事处绿湾村 罗国权(现在住了小区以后,小区的环境可以和城市媲美,确实使我们农民的生活水平,向前跨进了一步。)
湖北昌兴林业公司从洪湖市起步,为一些乡村投资疏挖沟渠、修整村组道路。而村里作为回报,将沟渠、道路旁的坡地,提供给他们作为林地资源。
采访:湖北昌兴农林公司 胡兴江(我们公司以前,都是限制在一个乡镇或是几个乡镇,或者是在洪湖范围之内,自从去年成立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我们这个林水结合的模式,推行的速度,比以往几乎要快五到六倍。)
这种林水结合、林路结合的改造模式,独辟蹊径,同时为农村群众、乡镇村组和林业企业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实现了多赢。
采访:中共洪湖市委书记 幸敬华(我们在试验区当中,探索的农村沼气的社会化服务、林水结合、林路结合,就属于这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有利于提高试验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这一些创新,整个新农村建设各个项目,能够建得起、用得上、长受益。)
第三章:春色满园
一夜春风一夜雨,满园春色满园红。短短的 一年时间,试验区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采访:仙桃市张沟镇镇委书记 蔡涛(2008年对比2007年,我们网箱养鳝实质上,使农民增收增加了600多元,达到了5400元,预计我们今年张沟镇的农民在网箱养鳝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收入。)
采访:中共仙桃市委书记 周霁(新农村的建设,产业是基础,增收是核心,我们坚持龙头企业兴农,农副产品的加工能力现在已经超过了百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超过了70家。我们去年,仅食品加工企业的销售收入,都突破了50个亿。)
试验区,最可喜的变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以优质水稻生产、名优水产品养殖、绿色水生蔬菜种植和水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进了一批符合试验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了粮食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生产,轻纺工业和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聚集区,成为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08年,试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超过17%;财政收入3.7亿元,增长14%。仙桃片、洪湖片、监利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都比上年有明显增长。
在试验区,最重要的变化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共建设高产农田30.6万亩,修建乡村公路163.5公里,疏挖沟渠85.9公里,启动了104个村的电网改造项目,实现了自然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和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
在试验区,最为深刻的变化是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基本解决了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上学难和培训难。试验区实施“一建三改”工程3.5万户,新建104个沼气服务点。通过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平原地区沼气推广等难题迎刃而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采访:洪湖市曹市镇梅桥村 冯伟(那些牛啊鸡啊到处拉的屎,现在到处清理得干干净净。)
采访:洪湖市曹市镇向红村 李克娇(以前烧灶烧得龌龊死了,你看现在哪个沼气,烧得几干净啊。)
在试验区,最为深远的变化,是村民自治进一步完善,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曹市镇在村级换届选举中,村支部、村委会主职干部均以高票当选,继续留任,其中17个村全票当选。这是试验区新型干群关系的真实写照。
采访:洪湖市曹市镇梅桥村 皮先明(关系现在处理得非常好,搞得人人都满意,关系就处理得好。)
采访:洪湖市曹市镇向红村 刘昌金(干部确实带头,每天天一亮他就起来了,硬是做到了干部干部,先干一步。)
第四章:春洒荆楚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试验的成果和经验弥足珍贵,一年来,仙洪试验区的实践与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导、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整体联动,区域推进;必须坚持重点突出,全面建设;必须坚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必须坚持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体制保障。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宣布,为加大仙洪试验区改革试验力度,扩大试验范围,决定将周边的9个乡镇322个村,新增纳入仙洪试验区建设。一花引来百花开,仙洪试验区的强大示范效应,已经和正在向周边辐射、延伸,我们有理由相信,仙洪试验区的创新经验一定会在全省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试验区以它巨大的发展变化告诉人们,试验十分必要,试验正在走向更大的成功。
第五篇: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苏里格的“眺望”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面对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世界级开发难题,长庆人解放思想,用“老四化”(技术集成化、材料国产化、设备撬装化、服务市场化)解决了苏里格的低成本开发难题,又依靠“新四化”(技术集成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市场化)实现了苏里格的规模开发。如今,踏上发展快车道的苏里格用数字化来把握发展的脉搏,步入了现代化大气田建设的新纪元。
——题记
9年前,横空出世的苏里格将世人的目光聚焦;4年前,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解放了苏里格;2年前,1000万立方米日产量的突破宣告了苏里格的规模开发;而今天,苏里格在创新思想的指引下又打出了“数字化”的新名片,现代化大气田的建设步伐加紧迈进。
“眺望”苏里格,如同眺望延绵起伏的毛乌素沙漠,希望随着无垠的大漠一起延伸,蔓延至无尽的远方……
追溯苏里格:孕育希望与梦想的土地
苏里格——这个在蒙语中有着多种释义的词汇,对于长庆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地域名词,更是一个光荣与梦想的代名词。从横空出世的名噪一时,到令人担忧的静默无语;从卧薪尝胆的艰难探索,到突破重围的惊世腾飞,苏里格的建设者们演练的,是一次没有路线图的出征,每每提及,总会带给人们长长的回忆与思考。
2月的毛乌素沙漠,寂寥的红柳和依旧霜白着的骆驼草在凛冽的寒风中肆意扭动,似乎还在昭告着冬日的延续,而低洼处破冰而出的新枝又传递着春的讯息。苏里格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永远带给人们希望的温暖。
作为长庆油田最年轻的气田和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从开发伊始就背负着沉沉的希冀。经过5年的规模有效开发,魅力四射的苏里格将沉甸甸的硕果回馈给了给予它厚望的人们。
世界级开发难题正在逐步攻克,全新机制体制正在有序运行,中国工程管理论坛上,专家院士们盛誉它为“大型企业管理的范本”;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推广,中石油地面工程标准化推进会上,与会代表们称它是“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的一面旗帜”;今天,当苏里格一开数字化管理的“先河”,依靠信息、科技和管理构架起现代化大气田的架构时,我们无法预知,明天的苏里格,又将带给世人怎样的惊喜……
成就苏里格: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
重提苏里格,就不得不提产生于这片土地上的“四化”开发思路,更不得不提苏里格建设者们在这片土地里生根发芽的一种独特气质,那就是唤醒了苏里格、解放了苏里格成就了苏里格的创新精神。
苏里格气田开发初期,由于其地质特征属国际上罕见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气田,按常规,苏里格一口深3500米的开发井需要1200万元的投资,单井累计产量至少要达到3000万立方米以上才能赢利。而在前期开发试验中,由于单井控制储量小、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期短,还没有一口井能达到这个标准,曾一度在业内备受争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苏里格是不具备有效开采价值的。
思想的深度决定着探路者脚步的距离。面对苏里格气田的现实,长庆人依靠科技、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确立了“技术集成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市场化”的低成本开发思路,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创建了独具一格的“5+1”合作开发模式,在苏里格气田展开了一场静悄悄的气田大会战,并形成了“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的合作开发管理新模式,集成创新了12项适合苏里格气田特殊地质条件的配套开发技术。思想的解放唤醒了大气田开发的步伐,突破了制约苏里格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技术“瓶颈”,气田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开发成本显著降低,生产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单井投资控制在了800万元以内,Ⅰ+Ⅱ类井的比例超过了80%,实现了苏里格气田的低成本开发。
回顾苏里格气田的开发,不难发现,苏里格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印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精神的烙印。是创新赋予了苏里格气田新的生命力,也是创新解放了苏里格,将“福气”源源不断地送向了千家万户,成就着苏里格采气人的梦想。
展望苏里格:现代化大气田的崛起
基于地质特征的选择,苏里格的开发走的是一条低成本开发的“独木桥”。在开发过程中,曾经不止一次有人疑虑“用低成本开发苏里格能够实现建设科技、绿色、环保现代化大气田的目标吗?”然而苏里格用事实告诉人们,苏里格的低成本并不是因陋就简,低成本不代表管理的低水平,低成本不等同于低效率,低成本与现代化并不矛盾。
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苏里格的现代化管理,苏里格选择了用数字化打造现代化大气田,以先进适用的技术为基础,用科技进步消解成本的上升;以管理创新为先导,用效率提升应对成本压力;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有效激励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如今,苏里格已经搭建起以生产运行管理系统、采气工艺子系统、地质专家子系统、地面管网优化运行子系统、电子自动巡井和远程紧急关井为基础的六大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系统应用后,不但能实时提供整个气田的生产数据,当生产井站出现人员闯入、装置异常等紧急状况时,系统不但能自动预警,还可通过现场监控摄像头和无线传输,给出现场实时画面,为迅速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通过与总部联网,千里之外的西安指挥中心,也可同步获得相关资料,管理效率大幅提高。
敢为人先的苏里格建设者们给这条“独木桥”赋予了独特而丰富的内容,如今的苏里格气田已经形成了80亿立方米的年处理能力,2000多口气井和近40座集气站遍布在毛乌素沙漠中,像一颗颗明珠点缀在毛乌素沙漠的腹地,以科技、绿色、环保的全新姿态矗立在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