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遥《平凡的人生评析》
《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人生
1992年寒冬,中国文坛的一位闪亮的星星,陨落了。四十来岁,正值壮年,也是他的创造的高峰,满怀遗憾地走了。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却时时没有下决心去读它,毕竟这是一部100多万字的巨著。读下去肯定得花不少的时间。终于有一天,闲来无事。我把它下载到手机了,以当消遣时间之用。没想到,刚看开头,我就深深地被吸引住了,真的是无法释卷,一口气,就读了好几十回。一直到凌晨2点多,才恋恋不舍的关机。第二天,接着看。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我读完了。此时,我意犹未尽,始终为孙少平的命运担忧着。非常的期待能有下部。这或者是我第一次接触路遥先生的作品时的感受吧。
在这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出身于陕北的贫困农民家庭的“农民作家”的功力。书中塑造的孙少平的形象,原型就是路先生自己。他5岁时就因为家里穷而被父亲送给了伯父养。他伯父的家境也不是很好。经过他的努力争取,最终艰难地读完了高中。后来有许多老师的帮助,他在文学界里渐露头目,成为文学界的新星。但是奠定他文学大家的地位的还是这部《平凡的世界》,这使他获得了矛盾文学奖。
虽然至今我只看过他的这一部作品,但是,他所给我的收获却是无法衡量的。平凡的世界,总会发生许多平凡的事,或喜或悲,或苦或乐,它们总是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不断地进行着。但只有不断地自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心灵,才能让我们过的更好,更幸福,即使我们的物质条件还不好。
此外,路先生还教给了我:
坦诚、乐于助人是与朋友长久相处的法宝;
乐观、勤劳肯干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
读书、不断自省是充实自己内心的途径。
路先生的《平凡的世界》,给我指引了一条走向不平凡的人生的道路。我相信
自己会在这路上,不断地前进,前进!
第二篇:读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读《人生》《平凡的世界》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出生于农村,其后就读于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1988年完成百万字宏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人生”这个词似乎很沉重,他承载了太多的风霜雨雪、辛劳坎坷,同时,也因此他很伟大。《人生》的篇幅不长,不到15万字。在这里,思想经过命运的洗礼,似乎变得更加的踏实。从加林的坎坷命运历程中,我看到了作者要诠释给人们的一个道理:浮得高,摔得惨!
社会浮躁了,人也变得浮躁,殊不知社会的如此景象却还是归结到现实的个人。时代的宠儿,心高气傲的娇子们在看似不怠的追求中,却早已失去了方向!
加林在进入县宣传部门以后,确实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大队。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让他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在光环的荣耀下,他渐渐失去了以前平静的心,在人生的选择中,他把爱情和事业绑在了一起,舍弃了自己最后所认为的最宝贵的那块“金子”——巧珍。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错过了就不会再拥有!最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到村里当民办教师;但这时,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起点,而是更高的起点,他已经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样,《平凡的世界》里,少平从农村到城市的历程中,也在诠释着:一个平凡的人怎样在大千世界中实现自己不平凡的价值。这种
价值不是那种荣耀的光环,它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是对自己的认可,一行默默的追求,一种心灵的踏实!在这种成就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是坚持,不断的坚持!因为不放弃,总是有机会的!
这本书是在8月份看的,感触很深,而且随之我的QQ签名更新了一句话:做人做事,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这句话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各种社会事实、行为和情感的考量中,他会时刻提醒着我自己:我是否浮躁了,我是否背离了自己最真实的价值判断,我是否走错了方向。现在自己的路,在渐渐的明晰。理性的在审视着我人生的方向,坚定着我人生的信念,也在时刻的提醒着自己,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把每一件事做好!
第三篇:浅析路遥《人生》
浅析路遥《人生》
——高加林悲剧结局的深刻启示
《人生》以农村题材为主,通过对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的社会生活作了深刻的反应,对当代青年的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这部作品广为人知,其主人公高加林是大家极其熟悉的一位形象,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高家林是路遥所塑造的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形象。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出来的孩子,他自小就对古老守旧的乡村习俗耳濡目染。然而在突飞猛进的现代文明冲击下,有知识的他在思想上从来没有当农民的准备,他渴望离开这贫瘠落后的土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正是这种渴望让他不断的创业,不断的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生活中的大起大落和理想的破灭都给他以致命的打击,无论在命运上还是爱情上他都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可以说,高加林的命运悲剧是造成他爱情悲剧的因素,而爱情悲剧正是他命运悲剧的集中体现。
在此,我主要从性格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高加林和刘巧珍、黄亚萍的爱情悲剧,重温那段飘零的恋情。
一、高加林和刘巧珍
高加林与刘巧珍是作者在文中塑造的两个典型人物。高加林在未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回农村当了民办小学教师,而当他正感到快意的时候,刘巧珍伴着那圆润悠扬的“信天游”的歌声闯入了他的生活。他从巧珍纯朴美丽的爱情里深深地感到,他不应该害怕在土地上生活。
其实刘巧珍是早已爱上高加林的,但多年来她都一直把这种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她是个文盲,在高加林面前她感到自卑。但巧珍对加林的爱,冲破了陈旧而世俗的婚姻束缚。为了和加林在一起,她不惜与父母闹翻,她和加林之间的爱是没有任何杂质的纯真的爱。然而,她和高加林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客观地说她们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水平的差异
高加林是一个知识青年,而巧珍却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他们精神追求的不一致,没有共同的语言就没有真正的爱情。他感到了情感上的空虚,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高中时和黄亚萍一起看书讨论文学的日子,其实他是在拿两个不同世界的女人做对比。“现实满足的不能实现,使人宁可沉溺于审美的境界之中,而不愿面对现实”
他们一开始的结合在地位上就是不平等的,她爱的是她心里的加林哥,是一个完美丈夫的形象,所以说在刘巧珍的心里没有“爱人”只有“丈夫”,这也是造成她被抛弃的原因之一。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
替换回乡后的高加林不甘心地等待着走出去的机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毅然走出了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后门”进了县委大院,一跃而成为通讯干事,此时的他精神是自由的,他感谢命运再次垂青于他,工作和环境的变化使他和巧珍进一步失去了共同语言,心理距离更远了。此时他遇见了与他志同道合的黄亚萍,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更主要是保住自己寻找多时的乐土,他选择了能帮他在城里站稳脚跟的黄亚萍,而抛弃了与巧珍纯真的爱情。
二、高加林与黄亚萍
黄亚萍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他们在那时就志趣相投。两人就品貌、才学、趣方面来说,无疑是很合适的一对,但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使高加林只能把两人的关系界定在同学限度内,不敢做非分之想。但后来他来到了城里,当了县委的通讯干事,他感到他们的地位平等了,且黄亚萍又主动向他献情,他便将情感的箭头对向了黄亚萍。高加林和黄亚萍的爱情有过甜蜜,但最终还是以悲剧告终,他们俩的爱情是建立在高加林不当农民之上的,究其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差异。因此高加林的第二次爱情悲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像高加林这样迫切希望离开农村而又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的人,他的爱情不是自己摆布的。而黄亚萍在思想上具有很强的阶级意识,她能接受高加林的一切却无法接受一辈子当农民的高加林,他们无法逾越障碍便无法将亲密的友情发展为美好的爱情,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将他们置身于两个世界。
三、造成高加林爱情悲剧的主要因素
(一)性格因素
(1)强烈的自尊心理。
他去城里掏粪却又碰到张克南的母亲,结果受到了恶意的嘲讽,他心里说:我非要到这里来不可!我有文化,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那一点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
呢?”当他意外的出现在县委大院,处在一片赞美声中时,他的内心里每时每刻都充满了一种骄傲和自豪。可以说他是一位心高气远的青年,在爱情与事业的天平上,高加林始终偏向事业一端。高加林果敢和他那种桀骜不逊的性格是他人格魅力所在,也是决定他命运悲剧的因素,由此可见,“自尊”便是他最典型的性格特征。
(2)强烈的自卑心理。
高考的落榜,迫使他不得不为生计而去县城卖馍,此时的他,最怕同学见到他,可是却偏偏遇见了高中同学黄亚萍和张克南,高加林和黄亚萍的“ 你现在位置高了,咱区区老百姓,实在不敢高攀”。从这句话中我们不得不说高加林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他身上有着致命的精神弱点: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仅仅
理解为世俗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从传统观念上看,高家林这个人本身就是对传统的背叛,对命运的反抗,但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他还是软弱的,甚至是不堪一击的。
(二)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
小说所反映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社会面貌,城市的先进与农村的落后,形成的是两种社会生活的对立冲突。生活在这一特定时代下的高家林,内心强烈渴望到另一个“社会”去显示自己的才华。此时的他感到的只有对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无限厌倦,他已经深深意识到命运对他的不公平,他向往城市文明。但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后代,他也承袭着历史和道德的重负,同时又受到了生存环境和历史进程的种种制约,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苦苦挣扎,这即是他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的根源。
从总的来说,高加林和刘巧珍、黄亚萍之间的爱情都是悲剧性的。他们悲剧特点是:高加林进入城市后,刘巧珍和他有着太大的差距,再也无法走进他的生活。而当他回到乡下是,他又走不进黄亚萍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城乡间的差别。可以这么说“只要他在人生道路上还没找到归宿,他无论与乡村姑娘恋爱还是城市姑娘恋爱,都难免将是悲剧。”我们通过对他们爱情根源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人生道路和爱情道路上所出现的道德失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高加林的爱情悲剧既是他的人生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第四篇:路遥用不平凡诠释平凡
路遥用不平凡诠释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在学生时代,我第一次读了《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那时光景入迷之极,硬是扎紧腰带购得此书,便翻来覆去品读不休。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先生。前几日房间装修,一向生活闲散的我被动深度打理,近二十年的琐碎沉淀,在书橱的角落看到了它,不由随手掂来。
窝在沙发里盖着软软的阳光,不由渐开大脑中备份的存储,感觉路遥的小说多是农村题材,但又不局限于农村生活的描写,村庄与城市“交叉地带”发生的人和事,多是与我本人的地缘体感相似。特别是着重表现年月中,年轻人的生活,通过他们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重新读来,人到中年已不再轻狂,岁月不居,白驹过隙,掩书端坐感想颇多。可真要写读后感,却又真的不知怎样下笔,唯恐自己拙劣的文字解读,损害了路遥先生的本意。无论时代变迁,劳动者必定是平凡的,日子总是幸福的。《平凡的世界》用白纸黑字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公平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累赘,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会,人生无常毕竟当下你是一名活着的独立思维的个体。
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环宇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在这片有远古到未来的广袤黄土地上,有现实连接着把自立、自信、自强生生不息连成无限延伸的串。
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缩影,上万万座村落中的一座,十几亿中华儿
女中平凡的为生活抗争的真实代表。夫子曰;食性色也,生存繁衍,从单位一开始着眼,路遥刻画出了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历程,映衬了无法回避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感觉好是老家乡里乡亲的鸡鸣犬吠的日子,最总给人以普通身世后的反思。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重要反映在贯穿全篇的一哥主人翁孙少平身上,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文中无声的画面和心理描述出的人生态度,不是你吗?不是你身边的某位他吗?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路遥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自卑不自弃,平淡而抗争。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全美永不会超越维纳斯的断臂之美,在生活的东方鱼肚白,在金色瘫软的无章法的云朵间,任立山岗,黄土地上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思想的一次次孤独振臂。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在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的坚强让我敬畏,竟是不寒而颤,因为那也是一种不朽的人生泣歌。战胜困难,摆脱束缚,给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人生的平凡,也自然的印证了生活的平凡。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太过关注。但我是从农村走来,我对农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理解。身居城市,一如我一样的在城市边缘的农二代们,在情感与地缘的纠结中,你不能不喜欢它——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读完这部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现实中我应是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末端,像是神经的末梢其实最敏感,读到痒处就会体会到痛处。想当年在田中挥汗如雨,而今更能让我深刻的理解,那些可敬可爱的兄弟姐妹的平凡与平凡。
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挣脱理想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课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房子、车子、名誉、存款、圈子、老公、儿子、父母、外加分子等等,面对新的交织,一样会有新的无奈;面对新的理想,一样会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类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它。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活着,正直的活着,挺起胸膛坦荡荡一路向西。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星期二
第五篇:路遥(平凡的世界)
路遥《平凡的世界》
ganshou:
一个人很难把自己的情绪说明白的,因为它太巨大太复杂了。
1我们活在人世间最应该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利?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比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
2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3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
情感:'
1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爱你,这总不是一件坏事。
2钱当然很重要。可是,我又觉得,人活一辈子,还应该有点别的什么才对。
3人的感情,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是最难解释的一种现象。
4我们活在人世间最应该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利?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比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
奋斗:
1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为他那个世界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2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3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的为之付出代价。
人生态度:
1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
2人活世上,要多做点好事;做了好事,自己才能活得心安。
3生活包含着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4普通并不等于庸俗。
其ta:
1最平常的事显示人格的伟大。
2青年人是富有弹性的。
3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