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的社会性教育价值
浅谈幼儿民间游戏的社会性教育价值
摘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本文将就幼儿民间游戏的社会性教育价值这一问题,从其对幼儿社会认知、亲社会行为、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以及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交流五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
社会性 道德品质 积极情感 个性
正文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 “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屋前屋后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踢毽子、跳格子等游戏。小伙伴们个个被晒得脸儿黑里透红,被风儿吹得皮肤都裂了。但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健康康的。由此可见,民间游戏对年幼的孩子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等素质的人。关于体能、语言、感知方面的发展一般都能从现代游戏中得到体现,而民间游戏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比拟的。
(一)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有些民间游戏中的儿歌也存在不少迷信的、过时的、不正确的知识,需要加以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如“骑铁马”的游戏,可以把城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纳入儿歌中,例如建筑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等等。
民间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玩民俗游戏《抬花轿》时,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孩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二)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首先,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炒黄豆》、《卷炮竹》《城门城门几丈高》等,这些幼儿特别爱玩的民间游戏都是需要至少两名幼儿参加的,幼儿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这为现今的独生高楼儿童提供了发展社会性的良好时机。
其次,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幼儿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民间游戏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三)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地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幼儿形成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并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民间游戏中编配的部分儿歌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
“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在玩民间游戏“摇元宵”时,是由两名幼儿合作边念儿歌边玩的。而这首儿歌融于此游戏中,不仅教育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而且又教育了幼儿从小懂礼貌,争做文明人(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从中也增添了游戏的情绪,幼儿能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首先,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包剪锤》《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里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五)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家长和社区中的人们,对儿时的游戏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和开展民间游戏推动极大。在家庭里,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等。在社区中,好玩的民间游戏自然的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这对于现代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获得的可是宝贵的社会交往机会,民间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由于民间游戏,幼儿园、家庭、社区,有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教育观念有了一致的变化,教育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促进时代发展的新文化。幼儿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它的材料是土的,但教育是灵活的;材料是旧的,教育是新的;材料是粗的,教育是细的;材料是廉的,驾驭价值是高的。
在民间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民间游戏,愿我们的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教育价值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但能够促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
民间游戏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趣味性强,种类繁多,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童年的欢乐!
当前,因为现代化玩教具的大量出现并推广应用,致使人们对民间游戏有所忽视,甚至被遗忘。其实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材料的限制,很多民间游戏还伴随着朗朗上口的童谣,深受幼儿喜爱。民间游戏不但能够锻炼孩子的体质,让他们学会谦让、合作和友谊,促动他们主动性、独立性、社会性、创造性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一、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体能的发展 “小老鼠上灯台”是个童谣说唱游戏,能够把它改编成体育游戏。首先把最后一句“咕噜咕噜滚下来!”改编为“咕咚咕咚跳下来!”。然后,在游戏中幼儿先念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等念到“咕咚咕咚跳下来!”时,教师引导幼儿练习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然后再加上前滚翻的动作(教师在游戏之前要做好安全工作),在游戏中幼儿不但得到了游戏性的体验,其跳、滚动作也在游戏中得到了自然的发展。
“抬轿子”这个民间游戏,原本是两个小朋友相对,俩人双手相互交叉,让另一个小朋友坐上去,然后由这两个小朋友架着坐上去的小朋友走。因为此游戏存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幼儿会摔下来),我们就做了一些调整,如自制一顶轿子(可用大纸盒来做),让幼儿坐在里面,另两名幼儿就能够抬着玩了。这样既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又保证了安全。
二、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理解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名幼儿玩,一名幼儿手心朝下,其他幼儿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子顶个小猫小狗,一把抓住哪一个,抓住小老头,上街去买油,抓住小老太,上街去买菜。嗨,嗨,嗨---”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回答“买的什么菜?”“买青菜”“买冬瓜”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但能够知道很多蔬菜的名称,而且通过扩展能够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实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水平。如幼儿要想玩《割韭菜》的游戏,就必须找一个或多个乐意与之合作的游戏伙伴,边唱童谣“割,割,割韭菜,两把小刀翻过来”边做动作。这时,他们必须同心协力,动作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展开游戏。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交往合作水平。
民间游戏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实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所以幼儿必须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四、幼儿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理解“6”的相邻数,就能够利用“跳格子”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在格子里分别填上 6 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 有两个好邻居,就是 5和 7,5 是 6 的小邻居,7 是 6 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得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 幼儿在玩“七巧板”游戏时,在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教师能够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并提供一些别的材料或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书。一方面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思维。
在玩陀螺时幼儿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现问题:为什么用鞭子一抽陀螺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陀螺转得越快呢?与此同时,老师还能够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旋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就会变成白色这个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五、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首先,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如玩《石头剪刀布》《跳绳》等游戏时,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会产生挫折感。但幼儿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水平,增强了明辨是非、准确评价的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其次,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发的民间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 本文来自文秘 114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幼儿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所以,民间游戏的展开过程,能够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和作用还很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到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使之为幼教事业服务,让民间游戏在孩子们之间重现光彩,让民间游戏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好伴侣,让民间游戏体现出自身更大的魅力!
第三篇:幼儿民间游戏集锦
4.打籽: 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米。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两组可互换角色反复游戏。
5.捉人:
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儿歌:风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7.“警察”捉“小偷”:
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10.跳皮筋:
两人玩时;可以分别抓住橡皮筋的两端。若三人以上,则由两人扯住皮筋,跳者边跳边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后,脚要正好将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一般是从脚踩皮筋开始,依次为:脚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头顶、小举、大举。如跳时犯规或够不到皮筋时,则换人。
11.红灯、绿灯,马上开灯:
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 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12.地雷爆炸:
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个为追逐者,其余幼儿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逃跑者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可以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远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被捉住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13.捉“龙尾”:
幼儿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14.“猎人”抓“野兔”:
提供若干个纸箱或呼啦圈、竹圈、树枝圈当“山洞”,每个“洞”里藏一名幼儿做“野兔”,但是有一只“野兔”没“山洞”。另请一位幼儿当“猎人”。游戏开始,“野兔”钻出“山洞”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一念完,“野人”只能抓没躲进“洞”的“野兔”。抓到“野兔”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15.“盲人”击鼓:
将鼓放置在离“盲人”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参加游戏的幼儿蒙上眼睛后就地转1~2圈,再摸索上前击鼓。
16.“盲人”捉“鱼”:
画个直径3~5米的圈做“池塘”,扮“鱼”的幼儿在“池塘”里随意走动、拍手、大笑、说话,但不能跑出“池塘”。一位幼儿用手绢蒙住眼睛当“盲人”,到池塘捉“鱼”。哪只“鱼”被捉到就与“盲人”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17.炒豆豆: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游戏者要随着童谣节奏一起侧身翻转,或转180度,或转360度。培养幼儿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
18.手推车:
三人幼儿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19.脚尖脚跟脚尖踢
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20.摸瞎子:
一般五六个幼儿一起游戏,只要有一片空地,一条丝巾就可以了。
在地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区域,作为游戏场地。大家站在场地内,先选出一个人当“瞎子”,用丝巾蒙住他的眼睛,确保看不到任何东西,然后推着他转三圈,就开始“摸”人了。当“瞎子”的人要努力“摸”到并抱住一个人,还需要能够通过身高、头发等特征“摸”出被捉到的人是谁。如果猜不出被捉到的人,则继续当“瞎子”,放了这个人,转三圈,再“摸”。如果猜出是谁,那么换由这个被捉到的人当“瞎子”,蒙上眼睛,转三圈,开始“摸”人。在摸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发出声音,也可以突然拍他的后背,来吸引当“瞎子”的人,但是当“瞎子” 捉到一个人开始猜的时候,就不能发出声音了。如果有人被逼出边线,那么也算这个人失败,由他来当“瞎子”。
21.“骑马”打仗:
玩时,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作“马”,背着另一人,与其他组对阵。双方可通过拉、拽等方式,设法将对方拉下“马”为胜。
22.骑马马:
玩时先由两个幼儿将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形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让其他幼儿坐在“座坐”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
23.金锁银锁:
请一名幼儿做“关锁”人,该幼儿的两手掌作“锁”,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的手指触在“关锁”人的手掌中。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念毕,“关锁”人捏紧手掌,被捏住的幼儿站在场外。游戏重新开始。游戏时,“关锁”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儿歌:金锁银锁,金锁银锁,咔嚓一锁,嚓啦一锁。
24.弹蚕豆:
两至三名幼儿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列出先后顺序。游戏开始,第一名幼儿把若干蚕豆撒在桌上,随即按先易后难,用小手指在相邻的两颗蚕豆之间划一下表示可以通过,然后对准其中的一颗,用食指或中指从大拇指上弹出去击中另一颗,这样就可在这两颗豆中拿下一颗并继续再划再弹。如果失误或犯规就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此游戏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
游戏划线时小手指如碰到蚕豆,则为犯规就不能继续游戏。在弹蚕豆时,只能弹划过线的邻近两颗,击中其他蚕豆或弹不到蚕豆则为输。25.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
儿歌: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26.丢“铜 板”:
三至四人为一游戏组。每人各将一圆片(可由瓶盖取代)从砖头高坡开始往下滚,比比谁滚得最远,然后按远近分别定为①②③……①的主人拿起圆片站在①号处投准②号圆片,如果投中②号圆片,可站到②号处向③号圆片投去;如果没投中②号圆片,则由②号圆片的主人拿起圆片向⑧号圆片投去,凡投中的圆片归为己有。游戏者拿起圆片后站在该圆片处,不能前后左右移动。发展幼儿眼力及手臂力量。游戏重复进行,最后,得圆片多者为胜。
27.踢毽子 :
踢毽子多为女孩玩耍。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以连续踢的个数多少定胜负,复杂的则有正、左、拐、跳、打等。游戏时,边踢边唱(或数数),一般逢五遇十即将毽子停于脚面一次(称“嗯”)。清代流传三四人入局对踢,后沿为健身运动的一种方式。
28.跳绳 :
跳绳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于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数数。
29.跳房子:
跳房玩法多样。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 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房”。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最后,谁占的“房”多谁为胜者。
30.磕拐:
磕拐是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即输。
31.拾子儿 :
拾子儿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就失败了,改换别人拾子儿,依次轮换。也有的用布缝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
32.推铁环 :
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
33.投纸牌:
纸牌子多为硬纸叠成,其形多为长方形,也有三角形的,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纸牌摆放地上,另一方寻找纸牌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牌用力掷地扇砸对方的牌。若将对方的牌扇翻个,则胜,对方的牌归己;若扇不翻,则轮换,直至决出胜者。
34.翻绳 :
翻绳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用一线绳将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豆箕儿、牛槽、担架等。
35.剪子包袱锤 :
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剪子、包袱、锤的,喊的同时伸手决出胜负。
36.弹玻璃球:
双人玩或多人玩。玩时,先在地上画一条线,在离线3米左右挖一坑,参赛者依次向坑内掷琉璃蛋,先击坑内的开球。弹球时可用溜、点等方法,击中对方为胜,击不中,由第二人接着弹球。如此轮流,最后看谁击中的多,击中多者为胜。
38.徒手拔河 :
在地上划一线为界,两人以脚外侧相抵面对而站,然后寻机抓对方手,抓住后用力或利用技巧将对方拉过界即胜。人多时,可分两组,搂腰相连。
39.舞龙灯: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个象征性的“龙头”,再制出“龙身”(稻草“龙身”用稻草扎成大约20厘米长的草扎若干个,中间穿上一根绳子,若给小班幼儿玩可不穿绳),用小竹竿或木棍插进“龙头”、“龙身”,让幼儿举着舞,可以两条“龙”嬉戏,乐在其中。
40.转呼拉圈:
儿童、成人均可玩,玩时将一个或多个呼拉圈套在腰间,先用手发起来,然后扭腰摆臀,利用惯性,使呼拉圈旋转,是一种健身游戏。
41.赶小猪:
幼儿手持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做赶小猪者,用皮球或易拉罐做小猪。赶小猪者用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将小猪向前滚动。可以开展竞赛,比比谁的小猪先赶回家。
42.揪尾巴:
幼儿将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系在腰间,当作尾巴。一游戏者去揪孩子另一游戏者腰后的“尾巴”,双方躲闪,不让对方揪到自己的“尾巴”。也可以多个游戏者同时揪尾巴,训练孩子躲闪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
43.挤“油渣”:
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44.两人三组走:
两个幼儿并排站在一起,用绳子系住紧靠的双腿,步调一致的向前走。此游戏也可多人多足走。
45.踩高跷:
将纸管或雪碧瓶的两侧凿两个洞,用绳子穿过打结做高跷。幼儿将脚踩在高跷上,手提绳子向前走,看谁走得又稳又快。
46.堆馒头:
幼儿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47.蚊子叮手:
幼儿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附儿歌:哎呀呀,怎么了?蚂蚁咬,咬哪里?快点爬上来!
48.五子棋:
在纸上或者地上划一个棋盘,用10个贝壳做棋子。贝壳的正反面可以代表两方。
第四篇:幼儿民间体育游戏集锦
幼儿民间体育游戏集锦
1.老鹰抓小鸡:
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鸡妈妈,多人扮演小鸡。小鸡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拉着鸡妈妈的衣服。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两臂张开护着小鸡们,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小鸡如果被老鹰捉到,就算输了。
2.拉“大锯”:
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附儿歌: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去。
3.贴烧饼:
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4.打籽: 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米。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 1 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两组可互换角色反复游戏。
5.捉人:
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儿歌:风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
6.“瞎子”摸“拐子”:
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7.“警察”捉“小偷”:
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8.种西瓜:
四人一组站成圆圈,然后,依次把脚钩在前一个人的脚弯里,形成脚搭成的圆圈。大家一起拍手边念儿歌,单脚跳着绕圈前进(此游戏适合较大的幼儿玩)
9.切西瓜:
几位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儿做“切西瓜”,边念儿歌边绕着圆圈走,并做“切西瓜”的动作,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将身边两位幼儿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幼儿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达原位者即为再次游戏的“切瓜人”。附儿歌: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
10.跳皮筋:
两人玩时;可以分别抓住橡皮筋的两端。若三人以上,则由两人扯住皮筋,跳者边跳边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后,脚要正好将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一般是从脚踩皮筋开始,依次为:脚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头顶、小举、大举。如跳时犯规或够不到皮筋时,则换人。
11.红灯、绿灯,马上开灯:
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 3 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12.地雷爆炸:
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个为追逐者,其余幼儿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逃跑者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可以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远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被捉住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13.捉“龙尾”:
幼儿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14.“猎人”抓“野兔”:
提供若干个纸箱或呼啦圈、竹圈、树枝圈当“山洞”,每个“洞”里藏一名幼儿做“野兔”,但是有一只“野兔”没“山洞”。另请一位幼儿当“猎人”。游戏开始,“野兔”钻出“山洞”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一念完,“野人”只能抓没躲进“洞”的“野兔”。抓到“野兔”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15.“盲人”击鼓:
将鼓放置在离“盲人”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参加游戏的幼儿蒙上眼睛后就地转1~2圈,再摸索上前击鼓。
16.“盲人”捉“鱼”:
画个直径3~5米的圈做“池塘”,扮“鱼”的幼儿在“池塘”里随意走动、拍手、大笑、说话,但不能跑出“池塘”。一位幼儿用手绢蒙住眼睛当“盲人”,到池塘捉“鱼”。哪只“鱼”被捉到就与“盲人”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17.炒豆豆: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游戏者要随着童谣节奏一起侧身翻转,或转180度,或转360度。培养幼儿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
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
18.手推车:
三人幼儿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19.脚尖脚跟脚尖踢
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20.摸瞎子:
一般五六个幼儿一起游戏,只要有一片空地,一条丝巾就可以了。
在地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区域,作为游戏场地。大家站在场地内,先选出一个人当“瞎子”,用丝巾蒙住他的眼睛,确保看不到任何东西,然后推着他转三圈,就开始“摸”人了。当“瞎子”的人要努力“摸”到并抱住一个人,还需要能够通过身高、头发等特征“摸”出被捉到的人是谁。如果猜不出被捉到的人,则继续当“瞎子”,放了这个人,转三圈,再“摸”。如果猜出是谁,那么换由这个被捉到的人当“瞎子”,蒙上眼睛,转三圈,开始“摸”人。在摸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发出声音,也可以突然拍他的后背,来吸引当“瞎子”的人,但是当“瞎子”捉到一个人开始猜的时候,就不能发出声音了。如果有人被逼出边线,那么也算这个人失败,由他来当“瞎子”。
21.“骑马”打仗:
玩时,一般由两人一组,一人作“马”,背着另一人,与其他组对阵。双方可通过拉、拽等方式,设法将对方拉下“马”为胜。
22.骑马马:
玩时先由两个幼儿将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形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让其他幼儿坐在“座坐”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
23.金锁银锁:
请一名幼儿做“关锁”人,该幼儿的两手掌作“锁”,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的手指触在“关锁”人的手掌中。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念毕,“关锁”人捏紧手掌,被捏住的幼儿站在场外。游戏重新开始。游戏时,“关锁”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儿歌:金锁银锁,金锁银锁,咔嚓一锁,嚓啦一锁。
24.弹蚕豆:
两至三名幼儿为一游戏组,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列出先后顺序。游戏开始,第一名幼儿把若干蚕豆撒在桌上,随即按先易后难,用小手指在相邻的两颗蚕豆之间划一下表示可以通过,然后对准其中的一颗,用食指或中指从大拇指上弹出去击中另一颗,这样就可在这两颗豆中拿下一颗并继续再划再弹。如果失误或犯规就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此游戏锻炼幼儿手指的小肌肉。游戏划线时小手指如碰到蚕豆,则为犯规就不能继续游戏。在弹蚕豆时,只能弹划过线的邻近两颗,击中其他蚕豆或弹不到蚕豆则为输。
25.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
儿歌: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26.丢“铜 板”:
三至四人为一游戏组。每人各将一圆片(可由瓶盖取代)从砖头高坡开始往下滚,比比谁滚得最远,然后按远近分别定为①②③„„①的主人拿起圆片站在①号处投准②号圆片,如果投中②号圆片,可站到②号处向③号圆片投去;如果没投中②号圆片,则由②号圆片的主人拿起圆片向⑧号圆片投去,凡投中的圆片归为己有。游戏者拿起圆片后站在该圆片处,不能前后左右移动。发展幼儿眼力及手臂力量。游戏重复进行,最后,得圆片多者为胜。
27.踢毽子 :
踢毽子多为女孩玩耍。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简单的以连续踢的个数多少定胜负,复杂的则有正、左、拐、跳、打等。游戏时,边踢边唱(或数数),一般逢五遇十即将毽子停于脚面一次(称“嗯”)。清代流传三四人入局对踢,后沿为健身运动的一种方式。
28.跳绳 :
跳绳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于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数数。
29.跳房子:
跳房玩法多样。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 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房”。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最后,谁占的“房”多谁为胜者。
30.磕拐:
磕拐是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折攀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多种多样,可磕、压、顶、砸等。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即输。
31.拾子儿 :
拾子儿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就失败了,改换别人拾子儿,依次轮换。也有的用布缝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
32.推铁环 :
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33.投纸牌:
纸牌子多为硬纸叠成,其形多为长方形,也有三角形的,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纸牌摆放地上,另一方寻找纸牌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牌用力掷地扇砸对方的牌。若将对方的牌扇翻个,则胜,对方的牌归己;若扇不翻,则轮换,直至决出胜者。
34.翻绳 :
翻绳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用一线绳将绳系成圈状,套于手指上,通过手指的穿插、交错、缠绕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豆箕儿、牛槽、担架等。
35.剪子包袱锤 :
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剪子、包袱、锤的,喊的同时伸手决出胜负。
36.弹玻璃球:
双人玩或多人玩。玩时,先在地上画一条线,在离线3米左右挖一坑,参赛者依次向坑内掷琉璃蛋,先击坑内的开球。弹球时可用溜、点等方法,击中对方为胜,击不中,由第二人接着弹球。如此轮流,最后看谁击中的多,击中多者为胜。
37.丢手绢:
多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38.徒手拔河 :
在地上划一线为界,两人以脚外侧相抵面对而站,然后寻机抓对方手,抓住后用力或利用技巧将对方拉过界即胜。人多时,可分两组,搂腰相连。
39.舞龙灯: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个象征性的“龙头”,再制出“龙身”(稻草“龙身”用稻草扎成大约20厘米长的草扎若干个,中间穿上一根绳子,若给小班幼儿玩可不穿绳),用小竹竿或木棍插进“龙头”、“龙身”,让幼儿举着舞,可以两条“龙”嬉戏,乐在其中。
40.转呼拉圈:
儿童、成人均可玩,玩时将一个或多个呼拉圈套在腰间,先用手发起来,然后扭腰摆臀,利用惯性,使呼拉圈旋转,是一种健身游戏。
41.赶小猪:
幼儿手持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做赶小猪者,用皮球或易拉罐做小猪。赶小猪者用羽毛球拍子或竹竿将小猪向前滚动。可以开展竞赛,比比谁的小猪先赶回家。
42.揪尾巴:
幼儿将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系在腰间,当作尾巴。一游戏者去揪孩子另一游戏者腰后的“尾巴”,双方躲闪,不让对方揪到自己的“尾巴”。也可以多个游戏者同时揪尾巴,训练孩子躲闪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
43.挤“油渣”:
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44.两人三组走:
两个幼儿并排站在一起,用绳子系住紧靠的双腿,步调一致的向前走。此游戏也可多人多足走。
45.踩高跷:
将纸管或雪碧瓶的两侧凿两个洞,用绳子穿过打结做高跷。幼儿将脚踩在高跷上,手提绳子向前走,看谁走得又稳又快。
46.堆馒头:
幼儿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47.蚊子叮手:
幼儿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附儿歌:哎呀呀,怎么了?蚂蚁咬,咬哪里?快点爬上来!
48.五子棋:
在纸上或者地上划一个棋盘,用10个贝壳做棋子。贝壳的正反面可以代表两方。
第五篇:幼儿民间游戏--占四角
占四角
机关幼儿园 王晓萍
占四角
一、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的开展,提高和锻炼幼儿手、眼、脑及四肢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幼儿走、跑等动作的发展。
2、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协商、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性行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二、材料与场地布置
老虎头饰一个 其他小动物头饰四个。
三、游戏规则与玩法:
“占四角”是传统民间游戏,玩法是四人戴小动物头饰分别站在四个角落,一人站在中间扮老虎。当老虎发令后,五个人一起跑动抢占四个角落,占到者为赢,反之为输,输者就站在中间当老虎发令,继续游戏。游戏规则是:(1)每个人必须听到口令中的最后一个字时才能跑动。(2)四个角落上的人听到口令后必须移动位置,不可原地不动。
创新玩法一:
教师可在组织活动时引导幼儿改变原游戏指令,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指令,如“one、two、three”,“老虎来了,跑”等,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
创新玩法二:
当游戏开展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相应增加游戏的难度,在游戏场地上摆放一些运动器材作为障碍物,让幼儿在跑动时跨越障碍物。以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锻炼幼儿的奔跑能力和灵敏性。
教师可提供多种多样的障碍物供幼儿选择,并引导幼儿针对不同障碍物制定不同的跨越规则,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和创新欲望,从中发展了幼儿的自主性,培养了幼儿制定规则的能力和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提高游戏价值和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
四、游戏的指导与评价:
1、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幼儿认真遵守游戏规则,在跑动中注意安全。
2、,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或出现不安全情形时教师要给予适时指导。观察到幼儿有合作游戏、共同协商的行为、动作、语言时要给予鼓励、肯定,表扬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3、观察幼儿在游戏中能否学会协商自定游戏规则,并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能否自己解决。对游戏中表现积极主动的幼儿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