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地方领导如何加强班子建设与执政能力
浅析地方领导如何加强班子建设与执政能力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地方领导队伍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阐述国有地方领导对班子建设与执政能力的必要性,并初步探索出国领导能力3个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地方领导;班子建设;执政能力
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核心,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又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者。面对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全面推进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重视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长期执政,使我们党既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也面临着严峻的执政考验,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消极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我们党内,一些同志的信念动摇,意志衰退,思想僵化,精神萎靡。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这绝非危言耸听。一些欧洲执政几十年的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走向衰亡,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堡垒从内部被攻破,是党员领导干部蜕化变质造成的。我们务必引以为戒,始终警惕我们党长期执政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重视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实课题。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随着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执政党要推进执政实践,实现执政目标,就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引领历史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所经历的最深刻的环境变化是从封锁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既给党的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具备开阔的世界眼光、战略的思维能力、创新的时代理念、开放的全局意识。如果还是凭老观念,靠老经验,用老办法,就会把握不住大势,驾驭不了大局,就有被历史淘汰的危险。
重视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实践早已证明,一个地区发展得快与慢,一个部门工作得好与差,一个企业经营得兴与衰,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领导班子。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各级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根本保证。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它能让人民看到希望与方向,充满信心和力量,从而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应当肯定,总
体上说,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比较好的,但与摆在我们面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相比,与国际国内的发展大局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奋起拼搏,不仅是广大人民的期盼,更是我们各级领导班子的历史责任。
二、按照发展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坚持围绕发展抓班子,抓好班子促发展,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着力提高素质。首先要着力提高政治素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斗终生,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和道德情操。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遭受什么挫折,始终做一名清醒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次,要着力提高业务素质。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仅要靠得住,而且要有本事。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执政的要求,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实践是丰富知识的来源,也是增强本领的途径,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摔打,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二是切实改进作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勇于创新的思想作风。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推崇创业的氛围。要大力弘扬求实的工作作风。提倡讲实话、出实招,善谋利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努力保
持朴实的作风。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搞铺张浪费,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
三是优化班子结构。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选拔和使用干部。按照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力度,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束缚,不拘一格选用人才。重视从基层选拔那些人品好、学历高、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培养,使其尽快成长。
四是提高执政能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立足现实、谋划未来,把握全局、开拓前进,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要善于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深化市场取向改革,消除经济体制障碍,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要把党的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谋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总揽工作全局的能力。
三、用改革的办法推进领导班子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我们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以
改革的办法激发领导班子活力。
一是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对干部能不能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环节。干部考核评价准确,任用才能得当;考核评价失真,任用必然失误。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实绩作为评价干部的客观标准,建立以实绩为核心的操作性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通过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使干部选拔任用有客观尺度,也为干部能上能下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要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现在,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朝气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摊子、保位子”的思想比较浓,创新精神不强。这些问题,固然与某些领导同志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已经严重滞后,抑制了班子的活力。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在行政事业单位仍然存在。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从制度上寻找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每个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真正使干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劣有所罚。促使一些“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建立激励机制,就是要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与干部的职级待遇、与干部的奖金补贴挂钩,从而既形成集中精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格局,又旗帜鲜明地营造一种凭实绩看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共识,把广大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干事业、创一流上来。
三是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约束机制。要在建立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的淘汰机制。从制度上打
造各类人才公平参与竞争的平台,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识人用人机制。使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干部思想“不安”,四平八稳的干部位子“不稳”,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领导干部正常交替更新的机制,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真正取得突破。同时,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监督机制的建设,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制,明确责任,规范程序,严肃纪律,把考核工作置于监督之下。
总之,推进地方领导队伍的整体建设,改进和加强领导工作,维护地方稳定是一个迫切而永恒的课题。要求各地方的领导从转变观念入手,振奋精神,以有为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建设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勇敢担负起党组织赋予的使命,为地方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浅析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浅析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报告在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述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论断,是执政党为履行职责、强化效率、保障地位而进行构造、创新的系统行为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当前,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很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求真务实、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的基层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这种本领所能达到的程度、效率。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针对整个党而言的。然而,构成党的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提高各级党组织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通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公共权力机关中工作的党员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这是由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是执政权力的有机构成。加强党的能力建设,核心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者,是党执政水平的具体分担者。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体现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和具体托载者。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建设,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结合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和所要完成的新的历史任务,十六大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强化“五个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五个能力”,既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五个能力”的核心内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三个水平”,既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统揽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对于具体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而言,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的强弱是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标准。影响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中的影响、认可程度。凝聚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行为的决定程度。战斗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水平和效果。推进力则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效力。以上“四力”构成了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具体标准。
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按照增强“五种能力”、提高“三个水平”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为努力方向,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强化执政之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又为解决执政能力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在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执政意识;在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指导意义的基础上端正执政理念;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的过程中,明确执政方向;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展现执政成果。
第二,按照增强“五个能力”的要求,大规模培训锻炼干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提升整体素质是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培训锻炼是提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新的实际,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大、新、活、多”四个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就是干部培训的规模要大,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每年培训20%,5年时间把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新”就是培训内容要新,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解决好更新思想观念问题、提高业务素质问题、增强领导能力问题。“活”就是培训方式要活,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多”就是培训渠道要多样。
第三,按照“提高三个水平”的要求,不断完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强化执政能力。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使之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成为能够统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领导核心。一是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以个体选拔的高标准,保证整体素质的高水平。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选拔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班子。二是结构上要不断优化。要按照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相济的智能结构、相容的个性结构、协调的类别结构,科学配备领导班子。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不断深化。扩大民主,完善考核,促进交流,加强监督,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环境。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加强,奠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五是经常性管理要到位。通过及时、到位的经常性管理,在动态中强化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功能。
第四,以强化战斗力、推进力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规范执政行为,提高执政水平。要通过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倍加珍惜、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各级党委必须发挥职能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改进领导方法,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依法执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度和手段行使执政权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五,以增强影响力、凝聚力为目标,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作风就是旗帜,就是形象,就是影响力和凝聚力。一是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执政形象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二是要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塑造良好的形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谈话、回复、诫勉等制度,实行巡视制度,加强党内监督。三是要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改进作风。要从人民群众最盼望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具体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要从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以清新的党风凝聚民心,以实干精神和实际效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
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中要把加强能力建设与提高干部素质统一起来;把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与夯实执政基础统一起来;把加强能力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统一起来;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与协调各方关系统一起来,从而使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党和人民忠实工作,经得起群众评判、后人评说和历史检验,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以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
第三篇:浅析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报告在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述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论断,是执政党为履行职责、强化效率、保障地位而进行构造、创新的系统行为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当前,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很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求真务实、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的基层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sO100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这种本领所能达到的程度、效率。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针对整个党而言的。然而,构成党的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提高各级党组织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通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公共权力机关中工作的党员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这是由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是执政权力的有机构成。加强党的能力建设,核心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者,是党执政水平的具体分担者。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体现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和具体托载者。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建设,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结合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和所要完成的新的历史任务,十六大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强化“五个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五个能力”,既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五个能力”的核心内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三个水平”,既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统揽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对于具体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而言,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的强弱是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标准。影响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中的影响、认可程度。凝聚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行为的决定程度。战斗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水平和效果。推进力则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效力。以上“四力”构成了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具体标准。
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按照增强“五种能力”、提高“三个水平”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为努力方向,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强化执政之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又为解决执政能力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在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执政意识;在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指导意义的基础上端正执政理念;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的过程中,明确执政方向;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展现执政成果。
第二,按照增强“五个能力”的要求,大规模培训锻炼干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提升整体素质是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培训锻炼是提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新的实际,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大、新、活、多”四个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就是干部培训的规模要大,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每年培训20%,5年时间把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新”就是培训内容要新,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解决好更新思想观念问题、提高业务素质问题、增强领导能力问题。“活”就是培训方式要活,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多”就是培训渠道要多样。
第三,按照“提高三个水平”的要求,不断完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强化执政能力。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使之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成为能够统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领导核心。一是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以个体选拔的高标准,保证整体素质的高水平。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选拔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班子。二是结构上要不断优化。要按照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相济的智能结构、相容的个性结构、协调的类别结构,科学配备领导班子。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不断深化。扩大民主,完善考核,促进交流,加强监督,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环境。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加强,奠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矗五是经常性管理要到位。通过及时、到位的经常性管理,在动态中强化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功能。
第四,以强化战斗力、推进力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规范执政行为,提高执政水平。要通过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
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倍加珍惜、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各级党委必须发挥职能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改进领导方法,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依法执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度和手段行使执政权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五,以增强影响力、凝聚力为目标,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作风就是旗帜,就是形象,就是影响力和凝聚力。一是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执政形象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二是要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塑造良好的形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谈话、回复、诫勉等制度,实行巡视制度,加强党内监督。三是要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改进作风。要从人民群众最盼望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具体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要从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以清新的党风凝聚民心,以实干精神和实际效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
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中要把加强能力建设与提~部素质统一起来;把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与夯实执政基础统一起来;把加强能力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统一起来;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与协调各方关系统一起来,从而使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党和人民忠实工作,经得起群众评判、后人评说和历史检验,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以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
第四篇:浅析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浅析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报告在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述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论断,是执政党为履行职责、强化效率、保障地位而进行构造、创新的系统行为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当前,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很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求
真务实、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的基层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这种本领所能达到的程度、效率。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针对整个党而言的。然而,构成党的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提高各级党组织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通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公共权力机关中工作的党员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这是由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是执政权力的有机构成。加强党的能力建设,核心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者,是党执政水平的具体分担者。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体现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和具体托载者。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建设,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结合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和所要完成的新的历史任务,十六大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强化“五个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五个能力”,既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五个能力”的核心内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三个水平”,既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统揽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对于具体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而言,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的强弱是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标准。影响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中的影响、认可程度。凝聚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行为的决定程度。战斗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水平和效果。推进力则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效力。以上“四力”构成了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具体标准。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按照增强“五种能力”、提高“三个水平”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为努力方向,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强化执政之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又为解决执政能力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在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执政意识;在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指导意义的基础上端正执政理念;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的过程中,明确执政方向;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展现执政成果。第二,按照增强“五个能力”的要求,大规模培训锻炼干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提升整体素质是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培训锻炼是提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新的实际,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大、新、活、多”四个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就是干部培训的规模要大,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每年培训20%,5年时间把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新”就是培训内容要新,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解决好更新思想观念问题、提高业务素质问题、增强领导能力问题。“活”就是培训方式要活,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多”就是培训渠道要多样。第三,按照“提高三个水平”的要求,不断完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强化执政能力。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使之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成为能够统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领导核心。一是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以个体选拔的高标准,保证整体素质的高水平。要严格执行《党政领
第五篇:浅谈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浅谈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08/19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这种本领所能达到的程度、效率。“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报告在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述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论断,是执政党为履行职责、强化效率、保障地位而进行构造、创新的系统行为过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针对整个党而言的。然而,构成党的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提高各级党组织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通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在公共权力机关中工作的党员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来实现。这是由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其一,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是执政权力的有机构成。其二,加强党的能力建设,核心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者,是党执政水平的具体分担者。其三,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体现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和具体托载者。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建设,这是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主政、行政能力,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结合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和所要完成的新的历史任务,十六大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强化“五个能力”建设,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个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既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五个能力”的核心内容,全国省区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向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三个水平”的明确要求。既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统揽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对于具体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而言,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的强弱是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标准。影响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中的影响、认可程度。凝聚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行为的决定程度。战斗力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水平和效果。推进力则体现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效力。以上“四力”构成了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具体标准。
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按照增强“五种能力”、提高“三个水平”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力为努力方向,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强化执政之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
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又为解决执政能力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必须在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执政意识;在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指导意义的基础上端正执政理念;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的过程中,明确执政方向;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展现执政成果。
第二,按照增强“五个能力”的要求,大规模培训锻炼干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提升整体素质是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培训锻炼是提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新的实际,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大、新、活、多”四个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就是干部培训的规模要大,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每年培训20%,5年时间把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新”就是培训内容要新,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解决好更新思想观念问题、提高业务素质问题、增强领导能力问题。“活”就是培训方式要活,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多”就是培训渠道要多样。
第三,按照“提高三个水平”的要求,不断完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强化执政能力。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使之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成为能够统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领导核心。一是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以个体选拔的高标准,保证整体素质的高水平。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选拔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班子。二是结构上要不断优化。要按照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相济的智能结构、相容的个性结构、协调的类别结构,科学配备领导班子。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不断深化。扩大民主,完善考核,促进交流,加强监督,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环境。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加强,奠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五是经常性管理要到位。通过及时、到位的经常性管理,在动态中强化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功能。
第四,以强化战斗力、推进力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规范执政行为,提高执政水平。要通过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统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倍加珍惜、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各级党委必须发挥职能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改进领导方法,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依法执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度和手段行使执政权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五,以增强影响力、凝聚力为目标,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作风就是旗帜,就是形象,就是影响力和凝聚力。一是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执政形象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二是要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塑造良好的形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谈话、回复、诫勉等制度,实行巡视制度,加强党内监督。三是要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改进作风。遵照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要求,要从人民群众最盼望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具
体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要从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事情抓起,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以清新的党风凝聚民心,以实干精神和实际效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
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中要把加强能力建设与提高干部素质统一起来;把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与夯实执政基础统一起来;把加强能力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统一起来;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与协调各方关系统一起来,从而使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以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