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找幸福的真谛》读后感
罗素在书中一以贯之地倡导非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一个人要是过分地关注自我,就好比把自己囚禁在自身欲望的牢笼中难以自拔,并由此产生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非自我中心”的视角则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消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消失,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失。一旦人们除了自己也对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产生了真心地关注和付出,精神就会摆脱禁锢而变得开朗起来,幸福的感觉就有可能真正来到身边。据说,以前曾经有几个年轻人去问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这就是罗素所说的“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发展”,幸福的感觉会自然来临。
另外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不断地付出和得到爱,幸福是平淡生活的体会、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誉的多少;不在于是否荣华富贵、人前显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饭、平实无奇。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读懂了自己,读懂了生活,他就会找到幸福的真谛,同时也会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第二篇:幸福真谛
幸福(原创)
王莉
今天,的确有点累,但很幸福,因为明天是母亲节,我带着我妈和婆婆买衣服。(以往都是我和老公陪着婆婆,可是,老公出差了。)
我们来到老年用品商店,我让二老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可她们谁都没有选中,我问为什么,都说太贵。我只好为她们选,我挑了一件红色的羊毛衫,问她们好不好看,都说好看。于是,我对婆婆说:“妈您穿上试试看。”这时婆婆拿过一看价格,一百九十八,连忙说:“这么贵,我不要,给你妈买吧。”我妈一听,忙说:“不,不,不,我不要,还是给你妈买吧。”我对婆婆说:“妈,我看还是您穿合适。”我妈也说:“对,还是你穿合适。”婆婆腼腆地说:“真的,就是有点贵。”我说:“不贵,只要您喜欢。”于是,婆婆收下了。我又为我妈选,这时,婆婆说:“你得给你妈选个再一点贵的。”可我妈不乐意了,说:“不行,孩子挣钱不容易,我要件便宜一点的。”婆婆笑着说:“别担心,她有钱,应该孝顺你的。”就这样,你推我让好大一会,也没选中,弄得我不知该怎么办。最后,我妈说:“我还是要你妈那件吧。” 我这才明白,原来都喜欢那件,只是嫌贵。于是,我又给我妈买了一件。
临走时,老板疑惑地问:“到底哪位是你妈?”还没等我回答,两位老太婆异口同声地说:“都是。”我一愣,这时,我看到,两位老人脸上分明写着“幸福”。于是忙说:“对,都是,都是。”
第三篇:寻找生命的真谛
寻找生命的真谛
《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不同》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买这本书的原因是来自大学时候,当时一位室友天天抱着《与未来同行》,边看边感慨。我也看了一部分,平时对开复同志的经历也非常羡慕。人活着,总是要想自己活着的价值,我一直渴望着自己能够做一些事,对社会,对这个世界都有好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我就买下来了。
看这本书之前,我刚刚看了《非诚勿扰2》,电影内容我没啥感觉,就是记住了一句话:人生很短。人生,是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人生的短暂,也是我一直最感慨的事情。记得佛教里面有一个很精辟的关于生命的对话。
一天,佛祖站在云端翘首俯瞰人间,他看到每一个城市都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匆匆独行,甚至急得汗流满面。佛祖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人们整天这样的忙忙碌碌,不外乎是为了‘名利’二字。”
“那么,有了名利又能怎样呢?”佛祖接着问道。
“有了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满足肉体的奢侈。”一个弟子回答。“无名无利的平民百姓,他们整天到晚劳累忙碌,又是为了什么呢?”
“佛陀,平民百姓劳累忙碌是为了养家糊口,吃饭穿衣。”一个弟子平静地答道。“吃饭穿衣又是为了什么呢?”佛祖接着问。
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躬身答道:“佛陀,人们吃饭穿衣是为了滋养肉身,享尽天年的寿命呀!”
佛祖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佛陀摇了摇头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谛。”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象蜉蝣一样,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经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是不够透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这时又有一个弟子站起来说道:“佛陀,其实人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甚至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美壮观,但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蒸发消逝在这个空间而变得无影无踪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说道:“佛陀,依弟子看来,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命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明日复明日地活下去,象露水有一瞬,象蜉蝣有一昼夜,象花草有一季,象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有一呼一吸这样的短
暂呀!你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勤奋不已,自强不息。”
人生很短,我常常在想:如果人的生命像岁月一样漫长多好。我们就可以活得更从容,可以更好地探索人生和宇宙的奥秘。而我,也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探寻我的道。而现在,我所走的路离我要走的路越来越远。而且,我还得走下去,愿不愿意都要走下去。所以,我总是苦恼:我的人生,为什么我不能做主?
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考一个好的大学,当然,这个目标是别人给我定的。到了大学,我一度醉心于修道,如果按照别人的说法,就是生活没有了目标。可是,这才是我的目标,我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但是,我的这个目标在任何人看来都是虚无缥缈的,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就像《老子》里讲的:“道可道,非恒道”。人毕竟是活在社会里的动物,我还要为别人和自己强加给我的目标奋斗。所以,我按照家人的心意读完了大学,找了工作。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这样一段话:“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这话我最喜欢,可是这也最让我矛盾。我一直期待这样生活,可是当我的决定和家里的意愿矛盾时,我总是很无奈地屈服了。就像他说的,“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下”,我要对家人,对朋友负责,所以我只能过着他们安排的生活。
书中说的“引领生活”(Leader your life)我做不到,那离我太遥远。我现在能做到的,只是活着(Live your life).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引领生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没有像他那样好的条件。我家住农村,家境也不怎么样,能上大学就已经不错了,当然做不到他那样的11岁到美国留学,还是奥巴马的同学,26岁就是副教授,33岁苹果的副总裁,更是微软,谷歌的巨头。我11岁时刚进初中,26才大学毕业,本科学历,33岁还没到,不过怎么也不可能当上苹果的副总裁,即使在家里我也没身份没地位,更不是什么地方的巨头。一句话:没法比,人比人要气死人的。
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那点光。
虽然很羡慕,也曾经梦想着会有那么一天,自己也成为世界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也很郁闷,毕竟和李开复比起来我太渺小了。也许我应该自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没多少自卑感。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李开复的成功和他的努力分不开。但是,如果没有他自幼就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他就是再天才,再努力也达不到今天的成就。我和他,是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的。我有我的世界,我的世界里,有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的世界更美好。当然,李开复的人生观我非常赞同,一个人的最终成就不是取决于它的起点有多高,而是这个人的品质有多高。人活着,要有活着的意义。我不知道对于我世界里的其他人来说,我活着是什么意义,但是我知道,他们是我活着的意义。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在努力改变我的世界。
即使有一天,我能改变这个世界,我想我也不会去改变。那不是我的道,我只想自己的世界好好地,自己,家人,身边的所有人都幸福,我的世界就圆满了。至于改变整个世界的重任,让李开复那样的人去头疼吧!
第四篇:幸福的真谛(推荐)
幸福的真谛-培训观后感
十月十六日的礼拜天,秋高气爽,我们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开展了新的一年的职工培训,我们社区有幸请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王一方教授为我们进行指导和交流。
听了王一方教授一天对幸福和生死的诠释我感受颇多。
本次培训的主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医学人文素养和职业幸福。第二部分是生死的哲学与文学、医学走向终极关怀。
王一方老师首先是从“谁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开始讲述,他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刚刚给孩子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那种初为人母的情感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吧!在当今社会,真正幸福的人又有多少呢?是谁剥夺了我们的幸福呢?是社会?还是患者、上司?还是自己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带来的是更多的盲目和无知。社会上不断的从传出XXX医院,医生被砍成重伤,XXX医院,护士医生带着头盔上班等等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但却真实的案例。生命,医疗的代价是个黑洞。在乐观派眼里医学是“推土机”去腐生新、是“电熨斗”一烫就平。在怀疑派眼里医学是“老虎机”花大钱,看手气、是“狗皮膏药”管那么点用但没有说的那么好。
这些都是现在医学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所要接受和承受的苦难。只有历经了苦难才能发现幸福,拥有幸福。
王一方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汶川地震时解放军和医护人员的照片,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脸庞,明明已经很疲惫的身躯因为有了这种职业的价值,他们觉得很幸福、他们在为他们的职业而骄傲。也是这场灾难的震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领悟到了科学“真理”之上的职业“真谛”。我们社区医院虽然比不上大医院先进的设备,但是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入情入理,用最简单的方法给病人最经济的治疗。王一方老师还引用了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大人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光。可见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是多么的重要啊!
第五篇:幸福的真谛
幸福的真谛
——读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有感幸福是什么?
墨子说过:“兼相爱交相利。”我觉得这也许就是对幸福的完整但不正确的解释。
那么对于幸福,谁能给出一个正确答案,幸福有时候很简单——父母回家一杯热腾腾的开水,一句贴心的问候;子女放学一句温馨的关怀,一个温情的眼神;同学脸上茅塞顿开的表情,对陌生人的友好„„
可是幸福有时候却又很奢侈——对于在监狱里的人来说,也许他们就连幸福的尾巴都抓不到;对于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农民工来说,家乡的黄土早已掩盖了幸福的影子吧;对于如战场的商场来说,到处潜伏着危机,幸福怕是也不会来这里拜访吧。
可是我觉得,幸福还是很简单的。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脸上洋溢不了应有的幸福,许许多多的七情六欲,早已充斥着大脑血液皮肤。只因这个社会的所有陋处,早已如一个面具,遮住了幸福,以致我们看不到幸福了。
那么怎样得到幸福呢?只要不会将幸福的目标设定的很高,只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每天早上,都以热情饱满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幸福就不会离你太远。
既然毕淑敏说幸福有七种颜色甚至更多,那么我相信,幸福就像是披着不同外衣的人,这些外衣有爱情,友情,亲情,温情,善良,诚实,希望,纵然幸福有许多变幻,纵然人们会在寻找时眼花缭乱,但是只要你对幸福充满憧憬,幸福肯定会悄然拜访你的。
那么有没有简单的幸福呢?我想应该是有的吧,也许当你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时,就会体会到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现在所拥有的。这也许就是很简单的幸福吧。可幸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间长了人们会忘记它,即使还拥着幸福。只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能体会的更深刻。将要失去幸福的时候,是人最幸福,也是最珍惜眼前的幸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