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别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7:0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别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别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当别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鲁布革乡当别村委会近三年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 查 报 告

2009年入秋以来,当别村委会雨季提早结束,气温异常偏高,降雨异常偏少,全村出现大范围旱情。此次干旱是云南省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对此,村委会对本村三年来的干旱情况作了一次详细的调研,通过拜访受灾村民及到实地查看,了解情况,获得以下灾情情况:

一、当别村基本情况

当别村委会位于罗平县鲁布革乡东南部,是江外(南盘江江以外)四个村委会之一,距乡政府47公里,距县政府56公里,是我县最偏远和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全村共有520户2334人,除5个人因婚姻关系迁入本村以外,其余全部为布依族。全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农田占6%,旱地占20%,林地占74%,农作物以林木、水稻、玉米、生姜、旱烟为主,森林覆盖率84%以上。平均温17.8℃,年降雨量1200—1300毫米,无霜期353天,属温润的亚热带雨林气候。有一条砂石路往东北连接至八大河;一条毛土路往西连接师宗县高良乡。住房以木结构房和砖瓦房为主,砖瓦化率35%,电话入户率80%。下辖当别、弄亚、更邓、大舍腊四个自然村,距村委会所在地分别为0公里、6.8公里、2.5公里和15.5公里,分部比较分散,其中大舍腊村还是一个“飞村”,被广西及本乡六鲁村隔断,与我村委会其它三个自然村地理不相接。另外,弄亚村是我村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现只有一条仅能通车半年的土毛路与外界沟通,至今没有通电话信号,地理条件和人文思想都十分落后,能初中毕业的学生算当地高学历的人。

二、全村受灾情况

天上一丝云彩不见,水源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就算江内及罗平有雨,我们江外也只能听见雷响不见雨滴!据统计当别村委会这几年每年的降雨量只有正常年份的20%到30%

2010-2011年,当别村委会每年小春播种面积420亩(其中水稻240亩),受灾面积400亩,占已播种面积的95%,绝收超过107亩。全村小春粮食因灾减产50%以上,有的减产超过70%以上。

至1998年天生桥水库建成蓄水后,我村60%的田地被淹没,10多年来,我村40%的粮食需要到市场上购买。特别是更邓村,95%的粮食需要到市场购买,粮食自给率非常低。连续三年的干旱更是雪上加霜,2009年秋以来的干旱,使全村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0%,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624人。这些年粮价也是突飞猛进,上涨了30%多,这给我们村的群众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急需更多的政府救济!

1、干旱对当别村委会农作物的影响

当别最主重要的农作物是水稻、玉米、生姜及旱烟,这四种作物占到全村种植面积的90%上。①从2010年的春季到今年,村民在每年的春季都一直在等雨水种植水稻,可是一直等到5月都没有下雨,只好水田变旱地,改种玉米,而由于5月份已经错过了玉米的种植季节,玉米的产量也只有平时的50%左右。最终的结果就是水稻种植面积大量少,而改种玉米的田地粮食产量也大量减产,水稻玉米两不收。②由于没有预料到干旱如此严峻,村民仍然按照以往的种植经验及季节种植玉米,但是一直没有下雨(连小雨都没有一场),玉米一直不能发芽,土地因被挖过还更容易干旱、沙化,同时,由于土地松软,种子被禽鸟偷食也十分严重,最终的出芽率仅有60%左右,很多村民补种的效果也不理想。③近三年来,由于干旱,土地没有潮湿迹象,而且生姜种价格昂贵,成本投入巨大,村民不敢贸然种植,大多已经将姜种变卖,这三年来每年的种植面积仅有2008年以前的一半左右。④旱烟是我村四大农作物中受干旱影响最少的一种,但是由于抽旱烟的群体逐年减少,市场销售不如往年,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在不断减少。

2、火灾发生情况

自2009年秋以来,全村火灾发生4起,其中一般火灾2起(大舍腊、大舍腊),大火灾2起(当别、更邓),火场面积1500,森林面积1400.6亩,林木损失

78万多元,直接经济损失47.44万元。给村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刚好种植了4—6年的半大杉树,损失更是惨重。同时这也给当地刀耕火种式的种植方式提出了警告,为在防止火源进入山林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当地村民思想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烧地(在种植前把地面的树木、杂草全部烧掉作为肥料)习惯大大减少。

3、人畜饮水情况

2010年初,半年多的干旱导致很多水源点相继干涸,无水可出,村民饮水面临巨大困难,在我村委会的四个自然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到清水江及小河沟靠人背马驮给牲畜及日常生活用水的情况,在上级政府部门及联系点的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分别对当别村、当别完小、更邓村、大舍腊村进行了改水,维修了三个主要老水井,现基本能满足村民的人畜饮水需要。但是弄亚村仍然没有得到人畜饮水改造,人畜饮水仍然十分困难,大多村民都是从村脚的小水沟里面提水使用,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亟待解决。

村委会也尽量的压缩日常开支,投入1000元与村民修建水池一个,与水源点用水农田户4户协商用水,优先提供村民人畜用水,支付给受优先提供饮用水而导致田地干旱影响的农户补偿款6000元。

4、干旱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我村是以林业为支柱产业的一个林业村,2009年林场拍卖后,每年都有近8000方的林木采伐量,采伐后村民在次年就积极的进行植树造林,三年完成种植面积4500多亩,其中杉树种植3400亩,油茶果种植1100多亩,做到当年采伐,次年完成种植,山林无一亩荒地。但是连续三年的干旱,使得树苗种植后一直没有得到雨水的滋润,三年种植的苗木成活率仅有70%,其中杉树成活率77%,油茶果成活率仅为60%多。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苗木,也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发展阻碍。

三、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县、乡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全省各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服务,认真抓好防大灾抗大旱各项措施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抗旱保生产及护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开展。

1、多方面筹集抗旱资金。

在干旱发生后,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首先对我村的人畜饮水进行了改造,现在基本能满足村民的人畜饮水需求。在此期间,共获得上级各类资金60多万元,基本都用于了人畜饮水改造工程。由于弄亚村道现在还没有得到改水,村委会仍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资金,早日改水,满足弄亚村民的人畜饮水需要。

2、加大粮食救济及临时救济

一方面,2010年民政部门给予我村的救济粮从1.5吨增加到9吨,大大缓解了村民的生活困难,但是2010年的高峰期过后,从2011年至今救济水平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甚至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村委会积极向县、乡民政部门申请,增加给予我村的临时救济名额,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家庭暂时度过难关。但这相对于我村大面积的救济需求相比,还是显得相形见绌。

3、成立护林防护队

我村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超过80%的村,连续的干旱导致山林里的枯枝败叶十分干燥,只要遇到一点星星之火即可成为燎原之势。除了乡里分配的护林人员以外,我们村还另外成立了一个护林防护队,主要由各村组干部组成,共30人,一旦发现山上任何地方有烟冒出,可就近调集人员前往灭火,并对烧火人员进行教育,对屡教不管者由村委会进行罚款教育并要求家人严加管教。

四、结语

面对旱情,各级政府部门和当别村民都积极应对,确保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安全。对当别当地人来说,旱情确实比较严重,无论对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影响。虽然对当别的人们来说,这场干旱的严重程度

他们可能五十多年来从未见过,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也许只是气候自然波动中的一个起伏。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抗旱救灾,众志成城,相信灾害只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

当别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关于云南省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省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

报告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8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567万亩,1501万人、92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已投入抗旱资金7.5亿元、劳力898万人,临时解决744万人、35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国家防总预计,滇黔桂渝川3月份的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将持续发展。云南省政府3月4日公布最新的旱情报告,省内600余万人、360余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随着旱情持续发展,受灾程度将可能进一步恶化。

其中,云南省为干旱重灾区。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省大部地区雨季提早结束,气温异常偏高,降雨异常偏少,全省出现大范围旱情。此次干旱是云南省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对此,我对云南省的干旱情况作了一次为期一周(3月1日——3月8日)的调研,通过访问相关部门,拜访受灾严重的县区和村落,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情况,现整理为下文。

一、全省受灾情况

天上一丝云彩不见,干涸的水库、渠道,人畜饮水的困难,一场60年来未见的大旱在云南大地上肆虐。

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

全省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31万,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714.78万人,较去年增加46.31%。省政府预测,3月、4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分别将达792万人、951万人、1014万人。

1、干旱对云南农作物的影响

“云南这一带的干旱确实很严重”,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毛留喜表示,降雨少、温度高、蒸发多,入不敷出,这是干旱的直接原因,对人畜饮水和生产生活都十分不利。当地的农业干旱也很严重,“但是这个时候不是在农业生长的最关键期”。

云南最主重要的作物是水稻和烟叶,但此时这些作物还处在育苗的准备阶段,并不需要大面积灌溉,干旱目前对这些作物的影响并不明显。只有甘蔗、冬小麦等作物受干旱影响比较明显,甘蔗已进入收割时节,减产比较明显,冬小麦的减产也成定局。

“作物本身对干旱也有一个自适应的过程”,毛留喜说,每个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有不同的“萎蔫系数”。这个系数代表了当植物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尚存留的水分含量。只要没达到这个系数,后期降雨了作物还可以继续生长发育。但一旦低于萎蔫系数,再灌溉也无济于事了。

从最新的土壤湿度来看,云南一带的农业干旱已经到了中等或重度干旱的程度。毛留喜表示,如果到了四五月份旱情仍未见好转的话,会对春玉米、一季稻、烟叶的生长有很大影响。2、3月中旬若无雨将停胶

本周国内各大用胶工厂陆续开工,短期内造成用量井喷,使现货市场价格持续反弹。中国橡胶网数据显示,从2月9日起,橡胶价格从22000元/吨上涨至24330元/吨。

“现在说大旱对云南省橡胶产业多大影响,还为时过早。到3月中旬,西双版纳等地的橡胶才进入割胶期,橡胶树必须有足够水分才能顺利割出胶来。如果真像天气预报所说那样,干旱还要延续,没有水分只能停胶。”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公司销售部林部长说。

西双版纳是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之一,大量胶农都依靠承包橡胶林为生。3月中旬若能迎来及时雨,他们还有可能获得丰收,否则将影响他们未来一年的生计。

3、干旱导致糖价逆势上涨 最近一个多月来,尽管国际糖价大跌,但由于我国白糖主产地云南等地旱情严重,影响甘蔗种植面积,糖价逆势上涨10%左右。如旱情继续发展,白糖、菜油等农产品可能会受较大冲击。

云南产区食糖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上一个榨季产糖约216万吨,市场估计本榨季将减产30万到50万吨。对此,当地糖厂不得不提前收榨。原定于3月下旬收榨的云南元江金珂糖业集团已提前到2月底收榨,成为2009至2010榨季云南省最早收榨的制糖企业。

4、火灾发生情况

自去年12月1日以来,云南省发生森林火灾50起,其中一般火灾11次、较大火灾39次、火场面积43452.15亩,受害森林面积9399.6亩,林木损失2601.8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4728.44万元。自今年1月1日以来,累计发生民房失火35起,受灾117户,直接经济损失107.59万元。

二、极端干旱形成的原因

干旱是一个持续累积的效应。“从气象上来讲,少雨和温度高是造成干旱的直接原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首席专家陈峪表示。

每年的5-10月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雨季,但从去年7月开始,云南的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偏早。“该下雨的时候它却没有那么多雨水的积累”,陈峪表示,从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云南省的平均降水量为568.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5%,“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少的”。

降水量偏少是造成大范围干旱的主要原因,气温偏高则给这一带地区的情况火上浇油。同样是从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云南省的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这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的记录。偏高的气温使得水分蒸发加快,加剧了土地的干渴程度。

去年6月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也影响了西南大部分地区的云量和对流活动,造成这些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温度偏高。气象专家还发现,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以形成降雨。

三、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省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全省各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服务,认真抓好防大灾抗大旱各项措施的落实,省农业厅先后两次派出抗旱保生产工作组,亲临各县市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抗旱保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1、园林城市抗旱救树

昆明刚刚被列入国家园林城市,却遭遇了罕见的干旱天气,昆明街头的数百万株行道树及公园绿地如何抗击干旱?连续两天就昆明城市绿化工程抗旱问题调查了解时,发现近3个多月来,昆明全力进行保绿护绿,所有绿化工程浇水车全部出动昼夜浇灌,并建立起昆明城市绿化抗干旱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昆明的行道树和绿地没有因干旱而出现死亡的现象,昆明街头的绿化工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去冬今春,昆明几乎滴雨未下,城里所有的行道树及公园绿地都面对干旱缺水问题,为了保护树木成活,呵护春城绿色,从去年11月至今,我们放弃了所有休息天,每天都在给树木和绿地浇水„„每一棵行道树都活得好好的,每一块绿地也生机盎然。”5日上午,在昆明市小西门百汇商场街道旁,正在为浇水车装水的昆明市五华区绿化处工作人员李巍与我聊起昆明的绿化工程保绿护绿情况时说。

李巍介绍,他每天都要开着浇水车给威远街、护国路、宝善街、庆云街、端仕街、云兴巷、教场东路、西路、中路、南路、北路共计10余条道路的行道树和绿地浇水,每天至少要浇4车水,一般要到晚上11时、12时才能回家休息。像他这样工作的园林绿化工人,几乎在昆明每一个绿化部门都存在。昆明市园林绿化局绿化处还介绍:自去年10月中旬昆明进入持续干旱天气以来,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就启动了旱情长效机制,所有机关、处室,以及昆明所有的县、市区绿化部门都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对城市行道树、新栽苗木、公园绿地进行浇水抗旱,137辆浇水车全部启动,每辆浇水车至少配2名司机,全天进行16至24小时浇水作业,确保全城绿化树木成活。此外,还有抽水浇灌、管灌等多种浇灌方式配合,加之植树公司的护树护苗工作,使得昆明的绿化树木并没有因干旱而出现死亡。

2、高耗水企业紧急关停

我从曲靖市供排水总公司了解到,曲靖城区正常供水只能确保到4月底。如果雨季迟来,城区可能出现近600万吨供水缺口,市民生活用水届时将失去保障。

目前,曲靖城区所有用户计划用水量统一下调30%,由120升/天/人降为80升/天/人;对高耗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采取强制关停或限制供水等措施。仅3月1日当天,曲靖城区就关停94户高耗水企业,其中洗车场89户,洗浴中心5户。城区内的洗车场不分规模大小,都被统一关停,估算达300多家。

3月7日前,洗浴场所全部关停,曲靖城区的所有高耗水企业都将关停或限制供水。

3、多方面筹集抗旱资金。

到3月8日为止,云南省用于抗旱救灾资金已达10亿元。省政府决定再增加3.5亿元用于抗旱救灾,其中,2000万元用于春荒群众口粮救济,1亿元用于农业科技抗旱补助,2亿元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3000万元用于森林防火。突出重点保障饮水。要继续把灾区群众能喝上水、喝上干净水作为当前抗旱救灾的首要任务,统筹做好计划用水,组织农机运水送水,想方设法增加应急水源,着力保障中小学校用水,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突出重点保障饮水。要继续把灾区群众能喝上水、喝上干净水作为当前抗旱救灾的首要任务,统筹做好计划用水,组织农机运水送水,想方设法增加应急水源,着力保障中小学校用水,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加强动态灾情监测,准确掌握缺粮人口信息,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掉。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和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抗旱救灾。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面积,做好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的调运、调剂和管理。大力开展粮油高产田创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润滇工程”、山区“五小水利”和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全年水利建设投资完成120亿元的目标,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支持250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2个大型灌区和3个中型灌区建设,再增加20个农田水利重点县。切实防范森林火灾,提前进入高森林火险期,加强巡防,增加重点区域巡山、守卡、护林力量。完善各项保证措施,全力做好电、油供应等保障。

云南全省各界积极向干旱灾区捐款捐物。据悉,截至4日,云南省已到账各方捐赠资金2.037亿元,其中不包括各州市直接接受的捐赠款。2月20日,云南省政府向社会各界发出了捐助旱灾灾区的号召,随即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学校部队以及市民,都踊跃捐款。

2月23日,在云南省政府举行的抗旱救灾动员大会上,众多单位争相捐款,会上共认捐3.1亿元;2月25日,在云南电视台举办的“抗旱救灾“情暖人间”大型电视公益晚会上,一批单位认捐1840万元;加上社会捐款,仅省级抗旱救灾社会捐款就超过3.3亿元。

据了解,3月3日上午,云南省政府举行接收救灾捐赠仪式,成都军区向灾区捐款300万元;4日,由云南省文明办、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的云南抗旱救灾网络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民众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向灾区献爱心;4日上午,由云南白族大理自治州州佛教协会主办、大理崇圣寺承办的抗旱赈灾祈福法会在大理崇圣寺举行,在法会募捐仪式上,共收到善款12.65万余元。

截至4日下午4时,省级已到账各方捐赠资金2.037亿元,其中还不包括各州市直接接受的捐赠款。云南省当地政府承诺:接收到的捐赠款物主要用于灾区人畜饮水、缺粮补助、抗旱保苗、备耕生产、森林防火和农村五小水利工程等方面。

4、组建抗旱救灾地下找水突击队 3日上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抗旱救灾地下找水突击队首批70名队员奔赴全省6个受旱灾区,他们将动用一流设备努力寻找地下水资源,缓解灾区人畜饮水困难。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和自兴介绍,这次参加突击行动的水工环地质专业队伍共100余人,均为全省地勘单位的精兵强将,曾经参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灾后应急调查排查工作,他们将分两批分赴云南的保山、文山、大理、昆明、楚雄、红河等重灾州市。

和自兴说,云南省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大部分地下水的水质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要求,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地勘单位掌握了一批岩溶、红层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并解决了楚雄、红河等地一些地区长期缺水问题。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系统技术优势,开展地下找水工作,对全省抗旱救灾尤其必要而紧迫;突击队将组织最好的专家、最好的设备,千方百计为灾区找水。

四、结语

面对云南的旱情,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出号令: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打一场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攻坚战!

对云南当地人来说,旱情确实比较严重,无论对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影响。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处于严重干旱的省市并不占多数。虽然对这些地区的人们来说,这场干旱的严重程度他们可能五十多年来从未见过,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也许只是气候自然波动中的一个起伏。在国家政府的帮助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抗旱救灾,众志成城,相信灾害只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

第三篇:遭受干旱灾情受灾情况调查报告

去冬今春以来,由于境内不降或少降雨雪,我县遭受了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情,致使小麦、甘蔗、香料烟、油菜、豆类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大面积受灾,严重影响了小春粮食产量和冬农开发效益。部分农村水源枯竭,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造成经济直接经济损失5100万元。我队根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办公室关于开展旱情动态跟踪调查的通知》(云调办字〔〕8号)文件要求,及时成立旱情调查小组,全员出动,深入全县9个乡镇、10个村寨,到农户家、到田间地头对旱情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我县受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受灾情况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

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56万亩,成灾7.78万亩,绝收3.54万亩,受灾面积占全县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49万亩的82.23%。其中:粮食作物受灾6.77万亩,成灾4.63万亩,绝收2.36万亩。具体地,小麦受灾4.42万亩,成灾4.63万亩,绝收2.36万亩;马铃薯受灾1.55万亩,冬玉米0.61万亩,荞类0.19万亩。

(二)经济作物受灾情况。

全县经济作物受灾面积为4.73万亩,成灾2.81万亩,绝收0.99万亩。其中:甘蔗受灾2.50万亩,蔬菜受灾0.96万亩,油菜受灾0.65万亩,香料烟受灾0.38万亩,茶叶受灾0.11万亩,咖啡受灾0.07万亩,蚕桑受灾0.06万亩。另外,经济林果受灾2.06万亩,成灾0.34万亩,绝收0.19万亩。

(三)人畜饮水困难情况。

受持续干旱少雨高温天气影响,部分水源枯竭,导致我县部分农村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6139人和54403头(匹、只)大小牲畜饮水困难。

二、旱情对大春生产存在的隐性问题

据气象部门预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发生秋、冬、春、初夏连旱的可能性很大,将对我县大春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全县已有3.13万亩农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占水田总面积的70%以上),水田缺水面积5.06万亩,旱地缺墒面积217.88亩。旱情若继续蔓延下去,土地将会因缺少水份干涸开裂,农作物无法翻耕播种成活,大春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农业丰收无望。

三、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县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全县各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服务,认真抓好防大灾抗大旱各项措施的落实,省农业厅先后两次派出抗旱保生产工作组,亲临我县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抗旱保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及早安排部署,及时掌握旱情。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分析预报结果,县委、政府及时发出做好当前防旱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积极落实抗旱防旱措施。组织农业、水利、防汛办组成抗旱工作组,深入全县9个乡镇实地调查旱灾情况和指导抗旱工作。农业局及时抽调50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5个抗旱救灾工作组,分头进驻9个乡镇,进村入户组织抗旱救灾并进行技术指导,共投入农业技术人员325人次,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为开展农业生产自救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及时调整、准确统计农业生产受灾情况,为县委政府提供科学的防灾抗旱决策依据。

(二)抓好各类水利工程的抢修维护。全县各级水利部门积极组织抢修各类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清理疏导小型水利灌溉渠道,山地水利及节水灌溉工程,加快水毁工程修复进度,为保水抗旱、服务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

(三)科学调度,切实加强用水管理。

(四)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抗旱救灾。相关部门抓紧调购小型抽水机水管等抗旱物资,认真做好原各类抗旱抽水机具的维修保养,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5万元。

(五)广泛宣传。针对持续的旱情,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利用广播电视及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旱情的严峻性和抗旱保生产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增强信心,主动采取各种有效抗旱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六)科学管理,分类指导。针对各乡镇的土质条件和农民的生活习惯,县农业局充分利用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坚持抗旱保苗和精细管理相结合,因苗因地,同时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实施。沿河的沙土和两合土田(地),土壤渗水性能好,采取灌“跑马水”的办法;山冈地旱地放水困难,灌溉条件差,采取引水入田后分墒泼浇的办法;坝区多为高稳产田,以水稻土为主,利用墒沟进行调浇和直接利用水管喷浇;在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推广中耕、施肥、浇水“三合一”的精细管理模式,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对受灾较轻的作物采取秸杆覆盖,地膜覆盖等办法来减少水份蒸发,推广高吸水树脂、旱地龙的抗旱技术,增施拔节肥促进增产。对油菜作物进 行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采取叶面喷施和土壤施肥懂得双结合措施促进油菜生长;对正在砍收的甘蔗采用快锄低砍技术,提高宿根蔗抗旱能力;对高坑田或因旱严重缺苗田块及绝收的作物,及时组织农村群众进行改种、补植、补种等各项工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耐旱作物,实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耐旱优良品种和各种旱种节水技术,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推广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我县抗旱救灾保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小春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或绝收,部分农户存粮少或已无存粮,出现严重缺粮现象。

二是抗旱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旱情严重,目前已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抗旱救灾保生产的需要,影响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由于我县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大部分耕地为山坡旱地,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加大了抗旱的成本和难度。

四是抗旱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乡镇旱情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及保送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旱情监测手段,难以为科学抗旱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

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防灾避灾抗旱保收能力不强。

六是因旱情的持续,影响了今年大春生产工作,春耕备耕受到严重影响。

五、建议和要求

(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实施小春损失大春补,农业损失副业补等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到位,保障抗旱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抗旱救灾。

(四)加强水利建设,确保农田灌溉。

(五)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工作。

(六)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第四篇:某县遭受干旱灾情受灾情况的调查报告

某县遭受干旱灾情受灾情况的调查报告

某县遭受干旱灾情受灾情况的调查报告

去冬今春以来,由于境内不降或少降雨雪,我县遭受了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情,致使小麦、甘蔗、香料烟、油菜、豆类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大面积受灾,严重影响了小春粮食产量和冬农开发效益。部分农村水源枯竭,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造成经济直接经济损失5100万元。我队根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办公室关于开展旱情动态跟踪调查的通知》(云调办字〔〕8号)文件要求,及时成立旱情调查小组,全员出动,深入全县9个乡镇、10个村寨,到农户家、到田间地头对旱情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我县受灾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受灾情况

(一)农作物受灾情况。

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56万亩,成灾7.78万亩,绝收3.54万亩,受灾面积占全县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49万亩的82.23%。其中:粮食作物受灾6.77万亩,成灾4.63万亩,绝收2.36万亩。具体地,小麦受灾4.42万亩,成灾4.63万亩,绝收2.36万亩;马铃薯受灾1.55万亩,冬玉米0.61万亩,荞类0.19万亩。

(二)经济作物受灾情况。

全县经济作物受灾面积为4.73万亩,成灾2.81万亩,绝收0.99万亩。其中:甘蔗受灾2.50万亩,蔬菜受灾0.96万亩,油菜受灾0.65万亩,香料烟受灾0.38万亩,茶叶受灾0.11万亩,咖啡受灾0.07万亩,蚕桑受灾0.06万亩。另外,经济林果受灾2.06万亩,成灾0.34万亩,绝收0.19万亩。

(三)人畜饮水困难情况。

受持续干旱少雨高温天气影响,部分水源枯竭,导致我县部分农村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6139人和54403头(匹、只)大小牲畜饮水困难。

二、旱情对大春生产存在的隐性问题

据气象部门预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发生秋、冬、春、初夏连旱的可能性很大,将对我县大春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全县已有3.13万亩农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占水田总面积的70%以上),水田缺水面积5.06万亩,旱地缺墒面积217.88亩。旱情若继续蔓延下去,土地将会因缺少水份干涸开裂,农作物无法翻耕播种成活,大春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农业丰收无望。

三、抗旱救灾情况

面对严峻的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县抗旱救灾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全县各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服务,认真抓好防大灾抗大旱各项措施的落实,省农业厅先后两次派出抗旱保生产工作组,亲临我县督促检查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抗旱保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及早安排部署,及时掌握旱情。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分析预报结果,县委、政府及时发出做好当前防旱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积极落实抗旱防旱措施。组织农业、水利、防汛办组成抗旱工作组,深入全县9个乡镇实地调查旱灾情况和指导抗旱工作。农业局及时抽调50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5个抗旱救灾工作组,分头进驻9个乡镇,进村入户组织抗旱救灾并进行技术指导,共投入农业技术人员325人次,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为开展农业生产自救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及时调整、准确统计农业生产受灾情况,为县委政府提供科学的防灾抗旱决策依据。

(二)抓好各类水利工程的抢修维护。全县各级水利部门积极组织抢修各类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清理疏导小型水利灌溉渠道,山地水利及节水灌溉工程,加快水毁工程修复进度,为保水抗旱、服务农业生产提供水利保障。

(三)科学调度,切实加强用水管理。

(四)积极整合资金投入抗旱救灾。相关部门抓紧调购小型抽水机水管等抗旱物资,认真做好原各类抗旱抽水机具的维修保养,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25万元。

(五)广泛宣传。针对持续的旱情,相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利用广播电视及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旱情的严峻性和抗旱保生产的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增强信心,主动采取各种有效抗旱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六)科学管理,分类指导。针对各乡镇的土质条件和农民的生活习惯,县农业局充分利用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坚持抗旱保苗和精细管理相结合,因苗因地,同时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实施。沿河的沙土和两合土田(地),土壤渗水性能好,采取灌“跑马水”的办法;山冈地旱地放水困难,灌溉条件差,采取引水入田后分墒泼浇的办法;坝区多为高稳产田,以水稻土为主,利用墒沟进行调浇和直接利用水管喷浇;在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推广中耕、施肥、浇水“三合一”的精细管理模式,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对受灾较轻的作物采取秸杆覆盖,地膜覆盖等办法来减少水份蒸发,推广高吸水树脂、旱地龙的抗旱技术,增施拔节肥促进增产。对油菜作物进

行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采取叶面喷施和土壤施肥懂得双结合措施促进油菜生长;对正在砍收的甘蔗采用快锄低砍技术,提高宿根蔗抗旱能力;对高坑田或因旱严重缺苗田块及绝收的作物,及时组织农村群众进行改种、补植、补种等各项工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耐旱作物,实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耐旱优良品种和各种旱种节水技术,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推广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

四、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我县抗旱救灾保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小春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或绝收,部分农户存粮少或已无存粮,出现严重缺粮现象。二是抗旱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旱情严重,目前已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抗旱救灾保生产的需要,影响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由于我县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大部分耕地为山坡旱地,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加大了抗旱的成本和难度。四是抗旱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乡镇旱情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及保送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旱情监测手段,难以为科学抗旱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防灾避灾抗旱保收能力不强。六是因旱情的持续,影响了今年大春生产工作,春耕备耕受到严重影响。

五、建议和要求

(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实施小春损失大春补,农业损失副业补等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证抗旱救灾资金和物资到位,保障抗旱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三)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抗旱救灾。

(四)加强水利建设,确保农田灌溉。

(五)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工作。

(六)做好受灾群众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第五篇:干旱灾害评估综述

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摘要: 对农业干旱风险致险性、脆弱性及损失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 阐述了农业干旱风险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 展望了农业干旱风险未来的发展趋势: 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的关键是构建合适的干旱指标, 目前干旱评估指标很多, 大致可分为水分变异程度指标、干旱发展过程指标和干旱空间差异指标三类, 但多数指标对农业干旱成灾过程反映不足, 在评估方法上对农业干旱灾害机理认识不深入, 成为了农业致险性评估的瓶颈;农业干旱脆弱性通常决定着农业干旱风险的高低, 其中, 灌溉能力、技术、资金等是影响农业脆弱性高低的重要因子, 而定量刻画农业干旱脆弱性对政策、技术、保险等人文因素的响应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农业干旱风险损失评估模型较多, 但由于受区域、人为等因素影响, 多数模型普适性较差。因此, 未来农业干旱风险评估需要深入认识农业干旱影响的机理和过程, 突出研究农业干旱脆弱性对人文因素变化的响应, 并通过区间合作来进一步改进风险损失模型。关键词: 农业干旱风险;干旱致险性;承灾体脆弱性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据测算, 全球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 80 亿美元, 且大部分损失表现在农业部门。IPCC 在其系列评估报告中指出, 未来干旱风险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为了应对未来干旱灾害的影响, 各国政府将会开展大量的工程和非工程减灾行动。然而, 减灾行动一般都涉及到巨额的资金投入或影响广泛的社会系统的调整, 显然, 盲目的减灾行动必然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大量浪费, 有悖于减灾的初衷。只有对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 才能避免行动的盲目性。灾害风险评估是科学、系统分析灾害风险的一种重要途径, 是减灾政策形成的重要过程。因此, 开展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十分有意义。

农业干旱风险是农业风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自然灾害风险, 它是农业干旱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概率。依据风险评估理论 ,农业干旱风险是由干旱致险性和农业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构成的, 其风险估算是通过一定的干旱致灾危险性模型、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模型进行风险定量化计算, 从而确定可能的损失度或损失等级的过程。目前, 由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 农业干旱风险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围绕农业干旱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评估过程, 分别从农业干旱风险的致险性、农业承灾体的脆弱性及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等三个方面归纳了目前的研究现状, 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今后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农业干旱致险性研究

农业干旱的致险性是由某种干旱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决定。一般而言, 在假设干旱承灾体脆弱性相同的情况下, 干旱灾害强度越大, 发生频次越高, 则灾害的致险程度越高, 反之, 其致险程度低。由于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是在历史资料基础上进行的, 干旱灾害频次变化从统计角度易于获取, 而干旱强度的判断则比较复杂, 因此, 进行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时多数学者均致力于干旱强度评价指标的研究。另外, 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

1.1 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指标 农业是由农业、作物、农户等不同对象组成的复杂系统, 由于评估对象、目的不同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干旱指标。在区域农业干旱评估中, 有的以旬或月降水量的变异程度构建指标, 指示区域水资源的丰欠程度, 评估区域干旱程度;也有的通过作物受旱生理机理过程构建干旱指标, 探讨不同生育期缺水程度影响;此外, 有的研究 把区域环境、干旱发展时空过程等作为构建干旱评估指标的主要因素。目前, 各种各样的干旱指标不下百种, 但在干旱风险评估中使用最多的无外乎为以下三类。

水分变异程度指标。这类指标大多以 缺水!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以降水作为核心因素, 从水分变异引起的水分平衡偏离程度来考察干旱程度。一些突出降水变异特征的简单指标, 如降水距平、缺水百分率、缺水成数等成为研究者首先选用的对象。这类指标构建的基本思路是, 设定一个基值(通常以历史某时期的降水平均值作为比较参考的基值), 然后将评估时段降水值与此基值比较, 获得一个可衡量偏离基值程度的无量纲值, 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标准来表示干旱程度。此类指标结构简单, 计算方便, 适用于综合的宏观评估。但是仅以降水多寡来反映复杂的干旱现象显然不够全面, 并且, 农业干旱并非真正出现在降水结束时, 而是出现在植物根系不能获取到所需的水分时, 因此, 还应考虑初始土壤水分墒情。然而该类指标却不能诊断土壤水分墒情, 无法界定干旱起始时间, 因而难以表达干旱发展的过程。

干旱发展过程指标。为了弥补水分变异程度指标的不足, 使干旱指标能够反映土壤水分亏缺缓慢累积的过程, 一些研究把干旱程度看作水分亏缺量和持续时间的函数, 通过降水、蒸发、初始土壤水分、径流等因素构建了土壤水分距平指数(SMAI), 作物水分指数(CMI), Palmer(PDSI)指数 等指标。其中Palmer 指数技术曾被认为是 把降水和温度结合起来作为预测变量的最满意的方案!(Julian etc,1968), 在美国得到广泛使用。然而Palmer 指数并非完美无缺,Guttman 等人。在计算美国的PDSI 时发现, 通常气候条件下大平原地区的PDSI 值比其它地方趋势更为严重些, 同时还发现, PDSI 将所有降水都处理成雨水也是不精确的, 因为降水不可能立刻成为两层土壤模式中的水。另外, 由于在求解土壤湿度的水分平衡方程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参数是根据美国几个台站的观测数据经验求得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传统PDSI 指数的过程中, 通常需要调整计算公式中的上述参数, 这就极大限制了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开展气候干湿变化分析及其在不同地区进行相互比较的研究。因此, 在具体使用时, 一些研究对该指数进行了适当的修正。

干旱空间差异指标。为了更好地展开区域间干旱程度的比较, Mckee 等 提出另外一种适用更为广泛的干旱评估指标---降水标准化指数(SPI)。这一指数有赖于大范围的实测降水资料, 从概率上描述所需时间尺度上的降水短缺, 在资料处理、计算过程方面比较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其结果利于时空比较。因此, Keyantash 等认为SPI 在普适性、实用性等方面是综合评价最优的一种指标。但SPI 指数在应用中仅考虑降水因素, 忽略了其它因素(如气温、土壤、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干旱的影响, 结果的准确性显然会受到影响;另外, SPI 计算资料年限要求较长, Guttman 认为对1 a 或更短的干旱期, 资料年限至少需50 a, 对超过1 a 的干旱, 资料年限应更长, 这无疑增加了资料获取的难度。

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农业干旱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很多机理仍很模糊, 加上时空等因素的影响, 干旱的发展过程很难确切把握, 因此, 难以形成一个普遍适用的指标。当前, 关于农业干旱强度评估指标有很多, 但在使用中都存在一些不足。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 各种实验条件的不断完善, 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2 农业干旱致险性评估方法

目前, 干旱灾害致险性评估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图层叠合判别法、模糊数学法和产量损失风险评估法三类。

图层叠合判别法。这类方法是通过不同干旱等级的指标之间的叠加来识别干旱危险性水平, 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以等级矩阵的方式表达, 通常是用不同等级的干旱致灾频率与灾害程度来构建识别矩阵 , 观察频率与灾害程度间的不同组合方式,结合实际情况, 将组合结果分成若干等级来描述干旱风险的致险程度;另一种则是运用GIS 技术, 将不同的干旱致灾因子以栅格图层的形式在空间上进行叠加表达, 通过GIS 属性数据库操作和运算, 获得区域灾害风险分级空间分布图。这类方法计算简单,空间表达效果好, 常用来进行干旱风险区划, 但该方法人为主观性较强, 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模糊-概率等数理方法。灾害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一些研究试图运用一些能刻画这种特征的数理方法来解决风险中的问题, 如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聚类分析法、马尔柯夫链模型以及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评价法等, 在干旱风险评估中被经常使用。特别是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评价法, 它可以通过优化利用样本模糊信息来弥补小样本导致的信息不足, 因此,近些年来在干旱风险评估中广泛使用。

产量损失风险评估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干旱影响结果, 即通过历史资料获得灾害损失资料, 以不同的农业损失程度刻画干旱强度, 并结合一定的损失发生频率来进行干旱的致险度分析。研究中 ,通常将旱年气象产量(CYi)看作是趋势产量(TYi)与实际粮食产量(AYi)的差值, 即: CYi = AYi-TYi。并认为趋势产量是反映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长周期产量分量, 符合低频振动变化规律, 由历史产量资料通过一定的方法拟合获取;气象产量则受以气象要素(干旱)为主的短周期变化因子影响的产量分量。气象因子年际变化明显, 因此与趋势产量相比较, 气象产量具有高频变化特点, 且多呈正态分布特征。为便于比较, 用相对损失率R(R = CYi / AYi)替代绝对损失量来反映气象产量引起的损失变化, 并将损失率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等级, 形成损失等级,由此反映干旱灾害强度, 进而与发生该种干旱强度的概率一起来评价干旱风险。这种由果及因的评估方法, 评估简单, 结果明了, 但对于干旱影响作物产量的机理研究不足, 并且该方法要有较好的时空序列资料作保证, 而实际上一个地区很难有多年连续的降水和产量对应资料, 因此如何找到足够的统计样本资料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农业干旱风险脆弱性研究

自然灾害风险是自然灾害与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险损失的水平直接与社会的脆弱性相关, 且在更大程度上由承灾体脆弱性决定。At Risk!一书提出了灾害形成的压力与释放模型(灾害= 致灾因子+ 脆弱性), 认为致灾因子是灾害形成的必要条件, 而脆弱性是灾害形成的根源,在同一致灾强度下, 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因此, 为减缓灾害风险损失, 必须开展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并探寻降低脆弱性的措施。农业旱灾脆弱性是指农业生产敏感于和易于遭受干旱威胁并造成损失的性质和状态[ 32]。诊断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 主要是对农业系统易于遭受干旱影响, 导致作物减产、农民收入减少、食物短缺和再生产能力下降的性质做出判断和评价。目前, 农业干旱风险的脆弱性评估主要集中于区域农业脆弱性评估和农户脆弱性评估两个方面。

2.1 以区域农业为对象的脆弱性评估

区域农业脆弱性评估是以区域农业综合体为评价对象的一种宏观的评价过程。根据评价过程中侧重点不同, 目前的研究突出表现在: 一是侧重于区域农业脆弱性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这类评估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特点选取评估指标, 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构建多目标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评估结果比较分析区域脆弱性的差异, 从而形成对区域农业脆弱性的总体认识。如刘兰芳等 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角度, 依照 压迫 响应!的思路, 选择了降水量、蒸发量、水利化程度等9 个指标评估了湖南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倪深海等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抗旱能力、农业旱灾系统三个方面选择人均水资源量、灌溉率等7 个指标评价了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 并进行了脆弱性区划;王静爱等 从旱灾形成的系统性和过程性两个角度出发, 考虑承灾体灾前、灾中和灾后的影响和不同反映, 并针对 雨养农业、灌溉农业、水田农业 的不同特点设置指标, 在承灾体的易损性、适应性、生产压力、生活压力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体系。二是侧重于辩识影响区域农业脆弱性的主要因子。农业是一个系统产业,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并随着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影响农业的因子将会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一些社会人文因子在农业脆弱性影响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如Jinno 等 从农业遭受干旱影响过程中灌溉条件的好坏, 分析农业旱灾灾情形成中, 脆弱性条件的作用机制, 认为灌溉对缓解旱情的作用是决定性的;Olga 等 选取了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和灌溉率四个因子定量评价了那布拉斯州不同区域的农业脆弱性空间分布状况, 指出土壤持水能力和灌溉保证程度是影响该区域脆弱性的最重要因素;美国国家旱灾防御中心主任Wilhite认为, 区域经济条件是农业旱灾脆弱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Fraser 等 认为技术、资金等社会经济因素是中国东部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干旱脆弱性影响的主要因子。

由以上研究不难看出, 随着社会经济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不断深入, 一些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越来越成为决定区域农业脆弱性高低的重要因子。有些研究虽已注意到一些社会、人文因子对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影响, 但由于社会、经济、人文因子对农业承灾体的影响涉及到复杂的社会调控反馈系统, 其中的过程很难量化刻画, 如保险、区域贸易、信贷等宏观因子对农业脆弱性影响在现实中很难量化分析, 其实也反映了对于干旱与农业承灾体之间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 区域农业干旱脆弱性研究还需进一步拓宽视野, 从多学科、多层次、更为广泛的社会系统去考察, 才能把握其干旱脆弱性特性。

2.2 以农户为对象的脆弱性评估

农户是农业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农户主体的脆弱性直接影响农户的干旱风险。与物化的承险体所不同, 农户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能动作用会促使其积极或消极地去应对干旱的影响, 当然, 农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 农户能动性——农户行为——制约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农户脆弱性分析的主要关系过程。基于这种过程的存在, 多数研究将农户干旱脆弱性影响因子看作是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内在因素来看, 农户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农业资源结构形式等因素影响农户的干旱脆弱性。如贫富差距、文化程度高低反映了农户在财富和认知方面的差别, 表现在干旱灾害过程中显示的则是备灾能力的高低。一般而言, 贫穷农户比富裕农户脆弱性高, 对干旱识别较晚或完全没有识别的农户也比较早识别干旱的农户脆弱性高。另外, 农户的资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的是农业资源在干旱中的暴露形式, 也会影响农户的干旱脆弱性程度。研究表明 , 田块大小的多样化, 禽畜养殖的多样化以及多样化的作物种植类型等农户农业资源多样化结构, 能有效分散干旱灾害损失风险, 形成资源内在的干旱缓解的能力, 因此, 农业资源多样化的农户显然要比农业资源结构单一的农户干旱脆弱性低。同时, 一些研究还认为, 家庭劳动力结构、家庭收入结构等家庭经济结构的差异, 也会形成农户干旱应对能力的差异, 从而形成不同的农户干旱脆弱性水平。

从外在因素来看, 一些研究 指出, 土地政策、税收、农业补贴、信贷、保险以及区域经济的自由贸易程度等外部经济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户的干旱脆弱性。有别于传统农业,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 农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依存度越来越大, 同样的干旱程度, 不同的政策、信贷或税收等因素会导致不同的影响结果。而面对宏观的行业或市场行为, 农户的个人作用已微乎其微, 并且随着当前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 宏观人文因子对于干旱脆弱性的影响愈加深刻。

因此, 农户脆弱性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改变农户内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农业干旱的脆弱性, 但这种改变对分散风险的作用是有限的, 只有将外部的社会系统因素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只有努力提高农业的社会保障水平才是降低农户干旱脆弱性的关键。

2.3 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方法与模型

目前, 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主要集于一些脆弱性指标的认识和研究, 而农业脆弱性评估方法和模型研究相对滞后。图2 是当前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的一般流程, 在确定农业干旱承险体脆弱性评估的基本内容及具体指标后, 为将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统计资料整合起来, 一般会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加以耦合, 然后通过综合权重指数模型进行运算 ,获得脆弱度评估值。综合权重指数模型一般计算公式为:

i1j1

式中, Vi —— 旱灾脆弱度;n——指标体系有n 层, m ——指标因子个数, i——指标体系第i 层, j—— 第j 个指标因子;X ij —— 第i 层第j 个指标的处理值;Wij —— 第i 层第j 个指标的权重。

在具体评估模型研究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王静爱等 根据我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形成过程的区域差异, 将我国农业干旱脆弱性模型分成雨养农业的易损-适应模型(RA)、灌溉农业的生产-生活压力模型(IA)和水田农业的需水-灌水模型(PA)。其中, RA 模型以农业为重心, 将区域影响农业干旱脆弱性的所有因素分成正、负两部分, 分别代表区域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对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影响;IA 模型则以农业活动为核心, 将农业活动分成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个过程, 以农业活动所受到的影响(压力)来反映农业干旱的脆弱性;PA 模型主要是从水分平衡的角度, 以区域水资源保证和供给能力为线索, 从耕地需

ViXijWijnm水、灌溉和农业投入三个方面入手评估区域农业的干旱脆弱性, 这些模型在我国区域农业脆弱性评估应用中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 人类社会因素对农业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而这些模型仅以线性方式来描述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影响, 因此, 揭示变量(影响指标)脆弱性的影响结果与实际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也是目前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损失模型研究

干旱灾害风险损失是在一定强度的干旱灾害作用下, 人类社会、环境、经济遭受损害或损失大小的可能性, 是承灾体危险性与脆弱性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用风险度或风险损失等级来度量干旱的风险损失程度。当前干旱风险损失评估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基于干旱对农业产量影响的水分——产量损失模型。该模型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以干旱对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产量影响为评估目的, 通过试验观察、监测等方式获得相关参数, 构建水分-产量模型, 计算干旱引起的作物风险损失程度。这类模型, 通常需要土壤、气温、水分蒸发等实验数据, 因此只适用于较小区域评估。

基于经济学原理的投入——产出关联模型。从区域宏观经济角度, 将社会系统作为评估对象, 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评估干旱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可能影响, 如Habibollah Salami 的线性规划模型、投入-产出模型 以及其它一些经济关联增长模拟方法。这些模型虽然考虑了经济系统中经济因子的相互影响关系, 试图更好地估算干旱风险损失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但由于经济系统复杂而庞大, 计算过程相当繁琐, 特别是需要大量基础数据支撑, 因此, 如何获取较好的经济部门数据成为关键。

基于风险评估原理的风险损失度模型。干旱灾害风险是干旱危险性与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结果, 通过两者之间不同的运算(如矩阵等级法、求和或求积法)来获取最终的风险损失结果。这种评估方法从灾害风险的基本概念出发, 构建相关模型, 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评估方式。但该方法主观性较强,评估结果人为影响较大。

基于风险不确定性的模糊数学模型。一些研究者考虑到干旱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特征,因此, 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 进行模糊评判分析。该方法从干旱风险损失结果出发, 避开了干旱损失形成的复杂过程, 计算简单, 但主观性强,个人的判断往往影响评价结果。问题与展望

农业干旱形成的机理与过程模拟不够。多数研究集中于降水多少的研究, 而对于农业干旱产生过程中土壤、作物的影响重视不足, 因而, 各类干旱评估指标在表达干旱发展的机理和过程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评估结果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缺乏有效的方法。多数研究仅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表达农业脆弱性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并不能真正揭示其本质特征, 另外, 评价者少有考虑干旱灾害风险的分散机制研究, 因此,一些社会人文因素在脆弱性考核中通常被忽略。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应以未来的全球变化作为研究背景。全球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干旱风险评估应以未来区域的全球变化响应作为其评估的起点, 特别是关注全球变化下的区域降水、气温的变化, 只有在此基础上, 评估结果才有现实意义。农业干旱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由于农业干旱承灾体的承险过程和机理研究尚不成熟,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内容并不完善, 一些经济、社会、人文因素对农业干旱脆弱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在相关学科的推动下, 定量化表达这些因子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与信息技术结合是未来研究的必要手段。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模糊数学论、分形分维等理论将会进一步推动灾害学的发展, 也会使干旱灾害风险研究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另外,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一些预测技术的发展将会大大提高干旱风险研究的精度。

跨区域合作研究逐步加强。干旱灾害影响范围广, 因此一些大区域或全球性干旱风险的研究需要各国或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支持。

下载关于当别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别遭受干旱灾害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干旱灾害及对策研究(5篇模版)

    四、水稻抗旱科技措施 1.栽培抗旱技术措施 技术要点:①选用耐旱品种;②选用生育期短、早熟品种抢节令;③采用成熟的旱育秧技术;④采用直播技术,播种后稻草覆盖,白天减少蒸发,夜晚蓄......

    干旱灾害应急预案(通用)(精选多篇)

    干旱灾害应急预案(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随州干旱实况调查报告

    湖北随州抗旱实况调查 ------以随州市随县和曾都区为例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5日---2013年7月30日 调查地点:随州市新街镇、唐镇、何店镇、小林镇、万店镇、殷店镇 调查对象:在......

    农村遭受洪水灾害后的救助申请

    救助申请 XX乡人民政府: 我叫柳XX,系AA乡BB村C组村民。 2015年6月28日,严重暴雨引起了巨大山洪灾害,给我家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约七千元。 其中,山场滑坡,数十棵树木遭到毁埋;河沟的水......

    干旱历来是自贡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

    干旱历来是自贡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当前,冬季来临,雨日偏少,冬干迹象有所抬头。据市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自12月28日以来,全市范围内近半月基本无雨日。据对二台土耕作层的土壤......

    阜新地区干旱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阜新地区干旱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辛艳辉王宪彬阜新市气象局 阜新 123000摘 要:本文通过对阜新市 1951~2009年59 年间的降水资料分析,得出了阜新地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带,降......

    关于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情况的调查报告

    受家庭暴力行为是对女性人格尊严、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权利的粗暴侵犯与践踏,也是对女性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严重损害和摧残。自开通12338热线以来,丹阳市妇联共接到各类妇女......

    曲靖市农业生产遭受特大霜冻灾害情况(优秀范文5篇)

    曲靖市农业生产遭受特大霜冻灾害情况报告市委、市政府: 3月13-14日,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霜冻和强降温天气,会泽、宣威、富源、沾益、麒麟、陆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