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创设托班
环境创设
托班的幼儿相对来说年龄较小,他们进入幼儿园,注意力与小、中、大班的有较大差距,他们更喜欢形式多样且简单易行的活动。怎么使托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呢!这取决于老师如何为托板布置环境。
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创设舒适、美观、安全、具有游戏性的家庭化区域环境来吸引幼儿。我们可以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着手,以其感兴趣的生活主题为主要生活内容,创设各种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引导他们从多个侧面、利用多种感官,达到以景生情,以情促知的目的。
为了给幼儿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我们要在区域内投放各种软软的靠垫,让孩子们坐在垫上说说话、看看书、唱唱歌,还可以玩玩具,他们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滚、躺、玩耍。又如小型滑梯、摇摇马、扭扭车等,总能吸引很多刚入园的幼儿。我们还让孩子将自己家中最喜爱的毛绒玩具带来,当孩子刚入园想家时,便可以去抱抱自己喜爱的娃娃,既减轻了幼儿焦虑不安的情绪,又让幼儿感到幼儿园像家里一样安全、温馨。为了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熟悉的感觉,开学家访时我门应向每户家庭收集一些全家福照片和孩子们笑的最开心的照片,孩子们看到爸爸妈妈熟悉的身影,看到自己的开心的笑容,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对家庭的依恋,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有意识的摆放托班幼儿通常喜欢的玩具,如声响玩具、布绒娃娃、电动玩具、大型雪花片、插塑玩具等,供幼儿自由摆弄。设置各个活动区域:钓鱼区,用废旧的彩胶纸剪成小鱼,用蓝色朔胶垫版铺成“海底世界”,制作钓鱼竿,幼儿—会儿钓钓“鱼”,一会儿拿到娃娃家里做鱼吃,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生活区“娃娃家”。用木版制作成一个小房间,有三角形的屋顶,有半圆形的门口,在房顶刷上红油漆,墙壁是米白色。这样一个漂亮立体的“家”真正出现在宝宝面前,宝宝们肯定会喜雀跃。在里面投放娃娃、餐具、生活用品等等。
以上是我个人对班级环境创设的想法。
第二篇:浅谈托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
浅谈托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
在新教材《游戏》一书中提到:“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而幼儿园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也就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有利于支持幼儿与之互动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
区域游戏环境通俗地说是幼儿活动的小区域空间,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的场所。开展区域性游戏的意图是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发展。区域游戏与集体活动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目标隐含在环境和材料之中;幼儿的主体性变得明显,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感知,积累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
托班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只是在活动中进行,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的性质。因此,针对其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激发他们与其互动,获得有效的经验,是重要的教育策略。
一、调整活动空间,便于幼儿游戏。
活动空间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都会影响到幼儿游戏的质量。所以,我们遵循活动空间设置原则,对每个活动区进行了调整。包括桌椅的摆放,光线是否适宜,幼儿取放材料是否方便等等。从多角度考虑,为孩子创设好每一个区域的环境。比如,我班原先的美工区设置在教室门口,并与结构区相隔。这样导致了同伴间活动的互相影响,而且对美工区的孩子来说,洗手不方便。所以,我们考虑到美工区不仅要便于孩子用水,而且要与较安静的区域相隔,便于他们创作。最后调整到洗手间附近并与益智区相隔;又如,我们发现孩子经常会把生活区中制作的材料拿到娃娃家,为了满足他们这种需求,我们就把娃娃家和生活区统合在一起,便于幼儿游戏。
总之,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适当地调整活动空间。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1 并且能提高游戏的质量。
二、丰富活动材料,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所谓活动材料,是指幼儿各种活动的进行,维持与发展所提供的各种物品、器具与材料等,它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数量充足,满足多种感知需要的玩具和材料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让材料开放,把原本单纯放置在玩具橱里的材料尽可能地创设在墙面、桌面,通过视觉的刺激,来引发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在美工区,把所有的工具摆放在桌子上,绘画作品张贴在该区的墙面上。幼儿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而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场地操作,避免了同伴间的拥挤和碰撞。在生活区里,有一些夹夹子的玩具,我就把图片挂在墙上。幼儿只需用夹子夹上去就能完成了。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其次是让材料不同。一要体现差异性。如在美工区里的剪纸练习。在初期摆放了随意剪纸,但材料质地不同,有广告纸、图画纸等;在中期投放了沿线剪纸,有曲线和直线,有粗条和细条。又如在生活区里的穿珠练习,有鞋带的粗细、长短之分,还有皮线。这样材料不同,难易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二是体现多样性。即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玩法。如生活区里的袜子,可以用来夹袜子,又可以用来袜子配对,还可以帮娃娃穿袜子;多样性还可以体现在一种内容可以有多种材料。比如在生活区里的夹子不仅有大小,而且松紧也不一样;喂食玩具里提供的有螺蛳壳、蚕豆等自然材料,还有自制的小鱼、萝卜、蘑菇等手工材料,而且相匹配的餐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筷子、镊子、调羹、叉子。总之,材料有了多样的变化,孩子的兴趣更高,活动的时间也更持久。三是体现趣味性。对于托小班孩子来说,他们最喜欢有角色,有情境的活动。所以,材料的投放也要具备这些条件。就更能吸引他们了。我们在美工区根据主题的需要投放了“给娃娃穿衣服”“给小动物喂食”的材料。在生活区投放了“给娃娃梳头、扎辫子”“给小动物穿衣服”等材料。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双重角色指导,促进幼儿不同水平的发展
教师在与幼儿的游戏中,应注意以自身的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幼儿的行为。首先教师应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2 相互交流,遵守游戏规则。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对所从事的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环境气氛,还有益于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减少对成人的依赖性;再就是有益于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主体积极的创造性行为。其次,教师需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工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比如,可以以鼓励性的激励幼儿完成任务;也可以是激发趣味性的。有时,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可通过教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可以是讨论性的,围绕一个幼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可以使幼儿彼此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总之,我们教师要承担好游戏伙伴与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注意以潜在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施加影响,更好地激发起幼儿活动主体的自主性,积极能动性,达到通过游戏促进发展的目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环境的创造者,就要学会探索,创设丰富、多样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孩子们在自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学习,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2005年6月
第三篇:大二班环境创设总结
大二班环境创设总结
2017年——2018第一学期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经过这学期,我班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着重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小结。
1.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要体现主题活动内容,对创设的墙饰更要蕴含其教育价值;环境应具可变性,要随主题的变化而做适时的调整,同时,不仅在形式上要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即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完成,教师完成大的框架,幼儿参与其中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孩子留有空白,给孩子创作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增强互动的同时幼儿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另外,在展现与主题配套的挂饰和作品时要注意所用材料的风格统一,因为统一格调给人以和谐之美,避免出现不伦不类。
2.各活动区设置要合理,区域材料不仅要体现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特点,而且还要体现区域材料的丰富与新颖,可供幼儿操作;在投放材料上,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的用途,要设想好投放物的各种玩法,以及活动对孩子的发展等。3.作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各班的家园栏是宣传幼儿教育的一个媒介,更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效窗口,图文并茂的宣传内容更能让家长更多地参与班级工作,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所以不仅张贴内容要多样化,而且要随主题、季节等变化进行定期更换、增添。
4.低墙面的布置更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在展示孩子作品时教师要对作品进行一些修饰和包装,让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成功与自豪,增强他们的艺术审美感。同时,对幼儿的作品要及时更换,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展现自我的乐观态度和信心。
看,小朋友们在自己贴作品。
总之,通过这次班级的环境创设,我从全园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和社区资源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因此科学地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在日常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今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一定挖掘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吸取领导的指导,展示出自己的闪光点,争取做得更好。
第四篇:小一班环境创设小结
小一班环境创设小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在考虑对环境整体的布局时,我们主要考虑到美观与丰富,把我园的园本课程贯穿于环境创设中。根据以上理念,我将本班的环境创设意图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利用教室内外的每一个空间进行有效布置,体现教育的价值,多层次的空间创设,处处都有知识点的渗透,给孩子提供学习的空间。在整体色彩的搭配上,以鲜艳的红黄绿为主色调来衬托环境的美。
本班环境分为几个板面:
(一)植物角:我们以绿色为主创设了蜗牛小天地,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们带来些花草,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秘,激发他们去观察、探索。
(二)美工角:我们以绿色为主创设了万物复苏景色,孩子在区域活动时可以画、折、贴些花草丰富墙面。
(三)空中挂饰:在教室的视觉角度高处,我们展示了海底世界,开阔幼儿的视野,既美观又不占位置。
(四)玩具角: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还利用家长资源增添了各种玩具。
(五)音乐角:我们以音乐节的形式进行创设,活跃了教室的气氛。
(六)娃娃家: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自然而然会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语言行为,将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墙饰的维护也是环境创设的一部分,特别是主题墙内容的更新,我们在粘贴、悬挂时考虑到材料是否容易取换。班级的环境创设融入了老师、孩子、家长共同的努力,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未能体现废旧利用。
2、孩子的参与性不多。
本学期环境创设虽然融入了我们的汗水,希望在以后的环境创设中能做得更好。
第五篇:大二班环境创设总结
大二班环境创设总结
2017—2018第一学期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透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经过这学期,我班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着重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小结。
一、为幼儿带给有效的操作材料
操作材料的环创设由老师带给材料,幼儿理解学习逐渐演变为依靠幼儿亲身实践进行发现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在为幼儿创设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能树立“以儿童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渐提高自己把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转化为低层次教育目标,向教育目标的资料与要求物化在操作材料中过渡。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我们对各区域的材料设置进行分类,分量投放;从而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重在支持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调动与激励幼儿在与环境的不断用心、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发展。
二、让孩子自主创设“孩子自己的世界”。
过去我们的环境创设是由老师单方面策划、制作的,幼儿只占小部分的参与。环境布置好后,让幼儿充当观赏者,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被动的。虽然所创设的环境均称得上结构布局合理、色彩和谐悦目,但无论从环境创设的高度、意图等到方面都未能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精神。
经过反复的学习、讨论、尝试、改善,秉承上学期的研究探索成果,一改往日创设环境的方式,本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共同与孩子创造一片欢乐天地,我们也最后尝到了成功的甜蜜。此刻各班活动室创设的方式是:大部分贴在墙上的作品是幼儿透过剪贴出来的图画或由幼儿收集的一些活动资料,自由装饰所布置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幼儿努力的成果,老师设计背景,幼儿想象具体资料等多种形式并用。既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促进了全体幼儿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又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满足了幼儿的喜好、需要和情趣,从而让幼儿享受一种美的熏陶,提高幼儿的审美的潜力。
教室的环境创设整体布局的改观更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只要我们心中有了一个前进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创设更好的生活环境。我相信,幼儿的环境创设工作必须为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