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南丝路文化为引领
以南丝路文化为引领 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作者:admin录入时间:2012-02-26
〖字体:大中小〗〖背景色:〗〖打印本稿〗〖浏览166次〗〖关闭〗
专访平乐古镇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志
平乐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政企首期合作区域5.5平方公里的封闭式管理,打造特区中的特区。负责辖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下设综合办公室、国土规划管理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景区管理局。管委会和成都文旅平乐古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实行合署办公,人员交叉任职,负责辖区规划建设、社会事务、景区管理、资产运营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政企合作以来,平乐古镇先后获评“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成都新十景”、“四川最美街道”、“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镇”和“田园成都?魅力城镇” 等称号,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景区。2011年,平乐古镇旅游人数达3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
党代会报告提出:以平乐-天台山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和打造山地田园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培育全景式的山水穿行、文化行走的旅游方式为依托,努力将邛崃建设成为成都地区核心旅游目的地,办好“南丝路国际文化旅游节”、文君文化节等活动„„抓好“竹麻号子”、瓷胎竹编、孔明灯等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探索产业化之路。
身在龙门山旅游功能区建设“主战场”,平乐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志备感责任和压力。记者2月21日在平乐见到
李志时,他正召集有关文化人士进行座谈。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相融、旅游与三产互动、景区怎样全面发展?这些都是李志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南丝路文化
打造国家级山水田园旅游度假区
坚持以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建设南丝路文化度假基地,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是十三次党代会对平乐古镇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党代会召开后,平乐古镇立即全面深入地进行旅游资源的再认识,发展定位的再思考。
“大家都知道,‘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6要素,却很少有人晓得,文化才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是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李志说,平乐古镇一江碧水,四围青山,不仅
历
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民俗风情浓郁,而且山水与文化相融相生,交相辉映,被《环球人文地理》杂志评价为“天府之国的最后范本”。李志表示,在反复征求国内外知名旅游规划专家和本土文化人士的基础上,平乐古镇明确了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就是以南丝路文化为引领,建设“中国首个艺术休闲山水聚落”为主题的国家级山水田园旅游度假区。
李志详细阐释了古镇定位:以诗画田园为本底,以南丝路文化为魂,依托古镇、山水、浅丘、田园、林盘等资源,打造集艺术休闲、田园修身、商务度假、马术运动等于一体的山水田园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这个目标,景区规划建设五大板块的支撑体系,一是古镇核心区,突出传统民居、民俗风情;二是平沙落雁南丝路文化传承区,突出文化演艺、艺术休闲;三是金鸡谷天鹅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突出天府牧歌、田园耕读;四是下坝场镇周边蜀望龙山商务度假区,突出时尚高端、商务度假;五是芦沟花楸山地文化体验区,突出户外运动、山地养生。
“五大板块,涵盖了平乐80平方公里的范围,最终将实现全域平乐、全域旅游。”李志说,平乐古镇为此提出了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五年实施计划。2012年,则是这一计划的开局之年。
关键词:标准化试点
实施旅游质量提升计划
2011年,平乐古镇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是成都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镇,标志着景区走向规范化管理。但是,景区管理和服务的水平距离标准化景区的要求还差甚远。“针对这
个现实,管委会今年提出了全面实施旅游质量提升计划,着力推进五大形象提升工程。”李志对此一一介绍。
旅游产品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平沙落雁”文化商业街区和金鸡谷户外运动项目,启动建设南丝路喜福文化公园,完成上河郡、其乐坊等旅游开发项目。同时,深度挖掘白沫江水资源的优势,打造特色水上旅游项目,丰富古镇旅游产品。
旅游环境提升工程。调整优化邛名高速出口通道,增设停车场,启动建设白沫江便民桥,加快建设古镇旅游环线。与此同时,实施自来水厂二期项目、11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从根本上解决旅游旺季用水难、用电难问题。
旅游服务提升工程。由平乐古镇景区管委会牵头,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两个月旅游环境集中整治已强势启动,争取在3月底实现旅游环境的根本性改观。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景区还将开展星级客栈、星级餐馆、星级服务员等创评活动,以示范导向来提高服务水平;出台奖励政策,扶持有文化有创意的商家投资改造20家特色主题院落,带动业态调整优化,促进景区提档升级;加强对原住民的宣传教育,引导旅游协会开展行业自治,营造善待游客的社会风气。
旅游品牌提升工程。景区将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南丝路国际文化旅游节和文君文化旅游节,实现年年造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品牌,月月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会,天天有原生态民俗体验活动。精心策划网络宣传,办好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加强与欧洲普罗旺斯小镇和美国布兰森音乐小镇缔结友好镇,扩大海外影响力;举办著名诗人任洪渊平乐作品的全国性研讨会,策划借助名人开
展宣传营销。
旅游人才提升工程。景区将营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引进一批高素质、有经验的旅游、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景区管理队伍;加强与省旅游高校合作,开展旅游管理人才轮训,组织到管理成熟的先进景区学习交流,提高旅游管理业务能力;组织导游和景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学习,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关键词:旅游富民
跳出旅游发展“三产”
党代会报告指出,大力推进平乐镇与旅游景区融合发展,打造产城一体的新型现代小城市。平乐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李志表示,从空间上依托古镇,跳出古镇发展平乐;从产业依托旅游,跳出旅游发展“三产”。平乐古镇将以“做强大旅游,发展大平乐”的胸襟,以深入开发大平沙落雁,向古镇核心区延伸,以古镇核心区向平乐80平方公里范围辐射,整合金华佛山、芦沟幽谷、秦汉驿道、花楸山风等周边景区,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最终建成国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围绕这一思路,在核心区,将规划整治安乐堰片区、黄金堰片区、水乡人家片区,打造旅游古村落,延伸古镇核心区旅游线路,改善人居环境。在土地整理项目区,增设旅游休闲设施,引导聚居点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打造一批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避暑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在产业上,加快花秋园区建设,发展特色景观农业,开展茶文化体验,实现一三产业互动互融;加强扶持“竹麻号子”、瓷胎竹编、孔明灯等民间艺术,培育民间文化传承人,引进创意人才,依托传统文化开发特色旅游
纪念品,延长文化旅游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任重而道远,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一伟大工程。”李志表示,他将和景区管委会干部职工一起,深入推进政企无缝合作,加快景区开发建设,提升景区旅游形象,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争取在今年使平乐成为龙门山旅游功能区的核心引爆点。
记者姚凯峰摄影报道
第二篇:现代文化为引领
伊吾县“官民联合”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成效显著
今年,伊吾县在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认可不认可”做为专项治理工作是否有实效的衡量标准。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采取公布统一公车标识信息、举报电话及物质奖励标准等内容,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到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的工作中。在我县形成纪委专项督查、群众监督举报的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监督模式。
经过半年的努力,对全县80余家单位、200余辆公车进行了治理,开展专项督查10余次,对20余名驾驶员及相关领导进行了警示谈话,3家单位被通报批评。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公务用车管理,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公车私用现象、车辆违规停放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对“五公开”工作领导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走过场、流于形式或在推行“五公开”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将在全县通报批评,严肃处理。
(一)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把五务公开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部署,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责任。认真做好自查工作,对自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进行整改完善,抓出特色、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二)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对照伊吾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村务公开工作的通知》(伊党办发〔2011〕28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具体措施》(伊党办发〔2011〕78号)及《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村务公开工作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试行)》(伊党办发〔2011〕79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三)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对“五公开”工作领导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走过场、流于形式或在推行“五公开”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将在全县通报批评,严肃处理。
第三篇: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典型材料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阜康市“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先进典型材料
阜康市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驿站。公元1776年,清乾隆皇帝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建县,1988年定为国家重点对外开放县。1992年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11726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人(含驻市兵团),辖4镇、3乡、106个行政村、3个办事处,10个社区居委会。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78亿元,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886元,在西部百强县市排名第54位。
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阜康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大力实施“文化塑市”方针,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2007年以来,阜康市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5项;获得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竞赛活动先进县市、“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先进县市等区级荣誉15项。文化系统各单位获得全国电影放映先进服务单位、全国图书馆服务“群星奖”等国家、区、州、市荣获集体奖56项,个人奖78人次。
一、抓机制,文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市委、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将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有力,基础扎实。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市委、政府始终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文化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政策、机构、编制、人员工资和资金投入上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每年举行的庆祝党的生日歌咏比赛,分管文化工作市领导亲自带队参加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在每年的文化“下乡”活动中,市四套班子领导都积极参与。市人大、市政协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出加强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同步规划机制。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新农村规划、精神文明创建规划中,使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是建立考核督促机制。市委、政府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工委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层层签订文化工作目标责任书,以督查促改进,以考核促提高。四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成立文化事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积极协调乡镇和组织、宣传、文化、计划、教育、科技、民政、财政、人事、农业、计生、工青妇等部门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并明确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从而有力地调动了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抓好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市四套班子带头、各乡镇、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五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市财政在保证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经费、业务经费足额拨付的情况下,每年安排文化专项经费用于艺术创作,精品生产,重大节庆文艺活动,文物维修,图书及设备购臵,增幅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同时,采取项目补贴、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村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六是建立政策扶持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文化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了《阜康市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文化事业赞助、捐赠税收减免政策,非盈利性文化设施建设土地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动员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人联合开发文化产业,从而在全市形成了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必要补充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为文化事业提供了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障。
二、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年改善 市区文化设施日新月异。我市按照“早投入、早建成、早使用”的目标,狠抓文化设施建设,市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投资1400万元,面积16680平方米的市文化活动中心于2007年整修完毕,是我市开展老年文化活动、青少年艺术培训、文联艺术创作展览的综合性场馆。投资280万元,面积2000平方米的市图书馆于2008年设臵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图书外借室、少儿借阅室、民文借阅室、过刊室、资料室、采编室等8个一线服务窗口,阅览席360个,是各族群众读书、学习、研究的中心。投资1500万元,面积8400平方米的阜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于2005年开馆,成为我市承接举办各类室内高规格上档次体育赛事及大型文化活动、电影放映的主要场所。投资700余万元,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广场文化休闲广场畅岁园投资1300多万元,占地6.4万平方米,于2002年投入使用,是居民晨练、晚练、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节庆日举行重大文化活动的主会场。
此外,计划投资4000万元,规划面积700亩的阜康市文体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园内将集中展示阜康以西王母神话传说为主的本地文化,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场所,预计一期工程将于8月份完工,投入使用。县博物馆项目建设目前已列入“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正在争取项目支持。以上这些标志性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成使用,不仅提升了我市的文化品位,同时还满足了广大市民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乡镇文化阵地日益巩固。乡镇驻地是农牧民集中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市通过争取项目,加大对镇村文化阵地改造力度,全市7个乡镇文化站场所建设得到了加强,站均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功能齐全、设备总价值达20万元以上,年均用于文化活动经费达8万元以上。2008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乡镇文化站评估验收,其中九运街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国乡镇文化站现场观摩会中被文化部周和平部长誉为“西北第一站”。
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在广大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后的农牧民改造原有的文化阵地的愿望非常迫切。近几年,全市106个村中有56个新建或维修了村级文化室,投资10万元以上的高标准村(社)文化室达46%。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85万元,集学习、娱乐、会议、阅览、医疗、洗浴为一体,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在全州村级文化室中处于领先。在市财政和福建对口支援部门的支持下,我市10个社区文化室建成使用,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传播知识、传播文明、普及科技、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三、抓落实,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市委、政府始终把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为文化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农村群众看演出难、看电影难、看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一是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组织实用种植、养殖技术书籍和光盘下乡,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实现精神、物质双赢。2008年,投入80万元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阜康支中心,在全市建成109个基层站,形成了覆盖市、乡、村(街道社区)的三级文化信息传播网络,覆盖率100%。
二是组织好“百场演出送基层”活动。为配合中心工作,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创作编排了《土牛下了个北京花》、《逛逛咱们的新农村》、《廉政村长》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入乡镇、村巡回演出,由于节目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陶冶了群众情操,而且使农民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三是管理好“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组织图书馆专业人员下乡指导全市农家书屋和村级图书室的登记、借阅、管理工作,让下乡书报成为党和国家政策的传声筒,把党的富民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同时,市文明办还要求全市三级文明单位积极开展捐书活动,有效增加了农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藏书量。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已通过各种形式捐赠书籍价值20余万元。
四是落实好“2131”工程,市电影放映管理站和6个乡镇电影放映队深入到村和社区,每年免费为农牧民播放电影400余场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教育。
四、抓提升,公益性文化阵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市文化馆积极发挥龙头作用,以抓重点促创作、抓培训促普及、抓赛事促提高、抓演出促繁荣的思路,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参与文化演出120余场次,开展美术、书法、摄影展览30次。整合社会人力资源举办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培训班9个,招收学员300余人,组织创作的文艺作品多次在区州大赛上获奖。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馆。
市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6万多册,电子版藏书17万册,较早实行计算机管理,为国家二级馆。近年来,图书馆以“优质服务,读者满意”为宗旨,主动开展新书介绍、代查资料、集体免费办证等活动,热心为读者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年均接待读者6000余人次,图书外借达6万册次。认真实施知识传播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把服务延伸到军营、乡镇、社区、企业,满足各阶层读者的文化需求。以“全民读书月”大型活动为契机,开展读书座谈会、学习培训班、读书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读书活动,促进了全市读书热潮的形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营造了浓郁的氛围。市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1400余件,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近现代,是阜康近7000年历史文化的缩影和实物见证。该馆充分利用现有的馆舍条件和藏品,举办了阜康历史文物陈列展,每年接待大型参观活动20场次。
各乡镇文化中心经常组织形式新、有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各类培训班。去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224场次,出刊宣传橱窗、黑板报、各种图片展354期,特别是各乡镇举办的乡村百日文化演出,观众达数万人,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五、抓普及,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为牢牢占领群众的思想文化阵地,我市本着“功能延伸、重心下移”的原则,以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为载体,抓活动普及,促社会广泛参与,使全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一是节庆文化隆重热烈。近年来,庆元旦文艺汇演,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社火、秧歌、彩车大赛、烟火晚会,国庆专场演出等节庆活动已成为我市各族群众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传统项目。
二是社会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进社区、校园、企业、军营,经常在社区、军营、社区开展文艺演出,举办美术、书法等展览,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协助博峰街社区组织了“阜康市首届社区艺术节”和“迎新春军民共建和谐社区”、“邻居节”等各类演出活动,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目前,由文体局、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等多家单位协助相继举办了文化进社区活动已达35次,9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设立了职工活动场所。其中,准东电业、石油公司、粮食储备库等部分企业文化已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档次不断提升,成为文化活动中的新亮点。
三是农村文化健康向上。按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掏腐朽文化的农村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在活动基调上,坚持文化娱乐和科技、思想教育相结合,注重社会效益;在活动内容上,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突出时代精神,在活动层次上,坚持大众化与精品化相结合,拓宽群众参与面。在活动方法上,坚持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积极组织文化下乡和农民进城演出,在全市形成了市上引导办、乡镇支持办、文化站牵头办、行政村主动办的良好氛围。全市各乡镇以“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民间戏曲演出、运动会,文艺汇演此起彼伏,好戏连台,形式上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滋泥泉子镇的“金秋艺术节”、九运街镇的“花儿演唱会”深受人们喜爱。
四是未成年人文化工作深入开展。市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对未成年人文化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效果。图书馆开设少儿阅览室和电子图书室,用寒暑假积极开展诗朗诵、故事会、知识竞赛、才艺表演、知识讲座、英语培训、好书推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读者在“第二课堂”里快乐地、健康地成长。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文化馆开辟专门的少儿文化场所,由文化馆牵头成立的少年民乐、舞蹈培训中心和书画培训中心,参加学习的达500余人,每年举办4场“少年专场书画展和演出。全市涌现出校园文化艺术团体20个。城乡重点中小学都有拿得出、叫得响的文艺演出队和优秀节目。市幼儿园的程丹妮等3人在2008年第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学前组舞蹈、表演项目金银奖。阿米然等5人分别在2008年全国少儿古筝、舞蹈、朗读比赛中获得金奖;金虹宇等17人在2008自治区年第四届迎奥运“新城杯”少儿书画大赛上获得金、银奖。
五是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形成品牌。自治区“百日广场文化”竞赛活动开展9年来,吸引了我市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年均在广场开展演出活动达100余场次,演职人员2000千余人,参与人数6万人次以上,已连续8年获得自治区百日文化广场竞赛活动先进县市称号。目前,已建立了党委领导、各单位承办、文化部门督促落实的顺畅机制。各部门每年都主动与文化部门联系,要求各类行业纪念日活动纳入百日文化广场计划,为广场文化活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纳了企业赞助参与,把企业庆典、形象宣传演出纳入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中,举办康师傅形象宣传、百乐福超市庆典等宣传性文艺演出14场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互利双赢。充分利用业余文化团体的丰富资源,组织本市各艺术培训学校等文化团体开展汇报性专场演出,为各界群众献上高质量的文化大餐。注重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举办“激情广场-革命歌曲大家唱”、有奖竞赛等活动,产生一种台上台下热烈互动的效应,调动了市民的热情参与。搭建平台,群众自发性文娱活动非常活跃。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群众参与秦腔自乐班、广场舞会等活动,形成浓厚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夏日的畅岁园已经成了阜康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六、抓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为了充分展示旅游城市的文化魅力,我市大力实施“文化塑市”方针,依托旅游业展示阜康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扎实有效。文管所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文物管理机构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并落实了专项保护经费。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53处,有区级文保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近3年来未发生文化遗址损毁的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的被盗案件。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公布了首批13项市级保护名录和项目传承人,其中,列入区级名录2项,州级5项。编撰《阜康市文化遗产宣传手册》,增加公众对我市文化历史的了解。
二是培育王母文化,提升天池底蕴。投资3000多万元,改造“定海神针”景点,修整西王母祖庙、居仙洞,恢复铁瓦寺。投资150多万元编排大型舞剧《瑶池史画》,再现三千年前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的盛大场景。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合作,完成200万字4卷本的西王母文化资料集成工作。打造以西王母瑶池史话为主旨形成的历代道观建筑、历史记载和宗教故事积淀的道教文化。组织申报了“西王母神话、传说”,并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是打造乾隆文化,展现古城魅力。以皇家建筑风格为重点,建成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的特纳格尔名吃一条街。投资3500万元,修建了占地面积9656平方米的全疆首个仿清步行街,充分展现了街、景、商、文化的和谐统一。投资1.1亿元,采取仿古建筑形式,打造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五星级仿清大酒店问天阁,将古代雍容典雅的宫殿风格和简洁明快的现代化楼体完美结合。启动特纳格尔古城墙遗址保护利用规划,使历史文物成为街头景观。
四是挖掘民族文化产品,增加历史内涵。开发石刻、根雕、瓷刻等3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展现3000年前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的情景。投入1600万元,建成阔克胡拉、吐勒帕尔2个民族风情园,打造以现代哈萨克族为代表展现鲜明地域特色的丝绸之路民族民俗文化。组织编排了维吾尔族舞蹈《欢舞刀郎》、哈萨克舞蹈《卡玛加依》以及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舞蹈,挖掘整理了濒临失传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山羊舞》、《孤雁舞》等文化瑰宝,充分展现出阜康各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
多年来,为了发展我市旅游事业,每年都举办天山天池冰雪风情旅游节,由市文化部门组织灯展、书画展、风情摄影展等多种展出,吸引了大批游客为旅游节增光添彩,实现了旅游和文化事业双赢。
七、抓培育,文化人才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一是加大文化单位改革力度。认真落实公益性文化单位人员编制和收入待遇,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对中层干部实行考核聘用,形成文化单位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文化单位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履职尽责,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是大力扶持业余文化团体。为更好的宣传阜康,推动阜康市旅游城市的发展,对原有的天池歌舞团的人员、设备进行了重组,市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歌舞团在参与全市大型文化宣传、代表阜康市参加区、州级的演出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全市无专业演出团队的历史,保证了各类文娱演出的水平和质量。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秦腔社等艺术团体,这些团体中的群众文化活动骨干大都是离退休职工、市民,他们自编自演,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在广场、街头、乡村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成为一只编外的文艺宣传队。老年大学的书法、器乐爱好者多次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坚持每年承办一场“激情广场——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群众中反响热烈。各乡镇秦腔、新疆曲子、豫剧等各类自乐班也不断壮大。九运街镇的文艺小分队、滋泥泉子镇的民间艺术协会、城关镇的秦腔艺术自乐班、水磨沟乡的民间民俗文化表演队等基层文艺团体,常年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极大地活跃了乡镇村民的文体生活。
三是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成长。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文化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文化创作人员召开座谈会、开展艺术采风活动,支持举办个人或集体艺术成果展。目前,全市文化单位专业人员有名,其中,高级职称名,中级职称名。市文联有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电视艺术等7个协会,协会会员76人,基本上建立起了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专群结合、较为稳定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四是精品创作不断涌现。我市坚持树精品意识,走繁荣发展的路子,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思想指导艺术创作有效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近年来,我市音乐、书法、摄影、美术作者的作品近几年在国家级展览中频频入选、获奖。李毓集参加第九届“文艺之春〃中华民族民间歌曲演创高端选萃”荣获个人奖3项,作品《黄土地的儿女》荣获“中国民歌精品金奖”,被确定为“中华民族民间歌曲演创高端选萃”指定演唱歌曲,个人获得“中国民歌创作优秀专家”奖。王尚成的书法作品《明月出天山》参加“嫦娥奖”海内外书法作品邀请赛活动,荣获“优秀作品奖”。孙国富三幅摄影作品入选“自然中国,和谐家园---我眼中的自然保护区摄影大赛”200幅反映中国自然保护区壮丽风采和中国生态保护成果的优秀摄影作品,并展示在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我们的城市》荣获新疆第八届广告作品展优秀奖。一批中青年画家活跃在教育、文化等各条战线,先后有50余幅作品入选区、州、全国美术展览。新疆资本家协会会员、新疆画院特出画家孙楷在阜康、昌吉、福建举办个人画展,他创作的国画《踏遍青山情更幽》获自治区群星奖美术作品铜奖。《天山幽境》等作品刊登在时代杂志上。丁明创作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刘力坤编辑的《天山天池》丛书已续集出版,全市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展小说10多部、散文50多篇、诗20多首。
五是乡土文艺作品逐步繁荣。近年来,我市在各类文艺比赛中鼓励原创作品,一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滋泥泉子镇东泉村的范兆瑞老人创作的现代新疆小曲子说唱《旗臶鲜明反邪教》在自治区政法系统文艺会演中获得二等奖,并参加了全疆巡回演出,《夸夸我们的新农村》、《清风颂》等一批乡土文化特产活跃在乡村舞台上。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群众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
八、抓管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通过努力,文化市场逐步形成呈现了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45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5家、网吧39家、书店25家、音像出租零售43家、棋牌室45家,其它经营场所家58家,从业人员工1800余人。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既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本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执法队伍不断充实。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和稽查队,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三落实,配备了电脑、传真机、投诉电话、摄像机、照相机等必须的设备。建立文化市场执法规章20条,对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考试,持证上岗。
六措并举,加强网吧管理。建立宣传教育机制。每月召开网吧业主学习培训例会,宣传互联网管理条例、法规,对安全守法经营等问题提出严格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经营业主规范经营的意识。强化行业自律机制。引导网吧联盟开展自查、互查活动,促使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加强行业规范建设,有效减少违规经营现象。加强疏导机制。举办三人制篮球赛、乒乓球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织各艺术、体育培训学校,开办各类培训班,培养情趣,寓教于乐。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由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监控指导,为未成年人提供了绿色安全的上网场所。加强社会监督机制。面向社会选聘义务监督员,促使社会方方面面参与文化市场管理,拓宽监督渠道。建立网络终端管理机制。联系电信、网通等网络管理部门,采取网吧夜间断网措施,对全市网吧在经营法规限定的非营业时间(凌晨2点至8点)中断网络服务,从源头上杜绝了超时经营,消除了安全隐患。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各网吧进行了梳理式地细致检查,对违规经营者严厉处罚,以警效尤。近两年,我局开展网吧检查213次,吊销营业执照相机家2家,基本遏制了接纳未成年人和无证上网等违规经营现象。
双管齐下,创新非法出版物查缴机制。建立自觉上缴盗版制品制度,规定每一场所每月自觉上缴盗版图书或音像制品各20本(盘)制度,不断强化经营业主抵制盗版的自觉性。二是加大源头查缴力度,控制流入流出主渠道,与托运部、邮政局邮递处合作,凡批量进入的图书、光碟等必须经过检验后方能进入市场,外寄光碟必须经文化市场检验盖章后方能邮寄。通过依法打击盗版专项行动的有效开展,经营场所经销物品的正版率逐年上升。近两年,文化市场检验光盘4000余次,查缴非法出版物3400余册,经营业主踊跃上缴盗版图书620本、光碟713盘。
因地制宜,开辟安全宣传教育新途径。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责任制,利用网吧、歌厅使用的电脑设备设臵固定程序,设臵桌面和屏保,在开机和休息时全屏播放消防知识、平安创建标语、平安宣传片的方式对经营业主和消费人群开展警示教育,使其时刻注重珍惜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保证文化市场安全,做好稳定工作提供了崭新的长效宣传途径。全市公共文化单位和文化经营场所5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
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以及有效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健康繁荣发展。
通过近几年创造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体会是: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近年来,我们加强文化建设,改善了经济建设的软硬环境,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使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力地支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不等不靠、积极参与,市委、政府每部署一项重点工作,每提出一项新任务,我们都主动上前,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活动,为中心工作大造声势,推波助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心工作的开展。有为才有位,市委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文化设施建设、艺术创作和开展文化活动等,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加大投入力度。近年来,我市的基本建设投入中文化建设占了很大比例,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注入了文化建设,利益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环境的发送,其回报和效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无形财富
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只有文化、教育、城建、公安、工商、税务、人事、财政等部门形成合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文化工作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协调意识,激发了全社会对文化工作的参与热情,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才,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并引导到文化建设中,才能使文化工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阜康市,无论是阵地建设还是文化活动,只要有安排,群众就有行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是单位还是社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有广大群众踊跃参加的身影。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距离上级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性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相对缓慢、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快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契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我市文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阜康市文化体育局 二0一0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实现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这一战略选择凸显了现代文化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明确了新疆现代文化工作的历史任务和努力方向。这是一种文化认识上的高度自觉。
一、现代文化的概念界定
现代文化即现代文化价值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现实文化的一大成分,与传统文化一起构成现实文化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与传统文化相比,它是次要的;但其地位仍很重要,它通常是文化发展、变化的体现。它是革命的,总是企图取代或更新传统文化成分。在各人文学科中,该术语还特指近代以来从西方传入东方的大工业技术、市场经济、科学、民主、法制及各种相应的社会思潮等工业文明成分。[1]
现代文化泛指以工业、商业经济的基础的具有民主与科学意识的社会结构体系。社会制度是判断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目前更重要的是以创造文化的基础即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科学技术发达水准作为是否构成现代文化的基本条件。由于现代文化本来是一个传统文化相对的概念(传统文化泛指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或神权社会的结构体系)。从专业术语上讲,现代文化的广义为:凡一切满足扩展自身、超越自然状态,改造既定存在的要求的文化,即可称现代文化。这一定义是相对于满足人保持现实平衡的保守心理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而言。
现代文化就是指人们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换句话说,就是符合当前社会现代性基本精神和特征的文化,又可称为文化现代性。通俗地说,现代文化就是指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并建设现代价值、形成现代认同、张扬现代精神并进而建设共同信仰的文化。[2] 由此可见,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以来新产生的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文化产生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又与之并存。每个民族的文化中既有传统的成分,又有现代的成分。从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以及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现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两大来源。此后的工业化、电气化、自动化则是现代文化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彻底解放,是现代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要表现。现代文化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 占的比重,标志着这个民族的发展水平。
二、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特征
现代文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是爱国。国家是信仰的共同体。祖国就是我们的信仰。上下五千多年,中华儿女以国土为根、人民为本、文化为魂,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作的伟大民族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气概,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是开放。开放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崇尚文明和高度的自省、自觉与自强精神的集中体现。现代文化的开放是全方位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信息、交往方式等。它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在开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谱写了划时代的辉煌篇章: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创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道路,几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逐步成为现实。
三是包容。古人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现代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它们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特质——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风度。中华文明在与世界文明的交融中绵延不衰、发扬光大,关键在于一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精神内核。
四是感恩。儒家倡导“忠、孝、仁、义、礼、智、信、勇”价值理念,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文化的传统教育我们要知恩感恩,知恩报恩。现代文化下我们应常怀悲天悯人之心平等善待弱者,常有济困爱人之行郑重关爱贫者,我们更应常怀感恩之心对待曾经无私关爱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的日益强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改革开放的成就斐然。
五是进取。进取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立志作为的精神状态,是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志气觉悟。文化的进取性是当代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优势所在,锐意进取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弘扬了不断进取的精神,融会贯通、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才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彰显出东方文化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六是自省。所谓自省就是文化自觉,即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就是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传统文化要在现代文化中发扬广东,现代文化要在传统文化生根开花。世界因民族而多彩,民族在世界中焕发。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文化。所以现代文化应该是勇于面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辉煌历史与耻辱印记,勇于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
高科技化、全球化和实力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是高科技化。高科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没有高科技,文化就缺乏了生命力。因此,与传统文化相比,现代文化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无论文化符号、传播技术,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文化消费的主体,都与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高科技化形态。
二是全球化。基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文化传播的高技术化,文化发展已经逐步打破了地域、民族或国家的限制,日益呈现全球化趋势。但遗憾的是,文化发展的全球互动与交流,还不是所有民族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而只是经济科技发达国家的文化单向辐射的“全球化”。
三是实力化。目前文化全球化就是西方文化在全球的渗透与蔓延,具有实力化的特性,即文化的社会渗透力、传播力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力之和。文化力量的实力化,已经使文化成为国际利益争夺的新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非常重视文化实力,已经将其作为征服和扩大国际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
三、发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功效
新疆的战略选择强调的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那么,这个“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将为“战略目标”实现发挥哪些作用呢?
1.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守髓”。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大力发展多元、融合、开放的现代文化,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各族人民文明素质。
2.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凝魂”。就是要大力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 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一步加强各民族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激发创 造力, 开创新疆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3.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神”。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就是要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弘扬新疆精神,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下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坚持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重要内容,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基本追求和活灵魂。
4.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聚气”。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就是要打造爱国团结、开放融合、感恩向上、进步创新的新疆现代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天山雪莲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的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新疆各族人民要讲民族团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进一步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5.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鼓劲”。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就是要加强中央援疆广度与深度,形成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全面的、全方位的援疆工作新格局。目前,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均派出了高层次、大规模的党政代表团到新疆调研和对接援疆工作, 其速度之快、态度之坚决、措施之有力是前所未有的, 必将激发新疆各族人民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第五篇:文化为教育添彩
文化为教育添彩,教育为名城增光
——读潜江日报《曹禺文化绽奇葩》有感
余言
潜江日报改版后,一直没有机会读报。今天去学校办事,看到一份5月27日的潜江报,立刻就被吸引住了。首先是“南浦茶座”高源写的《天蓝会有时》对北城区的空气质量担忧以及对政府改善环境的希翼,情真意切,着实反映了潜江人的心声,真是一篇好文章。随后读到社会版首篇《曹禺文化绽奇葩》——曹禺中学建构以传承曹禺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文化纪略,读后感慨万千。曹禺中学以曹禺文化的精粹“爱人,爱生活,爱家乡”熔铸学校精神文化;以曹禺文化载体《雷雨》《原野》《日出》的场景构筑学校环境文化,又以曹禺文化内容《我是潜江人》《我的学校》《我的成长足迹》丰富学校课程文化;而进一步以“曹禺文化学社”和“雷雨剧社”的剧本创作和定期的戏剧演出拓展学校活动文化。把当今学校环境的千校一面,内容的老三篇,活动的一潭死水注入新的活力,为潜江学生个性化成长又增添一份文化大餐。感叹潜江人的远见卓识把文化与教育联姻,让文化与教育嫁接,使潜江发展生辉。
此时,又浮想联翩,曹禺文化是潜江人借来的文化和争来的文化,而我们潜江本土生长的“汉俊,书城”政治文化和“章华台”历史文化仍需加力。说实在的教育与文化的联姻既有内力又有外力,说外力它有国家兴办教育设施的巨额民生拨款提振地方经济增长;讲内力,学校植入文化内涵通过教育的演绎定会绽放别样的芬芳四处洋溢成为名校又能拉动当地的房地产经济。笔者七年前教地理时曾写过一篇《潜江城市化进程构想》发表在潜江日报上,愚人狂言,不幸言中:建设以田关河为东西主轴“东荆湖”为圆心区的水生态为标志物的江汉水城;以古章华台,广华寺,卧佛寺,清宁寺,文昌阁,潜江中学,曹禺中学,汉俊中学,书城中学,章华台学校(龙湾),江汉职业艺术学院,七喜电脑学院(浩口中学),江汉油田技工学院为文化教育亮点的文化教育型城市;以“小龙虾,黄鳝,才鱼,莲藕”等高档水产原生态工业化养殖,以及纺织,制衣,食品等无污染加工为主体的绿色工业城市。是当今以至未来理想的潜城市化架构,只有这样才能有高源的《天蓝会有时》,并使悬在潜江之北“心患”散结。
恰逢同事调至园林三中任振兴办主任要我支招,为此旧话重提:能否把园林三中更名为“李汉俊纪念中学”为建党100周年添彩,由潜江人发起在潜江人寓所开会建的共产党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事件,多么稀缺的政治文化资源,潜江人没有理由让它生锈。弘扬李汉俊时代新锐的创新精神,把园林三中由单一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拓展为多样化特色人才培养,如政治精英(李汉俊、胡孝汉),工商大亨(易贤忠),科技新锐(徐超江、陈千勇),军体翘楚(关虹、吕小军、陈家进)等。每年向全市招收100名具有上述个性化倾向的小学毕业生,实行六年一贯制小班化跟踪诊断发展式教育。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地方特色,鲜明汉俊新锐文化内涵的特色人才,并使城区教育北有曹禺中学,南有汉俊中学,西有书城中学(一中),东有东城中学(棉原),中有园林中学(二中)。五校文化特色,整体均衡,差异化同步发展格局以满足潜江市民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缓解教育的不均衡、名校少、择校热所引发学区房的虚高现象,从而完善潜江教育文化联姻而形成的厚重的文化教育名市的架构。
地域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靠教育的传承与彰显,而注入文化的教育又产生巨大社会生产力。稳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展路径;惠民生,控房价,学区房,当首冲;降房价,增名校,顺民意,是根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因当政者公务缠身,高出不胜寒,无暇深思;旁观者,接地气清闲暝思,能通法眼,集思广益,为权者纳谏。古往今来,治国谋政之大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