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我院干警纪律作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xx县法院把加强干警纪律作风建设作为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寻找自身在队伍建设、审判工作、行政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狠抓三项措施的落实,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审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笔者就当前本院干警纪律作风建
设存在的问题试作分析,并就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存在问题
1、在执法思想上,在个别干警身上依然存在执法思想不端正、司法理念不纯洁、宗旨意识不牢固等现象。少数干警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高高在上的“老爷”作风,放松要求,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百姓。在工作上反映是为了结案而办案,马虎了事,不注意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在司法行为上,存在个别同志参与吃请、为当事人说情以及违反工作纪律现象。在正常上班期间,发现有个别同志上、下班不按时;节假日期间,个别干警值班存在脱岗、不到岗现象。
3、在司法态度上,冷、横、硬、推、拖现象仍有发生。特别是在执行工作中,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漠视群众的现象,在个别干警身上还时有发生,影响着法院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
4、在部门利益上,存在着本位主义倾向,过于强调部门工作的重要性,重业务、轻服务,重审判工作、轻集体活动等思想仍有存在。强调人员少、案件多、任务重而忽视一些服务性工作,没有更好地发挥审判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的职能作用。
5、在队伍素质上,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强化业务学习。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法院队伍整体素质取得了很大提高,如全院干警除每月参加一次政治、业务学习外,大部分还参加成人教育、业余函数学习、业务培训班学习等,但还存在个别干警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思想,反映在工作中是凭老经验办事,求稳怕乱,因循守旧,没有开拓创新精神,导致执法水平和司法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日益复杂的司法实践不相适应。
6、在法治理念上,个别干警还没有完全树立司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个别干警缺乏大局意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的反应是效率不高,相互推诿,得过且过,没有把人民群众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群众的投诉和信访依然存在。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建议
以上问题的存在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但主观原因是关键。
(一)是少数干警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不加强学习,理想淡化,作风浮躁,行为不规范,影响整体形象;政治理论不高,业务水平低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阻碍整体发展。
(二)是在抓管理上存在重审判、轻教育现象,一些制度落实施之于宽,给那些自觉性不高,纪律性不强的少数人员以可乘之机。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在我们院党组,说明我们在抓管理、带队伍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
三、建议
1、深化思想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干警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5”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以及对干部作风建设八个方面的要求等文件,学习县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动员会的精神,使全院干警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养成学以致用的好学风,保持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2、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和法院模范的先进事迹,把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转化为干警的自觉行动。使全院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干实事、促和谐的良好风气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把加强作风建设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警示教育年”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领导以身作则,每个干警按照党委和上级法院的要求,进行自查,找出不足之处,予以整改。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
4、是完善各项制度,严格各种纪律,畅通内外监督渠道,加大“有错无为”问责力度。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的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切实解决办事拖拉,工作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导致工作失误、效率低下等问题。对违反制度和纪律规定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第二篇: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对象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段党委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这个党建工作着力点,以解决脑子懒、步子慢、作风散、措施虚为突破,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为完成三大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铁路现代化的进程中,干部职工思想受到深刻影响,发生很大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主要有:
1、“融入中心”方向偏移,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一是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铁路运输供求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逆转,在安全经营稳定三大任务的压力下,部分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偏移、重心移位,大家一门心思忙于安全运输‚硬任务‛,而忽视了思想保障‚软实力‛,淡化了‚两手抓、两手硬‛的责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安全管理、货源营销、增运补欠、节支降耗上。谋划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精力减少,调查研究出现空缺,思想教育脉搏把握不准,没有针对性地观察和体会职工的所作所为,不知职工所思、所想、所求。二是政工力量减弱。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使站段的管理模式、人员结构发生变化,使得政工队伍与业务干部比较,存在人员不足、年龄老化、后备力量脱节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到班组、落人头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直接催生畏难情绪,对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慵懒的等靠思想,认为改革是路局的决策,对诸如岗位调整、收入分配等产生的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在政策引导、形势教育、矛盾化解和思想稳定上动脑子、迈步子主观能动性不强,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政工队伍年龄及后备力量‚瓶颈‛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活力和思想领域的活泼氛围大受影响,一些基层组织老思路、老步伐、老做法问题突出。客观上的力量薄弱导致了某些环节思想政治工作细、实、真的淡化、弱化,抓工作一紧二慢三罢休的情况比较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见、摸不到,多一点、少一点无关紧要,有些教育内容抽象的多,形象的少,未能结合实际深入展开。
2、“融入中心”思路单一,教育方法缺乏“前瞻性”。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实。面对站段整合引发的思想政治工作、职工队伍建设方面的重大变化和挑战,以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尤其在职工收入这个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点‛不到位,缺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上的创新,理论学习没有针对性、缺少情理启发和精神激励,方法死板,只是当好‚传话筒‛,一味地念念文件、读读报纸,上头说啥我说啥,能引起共鸣互动的话题很少触及,为‚要求‛而学使职工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对上级深入推进改革发展重要指导精神和要求的传达照本宣科、点到为止;即使系统地重点学习、传达,也在联系实际进行深化和拓展上存在不足,教育方式、方法上只是片面追求即时效应,实际效果较差,致使职工不易接受,没有很好地给职工群众搭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安全发展、促进内外和谐的奋进‚舞台‛。三是机制考核力度不强。虽然有政治工作考核办法、评价标准,但考核比较随意,不规范,与考核办法不对应、不相符,存在走过场现象。现实中一些基层组织未形成综合性、社会性、动态性、对比性的日常评估和考核机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用行政管理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常态,形式化的思想政治考核‚杠杆‛在开掘潜能、提高素质、调动积极性、激发全员劳动和创造热情的力度大打折扣。
3、“融入中心”不够协调,机制建设缺乏“实效性”。一是‚一岗双责‛缺乏配合。部分车间(站)主任(站长)和支部书记融入意识不强,日常工作缺乏交流,部分工作未能做到相互配合,存在党政正职各负其职,各尽其责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管理缺乏统筹谋划,缺少合力作用,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切实融入安全生产,看不到发展进程中问题的复杂性、任务的长期性,看不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更不能通过细致有效的工作解决职工头脑中的疑惑。二是‚一岗双责‛缺乏认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成绩不易量化,而企业越来越追求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越来越重视各项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果。基于这种观点,部分车间(站)主任(站长)重生产、轻教育,认为抓住了安全经营就抓住了一切。而支部书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及价值作用表现在思想统领上,只要尽心尽力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便问心无愧。尤其是一线班组对‚一岗双责‛认识模糊,制度执行力较差。三是‚一岗双责‛缺乏互动。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基层工作存在隔行隔山的情况,车间(站)主任(站长)强调安全管理‚一把手‛责任,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在整体工作布置以及执行落实上‚一条腿走路‛。支部唯‚思想‛行动,主观上的职工思想问题大多与实际问题和物质利益有关,而思想政治工作并非权利和物质的决定者的思路偏颇,隔离了‚融入‛安全发展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整天围着文件转,思不出位、行不越位,实际工作少有通力互动。
4、“融入中心”情感不到位,服务手段缺乏“结合性”。一是缺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性分析,形成了一刀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工作对象的研究没有准确把握住青年与中年、党员与群众、机关干部与普通职工等各种不同层次的群体差别。不能做到区别对待,不能准确把握需要与服务的关系,切合实际的感情融入缺失。二是缺乏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对职工期盼通过改革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以及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时,没有很好地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相一致,在大力倡导奉献精神的同时忽视职工的精神追求与合理的物质追求,割断了个人命运与单位兴衰地联系,光要付出的‚精神战‛伤害了职工的工作激情。三是缺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靠广大职工去干事业。但一些车站(车间)一味严字当头,只讲从严管理、以严治路,无暇顾及宽松工作环境和良好人际关系创造,把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职工排忧解难的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看作‚业余‛事情,平常不思考、不分析、不实践。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影响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工作的良好运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渗透力、约束力和感召力就更为迫切和必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应进行多方位综合考虑,从目前看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化班子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增强生命力,关键要提高两级班子的五种能力:一是提高把握工作大局的能力;二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三是提高驾驭安全局面的能力;四是提高创新经营管理的能力;五是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尤其是在铁路改革以及经营安全压力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深层次影响的情况下,更要求每名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下大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求真务实,坚持‚八到‛:情况到职工中了解,问题到生产一线解决,干部到职工中考核,人才到职工中培养,课题到职工中调研,感情到职工中融洽,工作到职工中落实,效果到职工中体现,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把方向、聚力量、带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2、落实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一是针对生产力布局调整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跟进整合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做职工需要的事、说职工想听的话、讲职工能懂的理,化解矛盾做到以情感人,处理问题做到以理服人,尽可能把无情的改革同有情的操作结合起来,让职工群众时刻感受到组织的理解与关心,从而激发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紧密围绕改革稳定主题,加强关键时期、重点阶段的思想政治融入工作,针对性地开展‚解疑释惑‛和‚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问题和隐患解决在矛盾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生产、增运补欠全过程,通过宣传舆论引导,讲清面临的形势任务,强化思想引导,稳定职工情绪,鼓舞工作干劲。
3、着力提升素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要建立一套灵活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体系,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为职工思想教育、提高素质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要围绕中心工作,继续抓好‚五爱三保‛主题教育,并利用‚乘高铁、看发展、迎国庆‛教育成果,扩大先进模范效应,进一步提升劳模先进的感召力、辐射力和推动力,努力把职工的‚爱国心转化为事业心、自豪感转化为责任感、凝聚力转化为战斗力‛。
4、狠抓机制落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聚合力。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制度,确立‚主要领导要抓在‘手’上,分管领导要干在‘位’上,政工人员要定在‘岗’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干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完善支撑安全、稳定、经营发展大框架的‚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内容纳入党政工团组织的季度、工作目标,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党政工团各级组织明确任务,认清方向,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齐抓共干的聚合力。
5、创新管理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约束力。思想政治要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必须深化和加强‚一岗双责‛制度管理,靠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保证,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约束、促进。一是要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一岗双责‛导向制度。要坚持‚一盘棋‛、‚大政工‛主流思想,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新理念,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二是要创新‚一岗双责‛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紧密挂钩,与干部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人人管、时时抓。三是建立‚一岗双责‛工作例会制度。站段党委要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总结‚一岗双责‛好的做法,推广好的经验;车间(站)党支部要坚持‚一岗双责‛月分析、季总结制度,对执行、落实情况把脉定调,准确掌握工作动态;一线班组要落实一日作业过程中的‚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反馈思想动态、协助做好稳定等工作,及时化解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堡垒。
第三篇:当前我院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院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德亮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一、学风的不良现象
目前我院学风状况,与前两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说差强人意。比如各年级到课率参差不齐,这是一个显性问题,也是至今为止尚未完全解决好的问题。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不得不让人去思考。
首先,到课的学生中不听课的大有人在,不带书的为数不少,不做笔记或没有一个完整笔记本的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上微机课时,学生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屡禁不止。
其次,各年级每学期课程量安排松紧不一,在相当空闲的时间内,学生中自觉学习、复习、预习者较少,独立完成作业的的能力较弱,一个班级中作业雷同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学生甚至连一次作业都没有交过。无论白天或晚间真正去图书馆学习学生比例比较低。图书借出率特别是专业书籍的借出率低。
再者,实验实训环节是增强学生动手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生独立完成或正确完成实验项目的并不多,对平时的动手训练机会不重视、不珍惜。
另外,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意识薄弱,未能学会充分利用大学资源提高和完善自我,为今后工作、生活做准备。常见的就是活动参与意识差,活动后的反思改进多虚化,活动效果多归零化,即每年活动差不多都一个样。
上述诸多现象,应该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
二、原因分析
通过与学生谈心、家长交流以及较长时间工作观察,总结产生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构成:
第一,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的问题。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因素,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切实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学习基础,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好学风建设工作。
1.因生源层次的关系,我院学生在进校初的管理中就容易暴露出一些“先天不足”,如学习自觉性不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基础文明素养欠缺等。进入我院后,学生不能及时调整更新在中学教育环境里形成的一些学习、生活、发展的观念。他们在圆了大学梦后,缺少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的意识,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放松懈怠,不会主动地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解决,遇到挫折不能积极应对等等。时间一长,学生的惰性思想意识就形成了。如,04级的学生知道只要过了c语言课程就不影响拿毕业证书,所以许多学生甚至放弃了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
2.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时对专业不了解,选择专业不恰当(多半系家长所为),更何况有的原高中学文科却报考理科,原高中学理科却报考文科,为的是今后好找工作。但进入专业教学后,发现实在跟不上了,逐渐丧失对专业的兴趣,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设臵及前后的衔接不了解,感觉学无目标,不知学有何用,同时对实验实训课程不重视,不乐意动手,认为所做的东西没用,没意思。再加上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动手培训不知所为,主动放弃。我们04级计算机专业,进行了一次组装电脑技能比赛前的调查,两个班70人只有5名男生自信的将手举了起来。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让人不免为他们的就业担心,毕竟就业市场是现实而残酷的。
3.部分学生从众心理很强,只要有人逃课、迟到、早退,就随之而去,对自己要求不严。
第二,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的问题。
少数家长的心态是:现在家庭经济不愁,孩子今后的工作不愁,唯独担心孩子进一步学“坏”,并为此而犯愁。他们希望学校管理严一点,孩子能学得好点就学,比放在家里自己管要好得多。这种思想对学生影响极大。同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对学生发生着相当消极的影响。没关系,无所谓,不负责任等现象在这部分学生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第三,教学环节与教风的问题。
从教学环节入手,我们是否应当审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问题是否解决?效果怎么样?教与学的互动性如何?不能忽视的是,现在教与学脱离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注重学习结果多了一些(关注及格率),而关注教学过程的质量以及学生掌握实际理论或动手技能高低少了一些。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为“主动”,学为“从动”。应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被动的事、补救的事多了,而主动性作用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里所说的“主动”就是:应在教学环节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改革和改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将一些好的教学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简单降低教学要求,去被动迎合“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等现实情况。
同时,学风与教风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从本三层次客观需要出发,虽然降低了一些课程的理论难度,但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监控力度不应降低,对学生课余作业完成质量的要求不应降低,对学生实验实训内容、效果的检查力度和对实验报告规范化指导要求不应降低。而且,这种监控、检查和要求,需要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进程中。
但是,在教学中,还有不少课程的作业批改量不足(甚至不改),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要求不高(一张纸也可),作业流于形式,学生不能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寻找到正确答案。
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不注重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以自己为中心满堂灌,或者因备课不充分而“读书”,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答疑和辅导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有的教师在考试前,将已经多次模拟练习的例题再次明确化,或者清晰点化了相应的考试重点。有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日常学习过程,迟到、早退、旷课,寄希望于考前透题、圈题,突击背题,满足于“60分万岁”。这种现象与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严格要求不无关系。
第四,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问题。
1.有的辅导员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号召多,工作不落实,缺乏针对性,不善于总结或吸取他人经验,工作方法简单,威信差,没有号召力,对问题学生的触动性不大。
2.有的辅导员思想认识有误区,认为这部分厌学的学生只要不犯事就行了,得过且过,甚至原则性不强,处理学生违纪等问题不及时(或不处理),无意识地助长了不良习气。
三、思考与对策
优良教风是良好学风的基础和保证,教师是教风建设的主导。教师除了遵循教学规律、规范教学环节、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外,如何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从许多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示范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为人师表,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关键;敬业精神,是感召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丰富的知识面,是吸引学生兴趣的源泉;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调动学生情绪的有力武器;亲和力,是保持与学生良好交流基础;严肃性,是规范学生学习的原则;严谨的治学态度,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总之,教师和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一言一行,是潜移默化地教育、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为民办院校教师和辅导员,需要真正了解我们学生各方面状况的参差不齐,需要在提高授课质量和授课效果上下功夫,需要在加强自身内涵和素质上下功夫。我们学院有不少学生高考入学分数并不高,但学习目的性明确。通过不懈
努力,他们不仅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综合素质培养上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很好,却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思进取,滑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所以,辅导员和所有学生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要加大感情投入,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把普遍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把坚持原则和人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教师职责;要加强课堂的监控力度和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力度;要不辞辛劳,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有的放矢地改善教学方法;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而且会找到适应本三层次的教学途径和有效管理方法。
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以及严格的要求,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风对学风的辐射、引导和示范作用不但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往往也是决定性的。
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教育、教学环节的齐抓共管,以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广大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教(管)、学多方面入手,把学风建设、教风建设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中心工作来认识和实践,问题的关键就容易被抓住,“负笈东方成才成长”的办学宗旨就一定能够得以实现。
第四篇:当前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
当前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
当前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http://dangjian.zhoucun.cn 2004年10月15日 周村党建网站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精良,奋发有为,富有朝气的领导班子,这是我们党迎接新挑战,赢得新胜利的重要组织保证。就我们基层领导班子能力建设而言,尤其对于处于经济欠发达、基层矛盾错综复杂的乡镇来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新路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挖掘班子每一位成员的优点、长处和潜力,并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抢抓机遇,凝聚民心、民力、民智,垂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富民强镇”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始终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始终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各级党委一直不惟余力积极探索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新路子。多年来,我们各级党委虽然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使领导班子的知识和专业结构有所优化,视野不断开阔,创新意识有所增强等等,但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形式上“管”而不“严”。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实践中,常常出现一般性号召多、具体量化上要求少的情况,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好与坏,深与浅,难以考核得准。而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受“只有经济发展了,一好百好”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这个“硬指标”,而忽略抓班子能力建设这个“软指标”,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抓班子能力建设,造成了班子能力建设流于形式。
(二)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内容缺乏针对性。针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内容上,不能始终做到以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确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内容,强化理论辅导,深化主题学习,帮助领导干部补充新形式下急需的知识和培养新形势下必要的行政能力。
(三)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教育手段、方法上落后。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教育手段上,大多仍沿用传统做法,集体上传达上级加强能力建设要求精神,上上课,读报纸,发文件,至多看看录像,参加上级组织部门组织的学习。这些手段,相对于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信息传播跨越时空界限的时代已远远落后,在一个追求效率、效益的社会里,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方法,再好的内容,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国际国内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碰撞中,部分领导干部意识形态上也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以及在领导班子任用上,某种程度上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影响了领导班子能力建设。
二、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对策
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上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地限制了领导班子能力的建设,影响了领导班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与作用的发挥。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在继承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研究探索,采取相应对策,摸索出一条新时期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新路子。
(一)营造良好的班子集体氛围,树立“团结心”。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充满信任和谐、宽松舒畅、严肃活泼的班子集体氛围,能激发班子个体积极主动地识大局、尽本职、创一流、争实绩。而在班子的群体实际当中,个体的能力、水平和素质高低是客观存在的,要努力创造个体潜能充分发挥的环境,着实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这就需要营造团结协调、步调一致、互为补充的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集体氛围,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就是胜利,是我们克难制胜,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首先,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尤其是作为领导班子的班长应当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做能力建设的表率。尤其在班子的管理上,要施行“人情化”管理,以情管理人,以情做事,使大家都要能感受到整个班子的和谐,给大家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领导班子的个体要具有形成合力注重能力建设思想认识。要通过管理、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能力可以有大小,工作不能使性子;分工可以有不同,缘份一定要珍惜;性格可以有差异,大局面前要统一;发展可以有见解,班子不能有杂言;素质可以有高低,言行一定要注重”。再次,要有一手好“瓦匠”手艺,关键还是要有肚量,要能左右缝源,把不同个性、能力水平不同的每个成员拧合成一个整体合拍的班子。
(二)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激发“进取心”。
能力建设无止境。不论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还是单位之间的竞争,首先是领导班子素质和能力的竞争。而领导班子能力的好与坏,对于一个地区、单位的能力建设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要防止“知识透支”就必须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就我们折柳而言,要实现“富民强镇,后来居上”的第一要务,实现突破发展,关键是在于我们的领导班子能否具有凝聚全镇上下实现突破发展的能力,而要具有其能力惟有努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断激发领导班子向书本学、向老同志学、向实践学、向先进地区、兄弟乡镇学,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发展眼光,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练好“内功”,夯实实现突破发展的基石,使领导班子成为凝聚、带动全镇上下建设全民学习的“一根旗”。
(三)建立长效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机制,铆足“拼抢心”。
要着实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奠定、夯实基础,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长效能力建设机制。
1、是建立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领导责任机制。建立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机制,关键是要强化主要领导的责任制,明确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抓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同时也要强化班子成员的责任制,使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制度化、正常化、定期化。在建立责任制的同时,要着实实行责任追究制。
2、是建立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目标管理机制。实行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目标管理是实现建设工作制度化、正常化、定期化,保证能力建设上水平的有效措施。一要在制定能力建设工作规划和各项制度、目标时,按照“求实、务实、落实”而行,结合本单位实情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坚持各项工作与班子能力建设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相结合。二要围绕目标变虚为实,在实际中要不断结合目标要求,克服诸多不利于目标落实因素狠抓效果。
3、是建立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在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有效地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上级监督结合起来,采取内外评议、上下联动,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监督网络和约束机制。同时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聘请一定人大代表、部门负责人、退休老干部等逐步建立起领导班子能力建设评价机制,促进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上层次。
4、是建立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创新运行机制。领导班子能力建设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是确保目标实现,提高班子能力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针对建设上存在的路子不新、手段不活等问题,努力创新做到:
⑴、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领导班子建设思路抓“新”。培养高素质的领导班子队伍,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各级党委的重要使命。要紧紧围绕培养“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目标,把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摆上突出的战略地位来抓,增强新的认识,赋予新的理念,把握新的目标,扩大领导班子政治理论教育、现代知识培训、党心锻炼。
⑵、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创新领导班子建设路子抓“活”。其一是始终坚持能力建设内容按“需化”的导向,有针对性地拓宽能力建设内容,强化理论辅导,深化主题学习,帮助领导干部补充急需的知识。其二是拓宽在职学习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讲座相并举,理论学习和实践、集体研讨与个人思考相渗透来强化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其三是创新能力建设手段。充分利用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功能和优势,运用电化教育、远程培训、网络学习,抓好领导班子能力建设。
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领导班子建设措施抓“实”。尝试“促学”制度和“奖学”制度,从资金助学、时间保学、措施奖学等方面着手来,促进、激发和调动领导干部加强能力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尤为关键。当前,我们要着实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化大力气来抓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大力提高领导班子全面、正确、创造性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能力,以及领导水平、执政水平,为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引擎”支持。
第五篇:浅析当前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当前乡镇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致富带富本领强的农村干部队伍。从目前农村干部队伍特别是乡镇干部队伍来看,总体上是好的,在加快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乡镇干部在思想作风建设上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并已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主要问题
1.立足本职不够,缺乏责任意识。尽管现在各乡镇都制定了干部岗位责任制,但部分干部对本职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无活力,事业无激情,学习无兴趣,有的甚至联村不联事、管线不管事,一年难得下几次村,一月难得过问几次线上的工作,特别是遇到计划生育、税费征收、纠纷化解、消赤减债之类的棘手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绕着弯子走,特别是经济落后乡镇的一些干部,思想上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上当“维持会员”、“守摊子”,贻误了一方的发展。
2.交心通气不够,缺乏民主意识。交心通气是对党政领导干部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最基本要求。从目前乡镇干部交心通气的现状来看,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党政主头家长制作风严重,遇事不先与副职或其他干部沟通征求意见,甚至也不召开党委会或党
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往往凭个人主观臆断,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严重影响了副职的工作积极性,有时也导致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二是少数党政副职对分管的工作“牢牢把握住主权”,不让别人插手。这对那些需要几方协调配合的工作,往往会产生“撞车”现象,导致“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影响了工作的协调开展。三是少数班子成员与一般干部之间沟通较少,心底里瞧不起一般干部,遇事不与一般干部商量,不关心一般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成长。3.扎根基层不够,缺乏奉献意识。近些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农村经济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消赤减债难、维护稳定难、正常运转难、加快发展难”的严峻挑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相当一部分干部经受不了考验,对农村工作信心不足了,工作热情不如以前了,相应地奉献精神也就少了,不少乡镇干部,包括部分党政主要负责人认为“乡镇工作没干头,贴钱贴米又贴油”,还有的认为,自己在乡镇干了一、二十年,没有功劳有苦劳,思调思迁思想较重。特别是遇到党委政府换届时,不少干部把目光瞄准在乡镇换届、班子调整上,从而在工作上敷衍塞责,有的还当起了“走读干部”,影响了乡镇各项工作地正常开展。4.主动进位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将乡镇干部从“收税清欠”的繁重任务中解放出来。因此,乡镇干部必须要思考新形势赋予自己的新使命,实现工作重心的积极转移。但从目前现状来看,部分乡镇干部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
作风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按照上级文件和指示安排部署工作,不能实现“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换,没有把工作重心主动定位到研究市场、引导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抓产业化配套服务上来。
二、主要原因
少数乡镇干部之所以在思想作风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负债运转难。大多数乡镇不同程度地负债,导致正常运转相当艰难,干部经济待遇不能按时到位,有些工作因经费欠缺而无法开展,影响了干部的工作情绪。二是体制理顺难。目前,无论是机构改革,还是干部提拔运用,都强调“年轻化”,推行“一刀切”,接近“年龄坎”的乡镇干部,过早地产生“到站思想”,工作没有积极性;过分强调“一把手”负责制,造成“一把手”越位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副职”责小权轻,都看“一把手”眼色行事,工作没有主动性。三是环境优化难。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农民钻政策空子,“小题大做”,刁难乡镇干部,特别是目前上访户有问题绕开“副职”,直接找党政“一把手”,无形中加重了主要负责人的负担。另外,有些媒体过分宣扬少数乡镇干部大吃大喝、粗暴行政等负面因素,而对大多数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的乡镇干部正面宣传报道过少。
从主观上讲,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少数乡镇干部宗旨意识不牢。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缺乏做好农村工作的内在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少数乡镇干部工作能力
不强。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自己又没有能力去创新。特别是一部分乡镇干部,单独作战能力差,对当前如何应对农村复杂工作局面、促进农民增收无从下手,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胸无成竹”。三是少数乡镇干部工作动机不纯。少数干部到乡镇工作是为了“镀金”,对上汇报多,对下落实少,点上抓得紧,大面难平衡,特别是有的干部“镀金”几年,还在原地“踏步踏”,提拔的机会相对减少,晋升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心态上遂产生不平衡,工作上也就没有干劲。
三、主要对策
面对乡镇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推进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就必须既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制度和体制上的创新,激发乡镇干部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又要切实为他们“减负”,从生活上、心理上、政策上多关心和照顾。
1、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有新举措。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乡镇干部来说,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更要加强学习,加强教育培训。一是要学先进理论,强化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学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农村党的细胞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要学先进技术,强化致富技能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摸清乡镇干部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础上,采取聘用专家上辅导课、开展
远程教育、创建科技示范基地、举办“学用科技大比武”活动等形式,对乡镇干部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增强致富带富的本领。三是要学先进典型,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党建专栏为阵地,分层次、分类别定期推介一批乡镇干部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怎样当好乡镇干部”大讨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乡镇干部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潜力。
2、对乡镇干部的待遇落实要有新保障。在强化乡镇干部工作职责的同时,要将责权利统一平衡起来。一是要落实政治待遇。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长期默默奉献在边远山区或困难乡镇、工作务实进取的干部,要优先调整到条件较好的乡镇或县直科局工作。二是要落实经济待遇。要从培植财源、引进资金、盘活资产、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着手,加大资金调控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特别是对贫困乡镇工作的干部,可考虑由县财政适当增发特殊岗位津贴,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三是要改善施政环境。上级组织对乡镇干部要“政治上护航不护短、工作上放权不放任”,积极鼓励乡镇干部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对乡镇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关心、解决;对侮辱、威胁乡镇干部人身安全的事件,要依法严肃查处,维护其合法权益。
3、对乡镇干部的考核管理要有新办法。要树立以政绩论英雄的考
核理念,建立健全考核管理体系。一是要科学下达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在对乡镇下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时,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既要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又要适当注意留有余地,让乡镇干部感到所定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乡镇对干部下达考核指标时,要根据干部个人长处,在实行“因事择人”的基础上,科学量化考核内容,合理地配臵工作责任金,既要考虑到工作的原有基础,又要考虑到工作的难易程度,让干部感到既有压力,更有动力。二是要严格实行责任考评。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干部所承担的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消赤减债、农村党建、计划生育、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干部工资福利、选拔运用的重要依据,尽可能地拉大奖励和处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连续三年处于考核最末位的,组织上要进行谈话诫免,并调整岗位。
4、对乡镇干部的职责定位要有新突破。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行到位,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能也要随之转变,工作方法要由政府主导逐步转变到政府引导,工作模式要由包线、包片、包村逐步转变到包产业、包行业、包项目上来。具体来讲,乡镇干部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要突出“三抓”。一是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镇干部要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主导工程来抓,在措施落实上要注意做到“两个转变”,即调整产业布局要由均衡分布向突出重点转变,靠农村经济大户带动促发展;指导农业生产要由管种管收向品牌培育、规模经营转变,靠优化品牌和做大规模促增收。二是要抓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乡镇干部要以经济大户为依托,大力培育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包括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同时,要以乡镇为主导,建设好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咨询体系、种苗繁育推广体系,建立和开辟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的大生产、大流通。另外,乡镇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电力、水利、道路、信息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后劲。三是要抓招商引资。乡镇干部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寻找发展出路、加快消赤减债的根本举措来抓,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争技术、争人才,搞活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走强农兴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