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常态化

时间:2019-05-12 17:0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干部下基层常态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干部下基层常态化》。

第一篇:干部下基层常态化

全力推行“313”工作模式

我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实现常态化

本报讯(记者

向吟吟)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市把工作力量向一线、基层倾斜,全力推行“313”工作模式,即推行定期走访、干部参加劳动、结对帮扶“三项制度”,落实“三有两评”工作法,对干部进行民情、民生、民意“三项考核”,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常态化。

在“十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中,全市10.1万名干部深入184个乡镇、33个街道、4877个村、512个社区和1200余家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帮助基层抓发展、抓党建,撰写工作报告3270篇,收集意见建议8.6万条,成为在全省颇具影响力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品牌,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更受到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推介。

为进一步让干部与群众“深度融合”,我市制定干部参加劳动制度,市、县直机关单位共建立劳动基地210多个,1.9万名干部认领责任田64000余亩,帮助群众维修塘坝1.2万处、水渠1600余千米,维修村组公路7000余处。同时,通过开展机关联村、机关联企业、企业联村、干部联困难户的帮扶活动,让机关与基层、干部与群众“广结亲戚”。活动期间,230个新农村工作队和123个党建扶贫工作队进驻353个村开展工作,帮助转化后进村145个;市直130家机关事业单位以“企业服务年”为载体,联系帮扶80余家民营企业和56家关停破产企业;安排223家民营企业参与560个村的10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基层设施项目开发,资助90个社会公益项目,提供就业岗位7万余个,兴修乡村公路815千米。

“313”工作模式在我市推行一年多来,已基本构建起党员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机制,并取得初步成效。广大干部通过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强了群众观念和劳动意识,逐步懂得了群众心理、群众语言和沟通技巧,学会了化解矛盾、调处纠纷,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全市各级机关单位决策前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已成习惯,机关干部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精神明显增强,拖拉推诿、衙门作风明显得到遏制。

随着干部下基层的常态化,群众享受到更多惠农政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在常宁塔山瑶族乡,各级近三年投入资金8800多万元,结束了塔山瑶族同胞“点煤油灯、住土坯房、九岁启蒙、与世隔绝、缺乏保障”的历史。不仅如此,“313”工作模式的推行更推动了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1.8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财政总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4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1元,同比增长13.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000元,同比增长19.7%。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全市有86个乡镇、2919个村实现“三无”,即无越级上访、无集体上访、无刑事案件。

第二篇: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内容提要

一、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必须解决哪些认识问题

二、当前做好群众工作有多难、难在哪里

三、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我今天主要从这样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将有四点感悟、五点提示,还有五个提问(讨论)哦,我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大家也可以给我提问,我们一起互动。

一、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必须解决哪些认识问题?

几个基本概念:群众;群众与政治、国家、政权、政党;群众观点与群众立场、群众路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为什么?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习近平: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11.15)

提问(讨论)1:习近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在这个场合表达这样的意思?

什么是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指我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归宿点,即为了谁、依靠谁、跟着谁这个根本问题。政治立场的核心是群众立场:即,当你成为一个政治人物或与政治相关的人物,那么你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你政治态度。习近平表达的就是一种政治立场。那是一个亮相亮态度(对国家对政党人民的立场)的场合。

提示1:官民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政治的核心。任何政权、政党、政治人物都必须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必须首先且鲜明地表达它的政治立场。比如: 主权在民——卢梭 三权分离——孟德斯鸠 天下为公——孙中山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及中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提示2: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必须鲜明而坚定,并体现在平时特别是关键时刻的言行之中。怎样摆正政治立场?

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各级干部也不能眼睛总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 ?

——习近平《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12.29)

举例:1.周放:当群众的公仆、儿子、学生;2.履新感言(刘、谭)。

提问(讨论)2:河南的一个副县长问记者:你到底是为党委政府说话还是为刁民说话的言论被免职,河北的一个镇党委书记称现在的群众如何如何而下课。他们错在什么地方? 感悟1:什么是讲政治?这就是讲政治:下级服从上级(大局、原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要从上级精神出发、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出发。

基层干部如何摆群众立场我后面还要具体讲。这里先讲群众工作。什么是群众工作:走进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争取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安抚群众、教育群众......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同志心中的群众工作是什么: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

再看看习近平同志心中的群众工作中什么:

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12.29)

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

感悟2:群众路线是基层领导的基本方法和最高艺术,是各级干部的一项最基本的“手艺”。

“群众最可敬,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的财富靠他们来创造;群众最可爱,只要你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他们就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群众最可怜,他们确有许多实际困难,而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怒了他们就可以使你垮台。”——李瑞环

会做群众工作,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干部的基本功。我们要做的就是有力的宣传、精细的组织工作,能不能把群众动员起来,使群众活跃起来、积极起来,参与进来,让群众答应、明白、满意,把任务落实下去,把问题化解,这是对大家素质的综合考验。

小结:党群干群关系是政治的核心;群众立场是根本的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基层干部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最高艺术,是一项最基本的“手艺”。

提问(讨论)3:现在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二三十年前,镇村干部和群众都走得很近,彼此相识相知。但现在交通发达了,通讯先进了,有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反而更加远了!为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党群干群矛盾反而激化、干群关系反而疏远了? 也就是说

二、当前做好群众工作有多难、难在哪里? 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感受、想法? 讨论„„

小结:当前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面临社会转型、利益深刻调整、群众诉求变化、基层职能转变、能力素质欠缺等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

(一)农村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社会环境改变)。30多年来,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方面农民进城、外出创业就业,农业空虚、农村空壳、人户分离,给发展生产、组织活动、群众参与等等都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粗放带来新的问题,而社会又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快,诉求渠道多,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新的课题;敌对势力插手、利用,社会群众分化、诉求多元,杂音交织。(社会转型、利益调整、矛盾交织)

(二)农民自身发生重大改变(管理对象改变)。视野、观念、能力、财富、诉求......变化。群众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加了新的难度。我们既肩负管理与服务的重任,又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压力非常大。举例:“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对一些社会现象存在不满情绪,借机宣泄。现在最难办的就是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与有利益诉求的人搅合在一起,一小部分群众因为利益要求采取集体行动,周围几十几百人围观、起哄,向干部塞黑驼子,扔石头。比如说,现在老百姓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一跤,不是自嘲一声“倒霉”、起来拍拍灰土继续走路,而是骂“他妈的干部腐败,修的豆腐渣马路。”(举例:凤鸣镇马门口至集镇公路整治)

(三)服务理念、政策环境、基层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管理方式变化)。税费改革前:管理、我找你要钱,你听我的;现在:农惠政策不收反予,为群众服务,我们商量着办;职权弱化,职责扩大,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方式由被动应对群众诉求向主动满足群众需求转变,服务内容由服务生产为主向服务生产生活并重转变,服务形式由单向服务向党群双向互动转变;群众不但要知情,还要监督、要参与。这对基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体制机制滞后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制度环境)。基层解决群众问题的资源和手段十分有限,又不掌握项目、资金、资源,往往是“有想法没办法”,一定程度上只能“等靠要”,远远无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久而久之,基层干部不敢面对群众,群众不信任基层干部。

(五)基层干部整体素质能力跟不上(管理主体问题)。作风;形象;能力问题。(举例:1.基层干部作风的问题;2.形象、能力方面的问题;3.几起村干部贪腐案例)

提示3:村官虽小但责任重大,各项惠农政策需要村干部去落实,笔笔惠农资金需要他们去经手。他们的素质、能力、观念、方法甚至一个意念,就可能出问题。他们的行为、作风、形象群众都是看在眼里的。

感悟3: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但是如果群众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导致干部脱离群众,这也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

(六)中央、市委、县委对干部作风、服务群众的要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我们必须有最清醒的认识。提问(讨论)4:上周四我们开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为什么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我在会上讲,中央是从巩固执政党地位、提高党的公信力和执政合法性方面考虑的。也许有人会说,关我什么事?讨论分析:这关我们什么事?

国情分析:维护中共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极端重要性;现实分析:现实的严峻性和极端危险性;比较分析:党、党员干部的重大责任。

三、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要求高、很“考人”。

(一)考素质能力:立场、情感、作风、意志、水平等。1.立场上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对党委政府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要把对党委政府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既要坚持对党委政府负责,维护党委政府的权威,执行党委政府的决议,不搞强迫命令,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说服教育,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又要坚持对群众负责,始终把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心向群众请教,善于集中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同时对群众中不正确、不负责任的意见不迁就、不妥协,教育引导群众把意愿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上来。

二要处理好不同群众的利益关系(多数与少数、一般与特殊)。

三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2014.1.14)

感悟4:公私分明,就会有正气,有底气,就会做到一视同仁,敢于逗硬,群众就会支持你,你就能打开局面。(举例:我刚参加工作时„„)四要处理好职权与职责的关系。

提示4:牢记责任、用好权力既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又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担当责任是对基层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好基层干部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最基本前提。五要处理好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关系。2.能力上要做到五个提高。一是执行政策的能力要提高。村“两委”干部要学好政策、掌握政策、宣传政策,特别是加强对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的宣传,让群众了解明白,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并严格按政策办事。二是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要提高。必须抓住加快发展要务不放松,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善于抢抓机遇,用新思路新办法来加快发展。三是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提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爱民亲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同时,要充分发挥在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需要、最现实的事入手,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搞好服务。四是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的能力要提高。作为村干部,心里时时装着一杆秤,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公正处理,并把所有的事务、所有的决策都公开,让群众知道、让群众参与,坚决杜绝暗箱操作。要摒弃“人情大于王法”的做法,不袒护违法行为,更不包庇坏人,不做徇私枉法的事。要依靠法律和制度做好群众的管理工作,民主管理,使村里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要尽最大努力让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特别要做好困难家庭、特困家庭、五保户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五是带好队伍、团结进取的能力要提高。团结出感情,团结出战斗力。必须树立团队意识,积极争取其他同志的支持配合,并坚持民主集中制,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

能力水平的提升关键在善于学习、观察、借鉴、比较、总结。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大家都知道犹太人特别厉害。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奖算起,至1973年,共颁奖411个,其中犹太人获奖65个,在得奖人数中占15.8%。而全世界扰太人总人口约为1600万,在世界总人口60亿中,所占比例不足0.3%!如此高的得奖比例,是世界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犹太人在科学、哲学、文学、经济、艺术等方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得从犹太人的历史说起。大约在公元前19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离开两河流域来到巴勒斯坦,在此定居了1000多年,直到公元135年被罗马人逐出巴勒斯坦,开始了长达1800余年的流散生活。在长期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为了信仰,为了生存,非常注重学习,始终把对子女的教育视作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事业。他们明白,在异国他乡没有文化知识是很难站得住脚的。资料显示,世界上任何角落,只要有犹太人的地方,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总是最高的。要向书本学习。“领导者应有点书卷气”,这一说法我赞成。领导者是否有书卷气,从他们的待人处事、言行举止中就可窥见。领导者书卷气是以读书积淀为底蕴的。要向群众学习。向群众学习就是向实践学习,就是从群众中来。向身边的人、向兄弟伙学习。

感悟4:善学习、善思考、善观察,多借鉴、多比较、多总结,能力水平就会提高。(三善三多)3.精力上要投入足够时间、下得苦功夫。

4.思路上要善于谋划,善于创新,建立便捷的平台与有效的载体。

举例:1.宁波81890;2.云阳“行风热线”“效能新干线”“民生面对面”;3.云阳镇“群众热线”“2251”走访法、“民生档案”“村干部集中办公大厅”。

5.作风上要做到五条。一是自身要干净;二是处事要公道;三是事务要公开;四是不摆官架子;五是不搞花架子。

提示5:公开公平公正、实效实惠实在、真心真情真切、简洁便民高效,是群众最在乎的、最满意的,也是群众认可基层干部的前提。

(二)考方法技巧:上下结合;重点突破;典型示范等 1.上下结合。上下结合既是立场问题,更是方法问题。要做到吃透上情、摸透下情、上下结合、借势而为。这样既执行了上级意见,又符合群众意见,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推动了本单位发展、建设,如果肯借鉴、有创新,还会出经验、有亮点,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自己也有成就感。提问(讨论)5:怎样吃透上情?怎样吃透下情?上情下情不一致又怎样做到上下结合?

上情:1.会议、文件、指示、交办精神:原则、目标、内容、要求、边界等等;2.领导对本单位的具体目标、意图、底线等;3.上级对该项工作具体重视程度;4.形势分析与大局判断等。

下情:1.本地资源、手段、条件、优劣势;2.群众愿意、要求、态度;3.亲兄单位的做法、效果等。

必须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听群众的声。身子沉得下,问题才摸得上。当基层干部,要习惯带着民情记事本,开会、下村、入户必须要带包、带笔,写走访日记,回来后不能速之高搁,要梳理群众意见,形成台账。

结合:1.找准结合点;2.整合政策资源;3.优化方案;4.推动实施(不断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5、宣传、总结、提炼。举例:1.我们搞“两访农户”“五个必访”“民生档案”就是为了吃透下情;我们搞“职工讲坛”、打造学习型组织,就是为了吃透上情。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2.重点突破。就是要抓关键,想好从哪里下口。用哲学语言讲,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是找到关键人;二是找到问题的症结;三是找到关键的事;四是要找到支撑点、切入点。3.典型示范。4.争取多数。5.注重平衡。6.迂回战术。7.真情感召。8.刚柔相济。

9.守住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维稳底线等)小结:群众工作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摆正立场位置、是不是投入真情实感、是不是提升素质能力、是不是讲求方法技巧、是不是完善平台载体、是不是注重实际效果。

一句话,如果你不把群众放心中、不把私利摆一边、不下功夫、不付出真情、不动脑子,办法就没有,就难。说不难也不难,你只要时时想到你的群众,时时想着你的工作,多靠上去,多悟多琢磨,少考虑个人利益,就不难。

我讲完了。下面留下一点时间,愿意听到大家对我的提问。

第三篇:干部下基层

干部下基层的“三要素”

2月7日,李源潮同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视频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把基层组织建设年任务落到实处。干部下基层,是党与群众心连心的好事,是解决好基层问题的基础,也是干部成长的实践平台。去年12月,旗委下发了《关于在全旗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转作风、访民情、谋发展”调研讨论活动的通知》,就是要让干部准确地了解社会民生状况,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情况,提高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干部为什么下基层

首先,干部下基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党的优良传统是密切联系群众,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和为人民服务都离不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多次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做好

各项工作。

其次,干部下基层也是转变和改进干部作风的需要。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以种种借口,不去基层了解情况;有的虽然下基层,但摆架子成分多于调查研究本身,不深入实际,这样的下基层不能了解到真实的社情民意,也不能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放下官架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干部怎样下基层

首先,要摆正心态下去。下基层,不能忘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这样,下去之后才能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从基层沃土中,从群众智慧中获得“滋养”。

其次,带着感情下去。群众立场,是建立在对群众的感情之上的。下基层,如果不能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就不会与群众有共同语言;如果不能从群众的视角看问题,就不能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带着感情下基层,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再次,做好功课下去。下基层,重在做实事,求实效。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化解社会矛盾,都需要领导干部

拿出有针对性的举措。提前做一点功课,才能让短暂的基层驻点,取得更多的成效。特别是在下去之后,更要通过开展走访座谈、接待信访群众、参加生产劳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帮助化解矛盾、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破解工作难点、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干部下基层干什么

首先学会听。下基层,一定要坐下来静心地聆听基层的声音,让基层把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最受益的做法说出来。这对基层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对干部来说,则是了解基层的好时机。认真听,用心听,就会了解到许多在办公室了解不到的真知灼见。因为听的过程就是向基层学习的过程。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主动倾听基层的声音,善于挖掘基层蕴藏的丰富“宝藏”,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头脑。

其次是要帮。基层工作有许多“难念的经”、“难解的题”和“难唱的曲”,干部下基层就是要对基层遇到的“遗留问题”出思路、教方法、“授人以渔”,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同时,也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和信息畅通等优势,及时帮难解困。

再次是要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容易对一些事物习以为常,对问题也不敏感了。有的因为了解情况不够,看问题产生片面性。需要上级领导和周围同志经常“拉拉袖子”,点点“当局迷”。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忙于迎来送往,陷于事务之中,并以此为

借口,疏于学习,久之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长此以往,个人难有长进,工作也难以创新。还有的同志对上级的指示不是在行动上加以落实,而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产生了“小机关、大架子”的不实之风。对这些问题,要利用下基层的机会,该“和风细雨 ”教育的要教育,该“单刀直入”批评的要批评,使“当局迷”者有所悟、有所改。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党和群众是鱼水关系,干部下基层,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向群众学习,竭尽全力地为群众解忧,只有这样,干部下基层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四篇:干部下基层

干部下基层办实事惠民生

今年3月份以来,县 乡、两村随处可见“干部下基层”“四帮四促”帮扶工作队成员的身影,工作队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调查民情实意,切实为民办实事惠民生。

按照省委、州委机关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的文件要求,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被确定为 乡、两村挂帮扶贫单位,该局率领所属台、馆、站、所干部职工,深入两村走村串户,逐户摸底调查,了解群众想种植什么,想发展什么,目前存在哪些困难等问题,并逐一帮助协调解决。当了解到者塘村农家书屋管理不善,书籍杂乱的情况后,县图书馆专门派出工作人员按照科技、生活、文化、综合等分类对图书进行整理,共整理图书3000多册。

为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保证群众减产不减收,局针对当地群众有脱毒马铃薯种植的历史,专门召开群众大会,动员群众发展成片脱毒马铃薯种植,承诺每亩补助种子款300元,并协调县农业部门组织种植积极性高、有发展思路的39名群众于11月10日赴兴义市丰都办事处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种植基地考察,向有种植技术和经验的农户学习种植技术,落实者塘村黄泥堡、马鞍田两个组今冬600亩脱毒马铃薯的种植目标,受到当地群众的全力支持。

同期声: 群众 县里面的工作队来支持我们栽马铃薯,我们热情欢迎,我们马铃薯在我们这个地方原来就栽了一、二十年的,有基础了的,大家都热情支持你们工作队。

第五篇:干部下基层

干部下基层的意义

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第48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此举表明了基层工作经验在领导干部选任过程中的“权重”逐渐增加,也说明了领导干部到基层中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地方尤其是基层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积累工作经验的好地方,更是领导干部磨练工作意志、提高素质的大考场。

领导干部下基层能更好的向基层学习。基层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地方,是拥有最广泛的群众来源的基地。在基层工作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能最大程度上使得干部得到良好的锻炼,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领导干部下基层能更好的积累实践经验。领导干部下基层,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对领导干部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成长至关重要。理论只有拿来被实践得以检验,才能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运用,领导干部才能在更大的更广阔的天地中干出一番事业。

领导干部下基层能更好的磨练工作意志。基层条件艰苦,各类情况纷繁复杂,只有在错综复杂的事务中才能更好的锻炼人的领导才能,真正融入基层干部,了解关心当地群众的疾苦,才能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正所谓“基层是各大熔炉”,在基层的大舞台上,只有伏下身来,才能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才能在基层中得到磨练和成长。

深入基层方可了解民情民意,充分了解民情、广泛汇集民意是领导干部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保障。“将军拔于行伍,宰相起于州县”,注重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验是科学和正确的,是大势所趋,应当一如既往地长期坚持。

领导干部多深入基层,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是联系群众,密切关系。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让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带着问题下去,解决问题上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增进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激发干部对工作的热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转变作风,提高能力。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可以使广大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中增长本领。三是巩固成果。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可以进一步整改后续问题,接受广大基层群众的检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组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 1

场,更能领导干部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到基层任职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才能走好决策之路。没有时间就没有发言权。机关干部只有深入基层,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百姓的疾苦,了解人民的意愿,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决策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是政策制定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使机关干部走好决策之路。反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只会使决策制定与科学发展的道路渐行渐远,甚至相互背离,祸国殃民。

只有深入基层,锻炼办事能力,才能走好服务之路。“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机关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将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基层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面锻炼成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摸爬滚打,百炼成钢。人民群众是最有创造力的群体,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华西村神话,无不体现了群众智慧。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要积极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勤学多问,虚心好问,走好为民服务之路。

只有深入基层,接受群众检验,才能走好为官之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时间管干部的衣食父母,时刻监督其一言一行。机关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扑下身子,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只有深入基层,深刻领会我party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自身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只有深入基层,经受住困难和挫的考验,才能架好执政为民这架马车,披荆斩棘,勇敢前行,走好自己的为官之路。

干部驻村下基层活动意义之所在干部驻村下基层,能够亲近百姓,更多了解百姓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干部与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基层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是各种问题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是干部了解国情、民情的最好阵地。干部在基层一线工作,能够近距离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能够深刻理解基层现状,从而更深入的把握百姓需求,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干部驻村下基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通过一一对应的帮扶关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支持鼓励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创业就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干部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同时,可以更直接更广泛的宣传政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加深群众与国家、群众与领导干部之间的血肉情谊,从而融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干部驻村下基层,能够积累工作经验,磨练意志,提高素质。“将军拔于行伍,宰相起于州县”,干部下基层,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能更多的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成长步伐。基层条件艰苦,各种情况纷繁复杂,然而,只有在错综复杂的事务中才能打造出更高的工作水平。正所谓“基层是个大

熔炉”,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只有伏下身、踏下心,才能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才能在基层中得到磨练,才能成为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过关、综合能力够强的干部。

农村是最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政工作的根基所在,驻村下基层的号角已然吹响,有组织领导和制度的保障,我们可以相信,此项活动的深刻意义一定可以在农村基层遍地开会、广结善果。

牢牢把握下基层的时代意义

一是拉近距离、融洽群众感情的需要。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之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贯穿到全部工作之中及其工作的各个方面与所有环节。群众的支持曾经使我们无往而不胜,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胜利,做好群众工作成为我们党成立90年以来最为成功的经验。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如同鱼水一般亲密无间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有所淡化,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与群众的感情出现了隔膜。这是非常危险的。胡锦涛同志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增强与群众的感情、改善与群众的关系,事关政权的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南派出10万干部到群众之中去,就是党和政府的10万个正面形象,就是党和政府在7000万群众中播下的10万颗种子,有利于拉近距离,消除误会,融洽感情。

二是把握实情、提升干部素质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作为书写人类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蕴藏着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智慧、主意、办法往往在群众之中,至少来源于群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水平日益提高,对领导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干部素质,教育、培训、学习是一个方面,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实践,虚心地向群众请教,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营养。现在,不少干部从学校到机关,缺少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缺少基层工作的经验,难免在决策和决策的执行上脱离客观实际,违背群众意志,因此,把握实情是机关干部的一门必修课。10万干部下基层,与人民群众学习、生活、工作在一起,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摸爬滚打,有利于扩大见识,丰富头脑,增长才干。

三是为民办事、推进民生建设的需要。人民群众最实在,也最讲实惠,他们衡量干部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办实事,办实事的水平与效果。道理讲了一箩筐,没有一点点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业绩,永远都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基层也有很多的下法,那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指手画脚的下基层,于解决问题有百害而无一益,只会增加基础的负担,劳民伤财,群众反感、厌恶、抵制。而带着感情、诚意下基层,为群众解决难题、带来福祉才会受欢迎。这次10万干部下基层,目的和要求都很明确,就是要以优良的工作作风解决企业、项目、民生、“三农”和稳定5个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解决民生问题突出了轻重缓急,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怀。可以相信,10万干部进乡镇、入企业、到项目,一定会在湖湘热土上兴起为民办实事、谋幸福的民生建设高潮。(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

下载干部下基层常态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干部下基层常态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前言:笔者从中西部某县公开报道材料中获知,在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县84家乡科级单......

    常态化实施方案

    巩留县国土资源局“民族团结一家亲” 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和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

    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

    篇一: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 榕江县司法局“干部下基层、帮群众、促发 展、保稳定”工作总结 按照《中共榕江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榕党办发?2011?40号)文件要求,我局以“关注基......

    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 立功竞赛活动心得体会自“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立功竞赛活动以来。结合个人工作和思想实际,我深切的体会到:开展以“我为发展能做什么”、“我......

    干部下基层总结

    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积极深入开展“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活动 1月31日,市政府党组召开“我为发展上水平能做什么、干部下基层该做什么”研讨会。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狠抓落......

    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

    榕江县司法局“干部下基层、帮群众、促发 展、保稳定”工作总结按照《中共榕江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榕党办发„2011‟40号)文件要求,我局以“关注基层,惠及民生”为主题,树立“真......

    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大走访心得体会永吉县经济和商务局李莹“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市委提出的贯穿2012年全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永吉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该项......

    万名干部下基层(★)

    万名干部基层下乡活动的安排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改进干部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县委关于深化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要求,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