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在心
幸福从心开始
——《幸福在心》读书体会
2013年寒假,我读了中国青年教育家高峰的书,一行行,一页页充满了对教育的痴情与热爱,一字字,一句句洋溢着对生活的解读与倾心,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幸福是从心开始的。
青年教育家高峰是山东高密市人,教育学博士,2001年出任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校长,2002年兼任山东胜利油田黄河双语学校校长,2007年兼任山东潍坊北海双语学校校长,2009年兼任潍坊“幸福教育”联盟总校校长,2006年度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和全国科研创新校长……他身上耀眼的光环令人佩服,也让我在点点滴滴的师生对话中感受到幸福的含义,其实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就是学会在匆忙的旅途中,偶尔停下脚步,聆听一下心的声音。看完全书,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尽管我们在平时总是抱怨幸福太少甚至是没有幸福,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幸福,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它们的眼睛。
高峰是一个用心灵和智慧来创造生命价值的人,从事教育多年以来他一直秉承“寻找教育原生态”的准则,致力于推动让天下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人。他一生只忠诚于一份事业——幸福教育;工作、读书、写作,从早到晚,从冬到夏,每年“三六五”,每周“五加二”,每天“白加黑”他把整个身心献给了九所学校,献给了九所学校的孩子,献给了幸福教育的事业!他在平日里具有如水一般的智慧与平静,在课堂上却如海啸般激情迸发,震撼师生的心灵,阅读了书中
那么多的关于幸福的人生体验和经验总结,收获很多,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度,只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忘记了幸福的心态,而本书正是在新时代中给予我们新的力量,在一种自然的诉求下不至于失去自我,快乐地追求卓越,寻求并实践真正的生命智慧。
从书中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高峰校长的个人魅力,为了寻找适合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特色,为了打造中国的“巴学园”,到处借钱借物,为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积极打造幸福课堂。
如何打造幸福课堂,怎样才能让孩子在课堂中体验到幸福的感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然而我却在《幸福在心》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第六篇:我们的“幸福课”,高峰校长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学校几位老师的幸福课,顿时让我豁然开朗,其实幸福课堂是开放互动的,共享合作的,没有浅薄,没有狭隘,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关系是和谐的,互相尊重的,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而教师则尊重学生学习实践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给予他们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幸福课堂是富有活力的和无限的生机的。
幸福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高峰校长认为:“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的空气,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一份幸福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童年并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这理应成为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我想,幸福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
幸福在心,细细体味,只有我们用心去给学生创造幸福,用心去感受幸福,品味幸福,这样,我们才会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幸福就像书中所说的“聪明的人从不认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而会把周遭的一切培育成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特向全校教师推荐由高峰编著的《幸福在心》这本书。《幸福在心》记述了作者亲身实践“幸福教育”的具体做法,反映了“幸福教育”和高峰校长共同的成长过程。对于越来越多正在从事或者打算开展“幸福教育”实践的教师说,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希望大家精心阅读、细心体会这本书,将实验小学的教育,做足幸福的味道!
第二篇:幸福在心
幸福在心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王少安
关于幸福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于老人,能安度晚年或许就是幸福;对于孩子,能痛快地玩或许就是幸福;对于病人,能恢复健康或许就是幸福;对于穷人,能吃上一顿饱饭或许就是幸福。虽然幸福有不同的定义,但都是关注各自内心的不同感受,从这个角度看,幸福,其实就是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获得这种幸福的体验,却不是那么容易。繁重的工作让我们疲惫不堪,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夹缝中,更把我们推向一个尴尬无比的境地。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的境遇:“起的比鸡还早,吃的比猪还差,干的比牛还累,拿的比民工还少,睡得比老鼠还晚……”据说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教师是幸福指数最低的职业之一。听到这些议论,看到这些资料,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心情沉甸甸的,社会大环境加之于教师身上的种种苛责,教师何来幸福可言?
尽管如此,陶继新老师告诉我们,虽然幸福看似遥不可及,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让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幸福的教师一定会用阅读来点亮人生。
一个心里没有阳光的人,是无法照亮别人的.教育本就
是播撒光明的事业,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努力让自己蜡烛般微弱的光芒散发出太阳一样灿烂的光辉,当红烛燃尽,才发现连一点点照亮自己心灵的光亮都没有留下。如果说教师职业的劳累、与其他职业的鲜明对比以及社会大众的不理解都让我们感觉到身心疲惫,那么教师自身心灵的脆弱与空虚只会让我们更加远离幸福。而饱读诗书的教师会在阅读中找到让心灵宁静的方法:与其成天在埋怨和愤愤不平中度过,不如脚踏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品读经典,修炼自己的心性;对话大师,陶冶自己的情操。不被无谓的事情影响自己寻找快乐、追求幸福的脚步。因为幸福从来都是自己内心的独特体验,任何人都不能把幸福送给别人。
幸福的教师一定会用阅读来充实心灵
既然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那么改变心态,可以获得幸福。充实内心,就是在心里挖掘出一汪幸福的泉水,让幸福的感觉长久滋润着自己。而读书,是教师提升境界、充实内心、获得幸福的最佳途径。陶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人20岁如果不读书,他已经老了。因为人的生命除了一般人所谈的常态之外,还有一个精神和心灵的维度。没有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成长,没有它的滋润,你的内心就是苍白的。而要想真在心灵层面提升自己,就要阅读文化精品。高层次的阅读,可以拓宽生命的维度。所以书读得多而且精了,就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种种不公平,就能够在清贫的境遇中依然保
持快乐的心态,就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由高贵的人格,幸福,便触手可及。
幸福的教师一定会用阅读来享受生命
获得幸福不易,守护幸福更不易。心灵是田,种好心田,才能年年收获幸福的甘甜,一朝怠惰,便容易让杂草占据心田,使人背离幸福的方向。所以,幸福需要浇灌,需要勤恳地呵护。坚持读书,可以使人对幸福的体验不断加深,由物质的小满足到精神的大享受,由个人的小幸福到博爱的大境界,幸福的深度和质量都是截然不同的。惟有持续读书,才能完成这个幸福增值的过程。时间越长,增值越多,久而久之,还会有“更上一层楼”的快乐体悟。更为重要的是,生命深层有了经典的滋润,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享受幸福,享受快乐。
幸福在心,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巨大的的幸福宝藏,读书就是开启宝藏的钥匙。有的人找到了,所以一直幸福着。有的人没找到,所以还在埋怨着、嫉妒着、愤恨着。孰不知,幸福,从来没有远离,它——就在我们的心里。
第三篇:《幸福在心》读后感
幸福像花一样
我校开展幸福教育专题活动。寒假伊始的一个深夜,我一口气读完高峰关于“幸福教育”的专著《幸福在心》,深感震撼。看《幸福在心》,很轻松,很亲切,就像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生活的历程。
很轻松,因为本书从头至尾没有涉及到似是而非让人云里雾里的所谓理论的东西。通篇讲述的都是学校教育中一件件自然而然(在我看来,学校就是这样的自然)的事情。就在这自然的表达中,却能看到其中流淌着的作者对教育的真心、真情与智慧。
很亲切,因为书中讲述的也是小学教育。作者从小学校长的角度,写出了发生在自己校园里的一个个故事。也许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小学教师,所以总觉得这一个个故事,宛如在自己身边一样,有的也许很新颖,但更多的是熟悉和亲切。
作者高峰校长在开篇自序中写到了自己关于学校的梦想:“一所充溢着幸福的理想学校——让我们沿着大树和花草组成的校门走进去:校园是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土地,那是孩子们劳作的试验田……田野深处还有一座座车间……继续往前,你又会看到美轮美奂的图书馆……这些田地、树林、车间、图书馆就组成了孩子学习的场所。……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在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土壤里,在这些细碎的土壤里,饱含着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童心童趣……”
在高校长的这样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里,我似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学校的影子,也看到了小林校长在巴学园的影子。
幸福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高峰校长认为:“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的空气,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一份幸福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童年并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这理应成为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我想,幸福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如此。
对于高校长,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最终成了一个教育理想,成了一种教育实践。在《幸福在心》里,我们看到了高校长为了寻找“幸福教育”而精心设计的一次次“幸福之旅”:春天里的“长征”——远足;来自节日的红包;学校里的动物园;班级互访小学者;学校的16个节日;“让每个孩子走到第一排”;“让学校适应孩子”;教师军训,教师夜校,“今天我们都获奖”……一次次幸福之旅,一串串幸福事件,一个个教育细节,让人看到了幸福教育的花儿在美丽绽放。
高峰校长就像一个设计师,在自己心爱的校园里凭借着幸福教育的理念,传播着幸福教育的种子,设计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故事,创造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奇迹。从胜利四小到北海双语,从自己学校到联盟学校,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遐想,幸福教育可以像花儿一样,次第盛开,幸福教育的种子落到哪里,哪里就开出一片幸福教育的花儿。慢慢地,慢慢地,也许,某一天就在自己的身边也开出幸福教育的花儿来了。
第四篇:安全在心,幸福在手
安全在心,幸福在手
家里,时间7:30,男孩穿戴整齐,拿着安全帽正要出门,奶奶从厨房探出头,叮嘱道:“不要闯红灯,路上小心!”。每天上班前,老人都要交代一遍,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男孩倍感温馨,时刻把安全记在心里。
车间里,时间9:30,行车正在转移一盘导体,男孩正在帮忙安放吊钩,老师傅们不断提醒道:“小心手,注意安全!”。一天中,车间里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操纵过程中,工友之间相互关照,提高安全意识,保证生产安全。
车棚里,时间17:10,一帮人谈笑着走向车棚,戴安全帽,推车,相互照应着一路要小心。
一声声的提醒与忠告,经常不经意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的是铭记和引起重视。作为大型企业,公司更是将安全工作放在了重要日程,年年讲、月月谈、天天抓,一丝不苟,为筑起安全大堤而努力着。针对9月份的2起重大安全事故,教训很深刻。公司也对我们操作工进行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还将车间里存在的危险源整理成册,发放到我们手中。
毋庸置疑,侥幸和麻痹心理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在操作具体的设备时,我们不需要粗枝大叶,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安全,要发扬“胆小鬼”的作风,遵章守纪,决不违章。每一道工序,每一次操作,都要谨小慎微,不蛮干。操作前,要检查身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要嫌这样做麻烦,也不要认为这样是在小题大做,因为在生产中,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苛刻”,才能真正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事们,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请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只有安全在心,才能幸福在手。
第五篇:责任在心 幸福在手
责任在心 幸福在手
身为工作在岗位最前线的员工,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岗位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了解各项规章制度。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每一条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都是在前人们的经验教训中积累而来的,它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指引我们正确前行的航标,只要我们认真的学习,严格的执行,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在进行每一项工作时,首先要问问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一声声的提醒与忠告,一次次的班前会培训教育。作为稀土生产行业,我们不仅存在各种物理性危险源伤害的威胁,还面临着众多化学性危害的侵袭。我们更是要将安全工作放在了重要日程,年年讲、月月谈、天天抓、时时紧。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为筑起安全大堤而努力着。有些时候我们的员工明知道一些行为是违章的,就是嫌麻烦、图省事不愿改,且老是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一直都是这样干的,不会那么巧就出事的,这样的心理其实就是安全意识麻痹的表现,要知道,任何的违章行为都可能将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联想到公司近几年来在各分厂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大、小安全事故、各种用鲜血、伤痛换取的安全规程似乎在向人们诠释一个道理:你藐视它的存在,它就藐视你的生命。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足、现场管理不严,工作掉以轻心等等方面。想一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还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更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可贵呢?
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同事们请拿“安全”当回事,因为只有安全在心,幸福才能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