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监管机构基本建设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实现平安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中心乡镇为重点,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基础业务、基础保证“三个建设”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依法行政,依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平安监管工作总体要求,以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建立平安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实现平安生产监管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实现基层队伍基本素质、执法能力“两个提高”基础业务制度、数据、档案“三个完备”基础保证机构、人员、资金、装备“四个落实”
二、工作原则
(三)坚持以平安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领会平安发展的科学内涵。认真分析辖区内平安生产新形势、新特点,正确处置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积极探索平安生产工作和“双基”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工作落实,检验工作实效。
(四)坚持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全市“双基”工作现状。统筹规划,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依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基本完善、三年全部达标的要求,立足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具体实施方法,落实措施,落实责任,务求取得实效。
(五)坚持典型引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依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试点。不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指导全市各乡镇、街道遵循各自的实际稳步推进。
三、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六)建立委托乡镇(街道)平安生产监管执法体制。要在积极探索推进乡镇(街道)平安生产行政执法改革。应接受委托部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和证件,并严格依照有关执法部门委托的事项及权限履行执法行为。
(七)强化市级平安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 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生产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政发〔 〕12号)第十二条规定。结合外地实际,配备专兼职平安监管人员。
(八)提高基层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发明性,围绕中心、掌握大局、真抓实干,以奋发进取的工作状态、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现场培训、专家指导、下派企业等各种形式对基层平安监管人员进行培养,提高其平安生产执法监察能力。改善干部专业结构,力争在3年内市级平安生产监管部门配备获得注册平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
四、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九)理顺平安监管体制。积极探索平安生产综合监管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建立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
(十)健全平安生产责任体系。继续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制度以及《政府工作部门监管(管理)职责》公主岭市平安生产考评方法》等平安生产责任制度。乡镇(街道)村(社区)也要建立平安生产责任制。并建立“包保”责任制,按片或行业明确平安生产责任人。
(十一)落实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已经制定的平安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平安检查规范。
(十二)完善基础业务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平安监督管理工作制度。
1.工作例会制度。乡镇(街道)安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召开一次平安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平安生产形势和存在主要问题,研究各项平安防范措施。安委会办公室根据情况不定期召开平安生产联席会议,研究落实各项平安生产措施。
2.平安生产检查督促制度。各乡镇、街道及市直相关部门要建立高危行业、重点企业常态检查督促制度。不留空档,做好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随时填写下发事故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实行跟踪监管,期满复查验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事故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各乡镇、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建立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以及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属地管理”原则,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类分级,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目标和整改期限,实施事故隐患整治跟踪。对辖区内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报市安办,纳入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重大危险源实施责任监控,明确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4.建设项目平安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各乡镇、街道要将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纳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整体管理之中。监督高危行业平安设施“三同时”管理。严格新农村建设中涉及村民住宅新建、改建施工平安管理。
5.生产平安事故演讲制度。严格依照《生产平安事故演讲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执行。
6.平安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制度。接到事故演讲后。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及相关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
7.24小时值班制度。各乡镇、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实行每天24小时平安生产值班。并坚持通讯疏通。节假日、汛期和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季节,主要领导应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
8.联系平安生产重点单位制度。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分别联系辖区内或行业内平安生产重点企业。每季度至少一次到联系点指导、督促、检查平安生产工作。
9.平安信息及档案管理制度。各乡镇、街道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平安生产监管台帐。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发归档工作。
10.平安生产举报奖励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事故隐患、平安生产违法行为和瞒报事故行为。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
(十三)完善基础工作台帐及资料。
1.工矿商贸企业平安生产基本情况台帐。各乡镇、街道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监管企业台帐数据库。名称,从业人员,主要产品,年产值(营业额)开办时间,行业许可证号,平安许可证号,营业执照及办理时间,地址,法定代表人,平安管理机构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值班电话等。
2.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平安监管台帐。各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监管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平安监管台帐数据库。地址、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员工人数,生产、贮存、使用品种及数量,危险源及隐患分布及监控情况,预案及演练情况,联系电话等。
3.平安生产监管记录资料。各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平安生产监管记录资料。并按年度整理归档。
4.平安监管对象分布图。各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绘制辖区内平安管理重点企业标识图、平安管理网络体系图、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分布图。
五、加强基础保证能力建设
(十四)建立政府平安生产投入机制。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落实《 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生产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政发〔 〕12号)建立平安生产投入机制。用于消除公共平安隐患、公共平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平安应急救援、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和平安奖励以及支持企业开展平安生产技术改造等。
(十五)设立平安监管机构“双基”建设专项资金。各乡镇、街道要设立专项资金。解决平安监管机构监管装备、检测检验设备、个体防护等困难。
(十六)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应用和推广。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提高平安监管和处置突发事故的科技身手。
六、加强组织领导
(十七)加强领导。把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作为今后平安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将“双基”工作纳入每年平安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中,并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平安生产“双基”建设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政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十一五”时期既是十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不可忽视的“矛盾凸显期”。从发展机遇看,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在新一轮上升周期,国家积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在发展政策、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向中部地区倾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打造省会经济圈,对合肥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将更加有利于借助创新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市已经基本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全市上下奋力崛起、勇当先锋的氛围日渐浓厚,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面临挑战看,国际竞争、国内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压力加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相互交织,形成更加复杂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抢抓一切发展机遇,主动应对各种挑战,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奋力实现超常规发展
。“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力争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1.5%;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经过5年奋斗,把我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实现上述目标,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现代服务业支撑力,全面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强化工业主导地位,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高强度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信息化、标准化、资源集约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建成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增强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支撑作用,做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围绕城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加强协作,错位发展,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配套产业。积极培育铺天盖地的民营企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活动。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以发展区域性要素市场中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以及文化、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在强化县域工业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经济、高效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梯次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以城市为核心、县城为副中心、中心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探索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完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倡导生态消费,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创新体制和机制,增强发展动力。立足“东向发展”,在思想观念、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对接和互动发展。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招商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优化贸易结构,支持和引导地方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破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培育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升形象,完善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力。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总体思路,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手笔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快构筑“1个主城、4个副中心、1个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逐步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由“环城时代”向滨湖、临江城市的演变,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合肥铁路枢纽改造和合淮阜、合六、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合肥新港集装箱码头,基本建成合肥新机场。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大运量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立体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水、电、热、气等设施,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型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实施高品位绿化,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扩大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政府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合肥”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信用建设,建设“信用合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推进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6年的主要工作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这个主题,采取强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测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围绕以上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认真落实《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出台《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及目标考核奖惩办法,组织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实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支柱产业加速发展,突出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户、超50亿元2户。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工业,确保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力争完成140亿元,重点推进“121”工程,实施好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联合利华工业园、江汽轿车、美的、天威保变、乐凯工业园、佳通全钢子午胎等一批重大项目,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出台《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导向目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加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一大批“专、精、新、特”中小企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广清洁生产模式,突出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二大力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规划示范、村镇建设、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公用事业和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按照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的要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先进制造业、城市配套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做精、做强城市配套服务业和特色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构建县域经济增长极。继续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布局,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优质、高效、设施农业。推进集约型养殖小区建设,组织实施“千场百区”工程,进一步提升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坚持产业为先、生态并重,提升苗木花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推进设施栽培小区建设,扩大专业菜地、反季节和精细蔬菜基地面积,做大做强西甜瓜、草莓等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创牌工程”,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的作用,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组织引导和职业教育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组织实施“整村脱贫”项目。推进城乡思想观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规划对接、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和人才对接,加快城市道路、公交、供电、供水、供气、环保、信息、金融、商贸等服务设施向县域延伸。继续抓好农村水利建设,进一步强化防洪保安和节水灌溉能力。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村村通混凝土路”工程。加快村镇规划建设步伐,重点推进发展改革试点镇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三加快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路子。认真分解落实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和服务机制,落实政策支持措施,出台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25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增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1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积极探索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新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领头创办企业,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努力形成以科技合作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形式;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设立试点市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70亿元,增幅达到27%以上;加快信息产业与其他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自主版权的应用软件,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继续办好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扩大合肥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进试点市示范区规划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和投资力度,争取新开工10至15个项目,完成投资10亿至15亿元,推动示范区尽快成规模、出形象。加大创新型试点市宣传和推介力度,加强科学普及和人才工作,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第三篇:安全监管计划
XXXXXXXXXX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0年统景镇安全生产监管计划的通知
各村(居)民委员会、镇属各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区XXXX年XXX月XXX日电视电话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为推动我镇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法》、《X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政府对全镇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强化全镇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实现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2010年全镇安全监管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以企业安全生
产法制教育为先导,以深入开展企业隐患排查整治为手段,促进企业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力争在队伍建设、安全设施投入、安全隐患治理、专项整治工作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力争杜绝较大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不突破区下达给我镇的安全生产各项控制指标,确保安全生产领域的稳定。
——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切实强化。规范镇安监办职能,明确安监办人员分工,各村(居)设置安全专职干部。
——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增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标准化建设纵深推进。
三、工作重点
重点监管行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交通、烟花爆竹、建筑等企业。
四、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奖惩制度。
(二)建立主要领导联系制度和监管人员监管制度
镇主要领导分别联系本镇煤矿生产企业,每季度至少1次到所联系的煤矿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和督促。镇分管领导每月至少2次到所有的煤矿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和督促。安监办监管人员每月不少于4次到煤矿安全检查,积极参与区安监局煤矿科到井
下安全检查,在安全检查中要大胆执法、铁面无私。监督煤矿企业各项基础台账的建立、登记和责任书的签订。
(三)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通过同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定时召开安全生产例会
镇政府每月6日(双休假顺延)召开安全生产例会,会议由镇长或者由分管镇长组织召开,会议上贯彻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上个月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布暑下月安全生产工作。
(五)开展日常监管,狠抓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日常监管。安监办监管人员每月不少于4次到煤矿安全检查,监督煤矿企业各项基础台账的建立、登记和责任书的签订,督促企业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在治理上狠下功夫,落实整改责任、资金和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开展好各行业的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抓好煤矿及非煤矿山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水上运输安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安全;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地质灾害安全;森林防火安全;建筑房屋安全;中小学校安全;消防安全;文化娱乐聚集场所安全;民爆物品安全;烟花爆竹经营等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六)广泛宣传,加强教育,营造安全氛围。
我镇及各企业结合我镇安全社区的创建,采取闭路电视、悬
挂横幅、开办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宣传普及群众性的自防、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识,提高各类人员的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努力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营造“遵章守纪、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
(七)切实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
督促企业加大安全资金投入,认真抓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做好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工作;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做到应提尽提、专款专用。
(八)加强应急管理
进一步完善镇、各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建立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技术服务保障能力,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
五、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各企业要紧密围绕“基层基础突破年”各项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维护好安全生产秩序。
(二)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过程考核,做到月通报、年考核,发挥好安全生产考核激励和约束作用,探索建立安全监管激励机制,对安全生产贡献大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进一步健全协同配合机制。镇政府将同企业抓好重点时段、重要阶段、重点部位的安全事故防范工作,实施重点帮扶和严防死盯,切实预防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促进
全镇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二○一○年四月六日
第四篇:“镇政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xx镇2007年工作计划2007年我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招商引资、财政增收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xx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怀药之乡、中州名镇。工作思路是:叫响一大品牌(怀药之乡),开发两大园区(四大怀药加工销售园区、黄河滩旅游观光园区),实施三大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招商引资战略、小城镇战略),营造四大集群(机械制造、电线电缆、怀药加工、食品加工)。
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25,民营企业实交税金增长2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综合经济实力确保在全县处于前列位次。(一)加快项目建设,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抓工业首先抓项目,下大气力发展附加值高、对财政贡献大的骨干项目。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国内外并举、政府民间并举、直接间接并举,努力实现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的新突破。继续实行班子成员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充分调动全镇上下大干项目的积极性。重点抓好2万吨无硫怀山药加工项目、恒康屠宰扩建项目、石油钻机及装配车间项目、科贸中心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1个。同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梯队管理,择优扶强。重点扶持永盛、长江、恒康、怀庆等骨干企业,促其做大做强。确保年内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以上,15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
(二)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镇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例会、半年一评比、年终定奖惩。二要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招商、能人招商和以商招商,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流向颍上、更多的企业落户大封。三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坚持放手、放宽、放活,制定全民创业的具体措施,鼓励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公文写作农村建设。一要以大封村、老催庄为试点,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完善配套各项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问题。二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中心的主阵地作用,经常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活动。三要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完善村民自治议事规则,构建村级组织规范运行的工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实施三线开发,逐步形成以新孟路沿线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长廊、以阳魁路沿线为主的花卉长廊、以黄河大堤沿线为主的绿色长廊,逐步建成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同时,以繁荣商贸市场、开发路带经济为重点,建设一条以大封百货市场为中心,以东岩、驾部怀药批发、大屯饮食、修配等服务业为两翼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商贸一条街,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带动和繁荣周边农村经济,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聚集和辐射能力。
(六)加快产业集群经济,壮大支柱企业。一是要大力培育产业龙头。在机械制造、电线电缆、怀药加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中选择3-4家规模大、技术领先的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和重点扶持。二是狠抓产业结构升级。机械制造行业重点抓好长江、东唐郭制动器等高档次产品的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力争大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电线电缆行业重点抓好金滔、西岩小区等特种电缆研制开发,促进产品向高科技方向发展;怀药加工行业重点抓好永盛、怀庆、盛达、地黄宝等怀药深加工,提高怀药附加值;食品加工行业重点抓好恒康、瑞宝、红星等企业的扩张,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三是狠抓名牌产品的培育。把创名牌作为推动传统产业上档次、上水平的战略措施来抓,积极帮助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姻,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进行规划、包装、宣传,使“长江”、“火金”、“恒康”等商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驰名品牌,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乡政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乡政府2009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开放为动力,以富民强乡为目标,牢牢抓住近海经济区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充分发挥县城近郊的区位优势和出海大道的交通优势,树立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实施工业立乡、生态观光农业富乡、三产业活乡、科教兴乡、法治安乡的战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农民增收、村实力增强、乡财力增长、全乡和谐进步,加快向沈阳市20强乡镇冲刺。二、经济指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立足农业富民,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上,我们采取3个主要手段:
一要解放思想,高起点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定新的参照系,教育鼓励乡村两级干部想事、干事、干成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的发展规划,年年迈出新步伐,2009年见到比较显著的成效,5年内冲击沈阳市20强乡镇。二要科学规划,大手笔运作。我们已经制定了《**生态观光农业博物园开发建设规划》(草案),开发“二馆”、“二园”、“四区”、“四团”,大体上是以现在成果为起点,2009年经过艰苦努力,开始建设从县城南郊的马三家村开始,经沈盘路、马长线、老久线到梁家村共达25公里北斗星状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带,力争3-5年建成。这一观光带中,鲜花、钙果、寒富苹果和棚桃、棚杏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交相辉映,赏心悦目;蒲河森林公园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于一体,风景别致,功能齐全,成为全县著名的风景区。三要因村制宜,多角度扶植。发挥各村优势,量体裁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拓展生态观光农业的产业规模。在支持、扶植性措施上,除上级已有政策外,要从土地调整、苗木采购、资金筹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以及典型培养、责任激励等方面,通盘安排,明确规定。(二)、实施工业立乡,全力打造县南工业走廊实现上述任务,我们有3个保证性措施:
一是强化领导从党政负责干部做起,树立机遇、使命和竞争意识,认准目标,全力以赴,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运作,链条式发展(如:养殖业积累的粪便用来培育苹果园)。工作上,让村干部看乡干部,乡干部看乡党政班子,党政班子看主要领导!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亲历亲为;我们把山东人说的几句话作为座右铭,那就是:不干,就是犯罪;不主动干,就是平庸;干不好,就是无能!二是严格责任实行具体严格的责任制,建立、完善乡村干部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村干部的政绩与工资、奖金紧密挂钩,乡干部的政绩与奖惩、任用密切联系;尤其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招商引资和“一村一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重奖严惩;待遇上拉开档次,干好的,让他名利双收;干得不好的,不调整思路就调整干部。年初,认认真真的规定,年末,实实在在的检查兑现。三是发展协会进一步发展协会,壮大经纪人队伍。把我乡目前的100左右个经纪人扩充到150个;在发展目前的棚花协会的同时,拟组织成立寒富苹果协会和苹果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和经纪人,形成信息、技术、经验和市场、订单的产、供、销产业链,尽快做大做强生态观光农业和二、三产业。四是分类扶植坚持“双管齐下、外引内育”,积极引进埠外项目和资金,精心培育已有企业的经济增长点,对入乡的企业项目做到“五到位”(乡里负责社会治安、道路修建、排水沟道形成、电力设施配套和各种手续办理的全程服务),确保项目如期建设,按计划投产。对已经成型企业,要从软、硬环境建设上用心呵护,大力扶植,为其分忧解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对在建和准备建设的新项目,纳入重点工作,分别对待,全力帮助,使之在较短时间里建成和达到预期目标;对正在洽谈和可能达成意向的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促进达成协议。(三)、坚持依法治乡,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把我乡构建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之乡。针对我乡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复杂而又紧邻县城的特点,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基础是依法治乡,建立长期的健全的维稳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化解一切不利于大发展的不安定因素,为加快全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未来5年中,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要关注民生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困难。要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全乡人民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为乡本,本固乡宁,要从政府领导做起,乡村干部要包村包组,深入农户,扎扎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在认真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核准低保对象,在全乡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扶助资金如数按期到位,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开展全社会的扶贫帮困活动,重点解决好严残困户、危房户的困难;要关注“三老”的生活问题,加强敬老院的科学管理,及时掌握弱势群体的情况,展开临时救助活动;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社会送上爱心。二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持全乡安宁稳定。全乡上下、各村、各部门都要把稳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尤其要集中力量处理好各类涉地问题,防止群众越级上访案件发生。司法部门要持续强化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以公安派出所为核心,建立起覆盖全乡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六合彩”赌博犯罪等专项斗争。村屯、企业、学校要搞好群体性联防,防止火灾和盗案发生。企业要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三要进一步实行村务、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坚决禁止执政中的不正之风,杜绝任何形式的暗箱操作,不允许违背民意、损害民利的不良行为发生。做好乡财县管工作,保证乡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务管理的制约制度,以保障农民群众获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对粮食直补、转移支付、扶贫救灾资金、征占地补偿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依法兑现;加大审计力度,对违法违规、违反民意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四要加强清、化、控债工作,巩固税费改革成果。要以坚定态度,积极稳妥地清收集体债权,化解集体债务,这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具体工作方式要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和办法。对拖欠村集体的款项,根据不同对象和性质,分别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清收。要采取盘活资产还债、调整帐目冲债、停息减债、核减不良债务去债、核准违纪款还债、机动地和专业发包收入还债等有效途径,实现5年里化解全部债务的目标。要从完善制度入手,锁定村级债务,制止新的不良债务发生。(四)、办好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
在党委领导下,全面加强乡政府机关建设,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全面完成上述任务,振兴**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保证。我们要常怀感激之情,常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树立起高效、规范、廉洁、实干、快捷、便民的良好形象。要刻苦学习,不断武装自己,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科技和业务,增长才干,积累智慧,增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府;要摒弃旧观念,打破旧框框,运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方式,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不断深化对乡情的认识,走出一条振兴**乡的新路子,建设创新型政府;要以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冲劲,一抓到底、百折不回的韧劲和抢住机遇、不畏艰难的干劲去从事各项政府工作,建设开拓型政府;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办民之所盼,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贯彻《公务员法》,提高行政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成功率,建立高效型政府;要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从小事抓起,从有影响的事抓起,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务实型政府;要合心、合手,合力,减少内耗,发扬民主,和谐共事,建设团结型政府;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巩固反腐倡廉成果,纠正不正之风,建设廉洁型政府;要坚持勤俭办事业,力戒讲排场、摆阔气,尽可能地降低办公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我们要坚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提出的近海经济区建设的工作要求,肩负起历史使命和人民重托,把握机遇,科学发展,实现和谐,创造辉煌。本次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不仅要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而且要体现到政府全体成员的一切行动中。乡政府一定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不动摇,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严格履行决策程序,把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贯穿到政府的每一项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动摇,时刻关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化解民怨,切实把全乡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到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存与“政绩”的关系。加快振兴是全乡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又是千载难逢,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与各位代表的支持下,携手并肩,团结奋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乡的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