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瓯:演绎竹产业完美转型
建瓯:演绎竹产业的完美转型
-----
来自:2008年8月27日22:6
从福州驱车前往建瓯,在建瓯市出入境交界处记者看到,一个原本书着“中国竹子之乡”的巨幅广告牌被“中国笋竹城”的字样所代替,同时,在建瓯水西新区至城区主干道的电线杆上,记者又发现了“中国笋竹城”的宣传牌。甚至在建瓯各种货车、客车、三轮车的车体上都喷有“中国笋竹城”的字样。
随行的建瓯市竹业研究所所长林振清告诉记者,2006年藉着被国家林业局再次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的契机,建瓯市开始启动总投资将达到50亿元,计划用6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的“中国笋竹城”建设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建瓯笋竹产业的品质与规模。
这对于年财政收入只有4亿多元的建瓯市来说,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项目的启动也并非心血来潮。
然而,曾几何时,建瓯被“拥有全国最大的竹林面积”的名声所累,120多万亩竹林的丰富的自然资源、“靠山吃山”的满足感和安逸稳定的生活环境,使建瓯的竹产业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2004年全市竹业总产值仅为13.2亿元。但同为“中国竹子之乡”的浙江安吉,凭借80万亩的毛竹林地,以1%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是建瓯的三倍多。
建瓯需要一种突破,也在思索着一种突破。
于是一系列的变革随之而来:改造低产竹林、建设丰产高效竹林基地、发展笋竹加工流通,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竹材加工从竹凉席、竹筷、竹地板坯向竹胶板、竹工艺板、竹地板成品和竹纤维等升级。建瓯的竹加工企业也从 “星星点灯”发展到“星火燎原”。这为“中国笋竹城”项目的启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长林振清说,“建瓯的竹产业初步形成了从竹根到竹叶、从笋肉到笋壳、笋头的系列开发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零‟剩余。”去年,建瓯竹业总产值达到24.1亿元。
从建设“中国竹子之乡”到打造“中国笋竹城”,建瓯竹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倾全市之力,做笋竹文章,建瓯要在发展竹产业上完成一个漂亮的转型,把“靠山吃山”这句古语演绎出新的内涵。
浩大工程
王建辉夫妇是建瓯市东风镇的居民,三年前他们扔下锄头当起了工人,如今已是建瓯某竹业公司的生产骨干。王建辉负责进料工序,妻子王琳秀负责粗选工序,每人每月有上千元的工资收入,公司还给他们上了保险,小日子过的相当滋润,城里人用的电视机、液化灶,他们家都用上了。去年还花了6000多元买了摩托车,改变了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的历史,成了有工业背景的“品牌农民”。
“这样的日子以前是从来都不敢想的。”回忆起当初一年到头辛苦守着一亩三分地却仅能保持温饱的日子,王建辉略显伤感。“现在,随着„中国笋竹城‟的建立,很多有实力的企业来了建瓯。除了干农活,我们还可以到这些工厂里打工。工厂一个月放三天假让我们回去处理田里的活,我们家那400棵柑橘利用工闲时间,完全绰绰有余。现在一年能比以前多赚一万多元。”
王建辉口中的“中国笋竹城”位于建瓯通往南平的高速路口,占地1.5万亩,将耗资50亿元,是建瓯市政府为发展竹产业继改造低产竹林、建设丰产高效竹林基地、发展笋竹加工流通“三大战”役后打响的“第四战役”。这对于建瓯竹产业发展来说也将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始。
林振清告诉记者,目前占地1040亩的一期项目建设已经完成,有30家企业入驻,其中28家企业投产。二期开发面积将达到4600亩,已完成平整场地及“六通”等基础设施建设1000亩。三期规划面积9400万亩,预计2012年全面竣工。“建成后,它将是全国规模最大、品味最高、功能配套最齐全,集笋竹加工、产品贸易、信息交流、竹业科研、竹林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城。”
今年6月在武夷山举行的第十一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上,福建宏远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签订了竹纤维研发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对接合同,这项投资3.14亿元,年可新增产值14亿元,创税利4600万元的大项目落户建瓯,“中国笋竹城”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建瓯三森竹木有限公司9年前创办时,发展举步维艰。如今,成为我省最大的竹胶板加工企业,年生产竹胶板180万平方米,产
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董事长周樟成说:“这得益于„中国笋竹城‟大品牌形成的产业洼地效应,公司下一步将瞄准国家免检产品,通过做强品牌做大企业。”
带动项目的落地与企业发展的同时,中国笋竹城还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在建瓯,有9.18万农民进笋竹企业当了工人。
而“笋竹城”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品牌效应,也进一步带动了全市笋竹产业的发展,也促进建瓯中国根艺之乡的打造。现已在国道205线上动工的 “武夷根艺城”,构筑了中国首座根艺文化长廊,把丑陋、废弃的竹根变为精美的工艺品。用大毛竹制作的中华一绝的“建瓯挑幡”,成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用竹制成的“建州伞技”,成了远近闻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项目。“初步形成了从竹根到竹叶、从笋肉到笋壳、笋头的系列开发产业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的„零‟剩余。”
对“中国笋竹城”的发展前景,林振清表示,“笋的市场前景很被看好,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纤维含量最高,这是现代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至于竹子,我国是世界上竹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利用开发做得最好的国家,而建瓯的竹林面积又位居全国前列,只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一定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笋竹城‟。”
现在,“中国笋竹城”已列入我省预备重点建设项目,是我省林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两区两城”之一,建瓯还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将“中国笋竹城”批准建立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笋竹加工贸易示范区。
科技含量
说起竹产业,每一个建瓯人无不为此感到骄傲。123.4万亩的毛竹林面积,2亿株的毛竹立竹总数赋予这个“中国笋竹城”先天的优势。而科技兴“竹”又恰到好处的将这些资源变为财富。
“一吨原笋1000元,半成品2000元,精加工软包装笋则是1万元一吨。建瓯市一年有近30万吨笋,仅是笋加工一项就可多赚几十个亿。”但前提是科技的注入,林振清说。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瓯市就着手组织实施“科技兴竹”战略,大力推广竹林培育技术。而今,除实施常规经营技术外,还开展竹阔混交林经营技术、竹山灌溉技术、生物防治竹林病虫害技术等无公害竹林培育技术推广活动,走竹林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开设竹山机耕路,基本构建了竹山道路网络,为提升竹林培育水平奠定了基础,房道吴大元金三角毛竹林每hm2产值高达30000多元。
在引进企业上,建瓯市已从“招商引资”转到“招商选资”上,所选均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而这批高新技术、高效益的品牌企业的进驻,不断延伸产业链,使建瓯笋食品加工从生产水煮笋罐头向软包装笋系列产品升级,开发出更多竹业“衍生品”;竹材加工也从生产竹凉席、竹筷、竹地板坯向竹胶板、竹工艺板、竹地板成品、竹纤维升级。
1999年,从建瓯市木材厂下岗的周樟成联合其他下岗的20多名职工,在建瓯市徐墩镇创办了建瓯第一家竹胶板企业——建瓯三森竹木有限公司。如今三森竹木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建瓯竹胶板的领军企业,其产品还作为奥运场馆的建筑材料,并且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的称号。
周樟成说,“我们这个产品是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面对资源和劳动力的不断涨价,成本增加,生存空间小。而国内生产竹胶板的企业又不在少数,要想脱颖而出,开发先进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是必由之路。”
今年的“6.18”期间,三森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竹材工业研究所所长赵任杰的一项技术,开始研发一种叫浸渍纸贴面竹胶合板的新产品。“这个产品如果开发出来,就能保证产品在价格翻两番,在国内也是第一家。”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周樟成还修建了“生物质燃料热载体锅炉”,使废气、废渣通过处理循环利用,实现生产过程零污染,这种环保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同样尚属少数。
除三森外,建瓯市特艺竹木有限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发“纳米改性竹炭光触媒材料”项目,从废弃的竹加工下脚料中开发出纳米改性竹炭系列产品30种,申请专利技术4项,均为国内首创;利树浆纸有限公司引进国外高科技制浆新技术——汽爆制浆技术,采用无水无药的物理制浆办法生产竹浆。该工艺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充分利用竹木废弃物和小径竹材、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得浆率高、又能满足环保要求的高效制浆技术。
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毛竹笋加工附产物活性物资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经过三年多的研制,建立了竹笋氨基酸肽类提取物生产线,开发出笋竹氨基酸肽口服液、笋竹膳食纤维、笋抽酱油等8种新产品,均为国内首创。竹笋氨基酸肽类产品还荣获国家商务部“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领先创新产品的开发,无疑是在建瓯市竹产业在开疆拓土的一把把利剑。
目前,建瓯全市现在共有73家笋加工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家,290家竹材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企业32家。产品多达13类500多种。林振清表示,到2010年,全市竹林面积稳定在130万亩,竹业总产值达46亿元。同时,培育10家年产值上亿元的笋竹加工企业,力争创立20个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免检产品、著名商标、科技示范区。
开疆拓土
对于现已年过七旬的建瓯市水煮笋同业公会的会长范寿泉而言,1997年显得不太平凡。
那年,建瓯加工水煮笋仅8000吨,其中4200吨卖不出去,全市36家水煮笋初加工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当时供职于供销社的范寿泉深入企业调查发现,各企业生产设备简陋,信息封闭,而且还存在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成立水煮笋同业公会,首要任务除了带领各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外,就是要创建一个属于建瓯水煮笋自己的品牌。因此,同业工会于1999年4月12日向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申报“金瓯”牌水煮笋集体商标。
为扩大“金瓯”牌水煮笋在国内的影响力,建瓯市通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提升其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笋文化的宣传,建瓯市还请有名望的厨师制作36个笋菜谱,举办笋宴。改变笋作配料为主料,促进笋进超市、进酒家、进厨房、上餐桌。还计划举办培训班,把笋宴菜谱介绍给国内大酒店,使人们对竹笋有一个新认识。
此外,同业公会更是不断创新品种和规格,并且在“建瓯农产品信息网”上,开辟水煮笋专栏,加强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联系,实行产品上网介绍、宣传销售。如今,建瓯的水煮笋仅铁罐包装就有3.、9、18立升等不同规格。精深加工、软小包装笋产量逐年上升,已达2.23万吨,并开发苦竹、绿竹等小径竹笋产品,已有品种、规格76个。
如果说国内市场仅是建瓯近年来不遗余力开辟的一块“新疆土”,那么,国外市场尤其是日本则当之无愧的成为它们的主战场。2005年,日本参照“肯定列表制度”中的新标准对来自中国等地进行农药残超标摸底检查。这一“石”投下,在建瓯市的水煮笋产业掀起“大浪”。
范寿泉对此忧心忡忡,作为天然食品,水煮笋原来在农残方面是免检的,“肯定列表”的出台意味着水煮笋没了这个“豁免权”,这样必然增加企业成本,延长产品出口时间。
为稳定水煮笋在日本市场上的地位,同业公会积极配合政府对外交涉,并组织企业苦练内功,做好行业自律,严格执行国家行业食品外销产品标准,做到产品质量有章可循,坚决杜绝使用添加剂。企业间加强联合,实现向集团型的转变,且加大技术投入,真正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种种努力换来一个结果:日本客户提出只要“金瓯”牌水煮笋。
在巩固日本市场的同时,建瓯还积极开拓欧美等地市场。明良、颖食等龙头企业还在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地设立水煮笋销售中心。现在,建瓯笋产品已经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
尽管如此,范寿泉依旧有个遗憾:“现在建瓯的水煮笋在国外,几乎都是贴国外的牌子。建瓯自己的牌子没能打入国际市场。”
如果说水煮笋品牌的创建有同业工会这个强有力后盾的话,那么,作为建瓯竹产业重要的另外一支——竹材加工,其品牌创建过程则是孤军奋战。
以三森竹木有限公司为典型代表。它的品牌之路始于2005年……
2005年董事长周樟成参加年会,惊奇的发现,市场上中低档的产品和有品牌产品每平方米在价格上相差六百元到八百元。这些品牌产品并没有因为其昂贵的售价而影响销量,相反销量相当好。
受到启发,周樟成下定决心:“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就得打响产品的品牌。”
于是他不惜重金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一次性投资近700万元,同时启动了三项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了一条日产1万张浸渍纸生产线,使每立方米竹胶板价格提高近100元;新上全国单机产量最大的竹胶板生产线一条,公司竹胶板生产能力实现翻番,达1.8万立方米。
“这么优越的资源条件,如果我们生产出来的是一些次品,怎么对得起这满山遍野的好竹子!所以,即使只是其中一小道工序,我们都要严格把关。”周樟成指出。据了解,三森在将半成品收购进来后,都会在上面挂上相应农户的名字,一直到成品入库完,才取下来。如果出现问题,则直接追求其责任。通过保证每道工序的产品质量,来确保产品最终的质量。
路不好走
不可否认,在“中国笋竹城”的打造上,建瓯市尽心尽力。尽管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依然发现,建瓯在发展竹产业上存在的“硬伤”,首当其冲当属建瓯产业总体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偏小。
据了解,目前,全市笋、竹加工企业有123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仅120家,占笋竹加工企业总数的9.7%,相当部分企业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条件,因此,大都是生产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或为外地企业配套生产半成品。如笋加工主要以生产原料型的清水笋为主,深精加工产量只占笋加工产量的9%左右,并缺乏产品深度开发。
竹材加工产品品种近年虽然显多元化趋势,但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不多,生产终端产品的企业也以生产竹筷、竹凉席、竹摸板为主。附加值略高的产品,如竹地板,则以生产半成品为主,约占产品总量三分之二,均为外地大企业配套生产。
由于企业多是规模小,实力较弱,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小,产品的市场份额少,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品牌优势。在建厂之初,企业更多是考虑如何有利于获取资源,而对企业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将来的集群效应考虑甚少。
同时,建瓯市专业工业园区建设滞后,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建厂入园的用地需求。因此,企业分布零散,集聚度较低,影响到上下游企业产品及配套产业链的延伸,不利于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相关专业人才的缺失,也成为制约建瓯竹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林振清说:“虽然建瓯市林业院校毕业的大中专生不少,但专门从事竹业开发研究推广的很少,尤其是加工利用的就更少。从笋加工企业来看,毕业于食品加工专业不到10人。目前全市笋竹加工企业基本上是家族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极需引入经理人才。”
除上述外,建瓯市政府在创建品牌上,没有一个主管部门起到真正指导性的作用,也让不少企业犯难。
回忆起当初创建品牌的艰辛过程,周樟成难免有些感慨:“当初,我想报个著名商标,连找哪个部门都不知道,一个部门推另一个部门,最后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我们政府很多东西都还只是停留在口号和文字上,没有实际的支持。我们投资搞个项目,四百多万,政府只要能给我们一百万左右的补贴,我们的信心就更足了。”
与此相比,“邻居”浙江省对于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则明显更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竹材工业研究所所长赵任杰介绍:“在浙江只要是企业处于刚起步阶段,他们的林业、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都会来给企业提供帮助,实实在在给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在政策上也都有所倾斜。”
对此,赵任杰也提出了积极的建议:“竹产业的发展单靠企业是不够的,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出台扶持笋竹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加大扶持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使之发展壮大,通过龙头企业连接市场,搞活流通、带动基地;同时对规模小、产品相同的企业,要积极引导组建成股份企业,或专业集团、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企业布局,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标准统一、资金互助的集团效应,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形成拳头产品的企业集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蜕变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宏伟的项目,政府与企业的联动,科技与产品的创新,品牌与市场的结合,建瓯市竹产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之上。但要真正做“足”竹子的文章,使竹产业发展完成一个质的飞跃,建瓯,这个“中国竹子之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除了时间外,建瓯更为需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革新……(时报记者 林佳 见习记者 曾宇星)
第二篇:安吉县承一接二连三转型竹产业
浙江省安吉县一根毛竹裂变百亿产业的主要
做法
竹产业是安吉县的支柱产业,该县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目标,按照承接一产、拉动二产、带动三产的工作思路,强化竹资源培育、竹产业发展,并积极推动与竹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承一接二连三”,竹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53.6亿元提高到2010年135亿元,年均增长50.4%,对GDP贡献率达到32%,农民人均增收6500元,竹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60%以上。2011年,该县创新成立全国首个竹产业发展局,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资源培育,实现一产提升
该县围绕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开展竹林经营,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是政策引导,扩大资源总量。为加快安吉竹产业发展,该县相继制定出台了振兴竹产业规划和政策25项;加大财政扶持力度,4年累计投入竹林培育财政专项资金达8000万元;并全面落实和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和发放林权证工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每年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亿多元;鼓励企业与个人外出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全县竹林面积由1999年的94万亩增加到108万亩,毛竹蓄积量由1.1亿株增加到1.7亿株;毛竹年采伐量由1600万株增加到2800万株;全县有100余家企业、5000余人活跃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南等省合作开发竹产业,建立
县外竹产业基地62万亩。
二是科技支撑,提高资源质量。在浙江省林科院、浙江林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该县率先在全省建立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林测土配方施肥、竹林水分管理和节水定量调控等先进科技率先在竹林中得到推广。竹林科研方面该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7项,厅、市、县级成果奖27项,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达32项。从2004年开始,该县启动实施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子速丰林建设、竹子良种基地和林区作业道路建设“四大工程”,使该县的竹林培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科技下带动下,全县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每亩产值已达到3000元。
三是生态经营,保证竹林安全。重视学习国际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完成100万亩毛竹林的FSC认证,毛竹林可持续经营不仅提高了竹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为该县竹制品进入欧美国际市场增加了一张绿色“通行证”;在竹林中实施“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在毛竹林套种阔叶乔木、套种香榧、红豆杉等经济树木、珍稀树木,改变林分结构,增强竹林的生态功能。
二、发展现代企业,实现二产拉动
该县依靠科技创新,顺应市场发展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竹加工产业。
一是推进产品升级换代。该县通过大力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项目,立足高、精、尖产品开发,推进竹加工科技创新、竹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了从原来的卖原竹到卖产品、从竹杆加工到全竹利用、从物理利用到物理生化利用并举的跨越,废料利用率
达到100%。竹产品也从单一的竹凉席发展到了竹地板、竹地毯、竹窗帘、竹家具、竹纤维、竹饮料等八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相应地,通过深度加工利用,一根竹子的价值从15元提高到60元。
二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该县按照“集中布局、集聚产业、集约资源”的发展思路,加快竹产业集群发展和企业梯度培育,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竹产业加工、集散、研发和培训中心。初步建成了3平方公里竹产业科技创业园,投资10亿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国际竹艺商贸城,培育扶持了一批竹产业龙头企业,培育50个竹产品加工专业村。目前,该县拥有各类竹业生产企业20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和林业龙头企业20家,规模以上企业15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
三是推进品牌战略工程建设。政企合力建设品牌,财政三年投入1500万元,打造并打响“中国竹乡”、“中国竹地板之都”、“绿色地板〃安吉标准”等区域品牌,成为国际竹藤组织命名的全国竹产业会展和培训中心。出台专项政策意见,补贴企业参会、建立销售网络和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拓市场。目前,该县竹业产品陆续进入省政府采购目录,世博会15个国家和地区展馆体现了中国竹元素,多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专营直销连锁店。
三、开发竹林三产,实现产业“接二连三”
该县围绕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发挥竹文化的“裂变效应”,做深竹子立体经营文章,把“活竹变成活钱”。
一是开展文化交流。建成竹子博物馆、竹叶龙博物馆、山民文化馆等各类竹文化展示场馆。该县的竹叶龙、竹乐和百笋宴等
民间艺术多次走出国门、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先后承办了中国第一届竹文化节、“竹业走向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意活动和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等活动。以竹会友,广泛开展国内外各类竹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人员近万人次。
二是经营乡村旅游。依托环境、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竹子第三产业。全力打响“中国大竹海”、“中国美丽乡村”两大品牌。建成亚洲最大的竹博园、县级最好的熊猫馆、整体最美的大竹海。推出“竹乡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农家乐”发展到800余家1万余床位,直接或间接从事生态旅游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农民超过2万人。全县农家乐达580余户,共接待游客194.27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收入达 3.01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06%和
8.24%。
三是发展文创产业。在广袤的竹海中高品位建设影视基地,在该县竹林中成功拍摄了《夜宴》、《越王勾践》、《蜗居》等著名影片和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影视拍摄基地。强化文创产业招商,该县正在建设的天使乐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抓住 “世博会”、“休博会”契机,积极包装和发展竹文化创意产品,努力通过安吉县的万顷竹海而让三长角更多的都市人觉得“乡村,让城市更留恋”。(安吉县府办)
第三篇:产业转型
产业转型
[发布日期: 2011-07-13 ] [字号:大、中、小] [关闭窗口]
按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思路,落实“4+8+8”产业发展规 划,即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提升电子、石化、汽车、钢铁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广电光伏、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信息通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八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加快 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招商选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举办了重洽会、紫金山峰会、第三届中国服务外包大会、中央省重点企 业对接会、金秋恳谈会、台湾名品交易会,组织开展了赴欧洲、新加坡、台湾地区等一系列对外重大招商活动,中电55所江宁基地、中兴通讯三期项目、华电亿智 能电网基地、OLED项目等相继落户。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18%。
以“千企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滚动式推进1000家成长型企业实施“六个升级”,即科技创新能力 升级、企业信息化建设升级、企业规模升级、企业管理升级、品牌质量升级和企业人力资源升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 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2%。
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对光伏风电、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 业,进一步聚焦重点,明确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项目。2010年全市风电光伏等八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08亿元,增长29%,占全市工业 比重达27%;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60%,被国家工信部授予中国首家软件名城称号;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26.5亿美元,位居全国首位,服 务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6位。
第四篇:竹产业介绍材料
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XX。”作为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XX竹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XX的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五个指标名列中国第X,位于中国十大竹乡之X。先后荣获“XX”、“中国XXX、”“XXX”、“中国XXX”,“中国竹纤XX、”“APEC全球一村一品项目(竹纤维)”。竹产业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原来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基本形成了以孝丰镇、经济开发区(递铺镇)、天荒坪镇三大区域所组成空间格局,以竹质结构材、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八大系列(XX余种品种)产品所组成的产品格局。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旅游资源的开发,XX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XX11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其中70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产值XX亿元(64家XX亿元),该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近XX万人,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XX元。
资源培育科技效果明显。XX竹子资源丰富,面积达XX8万亩(已通过国际森林认证),蓄积量XX7亿支,年采伐量近XX万支,年消耗量1.5亿支。随着我县加大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建设力度,现已建成毛竹现代园区2XX个,总面积XX余万亩;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2家,合作社经营面积近20万亩。同时XX与外省以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竹产业,直接建立原料基地5XX万亩,带动全国3000万亩竹林资源的开发。
产品加工规模效应凸现。全县现有竹产品配套企业2XX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XX家,省级林业骨干龙头企业XX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产值5XX0万元以上企业XX家,规模以上企业70家。竹地板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10个国家。目前已经形成由原竹加工到产成品的一条完整的竹材加工产业链,产业循环利用率高达100%。XX竹产品注册商标20XX余个,各类专利技术XX0多个,并制定了竹凉席、竹地板、竹工机械、竹炭等产品的行业或地方标准。竹产业已成为XX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就制造业对财政的贡献大小来看,竹产业仅排在椅业之后,列第二位。
休闲经济呈现多元发展。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商贸和休闲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竹艺商贸城从2007年开张以来,交易额逐年增长,并成功举办了四届竹产品贸易博览会,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竹产品商贸活动平台。近年来,竹林的生态景观功能日益凸现,以竹博园、大竹海等为主的竹海旅游和农家乐快速兴起,极大地促进了XX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休闲经济发展空间前景广阔。
二、发展历程
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主要以竹资源培育为目标,包括毛竹低产林改造和笋竹两用林建设。县政府实施竹经济补助和贷款贴息优抚政策,调动了竹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这些自发性的生产初步奠定了竹产业在XX经济中的地位,该时期的生产以直接卖原竹做建筑材料和简单的手工作坊为主。
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台湾竹企进入XX,带动了XX的竹产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XX县开展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从加工入手,全面提高竹林整体效益为目标的竹产业运动。基本形成了板材、编织、竹加工机械等产品系列,产品市场份额明显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大量竹产业企业在XX开始兴起。
成熟期(2001年—2006年)。中国加入世贸后,XX竹企把握机遇,走上了外销的发展道路,整个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品趋于成熟,已由原来单一的竹凉席、竹地板生产向竹家具、竹化学制品、竹纤维产品等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竹产业已经成为XX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转型期(2007年以后)。要破解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必须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XX竹产业龙头企业走在自主创新的前列,如永裕家具坚持技术研发,创自主品牌,在原有竹地板的基础上全面开拓竹家居产品的研发。面对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永裕、天振、竹印象等企业加大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渠道建设,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专营店、连锁店,XX11竹纤维电商又取得突破性发展,带动XX本地产业良好发展。2010年底县政府专门成立了XX县竹产业发展局,连续5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县财政每年整合1000万元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竹产业的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培育、产业推广及品牌建设等。
三、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竹产业是我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XX经济、扩大就业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XX11年,全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同比增长7.6%;70家规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1.56亿元,同比增长11.46%;列入县百强企业11家。年产竹地板2200万平方米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全国的1/2,年出口7万标箱以上,占据了欧美市场60%左右。竹凉席占据了30%的国内市场。近年来,竹炭、竹饮料等产品深度开发获得成功;竹纤维产品成为继棉、麻、毛、丝后可供利用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窗帘、竹地毯、竹餐垫是开发还不到10年的后起之秀,与竹地板一起构成了XX出口竹产品的“四大件”。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十多个国家。XX的竹产业加工制造水平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品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2006年9月,XX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 “中国竹地板之都”称号;2009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同时XX县竹精深加工行业获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10年7月被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授予“中国竹材装饰装修示范基地”称号。2011年8月XX竹产业被省经信委评为浙江省省级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XX竹纤维入选亚太经合组织全球“一村一品”项目之一。XX11年9月XX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中国竹凉席之都”称号。XX11年11月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竹产业产业名城” 称号,区域品牌建设的整体推广顺利展开。为我县培育壮大现代产业基地和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整个行业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浙江省著名商标4个;浙江省名牌产品4个;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4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1家。企业开始将产品品质、企业文化、包装宣传、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企业品牌文化。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步增强。XX县竹产业的龙头企业是以外向型企业为主,其主导产品和产业链相对完善,以竹凉席和竹地板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高质量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已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XX11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1家,超5000万企业29家,规模企业70家,前五位企业销售收入占规上竹产业企业的比例达到28%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凸显,永裕竹业已经通过省级研发中心验收,中源竹木、天振地板的研发机构、检测机构都引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XX竹产业企业竹地板产量比重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在竹地板行业内拥有话语权,在行业标准等的制定上占据相当地位。XX德迈机械公司完成了两个竹工机械国家标准的发布,永裕公司参与 “竹家具”的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完成立项。
区域内产业链日渐完善。XX县竹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原料竹生产、涉竹技术的研发为主的产业链上游环节。XX、江西、湖南等地的竹乡丰富的竹资源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企业的自身研发、与省内外的科研院所协作项目攻关、向海内外特定研发机构的技术专利转让等为XX竹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八大类竹产品的生产为XX竹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第一是竹地板的生产,第二是编织类产品生产,第三是竹家具生产,第四是竹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第五是竹饮料产品,第六是竹纤维产品,第七是竹根雕、竹扇等竹工艺品,第八是以竹工机械产品。以竹制品的销售、品牌运营提升为中心的竹产业链下游。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可以分为门店直销与中间商代理两方面。二是品牌的宣传维护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可以分为广告宣传和展会推广。三是竹产业文化与理念的推广。以生态、环保、低碳、绿色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宣传是XX竹产业链下游的重要工作。预计未来几年,XX竹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会。
公共服务配套工作卓有成效。XX县政府非常重视竹产业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2006年建立了中国竹网www.xiexiebang.com,有完备的政策信息、展会信息、产品展示平台。2008年科技局开发的XX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了专业的“竹产业专利检索库” 集成竹产业技术标准、专利技术交易、产学研联合为一体,切实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打造区域竹产业创新优势。2009年在XX县成立了我国首个林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林(南方林业)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加工研究中心、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联合国内30家知名竹制品企业共同应对国外侵权行为,为我县竹产业企业应对国外不法侵害和贸易壁垒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企业免疫力2010年建立以张齐生院士为组长的竹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并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着力建设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等建成公共综合性平台。截至XX11年,区域内已有省级竹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竹产业分市场、XX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了科技信箱,现有注册会员2035户,科技信箱构建了市场与企业、院校与企业的沟通平台。并与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农林大学)、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及中国亚林所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体系。2014年筹建浙江大学XX竹产业研究院。
行业协会作用日益显现。2005年4月,成立XX竹产业行业协会;2007年6月,中国林木机械行业第一个以竹材加工机械企业为主体的地方性行业组织—XX县竹木机械行业协会在XX成立;2011年8月,全县120家竹凉席企业联合成立了XX县席业商会;2011年9月,全国第一个竹纤维行业协会—XX竹纤维行业协会成立;2011年9月,18家重竹地板生产企业联合成立“重竹地板产业联盟”。全县竹产业行业协会依靠政策法律和行业规定,为规范、保护、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行业协会通过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服务行业,抱团发展,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的作用。每年组织基地内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与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中国(义乌)森林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等展览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关系;邀请省竹产业协会、专利律师事务所,县科技局专家领导为县级以上林业(竹)龙头企业就企业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奖励等作了专题讲座。XX11年XX竹产业新增专利申请102件,其中发明30件,实用新型43件,外观设计37件。协会积极运作“全竹家居”区域品牌,“中国竹地板之都”荣誉称号,参与产业招商,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较好,为XX竹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当好参谋。
专业配套市场优势凸显。XX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竹制品贸易专业市场:XX国际竹艺商贸城。位于XX经济开发区塘浦园区,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总规划用地572亩。一期规划用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商铺1643个。2007年市场开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XX国际竹产品贸易博览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经销商和采购商来参加展会。目前市场拥有经营户800户,其中规模竹制品企业560户,2009年成交额达到6.9亿元,XX11年成交额超12亿元。XX国际竹艺商贸城不仅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还带动了当地毛竹种植业、竹丝加工业、竹木机械、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快速发展。携手竹制品企业及关联行业共创辉煌。
节能减排工作效果显著。XX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竹根作根雕、竹竿作地板、竹叶作饮料、竹屑作装饰板,达到全竹、高效、循环利用。XX11年,XX竹产业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0.38吨标煤。属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绿色产业。位于孝丰的XX县竹产业科技创业中心在建设之初就按照“集约经营、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规划标准,着力提升竹资源利用率,提高竹产品附加值,合力打造成集竹产品研发、生产、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0年被省经信委评为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XX11年永裕年产5万套新型竹家具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获得国家发改委XX11年第五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的专项扶持,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有效利用竹材后加工废弃物2.9万吨,对我县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XX竹产业的发展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全县规模以上竹产业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企业水平,规模以上竹产业企业工业“三废”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第五篇: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工作,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把竹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全县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下阶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县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竹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庆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 现阶段竹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纵观庆元竹产业,通过近年立足资源转化,贸工农一体化促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竹产业更好发展。
1、竹资源形势分析
优势:我县现有毛竹林面积38.7万亩,按全部竹林实现丰产经营测算,每年将可为笋、竹加工企业提供毛竹1200万株,笋2.5万吨。今后还可继续通过生态杉改竹、毛竹造林、毛竹散种等措施,扩大竹林面积,进一步提高资源总量,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竹材和竹笋。此外,庆元周边县市毛竹资源丰富,也可为今后庆元竹产业发展提供部分原材料。
劣势:随着竹制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用量将继续增加,竹材自给率将继续下降,原材料调进量将会更大,自有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竹制品加工业发展瓶颈因素之一。另外,竹笋加工企业发展的严重滞后,竹笋(主要是春笋)销售成为难题,竹林效益难以完全体现。
2、基础设施形势分析
优势:随着的54、55省道的改扩建、康庄工程及竹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原材料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道路建设有效降低了竹资源培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林农培育竹资源的积极性。今后,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等交通条件的改善,都将对我县竹产业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劣势:我县竹林道路建设虽已初具规模,原材料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但林道都是泥土路面,且多数坡度较大,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一逢下雨就无法通车,严重影响正常生产。急需对主干道的路面进行砂石硬化,以适应全天候运输。
3、笋、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
优势:竹制品加工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竹制产品已形成了竹厨具、竹炭、竹地板、竹醋液等多个系列,几百个品种,远销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各大中城市,具有较好抗市场风险能力。随着绿色、无公害竹制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劣势: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不多,全竹利用率不高。许多产品(如部分竹炭制品),仍然未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笋制品产量低、品种单一,笋加工瓶颈仍未突破。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营销网络需进一步健全;海内外新市场需进一步拓展。
4、政策形势分析
优势: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办法;2007年七部委出台《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把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建设列为重点。目前,正在编制中的《2010-2013年丽水市竹制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及2007年庆元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我县竹产业发展。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作为重要举措来抓。所有这些政策和规划,都有力地支持了我县竹产业的发展。
劣势:对竹笋加工、竹纤维利用、竹炭新产品研发及全竹利用等目前较薄弱的环节,缺少明确而有力的扶持政策;笋产业发展滞后。成为我县竹产业发展的短腿,影响了我县竹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5、社会形势分析
优势:我县竹产业随着改革开放而悄然起步,随着竹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竹材加工企业加工能力的增强而快速发展。发展壮大竹产业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并成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和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部分竹产品的时尚化,海西区竹产业的发展,都给我县竹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初步出现了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良好局面。
劣势:具有区域特色的竹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仍不明显,加工企业遍地开花,布局不够合理。同时,未能很好地借助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笋竹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其在竹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科技支撑作用。
◆ 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抓住海西区建设的大好时机,根据庆元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当好桥头堡、谋求新跨越”战略,积极构建“浙南闽北笋竹产品集散中心”,大边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资源培育,增加资源总量,确保原材料供应一是继续抓好毛竹栽培,扩大立竹资源总量。继续对毛竹造林、杉改竹、零星种植的政策扶持,通过人工促进扩鞭及人工栽植等方式,增加资源总量。
二是以测土施肥、竹腔施肥为重点,促进低效竹林改造。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对立地条件较好、便于集约经营的山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立地条件较差、经营相对不便的山场推广竹腔施肥,将低效竹林全面改造成为丰产林。
三是以“三笋”林培育为突破口,提高竹笋产量。通过在黄田、隆宫等乡镇建立“三笋”林培育示范基地,推行水、肥定量管理技术、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实现竹林高产高效。辐射并带动适合“三笋”培育的竹林走向高产高效经营之路。
四是鼓励企业、经营大户到外地建设毛竹原材料供应基地。
鼓励企业、毛竹经营大户走出庆元,充分利用周边县市毛竹资源优势,通过转让、承包、或联营等多种方式经营毛竹原材料供应基地,以弥补毛竹原材料自给不足。
五是力促东部乡镇加快竹资源培育。由于交通条件、立地条件等原因,东部13个乡镇竹资源培育相对滞后。今后,继续加大对东部地区毛竹林资源培育力度,保持对东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西部发达乡镇对东部乡镇的结对帮扶。
六是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积极培育合作组织。在做好资金扶持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扶持。
通过课堂讲座,现场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竹农的科技知识,提高竹林经营水平。鼓励竹农建立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实现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竹林效益最大化。
2、继续做好竹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通过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县竹林道已初步形成网络化,但由于资金原因,未能建成砂石路面,维修养护也不力,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多数林道不能全天候通车。为了竹产业的全面发展和竹林效益的进一步提高,继续抓好竹林道路维修或改建工作,在保证现有竹林道路能够正常通车的情况下,根据财力,逐步对竹林道路进行改建,有条件的主干道进行硬化,以提高竹林主干道运输能力。
3、以竹制厨具生产基地建设为推手,做大、做强竹产业集群
一是打好品牌战略,扩大庆元竹制品知名度。积极申报“中国竹制厨具生产基地”,整合资源打造中国竹制厨具生产基地,壮大竹制厨具企业发展平台,提升竹制厨具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企业规模。继续加强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及名牌产品,扩大企业发展规模,提高企业知名度。
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笋、竹产品地方和国家标准的制定。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各类产品的质量,扩大产品知名度。
四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继续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展销会、博览会和农博会,扩大销售渠道。
五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快笋加工业的发展。加大笋加工企业扶持力度,通过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减少手续,增加金融支持等方法,促进笋加工企业的发展。
4、加强生态竹林建设,推广竹文化旅游产业
不断挖掘和丰富竹文化底蕴,发展竹林生态旅游,延长竹产业链。重视竹类旅游产品开发,积极发展“竹乡农家乐”等多形式的以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争取尽早启动《丽水竹海森林公园》建设,在黄田、竹口一线先行启动道路、龙头山竹海摄影和绘画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编者按:竹产业是我县继香菇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对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县竹产业的发展已到了需要总结和提升转型阶段,需要大家的献言献策,以进一步推动我县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惠及全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