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

时间:2019-05-14 06:0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

第一篇: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

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 兴文县人民政府研究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新概念,要求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表明了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兴文作为一个矿业大县和喀斯特地质结构特征显著的旅游大县,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竹产业可以修复矿区生态毁损,涵养喀斯特地区水源,有效保护水土流失,营造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同时,培育发展竹产业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而市场效益好的林业经济产业。为此,县政府政策研究室牵头,林业局等部门配合对我县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一、发展现状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属于长江上游流域区,东接叙永、北连纳溪、江安,西与长宁、珙县相邻,南与云南威信连界,全县幅员面积1373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2482.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8483.8公顷,疏林地115.2公顷,灌木林地699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226.7公顷,无林地1653.4公顷,森林覆盖率44.5%。全县竹林资源非常丰富,有楠竹、慈竹、黄竹、苦竹、方竹、水竹等30余种,全县竹林面积7270.6公顷,其中楠竹3622公顷,苦竹450公顷,慈黄竹2451.6公顷,水竹491公顷,其它竹类256公顷。由此可见,兴文林业资源丰富,竹类资源同样富集。

从竹产业现状看,培育发展的前景可观。竹笋:2006年全县竹笋产量9550吨,亩产175斤,全年县内市场鲜销610吨,县外鲜销1920吨,县内农民粗加工销售4120吨,农民自己食用2900吨。全县小型竹笋加工厂4家,年加工消耗竹笋560吨,产值211.7万元,加工增值125.1万元。竹材:2006年,全县年消耗楠竹60万根,杂竹2200吨。全县有竹材加工厂4家,竹材加工年产值920万元,获利280万元。竹浆:全县草纸生产手工作坊极少,杂竹消耗极少,全县目前尚无机器纸加工企业及竹压板企业,仅1.9万吨杂竹销往外地纸厂,每年尚有4.5万吨杂竹待开发。

二、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竹资源丰富,竹笋丰产技术差,亩产低。全县竹林面积7270.6公顷,竹笋产量9550吨,亩产仅175斤,离丰产尚有较大的距离。

(二)竹笋销售率低,农民效益低。全县竹笋产量9550吨,除了大部分农户在县内鲜销、粗加工及自食外,县外销售均为外地商到县内现场采购,价格低廉,农民收益低。

(三)竹类加工未成规模,增值少。全县竹笋、竹材尚无深加工企业,粗加工产品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进行生产管理,致使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廉,竹资源增值低,农民收入低。

(四)雪灾造成损失严重。今年1月11日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和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县全境。这次冰雪灾害也给全县森林资源造成了灾难性的巨大损失,县境内尤以仙峰、周家、毓秀、九丝城、僰王山等乡(镇)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林业受灾面积达50万亩,损坏楠竹32.46余万株,毁坏林木蓄积7.73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4230余万元。

三、培育模式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兴文实际,可采取如下培育模式进行发展:

(一)稳定所有权,稳定竹林承包责任制。实行谁造谁有,允许继承、转让、合股的政策。在发展竹业资源上,县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所在权上,坚持“谁造谁有,谁造谁受益”的原则,稳定了林权,并允许合理的继承、转让;在培育造竹上,主张合股造林,鼓励大户承包造林。

(二)加强竹资源管理,严格限额采伐。全县竹类纳入限额采伐管理,严格执行采伐逐级审批制度,坚持依法合理采伐,实行县、乡、村三级监督管理,确保无乱伐现象的发生。今年尤其要做好受损林地生产力的恢复,严格控制2008年春季竹笋挖笋量,保证竹林后续发展,尤其是僰王山景区的楠竹密度要保持在180根/亩左右,确保及时恢复翠竹景观。

(三)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调动农民造竹积极性。1999年以来,县里先后启动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县上抓住两大机遇,鼓励农户造竹,至目前,已利用两大工程优惠政策造竹3500公顷。

(四)因地制宜,发展乡土竹种。根据竹类分布特点鲜明,楠竹集中分布在僰王山镇,方竹分布在仙峰苗族乡,慈、黄竹分布在古宋镇、大河乡、莲花镇,苦竹则集中在古宋镇、大坝苗族乡、僰王山镇等。根据竹类分布特点,在竹种规划上采取对号入座,并就地解决竹苗的办法,发展乡土竹种,如仙峰苗族乡近几年已发展方竹0.8万亩,僰王山镇新栽楠、苦竹2.3万亩。

四、发展思路

主要是“133”发展思路:

(一)理清一个发展思路。我县竹产业发展思路是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在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利用竹林资源,优化竹产业布局,创新运行机制,以效益为中心,抓投入、夯基础、建基地、兴企业、强文化、促旅游,加快竹产业发展,推进竹产业升级,着力把竹产业增长的切入点放在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上来,促进竹产业又快又好发展,为兴文经济兴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二)明确三大发展目标。目标一:拟在3年内对现有10万亩低产竹林地加强科学经营,提高产值,新造竹杂竹5万亩,使全县竹林面积达到15万亩。目标二:以市场为导向,建立2—3个标准化无公害竹笋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兴文县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目标三:建立1—2个竹材深加工企业,实现竹产业最大增值。

(三)建设三个竹林基地。第一建设楠竹苦竹基地。以僰王山、古宋镇为重点建立丰产楠竹苦竹基地6万亩。使丰产楠竹林年亩产笋800斤以上,亩产楠竹30-40株,年亩产值1200元以上。丰产苦竹林年亩产苦笋2000斤以上,年亩产值1500元以上。6万亩丰产楠竹苦竹基地年产值7200万元以上。第二建设杂竹基地。以莲花、太平、古宋为重点建立优质杂竹基地7万亩。到2010年,年产量12万吨以上,产值4000万元以上。第三建设方竹基地。在仙峰建立优质丰产方竹基地2万亩。到2010年,力争年产优质方竹6000吨,产值1200万元以上。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夯实竹产业原料基地。在资源培育上加强政策与资金投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农户发展竹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的实施要向竹资源的培育倾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竹加工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竹产业开发,促进全社会的各种资金投向竹产业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实施规模经营。建设趋同,产品趋同,重复投入,低水平、无序竞争是我县竹产业无法做强做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县内竹类产品的经营、加工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实现固定资产、加工技术、人才和市场的整合与重组,克服建设趋同,重复投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不断加强竹材不同部分加工、不同产品加工,甚至是同类产品不同工序的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搞好综合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和系列加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做强做大竹产业。政府为加工企业协调提供土地、税收等多种优惠政策和条件,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建设和服务。

(三)增加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兴竹。首先要大力推广应用笋用林、竹材林、笋材两用林丰产技术,搞好松土、除草、施肥、合理挖笋与护竹、病虫害防治,不断提高林地林地的生产力;其次,要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努力提高竹材综合加工利用率,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成本;三是更新质量观念和管理手段。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等生产技术,按照国际质量体系、绿色食品认证体系、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森林认证体系,建设竹产业基地,管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塑造属于兴文的品牌、兴文的名牌,冲破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开拓真正属于我们的市场,拉动竹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虽然竹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竹类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但我县的竹产业为什么总是停滞不前?关键是没有找到市场,不知道市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没有解决好市场、品牌、质量和生产四个环节的问题。因此,我县必须实施好创品牌、创名牌的市场发展战略,切实解决好市场、品牌、质量和生产四个环节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然后用生产标准化保证质量,用质量打造品牌,维护品牌,用品牌打拼市场,维护市场,用名牌拓展市场。

(五)搞好竹资源综合开发。充分利用竹子的广泛用途,发展综合利用型竹产业。竹子的竹笋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竹材、竹篼可加工成工艺品、玩具外,更可用于建筑、材料、化工、家具、装修、装饰、造纸、医药等各个领域,竹叶、竹箨也可以利用。同时还可以依托竹林开展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和养殖等等。今后我县应广泛开展竹类资源综合开发、竹林经营利用方式和竹子用途利用的研究与探索,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综合利用型的竹产业。

第二篇:竹产业介绍材料

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XX。”作为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XX竹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XX的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五个指标名列中国第X,位于中国十大竹乡之X。先后荣获“XX”、“中国XXX、”“XXX”、“中国XXX”,“中国竹纤XX、”“APEC全球一村一品项目(竹纤维)”。竹产业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原来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基本形成了以孝丰镇、经济开发区(递铺镇)、天荒坪镇三大区域所组成空间格局,以竹质结构材、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八大系列(XX余种品种)产品所组成的产品格局。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旅游资源的开发,XX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XX11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其中70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产值XX亿元(64家XX亿元),该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近XX万人,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XX元。

资源培育科技效果明显。XX竹子资源丰富,面积达XX8万亩(已通过国际森林认证),蓄积量XX7亿支,年采伐量近XX万支,年消耗量1.5亿支。随着我县加大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建设力度,现已建成毛竹现代园区2XX个,总面积XX余万亩;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2家,合作社经营面积近20万亩。同时XX与外省以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竹产业,直接建立原料基地5XX万亩,带动全国3000万亩竹林资源的开发。

产品加工规模效应凸现。全县现有竹产品配套企业2XX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XX家,省级林业骨干龙头企业XX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产值5XX0万元以上企业XX家,规模以上企业70家。竹地板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10个国家。目前已经形成由原竹加工到产成品的一条完整的竹材加工产业链,产业循环利用率高达100%。XX竹产品注册商标20XX余个,各类专利技术XX0多个,并制定了竹凉席、竹地板、竹工机械、竹炭等产品的行业或地方标准。竹产业已成为XX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就制造业对财政的贡献大小来看,竹产业仅排在椅业之后,列第二位。

休闲经济呈现多元发展。在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商贸和休闲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竹艺商贸城从2007年开张以来,交易额逐年增长,并成功举办了四届竹产品贸易博览会,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竹产品商贸活动平台。近年来,竹林的生态景观功能日益凸现,以竹博园、大竹海等为主的竹海旅游和农家乐快速兴起,极大地促进了XX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休闲经济发展空间前景广阔。

二、发展历程

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主要以竹资源培育为目标,包括毛竹低产林改造和笋竹两用林建设。县政府实施竹经济补助和贷款贴息优抚政策,调动了竹农培育竹林的积极性。这些自发性的生产初步奠定了竹产业在XX经济中的地位,该时期的生产以直接卖原竹做建筑材料和简单的手工作坊为主。

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台湾竹企进入XX,带动了XX的竹产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XX县开展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从加工入手,全面提高竹林整体效益为目标的竹产业运动。基本形成了板材、编织、竹加工机械等产品系列,产品市场份额明显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大量竹产业企业在XX开始兴起。

成熟期(2001年—2006年)。中国加入世贸后,XX竹企把握机遇,走上了外销的发展道路,整个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品趋于成熟,已由原来单一的竹凉席、竹地板生产向竹家具、竹化学制品、竹纤维产品等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竹产业已经成为XX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转型期(2007年以后)。要破解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必须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XX竹产业龙头企业走在自主创新的前列,如永裕家具坚持技术研发,创自主品牌,在原有竹地板的基础上全面开拓竹家居产品的研发。面对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永裕、天振、竹印象等企业加大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渠道建设,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专营店、连锁店,XX11竹纤维电商又取得突破性发展,带动XX本地产业良好发展。2010年底县政府专门成立了XX县竹产业发展局,连续5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县财政每年整合1000万元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竹产业的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培育、产业推广及品牌建设等。

三、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竹产业是我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XX经济、扩大就业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XX11年,全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同比增长7.6%;70家规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1.56亿元,同比增长11.46%;列入县百强企业11家。年产竹地板2200万平方米以上,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全国的1/2,年出口7万标箱以上,占据了欧美市场60%左右。竹凉席占据了30%的国内市场。近年来,竹炭、竹饮料等产品深度开发获得成功;竹纤维产品成为继棉、麻、毛、丝后可供利用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窗帘、竹地毯、竹餐垫是开发还不到10年的后起之秀,与竹地板一起构成了XX出口竹产品的“四大件”。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十多个国家。XX的竹产业加工制造水平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品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2006年9月,XX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 “中国竹地板之都”称号;2009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同时XX县竹精深加工行业获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10年7月被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授予“中国竹材装饰装修示范基地”称号。2011年8月XX竹产业被省经信委评为浙江省省级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XX竹纤维入选亚太经合组织全球“一村一品”项目之一。XX11年9月XX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中国竹凉席之都”称号。XX11年11月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竹产业产业名城” 称号,区域品牌建设的整体推广顺利展开。为我县培育壮大现代产业基地和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提供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整个行业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浙江省著名商标4个;浙江省名牌产品4个;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4家;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1家。企业开始将产品品质、企业文化、包装宣传、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企业品牌文化。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步增强。XX县竹产业的龙头企业是以外向型企业为主,其主导产品和产业链相对完善,以竹凉席和竹地板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高质量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已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XX11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1家,超5000万企业29家,规模企业70家,前五位企业销售收入占规上竹产业企业的比例达到28%以上,行业集中度较高。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凸显,永裕竹业已经通过省级研发中心验收,中源竹木、天振地板的研发机构、检测机构都引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XX竹产业企业竹地板产量比重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在竹地板行业内拥有话语权,在行业标准等的制定上占据相当地位。XX德迈机械公司完成了两个竹工机械国家标准的发布,永裕公司参与 “竹家具”的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完成立项。

区域内产业链日渐完善。XX县竹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原料竹生产、涉竹技术的研发为主的产业链上游环节。XX、江西、湖南等地的竹乡丰富的竹资源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企业的自身研发、与省内外的科研院所协作项目攻关、向海内外特定研发机构的技术专利转让等为XX竹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八大类竹产品的生产为XX竹产业链的中游环节。第一是竹地板的生产,第二是编织类产品生产,第三是竹家具生产,第四是竹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第五是竹饮料产品,第六是竹纤维产品,第七是竹根雕、竹扇等竹工艺品,第八是以竹工机械产品。以竹制品的销售、品牌运营提升为中心的竹产业链下游。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可以分为门店直销与中间商代理两方面。二是品牌的宣传维护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可以分为广告宣传和展会推广。三是竹产业文化与理念的推广。以生态、环保、低碳、绿色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宣传是XX竹产业链下游的重要工作。预计未来几年,XX竹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会。

公共服务配套工作卓有成效。XX县政府非常重视竹产业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2006年建立了中国竹网www.xiexiebang.com,有完备的政策信息、展会信息、产品展示平台。2008年科技局开发的XX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了专业的“竹产业专利检索库” 集成竹产业技术标准、专利技术交易、产学研联合为一体,切实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打造区域竹产业创新优势。2009年在XX县成立了我国首个林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林(南方林业)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加工研究中心、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联合国内30家知名竹制品企业共同应对国外侵权行为,为我县竹产业企业应对国外不法侵害和贸易壁垒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企业免疫力2010年建立以张齐生院士为组长的竹产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并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着力建设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培训等建成公共综合性平台。截至XX11年,区域内已有省级竹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竹产业分市场、XX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了科技信箱,现有注册会员2035户,科技信箱构建了市场与企业、院校与企业的沟通平台。并与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农林大学)、浙江林业科学研究院及中国亚林所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体系。2014年筹建浙江大学XX竹产业研究院。

行业协会作用日益显现。2005年4月,成立XX竹产业行业协会;2007年6月,中国林木机械行业第一个以竹材加工机械企业为主体的地方性行业组织—XX县竹木机械行业协会在XX成立;2011年8月,全县120家竹凉席企业联合成立了XX县席业商会;2011年9月,全国第一个竹纤维行业协会—XX竹纤维行业协会成立;2011年9月,18家重竹地板生产企业联合成立“重竹地板产业联盟”。全县竹产业行业协会依靠政策法律和行业规定,为规范、保护、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行业协会通过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服务行业,抱团发展,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的作用。每年组织基地内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与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中国(义乌)森林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等展览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关系;邀请省竹产业协会、专利律师事务所,县科技局专家领导为县级以上林业(竹)龙头企业就企业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奖励等作了专题讲座。XX11年XX竹产业新增专利申请102件,其中发明30件,实用新型43件,外观设计37件。协会积极运作“全竹家居”区域品牌,“中国竹地板之都”荣誉称号,参与产业招商,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较好,为XX竹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当好参谋。

专业配套市场优势凸显。XX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竹制品贸易专业市场:XX国际竹艺商贸城。位于XX经济开发区塘浦园区,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总规划用地572亩。一期规划用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商铺1643个。2007年市场开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XX国际竹产品贸易博览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经销商和采购商来参加展会。目前市场拥有经营户800户,其中规模竹制品企业560户,2009年成交额达到6.9亿元,XX11年成交额超12亿元。XX国际竹艺商贸城不仅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还带动了当地毛竹种植业、竹丝加工业、竹木机械、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快速发展。携手竹制品企业及关联行业共创辉煌。

节能减排工作效果显著。XX竹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竹根作根雕、竹竿作地板、竹叶作饮料、竹屑作装饰板,达到全竹、高效、循环利用。XX11年,XX竹产业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0.38吨标煤。属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绿色产业。位于孝丰的XX县竹产业科技创业中心在建设之初就按照“集约经营、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规划标准,着力提升竹资源利用率,提高竹产品附加值,合力打造成集竹产品研发、生产、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0年被省经信委评为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XX11年永裕年产5万套新型竹家具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获得国家发改委XX11年第五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的专项扶持,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有效利用竹材后加工废弃物2.9万吨,对我县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XX竹产业的发展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全县规模以上竹产业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企业水平,规模以上竹产业企业工业“三废”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第三篇:浅谈安吉竹产业发展前景

浅谈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前景

摘要:安吉县是中国十大竹乡之首,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厚。近年来安吉县政府制定了以生态立县的目标,并在竹文化的引领带动下,竹产业发展迅猛,同时带动以竹子为主的旅游业,经济增长稳定,本文浅谈了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中的优势、定位,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并对未来竹产业乃至安吉县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了一些浅薄的论述。

关键词:竹产业,科技,产业集群

正文:

一、概况

(一)安吉县的地理条件及自然资源

安吉县素有“竹乡”之称,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南接临安、余杭,北连长兴,东邻德清,西与安徽宁国、广德相毗。全县土地面积1886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一说。境内海拔最高点为1587.4米的天目山主峰,县内主要是山区丘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5.5℃,年平均降雨量为1476.3MM。全县辖16个乡镇,总人口45万。

(二)安吉县的经济概况

安吉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迅速,位于县城的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占地44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投资政策优惠。安吉有上规模的经济工业园区多处,重点发展绿色工业。全县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改善。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5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在159.52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77.27亿元,增长9.9%,其中工业增加值67.28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64.1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突破4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经计算,2009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4978元,按6.831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120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大关。

二、安吉竹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一)安吉县竹产业加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0多年前,安吉县的农民还是“守着竹山难变钱”,毛竹砍下来被拉到城里做建筑工地的脚手架,100公斤毛竹也只卖十几元,基本上是靠资源过日子。上世纪90年代末,当脚手架被钢材替代,毛竹销路不好时,安吉县确定了“立足竹资源优势发展大产业,将小品种、小题目做成大文章”的发展思路。

一开始,安吉县的竹产业基本是处于低端手工编织水平,局限于传统加工。真正

开始起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是招商引资,以股份制形式运作,加工产品从鲜笋加工、竹筷、竹签开始,发展到竹编制品、竹地板、竹工艺。2002年以后,一些外资逐渐撤出了安吉的竹产品加工行列。通过几年的摸索,安吉人开始掌握了竹子加工的核心技术,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产品,现在除生产竹地板、竹地毯、竹工艺外,还生产竹工机械、竹生物医药制品、竹食品等多种产品,加工产品也从仿制生产、订单生产逐步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过渡,在许多方面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特别是竹叶黄酮、竹纤维、竹炭、竹醋液、竹木复合地板、数控竹工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县竹制品生产上已有350多项专利,仅竹凉席就有专利200多项。全县现有竹加工企业1621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加工企业九十多家,品种近5000种,2007年竹产品总产值96亿元,有国家和省级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市、县级龙头企业16家,安吉以全国1.8%的竹资源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台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全县形成了十多个竹凉席、竹扫帚、工艺扇、竹编制品及竹工艺品专业加工村。

近年来,安吉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培育竹资源的同时,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依托百万亩“大竹海”,吸引农户和社会投资打造“美丽竹乡”发展生态旅游。

(二)安吉县由竹产业衍生出的相关产业

安吉县的旅游从无到有,得益于竹产业的发展。安吉第一个旅游景点为安吉竹种园。竹种园建于1974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竹文化旅游理念,成为全县第一个旅游景点,现在,这个600亩的竹种园,已成为了4A级中国竹子博览园。现在,全县与竹子有关的旅游景点除了博览园外,还有中南百草园、大竹海、天荒坪、龙王山等,占全县旅游比重达80%以上。由于安吉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她带来了江浙源源不断的游客。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农家乐”休闲游在当地已成风尚,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利税,当地旅行社由1995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16家,每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约4万人次。目前,安吉的旅游年产值已达22亿元,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受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今年全县旅游收入有望实现30亿元。

三、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动力

(一)以科技支撑竹产业

安吉县的竹产业发展,得到了科技部门特别是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目前,亚林所、省林科院、浙江林学院、浙江大学、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安吉都有自己的科研基地,有的还有自己的科研实体,这些科研机构在安吉共取得100多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为安吉的竹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科研

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都是通过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开展的。在安吉,真正验证了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说科技只有运用到高新产业才是科技,在竹产业中,科技的运用,增加了竹产业的功能最大化,从竹竿,竹枝到竹叶,竹子的每一个部分都被运用的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二)以政策扶持竹产业

政策上:竹子采伐不用下达采伐限额指标;所有的楠竹在采伐和交易过程中,不用交纳育林基金和维简费。再一个就是生产过程中,林业工程项目全部向楠竹生产倾斜,实行集约化管理,很多山上都利用林业工程项目安装了自动喷灌设施,农民从事竹生产,每亩每年最高收入达6000元,一般水平都在2000元/亩一年。

(三)政府支持竹产业

安吉县政府,确定了打造竹产业这一目标后,咬定目标不放松:第一是在培植竹资源上下功夫,用各种方式鼓励农民发展楠竹;二是每年对竹子生产大户进行评比;三是为了解决本县竹加工资源不足的问题,鼓励本县农民和企业到外地承包竹园,并每年给予重奖;四是要求全县所有干部和公职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和观念。

安吉县委县政府每年年底,都会组团到安吉人在外承包竹林的地方去慰问承包者,并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希望当地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春节还就走访慰问情况,对在外地承包创业者进行重奖,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程度。

四、安吉竹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安吉县竹产业正在形成并已经形成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竹文化,通过对竹乡文化节,旅游宣传等,这些都为中国竹乡打出了自己特有的品牌文化。而这些品牌文化的提升不仅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所提升,同时也是为安吉的竹产业亮出了一张绿色名片。而安吉县地处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等,同样也为竹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优异的条件。

目前安吉县的产业集群典型表现为处于县域经济环境下的块状经济,以椅业、竹制品两大传统产业为主,附加值低,靠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离现代产业集群还有较大距离。要加快推进安吉经济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就是要促进安吉的产业朝现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推进其优化升级。

未来应该逐步推进安吉竹产品从中国制造中心向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环节健全的国际现代产业集群提升。主要任务是提高竹制品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以较强的产业链优势集聚全国的竹子资源。鼓励发展竹叶黄酮及延伸产品、竹质复合地板、竹装饰板、竹家具、高档工艺品、竹醋液等较高附加值产品,大力研发竹材新产品,淘汰低档竹席等落后生产能力。提升中国竹商贸城知名度,建立起较完善的竹资源保障机制。

如今安吉是靠一根竹竿撑起了一方经济,安吉县在未来的地方经济发展中,应该继续延续以科技支撑竹产业,以政策扶持竹产业,政府支持竹产业的道路。安吉县在区域规划中,也开拓了一系列的工业园区,例如天子湖工业园区等。这些整体规划不仅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安吉县未来走特色竹产业生态道路的发展。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大背景下,相信安吉县的竹产业在未来一定能够以一种更强劲的势头向上发展,成为一道以生态立县,以竹产业带动经济的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安吉县地方志编篆委员会,《安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2]顾仲阳,《竹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述评》,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3]经济日报,《浙江安吉县:发展竹产业 一根翠竹撑起一方经济》2010年7月13日05版

[4] 郭玥,《南方竹产业发展调查》,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8月

[5]万斌,2006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 杭州出版社2006年出版

第四篇:连云港市新材料产业培育与发展对策研究

新材料产业和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被认为是引领21世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性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产业。连云港市新材料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资源、区位等优势,是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面临发展重要战略机遇。

一、连云港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特点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把连云港打造成为江苏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注重把创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加强各类创新要素的组织,大幅度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创新产出,认真推进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特别是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增长极,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我市新材料产业领域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余家,2009年实现产值195.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1.3%,已超过生物医药制造业,成为引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硅资源深加工6大系列产品的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硅微粉、石英玻璃管、石英玻璃原料的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石英照明灯具占全国40%以上,集成电路封装用环氧模塑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二)创新能力逐渐增强。新材料领域建有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十一五”以来,累计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83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支撑计划6项,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项,省级以上其他各类计划232项,项目总投资86亿元,新增产值220亿元、利税42亿元;共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30个、省高新技术产品131个,获取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147件。

(三)竞争优势愈加明显。通过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升竞争优势,在逐渐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品的同时,培育形成了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45家。2004年我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硅材料产业基地”、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东海县牛山镇被确认为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乡镇。目前已建成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以及国内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环氧模封装材料、石英玻璃材料、高品质硅微粉的研发生产基地。

(四)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相继建成“江苏省硅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连云港市风力发电叶片检测中心”,正加快推进“国家硅材料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江苏省高性能纤维检测中心”建设,全面促进和支撑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生产力促进机构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以政府为主导,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科技孵化面积达13万平方米;新材料骨干企业与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等11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联盟”合作关系,集聚创新要素的优势已基本形成。

二、推动新材料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抓自主创新,形成产业升级的技术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的新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能力。目前全市80%以上新材料生产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针对我市硅资源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重点解决了绿色封装、石英提纯及多领域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在高纯石英材料、集成电路用环氧模塑封料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推进了硅资源高值化利用和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依靠自主创新,突破了碳纤维及其成套

设备关键制造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已形成年产3000吨碳纤维原丝和1220吨碳纤维的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碳纤维产业化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研制攻关的应用于航天、国防等尖端领域的T700、T800级高性能碳纤维进入中试阶段。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德国第二大风力叶片生产研发企业NOI公司,开发的海上3兆瓦叶片亮相“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并下线量产,正在开展5兆瓦海上风电叶片研制,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生产企业。

(二)抓政策支持,形成产业聚合的载体优势。坚持高标准规划,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对产业基地、科技园区的支持力度,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硅材料产业基地、各类科技园区的平台和抓手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促进区域优势产业集聚和层次提升的有效载体。目前,70%以上的新材料骨干企业分布在基地规划区内,90%以上的新材料领域新产品由基地内企业研制开发。2010年1-6月基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100亿元,占全市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的80%。

(三)抓骨干培育,形成产业扩张的比较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加大引导资金投入,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新材料企业集团。目前,我市新材料骨干企业基本上已发展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企业,如汉高华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环氧模塑料生产企业,东海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石英玻璃管生产企业,东海硅微粉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硅微粉生产企业,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生产企业等等。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这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带动了连云港新材料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使连云港新材料产业由原来的比较单一的以硅材料为主导向以硅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为主的多领域扩展。

(四)抓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我们通过走产业集聚道路,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东海县已基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石英玻璃管、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三大硅材料生产基地和优质压电石英晶体、多品种石英照明灯具两大应用产品生产加工中心,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产业链、企业群,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硅资源产业体系。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集聚了中复神鹰、中复连众、汉高华威、杜仲氨纶、江苏阳光晶源等一批新材料骨干企业,设立了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区,集中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三、新材料产业下一步发展对策

(一)形成新材料基地品牌。坚持以新材料产业化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突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张、整体实力增强、市场占有率提高,尽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以打造江苏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主线,本着发挥现有技术基础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把硅资源深加工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把代表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高纯晶体硅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部署建设一批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服务功能完善、创新企业集群发展的创新型园区,努力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增强重点产业市场竞争力,建成集孵化、研发、生产、试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为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连云港新材料”品牌。到2012年,新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0%。

(二)构建新材料产业框架。以硅资源精深加工、多领域开拓应用为重点,按照低端—中端—高端—终端的产品升级路径,培育和延伸石英玻璃制品、高纯硅微粉、高纯压电晶体及晶体元件、新型电光源及关键材料、高纯晶体硅材料和有机硅等6大产业链,争取5年内把连云港的硅材料产业建设成为体系完整、特色分明、优势明显、关联配套、互为动力的硅材料产业集群,新型中高端硅产品与传统低端硅产品的比例达到4:6以上。围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的需求,在已经取得突破的T300型碳纤维产业化工作基础上,形成材料制备和批量生产的成套技术,实现材料的工艺成熟和批量稳定大规模生产。同时,将T300型碳纤维与

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项目相结合,发挥纵向一体化产业集成优势,开拓国产碳纤维的工业应用,牵动工业用碳纤维制造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上中下游相关产业配套发展。

(三)打造新材料产业“航母”。依托新材料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国际国内新产业转移。鼓励新材料生产企业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以产权、产品、市场网络为纽带,通过改组、兼并、联合,壮大企业的规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资本经营能力。通过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培育和企业集团的建设,实现企业在规模上由小型化、分散化向集团化和集约化转变,在品牌上由争创知名产品向争创知名企业转变,在管理上由家族式管理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航母”和“利益共同体”,推动新材料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到2012年,培植5-10个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全国行业排头兵,形成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20-50亿元的企业2-3家,10-20亿元的企业6-10家。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培育自主研发力量,支持新材料领域中的主要骨干企业建立重大研发机构或重点实验室,支持优势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工程化、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推动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市合作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撑。到2012年,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100家以上,重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新材料产业的主导产品20%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8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产业规划的制定实施,从环境、政策、信息、人才、交通、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入手,优化投资环境。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重点科技创新政策。加速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市级财政资金集中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对新材料产业投入的比例,建成以科技拨款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外资、民资为补充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加快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建设,加大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协会和产业部门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效结合,实现统筹发展。

第五篇:产业区培育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新蔡县产业集聚区

主导产业培育工作总结

新蔡县产业聚集区纪委副书记李勇

近年来,新蔡县产业集聚区以县委提出的“八个一”工作目标为指针,紧紧围绕“把电子产业做大做强”这一有力抓手,坚持布局合理、产业支撑、龙头拉动的工作理念,立足实际,扎实工作,强力推进我县机械电子产业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导产业现状

我县机械电子产业上规模的企业有8家:河南堂福电子有限公司、高普电子有限公司、新蔡县吉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蔡县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台资工业园LED电子节能灯项目、驻马店市环宇电力有限公司、新蔡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河南堂福电子有限公司是我县电子行业龙头企业。该公司总投资2.53亿元,占地277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第一期工程刚竣工,进入试生产阶段。建成投产后可吸纳4800人就业,年产二极管240亿支,年产值可达12亿元。堂福电子一期工程刚完工,老板林总就邀请上海相关行业产品企业来新蔡考察,他下决心把其电子产品配套企业引进新蔡,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台资工业园LED电子节能灯项目,通过我们近1年的努力争取,目前,该项目厂房已建设完毕,厂区内基础设施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按企业预订计划2011年年底可投产。已建成占地面

积达48000多平方米的23栋厂房,已完成粉刷,机械设备有望8月底安装调试。

高普电子厂在原有的基础上,与天津客商洽谈成功,联合投资4200万元共建灿华电子厂。目前通过租赁厂房缩短了投产周期,目前已经投产进行试生产。

驻马店环宇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新蔡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蔡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现在正在积极筹备厂区组建问题,拟引进汽车低压电线生产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与广东客商积极洽谈,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县机械电子制造产业已初具雏形,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下,机械电子制造业已逐渐形成主导产业。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发展合作力

一是成立由县长任组长,产业集聚区、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国土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承接电子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对重点电子项目用地规模、投资强度等进行审核把关,优先确保承接电子产业转移的重大项目供地。二是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和制定了《关于电子产业落户产业集聚区的特别规定》,强化对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落户产业集聚区电子产业项目的考核,加大对规划、用地、税费等六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高度

重视每年召开经济恳谈会、老乡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走出去”,充分利用新蔡籍在外地工作的便利条件,大力推介新蔡、宣传新蔡,使我县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宣传到全国各地,大大提高了新蔡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二)提升服务,增强发展推动力

为确保我县电子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先后派出11个县直部门和6家潜力大的电子产业到外地参加学习培训,扎实掌握业务能力。二是加强调查研究,通过走访电子产业企业,召开座谈会、填写调查问卷等专题调研形式,全面掌握了现阶段我县电子产业项目存在的用工不足、污染物排放难、物流配套不完善等最突出的问题,顺利协调解决了堂福电子企业的排污问题,成功解决了灿华电子的生产用电问题,圆满解决了爱康金属公司在税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为我县电子产业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电子产业形成集群优势,扫清了道路。

(三)强化责任,增添发展的引导力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夯实责任,助推电子企业发展。一是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我们及时把电子产业新政策、新法规、新技术,向入驻企业免费发放宣传资料,是企业及时了解新政策,理清发展新思路。二是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坚持主动服务,着手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着力减少企业运行成本。三是当好信访稳定的“调解员”。我们经常深入基层,全力排查企业周边不稳定因素,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努力把电子产业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区的“火车头”,把电子产业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区的“排头兵”,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根据财力、物力条件和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本着节约土地、环境优美及科学性、前瞻性原则,做好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生活布局、消防、道路、绿化、供排水等建设规划。在集聚区发展规划框架下,进一步加快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评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进度,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力布局,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融资力度,集中财力支持集聚区建设。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机遇,用足用活促进集聚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把产业集聚区建设好、发展好。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努力完善供道路、供排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三)强力招商,集群发展。对在建工业项目实行县领导分包责任制,盯紧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切实解决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厂房、办公楼、设备安装等工程建设倒排工期、顺利施工,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优

势、资源优势,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通过入驻企业和客商的相互吸引拉动和彼此辐射带动,形成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链式发展。

(四)提升服务,优化环境。由主要依靠优惠政策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环境优势,助推集聚区的企业发展壮大。着力简化集聚区建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在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入驻项目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漏斗办结”的服务模式,对入驻企业实行证照手续代办制,做到“只要你来投资,一切手续由我来办”。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重点项目向国家和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实行“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办法,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实行风险资本、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动,逐步建立起政府、银行、社会等多元融资渠道,尽快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

新蔡县产业聚集区管委会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二

下载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研究[本站推荐]

    产业研究 The Industrial Study 我国牛奶产业现状分析 当前一些影响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 层次原因尚未消除,保障奶业稳定和谐发展 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诸多环节存在的矛盾 尚......

    安吉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合集)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作为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安吉竹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安吉的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

    楠竹产业调研报告

    一、楠竹是一项最具潜力的传统产业 实践证明,楠竹是所有用材林和经济林中生长最迅速、成材最早、见效最快、用途最广、经济效益最高的王牌树种,而且一次开发便可永续利用,群众......

    安徽竹产业发展规划(5篇)

    第一节安徽竹类资源概况 一、安徽竹类资源现状 安徽省现有竹林面积34.00万公顷,毛竹(刚竹)林面积为27.7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1.57%,小径竹6.27万公顷,占18.43%;其中,公益林面积8.89......

    竹药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桂府发„2010‟333号 桂花乡人们政府 关于2010年度实施竹药产业建设的总结 一年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

    竹产业调研报告5篇

    解放思想,赶超跨越 ——关于我县竹产业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我县现有竹林面积51.4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0.7%。其中,毛竹林面积50万亩、立竹量7500万根,年产竹材1400万根,竹产业产......

    产业生态圈视角下健康养老产业培育研究论文(最终定稿)

    健康养老产业是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强和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新兴产业,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正处......

    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

    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 [提要] 本文综述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意义及国内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从沧州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沧州临港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