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生态圈视角下健康养老产业培育研究论文
健康养老产业是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强和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新兴产业,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健康养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整体水平偏低、产品类型单一,尚未形成集中的产业链条,明显滞后于消费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产业培育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重点关注产业和项目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相关行业、产业发展环境和区域配套服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难以满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引入产业生态圈概念,应用生态学概念和原理搭建健康养老产业培育集聚发展的核心框架,并以天津蓟县为例说明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层次架构模型
产业生态圈概念从自然生态系统引申而来,在市场作用下,企业遵循优位效益原理选择适合的发展空间,企业和政府基于区域整体利益和发展需求推动产业链延伸融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产业生态系统。
(一)层次结构模型
从图1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由外至里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结构和产业生态链三个层次。内圈的产业生态链是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核心和特点,决定了产业竞争实力;中间圈层的产业生态结构是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健康养老产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外圈的产业生态环境是生态链和生态结构相互作用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健康养老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水平。外圈层对产业生态圈的影响是间接和长期的,内圈层的影响是短期和直接的。
从图2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层次中,消费者即为具有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人群,围绕消费需求形成了核心产业链。生产者则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的企业,包括康复疗养、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健康咨询、旅游休闲健身等,从不同层面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健康养老产业培育的重点。分解者的作用是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运行,消除产业发展不良影响,主要是各类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通过培育、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上的行业和企业,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健康养老产业核心链条。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结构层次中,包括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服务的其他相关行业,如职业教育、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咨询等。配套行业是产业服务功能完善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效益。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环境层次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生态环境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条件,其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决定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程度和潜力,可细化为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条件、人力资源条件、政策环境、相关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是产业生态圈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产业生态圈维度分析
从区域产业培育和集聚发展的角度,袁政将产业生态圈深入细化为以某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包括生产维、空间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相关基础设施、公共维(或政府维)等内容。生产维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和配套协作企业,体现了产业生态链的延伸与合作,以及产业生态结构间的竞争协调。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指为产业生态圈提供科研创新、信息和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机场、通讯设施等。公共维或政府维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提供的金融、信贷、规划等支持政策。多维网络体系将产业生态圈三个层次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符合产业培育的重点任务要求。
二、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圈现状分析
(一)生态基础条件较好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南距天津市中心城区115公里,西距北京市中心城88公里,交通便利,便于对接北京和天津消费者市场。蓟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生态条件优越,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蓟县文化底蕴深厚,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
(二)生产维不完善
健康养老产业处于萌芽阶段,主导行业不明确,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健康服务产品质量不高,医疗服务和养老养生核心产业链条不完善,相关配套产业如职业教育、健康咨询、信息服务等产业小而分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合力。
(三)公共维不断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蓟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吸引北京和天津高端医疗服务资源外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升蓟县医疗疗养服务水平。蓟县正在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试点。三大改革试点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政策和发展空间方面的支持,开拓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科技服务维能力较弱
蓟县医疗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区,乡镇医疗卫生资源分布较少,级别层次较低,针对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要求。蓟县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医师占比不足30%,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护理、家政服务、医疗咨询等人才缺乏。
三、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链培育及路径设计
蓟县适合发展三大行业类型:一是老年健康产业,吸引北京和天津有休闲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发展保健品、营养品、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和老年康复中心等产业;二是营养保健品,借助蓟县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已有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基础,发展营养保健品和绿色食品产业;三是健身娱乐产业,结合蓟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健身和娱乐等产业。
针对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发展要求,设计培育健康养老“特色先行—产业集聚—产业融合”路径,完善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培育发展模式,形成京津冀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一)特色培育期(2016—2018年)
为健康养老产业的起步阶段,重点任务是基于蓟县现有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引入康复疗养、营养保健品和健身娱乐方面的重点产业项目,迅速形成有市场知名度的特色产品。与知名健康养老机构合作,吸引疗养康复为主的产业项目;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结合蓟县特色农产品,创新研发设计具有蓟县特色的有机农产品、保健品等;结合蓟县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滑雪、骑行等健身休闲项目。
(二)产业集聚期(2018—2020年)
在前期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延伸产业链条,集聚相关的健康咨询管理、健康家居、康复调理等行业发展,丰富健康养老产业类型和内涵;加大金融、物流、职业教育等配套支撑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蓟县全域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发挥中心城区、特色乡村和景区的空间功能,形成内涵丰富、模式多样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三)产业融合发展期(2020—2023年)
在“互联网+”和智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安全、智慧和便捷的健康养老消费体系,加速有机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京津冀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
四、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维度建设
在明确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的基础上,结合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蓟县还应加强以下几个维度的建设。
(一)空间维
空间维涉及土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建设、消费市场定位等因素,任务是对产业发展空间做出部署和安排。健康养老主导行业如健康疗养、休闲健身等产业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西北部盘山景区周边和于桥水库周边发展中高端档次的健康养老产业,中心城区做好健康管理和咨询行业。结合蓟县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可在北部山区乡村发展特色化的休闲养老产业。
(二)科技维
完善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功能是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竞争力,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蓟县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吸引北京和天津医疗服务功能向蓟县转移,加强与京津医疗服务机构的对接和合作,在医疗管理、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医疗平台,提高医疗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支撑。
(三)服务维
积极引入健康咨询、科技信息,人才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打造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特色保健品和健康产品的销售推广搭建好流通平台。
(四)劳动维
解决健康养老产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蓟县及周边地区培养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对接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中医药学会等健康产业相关行业协会或学会,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中高端健康服务培训机构合作,支持蓟县发展健康服务业职业教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康服务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护士、养老护理员、高级药剂师、高级营养师、高级按摩师、康复训练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才培训。
(五)政府维
制定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引导产业有序发展。举办健康养老产业方面的商务论坛和招商推介活动,扩大蓟县知名度和影响力。出台产业和重点企业服务政策,特别是金融支持和用地支持政策,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职业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基于“多规合一”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发展策略,保障健康养老产业用地需求,加快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建立健康养老产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便捷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政企关系。
(六)相关基础设施维
提升蓟县与京津冀区域交通的互联互通,更好地对接和服务京津养老市场升级改造国道和省道,打通区域断头路,发展轨道交通,融入天津和北京1小时通勤圈。加大对农村特别是特色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供电、供水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坚持智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的信息和网络设施建设标准,为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打好基础。
第二篇:健康养老产业调研报告
健康养老产业调研报告
健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广义的健康概念,是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产生的,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确的健康观念。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健康养老产业调研报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健康养老产业调研报告
我国养老产业主要有三种形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根据各省市地区的规划,居家养老的形式占比最高普遍在90%以上,其次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今年8月我们调研了以上几种形式的养老机构,结论如下:
未来三年将是机构养老的一个整合过程。机构养老因其资金的投入周期比较长,其盈利见效也比较慢,是政府政策支持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差异化很大,短期内盈利的机构不足10%,其中盈利超过5%的仅占20%。主要原因是资源的配置没有合理利用,空床率较高的一般都是在地里位置比较偏的郊区。业内认为,未来三年将是机构养老的一个整合过程。
地产养老看好有地产资源优势的企业。地产养老是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为一体的社会化养老形式。地产养老相比于传统地产而言,前期投资较少、土地使用更灵活,政府扶持等便利条件。
除此之外,在业态上地产养老更注重配套医疗、体检、护理等相关服务设施。运营模式主要是会员制或租用,会员制更有利于前提投资的回收。有地产资源优势的企业在地产养老上会节约很大成本。
社区养老的核心是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和掌控。社区养老是依托老人所熟悉的社区,在得到家庭照顾的同时,由社区为老人提供稳定的活动场所,以及家庭力所不能及的照顾帮助服务,主要包括文化娱乐、健身康复、学习交流、家政、紧急救助、康复护理等。社区养老更看重资源的价值,只有公益性质的组织才能够参与政府的招投标、更易被街道所接纳,对养老产业参与值利大于弊。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居家养老很重要。居家养老占据90%以上的市场,主要需求是医疗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没有太高的门槛,而医疗护理需要具备医疗资质,办理该证件时间需要1年半到2年的周期。目前部分地区对部分人群的居家护理的支出,可以通过医保,未来有望放松到退休之后即可。
第三篇: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
兴文县培育竹产业研究 兴文县人民政府研究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新概念,要求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表明了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兴文作为一个矿业大县和喀斯特地质结构特征显著的旅游大县,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竹产业可以修复矿区生态毁损,涵养喀斯特地区水源,有效保护水土流失,营造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同时,培育发展竹产业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而市场效益好的林业经济产业。为此,县政府政策研究室牵头,林业局等部门配合对我县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一、发展现状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属于长江上游流域区,东接叙永、北连纳溪、江安,西与长宁、珙县相邻,南与云南威信连界,全县幅员面积1373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2482.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8483.8公顷,疏林地115.2公顷,灌木林地699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226.7公顷,无林地1653.4公顷,森林覆盖率44.5%。全县竹林资源非常丰富,有楠竹、慈竹、黄竹、苦竹、方竹、水竹等30余种,全县竹林面积7270.6公顷,其中楠竹3622公顷,苦竹450公顷,慈黄竹2451.6公顷,水竹491公顷,其它竹类256公顷。由此可见,兴文林业资源丰富,竹类资源同样富集。
从竹产业现状看,培育发展的前景可观。竹笋:2006年全县竹笋产量9550吨,亩产175斤,全年县内市场鲜销610吨,县外鲜销1920吨,县内农民粗加工销售4120吨,农民自己食用2900吨。全县小型竹笋加工厂4家,年加工消耗竹笋560吨,产值211.7万元,加工增值125.1万元。竹材:2006年,全县年消耗楠竹60万根,杂竹2200吨。全县有竹材加工厂4家,竹材加工年产值920万元,获利280万元。竹浆:全县草纸生产手工作坊极少,杂竹消耗极少,全县目前尚无机器纸加工企业及竹压板企业,仅1.9万吨杂竹销往外地纸厂,每年尚有4.5万吨杂竹待开发。
二、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竹资源丰富,竹笋丰产技术差,亩产低。全县竹林面积7270.6公顷,竹笋产量9550吨,亩产仅175斤,离丰产尚有较大的距离。
(二)竹笋销售率低,农民效益低。全县竹笋产量9550吨,除了大部分农户在县内鲜销、粗加工及自食外,县外销售均为外地商到县内现场采购,价格低廉,农民收益低。
(三)竹类加工未成规模,增值少。全县竹笋、竹材尚无深加工企业,粗加工产品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进行生产管理,致使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廉,竹资源增值低,农民收入低。
(四)雪灾造成损失严重。今年1月11日以来,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和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县全境。这次冰雪灾害也给全县森林资源造成了灾难性的巨大损失,县境内尤以仙峰、周家、毓秀、九丝城、僰王山等乡(镇)最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林业受灾面积达50万亩,损坏楠竹32.46余万株,毁坏林木蓄积7.73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4230余万元。
三、培育模式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兴文实际,可采取如下培育模式进行发展:
(一)稳定所有权,稳定竹林承包责任制。实行谁造谁有,允许继承、转让、合股的政策。在发展竹业资源上,县里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所在权上,坚持“谁造谁有,谁造谁受益”的原则,稳定了林权,并允许合理的继承、转让;在培育造竹上,主张合股造林,鼓励大户承包造林。
(二)加强竹资源管理,严格限额采伐。全县竹类纳入限额采伐管理,严格执行采伐逐级审批制度,坚持依法合理采伐,实行县、乡、村三级监督管理,确保无乱伐现象的发生。今年尤其要做好受损林地生产力的恢复,严格控制2008年春季竹笋挖笋量,保证竹林后续发展,尤其是僰王山景区的楠竹密度要保持在180根/亩左右,确保及时恢复翠竹景观。
(三)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调动农民造竹积极性。1999年以来,县里先后启动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县上抓住两大机遇,鼓励农户造竹,至目前,已利用两大工程优惠政策造竹3500公顷。
(四)因地制宜,发展乡土竹种。根据竹类分布特点鲜明,楠竹集中分布在僰王山镇,方竹分布在仙峰苗族乡,慈、黄竹分布在古宋镇、大河乡、莲花镇,苦竹则集中在古宋镇、大坝苗族乡、僰王山镇等。根据竹类分布特点,在竹种规划上采取对号入座,并就地解决竹苗的办法,发展乡土竹种,如仙峰苗族乡近几年已发展方竹0.8万亩,僰王山镇新栽楠、苦竹2.3万亩。
四、发展思路
主要是“133”发展思路:
(一)理清一个发展思路。我县竹产业发展思路是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在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利用竹林资源,优化竹产业布局,创新运行机制,以效益为中心,抓投入、夯基础、建基地、兴企业、强文化、促旅游,加快竹产业发展,推进竹产业升级,着力把竹产业增长的切入点放在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上来,促进竹产业又快又好发展,为兴文经济兴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二)明确三大发展目标。目标一:拟在3年内对现有10万亩低产竹林地加强科学经营,提高产值,新造竹杂竹5万亩,使全县竹林面积达到15万亩。目标二:以市场为导向,建立2—3个标准化无公害竹笋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兴文县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目标三:建立1—2个竹材深加工企业,实现竹产业最大增值。
(三)建设三个竹林基地。第一建设楠竹苦竹基地。以僰王山、古宋镇为重点建立丰产楠竹苦竹基地6万亩。使丰产楠竹林年亩产笋800斤以上,亩产楠竹30-40株,年亩产值1200元以上。丰产苦竹林年亩产苦笋2000斤以上,年亩产值1500元以上。6万亩丰产楠竹苦竹基地年产值7200万元以上。第二建设杂竹基地。以莲花、太平、古宋为重点建立优质杂竹基地7万亩。到2010年,年产量12万吨以上,产值4000万元以上。第三建设方竹基地。在仙峰建立优质丰产方竹基地2万亩。到2010年,力争年产优质方竹6000吨,产值1200万元以上。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夯实竹产业原料基地。在资源培育上加强政策与资金投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农户发展竹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的实施要向竹资源的培育倾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竹加工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竹产业开发,促进全社会的各种资金投向竹产业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实施规模经营。建设趋同,产品趋同,重复投入,低水平、无序竞争是我县竹产业无法做强做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县内竹类产品的经营、加工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实现固定资产、加工技术、人才和市场的整合与重组,克服建设趋同,重复投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不断加强竹材不同部分加工、不同产品加工,甚至是同类产品不同工序的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搞好综合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和系列加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做强做大竹产业。政府为加工企业协调提供土地、税收等多种优惠政策和条件,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建设和服务。
(三)增加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兴竹。首先要大力推广应用笋用林、竹材林、笋材两用林丰产技术,搞好松土、除草、施肥、合理挖笋与护竹、病虫害防治,不断提高林地林地的生产力;其次,要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努力提高竹材综合加工利用率,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成本;三是更新质量观念和管理手段。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等生产技术,按照国际质量体系、绿色食品认证体系、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森林认证体系,建设竹产业基地,管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塑造属于兴文的品牌、兴文的名牌,冲破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开拓真正属于我们的市场,拉动竹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虽然竹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竹类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但我县的竹产业为什么总是停滞不前?关键是没有找到市场,不知道市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没有解决好市场、品牌、质量和生产四个环节的问题。因此,我县必须实施好创品牌、创名牌的市场发展战略,切实解决好市场、品牌、质量和生产四个环节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然后用生产标准化保证质量,用质量打造品牌,维护品牌,用品牌打拼市场,维护市场,用名牌拓展市场。
(五)搞好竹资源综合开发。充分利用竹子的广泛用途,发展综合利用型竹产业。竹子的竹笋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竹材、竹篼可加工成工艺品、玩具外,更可用于建筑、材料、化工、家具、装修、装饰、造纸、医药等各个领域,竹叶、竹箨也可以利用。同时还可以依托竹林开展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和养殖等等。今后我县应广泛开展竹类资源综合开发、竹林经营利用方式和竹子用途利用的研究与探索,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综合利用型的竹产业。
第四篇: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情况汇报
**县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情况汇报
(2017年*月*日)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精神,积极顺应健康养老的社会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创新,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我县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的现状
(一)全县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县是**市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县总人口63.7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7万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6.7万人,年平均增长1.11%。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为4.7万人,占总人口的 7.4%,百岁以上老人86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县60岁以上老人8.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5%,百岁以上老人120人;七年间60岁以上老人占比增加了一倍,远高于国际通行10%的标准。
(二)全县医疗卫生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81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专业妇幼保健院1所,专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卫生学校1所,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所,中心卫生院6所,一般乡镇卫生院9所,综合门诊部6所,村卫生室649所,(一)传统养老项目巩固发展一批。对于以民政部门实施为主的乡镇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17个农村公办、民办传统养老服务机构,在新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县财政继续加大投入,认真落实场所建设、基础设施修缮、医疗服务、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同时,积极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载体,整合多部门资源,开通12349居家养老网络服务平台,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各项养老服务。
(二)医养结合项目探索实施一批。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我们在巩固传统养老项目的同时,也对“医养护”相结合的新型健康养老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实施。例如,依托县民族医院,探索实施了“医护型”为特色的高标准综合型养老公寓——颐天年养护公寓项目,该项目占地1.2万平方米,床位突破200张,入住老人70多人,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再如,依托县人民医院,紧邻其南面,我们建设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宁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占地1700余平方米,服务老年人群1000多人,成为社区养老的新典范。
(三)政策养老项目规划争取一批。近年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健康养老政策性项目的争取工作,尤其是《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河南省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布局规划》等一揽子措施出台后,我们及时研究、制订了相关政策,将健康养老、医养结合等纳入
目前尚无专门健康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标准,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六是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整个为养老服务的市场还不成熟,缺乏有资质的品牌引领,社会办养老服务业效益周期长、风险高,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本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影响,自费购买所需养老服务的理念尚未形成。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将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动力、新优势和新的增长点,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一是注重融合发展。这方面主要是做到“五个”融合发展,即注重健康养老与医疗卫生发展相融合、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与保险业发展相融合、与房产业发展相融合、与旅游业发展相融合,通过融合优化整合资源、拓宽发展路子、放大叠加效应。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优先支持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统筹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鼓励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医养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同时,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用地、金融政策,探索相关制度创新等,多措并举降低养老成本、回应群众期待。
第五篇:基于旅游视角下云南民族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旅游视角下云南民族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09经济学20092035陈宏伟
摘要: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与时尚,茶文化旅游是指以体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茶道艺术为中心的文化旅游活动,是近几年中国旅游业新崛起的文化旅游项目,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云南省茶叶资源丰富,茶文化内涵深远,发展茶文化旅游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开发云南茶文化旅游的意义及优势,进而提出了开发建议。
关键词:云南茶文化产业旅游
1.茶文化产业的提出及内涵
茶文化产业是指富于文化内涵的茶产品和以茶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的集合,泛指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以及其它能够较多体现茶文化特征的行业。如品牌茶叶、各类茶文化设计与设施、茶文化旅游与活动等[1]。深刻理解或揭示茶文化产业内涵,对于正确把握茶文化产业并促进其形成和发展,具有现实之意义。茶文化产业是一个以茶文化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对茶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的新型产业概念,是通过对茶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打造成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由于茶文化资源利用的可共用性,因而在构建多种茶文化产业上发挥作用,其中利用名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品生产、品牌的形成最具典型意义。2 发展云南茶文化产业的意义
2.1茶文化是茶经济的深层次推动力
2.1.1茶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型产业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茶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只是处于类似酒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这样一种层面上的理解。事实上,这种成为附着物的文化只是有形商品的增值物,是增加商品附加值的手段。今天的茶文化内容更加丰富,也为茶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茶文化产业中的茶文化产品部分包括有文化内涵的茶田、茶楼、茶叶店、茶叶、茶艺术品,各类茶文化设施、器具,茶叶包装、广告宣传册以及茶文化报刊、书籍等等;茶文化产业中的茶文化服务部分包括茶文化信息传输、咨询服务,满足人们品茗、休闲、观光、旅游、饱览山河美景需求以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服务性活动等等。
2.1.2深厚的茶文化内涵成就茶叶商品的高价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文化与消费相结合,这样的消费就容易持久、稳定,而且能进入较高层次、形成茶叶商品的高价位,茶叶的高价拍卖就是例证。
2.1.3茶文化可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人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意味着茶作为物质生活,是大众化的;说“琴棋书画诗曲茶”,也说明茶作为精神生活,是属格调高雅的。可见,茶文化消费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结合。[3][2]
2.2茶文化产业兴起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2.2.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我国的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普洱茶、龙井茶等被开发利用的名茶不到1/3,尤其是涉足茶文化产业的一些新闻、旅游、文化艺术等行业,远没有达到群众广泛参与的程度,开发的茶文化产品和茶文化服务项目尚没有形成气候,缺少大量茶文化专业从业人员,对茶文化包装、促销和品饮还没有弓l起足够重视。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建设,能有效解决茶文化资
源开发利用率低、茶文化氛围不够浓、茶文化服务意识不强等一些突出问题。
2.2.2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茶文化产业建设突出的功能在于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在[4]此基础上使门类齐全、服务规范,降低茶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不仅
如此,也有利于改造传统茶产业,延长茶产业链,提升茶产业的档次,形成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的茶王赛、茶艺表演、产品展销会、名茶品尝会、新闻发布会等,既弘扬了中华茶文化、充分展示各地茶乡风采、提高茶区与茶叶的知名度和声誉,又促进了茶农种好茶、制好茶、卖好茶,拓展茶叶市场,增产增收。
2.2.3传承中国优良文化
中国茶文化同样传承着五千年的文明,茶文化中有许多优良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如古朴浓郁的品饮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民间,茶风、茶俗,客来敬茶的传统,以茶会友等等。我们要用经济的眼光来审视和梳理茶文化资源,认识历史和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优势,深化茶文化研究,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茶文化内涵与时俱进,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生活质量。
2.2.4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据统计,我国农村大约有1.5亿富余劳动力,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已有8000多万人,在城市下岗人员增多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寻找工作岗位将更加困难。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都对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门路工作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帮助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但是完全解决其就业与再就业问题还需要时间和努力。促进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和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带动茶产业的兴盛,有利于把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扩大就业更好结合起来,鼓励人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多种灵活形式就业。
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发展又源于经济的繁荣。当今发达国家正步入文化和精神时代。在我国,最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茶文化正成为当前大众精神生活的主流文化,因此进一步研究发掘民族茶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尤其对建设和谐边疆意义至关重大[5]。云南民族茶文化在上千年的文化交流中,在充分吸收了内地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虽保持地方民族茶文化特点,但它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茶道精神是一致的,同样是由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所养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在过去对民族关系及社会的和谐有着非常突出的影响,在今天云南民族茶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内涵,同样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最可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样对今天云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产生着
[3]突出的影响。[2]
3.1茶资源丰富
云南省地形地魏复杂 气候与生志系统多样,荣种茶类繁多,民族风情异彩纷呈t这些自然人文的因素相结合,构成丁云南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资源 云南是中国茶叶大省,茶种资源无论是野生的、过渡的,还是栽培的,已发掘利用的有约200个品种.除了有 滇红、瞢洱 老牌名茶。更有一大批茶叶新秀,如:“女儿环、绿海雪松”、绿海自梅、绿牡丹、“金针”、“银针,墨针、绿琳、“玉蝶、“早春绿等。这些茶韵昧各异,魅力无穷.是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的瑰宝。
3.2 茶文化历史悠久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生长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的香竹箐古茶树.耐特高达3750年是目前存活于地球上的最粗大茶树。云南茶叶商品生产蛤于汉丰西蕃之用普荣已自唐时”,唐樊卓的蛮书说“祭出银生矗髭界诸山,清代达到鼎盛,荼为滇之所产以资利赖者电。在云南,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遍布横断山脉和云南高原.千百年的茶叶生产,加工、饮用,多民族的参与和创造,膨成了蔚为壮观云南荼文化。在夸天,如果我们要进行茶树起源,荣树驯化栽培.茶树自然传播等的研究,要进行茶文化的寻根探源 必须从云南人手。
3.3茶文化民族性鲜明
云南省的各个民族酷爱饮茶 民族茶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国最大的茶文化宝库。据载.人粪最
早的种茶民族,是云南的礁人。由于各民族的地城、信仰,习俗不同,他们对故茶的托情寓意。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备具特色的民族茶礼、荼艺,饮茶习俗及礼仪,如:布朗族的青竹茶;白族的三道荣,烤茶 基诺族的凉拌荼、煮茶 景颇族的鲜竹筒茶 垃祜族的烤茶 竹简香茶、糟茶一僳僳族的油盐茶、雷响茶。佤族的苦茶,擂茶、铁扳烧茶 彝族的陈茶纳西族的龙虎斗荣、糖茶 拙龙族的竹筒打油茶,独龙茶,水族的罐罐茶 傣族的竹筒香茶。哈尼旌的煨酽茶,煎荼、土锅荣、竹筒茶等,充分展示了荣饮的民族特色。[6]
3.4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茶是自然界的灵物.自古以来,云南各民族把茶种在森林里,对水土保持 经济生产、居民生活、优良生态环境的营造大有裨盏,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良模式,充分反映云南备民族的高度智慧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为当今追求的茶生产生态化和可持绩发展提供了范例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是发展云南民族茶文化的根基,也是文化生态旅游的立足点。澜沧江中下游和以昆明为中心的滇西南荼区,怒山,无量山 哀牢山三大山脉和怒江,澜沧江,红河三大水系由北向南呈扇形展开,其间遍布千年野生古茶树 过渡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构成了一个茶树的基因库与茶文化的“博物馆。[7]以旅游为依托的茶文化产业模式
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茶文化旅游资源在物质基础和精神实质方面都蕴含较为丰富的生态观,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形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背景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
4.1乡村生态旅游与中国茶文化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旅游形式。“尊重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旅游思想与中国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生态旅游强调社区参与[8].乡村生态旅游应在保证环境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弘扬中国茶文化,在乡村生态旅游中融人茶艺茶道。把形式的表演转变成为人们的一种身体习惯、精神需求和文化观念。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不仅可以弘扬中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还可以使乡村生态旅游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理念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只有围绕乡村生态旅游这个主线,以茶文化“天人合一”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基础,从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弘扬中国茶文化,在乡村生态旅游中融人茶艺茶道。把形式表演演化成人们的一种身体习惯、精神需求和文化观念,这样不仅可以弘扬中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还可使乡村生态旅游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理念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具有地区优势的乡村生态旅游之路,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4.2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的组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组合的特征。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以休闲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9]。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休闲性极强的、集茶园林观光、茶艺、茶道、制茶工艺、民间饮茶习俗、茶歌舞、茶鉴赏等为一体的组合性体验产品。由于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组合也就有其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组合的特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横向组合(即组合的广度)应包括:以茶景观、茶文化、茶艺术等为吸引物的核心部分,以及围绕这一核心而设计的其他旅游产品和食、住、行、游、购、娱产品。纵向组合(即组合的深度)应包括横向层面各大类产品自身所包涵的丰富内容及旅游项目,如:茶景观产品包涵的名山胜水、茶园、茶馆、茶加工厂、茶博物馆、茗具观赏游等项目;茶文化产品包涵的茶道、茶节庆、茶礼俗、宗教茶仪等文化活动;茶艺术产品包涵的茶艺表演、茶歌、茶舞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的连接和价格档次的区分,组合出突出茶文化旅游主题,展现茶文
化自然、清幽、恬静等文化内涵,能够满足各消费层次旅游者需求的整体旅游产品[10]。
4.3搭建休闲生态茶文化载体
茶文化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茶文化产业是现代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崂山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体现文明、优雅、平和、轻松的休闲主题,使人们从茶文化活动中获得身的舒适自由和物质生活的享受,唤起人们对优雅情调的体味,满足人们对儒雅悠闲生活的向往,回归追求幸福健康的本源。结合崂山实际,可以规划建设体现休闲特色的生态茶趣园,选择景区内条件较好的茶叶种植基地或生态茶园,结合旅游的需要,通过林、茶间作,药、茶结合,花、茶混栽,果、茶套种,依山傍水顺势,巧设人工景点,将茅棚、竹楼、小木屋、简易茶舍等点缀其间,使之成为天然绿色植物园,成为名茶品种示范园,成为游客休闲体验的生态茶趣园。[11]
4.4塑造交际茶文化载体
茶文化是文化互动的重要桥梁,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12]。把云南茶文化建设好,必须高度重视茶文化的交际功能,特别是要适应现代城市居民向往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趋势,通过发挥茶馆、茶艺馆等载体的功能,为人们的互动了解搭建一个平台,满足人们放松压力、寄托精神、凝聚友谊的高层次需求。在这方面,可考虑建设三类茶艺馆:一是都市茶艺馆。把都市茶艺馆作为云南茶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在重点商务区、居住区,引导社会力量建设风格各异、主题鲜明的茶艺馆,展现茶文化的高品位和亲和力,使之成为都市生活的文化新宠。二是景区茶艺馆。茶艺馆与景区景点结合,是一个很重要的经营特色和优势。应立足崂山实际,在重要景区景点开辟供游人休息品茶的茶艺馆,使云南茶文化与景区景点的景致融为一体,让游客得到品茗与观景的双重满足。三是农家茶艺馆。适应人们追求自然、返朴归真的情结,引导景区茶农发展农家茶艺馆,以朴实的经营风格,营造融茶园、茶馆、茶俗体验于一体的独特氛围,为都市居民在节假日提供休闲体验的场所[13]。
5加快推进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的措施
5.1加大野生型茶园和古茶树保护工作,确保云南茶树资源的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茶产业
倡导对云南古茶树资源以“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保护古茶树、野生古茶园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要加强对古茶树资源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古茶树、野生型茶园价值的宣传,增强保护古茶树、野生型大茶树自然文化遗产意识。对古茶园、野生型茶园要根据现存古茶树、野生型大茶树的密度、初步估计的树龄进行分类管理;对古茶树、野生型茶园严格按有机茶园的标准进行管理;对古茶树、野生型茶园外围的荒山荒地合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云南古茶树资源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由于当今国际市场对有机茶产品的需求旺盛,野生型茶和古茶树的鲜叶是制作有机茶产品的最佳原料。因此,对云南野生茶及古茶园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5.2对云南特有的民族茶文化进行再次深度挖掘,使之更符合旅游开发的需要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植茶、采茶、制茶、饮茶、用茶、运茶、卖茶等茶事活动中,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典、歌舞和饮用茶的习俗。结合旅游开发,要加强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婚礼茶俗等茶事活动的宣传包装,以云南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传奇典故色彩渲染,彰显云南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生活情趣,使民族茶文化完全融入旅游项目建设中来,进一步提升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美誉度及知名度[14]。
5.3将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有机的融入到旅游中,使茶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和普及
要把发掘弘扬民族茶文化同促进旅游产业提升结合起来,利用少数民族节庆,举办“茶王节”、“斗茶大会”、“祭茶祖”、“茶博会”等茶事活动[15];通过各种媒体和旅游促销活动,大力宣传云南茶叶历史、文化;开发西双版纳古六茶山茶文化历史遗址、古茶重镇、勐海茶马古道主题
文化公园和普洱茶都,把茶文化同旅游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旅游产品,通过茶文化旅游活动,向游客宣传云南茶文化,扩大云南茶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促进茶产品销售,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6.结论
我国的旅游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茶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茶文化旅游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兴事物。云南省作为我国茶叶的最大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开展茶文化旅游。将普洱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新的旅游市场,促进茶叶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双向发展。茶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是突出了文化的投入,随着消费水平的纵深发展,必将带动茶文化产业和服务等领域的精神消费的提高,也就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做大做强茶文化产业,使之成为云南的特色、富民产业,同时也将更好地传承宜宾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使云南这个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焕发出新的茶文化神韵。
参考文献:
[1]龚永新.茶文化产业是这样提出来的——对茶文化产业内涵的揭示.广东茶业,2010,(3);36-38
[2]敏塔敏吉.普洱市少数民族茶文化浅析.中国茶叶,2009,(5);36-37
[3]郭丹英.云南茶文化考察记略.茶叶,2009,35(4);250-253
[4]龚永新.弘扬茶文化 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4);97-99
[5]蒋文中,龙翔,仇学琴.论茶文化与云南民族关系及边疆和谐发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4);89-94
[6]和献中.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52-57
[7]宋惠平.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浅论.民族论坛,2007,(2);48-49
[8]王薇.乡村生态旅游与中国茶文化——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昆明大学学报,2005,16(B10);92-95
[9]文南薰.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云南财经大学学
报,2007,23(2);81-85
[10]陈林.宜宾市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商业时代,2011,(33);131-133
[11]贾秀禹.云南普洱茶文化旅游可行性分析与建议.民族论坛,2008,(10);42-43.[12]牛玉芬,刘天真,殷梅.崂山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76-79
[13]舒曼,项春霞.竞争环境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农业考古,2005,(4);6-9
[14]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学术探
索,2007,(1);137-140
[15]浦绍柳,李云锋,韩丽等.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民族茶文化旅游.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29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