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4 06:3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第一篇: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作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加,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解读关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内容。

关键词:休闲旅游,农村经济,环境建设

一、背景

乡村休闲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1)先天优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2)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对

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3)发展前景: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多年实践的积累为乡村旅游夯实了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很多地区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五大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旅游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重要选择。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短途旅行,旅游消费方向的转变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为深厚、最为广阔的根基。

二、内容

(1)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定义: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随着人们出游频率的增加和出游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化的普及,自驾游、自助游、房车游等各种新兴的、休闲性质的出游方式层出不穷。我国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乡村是我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地区,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是旅游业的一朵奇葩。随着旅游业与农村、农业的不断融合,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成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用、满足新

兴消费需求的朝阳产业。

(2)2017年中央1号文件相关内容: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三、特点

1、乡村性。乡村旅游活动发生于乡村及附近地区,以田园风光,农事活动,农业技术,农业产品,乡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为依托。

2、参与性。乡村旅游重在体验。

3、差异性。表现为地域和季节两个方面。

4、目标市场是城镇居民。

5、费用低。乡村旅游的成本低,消费价格低。由于大众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政策与制度法规的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四、类型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化和规模化趋势。综合国内外乡村休闲旅游的现状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休闲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乡村自然风光游 这种类型主要以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为内容,旅游形式有爬山、滑雪、划船等,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从而得到身心的舒畅和愉悦。

(2)乡村民俗和民族风情旅游 乡村民俗旅游以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民俗文

化、民间工艺和节庆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从而吸引游客了解乡土民情、民族文化以及乡土文化,感受乡村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自身修养。

(3)参与型乡村休闲旅游 这一类型的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主要是游客通过亲自参与比如渔场捕捞、游览特色产品果园,采摘特色产品,品尝特色美食和赏析花圃中的盆景等活动,在领略了田园乐趣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劳动丰收的喜悦。(4)农庄旅游或农场旅游 农庄旅游主要依托休闲农庄,为游客们提供各类的休闲场所,比如说“以名茶或者品尝特色农家菜为主要内容的农庄旅游。农场旅游主要是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使游客徜徉在幽雅清静、舒适宜人的绿色空间里”。另外,游客还可以体验农牧场生活,领略不一样的地域乡村风情。

五、意义

(1)有利于农村产业机构的优化,是生产多样化的体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产是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休闲旅游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以耕养农的单一产业模式,在保证农村生产的前提下,介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乡村旅游,是二者相结合的切入点,在拉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经济的出现,适应了农业产业产业结构多样化的要求,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因此,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小康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很多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地涌入城市。这一方面给城市建设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城市拥堵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可以就地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为他们在家门口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乡村休闲旅游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乡村休闲旅游需要有“一条龙”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的管理人员,而且还需大量的服务人员。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的现象,而且能够有利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稳定、和谐发展。

(3)有利于增加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乡村休闲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势态。从乡村休闲旅游的现状出发,加强环境立法的管理,同时让每个人都知道自然生态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加强思想教育。把真正的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当成是一种崇尚自然、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教育活动,把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对环境意识保护宣传的学习,科学教育的普及,以及精神文明的内容,作为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的核心来抓。真正使人们做到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4)有利于打造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有利于打造民俗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国家级旅游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借助草原婚礼节效应,深度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内涵,加大对农村牧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在查格达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历史古迹,展现蒙元文化,打造冰川小镇;在巴润嘎查,以现代农业园为中心,将田园乐园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着力发展民宿旅游,使其逐步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乡村度假风景区。

有利于发展创意农牧业。依托额仑草原,着力发展草原牧家乐、蒙古大营等实力品牌。同时,将原生态额仑大草原与创意种植业相结合,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牧业,巧妙利用油菜、油葵点缀绿色草原,发展农田艺术景观等创意农牧业。

有利于发展农家乐森林生态旅游。依托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等优越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开拓家庭旅游项目。同时,加大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积极推进静湖湿地公园、望火楼生态公园及矿山公园建设,努力构筑苇溪连片、湿地相间、水系环绕、绿荫棋布的生态系统。

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乡村休闲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将农业等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掀起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契机。世界各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经验已经相当成熟,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1)盲目开发,产品层次低(2)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规模效益(3)政府认识不到位,管理理念落后(4)市场定位不准

(二)缺乏对自然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离不开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整洁的乡村环境。由于一些地区的政府或者经营者没有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导致盲目开发;另外乡村教育的落后,人们文化水平、环保意识较弱,使得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在旅游区周围滥采乱伐,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到处排放,严重影响了乡村休闲旅游区的质量,不能满足游客欣赏美景、放松心情的需求。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不完善

(1)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2)服务人员素质不高(3)宣传营销策略不到位

(四)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不健全

(1)缺少政策支持和法规约束(2)卫生管理等制度不健全

七、对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1、统筹各方利益,改善基础设施;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定位;

4、注重引进人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供优质服务;

5、挖掘地域旅游特色,打造旅游新亮点;

6、结合本地实际,打造自己的乡村休闲旅游新亮点,走品牌化战略;

7、加强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力度,强化品牌营销;

八、解读与建议

(一)解读与认识文件内容

(1)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解读:可以看出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历次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2016年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而2017年却在次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这标志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另外,我们在利用乡村各类资源时,要大胆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2)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解读:我们可以根据乡村的不同特点,延长产业链。制作富有乡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产出该乡村独有的特产产品,挖掘乡村休闲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效应,最大限度地打造出品牌。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老基地,这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近年来面对城镇居民对休闲旅游产业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吸引游客。政府之所以下大力气支持乡村民宿的发展,除了乡村民宿可以提高乡村旅游食宿接待能力外,对带火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3)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

解读:因为当前,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乡村旅游模式存在的经营小、散、乱等问题,可以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本村集体成员之间的流转,包括出租、转让、兼并、合伙、股份等形式加以改善,这种流转现行法律和政策都是允许的。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其实,这已经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进“旅游+乡村休闲”产业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例如,在重庆大足县,当地依托大足石刻等知名旅游区,开展土地经营权改革试点,试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其做法是,把分散于几十个村子的经营性建设用地集中起来,形成大约3000亩的集中用地,在大足石刻旅游区周边形成了3000亩集体建设用地,开展集体经营与开发,实现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农民再按股权进行分成,真正发挥了旅游业在地区经济中的综合带动作用。

(4)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

解读:乡村的服务设施一直是一个短板问题,如何快速提高乡村进入性与居住便利性,政府一方面很重视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另一方面不断转化思维,从原来的纯补贴性单方投入,到利用社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建设,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

解读: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2016年,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平均全国每人一次,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乡村旅游收入达4000亿以上,乡村旅游事业体超过200万家,但火热的背后市场问题逐渐出现,单纯的鼓励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监管规范,促进良性发展。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6)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解读: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兴起,但由于过度开发和利用,很多具有自己特色的少数民族村落逐渐淹没,甚至消失。乡村的最大魅力除了在于山水

环境外,还在于穿越时空传递的文化气息,文化保护不仅在于普查、保护,还更应该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利用乡村的各种资源的同时,我们要保护好乡村净土,继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刘邦凡.论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C].东亚公共行政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2.[2]赵真,王帅.国内外拖拉机发展现状及趋势[D].河北:燕山大学,2011.

第二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以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

专业:城市规划

学生: 指导老师:

摘 要

近些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闲时自由时间的加多,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国内休闲旅游的新热点。如何在与之出现的产业单一,无法形成积极盈利等问题中寻找突破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其中的关键。怎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确定自身的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是笔者想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等资料的前提下,以武胜县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分析了其现状、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策略等,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产业 发展模式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White Ping Resort Dragon Case

Major: Urban Planning

Student: Zeng Rui

Supervisor: Guo Yanro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and people free time and more spare time,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hot spot of domestic leisure tourism.How in the industry with a single, unable to form a positive earnings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breach,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key.How t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combined with the rural tourism market demand, determine its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the author wants to discuss and solve the problem.This article in combing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rural tourism, and other materials under the premise of Bai Ping dragon resort in wusheng coun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development strategy, etc.,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Key words: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II

目录

1导 论....................................................................1 1.1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1 2白坪飞龙度假村现状......................................................1 2.1 基本情况............................................................1 2.2现有资源.............................................................1 2.3 公共设施现状........................................................2 3 白坪飞龙度假村SWOT分析..................................................2 3.1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优势..............................................2 3.2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劣势..............................................3 3.3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重要机遇..........................................3 3.4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威胁..............................................3 3.4.1 临渝地区的竞争....................................................3 3.4.2 市场准入的挑战....................................................3 4 白坪飞龙度假村产业发展策略..............................................3 4.1农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3 4.2乡村旅游业...........................................................5 4.2.1度假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5 4.2.2 度假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5 5 总结....................................................................5 参考文献..................................................................6 致 谢....................................................................7

III

1导 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不停发展的城市和人们不停加快的生活节奏,很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在周末或者节假期选择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朴质闲适的特色,通过满足现代都市人向往田园的心灵诉求而变成旅游业的重要分支[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以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为主要目的,综合分析目前白坪飞龙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其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确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对策及基本对策。本文在认真分析白坪飞龙度假村的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供建议和策略,对其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

本文通过对武胜县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联系现有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产业的现状,把乡村旅游和农业经济相互联系,形成产业模式的新格局,成为以农业产业为主导、以创新旅游为推动、以农村文化体验为特色的产业旅游[2]。

2白坪飞龙度假村现状

2.1 基本情况

白坪飞龙度假村位于四川、重庆两省,南充、合川、遂宁三个市的接壤处。度假村地处武胜县域东部,嘉陵江以东、万乐路以北区域。度假村北靠岳池县,距离成都市220公里,相隔重庆市90公里,相隔南充市54公里,距离广安市39公里。

第一产业为生猪养殖、桑树种植、柑桔种植、蔬菜种植业,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相对集中的生产区。度假村现状第一产业以白坪乡的甜橙生产基地和飞龙镇的蔬菜基地为主。在度假村东南部飞龙镇、百坪镇、猛山乡等乡镇建有现代农业园区。整个园区分布在省道两侧,交通便利,现状农业基础良好。在鸣钟、双星、沿口等三个乡镇建有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度假村内第二、三产业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集市为主。

2.2现有资源

度假村水资源丰富,东靠嘉陵江,加上分布在山涧沟谷的小溪,构成树枝状河网水系。其中,长滩寺河作为嘉陵江左岸一级支流,从区内东北飞龙乡入境,流经飞龙、三溪、鸣钟、沿口等乡镇,是全县水电资源开发最好的河流。

度假村内也具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盐卤、金和建筑材料等。盐卤估算蕴藏量丰富,但已停产。嘉陵江河道的砂石较为丰富;金矿规模小、品味低。现在许多乡镇企业和家庭的小规模的采矿方法,产量非常低。

度假村有天然森林资源。药材有香附、半夏、补骨子、白芍、枳壳、苡仁,甘蔗、麻、烟叶、生姜、蔬菜等经济作物;经济林木有橙、桔、柚、柑、桃、梨、苹果、樱桃等;珍稀树种有银杏、香樟、油樟、楠木、檀木、红豆树、杜仲、银桦、相思树等;野生动物有长吻鼹、蝙蝠、黄鼬、果子狸、狐狸、獭等。

度假村周边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很突出的特点,种类多样,格调高雅,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文化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以鸣钟桃花山为主,人文景观则以嘉陵江第一古镇——沿口古镇,还有飞龙武庙、观音阁寺庙等景点及鸣钟桃花节等传统旅游活动。

2.3 公共设施现状

近年来,度假村内初步形成了城乡贯通、出口畅通的交通新格局,区内省道304、县道沿三公路、沿罗公路、岳武路畅通,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对外交通较便利,各乡镇及大部分村均通公路。

度假村地势平坦,地面海拔小起伏,和村里地区丰富的植被,许多景点,非常适合推出自行车休闲和健身活动。综合度假村内的各类资源要素,在与生态布局和功能区划密切相关的基础上,以村公路、拖拉机耕路、路基、花卉、苗木基地的快捷方式已形成,休闲、观光建设、健身类、各层次鲜明的绿色之路,建设覆盖体育、乡村文化、旅游等多功能的绿道网络系统。

在生活步行系统规划中以方便村民在集中居民点内出行为主,主要结合集中居民点建设进行规划。度假村内有以连接度假村内各个生态景点为主休闲游道系统,主要以游客的参观路线进行规划。步行道步行道路面主要以生态路面为主,并具乡间野趣。白坪飞龙度假村swot分析

3.1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优势

区域交通优势有位于重庆的“1小时经济圈”三圈层;省道304、南渝高速公路穿越度假村,距重庆主城区90公里,距重庆两江新区约70公里,距南充54公里。产业方面水产、蔬菜、生猪、蚕桑的四大特色产业已经初步形成,显现出来了城市导向型农业的基本特征[3]。并且拥有政府支持,在未来政府重点发展地区,能够得到政策扶持,所获得的资源力度也会有所增加[4]。

3.2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劣势

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素质,关注土地和就业,部分农民的土地不能流转造成建设用地指标无法置换,集中的居民点难以建成,引发土地矛盾,产业需要进行空间、功能的大整合与提升[5]。并且原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尚未形成联动,导致产业集群没有实现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的基础设施建设短[6]。

3.3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重要机遇

国家将加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和政策倾斜,试点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发展项目,逐步扩大试点地区,城市和农村发展继续升温[7]。成渝度假村、成渝经济区有能够获得相关政策突破的空间。在两江新区的成立,进一步拉近了试验区的距离和城市中心区,城市功能溢出对试验区的发展机遇[8]。而新增的高速路极大的缩短了度假村与大中城市时空距离,为其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基础。

3.4 白坪飞龙度假村发展威胁

3.4.1 临渝地区的竞争

临近重庆地区农产品的成长与地理自然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及社会经济背景都十分密切。在城市之间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类似的相当强,甚至导致行业领先的产品生产也非常相似,目标市场和大量的收敛,这使得临渝地区的产业竞争激烈[9]。同时,临渝地区都想在重庆产业转移中分一杯羹,竞争空前激烈。所以,度假村想要一步步占据了具有优势的有利位置,将面对严重的跨区域竞争和挑战。3.4.2 市场准入的挑战

做为重庆农副产品保障基地、进入重庆产业和增大出口的创汇农业的比值,增加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这是度假村的最优的行动方向[10]。重庆的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接入方式也越来越细化、规范化和组织化。农业生产和管理仍然是基于传统的思想和方法,这在将来的发展中会有所阻碍[11]。白坪飞龙度假村产业发展策略

4.1农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产业方面需要结合度假村现状产业,制定相应规划目标和发展定位。首先,我们要加快农业研发孵化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形成城市和农村生活的进一步整合,形成拥有美丽的生态环境的新农村;其次充分利用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再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把统筹城

乡、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进行配套完善。

1.观光农业

通过农业发展和农村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增值,借此平台发展有机食品,展示交易、规模化种植、产品研发、私家菜园、采摘区、教育科普、文化休闲娱乐等[12]。通过区域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打造重庆及周边市民的休闲度假基地,有效提升度假村对外形象,发挥度假村作为重庆市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优势,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对于解决区域农民就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武胜城市形象具有极大的推送作用[13]。

2.创汇农业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迅速的向农业渗透,致使以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和生物能源技术为代表高科技农业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层次的科学技术改造,使得农产品生产和农业深加工产品具备了很高的科技含量,农业产品和农业技术具有高度科技附加值在农业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当今国际市场上不断的被越来越多的方面认同,并逐步由技术发达地区向技术偏低地区倾斜[14]。同时受地理差异化的影响而导致的农业资源分布不均也使得资源稀缺地区希望从区域或国际市场上获得农业资源的补充,这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为农业跨境货币交易,农产品的对外交流[15]。

3.“整体流转”模式

土地以股份形式统一到专业合作社。其股份分家庭股与集体股,以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的为家庭股,以集体的机动地、四荒地入股到合作社的为集体股,并明确了家庭股与集体股的数量和权益[16]。集中起来的土地由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

4.“公司单定”模式

以“农户养殖、协会服务、公司营销”的模式,联合养殖大户,注册人和家畜品牌;以“公司+大户”的形式,建立“公司定单,农户养殖,品牌营销”的机制,进行品牌经营[17]。通过入股或土地流转所收益的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帮扶基金”,制定相关规定和协议,为有能力、勤奋、诚信的村民提供一定限额的无息贷款,发展订单式生产,确保农民具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5.“公司托管”模式

在农户入住新型社区前,公司与村民小组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公司负责统一选种、统一育苗,村民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和规程进行管理,每年由公司发给村民管理费;村民住进新型社区后,公司与村民小组签订正式土地流转合同,公司根据不同肥力地块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村民将果树托管给公司,由公司对挂果树给予保底金,盈利每年按10%分红。同时,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可进协会,协会与公司签定服务合同,按照标准

对果树进行生产管理,由公司支付管理费。村民收入主要为土地租金、果树托管保底金、分红收入、务工收入(园区务工和外出务工)、管理收入等[18]。

4.2乡村旅游业

4.2.1度假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看,加快度假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确保武胜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从度假村发展的需要看,乡村旅游是该地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必然成为度假村旅游最具成长空间的新特色[19]。从实现价值的途径看,发展乡村旅游是度假村实现农民增收,能够实现土地增值的有利道路。

4.2.2 度假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

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突出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实施品牌化战略,增强临渝地区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着力把度假村打造成为临渝地区示范样本。结合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引进实力业主,整体连片开发。重点打造高端生活第一居所和度假投资第二家园,突出健康度假特色,创新生活方式。

结合村域西部已开发的合作社和蔬菜大棚等,进一步拓展用地,形成规模化种植的特色蔬菜基地。建立起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依托村域东面已开发香米以及西南部现有的优质水田发展优质水稻基地,大规模的香米、玉米以及油菜种植可形成乡村味浓厚的农业观光基地。

推出全年水果采摘活动: 4-5月份推出草莓采摘,6-8月份推出蓝莓采摘,7-9月推出葡萄、梨、桃、李等水果采摘,9-11月份推出柑橘采摘。已有的花卉苗木区以红枫、樱花、海棠培育栽种为主,未来结合土壤条件及产业需求形成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专业化花卉苗木基地。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周边发展自身乡村旅游,可以

利用广遂高速、广武潼安资成高速,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交易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务,搭建度假村交易平台。建立展示交流平台,建立以会议、展览、节事为主题的会展业。总结

乡村旅游能够通过其特有的田园感受和质朴的农家情怀给人以放松闲适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产业,让农业资源依靠这种形式实现自身价值的提高[20]。而随着人们向往自由闲适的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与之而来的关于旅游产业的盲目开发,产业模式单一等问题也等待着解决。本文在梳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等资料的前提下,以武胜县白坪飞龙度假村为例,分析了其现状、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策略等,希望能够为我们国内的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毕春梅.成都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研究[D].西华大学,2014.[2]蒋薇.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乡村旅游产品升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3]王素洁,李想.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决策探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1,03:59-69+90.[4]马立.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5]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1597-1605.[6]Tongqian Zou,Songshan(Sam)Huang,Peiyi Ding.Toward A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Tourism: the Chinese Experience[J].Int.J.Tourism Res.,2014,163:.[7]Alenka Verbole,Stuart Cottrell.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ase of a negotiating process in Slovenia[J].World Leisure Journal,2002,442:.[8]黄郁成,黄光文.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02:73-76.[9]郑杨,周志斌,朱莎.近5年中国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5:19-26.[10]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08:104-111.[11]DonaldG.Reid,Heather Mair,James Taylor.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J].World Leisure Journal,2000,422:.[12]Emese Panyik.Rural Tourism Governance: Determinants of Policy-makers’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Planning & Development,2015,121:.[13]Ling-en Wang,Sheng-kui Cheng,Lin-sheng Zhong,Song-lin Mu,Bijaya G.C.Dhruba,Guo-zhu Ren.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Principles, models and the future[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3,101:.[14]陈雪钧.国外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56-59.[15]张祖群.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4,08:307-314.[17]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19]张文,安艳艳,李娜.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问题及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3:17-24.[20]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02:336-339.致

本论文完成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在此特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最真挚的感谢。首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郭艳荣老师,感谢在学习期间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教诲,使我受益匪浅。其次也很感谢我的生活中的好朋友的刘婷、范怡等同学,他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的给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十分庆幸拥有这份友情。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我会一直把他们的爱记在心里,不管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鼓励,他们都给与了我太多太多,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会继续努力和成长的,不会辜负他们的期许。

第三篇:株洲市荷塘区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株洲市荷塘区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仙庾镇仙庾村

创业新农村致富戴家岭——访株洲市荷塘区桂花街道戴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叶建兵 3S技术在株洲市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中的应用

株洲市金山工业区发展战略研究

株洲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株洲市城市植被景观多样性景观生态分析

株洲市绿地系统构建分析

株洲市城市植物景观分析

株洲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研究

株洲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荷塘打造特色休闲旅游区

现代城市水景公园设计初探——以株洲天鹅湖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推进荷塘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第四篇:关于加快延庆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研究(精)

关于加快延庆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研究 延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满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我县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契机及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县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高端旅游休闲产品、旅游要素不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不够均衡等。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从开发高端旅游休闲产品、完善提升旅游产业要素、积极引入大型旅游产业集团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一、旅游休闲产业迎来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契机。

随着旅游消费的日益常态化、家庭化和多频次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走马观花型的观光游,而把旅游定位于放松身心、愉悦自己的休闲度假游上。因而,休闲产业特别是休闲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来临。

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收入已经突破10000亿元人民币大关;而出境旅游消费为420亿美元,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2010年上半年,国内仅参与乡村旅游的游客即达到5亿人次,总计消费3000亿元(人均消费600元)。可以看出,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正在形成。另外,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2009年《休闲绿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居民休闲消费约为 1.7 万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56%,占当年GDP的5.07%(6月4日《中国青年报》。这个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甚大。据了解,欧美日等国民休闲消费支出约占社会消费总额的30%,统计显

示,旅游产业中休闲旅游的比例,正在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国内休闲旅游消费潜力巨大,公民大休闲旅游时代正在到来。与此同时,瞄准休闲度假消费的服务业特别是旅游地产业顺势而起,方兴未艾。北京,这个集中了中国最多高收入群体的城市,正在为全国乃至世界休闲度假地产的目标市场。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41号文)出台。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发展旅游业实践的总结,也是推动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起点。《意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新任务、新要求、新内涵,标志服务业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同时,《国家旅游休闲计划纲要》和《旅游法》的编制,也将进一步促进休闲旅游业积极、健康发展。

随着上述有关政策法规的贯彻,特别是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战略的实施,旅游业尤其是旅游休闲产业必将迎来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契机。

二、延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延庆位于北京西北部,距市区73公里,气候冬冷夏凉,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山水、长城、沟域等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延庆就有人类活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延庆留下包括长城在内的大量历史文化遗迹。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延庆先后建立了12处自然保护区,打造了妫河生态走廊、官厅水库生态库滨带、北山生态旅游观光带、龙庆峡下游森林观光带等4条生态休闲观光带,形成北部大海坨山地休闲度假区、中部环妫河生态休闲区、南部长城旅

游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东部山区环形旅游经济沟域带的产业布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延庆旅游业规模逐年扩大。八达岭、龙庆峡等重点景区经过升级改造,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景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形成多个特色品牌。2009年,全县共接待游人146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

目前,延庆已建成三十余处旅游景区、景点,包括八达岭长城(5A级)、水关长城(4A级)、残长城、古崖居等十余处历史人文景观,龙庆峡(4A级)、玉渡山、松山、野鸭湖、百里山水画廊等十余处自然景观,马球俱乐部、野生动物世界、滑雪场、八达岭索道、滑道等十余处接待服务设施。

县内有94家宾馆饭店,其中星级饭店18家,包括:四星级1家为圣世苑温泉大酒店,三星级5家为金隅八达岭温泉度假村、中银酒店、华风温泉大城堡、快乐假日大酒店、声屏苑培训中心。旅行社13家。

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形成了多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柳沟火盆锅豆腐宴、上磨八六席、珍珠泉泉水香鸭等,山水人家、乡村酒店成为北京乡村旅游新型业态,里炮红苹果度假村、苏庄百果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全县已形成乡村民俗旅游村48个(其中市级民俗村23个)、民俗户1500余户,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

延庆已连续举办多届春季杏花节、消夏避暑节、金秋旅游节、冰雪旅游节,四大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北京乃至华北地区颇具知名度的旅游品牌。沈家营、千家店等乡镇还相继举办了多届“十里花香观光节”、“端午文化节”。

三、制约延庆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旅游休闲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匮乏

目前,延庆多数旅游景区景点、住宿、餐饮还是以传统的方式经营,主要为观光游览、餐饮住宿为主。旅游休闲产品相对匮乏,只有八达岭温泉度假村等屈指可数的休闲产品,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链条。特别是缺乏吸引高端消费者的高档次休闲旅游产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游客人均消费偏低。

2、旅游要素尚不完善

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住、娱、购三个要素发展不够,饭店住宿率偏低、县城没有大型娱乐设施、缺乏大型旅游购物场所和相应的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游”的方面尚未突破门票经济的格局,导致游客消费水平低,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3、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延庆景区建设普遍有着同质开发现象,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旅游行业未能形成整合、相互补充的开发、经营模式,产业链条不完善,全县没能形成大旅游产业格局。

4、旅游产业发展不够均衡

旅游产业发展不够均衡。八达岭地区旅游发展较为成熟,产业初具规模,并拥有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而其它区域,基础设施较差、发展水平偏低,没有形成旅游消费集群。同时,旅游业其他产业融合不够。

5、八达岭段高速拥堵和收费偏高

八达岭高速是连接北京和延庆的主要干线公路,也是北京与大西北交通(京藏高速)的枢纽路段。2009年以来,八达岭高速拥堵情况时有发生,尤其节假日及黄金周期间,严重的交通拥堵给延庆旅游带来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另外,北京--延庆高速费偏高(小车往返70元,7-18座150元,大型旅游车

辆350元),导致旅行社按积极性不高,也影响相当数量的自驾车游客。

6、旅游道路标识系统需进一步完善更新

目前,我县共在主要旅游道路沿线设置旅游道路标识牌158处1000余块,初步建立起旅游道路标识系统,对进入景区景点和民俗旅游村的车辆进行导示。但是,因为缺乏维修、更新,部分标识牌字迹脱落,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新。另外,随着更多道路特别是旅游公路的开通,道路标识系统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延庆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贯彻落实中央、市县相关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延庆县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纲要(2010ωD2012年)》、《国家旅游局关于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延庆县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等文件,为延庆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县上下须认真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用以指导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大力开发高端休闲度假产品

以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和“国际一流旅游休闲名区”为目标,对延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低碳旅游为宗旨,融入时尚元素,重点打造生态、商务、文化、养生四类高端旅游休闲产品,特别要开发覆盖一年四季、全天候的旅游娱乐项目。休闲度假产品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国际化,各项服务要与世界接轨,将延庆打造成为一个枢纽型的旅游目的地。

3、积极引入大型旅游产业集团

积极招商引资,引入有经济实力、有丰富管理经验和高质量策划水平的大型旅游集团,加强合作,对延庆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形成大型规模化旅游产业集团,带动全县旅游企业发展。

4、调整完善客源市场

目前,延庆一级旅游市场以北京周边为主,二级市场主要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主,三级市场主要以日本、韩国为主。在延庆开发高端旅游休闲产业时,要对客源市场进行重新定位。当前,休闲娱乐度假正在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北京市民京郊休闲度假旅游总量占市民在京游的63.9%。同时,71%的游客选择娱乐休闲为度假首选。所以,延庆高端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应顺势有所改变,即要将重点客源市场定位为北京城区及延庆周边城市的高消费人群。

5、完善提升旅游产业要素

加快完善提升以“住、购、娱”为重点旅游要素。通过打造餐饮环境、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完善旅游餐饮体系、引进和培育大型餐饮集团,实现旅游餐饮品质升级,构建多层次餐饮体系;通过标准管理升级民俗餐饮,构建包括酒店餐饮、民俗餐饮、地方小吃餐饮在内的餐饮体系;积极开发生态旅馆等生态住宿设施,提升区域整体旅游住宿水平,优化住宿结构。通过丰富旅游商品和完善购物体系,实现旅游购物升级,打造“延庆礼品”旅游商品体系,并将其纳入“北京礼物”体系中,同时完善“延庆礼品”分销体系,在各主要景区、民俗村等处设立“延庆礼品”专卖店。在县城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大型休闲娱乐设施。另外,继续完善旅游咨询服务、标识导引服务、旅游交通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

6、加强延庆的可进入性

在高铁开通后,进入延庆的道路将更多、更快。110国道修缮完工后,对八达岭高速进行限制,保证高速路的畅通。争取修建一条由北京到永宁的快速路,作为旅游专线公路,加强延庆的可进入性。同时,针对八达岭高速收费偏高问题,可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团队进入延庆。

7、完善标准化管理

抓住创建国家标准化示范县的契机,开展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宣传推广、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制定延庆地方标准、效果评估和有效整改等项工作,在完成示范县创建的同时,使延庆旅游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层次。

8、建立市场营销决策机构

在延庆旅游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旧的营销模式已很难满足需求。因此,建议由旅游业企业自行组成休闲度假的营销决策机构,以解决旅游产业面临的营销缺位问题。新的营销决策机构,将对旅游市场进行整合,各家企业一起营销,从而提升延庆旅游休闲的竞争力。

9、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引进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休闲旅游市场,需要有一支高水准,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旅游人才队伍。因此,加强旅游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是必要的,也是亟需的。要做好旅游人力资源规划,营造良好用人环境;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加大优秀旅游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同旅游专业院校合作,多方引进人才,聘请知名教授、学者在节假日开设旅游管理培训班;加强旅游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旅游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实践等方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10、加速进行旅游业机制体制改革

建议组建延庆县旅游管理委员会,对全县的旅游业发展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全县重大旅游招商项目的操作、重点旅游开发区域的规划审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等;在各个乡镇设立旅游科,作为乡镇旅游业发展的独立管理机构;成立县旅游行业协会并充分发挥作用,以整合资源,实现行业自律和开展统一宣传、打造品牌等行业性工作。

第五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广大乡村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加之中短途游的逐渐繁荣,发展乡村旅游面临良好的机遇。乡村旅游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将休闲观光旅游活动与品味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化、走进农家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向广大城乡消费者打开一个崭新的休闲旅游新天地。乡村旅游的兴起发展,不仅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事情,而且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抓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进步的有效载体。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县域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和企业投资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促进县域经济更加繁荣;能够发展农业的生态、文化等功能,满足城乡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现代农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预见,乡村休闲旅游将会推动县域经济进一步繁荣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股重要力量。

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旅游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拟定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思路如下:

一、发挥休闲旅游优势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同时,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旅馆服务业等配套产业的加快发展。要围绕乡村旅游休闲景点的建设规划乡村休闲旅游,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的区域分工,促进特色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和加快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的系列化加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分工分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形成以乡村旅游为龙头、产业合理布局和农村劳动力合理分工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要充分挖掘自然生态、乡村文化和特色农产品的旅游功能,引导农民、企业开发和生产具有浓厚乡土风格的休闲旅游品和观赏动植物。要努力改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配套服务条件,鼓励农民和企业发展交通运输、餐饮、宾馆等服务业。

二、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综合治理相结合旅游业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以及环境与安全等要素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要求做好乡村综合环境的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旅游发展要素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需求,统筹规划和建设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美化乡村面貌,优化乡村服务功能;将景区建设与促进新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按照发展休闲旅游业的要求完善乡村的休闲旅游设施,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又体现乡村整治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旅游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求新、求异、求奇、求真、求美、求乐、求知的一种体验活动,而生态和文化则是这种体验的全部内容。人们参与乡村旅游,实际上就是体验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保存久远的文化传统。因此,要保护、整理和挖掘乡村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明,拓展农业的领域和功能,为消费者营造丰富的人文环境,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开发建设中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功能,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山水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游山玩水、回归自然的条件,发挥乡村旅游的娱乐和身心调节功能,使消费者在优美环境和悠久文化的熏陶和感悟下,更多地了解自然,更好地秉承传统,更加自觉地呵护生态、保护文化,实现消费者的自我教育和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鼓励广大农民投资创业与吸引企业投资发展有机结合乡村旅游做大做强离不开市场资本的投资参与,它可以加快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产业的建设档次。做好乡村休闲旅游,农民的广泛参与是这一产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根本保证。要把鼓励广大农民投资创业与吸引大企业、大业主投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参与的投资发展格局。要大力鼓励农户通过办小饭店、小旅社和销售绿色农产品,参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扩大收入来源。要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开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参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借助工商资本投资大、速度快、档次

高、配套全的优点,发展规模化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规模较小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发展。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扩大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而且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乡村风貌的整治、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现代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个有效通道,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维度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维度 综上所述,乡村休闲旅游因于旅游者的消费动机形成新的旅游类型和旅游市场。依赖于农村环境的乡村休闲旅游必然作用于中国农村建设,中国农村建设又反作......

    台湾乡村旅游与休闲产业考察报告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经验 《海峡科技与产业》2006年第6期 吕明伟 郭焕成 (北京景观园林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台湾农业......

    关于“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兴起的新型产业,通过对全县“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规......

    休闲产业发展[★]

    休闲产业发展 1. 2. 3. 4. 休闲产业的概念界定 休闲产业体系 休闲产业分类 相关理论:休闲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 经济学、空间经济学(......

    关于泉州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思考

    关于泉州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思考------------------ 发布日期:2008-5-26共阅[350]次游孙权1陈德利2(1.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 泉州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乡村休闲产......

    宜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宜昌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阚如良 刘晗 郑宇飞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文章基于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市旅游产业现状公析,从区......

    南宁市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宁市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梁春禄副主席、尊敬的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各位领导: 大家辛苦了!首先我代表南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家班子对各位领导到......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一、前言 改革以来,浙江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