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 环保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国应对全球化时代环境问题的对策
环保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国应对全球化时代环境问题的对策 摘要:本文从环保产业的概念和环保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所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在环保产业视角下解决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所要采取的主要对策。
摘要:环境问题,环保产业,对策。
环保产业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1]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对环保产业有着不同侧重点的理解,在我国环保产业被定义为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环保产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设备和产品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的生产经营。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废渣综合利用,废液综合利用,废气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中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中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环境能力建设。我国现已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和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现在有[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_XYEArSQAhq1FAWikqujKshqj_9Fkdcfdq9kGlNQjH27hMaAkN-TZW4xmL0bf1z#1 1
环保企业3.5万家,吸纳就业300多万人。已经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现代化环保企业。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污染治理能力,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条件;而且环保产业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具有产业链长、设计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其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机构调整、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
雾霾作为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的雾霾有多严重我想每个今年在上海生活过的人都深有体会,对于上海近两个月出现的雾霾天气,有同学甚至惊呼“伸手不见五指”。我国大气污染程度越发严重,而由于我国环境治理中,仅水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余如大气污染治理由于易受天气影响并且会在不同地域间转移,因此一直以来,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较低,这部分市场也较为薄弱。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性能源中煤占70%以上,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都将增加。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此外,汽车尾气污染突出。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二,水污染。
对于水污染我们体会最深刻的是今年上海的“黄浦江死猪漂”事件,作为上海市主要城市水源的黄浦江上今年竟然出现了成千上百的死猪漂浮在江边,这让我们怎能部位我们水质情况而担心?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然而就是这世界人均水量四分之一的水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在我国所有的水体污染源中,工业排污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所以,治理工业污染迫在眉睫。
三,生活垃圾。
光上海市2010年的工业固体废物全年产生量就达到了2448.4万吨(其中包括51.2
5万吨工业危险废物)。[1]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能力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也就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非常薄弱,因此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的适用性成为解决生活垃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生活垃圾技术选择的处理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四,生态环境恶化。
在我国的当前所存在的十大环境问题中关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就有四个,它们分别是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水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是对农业巨大的损失。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内蒙古黄土高原等地区的人民不得不移居他乡。
在环保产业发展视角下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1.改变产业模式。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改变当前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2,提倡科技创新。
我国环保产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因此,中国也应当建立促进环境保护市场化、产业化的扶植政策,并利用市场机制,激励环境技术创新。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中国这个山寨货堆积的大市场,要提倡环保产品的研发,就要切实保护科研创新者的利益。识产权保护在中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中国的知识产权研究开始的比较晚,因而在知
识产权保护方面显得有些薄弱,在法律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文虽然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但事实上,并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国民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因而很多时候法律也只能以儆效尤,但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全民意识提高,每个公民都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样法律实施起来才能够顺利。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任务,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4.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切实展开系统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校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使受教育者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水平和科技知识。要利用在职培训,大众媒体和组织工作组、宣传队下乡等手段进行社会环保教育。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5.完善和加强环境法制制度建设。
我国的有些法律法规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而显得滞后,实施起来也就带来诸多弊端。所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只有这样,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在法律的配合或强制约束下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城市居民对生活废水和垃圾处理的责任,通过经济责任形式来实现,所收的水费、垃圾费中应该含有处理费用,才能体现其承担的责任。明确分工才能搞好环境保护建设。
6.打造龙头企业。
在环保产业方面打造像海尔这样的龙头企业,确立一批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对环保产业具有带动作用、高技术水准的规模化环保企业。对于这些龙头企业,给予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使之逐步具备国际竞争能力,以改变我国产业集中度低,并处于国际环保产业链下游的格局。积极扶持节能环保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结网,使广大中小企业能够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
7.政府搞好市场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环保产业。
根据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工业特点、不同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合理规划和建设环保产业链。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间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关系和能量梯级利用关系.构建环保产业生态链,使产业链上能够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的企业聚集发展。同时,注意建立公共资源、能源以及基础设施的高效共享体系。
8.合理发挥政府的市场调控作用。
环保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市场支持。避免过度竞争或垄断,在确保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得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适度竞争,以实现资源在产业、企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与产业运行效率的提升。
9.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的环保产业政策和制度已相对完善,因此我们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强化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的企业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在环保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等方面的国际战略合作。同时鼓励国内企业与这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促进国内企业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集成服务、项目管理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要解决我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发展环保产业是必走的一步棋,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法制建设,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为环保产业提供充分的市场和环境。要实现我国环保产业的兴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政府,公民,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席寅军,胡红梅.21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7期,21-23.[3] 李宁宁 经济生态理论视角下的环保产业[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11期.56-59
[4] 李霞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学术研究.2013年8期.201-203.[5] 刘伟明 中国绿色食品生产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9期.88-90.
第二篇: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应对
环境污染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生态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沙漠化、水源枯竭、气候异常、物种灭绝等。
环境问题的发展阶段
(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人类早期社会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至20世纪80年代(3)全球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人类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 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公害”病和重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污染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污染
9、海洋污染和破坏
10、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造成自然环境和生物区系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健康和福利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
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最近50年间,气温上升的趋势是过去100年间的2倍左右;全球范围冰川大幅度消融;世界各地暴雨、洪水、干旱、台风、酷热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中最为暖和的50年;过去等气象异常事件频发;20世纪中,全球平均海面上升了17厘米;这种趋势如不扭转,意味着到21世纪末,气温将上升4摄氏度,海面将上升60厘米。
酸雨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世界三大酸雨区:
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
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这两个酸雨区的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地球的癌症 荒漠化:“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水污染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生命之源变成了“世界头号杀手”。
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影响
1、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产生严重威胁。(2)促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变化。引发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各国政治与社会管理的影响。
(3)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政要议事日程的优先议题。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策略
1、我国环境问题
2、我国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明确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责任
维护各国资源主权,应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
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策略
(一)国际层面: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1、基本出发点:基于历史和现实国情,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
(2)不能只看当前的排放量,而且要看历史的累计排放量。(3)不能只看排放的数量,还看要发展的阶段。(4)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而且要看转移排放。
2、基本角色定位:发挥维护者、推动者、领头者的作用,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 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暨自身利益而努力; 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
3、基本行动策略:变被动为主动,转防守为进攻 积极参与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和政治谈判活动;
积极参与环境合作的国际谈判和国际合作规则的制定。
(二)国内层面: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1、慎重对待和处理本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贡献。
2、建立健全环境民主参与制度。
3、改善环保法律制度和政策,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4、着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
5、完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
第三篇: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威胁和挑战
五、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安全风险防范战略
主权国家的全球战略所关注的主要是主权国家在参与全球活动以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必须的成本分担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等等。后发展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是实现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途径,东亚地区的经济成就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规模和程度上,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甚至直接对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提出质疑,认为对外开放得有些过头了,应该有所调整和控制。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不同的学者对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有着不同的认识。那么,这些经济全球化收益是如何产生并在有关国家之间进行分配的?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样一种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分配格局?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来源于何处?其成本是如何由相关国家分担的?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作为一种世界潮流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样也就不可能对于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国际战略做出正确的选择。
全球化最初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一种趋势,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而逐步形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对经济全球化的界定是,全球化是一个各国在市场上和生产上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过程,这是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促成的。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商品、资本、服务、人员、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其根本的动力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市场经济的形成、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各国在经贸领域里合作意愿的增强。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而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在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新兴科技、积累物质财富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以生产全球化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鉴于西方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和动作手段等方面均占明显优势,而全球化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因此,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
程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更佳的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是一个削弱国家主权、侵蚀当时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很有争议的进程。当前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全球化是为少数富人服务,还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而西方往往利用全球化为其经济和政治利益服务。要根本消除全球化的弊端,出路在于参与,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1)关注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及其分配机制
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会带来利益或者说是机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开放贸易体制下的迅速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全球经济中收入趋同的美好前景。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因为以下四方面的原因而产生了收益:
其一,国际分工机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分工所产生的效率提高如同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矿藏一样,也是一种自然财富。国际分工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全球化利益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生产和技术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从而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因为,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与技术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资源也相应地向不同领域和地区分类集中,从而更容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并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也就更加频繁,世界市场因而也就相应地有所扩大。在生产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市场扩大本身就意味着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因而也意味着全球经济福利的净增加。由于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各国之间的产品交换和相互依赖也日益突出,许多国际名牌产品不仅很难确定生产企
业,而且也很难具体地说是哪一个国家生产的,因为其零部件供应商是如此之多,其工序是如此地复杂,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于明确地说:这是我们国家的产品。事实上,许多学者都已经注意到了国际分工日益细密化的趋势,并且准确地认识到这种从部门分工向部门内部分工、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以及工艺分工转移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二,资源配置机制。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直接趋势或者说是导向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促成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在这个过程中,资源配置机制是在三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的:第一,由于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一些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不得不到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就会被纳入到全球资源市场上,并通过市场交换相应地配置到不同的部门或者地区,从而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开发利用。无论是对于这种资源的拥有国还是配置国,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一种经济福利的净增加;第二,从部门配置来讲,一个国家各经济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是不平衡的,一些率先参与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部门可能会拥有更高一些的资源利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经济资源由低效产业部门向高效产业部门转移无疑提高了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也代表了一种经济福利的净增加;第三,从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来看,各个国家的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有差异的,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等不可移动因素的作用,有些差异还是难以弥补或者消除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一些资源从低效生产地区向高效生产地区转移,同样也会增加经济福利。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必然会促成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并且使这种全球配置逐步优化,从而有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改进人类的生活水平奠定坚实的生产力基础,并且使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进一步走向帕雷托最优。
其三,科学技术进步或者是技术扩散机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科学技术进步或者是技术扩散机制主要在三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产生与扩散。我们知道,任何科学技术进步的最初形态都是一些偶尔产生的思想火花,而这些思想火花恰恰是在人们的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人们的思想或者是学术交流越多,这种思想火花也会越多,由此激发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第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科
学技术的国际交流。这不仅表现在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日益广泛上,而且也表现在企业层次和区域层次上的跨国科技合作的泛化和深化上。19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迅速增加本身就说明了企业在获取和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之内,而且将其触角伸到了世界各地;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全球扩散;许多国家实际上主要不是通过本国的研究开发活动来获得知识供应的,而主要是通过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国际扩散来获得先进技术供应的,所谓“亚洲四小龙”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其经济现代化的。由此可见,所谓知识经济,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我们说知识经济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经济,其本义也是指此而言的。
其四,制度效率机制。制度是人类社会管理思想的高度浓缩,它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产生机制主要是在两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的。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制度创新及其国际扩散。我们知道,在同样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技术水平下,不同的国家或者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实绩。这种经济实绩的差距,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制度效率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是有可能通过改进制度设计来缩小或者是消除的。这种新的制度设计过程,就是一种制度创新过程。因此,制度效率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利益,制度也是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各国具有了共同的经济实绩评价标准,从而也使各国的经济实绩具有了明确的可比性,使各国可以依据同样的规则对于其经济实绩的差距进行评估,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制度创新的国际扩散。第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性制度化协调机制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减少了制度磨擦成本。我们知道,在本世纪前半期,世界经济中不仅周期性地发生经济萧条,而且还爆发了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50多年中,并未再出现类似30年代大危机那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支柱的世界经济协调机构,而且在70年代又确立了西方七个经济大国首脑的定期会晤机制,从而使世界经济运行的协调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这种国际协调机制有日益发展加强的趋势。由此可见,所谓制度效率不仅表现在企业或者国家层次上,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国际经济的层次上,这就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所产生的制度效率。可以相信,在世界经
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于世界经济运行的监管、协调以及推动势必将使经济全球化产生更大的制度效益。
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主要是通过各国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参与来进行的,因此,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就是经济全球化收益分配的一条基本机制。一国是否有资格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一定的收益,一个主要的机制或者是原则就是看他是否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这里的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具有两重含义:第一,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成为其一个重要链条,在世界市场上配置资源,从而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并在与其他世界级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将本国市场与世界市场对接起来并使其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本国的资源与市场纳入到世界资源体系和市场体系之中,使其他国家的企业也有可能有机会在本国市场上配置经济资源,争夺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收益正是在这样一个要素与商品流动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并且通过这种流动而分配给不同的国家或者企业。但是,经济全球化收益并不是均衡地分配到所有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的国家的。大体说来,由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经济地位不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也不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同,技术基础不同,因而其在经济全球化收益分配中所占地位也不同。根据国家的地位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各国共享的机遇或者说是收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动力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或者说是利益。因此,这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利益必定有一部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共同分享的。这种经济全球化收益主要包括:(1)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密化所带来的经济专业化收益。由于国际分工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形成的,而且不同类型国家在这一进程中各有优势与特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能够分享一部分由于这种国际分工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收益,尽管这种共享是不均衡的;(2)世界经济的市场化趋势所带来的制度收益。由于市场经济原则的全球化使各国能够依据一些共同的规则规划其经济发展速度与方向,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差异较小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统一的经济实绩评价标准,各国经济和企业经营实绩更加具有可比性了。在
这个过程中,减少制度磨擦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下降是制度收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收益也是由不同类型的国家所共享的;(3)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竞争加剧迫使各国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来获得发展。这种全球竞争对于经营效率的压力不同类型国家的不同企业都能够感受到,因而其影响是共同的,尽管影响程度的大小以及由于所得到的利益规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各国因而普遍减少了用于国防的军事开支。在这种情况下,由此所带来的避免冲突和减少军事开支两种和平红利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都是共同的。
其二,发达国家享有的收益或者说是利益。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最早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因而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享有的一些历史性的优势,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对于它们来说自然有着许多独有的好处。大体说来,这些好处包括:(1)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机会,而世界市场规模扩大意味着它们的生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培育起来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宠大的全球营销网络,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已经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因此,市场原则的全球化使发达国家能够充分发挥其历史性优势,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网络,使其企业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1997年,发达国家占世界企业多数股权兼并额的90%以上。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贸易投资自由化(包括1997年WTO金融服务业协议)以及各国政府放松管制(比如在电信业),而这两者又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结果或者说是其表现;(2)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达国家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水平上利用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比价方面的优势,通过不等价交换获得更多的的廉价原材料和制成品供应,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国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并压低通货膨胀水平;(3)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由于经济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承担的,而且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也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的经营和投资行为体现出来的,而跨国公司又主要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其母国或者基地的,因此,资源配置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化收益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享有的;(4)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收益。由于发达国家良好的教育培训系统和科学研究开发体系,发展中国家
培养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入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人力资本的净损失;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却是人力资本的净收益,而且是发达国家所独享的一种收益。
其三,发展中国家享有的机遇或者说是利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将使发达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仅仅少数国家经济水平提高而大多数国家仍处于不发达状态不符合它们的一些具体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可以享受许多发达国家所享受不到的独特利益。这种利益主要包括:(1)经济后发性优势。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梯度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的进程,使自己的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国际流动的迅速增加,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多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的选择,有助于加快其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国民经济调控手段的引入,也将加快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国际贸易能够大大加快工业化国际扩散的速度,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2)资源开发优势。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将进一步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更多的投资从发达国家转而流向发展中国家,这将有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形成方面的先天不足,推动其经济起飞。有资料表明,1990年发展中国家仅仅获得了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17%(340亿美元),但到1997年即增加到37%以上,达到1490亿美元。就增加幅度而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90年代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3)市场发育水平提高的收益。经济全球化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的速度,提高其市场发育水平,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加全面地参与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不仅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也有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的不足。国际资本流动的迅速增加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
(2)关注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及其分担机制
一般说来,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产生机制与利益产生机制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从根本上看两者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是与生俱来的。它既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本身有关,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有关,更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际协调与管理有关。因此,大体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在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出来的。
其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平衡性。经济全球化既然是以生产的国际化为基础、以市场经济原则的全球化为指南的一种历史进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种不平衡:第一,部门结构的不平衡,即在世界范围内构建新的产业结构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发展水平、各国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部门可能会比较快地实现全球化,比如电信部门、金融部门以及旅游部门等;有的部门可能会比较慢,比如农业部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势必在产业结构上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来,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部门都同时开始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或者同时达到了一致的经济全球化水平;第二,地理结构的不平衡,即在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以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因而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前列;有的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时间较晚,规模也不大,因而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比较缓慢;还有的国家则是有些部门参与的较早,程度也比较高,而有些部门则参与较晚,程度较低,因而处于前两类国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平衡性直接影响到不同国家、不同产业乃至不同个人在经济全球化收益分配中的地位与份额,因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力量的失控和不同部门、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出一些风险来。
其二,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造成制度空位因而产生出相当大的风险。虽然我们将市场经济原则的全球化视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但是,从总体上看,制度建设总是落后于实际经济的发展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实际经济部门与国家之间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而且在实际经济部门与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这种制度建设落后于经济全球化实际进程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同层次的经济协
调机制的缺乏上。比如说,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客观上要求各国经济制度逐步统一或者制定一整套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规章制度,并且由一个能够代表全球不同国家利益的世界政府或者是世界性机构来监督和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以协调和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但是,实际上,由于这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具体利益,而且有些国家的利益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而在这个过程中牵涉到太多的利益协调工作,许多领域的制度规则统一工作进程缓慢。应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协调对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顺利发展越来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严重滞后局面势必将对这一进程构成严重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国际经济中的混乱局面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所造成的。
其三,不同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不同,经济技术基础不同,因而它们在全球化的收益分配中所占份额不同。这种经济全球化收益分配的不均衡实际上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全球化风险,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从根本上说,这种由于经济全球化收益分配不均衡所引起的风险既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达国家内部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之所以出现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与国际经济技术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分配又主要是根据这种实力来进行分配的。一旦一国根据这种经济实力分配所应该获得的经济全球化收益与其实际获得的经济全球化收益出现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超出了该国的承受能力的话,那么,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有可能爆发出种种经济风险甚至是政治风险。就主观而言,这种风险很可能表现为政府以国家利益代言人的身份自居,挑起贸易争端或者贸易战,以胁迫对象国作出让步;就客观而言,这种风险很可能表现为政府意志所不能控制的各种经济风险,比如严重的经济衰退,以汇率大幅度波动为特点的危机等等。这种风险对于一国经济的冲击很大,破坏力也很强,后果极为严重。
其四,经济全球化力量与国家力量的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现实世界的经济主权分别是不同主权国家来掌握和行使的,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要冲破国家疆界的种种藩篱,让经济力量自由地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
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上由国家以强制手段控制的许多力量就会爆发出来,从而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猛烈的冲击。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全球化力量与国家力量的平衡问题。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于政府力量构成挑战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国内的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内的生产要素也要求参与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过程之中,以便获得相应的经济全球化收益。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本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本国人员的跨国流动。以及本国资本的跨国转移和本国技术的国际扩散等。在技术创新领域中所谓的技术民族主义与技术全球主义之争,实际上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第二,国外的力量。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就是世界经济的市场化,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本性要求把一切能够纳入到世界市场上的因素都纳入进来,以便为资本的增值创造最为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以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为代表的外国企业也千方百计地冲破民族国家疆界的阻碍,打入到国内市场上来,按照统一的世界市场标准重新配置经济资源,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全球化收益,从而对政府的权威构成挑战;第三,政府力量内部的分解。经济全球化本身是在不断地冲击着民族国家的根基,要求经济管理层次和权限的下放,从而导致政府内部力量的分解。这是因为,国内国外力量的冲击都要求赋予政府力量以新的形式和内容,而政府力量本身也存在着职能的调整问题。能否正确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顺利地完成调整,这对于政府力量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引起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反过来说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规模越大,由此而引起的风险也就越大,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规模越小风险也就越小。在一定范围内,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有许多风险确实是由于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或者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外经济开放过度而诱发的。比如说,外国短期资本的流入以及各国国际投机资本的活动,如果不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这些因素是不可能对于一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使其产生剧烈波动的。但是,另一方面,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不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不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其风险更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的是一种被边缘化的风险,是一种被孤立的风险。而一个国家一旦处于这样一种地位,实际上它也就失去了任何借助外力(包括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自己的机会,其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各种不同的国
家事实上确实处于一种两难的地位:参与进去,会有风险;不参与进去,也会有风险,而且可能是后果更为严重的风险。参与与不参与,实际上都面临着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拒绝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所面临的风险可能还更大一些。而且,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曲折,各国最终还是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的。不同的是,拒绝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更可能是在一种更为不利的时机与条件下参与进来。许多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被卷入互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的,其依据或许也就在于此。
客观地说,经济全球化风险的产生及其分布很大程度上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在目前这种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而相关的制度建设又严重滞后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出来的,其分布也更多地取决于不同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及其国际经济技术地位的强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类型的风险对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国家来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因而其影响也是有差异的。从目前看,风险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各国共同面临的风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这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问题:(1)主权约束和主权让渡问题。由于经济全球化力量的不断侵蚀,国家力量确实出现了分裂,或者说如裘元伦教授所说的向上转移和向下转移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共同的、相互的问题,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从形式上来看还是对等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反应而自行决定其经济政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避免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即使是像泰国这样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在世界经济中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在发达国家出现国家力量向区域性和世界性国际组织的转移以及向大型跨国企业与非政府组织的转移,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本身并不仅仅局限于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发达国家,它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整个世界都面临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因为任何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其影响都是全球性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举世震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核污染物将随大气环流飘飞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普遍关注的气候变暖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问题、南极臭氧层问题以及热带雨林迅速减少等等,实际上涉及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在这个问题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威胁;(3)文化趋同问题。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单一性问题。从人类历史发展来讲,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长期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的产物,因而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也是社会发展不可违背的客观自然规律。尽管由于西方国家首先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而且西方国家在这个进程中享有历史性的优势,但是,发达国家也与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文化趋同问题,面临着世界文化由多样性向单一性过渡的问题,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英语的强势地位,美国文化的对外扩张,发端于美国的因特网更是充当了这种文化趋同的急先锋。法国尽管试图抵制这种世界文化的英语化、美国化趋势,但事实证明它无能为力。因此,文化趋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全球化风险。
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尽管占有种种历史性的优势,但它们也面临着其独特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技术溢出的飞镖效应。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技术中的优势地位,因此,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入场券和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发达国家往往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从而不同程度地造成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和技术创新的国际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则往往通过实施适当的工业化战略,或者是进口替代,或者是出口导向,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输出的低技术产品的生产者。以此为基础,发展中国家又充分发挥其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步同工业化国家梯次争夺制成品市场。这种因为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而产生的飞镖效应,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独有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2)发达国家经济中的产业空心化与结构性失业成为一个经常性问题。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讨论中,这个问题始终占有核心地位。从理论上说,至少自斯托尔普和萨缪尔森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资本丰裕国家的工人更容易受到自由贸易的损害。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明确指出,对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企业向发展中国家的配置资本所带来的社会成本不能再视而不见,来自企业重新配置的效率收益并不能抵消由此而产生的失业率增加所诱发的社会成本。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美国劳工组织反对NAFTA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它引起了工资的下降从而导致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加剧;(3)企业的跨国经营导致政府税收来源流失以及政府对于企业的经营和
技术转移活动失去控制,这个问题在欧美国家相当严重。巴哈马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现代电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转移资金来逃避税收负担,甚至仅仅通过设立一个虚拟企业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政府对于各国经济力量失去控制,或者说政府权力的向下转移。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在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是一种政府税源的国际转移,因为这部分投放到国家的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是在当时纳税的。虽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开始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这种税源国际转移的风险仍然主要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国际经济技术地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时机与条件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国际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1)全球化过程中竞争加剧导致民族工业的衰弱或者消亡。经济全球化将使市场经济原则逐步成为全球的惟一的经营原则,因而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直接、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将因经营规模较小和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而不断萎缩。因此,国内市场对外开放过快将使许多民族品牌消失,而跨国公司一些具有世界水平的国际品牌将取而代之。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在中国所发生的关于民族名牌被外国跨国公司所兼并以及中华民族工业命运的大讨论就是这种风险的直接反映;(2)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使发展中国家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弱小地位使它们无力承受世界经济动荡的冲击,而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些程序性失误往往使它们成为这种冲击的牺牲品。由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地位脆弱,尤其容易受到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大量引进外资虽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包括迫使资本输入国增发本国货币用以兑换外币从而给发展中国家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紧缩通货,则会使本国企业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使用外国借贷资本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汇率风险和偿债风险;放松资本管制会使发展中国家出现资本外流的风险;(3)经济全球化要求根据国际资本效率配置资源,因而世界范围的资源流动将更加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资源动员体制肯定会受到冲击甚至瓦解,并服从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原则,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流失的规模和范围会更大,而其资源动员效率也相应地会有所降低。以人力资本的国际流动而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福利和工作条件方面的不利地位将使大量人才流往发达国家,造成人力资本的净损失。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又不得不以高价从国外引进人才,从而受到双重损失;(4)全球性的收益分配不平衡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经济利益由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的流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平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能均衡地享有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历史性和竞争优势谋求更大的发展,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可能会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相当一部分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分裂会更加严重;(5)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政治原因,现行的国际规则大多是根据西方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制定的,因而它主要反映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和强项,并且存在着诸多有损发展中国家利益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的体制环境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实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在这样一种极为不利的历史时期和政治经济条件下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为它们必须按照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开展国际经济活动,因而势必要受到这样一些不公平规则的约束和制约,并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6)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样性与其文化的多样性是同时并存的。文化趋同虽然是所有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多样性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文化代价方面,发展中国家付出的要更多一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至少从短期来看,许多不能很好地与西方文化兼容的区域性文化将趋于消失,而以汉堡包和迪斯尼为主要代表的美国文化在一段时期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综合性发展过程。在宏观经济层面,它主要表现为由于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增多而形成的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强的趋势;在微观经济层面上,它主要表现为企业竞争的国际化以及企业为此而实施的各种全球化战略,包括资源的全球配置等;在制度层面上,它主
要表现为主要经济原则的全球化,市场机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机制。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存在着某种周期性,即1870—1913年间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加速时期、1920—1973年的经济全球化停滞时期以及1973年至今的经济全球化第二次加速时期。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直接型的,而是一种历经艰难和曲折的过程;其次,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事实上,由于在市场经济发育水平、国际经济技术地位以及国际经济体制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发达国家较之发展中国家在瓜分经济全球化收益方面拥有更为强大的力量,因而能够占有更多的经济全球化收益;再次,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因为在规避经济全球化风险方面,发达国家也较之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强的抵御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而且现存的国际经济体制更多地是一种向发达国家转移经济全球化收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不公正体制。因此,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分配方面,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分布方面,发展中国家都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主要流向了发达国家,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则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中国在研究和探讨全球发展战略时,对经济全球化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积极参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力争发挥较大的作用。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既有风险,也有收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短期内经受的风险和挑战可能会更多一些。但是,不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从长期来看,经受的风险更多,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更大,因为这是一种被整个世界抛弃的风险,是一种被边缘化的风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经受得起这种风险。不仅如此,像中国这样一个在世界政治事务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不仅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还要力争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因为你有这么庞大的经济规模,又有如此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即使你不想发挥作用也不可能。因此,这里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积极参与,发挥作用。
其二,趋利避害,努力争取更大的利益,将风险极小化或者是将其化解于无形之中。在这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地位决定了它既可能获得一般发展中国
家所可以得到的各种经济全球化收益,但更可能经受一般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必然面临的各种巨大风险;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地位又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即它有可能比一般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经济全球收益,而同时又能够避免一般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临的一部分风险。在这个问题上,关键在于中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与政策是否得当,措施是否有力,从而使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其三,积极创造基础和时机,争取以更好的初始条件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首先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以自己的实力来争取经济全球化收益。事实上,如果自身没有一定的实力基础,即使是经济全球化收益来到我们身边,我们也没有充分的实力基础来抓住这些收益,而同时又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风险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言权是以一定的经济技术实力为基础的,这对中国同样也不例外。在这里面,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经济全球化收益只是一种可能性,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却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我们必须立足现实的风险,争取可能的收益。
据此三个基本原则,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明确地阐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全球战略目标,即通过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条件有步骤地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中国所获得的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从而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全球化的发展,接着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影响应对策略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提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从广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探讨经济全球化,各有各的看法,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主要的特点有四个。
1.以金融为核心。金融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世界金融一体化的特色可以归纳成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世界货币,自从货币脱离了金本位以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化的,只能用购买力作为衡量标准。汇率的变动只是影响国际的购买力,对国内商品购买力影响并不是很大。
2.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经济有四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里面占主要成分;第二个,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占主要作用,而我们国家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第三个,知识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另外管理本身是叫做生产力的软件,因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有机的组合、优化。
3.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缩小了地区空间的距离、争取了时间的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在21世纪,在企业管理里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跨国公司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有些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引起一些争论,包括影响当地的经济、干涉内政、采取逃税等等方面的行为,引起一些责备。但是现在看来,比较大的跨国公司是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的,当然有些公司可能还是有些问题。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进入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每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当前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公平合理的新经济秩序,国际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不强。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经济增长机会的同时使竞争加剧
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达到10%左右,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贸易地位也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并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吸引外资自1993年以来连续处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首位,截至2003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5015.76亿美元。经济全球化在这如此骄人的“硕果”中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得了经济利益的“蛋糕”。
然而,辉煌的背后我们却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自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出现了世界性通货紧缩,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甚至出现下滑,就业压力增大,而中国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市场,加大了对国外产品的歧视力度,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始作俑者的发达国家将矛头大多对准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了多起涉及倾销、环保、技术标准的出口贸易的诉讼案,这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一般制造业生产的生产能力过大和激烈竞争,这一发展战略走到了一个困难的阶段。比如印度近年来就备受关注,形成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威胁,许多外国投资已由我国转向印度,发展中国家也在向我们提出挑战。
2.在全球化中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近两年我国由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强劲,再加上加入WTO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全球生产转移效应,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跨国投资,中国取代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起国际分工中的制造业,国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和转移。“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至于中国被授予“世界工厂”的称号。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分工地位。中国的工业化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在国际产业转移下和在外资大量流入下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毕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和利益分配相对不利地位,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与其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如说只成为“世界车间”,因为中国主要承担的是加工,而不是从技术开发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而就制造业整体看,无论是比重还是高端制造业产品目前仍然在发达国家,中国只有发展起现代知识经济,才能说真正实现现代化,才能像建设一个现代经济强国迈进。从长远看,中国也必须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既是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承认,也是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一种警示。转贴于中国论 3.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合作和资源配置优化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利用了闲置生产要素,形成了共赢。2002年我国创造了吸收外资数量第一位的纪录,超过500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年到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另据计算,在1991-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每增长一亿美元,可以促进GDP增长18.48亿美元,足以说明外资是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外资有利于我国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使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地区结构改善进展不快,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83年外国投资的比例东部占87.75%,中部8.96%,西部3.20%,2000年东部为86.97%,中部为9.09%,西部3.13%,可见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极不协调,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位优势发挥,不利于地区间的共同富裕。同样,外资的产业结构投向也存在失衡,第二产业尤其是一般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加剧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偏差,导致我国出现结构性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错位,内需拉动乏力。为有效改进这些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方针,“万商西进”工程就是具体的实施。2007年1-6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51.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76个百分点。积极鼓励各地区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增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
决定外资大量流入中国除了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前景外,是地区间争夺外资激烈竞争所造成的地方政府的无限制让利。外资利用了中国这种地区间竞争获得了超额国民待遇和过高的优惠,再加上本来就容易发生的跨国公司转移利润行为因我们放松监管而更加严重,利用外资的效益被明显减少了。同时这种超国民待遇的存在也产生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近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投资不足与此不无关系。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建议
2007年,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尽管整个地区局势趋于平稳与缓和,但一些国家出现了局部动荡。经济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快,亚洲经济继续发挥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作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我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速经济改革,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
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拥有标准占领技术高点,现在我们造成财富差距主要的原因是知识差距,就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自主创新和自己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技术依存度有50%是依靠自己,50%依靠引进技术。知识包括标准、品牌,也包括你的技术、专利等等,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很难用实物跟它比较的。比如说标准,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说占领了技术的高点。
2.加强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
应努力提高国有或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抓好质量管控,扩大对外交流,使产品有能力进入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中央提出来要“走出去”的战略。到国外投资,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做大量工作,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文化、历史,还要在当地建立关系网。我国现企业第一步是找代理,第二步是设立销售办事处,第三步是设立生产企业。真正实现跨国经营的公司还是很少,所谓实现跨国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是从全球的角度制定它的战略,能够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它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现在有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国外的企业,这个也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模式,但并购的时候应该重视市场和文化的差异。
3.健全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随着参与全球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4.适时开放,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同时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还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企业是做了很大贡献,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这些应是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应具有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李勇军.《全球化浪潮——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抉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世界经济”.参考消息,2007-12-19.
第五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问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的问题研究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重要。从中国国内来看,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文化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浪潮中,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也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文化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态势。全球化己成为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和内在因素。如何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将以往“传统与现代”的看问题方式置换为“全球性与现代性”的视角,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全球化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必要基础。另一方面,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猛烈冲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文化发展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求同存异,主动融合,全面创新。中国文化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质,又要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共享的财富和资源。
【关键字】 综合国力 双刃剑 流行文化 经济全球化 精神力量
内在因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问题
1.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问题
近年来,在关于全球化问题上学术界较为流行的观点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政抬和文化是多元化。全球化仅仅被限于纯粹的经济领域,而多元化则被限定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全球化和多元化只是作为外在的对立两极而存在,按照这一思路,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将在逻辑上被分为两种模式:在经济上要融入全球化;在政治和文化上要坚持多元化、拒斥全球化。而实际情况是不仅经济领域有多元化,而且政治和文化领域也有全球化。一体化与多元化之所以构成全球化的基本矛盾,就在于全球化的基本主体是民族和国家。[1]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一方面,跨国界和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成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普遍形式,各个民族和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所关注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价值取向和追求的利益等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各种摩擦和冲突也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展开。简言
之,日趋紧密的全球化联系使各个民族和国家原有的“静态差异”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转化”为摩擦和冲突,从而利益的分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自我认同”也就成为全球人的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当然,“一体化和多元化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体化’标识的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2] [3]
2.东西方文明的关系问题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一问题上,国内不少学者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文明关系的理论,以寻求思想资源。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文明关系,用“三个从属于”作了最直接、准确的阐述。“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三个从属于’,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历史条件下文明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至今依然存在,而且有着继续强化的趋势。今天全球化条件下各个国家、各种文明之间不平等发展的格局和秩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4]
3.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就文化而言,文
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世界性的文化共性,只能存在于文化的民族个性之中。正如我们只能找到一个红的、青的或是大的、小的苹果,而不可能找到一个“普遍的”、“一般的”苹果一样,就是说这里仍有一个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是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世界上的人类文化都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不同的形态。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中又贯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也就是文化的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它们反映着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着差异、对立,但这种差异、对立并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离的。[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面临的发展机遇
1.有利于吸收先进的思想观念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使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必将会促进各种文化的繁荣,赋予各种文化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人们开阔视野,打破人们禁锢的思维模式,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灵活.我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互补,在相互交流中补益和发展自己.由于日益广泛的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各民族、国家的文化纷纷进入中国,加速了文化融合,赋予了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机遇.这就使得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对于打破人们原有的思维模式,理性地思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探求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
行提供文化上的支撑,对增强人们的现代化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现代文明水平和工作效率都具有积极的影响。[6]
2.有利干我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在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纷至沓来、不断渗透的情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应对无策,竞争乏力,甚至影响削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主流文化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也无庸讳言,由于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长期“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以及长期相对静止、封闭、孤立的环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上属于封闭性的文化,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为主调,严厉排斥其他文化价值的输入;强调思想文化之间的对立斗争,排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导致主流文化理论储备不足、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唯上唯权的意识、本本主义的观念,不仅严重禁锢了自身文化的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愈识形态也因为思想僵化和缺少新的思想材料而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缺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魄力,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和表达显得苍白无力和枯燥乏味,而且容易导致人们的逆反心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是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渗透的过程,打破了改革开放前很长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相对静止、封闭和孤立的状态,提供了一个社会主义文化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对话、交流并论争的舞台,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侄桔中解放出来,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在参与全球性的多元对话中丰富和提高自己,并在和外来文化的比较中发现自身价值,加强其对外辐射。[7]
3.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的灵魂,它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8]
当前,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和突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推。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面对西方国家的 强势经济和科技,“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五千多年历史的累积,是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磨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精华和坚定志向。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仁民爱物、忧乐天下、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参考文献
[1]、李景源:论文化的综合创新.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5(5).[2]、陆贵山: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论建设.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赵刚:全球化时代的“软权力”与文化安全策略.国际论坛,2004(2).[4]、聂锦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创新与哲学重构.湖南社会科学,2005(1).[5]、李秀丽: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03(6).[6]、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0(4).[7]、晏有琼: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术探索,2003(1)33.[8]、方永刚:互联网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