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 ”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转型与发展问题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转型与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互联网+”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的革新,更有教学生态、教学资源、师生关系的重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加快自身的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应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媒介技术,解决本领恐慌;加强团队合作,推动协同创新,从而主动适应“互联网+”常态。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思政课教师 转型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C-0021-03
2015年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不仅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将不断打造传统产业的升级。“互联网+”必将有力冲击现有的高校教育,让高等教育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在这场变革中,“互联网+”给高校教育带来了哪些冲击?给高校教师带来哪些新的挑战呢?
一、“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冲击
互联网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那就是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随着“互联网+”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以“横扫一切”的霸气向传统行业发起了猛烈地攻击,教育也莫能避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系,不仅冲击了高校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教育生态、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互联网+”重建了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圈。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一方面,知识呈几何级增长,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成为知识“学霸”和知识“代言人”;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层出不穷,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广泛和便捷。“互联网+”彻底地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绝对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每个人都能够创造知识、共享知识以及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全球大开放的背景下,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充实,逐步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知识库。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人们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从互联网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互联网+”时代,教育彻底地突破了时空限制,知识获取的途径更为便捷,获取成本大幅降低,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社会教育机构相比学校教育机构而言显得更有灵活性。用人单位也将融入学校教育,与学校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的协同进步。
“互联网+”建立了新的双向平行、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师生间的界限已不再泾渭分明。过去,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绝对优势而获得对课堂的掌控权。然而,在大数据、云计算的“互联网+”时代,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倾向教师一方。在课堂之外,学生大量使用互联网、手机、即时通信、微信和微博等实时交际工具,利用移动装置诸如各种学习的APP随时随地随事获取所需的信息,进行更广泛、更便捷的学习,包括网上听课、网上提交作业、参与网络讨论、微信互动等参加各种活动,这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信息获取模式。过去单向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正被打破,一种新的双向平行、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
“互联网+”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传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低下,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以及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使其滞后于社会发展。“互联网+”打破了教育封闭的大门,建立了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圈,从而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每个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每个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全新的教育生态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就实质而言,“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一方面,互联网连接了全球的教育资源,从传统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到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课程任你挑,教师任你选,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互联网让跨区域、跨行业和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有效地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从而加速了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鸿沟也将被逐步缩小乃至填平,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教师加快自身转型与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对教育的强有力冲击,极大地挑战了传统课堂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必然是知识的接受者;师生关系亦由过去的单向不平等走向了双向平等的关系。不仅如此,高校思政课相比专业课而言面临更多窘境:学生对上课可有可无的心态,学生的排斥心理,教材的滞后性,海量而又真假难辨的媒体信息,等等。这使得思政课教学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由此可知,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加快自身转型与发展,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削弱高校教师的教育影响力,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课题组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学生学习动力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点等热点问题设计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教育影响力调查问卷》,面向广西不同高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90 份。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网络学习成了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欢迎,学生在课堂上关注的重心也由原来的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教师的情感、思维和探究精神等。对于获取知识的途径,课堂学习仅占40%,书本自学占35%,而网络学习占到了95%。可见,网络成为了“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你喜欢思政课教师按照教材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吗?”喜欢的占28%,不喜欢的占62%,无所谓占10%。这反映出在“互联网+”时代,“90后”大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已经熟悉的教材内容,即使教师讲授得非常有条理,学生也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聆听。当被问及“在思政课堂上,你更关注什么?”时,关注知识传授的仅占40%,思维方法的占80%,关注教学情感占67%,关注教学智慧的占78%。由此看到,大学生在课堂上关注的重心从过去的关注知识到关注教师的思维方法、教学智慧、教学情感等方面迁移。在开放题中,被问及“你曾经上过课的思政课教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方面”时,96%学生提到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希望思政课教师以开放的、信息化使用等方式开展教学的占92%。此外,100%的学生都喜欢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面对学生学习途径的拓宽和课堂关注点的转移,高校思政课教师唯有加快自身转型与发展,才能有效提高教师教育影响力和提升职业幸福感,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常态下的思政教育工作。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快自身转型与发展的新思路
(一)转变教学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下,面对开放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及时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一方面,面对课堂教学,学生不再是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关注教师的情感、态度、思维和探究精神等,课程也将为教师富于个性化的标签所覆盖。另一方面,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知识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路者,在课堂上主要扮演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角色。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知识获取便捷的背景下,让学生获得信息获取、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创造的激情,引导学生从“知之者”变成“好之者”,进而从“好之者”变成“乐之者”,这是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教育”并非简单地把互联网套在传统教学的躯壳上,而是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和渗透到教育的最深处,催生出新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思维指的就是由“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为基础和出发点,对于资源配置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审视、配置的思维模式以及由此生发出的一系列实际行动的代称。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教师仍然采用昨天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今天的人,就会让学生失去明天。正如马化腾所言:“如果教育拒绝‘互联网+’,就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拒绝使用电力一样。”“互联网+”代表着未来全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形态变化的趋势,高校教师应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现代教育理念中,积极投身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中。高校教师只有及时将最新教育技术纳入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已有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工作。
(二)提升媒介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高校教师必须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提升自身的媒介技术,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政课教育的意识薄弱,缺乏教育技术领域的危机感。一些教师以只懂本专业不熟悉多媒体知识为由,抵触新技术的学习。殊不知,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最频繁、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受其影响最深刻的群体。作为移动浪潮下的时尚流行文化产品――微信,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成为一场势不可当的潮流。面对大学生中已经“无人不微信”的现实,竟然还有一些教师不懂什么是微信,甚至是闻所未闻。毛泽东就曾说过,“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因此,高校教师要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发挥新媒体受众广的优势,有效利用诸如微博、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引领作用。
创新教学手段,就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教学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诸如利用录屏软件制作微课,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签到、考核、布置作业、通知提醒、交流互动以及推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这些新媒体的使用极大地契合了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使得思政课教育教学更加鲜活,更富吸引力,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三)加强团队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在大数据、云计算的“互联网+”时代,以信息的公开、透明为特征,每个教师获取信息的机会都是均(下转第30页)(上接第22页)等的,这就打破了传统论资排辈和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教学分工变得更加明细,团队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师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个体性、独立性劳动转向集体性、共同性劳动。通过团队的集体攻关、协同创新,生产出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诸如当前一些学校采用的专题化教学,一门课由多位教师共同完成,每个教师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专题讲解,从局部的优化达到整体的优化,实现了教学要素配置的优化,从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
(四)加强理论学习,参加相关培训
在“互联网+”冲击下,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延伸了人们获得知识的广度,然而纵度的提升却相对缓慢。这就给高校思政课教师一个提升自我的有利空间,即高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思政教师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用理论去影响人、感染人和塑造人,为个性化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增强自身理论厚度的同时,高校教师还应积极参加各种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运用信息化的能力以及新型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常态。
【参考文献】
[1]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06-09
[2]王治成.“互联网+教育”能改变什么[N].学习时报,2015-06-01
[3]王烽.“互联网+教育”是颠覆和重构[N].中国教育报,2015-05-17
[4]何云亮.“互联网+”对高校的冲击和重塑[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5)
[5]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雄楚师范学院学报,2015(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4LSZ009)
【作者简介】廖青清(1984-),女,广西桂林人,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第二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路径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路径分析
摘 要:20多年前,互联网悄无声息地进入到商业和社会领域,并在随后逐步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在深刻改变社会运转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独到看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中国各行业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以期开辟出一条适应时代潮流的高校思政课发展道路。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课;机遇;挑战
20多年前,互联网悄无声息地进入到商业和社会领域,并在随后逐步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在深刻改变社会运转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独到看法。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中国各行业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战略的推出,首次给了“互联网”作为主体“被加数”的机会。“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与其深度融合,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机遇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因互联网而更有魅力。
1、“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和充实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任何一门课的讲授都希望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理论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理论教学与当下鲜活的时事之间的桥梁,使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目前,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之一是众多的大学生被明星真人秀、八卦新闻乃至韩剧、美剧和各类神剧吸引,他们在课余甚至课上时间获取时政新闻、言论观点和深度评论的渠道,更多的是微博、微信以及各类手机应用。在掌握学生这一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系统对各类网络平台的关键词汇、热点事件、焦点现象进行挖掘、分类和整合,并在讲授思政课重要理论知识时以我们所整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或真人真事为引入点,对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时尚而流行的编辑,加以生动、接地气的点评,使思想和知识生动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教师也真正做到了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领。
2、“互联网+”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扩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平台。“互联网+”给思政课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升级带来契机:“互联网+”打破了教育者对知识的垄断,使知识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利用知识;“互联网+”的开放性、连接性特征正在推动着全球性知识库的形成,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了解的资源。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组织专任教师通过建 QQ 群、微信群、论坛、开发 APP 手机应用、编辑微信公众号、录制网络精品视频公开课等对学生进行在线教育,把经过教师编辑的核心观点和重要内容通过线上教育的形式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突破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自己错过或感兴趣的知识点。
3、“互联网+”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创新。在大学教育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给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打分,已经成为促进教师获得良性发展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也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系统升级,这具体体现在:其一,教学评价不再仅仅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网络评价,其最大的变化在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升级。在“互联网+”催生了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新的情况下,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整合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获得与学生分享的程度、教师线上与学生的互动、点评、反馈率等都将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其二,可以通过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构建师生互评的统一数据平台,这一数据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对教师的线上线下综合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所做的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学习态度、互动情况、作业提交情况、最终成绩等,同时教师和学生还可以登录智能手机上的数据平台,及时的获取评价信息。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的信息海量性使高校思政课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规定。然而,随着微博、微信和 APP 手机应用等“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人人都可以针砭实事、评论政府,这就给高校思政课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带来巨大挑战。因为,在“众声喧哗的信息集散地,从来就不缺投机者、造谣者、煽动者、炒作者、挑拨者、谋划者、闹事者„„以近年来出现的英雄被污名化现象为例,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先后被质疑,一些不分是非、颠倒黑白、大放厥词的言论大行其道。”而且,对于这样一些对英雄人物的恶搞却能够迅速吸引眼球,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追之信之,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辛苦灌输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提出质疑。如此,高校思政课就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他们又时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接触着各种消极的、负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网上传播的错误思想和消极价值观的影响。因而,如何更有效地履行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职责,发挥正能量,在多元中确立主导,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地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成为其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
2、在高校思政课融合“互联网+”开放性特点的同时,增加了教育者主体权威性被弱化的风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素材多由教育主体提供,“客体”在“主体”的引导下接受教育者的知识熏陶和思想陶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作用明显。虽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质疑声音不断,但它确保了教育者的主体权威性和思想政治教学的教育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引领者。但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人人具有话语参与、话语表达、话语制造可能与自由的信息网络空间,表达渠道成倍扩大、人人拥有话语的表达权,出现了话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倾向,话语趋向破碎化、分散化、猎奇化,课堂话语的权威性、真理性受到冲击,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力与影响力受到弱化等情况。
3、“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使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必需的反思性和思想性遭到削弱。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是高校思政课最为本质的特征,作为帮助学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政治理论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是一套科学系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思想体系,它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反思能力。然而,“互联网+”平台在打破时空壁垒的同时也将知识严重地碎片化,这极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浅尝辄止,进而形成懒于思考、惰于反思的习惯。互联网世界的碎片化阅读,使我们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我们正在丧失的是专注能力、深思能力和反省能力。而这种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恰恰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所必备的素养。因而,“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化在把大学生的专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的同时,必然使高校思政课所必需的反思性和思想性遭到削弱。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路径选择
1、面对各类“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多元化价值观,高校思政课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碰撞下,始终保持其意识形态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南,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然而,当前不可忽视的现状是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网络评论稂莠不齐,理性言论并不一定总是能够战胜非理性言论。对于此,高校思政课在引入“互联网+”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好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的关系,做好舆论引导,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多元化,积极防止负面信息对高校思政课的侵蚀;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大学生所经常接触的各类“互联网+”平台建立专题活动和话题栏目,引导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让互联网更好的为思政课教学所用。
2、高校思政课改革应坚持课堂教学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同时,保持课堂教学的充分性。“互联网+”平台虽然能够解决部分知识传授问题,但它不可能替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的大学功能。正如在通信领域,微信 APP 的出现并没有彻底颠覆传统通信行业,反而是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这也正验证了马化腾所言,“‘互联网+’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不是颠覆掉传统行业。”“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变革升级应涵盖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平台、教学评价的更新,其最终目的始终是增强其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在这一目的引导下,引入“互联网+”,使得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从当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升级到教师与学习者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的互动互生,这无疑是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措施。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守高校思政课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原则,从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核心需求出发去合理、高效地利用互联网,始终把“互联网+”平台作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将虚拟空间的学习与互动视作学生与课堂教学的粘合剂,而不能“反客为主”,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以线上的学习与互动完全代替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以“互联
网+”的工具理性代替课堂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理性。
3、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主导性作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师如何更充分的发挥其主导性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认识到“互联网+”平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该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原来的知识为主升级为思想为主,教予学生在面对各类互联网信息的同时学会思考懂的反思,而不是一味跟风随波逐流。
4、建设“互联网+”品牌阵地,加强对“互联网+”的掌控与运用。当前,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互联网+”平台已经渗透到 90 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学生的心情、个性签名、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很多时候都会通过这些平台表达出来。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实际,高校思政课负责部门可以通过组织任课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开发具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 APP 手机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等的方式,更加有效地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从而能够更好地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功能,增强其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杜春梅.网络信息多元化背景下捍卫思政课教学主导性[J].改革与开放,2015(2).[2] 裴晓军.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1).[3] 王茜.“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6(9).[4] 李娜.“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5] 毕冉.“互联网+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6] 蒋明敏.新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路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3(4).[7] 于杰,马婷婷.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J].前沿,2014(2).[8] 李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狠抓课堂建设[J].红旗文稿,2016(21).
第三篇: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
网友:我是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好不容易苦读到了今天,却缺少成就感。跟高校其他专业教师相比,职称比谁都难解决,说搞科研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哎,激情都快燃光了,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发展了。
专家:你讲的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很简单,“只需上上课,不用做科研”,似乎这是思政课教师工作的一种常态,思政课教师也常常会感到缺乏发展机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重视以及学校管理的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己要积极调整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专业发展。我的建议有下面几条:
做一名自信的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能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就会失去专业发展的可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如此,思政课教师作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自己更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做一名教学能手。如果不能通过课堂来吸引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思政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影响大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理论修养,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既要多联系当前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学生困惑有的放矢的讲解,又要充分重视学生真实需要,灵活的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缺乏科研能力,就会失去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无论是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还是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校思政课教师都需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科研能力。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提高理论修养,关注学术前沿问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术研究,提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增强教学吸引力的同时,推动学科建设与完善,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最终实现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清)
第四篇: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些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何要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曾指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中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良作用。而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相统一”。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目前,有的思政课多少年不变样,听者昏昏沉沉;有的人课堂上一套,在网上换了“马甲”也换了一副面孔,这样的“表率”也是一种低级红、高级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备受鼓舞,深受启发。
结合“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征,我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上好思政课,一要具备政治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政治要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钻研、真信仰和真践行。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行之有效的“试金石”是“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此外还看其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是否言行一致。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二要具备人品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自律要严,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三要具备学识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的学识根基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要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除此,还要追求思维创新。任何伟大事业都始于创新,都始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星辰大海的宏伟目标。要读懂党领导亿万人民的奋斗史和创新史,必须有纵观古今上下千年的宽阔学术视野。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讲好思政课还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完善学识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即对教育学、心理学的钻研。实践经验证明,在解决了思政课“为谁教”和“教什么”这两大问题后,基于教师职业技能角度来思考“怎样教”就成为决定课程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第五篇: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类课程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针对,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以正确的角度来看待世界。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思政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是多数学生对“思政课”并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思政课”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对未来发展帮助不大。因此,多数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不足甚至是有抵触心理。新形势下,尽管“思政课”也在进行课改,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依然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虽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往往是不得要领、流于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实用性和时效性较差。除此之外,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骨干教师多为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教师以及六十岁左右的老年教师。尽管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是对新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导致“思政课”的现代化教学举步维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二、在“思政课”教学中合理的创建教学情境
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我,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让学生积极的融入学习之中。“思政课”科目的学习相对较抽象,其中一些重难点内容晦涩难懂,这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在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创建教学情境,则集体的力量就能体现出来,这就能更加准确的找到学生迷惑的点在哪,更有针对性的加以讲解,才能给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2]。具体到教学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教师应充分重视情境是设置,应融合教学目标以及内容,进而设置更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的调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得以展开。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
合作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之间的沟通得到加强,课堂的内容不再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还融入了学生学习心得以及需求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使得教师可以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学方案加以改善,进一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思政课”课程开始的目标。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开发,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得以体现,有利于教师对此加以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出更适合的教学方案。通过对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出更加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分析每个学生的特长以及短处所在,把学生依据其能力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学习经历等多种因素加以具体的划分,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制定其相应的学习计划、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得每个学的特长以及优势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需要努力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教学的内容应当以生活中能遇到的问题为向导进行讲授,是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督促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应掌握的信息,并使其学习自信心得以提高。
3.?{动师生的积极性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是指教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得到调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得以提升,使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以及知识储备都得到提升。该学习模式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有所了解,同时还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专业知识得到不断巩固,并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难题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案,是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在“思政课”教育的课堂上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是学生在掌握应掌握的内容基础上有了主动学习的热情,互助学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注意力的集中都有重要意义,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学生有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同时还能听取其他同学学习心得,这就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炜.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政教学魅力的方法研究[J].读与写,2016,(10):65.[2]彭军林,朱霁.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07):192-193+196.[3]佘时珍.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246-247.[4]李淑文.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2006,(1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