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共5篇)

时间:2019-05-15 12:2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

第一篇:浅谈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外语人才 课程设计 素质 教学方法 跨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人世后的中国融人到全球化经济体系中,这对外语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提出适应全球化经济形势的外语人才:复合型应用人才和通用型人才,及培养人才的模式与教学改革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的人才需求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市场经济呼唤口径宽,适应性强,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外语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扎实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学生的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语篇的规范、言语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宽广的知识面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当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知识。这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也是为了增加其择业的竞争力和社会的适应性。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期,我们不能不考虑市场的要求,不然会使学生陷人就业的困境。较强的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由于以往的外语教学方法以及我们思想上的忽视,往往只强调模仿、浮现、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簿弱的后果。思维能力体现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创新能力要求能对一些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提出颇有新意的看法。同时较强的能力还包括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能力、讨论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灵活适应的能力等。较高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于外语专业的人才来说,更应该注意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应付WTO后的经济环境。

就人世之后,中国融人到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外语教育应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度培养通用人才。应用类复合人才应具有出色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相关实务工作知识和能力。研究类复合人才要有出色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实务工作应用领域的理论素质或与外语语言、文学、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相关的理论素质。通用型人才(应用类)应具有杰出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言语交际适应性和灵活性,但不一定具备某一特定业务知识和能力专长。

就培养外语人才的模式,我们正在试验的模式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和双学位等。我们可以用外语+X的.模式来表示。式中的X为变项,随着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志向变化而变化。x可以是外贸、旅游

一、金融、新闻、法律、教育、会计、保险、信息技术等。同时我们应建立本一硕一博一条龙的培养高、精、尖复合型人才链,这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长期的需要。

二、优化外语教学的体系

教学课程体系是外语人才培养的方向指南。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各类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外语交际能力、中外文写作能力。各校在优化课程体系时,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以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优化课程应充分反映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和新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课程设置结构体现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符合语言教学过程的规律。调整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跨学科课程的关系,并使理论性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结构必须综合化,使外语、专门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和结合,使学生具有应用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相应能力。这体现外语+x模式的应用性、灵活性、选择性和可变性。

三、优化外语人才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关于面向21世纪外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课题组通过调研,提出了外语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这就难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语言习得。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培养对象,作合理性的调整。根据人才的培养模式,外语教学内容应扩大到外交、外事、外经、旅游、商务、金融、法律、新闻、管理、广告、科技和信息等诸多领域。尤其在信息已呈网络化趋向的社会,我们更容易随时选用,补充一些较新的教学材料,保证内容的广泛性及语言的时代性,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并能顺利参与各类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外语教学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执行教学任务活动中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因素及能力。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自习、思考、实践和创新过程中成长起来。笔者认为把任务教学法引人外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并从中发展认知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它可以根据情况有侧重地重视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各种实际生活或工作领域当中,如商务谈判、预约等,学会用语言做事或处理问题,从中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工作能力.以及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广播、录音、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利用和开发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并不只是单纯的教学手段的革新和教学形式的改变,而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综合性的改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语与复合专业的知识。

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学生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中更多的是隐性的、文化深层的差异,如观念、价值、交际规律等。我们要在理解培养学生深人地了解这些差异。同时,要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还要培养学生交际取得预期成果的能力,以及处理由文化差异而引起交际冲突的能力。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培养教师本身的跨文化意识,只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较强的英语文化、汉文化的修养,才能在课堂教学上进行融人有目的英语文化的教学,充分发挥手头一切教学资料、教学手段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避免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使言语表达得体。同时,教师也应训练学生使用英语介绍、宣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沟通的使者。要将文化教学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此,我们必须在大纲制订、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方面进行改革。给学生开设文学欣赏、历史、艺术、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概识等选修课或系列讲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们应把社交文化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听、记、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练习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外语教学的模式。

五、加强素质教育

外语人才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统一。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应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传授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注意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智性培养也应得到重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及形成运用模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能力。我们还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为达到培养学生赊合素质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还应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能帮助学生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优等生不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导”出来的。

我们可以开展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高校应与用人单位携手合作,让学生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如让学生参加商务翻译、旅游接待、外贸业务观摩等。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和扩展的课外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在参与中学习,自我复合其知识结构。

六、优化测试与评估方式

我们应高度重视测试和评估的方式与内容,这对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测试的内容不应限于测试学生的语言技能,忽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语言能力测试不应只局限于书本内容,应更加重视学生综合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内容的材料应更广泛,并体现语言交际特征,反映真实生活。听力测试的篇章类型可以是:通知、广告、新闻报道、电台节目预告、会话、评论、电话等。写作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多样的篇章类型,如信件、商函、简历、通知、报告、合同。自传、备忘录、广告等。内容还应涉及考察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方式不应仅限于考试。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估与测试,例如,讨论、辩论、口头表达、写论文、写读书报告、完成项目、上网搜寻资料、市场调查、模拟涉外接待、商务谈判等等。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第二篇: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培养模式;特色;多样化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端翻译严重匮乏,需求的专业结构趋向多样化。高等学校外语教育在语种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及语言能力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是造成高端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对高端翻译的旺盛需求不仅要有现实的紧迫感,而且要有顺应发展趋向的长远眼光。解决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传统外语教育,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关怀的办学特色;改革办学体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注重科技外语和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翻译市场现状不容乐观,而高端译员的匮乏已成为这个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翻译的文化交流与信息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彰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信息涌入中国,翻译人员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地消化国际信息流,将导致大量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信息的流失。翻译能力薄弱的问题不解决,还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政企涉外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中国的持续发展,妨碍中国全球化的推进速度。

一、翻译市场的强烈讯号:精英人才匮乏,呼唤高端翻译的多样化

当前中国翻译大国地位与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形成强烈的反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出现了巨大的翻译市场。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的注册翻译公司有近3000家,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仅在北京注册的就有400多家。全国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人。从规模来说,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但并非“翻译强国”。因为这支队伍中的专业翻译人才只有6万,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仅占5%。

翻译人才青黄不接集中表现为高端译员匮乏。而且从译员需求的专业结构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端人才匮乏是世界人才市场的共同特征,然而在中国翻译市场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突出的表现是:

(一)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这主要反映在外国文学翻译质量下降。以2005年初举行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为例,在涉及文学翻译的5个奖项中,竟被评委无奈地空缺了3个。外国文学翻译之所以遭遇窘境,是因为优秀文学译着要求译者深刻把握两种语言的精髓,特别是要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而达到这种要求的译员太少,导致优秀文学译作稀缺。时至今日,人们对20世纪中国的一代翻译大家的风采依然历历在目,例如钱钟书不仅英语基础好,而且博览群书,还有浓厚的文学兴趣,其译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萧乾先生以集文学创作、翻译和记者于一身而着称,得益于他深厚的母语修养和对英语文学的娴熟研究背景。然而中国本来翻译大家就不多,随着一代名师的相继逝世,优秀翻译后继乏人。

(二)科技翻译,尤其是高新科技翻译人才稀缺。多年来外语院校十分重视外语复合人才的培养,但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当前,外语复合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外语专业知识与经济、贸易、金融、新闻与法律知识的复合,而外语专业知识与理工科知识的复合结构则长期受到忽视,以至于当前懂经贸、商法的文科复合型人才很多,但熟练掌握外语的工程技术人员稀缺。机械、化工、软件、信息技术和电子专业都紧缺外语人才。

(三)口译人才匮乏,尤其同声传译人才稀缺。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中国口译人才严重短缺。目前国内能够熟练地在商务活动、国际会议中担任翻译的人才实在太少。同声传译作为语言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因而培养也十分困难。这种人才不仅在我国紧缺,甚至是全球化的人才难题,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有资料显示,中国口译人才缺口百万,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对中国的口译人才短缺表示担忧。

(四)中译外人才紧缺,尤其是经典着作和重要政治文献方面的中译外,面临重大问题。中译外比外译中难度更大,写作风格与语言习惯要适合外国人的要求,对译者的中外文水准、政策把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古代经典着作的翻译还有古文、文言文的阻隔。现代文人能够阅读文言文的已经寥寥无几,因此存在着把古典文献翻译成现代汉语,再由现代汉语翻译成外语的双重语言转换问题,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中译外涉及的语言也越来越多。仅有英、法、德、日、俄等常用语种显然不够,而稀有语种的翻译人才就更显得匮乏。

二、外语教育的缺失:教育理念和体系陈旧,办学模式趋同化

在2004年举办的“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为主题的一次高等教育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正陷入一个办学误区:办学模式趋同化。大学普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相同规格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个性差异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

中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的办学趋同化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专业语种结构趋同。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过多,英语专业招生人数远远超过小语种。目前全国有800多所院校开设外语院系,同时全国兴起了一批以新东方学校为代表的外语培训机构,而所有的院系及培训机构均设置英语专业或进行英语培训。以至导致英语专业人才饱和,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而小语种尤其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则供不应求。

(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多年来,传统外语教育只注重语言和文化双重关怀,而忽视综合知识的传授。近年来,又清一色地转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外语专业本色,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缺失。这种现象的认识误区在于:把外语仅仅当作语言的工具,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淡化了包括汉语文学在内的中外文化教学,以至于跨学科界限的知识性课程——法律、经贸、金融、新闻——的过量,而导致语言专业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忽视了深层次的中外文化的熏陶,语言人才失去语言与文化为特征的传统特色。

(三)语言能力的评价方法趋同。中国的外语教育长期以教学服务于考试为导向,导致学生只关注知识和语言技巧,而忽视了语言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测试为标准的外语能力评价方式,导致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时间长,资源投入大,整体效率低。而以客观题为主体的语言测试方式只测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存量,却忽视了用主观题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评价。记忆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存储状况是可以见诸卷面的,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难以在卷面上展现。然而外语的写作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少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诚然,过去清一色的培养纯外语人才,毕业生知识结构过窄,曾经是外语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的主因。因此培养“外语+专业”、“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适应社会需要、应对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更是教学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应用性”,而对于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来说,必须保持语言教育的文化多元性,培养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只有具备比一般外语学习者更高的外语水平和更扎实的中外文化基础,其毕业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研究型外语大学必须把坚持外语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作为一种理性选择。

三、解决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坚持办学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

(一)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关注现实的紧迫性。而且要有放眼国际化的远大眼光。高端外语人才需求旺

盛及其需求专业结构的多样化,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现实,而且是社会发展对语言人才需求的大趋势。从全球视角看,信息时代促使我们的湛蓝色星球变成了“地球村”;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交融促使整个世界趋向“全球化”;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求异域文化与教育的“国际化”。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以及上海迎来世博会,必然大大刺激人才市场对高端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不容动摇,同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为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外语教育语种多元化,也是一种必然要求。

从现实情况已经看到外语教育落后的紧迫感。全世界学术刊物的80%~90%都是英语刊物,离开英语就无法吸收外国学术资源;全世界的计算机信息90%都用英语表达,我国计算机软件教育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已大大落后于印度,而英语教育水准不高,理工科硕、博士的翻译能力不足是软件人才国际化的一道坎儿。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外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在近年强劲的“全民学外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声中,清醒地指出:“从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看,不足以说明‘全民学外语’。”并指出,从外语教育的现状看,“中国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比一些亚洲国家要低”,“英语在中国是一种外国语,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英语则是第二语言”。当然我国的外语水平更不能与欧洲相比,在荷兰有80%的国民熟悉英语。

(二)根据外语需求的市场定位,改革办学体制,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必须承认:“全民学英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它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当前以服务于考试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方法的弊端,以及外语教育在包括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这些弊端直接导致了外语教学的低效化。这种呼声对外语教育提出了警醒,启发了人们必须认清外语教育的两个改革方向。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对不同语种、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提出不同的外语教育办学要求。例如,从语种的专业结构规划看,必须肯定地认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育的范本;同时注意纠正当前小语种专业办学只限于几个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的状况,注重在更多院校发展小语种教育,实现外语语种的多样化。从不同地区的外语教育要求看,对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及上海等未来的国际化都市必须普及英语教育,提高全民的外语水准;而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则主要要求学好他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看,研究型大学应该倾情于外语精英的培养,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注重语言与文化双重关怀的传统英语教育特色;而教学型大学则应坚持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并以培养语言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其次,必须十分注重不同专业结构的外语精英的培养,实现高端外语人才的多样化。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而精英外语教育则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其应该具有的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导向性品格。在外语教育中,这种品格主要表现在注重各类专业外语精英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前瞻性需求。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针对外语人才模式趋同化的弊端,实现专业结构的多样化,除了必须加速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及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保持传统外语教育的特色外,应特别注重两种外语专业的发展:一是在理工科院校发展科技外语教育,二是大力发展翻译专业。

在外语教育中应当认清两种复合型人才的区别:一种是传统的“语言+语言”(例如:“英语+汉语”,“英语+小语种”),以及“外语+社会科学”(经贸、金融、法律、新闻)等以外语为主体知识结构的“语言型”外语复合人才。另一种是以科技知识为主体知识结构的“科技+外语”的“科技型”专业外语复合人才。后者实质是一种专门用途外语人才,它的第一能力是理工科知识,本质上属于科技型人才。

科技外语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教学要求都有异于语言型的外语复合人才。从能力要求看,台湾科普翻译家侯捷指出,“一般人认为英文好就能翻译英文文稿,这是大错特错的说法,进行科技翻译与你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密不可分”;“科技翻译的关键不在外文功底,如果要列出科技翻译成功的要素应该是:专业素养,中文程度,中文文采,英语程度”。同时理工科外语教学的要求也有异于文科型的外语教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钟美荪指出:“大学生英语不必都能说会道,文理科英语教学要求不宜一刀切。”许多专家认为不同类型学科的英语能力有不同要求,阅读英语专着及查阅英文资料的实际能力对理工科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科技外语人才的培养应该在理工科院校进行,因为纯外语的人才培养不出合格的科技外语人才,钟美荪副校长就说过“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都毕业于英语专业,教师通常按英语教育的思维和标准去教授不同学科的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双方难以找到结合点”。

当前科技外语教育的历史很短暂,科技外语教育十分薄弱。翻开教育部1990年出版的《全国研究生专业介绍》可以看到,当时,高等学校的科技外语专业的设置如果说不是一片空白的话,至少是凤毛麟角。近年,开设科技外语的意识首先在医学院校觉醒,一些医科大学开始创办临床医学外语方向、药学外语方向及护理外语方向。随着中医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先导的一批中医药院校先期招收了中医学(英语)方向的本科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英语)方向的硕士生即将走向社会。这是外语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一大进步,它预示着科技外语专业的发展取向。

外语专业与翻译专业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发展翻译专业是解决翻译人才匮乏的另一个良方。在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趋同化的背景下,翻译专业起步与发展严重滞后既是外语教育缺乏特色与个性的表现,又是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另一个原因。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指出,外语与翻译之间虽然关系很密切,但毕竟是两个学科。翻译人才须熟知中外两种语言的规律,尤其要研究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还须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面。如前所述,鉴于当前外语精英紧缺不仅反映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还表现在中译外翻译、科技翻译、口语翻译,尤其是同声翻译人才的紧缺上,因此必须在研究型外语院校普遍开设翻译专业。遗憾的是我国外语本科教育长期不开设翻译专业,甚至大学阶段翻译科目的设置也是近年才出现。可喜的是,近年来翻译专业萌发了一系列迹象: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专家透露,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正式将翻译从外语教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专业独立发展,目前已有3所高校招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翻译学科博士授权点,并从2005年起招收翻译学博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高端人才;北京大学、对外贸易大学也于2006年有相应的举措。可见,鉴于翻译人才危机感,推动翻译人才专门化培养,至少在研究型大学普遍开设翻译专业,才能解决中国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已开始形成共识。

第三篇: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攻坚时期,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凸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管理创新成为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而拥有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1我国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转型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然而,一方面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是经济管理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原因。

1.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化发展的定位指针,据调查发现,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需要的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经济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而当前该校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为培养适应于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高层管理人才和科研型经济管理人才,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市场的需求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济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实践,以应用性为指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侧重理论,对实践型的课程不够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偏高,教材内容和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却没有机会在实践中应用,课程内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另外,部分高校课程的设置存在课程间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只是将课程进行简单地堆砌,无法使课程形成一个整体,导致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无法对以前学习过的课程做进一步深化理解。

1.3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行的教学中,虽然多种教学方法被采用,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但是,在课堂上对这些方法的运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对经济管理专业的评价大都采用考试成绩,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实践证明,只采用成绩是不适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管理人才作为社会科学人才,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在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不断尝试新思想、新方法、新思维并付诸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前提和先导,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先进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深入分析经济管理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组织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经济管理类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教学计划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活动。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对以实务性为主的人才需求量特别大,高校应该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实践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与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高校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要面向多样化需求,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还需要统筹教学资源,使教学管理手段更加系统化、现代化,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氛围,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创新成为师生的共同行动。

2.2课程设置

高校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按照培养企业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开发职业素养课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模块、公共文化课程模块及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形成准员工培养课程体系,在公共文化课程模块中,开设《就业指导》、《准员工教育》;在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中,开设《演讲与口才》、《礼仪》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人文素养课的教学,制定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高校可开设《创新、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等有关创新知识的课程,让学生对创新有着正确的认识,意识到创新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通过介绍掌握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组织相关的创新活动,逐步训练学生基础的创新思维能力,培育他们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意识。

2.3大力发展实践性教学,构建能力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平台

为适应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要与企业实行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培养育人的长效机制,双方共同组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开展有关教材及教辅资料的编写工作,共建人才培养合作开发基地,强调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专业对接产业及职业岗位、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帮助学校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

2.4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学校实际做好师资培训计划,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灵活运用在职培训、脱产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除了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之外,还可邀请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开展专题讲座,介绍经济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为学生提供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必备技能的机会,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5改革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过程创新

教学过程也要融合创新思维的特点,按照“做中教,做中学”的思路,将项目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问题链教学法、课题引入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丰富教学方法,将专业领域的创新、创意理念融入专业教育当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探索分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教育教学方式,构建起一个理论与实践、隐性与显性、情景与实战相交融的教育生态圈,不断提升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和教材,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组织教学,想学生之所想,创设情境,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来展开教学,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教学,让教学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3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经济管理人才的价值,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为此,高校要依托学科特色,根据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等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魏文静.创新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5).[2]刘辉.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宝鸡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

第四篇: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公司治理模式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公司治理模式

班级:xx

姓名:xx

学号:xx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公司治理模式

xx

摘要: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世界各国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同一国家在同一时期往往也存在着公司治理的不同类型。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类,是公司治理理论中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公司治理;治理模式;市场导向;内部监控;家族监控

一、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

(一)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概述

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得益于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股东主权模式,认为公司是股东的,公司治理目标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英美制定的保证股东权益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该模式以外部治理为主,也称外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具有高度分散性,股东大会不可能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参与公司治理和决策制定;股东大会的决策权通常会委托于个别愿意参与公司治理的股东或者权威人士,并由这些人组成董事会,参与公司日常决策。该模式下的董事会参与内部治理时会在内部设立类似于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协助董事会做出更加专业化的决策,并将董事会划分为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虽然在理论上说外部董事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但英美公司常由首席执行官担任董事会主席,这就扼杀了董事会的独立性,降低了监督能力。

(二)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的要素

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主要通过三个要素发挥作用:第一,通过相对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约束控制高级经理人;第二,对公司经营者采用底薪制、股票期权激励制、年终奖、长期奖金等激励机制,促使公司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第三,依靠健全的法制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合理之处在于董事会和经营者各司其职,使经营者能够集中精力管理企业运营,从而提高公司绩效,而且英美公司经营者拥有经营自主权,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营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有力的推动公司发展;但问题在于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使董事会成员间接被高级经理层操纵,对高级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能力严重被削弱。在外部治理方面,股东分散和机构投资者的消极性使“搭便车”行为愈演愈烈,没有谁愿意为监控“集体产品”付出代价,为了使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股东必然会对外部市场监控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推动了英美国家资本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三)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特点

1.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较大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兼有决策和监督双重职能,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主要由

独立的非执行董事承担,英美等国家的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多在半数以上。

2.公司控制权市场在外部约束中居于核心地位。

3.经理报酬中的股票期权的比例较大。

4.信息披露完备

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

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又称银行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内部监控模式,拥有强大的、拥有足够实力和动力去监控经理阶层的核心股东,股权集中于银行和相互持股的法人企业。德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有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和管理机构主要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双层治理结构如图所示:

这种结构中,股东将经营权委托给董事会,另外设置监事会行事监督职能,由事会制定企业的基本方针、选任董事会成员并监督业务执行。董事会和监事会严分开,禁止兼任。虽然这种机构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建立了必要的责任机制,但如果监事会成员在公司中的利益不一致,就不能在公司战略方面达成共识,而且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避免监事会的审查。

(一)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1.董事会与监事会分立,德、日企业多采用双层制董事会

2.企业与银行共同治理。银行兼有债权人和股东双重身份,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关系——主银行关系。

3.公司之间交叉持股。交叉持股的动机不在于获取股票投资收益,而在于加

强企业间的业务联系。

(二)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缺点

1.违反股份公司原则

2.引发公司支配权的不公正占有。没有出资的经营者支配着公司,从而违反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3.股东大会空壳化。相互持股公司的经营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监督,所以出现股东大会的“空壳化”。

三、以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

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台湾,东亚的韩国等国家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曾一度被称为亚洲奇迹。研究发现,真正推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力量都

具备明显的家族特征,因此也被归结为典型的家族治理模式。以家族监控为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虽然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但是真正掌握实权是家族控制的董事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企业所有者将控制权交予由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以及姻缘关系组成的家族成员中,企业运营决策一般由企业创办家长一人做出,决策程序视家族程序而定。经营者受到来自家族利益和亲情的双重激励和约束。

(一)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产生的原因

1.儒家文化

韩国人和东南亚国家的华人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根深蒂固的行为准则;儒家文化重视家庭,强调“和谐”,谋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思想理念。

2.客观条件

一是民族歧视。东南亚国家独立前,华人长期受西方殖民主义的歧视。其二是东南亚国家土著人经济文化的落后,观念陈旧。其三是政府对企业的限制。政府在不同时期也采取了限制华人企业发展的举措。

3.特殊原因

(1)长期以来工商业者的低社会地位

(2)不倾向团结的民族特点

(3)朝鲜战争后的国贫民穷

(二)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1.所有权主要由家族控制

所有权集中于家族成员是家族企业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小公司里比在大公司里更加明显,即使在大公司,所有权的集中程度也超过了60%。

2.企业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企业决策家长化

企业的决策纳入了家族内部序列,企业的重大决策都是由作为企业创办人的家长一人作出,家族中其他成员做出的决策必须得到家长的首肯;决策权随着领导权的传承而递延,前一代家长的决策权威也同时赋予第二代或第三代接班人。

3.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

因为家族关系的存在,家族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利己的个人主义倾向比较少;建立在家族利益和亲情基础上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家族企业经营者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成为家族企业解体的一大隐患。

4.企业员工管理家庭化

家族企业将儒家思想用于对员工的管理上,以此在企业中创造和培育一种家庭式的氛围,使员工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很高忠诚度;家庭式的管理不仅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而且还减少和削弱了员工和企业间的摩擦和矛盾,保证了企业的顺利发展。

5.来自银行的外部监督很弱

在东南亚,许多家族企业都涉足银行业,作为家族企业系列之一的银行成为实现家族利益的重要工具之一,银行必须服从家族的整体利益,为其他系列企业服务,因此来自银行的约束基本上是软约束。

6.政府对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制约

韩国和东南亚的家族企业很多都受到了政府的制约,在种族歧视的压力下华人家企业只能与政府合作,时间一长,政府陷入了利益的漩涡。

(三)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

1.任人唯亲的风险

如果企业参与管理的家族成员缺乏相应的管理才能和凝聚力,会给企业带来经营上的失败,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2.家族继承的风险较大

一些家族企业在领导人换代时,由于承接领导权的人选得不到家族成员得拥护而致企业分裂,甚至解体。

3.家族企业社会化、公开化程度低

四、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对我国公司来说,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股权结构的优化。因为,前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股权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首要问题。为了实现股权结构的合理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进行国有股减持,并在减持的过程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从而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形成几个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当的格局。改善和优化股权结构,可以通过出让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或者资产重组等式,降低国有股权的集中程度;另一方面可借鉴日本法人相互持股的经验,尝试发展法人持股和机构持股,特别是法人交叉持股模式,构造稳定的大股东。例如,在某些领域,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类似的一些企业横向结合,或选择往来密切交易相对固定的上下游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然后实行重组,形成单个企业产品与技术结构相对集中和专业化、数个企业产品与技术结构互补的企业集体,成员企业之间交叉持股。

其次,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机制还需要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形成一个规范、标准的公司治理准则。这个准则应该分显示出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规范性、标准性,要充分体现出:平等对待所有股东,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强化董事的诚信与勤勉义务;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强化信息披露,增加公司透明度。平等对待所有股东,保护股东合法权益。

第三,要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当向全体股东负责,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同时对公司董事、经理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监事会有权向股东大会提议公司外部审计机构。监会的人员和组成,应当保证监事会具有足够的经验、能力和专业背景,独立有效行使对董事、经理履行职务的监督和对公司财务的监督和检查。监事会应当制定完善监事会议事规则及工作程序,监事会的工作应严格按规则和程序进行。

第四,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应当建立公正透明的董事和董事会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董事的评价由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和考核委员负责组织。董事会应当向股东大会报告董事履行职责的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及其酬情况,并予以披露。建立市场化的高级管理人员选聘机制。建立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公正、透明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长期激励机制;薪酬和考核委员会负责。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银行及其它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法定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公司和董事会应该认识到维护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与其充分合作,共同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地发展。公司应当为维护利益通过与监事会、管理层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反映职工对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的意见。上市公司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环境、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

最后,还要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和透明度。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持续责任,上市公司

应该忠实履行持续信息披露的义务。信息披露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司应当建立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指定专人负责公司信息的收集和披露工作,董事会秘书经董事会授权协调和组织信息披露事项。上市公司要披露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包括董事会的构成及独立性,董事会工作评价等,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及与本准则存在的差距。公司应当及时披露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较大的股东名单,以及一致行动时可以实际上控制公司的股东名单或实际控制者,公司、控股东都应当披露公司控制权的实际状况。

参考文献

[1]孙聪 浅议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及启示[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2]许晓世.彭道国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8(25)

[3]郑志刚.对公司治理内涵的重新认识[J].金融研究.2010

[4]李维安.公司治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席酉民,赵增耀.公司治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Governs the pattern by the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under company

Abstract: The company governs is one kind carri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control system to the company.The various countries formed the different company to govern the pattern in reality, along with globalization thorough, the identical country in at the same time often also has the different type which the company governed.Governs the pattern to the company to carry on the classification, is the company governs in the theory to wait for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question.Key word: The company governs;Government pattern;Market direction;Internal monitoring;Family monitoring

第五篇: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

——谈中欧关系问题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古往今来,爱国主义一直是人们所提倡的优良品质,它支撑中华民族走过风风雨雨数千载屹立不倒,其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停的变化。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潮流覆盖全世界的时代里,爱国主义就理所当然的和经济全球化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今天我想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来浅谈中欧关系及国民爱国方式问 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世界经济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影响到了各国的政治、文化和国民生活。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在这样一个潮流里,自然需要和很多国家打交道,而和世界上和最大的经济政治集团欧盟打交道就显得必不可少 且举足轻重了。

中国与欧盟在多方面上有着密切的合作,中国需要向欧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体系,而欧盟则需要中国来拉动经济发展。在当前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阴霾下,中欧合作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显得重要和突出。

在合作的同时,当然也会产生摩擦,比如法国接见**、欧盟对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等。这些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欧友谊,也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中国人民有点抵触欧盟。

虽然有摩擦,但中欧关系还是以合作为主题的,双方密不可分,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而且中欧关系在世界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唯有中欧关系良好稳步发展,才能使世界经济复苏,步入正轨。

所以中国人民应该重新评价爱国主义的含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不应该过于激进,意气用事,比如对法、对日的打砸事件,这样不仅不能缓解国家间的关系,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而且会影响地方经济,影响人民生活,甚至使国家关系恶化。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我们应该服从国家的安排,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国家的要求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更上一层楼,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永远辉煌。

2013年11月28日物理学院一班薛焓

下载浅谈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论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

    人才培养下环境科学论文

    1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创新机制的瓶颈1.1缺乏对环境科学新问题、新方向的了解目前,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跨学科......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王 欢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21世纪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别:11策划 姓名:杨紫茜 学号:11111322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一种无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论文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曾有过两次高速增长时期。第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4~1997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外......

    浅析经济全球化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毕 业 论论文题目:浅析经济全球化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级、专业: 写作时间: 文 摘要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143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