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

时间:2019-05-14 02:3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

第一篇: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

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对淮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2-19信息来源:

淮南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市,是依托煤炭工业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上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煤炭及其关联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高比重。

一、淮南市经济结构现状

淮南市因煤而立、缘煤而兴,因而在结构上也形成了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化。2000年,淮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煤炭、电力、化肥占77.1%,2008年淮南市煤炭产量6817万吨,发电量467亿千瓦时,煤电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近90%,资源经济色彩越来越浓,重工业越来越重,产业的结构刚性日益明显,城市的发展表现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二是经济结构低效化。长期以来,淮南市经济效益一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价格形成转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首先放开了加工产品的价格,煤炭、电力、化肥等产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由国家计划控制,价格体系的扭曲和价格改革的不同步,一段时间造成煤炭开发和输出越多,利益流失也越多的困境,更谈不上资本积累和产业转型。三是国有经济主导化。资源型城市的支柱企业大都是国家巨资投入形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而且是按计划经济体制构建和运作的“大而全”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企业自身形成了庞大的自我服务体系,城市发展高度依赖国有企业,使得城市提供的公共产品很难替代企业的社会功能。大大降低了资源型城市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09年,淮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工业企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量90%以上,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以上。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资源型城市自身特点看,由于矿业的发展存在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规律,因此资源型城市因矿业开发的周期性将表现出明显的伴周期性。淮南作为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只重视煤炭产量,忽视了区域关联产业的有效发展。或只在煤炭和电力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简单的煤电产业链,或再对煤炭进行综合化工利用形成煤化工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条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原煤价值增加了企业效益,但是链条太短,产业链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没有充分利用,几乎没有对煤炭进行深加工。淮南一次能源煤炭、二次能源电力和其他初级产品的输出的发展结果是将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深加工的经济效益拱手让了出去,经济发展的正面效益小,而环境污染的负面效益太高,代价太大。同时,资源型产业中的大量资产具有较高的专用性,这部分资产难以进行流动,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差。目前淮南资源型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煤炭资源储量的减少和开采难度的增加,作为主要产业的采掘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加快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从全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巨紧迫。一是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深刻变革和挑战。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从内部发展环境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工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二是我国已进入必须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工业经历长期高速发展后,面临新的周期性调整压力,进入需要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同时,我国工业发

展也具备了加快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和物质基础。三是中央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这些重大政策的实施都将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

三、淮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向

(一)、要做到“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我国“丰煤炭少油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在较长时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煤炭仍然是发展经济的主要能源。淮南作为华东能源基地,煤炭储量远景444亿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量,今后若干年内,煤炭采掘将继续是我市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们在非煤产业发展上花了很多的心思、下了很深的功夫、用了很大的精力,并且确立了“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的思路。但这只是我们确立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构调整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目前我市非煤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巨大的调整空间。要在继续加快提升煤电产业,全力推进煤炭深加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壮大非煤产业。

(二)抓住机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围绕煤化工、瓦斯治理、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技术,激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有利于嫁接、共享和开放的创新体系。要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充分发挥碳汇减排功能。要优化产品结构,针对精深加工产品少、名优特新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少、外销产品少的现状,推进产品创新,加强市场开拓。要不断优化工业产品结构,推动由重生产、重投入、轻市场、轻技术、轻管理的“橄榄型”向重市场、重技术、精管理的“哑铃型”转变。要围绕化工、煤机、医药、乳品等,大力培育拳头产品、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加大企业科研投入水平,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要坚持质量第一,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培育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注重政策环境的营造,在资金上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坚持以应用促发展,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要注重文化环境的创造,深挖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创新办好中国豆腐文化节,擦亮这个人文品牌,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节会经济,放大“五彩淮南”品牌,培育消费市场,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建立多种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整合市内科技资源,积极鼓励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加强与长三角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淮南转化。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淮南经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军,中国煤炭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版

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10月

3.李毅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2010年3月

第二篇:壮大新兴产业——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支撑跨越发展

壮大新兴产业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支撑跨越发展

2012年4月16日上午,投资60亿元的山西第一个“云计算”产业园在太原开工,同时开工的还有节燃气热电联产、太原不锈钢(钢铁)交易中心、GPS北斗二代芯片等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60亿元。近两年,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转型发展成效凸显。预计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7%;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和26.1%。长期以来,山西经济结构单

一、基础脆弱,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为此,山西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华丽转身。

以煤炭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促进煤炭产业全方位升级。两年多来,省委省政府狠抓煤矿的兼并重组和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全省煤炭工业进入集约、高效、现代化的大矿时代。目前,已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3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单井平均生产规模达到120万吨以上,资源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7年的0.726减少到去年的0.085,下降88.29%。煤炭工业安全水平、产业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煤炭大省正向煤炭强省迈进。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全力促进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晋煤集团的煤—气—化、煤—焦—化、煤—气—电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机蓬勃,去年,非煤产业收入已占到集团总收入的74%;焦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古交电厂二期进入商业运行;潞安集团产出了全省第一炉高 1

纯度多晶硅,形成了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条。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实现了煤与非煤产业的相互融合,以煤为基的多条循环产业链初具规模。

明确重点推进现代煤化工、煤层气、节能环保等9个领域,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机制和扶持政策措施,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去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2%,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3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9%,成为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动力。此外,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项目中,新增风电装机100万千瓦,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云计算等标志性转型项目也开始相继实施。

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蓬勃兴起,山西出版、山西演艺、山西影视等六大文化企业龙头齐飞共舞,晋商文化、太行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已初具规模;云冈石窟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五台山景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201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343亿元,增长23.9%。加快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其中80%以上项目已投产达效。

去年,在山西工业投资中,非煤产业完成投资2097.3亿元,同比增长35.2%;新兴产业完成投资914亿元,同比增长49.9%,有力促进了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已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第三篇:金融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关发祥(731700)

【现实问题】

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强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作出了3个重要判断,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即果断实施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二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三是必须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措施不仅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要努力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胡锦涛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今后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总书记在讲话中阐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八个加快”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每一项都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们必须按照“八个加快”的要求,进一步突出战略重点,认真谋划工作布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新成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命题观点角度】

观点1.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影响

命题角度(1)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资产流动性过盛(达不到信用等级标准的次级贷款炒房者太多);为赚取暴利而滥用金融杠杆;信贷过于宽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力。但从社会历史角度来看,真正的根源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源配置问题。通俗的说,由于财富分配比例极不平衡,大部分财富被极少数富人占有,而另外的绝大多数人也要追求体面的生活,所以一旦有这种机会,绝大多数人会蜂

拥而上进行不理性的金融投资,使金融市场产生剧烈波动,供需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例如美国石油价格的巨大变动),使经济泡沫被捅破,导致经济衰退,引发金融危机。命题角度(2)解决金融危机的措施

世界经济危机应有全世界来共同应对,为了自己国家利益,向别国转嫁危机的作法,只能使危机形势更加恶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危机如环境、资源、恐怖主义等问题一样,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各国,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应携起手来,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无法根除;但可以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缓解,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纷纷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建立福利国家等;资本主义世界50-60年代出现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滞胀”,各国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调整经济政策,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福利开支。

观点2.金融危机与经济思想、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命题角度(1)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升级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促使人们对经济指导思想与经济运行机制的思考与探索,以追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实践,促进当时经济发展,但使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不利于扼制经济危机发生与降低经济危机的危害;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机制,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说明国家干预经济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当时一些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是,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并取得一定成效。

命题角度(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并仍在加速发展,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以西方发达1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问题,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其竞争与合作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规避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发达国家应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开放市场,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成果。

观点3.应对金融危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命题角度(1)各国发展产业的经验教训

近代以来,各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在19实际末期,英国与法国不愿采用新技术,新兴产业比重较少,制约了社会的发展,逐渐落伍于美国、德国;苏联与新中国由于急于求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甚至采用过急的政府干预,出现了“左”的经济发展战略;韩国为了发展本国产业,采取“不均衡战略”,致使本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暴露出巨大的问题。反之,像新加坡等,利用本国地理优势,发展炼油业,加快了本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步伐。

命题角度(2)当前金融危机对策及启示

各国,积极调整经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以危机为契机,实行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充分发挥区域性集团作用;发挥大国优势和作用;调整旧的不合理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建立新的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命题角度(3)如何缓解金融危机

欧美倾向:联合救市,政府发放债券对市场注入资金,通过促进货币流动性以抵抗经济衰退。日本倾向:单独行动,在亚洲收购破产企业(如野村),以便在经济上同正崛起的中国抗衡。中国倾向:扩大内需,稳房价以防通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生改善,促进国内消费。我国要充分学习西方国家在克服经济危机上的丰富经验,同时又要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国际社会加强互信、沟通,联合应对。

【预测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像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材料二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恶化趋势。2008年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现在金融市场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纪律约束。20国金融峰会上,英国首相布朗和美国总统布什也认为应该建立一种类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新秩序。

材料三(会对美国政府对这次华尔街危机的救市等反应),欧元太平洋资本总裁施夫说:“这项行动代表着这个国家迈向社会主义最大的步伐,标志着美国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对此也评论说,正如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一样,美国也在建立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材料四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过去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我国在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同时,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投资建设„„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强调: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努力,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国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努力,源自改革开放30年造就的抵御风, , , 险的强大实力和制度活力,源自我们党在危机面前统揽全局果敢决断的执政能力,源自我们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以上材料摘自新华网相关报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两次严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美国是否“在建立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请简要说明理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性?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的基础上,对内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金融危机的危害?你认为中国能够积极有效应对危机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1)1930--1933年经济大危机。不同点:前者是由于生产过剩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出现萧条;后者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原因:美国是世界金融体系中心;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2)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倾向与美元挂钩亦可)。特里谢的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而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背景下,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

(3)否。罗斯福新政时已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调整,并未改变国家性质。美国的救市等活动的目的是稳定金融秩序,恢复经济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4)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共性: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5)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指导;采取在得力措施拉动内需(其他言之有理亦可)。有利因素:改革开放30年造就的抵御风险的强大实力和制度活力;我们党在危机面前统揽全局果敢决断的执政能力;我们民族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第四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浏阳二中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2003中央经济世作会议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三方面措施:第一,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的调整和改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人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等。第二,要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第三,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

二、胡锦涛在山东、河南考查“三农”问题。2003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河南专门就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考察。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全国农业工作会议。2003年8月8日至9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提出,今后将通过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整、农民外出务工的指导和服务、农业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八个方面,全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重要观点: 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主要突破是,在强调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第一次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表明了国家从根本上保护农民最基本生产资料的决心。

二、坚决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2003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这方面的法规政策。2003年1月15门,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多次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温家宝总理非常重钡农民工欠薪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三、积极推进农村的各项改革

(1)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全面实行。

(2)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3)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

(4)户籍制度改革。2003年11月8日,湖南省政府宣布,从现在开始,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户口登记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湖南省政府同时还宣布,过去因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门所产生的计划生育、退伍兵安置、最低生活保障、抚恤优待、上地承包等政策,也相应做出调整。

(5)农民进城务工方面的改革。2003年11月20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今后,山东省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可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意见》规定:每年百万人进城。进城条件放宽。就业不受歧视。可入工会组织。政府负责培训。工资权益无忧。子女就近入学。

⊙热点展望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可以说本专题的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必定要考查的知识点。因此全面分析和掌握本专题的知识至关重要。

复习本专题的知识要特别注意关注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把握几个重点问题: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土地制度的问题;二是解决农民工欠薪、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扬的问题;四是积极发展农业科技的问题:五是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的问题。

复习本专题的知识要把课本内容和时事材料结合起来,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来把握材料,重视二者的结合。对时事材料的把握既要从宏观上整体十巴握,又要注重从微观上具体分析,特别是农村改革中一些典型的事例,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最后.要训练对时事材料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材料的整合能力。

【教材回归】——思想政治学科内分析

1.经济学分析

(1)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搞好农业,要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必须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生产优质品种。使产品适销对路.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2)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价格应以它本身的价值为基础来形成。但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就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当然也受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3)价值规律起作用。农业的改革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遵循价值规律。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利用,都充分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4)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发展农业要使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农产品的生产要面向市场。要通过市场来调节农业资源.但同时也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要靠国家对农业的支持、管理和引导。

(5)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经营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和完善。

(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巩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在国际关系中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搞好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7)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还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仍是“多予、少取、放活”。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当前一个重点。

(8)搞好农业关键靠科技。发展农业关键在发展农业科技,这是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根本保证。我国积极开发水稻、棉花等新品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9)发展农业要搞好农村的各项配套政策。农业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其他各项配套改革的支持、协调,税费改革、村民自治、户籍制度等改革都会对农业发展有较深的影响。

(10)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逐步增加,粮食是“重中之重”,因此要注意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生产,保护好基本农田。

2.哲学分析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搞好“三农”问题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业自然条件差距较大.发展农业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同时,党的各项改革、措施在农村落实时也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进行的各项改革,如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民主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对整个农业的发展都有影响。

(3)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农村中各项改革要循序渐进。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特点不同,当前我国农业已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促进农、比的持续发展。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村中各种情况复杂多变.我国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农村各项改革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我问农村各地的情况不同,在进行农村各项配套改革时就要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路子,如税费改革、村民自治、医疗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都应先试点,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6)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增加农民收入.关键靠农民自力自强,靠农民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但同时要注意社会、国家各方面的支持。比如农民工欠薪问题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要为农民工外出打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靠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来解决。

(7)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农村的经济要循序渐进,要重视量的积累,要全面考虑各种具体的环节,努力实现质的变化。积极推进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使结构的变化推动质的变化。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农村的各项改革中。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真正把农民视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政治学分析

(1)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因此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努发展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能否稳固的根本问题。

(2)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在履行管理经济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有关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或“送书下乡”活动,是在履行文化职能。

(3)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有关部门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的权益,这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党的宗旨和性质。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从我党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可以体现出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农民的利益。

(5)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关注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的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典型例题分析】材料一: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要抓好,而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对比(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指数为100)。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剖析:本题以农业立意,考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等问题,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针对第(1)问,要回答出两点: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二是农业问题在我国国家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体现为什么“非常重视”。对于第(2)问,回答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只要完成语言转换即可。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要结合教材内容并针对我国农业的实际回答。

通过本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复习农业问题要抓住关键.用联系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看问题。

答案:(1)①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②当前特别强调农业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完全过关;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

(2)①材料二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猪肉和部分蔬菜等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玉米、小麦和部分经济作物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

②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有差异。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习题精练】选择题:

2003年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谈到五年来的主要工作体会时说,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了很大的功夫。据此回答1—2题:

1.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这是因为

()

1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 ○3农业的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4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技术水平○1○2○A.○1○2○C.○1○3○4

B.○

2○3○4 D.○

()2.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有效途径是

1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2增加有效劳动力,降低农产品成本

○3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

○4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 ○1○A.○2○3

C.○1○2○3

D.○1○3○4 B.○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指导思想仍是“多予、少取、放活”,所谓“少取”即减轻农民负担。针对当前不少地方存在的农民负担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严肃指出:“减轻还是加重农民负担绝不是多拿几个钱的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

()

1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增长,拉动内需

○2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3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 ○1○2○A.○2○3

C.○2○3○

4B.○

2○3○4 D.○4.农民和企业负担沉重历来是党和政府急于解决的心头大事,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A.减负问题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D.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国家机关的基本宗旨

国家规定,从新粮上市起,部分品质比较差,不受市场欢迎的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同时对棉花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拉开差价。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主要表明

()

A.“保护”是有限的,市场才是无限的 B.国家改变了对农业的政策 C.我国农业将全面推行产业化经营

D.必须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

()6.棉花收购之所以优质优价,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优质棉花质量好,买者众多,市场上供不应求 B.优质棉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C.优质棉花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比较大 D.优质棉花能更好满足人们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7.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变化是宏观调控的突出表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经济手段

B.价格杠杆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8.《半月谈》载文介绍,几年前兴起的“订单农业”,如今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农业经营

新模式。它拉近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使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更加明确,为农产品的畅

销增强了保障。通过订单农业

()

A.农民再不用面向市场,吃“追市场”的亏了 B.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C.可以确保农产品顺利销售,确保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D.有利于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非选择题

材料一: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都要抓好,而农村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与国际市场价格指数的对比(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指数为100)。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剖析:本题以农业立意,考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等问题,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考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针对第(1)问,要回答出两点:一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二是农业问题在我国国家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体现为什么“非常重视”。对于第(2)问,回答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只要完成语言转换即可。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要结合教材内容并针对我国农业的实际回答。

通过本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复习农业问题要抓住关键.用联系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看问题。

答案:(1)①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②当前特别强调农业问题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是—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完全过关;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

(2)①材料二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猪肉和部分蔬菜等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有——定的价格竞争优势;玉米、小麦和部分经济作物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

②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有差异。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材料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三农”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小康,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破解“三农”问题,十六大提出新思路:一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三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材料二: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F列问题:

(1)简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体现的政治学道理。(2)谈谈上述两则材料蕴含的哲理。

(3)运用经济学道理,分析说明十六大提出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参考答案:(1)体现了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政治领导;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体现了国家性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没有农业现代化,„„也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小康”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3)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就农业内部来说,一是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来增加农业效益,二是优化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三是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打破了目前农产品销售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民增加收入的必由之路;可促进现代化和全国工业化。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继续推进农村“费”“税”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材料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材料二:龙港镇,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只有6000多人的小乡。改革开放以来,该乡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北高南低、北旱南涝”的地理特征,确立了“南渔北牧”的发展思路,2002年仅水产一项农民人均就增收550元。同时引领农民向企业进军,许多农民纷纷办厂,农村的劳动力相对集中,便形成城镇。如今的龙港已发展成为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新城。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人均收入7600元。

(1)为什么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龙港人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的?(3)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该题以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材料,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建设进行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归纳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依托设问(如何审读材料指明方向),审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联系相关知识编制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1)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②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和实现“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2)①从实际出发。龙港人从本地地理特征出发,发展水产业和养殖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解放思想,注重创新。龙港人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路,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城镇化建设。③坚持联系的观点。龙港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联系起来,走出了一条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3)意义:①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③有利于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④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并提高生活质量。⑤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应注意的问题:①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能盲目发展。②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些地方为推进城镇化,不按规律办事,凭主观意志办事,只能适得其反。

[易错辨析]该题会出现错误是第(2)问的答案组织不合理,许多考生只是简单地列出哲学观点,没有按照设问的要求完整地组织答案。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设问中“如何发展”,只是抓住哲学说明这一点上组织答案。可见,审设问同样是解答好题目的重要环节,应重视这一环节。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破解“三农”问题,十六大提出新思路:一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三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工业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阐述

十六大报告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加强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时指出要“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阐述

二、温家宝在2003年的两次辽宁之行使东北地区的振兴进入高潮。月21日至6月3日,温家宝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在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东西互动,促进协调发展。温家宝还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

2003年8月1日至3日,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工作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部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温家宝进一步强调,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最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

四、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任务之—,是研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重要观点:

一、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党的的十六大报告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对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明确的部署。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意义

(1)重要性: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技术改造的主要力量。

(2)紧迫性: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体制和结构两个方面。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结构问题主要是指企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从生产力角度看,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力结构都存在不合理因素。

(3)意义: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酌目标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3.国有企业改制问题

(1)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制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

(2)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3)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政策含义作常重要:一是要更加积极地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积极吸引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组。二是今后要尽量少搞国有独资企业。三是重要的企业需要国有控股的,也要尽可能相对控股,这是规范的股份制和公司制的要求。个别仍需实行国有独资的。也要由多家国有投资主体共同持股,使出资主体互相制约。四是国有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也可向非国有企业参股,但要遵守市场经济自愿交易、公平竞争的原则,不能凭借政府力量强令推行。五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需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控股公司、投资公司等。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控股或参股,从事资本经营,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 5.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6.加快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人,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 1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多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原则

2003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提出厂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及政策。会议指出,振兴老工业基地.要重点把握和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二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五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六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会议还研究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任务、政策和措施。

⊙热点展望

自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成为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新世纪新阶级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对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均作了连续报道,使之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生活中一大焦点和热点。那么,作为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高考,在文综考试或是历史、地理、政治的单科考试中必然会涉及此问题。

建议高三学生在应考复习中对此问题要重点把握。主要从思想政治(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如何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教材回归】——思想政治学科内分析

1.经济学分析

(1)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了国家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2)工业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它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晶;它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它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3)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的素质,从而有利于推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4)如何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调整发展;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2.哲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和要求,是根据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现状提出来的。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也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特别是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2)坚持联系观点。“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等都体现了这一点。(3)重视意识的作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这都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也可以用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认识对实践反作用原理分析之)(4)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要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5)既要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r既要量力而行,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6)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既要发挥市场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7)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既要深化改革,又要扩大开放。既要自力更生,又要国家必要的扶持。

(8)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从长计议,分步实施。这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的道理。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所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遵循的原则之一“统筹兼顾”,体现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这体现了抓重点抓关键的道理。(10)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任务艰巨,但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有成效。

3.政治学分析

(1)国家职能。国家作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并予以支持,这主要体现了国家在行使经济职能。

(2)党的领导。中共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3)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典型例题分析】

200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可概括为三点:一是规划先行。二是突出重点,突出抓汽车、石化和农业。三是观念突破。

1.“规划先行”是强调

()

A.重视意识作用

B.重视量的积累

C.物质决定意识

D.坚持发展观点

近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逐渐升温,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许多商品争相登场,可在这眼花缭乱的背后,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权威人士指出,要解决这一难题,工商企业必须克服“三病”:一是“脑病”,认为启动农村市场就是为城市卖不出去的产品找出路;二是“眼”病,把启动农村市场当作工业品下乡。分析研究市场时以打量城声市场的眼光打量农村市场;三是“腿病”,设计生产者腿不勤,没有广泛深入农村,听农民的想法。据此回答1—2题:

2.工商企业的“脑病”和“眼病”,从哲学上看,病根在于他们不懂得()①主观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强调工商企业必须克服“腿病”,是因为()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创新就是站在前进的、上升的立场上,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D.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完全统一的非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2003年8月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由此,国内外媒体称之为新世纪的“辽沈战役”拉开了帷幕。联系材料,回答:(1)旧中国,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什么主要特点?(2)20世纪的年代和60年代我国东北三省工业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工程?在此期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了哪些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3)分析说明我国建设大庆油田的主要原因。

(4)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建设实施了哪些全局性的战略决策?(5)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6)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东北三省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辽宁省提出,要抓紧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吉林省提出,要建设以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基地,完成由农业资源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黑龙江省提出,要重点建设装备工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绿色特色食品、医药工业等五大基地,对400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分三类进行重组、改制的调整。这则材料中蕴含着什么重要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解析:这是一道跨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的综合题,在历年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一般都有两道这样的试题。在该题中,地理学科涉及到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以及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历史学科中则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中经济建设的成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就。政治学科不仅涉及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重要观点,还联系十分丰富的时政内容。要求根据每一问题的要求准确全面作答。

答案:(1)旧中国,工业极其落后,地区分布又极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关内沿海六省及上海市,工业产值占全国80%左右。东北是全国重工业集中地区,又主要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和大连,关内沿海六省和上海市是全国轻纺工业集中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无锡等少数城市,当时内地各省除汉口、汉阳、重庆、太原稍有现代工业外,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现代工业。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到1957年,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都先后建成投产。60年代,我国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黑龙江大庆油田,打破了“洋油”的一统天下。在此期间涌现出鞍钢技术革新能手、著名工业劳动模范王崇伦,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解放军战士雷锋等英模人物。

(3)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打破依靠“洋油”的局面,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发大庆油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石油资源被广泛应用,在新的燃料、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是工业生产布局新的发展趋向,大庆油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石油含量丰富,地域辽阔,交通便利,有着发展石油工业的优势条件。东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为大庆油田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协作条件。大庆石油工业基地,利用附近可垦荒原,积极发展农牧业生产,对保证职工生活需要,起了良好作用。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解放了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形成了长江三/R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20世纪末党中央义适时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几年来已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我国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她的重大决策。这些重大决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5)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尤其是重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重工业能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五篇:产业结构调整材料

„„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乡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5万人,耕地6.2万亩。境内有宁洛高速出入口,西有利楚路,交通条件较好。近年来,该乡利用近城傍郊的区位优势,强力优化一产,狠抓种植业结构调整,力促农民增产增收,重点抓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于2011年规划建设了3万亩的绿色果蔬产业园,目前,全乡有蔬菜大棚1.2万亩,露天蔬菜、果园、苗木、药材9500余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总地亩面积的35%,并初步形成了西瓜、辣椒、葡萄、苗木等规模品种种植,初步成为利辛城北绿色菜蓝子和果园子。

基础设施完善,规划科学合理。该乡近年来利用“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在县水利局的科学规划下,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治理一片成一片。通过近四年的推进,全乡标准农田治理面积已达4.2万亩,区域内初步实现“沟、渠、田、林、路、井、站、涵、桥、闸”十位一体。规划的绿色果蔬产业园内供电、路网完善,并经省农科园设计了各产业种植区,布局科学合理,为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基础。

农业招商成果丰硕,结构调整良性发展。通过优化环境,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二年来共引进农业项目12个,分别是双飞蔬菜种植合作社、顺意蔬菜种植合作社、芜湖祥宽花木公司、星华果蔬有限公司、北京庆仕隆蔬菜物流公司、阜阳恒诺农资公司和腾翔牧业公司、阜阳阳光药业、天普生态发展公司等种养项目,项目总投资达2亿多元。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目前拥有“文州”、“绿色双飞”和“双飞兄弟”三个注册商标,绿色农产品和有机蔬菜认证正在申请中,农业结构调整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措施得力。一是强化结构调整的硬件环境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各项支农资金和农业扶贫资金实施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在项目确定后,以最快的速度把土地流转给种植企业。为了保证第一时间供地,我乡各村均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合作社把土地先集中起来进行合作化经营。三是重点培育新农民,利用专业技术培训,把农村剩余劳力培育成种菜能手和技术能手,为各农业项目输送所需的技术工人,把传统的农民变成了新型的农业产业工人。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通过劳动获得每月15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一般用工为每天每人50元),平均每年可以实现务工10个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绿色果蔬产业园内规划建设2—3个大型标准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配套沼气池,实行“猪—沼—菜”循环种养模式,解决经济作物所需的有机肥料。

不断拓展新产业,实现持续增收。一是大力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充分发挥现有农业资源,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依托绿色蔬果产业园,打好“组合拳”,大力开发“农家乐”、农业观光、绿色蔬果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打响休闲农业品牌,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应用科技、打造品牌。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快农业新科技的应用推广,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种养销专业大户,创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打造绿色食品基地。三是做活农产品深加工文章。着力培育蔬果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2年8月

下载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产业培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

    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主讲人赵桂华 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指出了我国在“十......

    2010产业结构调整总结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柴村街道是尖草坪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的上风头、水源地,距市中心不足10km,西北外环高速公路、和平北路、滨河西路、柴西路......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言稿: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江苏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产业的深......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调查报告5篇范文

    1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调查报告 3 篇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调查报告第 1 篇 一、调查课题名称:县市财政对产业培育发展情况二、调查时间:三、调查方式:实地考察,企业访谈、问卷调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