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应用写作的发展

时间:2019-05-12 18:1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述应用写作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述应用写作的发展》。

第一篇:浅述应用写作的发展

浅述应用写作的发展

应用文的概念:

书写或写作,从目的和效用上说,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为了抒发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而进行艺术创作,文学写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即属于此类;其二则是为了处理实际的事务而撰写文书,此即为应用文写作。应用文也称为实用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在处理各种公务和日常事务以及沟通和交流的时候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章的总称。撰写应用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具体事务,所以其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是为现实生活和工作服务的。

写作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学创作,又称艺术协作,是指语言艺术中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的创作;二是实用写作,又称应用文写作,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在处理公务和日常生活、交往中产生的社会性认识和书写实践活动。

所以应用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科研、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务时所常用的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体势的一类文章总称。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工具。

应用文的名称:

“应用文”一词,一般认为最早出现在清代刘熙载的《艺概》:“应用文应有上行、平行、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 应用文的发展:

应用文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其起源比艺术性的文学创作更早。《周易?系辞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来的圣人用文字代替了结绳。这里的“书契”虽然指的是早期的文字,但可以推断,用来治理天下的“书契”必然是古代应用文的雏形。人类社会在进入以文记事的时代后,应用文在社会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周代的《尚书》文告,秦代的制诏谕奏,汉代的表疏律令,魏晋的简牍署书,唐宋的条文律令,明清的史册文翰都是应用文。此外,书信、书契、碑碣志铭、法律条例等也是应用文。

(1)开端:

上古时代,从成熟的文字产生到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应用文的形成阶段。中国最早的应用文写作形式应从甲骨卜辞开始。它们虽然形式简单,少则数字,至多不过一百余字,但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政治、军事、宗教内容,又有历法、农业和狩猎活动的记载。在上古的典籍中,《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应用文专集,相传是孔子将上古的历史文件汇编而成,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个时代的典(刑法)、谟(策略、计划)、训(大臣的建议)、诰(帝王对臣于的命令)、誓(纪要)、命(指派、指示)六种文书。虽

然其中有些篇目是后人伪作或追述补充的,可书中一些商周时代的史料还是可信的。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大都以诗歌为源头,中国也是这样。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中的篇什最早可确定为西周初期的作品。从年代来说,应用文写作确实要早于文学写作。

(2)发展:

封建时代,从秦汉至清末时期,是中国应用文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现了“书同文”,为公务应用文的统一创造了条件,由李斯等人制定了公文格式,对公文写作制定了—系列规定,产生了“避讳”制度、“抬头”制度、“用印”制度等,标志着公务应用文的成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代以后。公务文书又产生了书(申请)、议(意见、主张)、策(考试文件)、论(分析道理、判断)、疏(注释)等公文体式,并明确了下行文种有“诏”(皇帝的命令)、“令”(指示、指令)、“诰”(古代一种告诫性文章)、“制”(郡县制度)、“策”(考试文件)、“敕”(诏书)等;上行文种有“章”(奏本)、“表”(报告)、“议”(建议)“奏”(上书皇上)、“疏”(注释)等,统称“奏议”。

可以说,秦汉时期公文的基本形式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一直保持着主要的架构,历代不断地进行完善和补充。对应用文写作的探讨也紧随其后,最著名的要算是南朝刘勰的文艺理论名著《文心雕龙》。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探讨了35种文体的起源、演变

和写作特点,这些文体除了诗赋等几种文学体裁外,其他的二十余种都属于应用文类,可见应用文的数量也远远超过文学类的作品。到了唐宋两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到达了顶峰,文物典章无不蔚为壮观,应用文种类进一步增多,应用文在这一时期更成了科举考试的科目,尤为人所重视。明清两代,应用文种类日趋繁杂,渐渐走向了文牍和繁琐的死胡同。可以说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不仅保留了秦汉时期的公文制度,而且越来越等级化,无论文种、格式、称谓、用语、载体都有严格的规定并按封建等级划分,各有自己的专用文种,不能混用,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文种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时期涌现了很多应用文的名篇佳作。如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汉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为袁绍讨豫州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都兼具应用文妥帖达意的表达要求和文学作品声情并茂的艺术特点。这些篇章不仅是应用文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3)变革:

清代走到了封建王朝的穷途末路,无论是国家道路还是文化思想乃至表达工具都要求新的变革。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学东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主要由文言文写作的诗赋等雅文学渐渐变得不合时宜,而原先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的、用白话文创作的俗文学渐渐受到重视。经过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取代了文言

文成为表达新思想、新时代的工具,应用文的语言和文体形式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公文形式条例,废除了几千年封建王朝沿用的公文体式,第一次要求公文写作用白话,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1931年陈子展的应用文作法讲话是应用文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他从社会上经常使用的文体中,选出公牍文、电报文、书启文、庆吊文、联语文、契据文、广告文、规章文、题署文九种。陈子展关于应用文作法的长篇讲话对后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和研究有较大的影响。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从组建自己的工作机关起,就有了自己的公文。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

1931年,瞿秋白代表中央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对公文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虽然在30年间公务文书的形式和体式几经改革,但总的来说却并不彻底,而民国时代的公文作为现代公文的圭臬,对当代公文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4)新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应用文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对其含义也逐渐有了比较接近一致的看法。在公文种类上,逐步淘汰了具有鲜明等级色彩的“呈”和“训”等文种,体现了新时期人与

人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其次,公文的形式也进一步简化,摒弃了形式主义的陈规陋习,废除了一些繁琐的书面格式,使公文呈现出简单实用的面目;最后,语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鲜词汇,文风更为流畅浅易。

自1951年以来,国务院多次颁布了条例对公文进行改革,全面完善了现代公文体系。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文种为13类14种,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行。

经过多年来的改良和革新,应用文无论在格式上还是语言上都有很大的改变。这也是人们的书写习惯和实际需求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结果。

应用文的总结:

纵观应用文发展历史,这一文体经过数千年演变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成为体现社会成熟的标志,实用性不断增强。进入21世纪,应用文与我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相连,其习作技巧和理论也将更加趋于完善。

第二篇:浅述公文写作的几点经验

浅述公文写作的几点经验

公文写作不同于一般的写作,专业性较强,“规矩”较多,需要长时间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下面,笔者结合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经历谈几点经验:

一、写好公文要区分好各文种,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下面简单叙述几个常用文种的区别

(一)区分“请示”与“报告”

“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主要在:“请示”用于对上级机关有所呈请的情况下,可向其请求下达指示,请求其允许“自己”去做某一件事情,“报告”则用于汇报、反映情况、问题或提出建议、答复询问,不能带有“呈请”事项;“请示”能强制对方复文,“报告”则不能,上级对“报告”可以复文,也可以不复文;“请示”必须是形成于事情发生之前,“报告”则可根据情况,既可在事前,也可以在事后或事情进行当中形成。

(二)区分“通报”与“通知”

“通报”与“通知”的不同点主要在:“通报”不是像“通知”那样以具体的任务、详细的规范化要求和有关规则来指导和推动工作,而是用典型事例、有关情况来传达意图,启发教育有关人员,指导有关方面的工作行为;有关执行方面的要求也比“通知”要原则,甚至不涉及直接具体的执行要求;发送范围广泛,一般情 1

况下,均直接下达给广泛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

(三)区分“决定”与“命令”

“决定”与“命令”的不同点主要在:在使用权限方面“命令”非常严格,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机关可以使用,“决定”则可较普遍地使用;在适用的事务方面,“命令”涉及的是特定的具体事务,“决定”则既涉及这类事务也涉及一部分非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反复发生的事务,公文本身也反复适用,即具有规范性公文的一些特点;在表达方面,“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和要求,“决定”则既表达意志、要求,又阐发一定的道理,交代执行方面的要求,指明界定有关事物的标准等。

(四)区分“通告”与“公告”

“通告”与“公告”的不同点主要在:“通告”仅对国内公布,其告知和约束的对象是作者统辖范围内的中国公民及有关的外籍人士,“公告”则对国内国外公布,其告知的对象极广泛;“公告”的事项更加重大,应具备使世人知晓的意义,“通告”则不限于此类性质的内容;“公告”的作者地位大都较高,“通告”则没有此限;“公告”主要是重要消息,除特例外不涉及强制性的执行要求,“通告”中则常涉及有关人员的应遵事项,有具体细致的行为规范和对公文具体如何遵守的要求。

(五)区分 “指示”与“决定”

与“决定”相比,“指示”涉及的事物和问题更加具体和特定;其作用的范围也是特定的,不如“决定”那样更具普遍性,有

效期限也比“决定”相对短一些;“指示”的内容比“决定”精细具体,更强调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决定”对受文者来说是必须无条件坚决执行的,“指示”则在必须无条件坚决执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允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具体问题,甚至变通执行某些具体要求。

(六)区分“批复”与“指示”(或指示性通知)

“批复”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指示”在基本性?上与“指示”没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批复”内容的针对性更强,事物和问题以及所涉及的人员更加特定,更加具体,问题也比较专指单一;“批复”只用于回复请示的机关,一般不像“指示”那样具备普发性。

二、写好公文要把握好语序原则和规律,在公文中正确地安排语序,主要应注意这样几点:

(一)注意尊重语序的习惯性

词中的语素、词组中的词其先后次序有许多都必须按约定俗成的习惯排列,否则人们就看不懂,不易接受。如表达方位时,习惯于称“东西南北”就不能随意变为“西东北南”。

(二)注意事理的逻辑次序

这一次序是客观事物内部规律性的反映,因而是安排语序的主要依据。

(三)注意语序的强制性。不管是谁,要想利用公文清楚地表意并为人所理解,都必须服从这种约束,不随意改变语序。

综合上述基本要求,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常作如下处理:

(一)当要表达的一组并列概念之间有轻重、主次、强弱之分,大小、高低、多少之别时,应依次顺排或倒排;而无这种分别时则按一定标准(空间分布、音节多少)分门别类排列。

如:“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和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由轻递重);“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多元”。(由重递轻);“三个质量管理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5000元、3000元、1500元。”(由多至少)“国库券的面额,分为l元、5元、10元、50元、100元和1000元六种。”(由少至多)等等,从以上例句可看出,顺排还是倒排还取决于突出强调哪一方面的需要。

(二)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如:“该犯从监狱越狱逃跑后,先后流窜到石家庄、郑州、武汉、广州等地继续作案。”

(三)当以一组概念表现一个认识过程时,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次序排列。如:“这是一份很好的材料,它能引人深思,促人猛醒,催人奋进。”

(四)当以一个语句反映因果关系时,一般是按先因后果次序排列,只有需特别申明或突出表现原因时,才先讲结果再谈原因。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先因后果)“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3年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先果后因,以强调原因)

(五)当将语句中的一些成分提前或后置并不违反语法规则,并不改变语义而且有利于提高表达效果时,应以此作为修辞手段。公文中有一部分定语、状语、谓语可以提前。如:“在事故现场,大的、小的、好的、残的,堆放着许多从大火中抢救出来的产品。” “在此期间,我们一定要抓紧落实国务院文件的精神。”(状语置于主语前)“这个拿血换来的经验,大家都不要忘记。”(宾语置于主语之前)同样,一部分定语、状语也可以后置。如:。“在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共抢运救灾粮一千余吨,加固水坝30多座。”(定语后置)“在此我们谨向您的热情支持表示感谢,为国家,为孩子们。”(状语后置)由以上二例中可见,正确地将句子成分提前或后置,可以突出或强调语句中的某个意思,给人以更强烈深刻的印象。

三、写好公文要注意滥用省略,造成语句成份残缺。语言运用过程中,恰当地应用省略确实可使语句简洁明快,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滥用省略就会走向反面,成为语病。

(一)省略必要的虚词。例句:经研究,公司同意某厂厂长工作报告。这里,“报告”前的助词“的” 被略去后,句义至少有两个:一是同意厂长的那份报告;一是同意厂长作出报告。

(二)省略必要的关联词语。例句:受托单位误期,委托单位罚款。这里,因为省略了表示复句内部关系的关联词语,句义就既可以理解为因为误期,所以罚款;也可以理解为如果误期,就要罚

款。而这种差别会给文件执行结果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

(三)省略必要的主语、宾语。例句:东北电网公司调拨给太平湾厂一台计算机,又拨给了云峰厂。这里,由于主语或宾语的残缺,使句义至少有三种:东北电网公司拨给太平湾厂一台计算机,太平湾厂又转而拨给了云峰厂;东北电网公司拨给太平湾厂、云峰厂各一台;东北电网公司拨给太平湾厂一台,又调回拨给了云峰厂。

(四)盲目套用口语中的省略句式。人们在口语中常使用一些结构简单的省略句式,在面对面交际的特殊语境条件下,这种省略并不影响表意的精确,但如果盲目将它们套用在书面交际的公文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歧义。如口语中可以把“我非去一趟不可”省略为“我非去一趟”,但如果把“非坚决按公司的指示办不可”在公文中省略为“非坚决按市政府的指示办”就会有不同杰解释。

第三篇:浅述同形词

浅述同形词

前言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而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在语言音、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形体的表现形式。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同一形体的词汇逐渐产生,即同形词。当今学界对于同形词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中外同形词研究、古今同形词研究、普通话与方言同形词研究,以及现代汉语内部的同形词研究。

在现代汉语内部,同形词问题往往是词汇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同形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以其存在的合理性服务于语言本身。因此,加强对同形词问题的研究,正确认识同形词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现代汉语内部的同形词进行研究综述,通过对学界普遍认同的关于同形词概念的界定、同形词与其他词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和评析,探讨词汇系统中同形词的发展演变历程,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同形词的界说

同形词作为一个重要的词汇学概念,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学者对其加以界定,但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着争议。以下是词汇学家对于同形词界定的一些观点: 1.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武、王二位先生认为,“词与词的同形问题,是从词音和词形(书写形式)的异同错综联系着眼,提出的问题。”因此,他们将同形词定义为“词汇里,语音形式不同,而书写形式相同的一组词。”这种理论,把同音同形词看作是同音词的研究对象,而同形词则是异音同形的词。

2.韦天佑《对划分同音词、同形词的探索》吉首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韦天佑继承了武占坤、王勤二位先生的观点,认为:“形体相同,语音、意义都不同的词叫同形词。”他还主张:“同形词必须与前或后面的词组成词组,才能确定其语音和意义,有的甚至要根据句子的内容才能确定其意义。”

3.徐耀民《歧义、多义与同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徐先生提出:“同形词是指写法相同,但意义不同而声音可同可不同的语言现象”,把同音同形词囊括到同形词所包含的范围内,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观点。4.周世烈《同形词概说》锦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

周先生认为:“同形词着眼于书写形式上的联系,论述的对象是用文字记录的词,因而把同形词定义为字形相同而实际上作为不同的词来运用的一组词。”这种观点是从同形词的运用的角度总结得出的。

5.王楠《现代汉语词典同形词目分析》中国语文2002年第3期

社科院语言所的王楠先生所做的这篇《同形词目分析》,主要是指书写形式相同的词目,与词汇学上的同形词的概念有所区别。为了说明的需要,他将《现代汉语词典》中分条的同形词目划分为三类:一是形同,音、义都不同;二是形同、音同,意义上没有联系,需要分别处理;三是形同、音同,注音方式不同,意义上或有联系,或没有联系。最终他确定同形词目与同形词是两个概念。

6.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曹炜主张同形词应该是“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没有联系或者意义虽有联系但存在着语音形式或内部结构或语法地位的差异的一组词。”其更多地看重同形词意义上的联系与否及词语的内部结构和语法地位。

7.李尔钢《同形词理论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该研究指出:词的形、音、义是观察同形词的基本视角,同形词是一种存在于不同的词与词之间的书写形式相同的关系,即,“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形相同的词,也就是互为同形词。”

二、同形词与其他词的关系

同形词在其发展与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语言中其他词汇现象发生了关联,从而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参考周世烈《同形词概说》一文,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同形词与其他词的关系做一下区分: 1.同形词与同音词

同形词与同音词有交叉关系,同形词中有同音的,同音词中有同形的。这类同音又同形的词,着眼于语音,就是同音词;着眼于字形,就是同形词。高明凯、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认为:“应该把同音词和同形词这两种语言现象区别开来,同形词是书面形体相同的词,它可以是同音词,但也可以不是同音词。”所以,周先生指出:“同形词应该既包括异音的,又包括同音的,不能只把异音的定义为同形词,而把同音的只归为同音词。” 2.同形词与多义词

周先生认为同音同形词与多义词容易误认。从语言单位上看,同形词是至少包括两个词的一组词,而多义词是具有多个义项的一个词;从词义上看,同形词的意义截然不同,而多义词各义项之间互有关联。然而有些同形词在语源上也具有联系,但随着时间 的分化,已经成为两个词。这类同形词就不好断定,所以与多义词难以区分。

在《谈同形同音词的范围》一文中,段晓平提出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方法,认为区分同音同形词与多义词不仅要看意义方面的联系,还要考虑词与词组的界限,词义的联系与语素义的联系以及词汇的词和语法的词,很有创建性。3.同形词与离合词

同形词与离合词发生联系是因为一部分复合的同形词是由构词语素结合的松紧和构成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周先生指出:离合词结构较松,语素间可以插入成分,而与离合词词形相同的词,其结构较紧,语素间不能插入成分,二者的结构不同,应看做是一组同形词。

王楠在《现代汉语词典同形词目分析》中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主张离合词与音同形同的词具有意义上的联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以分立的条目出现,并非同形词。

结 语

通过对比分析,我发现同形词研究的主要分歧存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是否把同音同形词归入同形词。个人认为,同音同形词即音同形也同,只有意义上的区别,既然包含音和义两个方面,可以分别置于同音词和同形词下设的一个方面,在同音词下考虑音同的问题,在同形词下考虑形同的问题,着眼点不同而已。

二是语言中存在着个别词义间有某些关联的形体相同的词,这些词是作为多义词还是同形词依然存在争议。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采用前苏联语言学家格尔金娜·费多鲁克的观点:只要一个词的各个不同意义之间含有某些共同的,虽然距离很远的意思,而所有的词义都可以由同一个核心意义联系起来,只是和它有或大或小的程度上的差别,那么,我们就以多义性来处理它;如果一些词的个别意义和某一个词的基本意思相差已经很远,并且和它没有联系,那么,我们就认为是同形词。当然,段晓平先生提出的考虑词与词组的界限,词义的联系与语素义的联系以及词汇的词和语法的词也是值得借鉴和应用的方法。

总之,无论是词汇学研究,还是记号语的运用,同形词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类。想要语言一义只有一音一形是不可能的,不仅人类的发音器官无法做到,就是书写形式也很难表达。在语言的实践运用中,掌握同形词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读写字词、运用词语,加强某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有利于兄弟民族和外国友人更好地学习汉语普通话。

以上是我所做的关于目前学界对于同形词有关研究的综述整理,内容有不详尽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第四篇:企业文化浅述

湖北正信管件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浅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的使命与愿景、精神与价值观、运营理念,以及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

作为一种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不是地位,而是对地位的心态;不是服务,而是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理念文化】

企业愿景:打造国内知名的球墨铸铁管件生产企业。

企业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员工创造福祉 为社会创造财富 为股东创造财富

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必须以客户为导向,通过客户创造价值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为员工创造福祉: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爱护员工,成就员工。

为社会创造财富: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的社会价值在于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繁荣发展。

为股东创造回报:股东是企业法人财产的所有者,为股东创造回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企业发展总战略:创新提升 做强做优 科学发展 长富久安

创新提升是战略举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做强做优是战略目标;科学发展是战略途径,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长富久安是战略使命,是引领全体员工实现战略目标的共同愿景。企业精神:正实、信任、创新、卓越

企业作风:严谨、务实、精细、高效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企业有了再宏伟的目标,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务实高效的工作,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得最好、更不可能生产出完美的产品的。

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务实创新,至诚至信,和谐共赢,以诚信作为企业的根本、企业的基石,做人要正直守信,做事要一心一意。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脚踏实地、稳步行事,以实干出效益。不断创新是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的必由之路,也是做强企业的必由之路。和谐共赢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基业长青的保证。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考虑客户、合作者、员工、企业的共赢。

企业经营理念:诚信社会为本 客户满意为荣

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和追求目标,也是企业的光荣。企业的追求永远和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

企业责任理念:效率、品质、信用使我们远行

品质是品牌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追求一流的品质、一流的信用、一流的效率是企业和员工永恒的责任。品质、信用、效率是立企之基,提升之源,它将使我们远行,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企业服务理念:客户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与服务,做客户们永远的伙伴。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和倡导的服务理念。

企业安全理念: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是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企业发展需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就是对人最基本的重视和关怀。企业安全文化和追求目标与企业文化体现的企业精神融合一体,方向一致。

企业道德观:同声相应 善气迎人

公司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取向一致,齐心协力履行对客户的承诺,真心实意服从公司的科学管理,彰显公司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企业行为理念: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公司形象体现在每个员工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应时刻秉持这样的观点,更要落实到行动上,要努力使这种自觉成为习惯。打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是每一个员工维护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课。

第五篇:浅述材料发展史

浅述材料发展史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材料的发展史,然后分别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材料 发展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历史上,材料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形态和人类生活的质量。历史学家也把材料及其器具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材料时代……

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现在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在八千多年前已经制成实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经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陨铁制造兵器。我们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备工艺的发展,使陶瓷材料产生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从传统陶瓷向先进陶瓷的转变,许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现在人们也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将材料划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类以及他们的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科学主要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之间内在联系的一门学科。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工作者还要研究各种金属冶炼和合金化的反应过程和相的关系,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形成机理,结晶过程以及材料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和损毁机理。对其按化学成份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钢铁、有色金属以及复合金属材料。按用途分类包括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因其良好的性能而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类以金属或合金为基体,以金属或非金属线、丝、纤维、晶须或颗粒状组分为增强相的非均质混合物,其共同点是具有连续的金属基体。目前,特别是航空航天部门推进系统使用的材料,其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因此,研制工作温度更高、比刚度和比强度大幅度增加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的一个重要方向。1990年美国在航天推进系统中形成了3250万美元的高级复合材料(主要为MMC)市场,年平均增长率16%,远高于高性能合金的年增长率1.6%。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无机非金属材料已从传统的水泥、玻璃、陶瓷发展到了新型的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半导体材料以及光学材料。由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除具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外,还有某些特征如:强度高、具有电学、光学特性和生物功能等,因此它们已成为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高分子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亦称聚合物。自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科学家斯托丁格开创这一学科以来,高分子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极为迅猛,如今已形成非常庞大的高分子工业。它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很好的绝缘性能,以及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在是工程上的发展最快的一类新型结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其分子链排列有序与否,可分为结晶聚合物和无定型聚合物两类。结晶聚合物的强度较高,结晶度决定于分子链排列的有序程度。工程上通常根据机械性能和使用状态将其分为三大类:塑料、橡胶以及合成纤维。其中,我国的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已分别居世界产能的第一、二和三位。

参考文献:

[1]谢盛辉.《材料科学发展史》课程构想及教学纲要.2006,26,(5).[2]许顺生.金属材料科学概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3]王军,严彪,徐政.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未来.1999,1005-2046.[4]董炎明,张海良.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

下载浅述应用写作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述应用写作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述项目人才培养

    浅述项目人才培养 摘 要:通过对项目人才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人才制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总结了项目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和理念。 关键词:项目 人才培养 1 前言 随着基础工程......

    浅述有机硅高分子材料汇总

    浅述有机硅高分子材料 在过去的100年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高分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塑胶、化纤制品,它标志着人类穿衣、穿鞋、生活家居不再完......

    浅述现代航空维修思想及其发展动态

    浅述现代航空维修思想及其发展动态 林清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七一九厂 摘要本文着重概述了现代航空维修的内涵,传统和现代航空维修思想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阐述了现代航......

    浅述钢材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最终版]

    浅述钢材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钢材简介 钢或称钢铁、钢材,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

    浅述丰收公司菠萝特色产业发展实践

    浅述丰收公司菠萝特色产业发展实践黎政文林丽惠(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雷州,524244)摘要:作为我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和加工基地,丰收公司在菠萝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含量较高、......

    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分 章 辅 导 第一编 行政文体 第一章 行政机关公文 这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 一、要了解法定公文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广义的公文是指机关中所有的可......

    应用写作[范文]

    网络学院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 1、应用文为什么经常使用序数?序数的层次? 序数的使用,既使应用文各部分内容的连接、转折显得简单、明确,又使应用文的层次、段落的划分安排变得更......

    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 陈柏呈学号:12085291004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躬行。”体现了写作的什么特性。( C ) A、综合性 B、真实性 C、实践性 D、应用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