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章:西方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与发展(改) 1
第二章:西方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与发展
第一节:建筑艺术的奠基--古希腊与罗马
如果把世界上的文化分为东西两大块,那么西方文化就以古代希腊文化为主体。在古代希腊文化中,建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西方建筑。在现在许多西方古典建筑中,我们仍能找寻出古希腊建筑的影子。
希腊建筑艺术中最富有魅力的是注重人与建筑之间最微妙的联系,从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文形态。最突出的便是波塞冬神庙中沉静庄严,富有雄伟有力的男性美的陶立克柱式与伊利克先神庙中优雅纤细的女性美的爱奥尼柱式。其次希腊建筑重视建筑整体的和谐。任何一个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比例都十分匀称、恰当。哪怕只是台阶上的柱子,都精细的雕刻着精美的浮雕,甚至连柱的高度也经过了精密的设计,充分考虑柱与柱之间的间隔,注重整体比例的和谐,使得柱子与整个建筑相得益彰。
古罗马建筑的许多特点都是由希腊发展而来,许多细节都大同小异,但是由于罗马与希腊的社会形态不尽相同,在建筑中仍有许多地方有所差异。
古罗马建筑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具有公共建筑性质的浴场、斗兽场。典型的是罗马城的卡拉卡拉浴场,在一定意义上,它不仅仅是浴场那么简单,它包含了音乐厅,图书室等可以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规模巨大,并且非常先进的采用了墙体保温隔热的技术,地下构造精致,保证冷热水交替顺利。不得不说的还有闻名至今的罗马斗兽场,这个斗兽场的规模相当大,椭圆型的四层建筑由三层拱券柱廊托起,最上是带有倚柱的石墙,可以同时容纳观众五万人。
由于古罗马逐步强大富足,不断征战扩大自己的领土,因此便出现了一批凯旋门、纪功柱一类歌功颂德的建筑。凯旋门上刻录了象征胜利军队凯旋归来,气势恢宏,十分壮观。罗马人认为浮雕纹饰越复杂,越能代表功绩的崇高,因此凯旋门上往往都布满了繁杂的浮雕和倚柱。与此功能大同小异的是纪功柱,大多采用典型的罗马陶立克柱式,柱身刻满环绕华丽的浮雕,记录着君主远征的丰功伟绩。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深深影响着后世建筑的发展,接下来的中世纪的建筑在早期也只是在此基础上重复沿用,如此,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可见一斑。
第二节:拜占庭与中世纪的建筑艺术与发展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然而,东罗马帝国远比西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多。东罗马帝国首府在拜占庭,因此也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封建国家,由于经济的繁盛,以及汲取古希腊、古罗马、西亚的文化使得拜占庭在建筑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创立了伊斯兰建筑,对东欧和西亚的建筑产生巨大影响。
拜占庭,给人的印象是奢华、精美、壮观的带有伊斯兰教华丽特色的宗教建筑。每个建筑的构造都如同众星拱月把主要建筑(如:教堂)围绕,而且建筑常用大圆穹顶。例如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整个建筑规模巨大,庄严而肃穆。
拜占庭的装饰风格深受推崇,成为罗马帝国与中世纪之间的转折点。“中世纪”意味着罗马式的开始与哥特式的消亡。从公元9世纪开始,人们开始追寻罗马式的建筑,许多建筑都仿照罗马式建筑建造。直到11世纪人们开始对虚幻世界的追求,对上帝的向往,拉近与上帝的距离的要求,使得建筑建造的越来越高耸、削瘦,完成了由“罗马式”向“哥特式”的转换。哥特式建筑最直观的特征便是高耸,笔直,如同一个直立的十字架。无论是外形还 1
是壁柱、门窗,甚至于内部结构都力求与空灵而细瘦,追求超凡脱俗的效果。
第三节:文艺复兴的建筑
十三世纪的欧洲是一个无论地方的、地区的还是国际性的商业贸易都很活跃的时代,而文艺复兴对于整个西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时期。
文艺复兴就是起源于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前后大约有400多年的时间。十三世纪末,在商业
飞速发展的意大利,出现了一批通过研究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宣传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开始渗透到意大利周边的城市,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在此期间欧洲社会开始
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人为中心。至此文艺复兴开
始发挥它独特的魅力,使得人们渐渐摆脱了封建礼教和宗教的束缚,重新开始认识俗
世间的事物,对自然美产生由衷的向往,并一直延续到了十六世纪末。
我们可以认为文艺复兴是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等的一种重塑和再现,它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和改造,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而文艺复兴的建筑与环境艺术方面
这种风格更是体现的尤为鲜明,在此我们重点谈文艺复兴的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可以
说是在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建筑风格,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
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它产生于15世纪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因此可以说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整个文艺复兴建筑中都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后来这种建筑
形式和风格被传播到了欧洲其他地方,从而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文艺复兴建筑,这
种建筑风格在15-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地,有时它也包括产生于17、18世纪的巴
洛克建筑以及古典主义建筑。这种风格大致上保持了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一般特征,并对其加以了弘扬,广泛应用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以及三维透视学。
这一时期的许多杰出的建筑师们以圆形、正方形、黄金分割定律等模型创造了大
量的单体建筑和广场等设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对于整个欧洲的建筑都产生
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文艺复兴建筑在理论上来说是以文艺复兴思潮和人文主
义精神为基础的,它在造型上对于之前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进行了否定和
颠覆,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风格,尤其是古罗马建筑中的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建筑师们认为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
督教的,而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如同人体的美,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
动所提倡的人文主义不谋而合,因而使得这一风格立刻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在当
时大受青睐。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建筑师们并非机械的模仿古希腊和罗马建
筑的柱式构图,而是一面运用这种古典的柱式,令一方面又灵活的运用许多科学技术
上的成果,力学、透视、新的施工工具等等,他们大胆创新,善于与各地建筑风格融
合,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优秀作品。其中,伯鲁乃列斯基和他设计并建造的佛
罗伦萨大教堂无疑可以称得上是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建筑,它标志着文艺复
兴建筑的开端。整个穹顶完美的融合了古罗马和哥特式建筑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古典美
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大气磅礴中又不失古典的美感。它抛弃了哥特式建
筑的肋拱和尖形穹顶(尖券)技术,而在宗教和普通建筑上重新采用古罗马时期的柱式构
图和桶形拱顶要素。八瓣形状的穹顶使得整个佛罗伦萨大教堂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体量感呈
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环境艺术在设计观念以及理念、技术方法等等方面都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中世纪有着一种不可忽略的延续,因此我们无法将之与中世纪完
全的割裂开来。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早期的意大利处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交界,世界观的对立,教会之间的争斗,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导致早期的文艺复兴建筑中大多
都还体现为古典艺术和中世纪艺术的一种结合。虽然说有所发展和改进,但在许多的细节方面仍然还残留有一些中世纪特点。例如:文特拉米尼和美狄奇府邸的柱式,檐部以及尖拱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使得从神学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们开始对自然美产生了由衷的向往,于是,一时之间兴建别墅成了一股热潮。由此而引发出的对于园林别墅建筑的设计概念逐渐浮出水面。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别墅的建筑设计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建筑师们吸收了古罗马别墅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在体现自然美的同时,加以理性的人工规划,强调自然服从人类意志,对自然景观加以规划和改造,使建筑和园林在突显自然美的同时,更体现出人的理性美。提到别墅园林的设计,就不得不提帕拉第奥(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常被模仿的建筑师之一的著名建筑师),他是一个严肃的古典主义者,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典建筑,对建筑的比例非常谨慎,他的作品总是带有钻石般的纯粹并且充满了数学的美感和精确性,此外他对于集中式平面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建筑在他的手中彻底变成了一个概念的载体。帕拉第奥运用古典建筑的原理为维琴察的贵族设计了许多乡村别墅和城市宫殿,其中他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就是卡普拉别墅了。他发展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圆厅别墅,颠覆了传统的正统花园的建筑设计形式,为几何形与自然形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16世纪文艺复兴进入了盛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不断发展,文艺复兴建筑也在悄无声息的发展着,逐渐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城市建筑的风格和外貌。以往高低起伏的街道建筑被连贯规整的柱廊和建筑所取代。城市广场也趋于严整,精心设计。在重要的广场中心设置雕像和喷泉等,这些设计手法直到今天仍然被建筑师们所推崇和沿用。其中曾被拿破仑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可以称得上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完成的杰作之一。圣马可广场东侧是圣马可大教堂和四角形钟楼,西侧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圣马可广场的南侧有一座附属的小广场,两个广场之间以钟塔为过度,巧妙而自然,具有强烈的空间层次感。作为广场地景的圣马可教堂的整体结构呈现出了古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带有浓厚的文艺复兴式的建筑特点。广场四周的建筑也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建筑风格进一步转折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16世纪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那时的欧洲通过殖民和贸易控制世界,所有城市和资本的增长、政府和制度的改革以及剧烈的社会动荡,都从当时的艺术中体现了出来。这一时期的建筑在造型上发生了一定的改观。建筑立面完全古典化,穹顶、鼓座等相互配合,柱式规范严谨,具有极其强烈的体积感和厚重感。有趣的是这一时期的建筑大都采用穹顶统帅整体的集中式的形式造型,并采用严谨的古典柱式构图,成为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建筑的一大创新和亮点,这对后来的古典式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深远的便是众所周知的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由伯拉孟特布拉芒特(文艺复兴时期以推敲建筑比例而著称的伟大建筑师)完成了圣彼得堡大教堂的开端或者说骨架,其建筑比例推敲之准确,堪称完美。而圣彼得堡大教堂也简直可以说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宏大的作品了,整个建筑,外方内圆,对称严格,整体性强,注重方圆关系,在当时堪称完美之作。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参与修建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师名单简直可以做出一份文艺复兴的名人录了,米开朗基罗等一批举世闻名的大师和巨匠赫然在目。
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包罗万千,我们无法详尽的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全部面目,只能从中对文艺复兴建筑的大量研究资料中撷取小部分比较有代表性和价值性的东西呈现出来。以此来认识文艺复兴建筑的整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研究和认识,可以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对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及其他许多地
区的建筑风格都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第四节:巴洛克与洛可可
巴洛克风格可以说是在文艺复兴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处于文艺复兴大部分趋于严肃、僵化的氛围下,一些艺术家开始不满足于文艺复兴的理性,尝试着打破旧有的传统和方式,破除原来的法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将规则的形状打破或是进行变形、夸张,创造出不同效果的建筑,这一艺术风格和方式被称为手法主义。而艺术家们对于摆脱古典主义桎梏的渴望和打破旧有传统观念的要求完成了从手法主义到巴洛克艺术的过渡。其中罗马耶稣会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有人称其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建筑风格过渡的典型例子。而正当整个欧洲都沉浸在巴洛克艺术的深厚影响中的时候,18世纪时文艺复兴的浪潮已经悄无声息的渗透到了法国,同时有一种叫做洛可可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生,并且逐渐盛行,取代了巴洛克风格。洛可可一词一开始被称为罗卡伊风格,意为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最初与巴洛克一样,带有贬义。它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生于18世纪的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虽然巴洛克与洛可可并不是同时出生的,但两者都具有不和谐和奇怪的特性,共同象征着一个时代风格的多样性,这使得两者之间有着一种近乎血亲的渊源。
巴洛克风格一出现,立刻被古典主义者大肆批判,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将它称之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因为巴洛克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既有浓厚的宗教特色又洋溢着享乐主义的色彩,想象和无节制的冲动在创作中充分的释放,具有强烈的激情性,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关注空间和立体层次感,讲求华贵之气,倡导自由,强调变化,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强调的理性精神,可以说是对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一种颠覆。其次它主张自由奔放、追求动态,并且喜好使用强烈的色彩和富丽繁琐的装饰,重视雕刻,与文艺复兴所推崇的古典主义原则背道而驰。它虽然在形式上继承了文艺复兴晚期的矫饰主义,但实质上是人文主义。而洛可可艺术是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和宫廷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当时的欧洲没落贵族阶层的颓废、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古典主义的庄严理性和巴洛克的繁复夸饰,是他们所无法忍受的。洛可可风格的出现彻底打破古典主义的含蓄深沉的表达方式,以直接感官的表现代替理性想象和意会。王室的奢靡享乐,财富和权势的积累和扩张导致了享乐主义审美思潮的出现。洛可可的华丽空虚的风格因此代替了巴洛克风格,显现出一种难得的活泼、放松的艺术感觉。其题材符合上流社会追求风雅、愉悦、消遣的各种趣味。洛可可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其风格纤巧柔弱、精美华丽、浮华娇媚、甜腻温柔、纷繁琐细且有着鲜明的反古典主义传统。在整体上来说具有较为强烈的装饰性和女性装饰特点,风格温婉细腻,有着浓烈的脂粉气息。
巴洛克建筑主要表现在教堂设计上。与每一个新生的艺术风格一样,它抛弃了以往用惯了的矩形、圆形等静态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弧形关系形式,废弃了对称和均衡,追求强有力的造型感和光影的变化,运用透视规律,对建筑加以夸张、变形、增加层次感、重叠柱等常规和非常规手法来来突显建筑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并夸大其流动感和凹凸起伏等。那时的艺术家更善于利用透视原理和光影变化来增加空间的深远与神秘感,他们以教堂室内设计为主线,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装饰手段,打破建筑、绘画和雕塑的界限。首先是大规模的天花板壁画,大量的进行室内装饰,任意搭配构
件并利用多变的色彩和形体来突显欢乐激昂的情绪,以使得空间多变而富予动态,产生较为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并营造出强烈的神秘气氛。其次他们大量使用贵重材料,手法宏大,追求富贵华丽,珠光宝气,受到当时贵族阶级的青睐,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府邸、教堂和城市广场的修建中。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成就非凡的杰出艺术大师。如:贝尼尼、波洛米尼、贝尔南、鲁本斯等等,他们都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比较典型的例子有:贝尼尼设计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圣彼得堡大教堂前的广场。其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将教堂前面飞舞的天使、巨大的华盖、透射的圣光等环境与建筑巧妙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气势恢宏,光影效果强烈,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热烈与奔放。圣卡罗教堂则是由出自17世纪盛期巴洛克建筑最杰出的大师之一波洛米尼之手。圣卡罗教堂整个殿堂的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数量不等的小祈祷室;外面有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建筑平面与立面富有起伏变化,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且富丽堂皇,并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曾在中欧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在意大利留学归来的建筑师,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德国巴洛克建造风格。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在外观上与意大利传统巴洛克建筑反差较大,外观简洁雅致,并没有太多的修饰。造型柔和且装饰不多,外墙干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但教堂内部的装饰则十分华丽,内外对比极其强烈。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主要都是从德国传入的。18世纪上半叶,奥地利许多著名建筑都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如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等等。它是巴洛克与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奇妙产物,兴起于17世纪中叶,其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华丽,富于变化,只是有的建筑装饰堆砌过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
洛可可风格虽然是从巴洛克演变发展而来的,与巴洛克的建筑相近,着重内部繁琐的装饰,但却缺乏巴洛克的宗教气息和夸张怪诞的情感表现,它更强调精美细致,突出表现柔软的气氛,大量使用光线,室内装饰中开始重视雕刻的运用,但缺乏独立的机能。洛可可的建筑特点是,追求华美和闲适且精巧细致,常常采用不对称多“曲线”的手法,喜欢用C形线、S形线和起伏动荡的弧线,尤其爱用类似蚌壳漩涡形水草、山石等作为装饰题材。爱用金、白、嫩绿、粉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喜欢用金色。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并讲究娇艳的色调、饱满鲜明的色彩感、光泽的闪烁,其中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还配以水晶灯、镜面以及豪华家具陈设。
此外,欧洲洛可可装饰风格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的影响,其繁琐的装饰风格与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运用东方样式,使得格调更具有新鲜的异国情调。
巴洛克与洛可可这两种风格都是文艺复兴之后一段时期内先后主宰美术领域的审美风格,虽然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批判和误解,但是到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巴洛克与洛可可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直到现在仍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第五节:新古典主义与复古时代
新古典主义最早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建立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目的是唤醒古代的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的典型特征是优雅而别致,简朴的风格一经出现便代替了洛可可自然舒适的风格,影响了整个欧洲,成为国际化的风格。
19世纪时,建筑师和设计师一直在寻求过去古典时期的创造风格,以此产生了复古主义运动。复古时代的风格是重新创造过去的风格,主要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风格。在这个时代的设计中包含了复古主义、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
然而由于新的风格不再出现,旧的风格又无法发扬,使得欧洲建筑艺术渐渐走向终结,在20世纪初就被现代建筑风格所取代。
第六节:西方近现代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标志着近现代的开启。这时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考虑建筑更多新功能的需求。最早的近现代建筑就要从1851年,英国伦敦的“水晶宫”谈起了。它的外层结构以铁架和玻璃构成,晶莹剔透,华丽璀璨。“水晶宫”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爆发。工艺美术运动反对哗众取宠的趋向,要求朴素、诚恳的态度。在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提倡中世纪的风格,注重功能性。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可以理解为“装饰艺术运动”,既讲究装饰性,又强调新颖的表现力,追求建筑与装饰合二为一,以求改革设计现状。新艺术运动风格细腻,完全追求自然的形态,重视装饰,有“女性风格”之称。
现代主义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功能主义建筑逐渐适应社会机械化的需求,开始出现了标准化的住宅设计,高技术、遵从人机工程学、舒适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开始于70年代,它首先考虑的是人的价值,即以人为中心。重视从人类的直观感受去建立理想的环境建设,而不再是单纯的考虑科学的因素。这个时期渐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局面,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索设计。
建筑的发展将是一个永不消亡的过程,每历经一次革新就是一次新生,每历经一次风格的变化,都是最完美的蜕变。我们自身的生活不断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发展,而建筑设计的发展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建筑与人类的发展不可分割,深刻体会建筑的变化历程,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将舒适。
第二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行业发展调查报告(20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行业发展调查报告》
建筑与艺术学院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省示范专业中期检查的优异通过,根据示范专家检查小组的建议和我专业下一步发展的需求,2011年暑假专业内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行业专业调研,通过调研对我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为浙江省属示范建设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又地处沿海发达城市,具有自己的地域特点、行业特点和专业背景。通过专业和行业发展的社会调查,分析提炼出岗位目标群,进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这次专业与行业发展调查的主要目的。
二、调查内容
这次对我校毕业生情况调查和用人情况调查两个方面,对毕业生的调查分为
1、就业情况:分为单位性质、规模、收入、工作内容、初次就业情况、多次就业情况等;
2、专业对口情况:
3、选择工作的趋向;
4、对能力培养的评价:分为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外语能力、自学能力等8个方面。
5、对专业教学工作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时间安排和对调查数据的处理方式
1、调查方法
采用访问法,用人单位进行抽样登门访问、座谈;
2、时间安排
2011年 7月01日~8月30日之间,不定期。
四、调查结果
1.就业情况:经过调查,公司都认为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对毕业生的需求在近五年内呈现上升趋势,就业前景良好。
2.专业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在cad操作、专业绘图等方面优异于其他学校毕业生,在沟通能力上还需要加强,适当加强手绘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能力培养的评价:普遍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专业之外的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应该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有助于进入社会后的良好发展。要有上进心、责任心、鉴赏能力,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4.对专业教学工作建议:大多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素质教育高于技能教育,技能可以在单位继续学习;大多数毕业生希望学校更加合理化的改进教学结构,增加实验实训项目,使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社会,更加实用于专业。
五、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的环艺专业毕业生大都受社会行内人士的欢迎,就业率高,在公司评价好,尤其在专业软件和简单小型设计工程上能直接投入使用;能很快适应公司与社会,经过短短的磨合期就能独立完成小型工程的设计任务。
通过调查还发现了一些有待于教学研究与探讨的方面,如下几点:a.学生从业后就业单位不稳定,急于求成,看不到专业发展的优越性,一切向“钱”看,目标短浅,职业规划性不够; b.课程安排上还需更加合理化,多增加动手能力,设计创新意识的培养;c.多增设一些边缘学科,如风水学,水电知识,建筑设计等知识层。d.加强专业教师的知识面,授课经验以及实践经验。
六、附件:走访企业名单
宁波雅戈尔汉文创意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宁波海曙启正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宁波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南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宁波海曙分公司
宁波海曙蓝瑞房地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宁波海曙尚合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宁波市海曙昌盛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九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宁波畔林居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盛世家博中冠装饰宁波公司
第三篇: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评价量规 评价项目
好:8-10
一般:5-7
需要改进:1-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及时时完与讨论态度认真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自信
善于与人合作思维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
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
划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很少举手,极
不敢提出和别
试和表达自己
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见
不能准确表达
计划性,条理
思考能力差,
第四篇: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欣赏
备课时间:2009年2月12日总累计第3课时 课题:环境艺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德育目标:通过本课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力目标:。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设计、制作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了解形式 美感与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及设计原则。教学难点: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教学教具:学校平面图,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8人一组把学生分成7组。每组一张
1、调查了解,导入新课。展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缺憾的图片(课前拍摄校园实景)
提问:A、学校设计好看吗,符合学校的环境吗?
B、你喜欢校园主雕塑吗,适合校园的气氛吗?
C、你喜欢校园建筑吗,下雨天你在走廊摔过跤吗,你喜欢教学楼的楼梯吗?
D、你喜欢学校的绿化吗?
E、校园整体环境符合你的需求吗?(环境艺术的重要性: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
2、知识解析:现代环境艺术的概念。
现代环境艺术是一种多学科的、全方位的、多元素的空间表现的艺术。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环境艺术设计,小到公共建筑的一个大厅、公园的一个角落、居室设计和路牌标志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一般分外部环境艺术设计和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指建筑、雕塑、路牌标志、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后者是指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
3、优秀环境艺术设计欣赏:(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旅馆中庭共享空间的设计——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 新加坡泛太平洋大酒店的大厅设计等图片展示
学生思考:波特曼设计有什么特色?(环境艺术以人为主的指导思想)
北京香山饭店——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 谈谈这些作品在环境艺
术创造上有什么特点?(讲究气氛、意境、特色和时代感,发挥环境艺术以“境“感人,贵在整体的语言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优秀作品欣赏
4、师生讨论: 校园环境的气氛和特点。(宽敞明亮、活跃、清净、优美等)
5、分组设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
A、校园环境特点,确定设计思路。
B、以人为主,创造校园环境,注重功能与形式、环境与建筑的结合。
C、雕塑、喷泉、绿化等标注,文字说明。
6、成果评价:(师生共评)平面图展示,同学文字说明。
7、课堂小结。课后修改设计意见,形成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第五篇:环境艺术设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模板
姓名:***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学号:08311
E-mail:****
日期: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目录
一.前言
二.自我评价
1.兴趣
2.特长
3.性格
4.我的优势
5.控制不足
6.小结
三.我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介绍、发展前景及就业状况等
a)专业介绍
b)发展前景
c)就业状况
d)能力要求
四.我的困惑
五.职业定位与目标设定
六.计划实施
a)2006年11月~2007年6月b)2007年11月——2008年9月
2008年9月__2009年9月2010年到工作
七.评估调整
八.结束语
一.前言
时光如梭,转眼间大三上学期将接近尾声。而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大学报到的情景宛如就发生在昨天。很多同学大学四年只混了个毕业证书,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做很多的探索、尝试与努力,为自己的将来认认真真做个规划。
二.自我评价
1.兴趣:艺术方面的设计,家具设计,企业管理操作
2.特长:分析、研讨与设计规划
3.性格:内向,喜欢聆听,比较关注内部世界;对细节敏感,善于观察、总结;认真、严谨,责任心强。
4.我的优势:做事认真,精确,每次都能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各项目或任务上,能专注地对待具体问题、事实和细节,责任意识强,诚信,通情达理,视角现实,心态平稳。
5.控制不足:注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把目光放长远,不要因为近期目标而忽略长远需要。
6.小结:根据我的爱好(设计、规划等)及性格特点(内向、严谨、认真、负责等),我适合做同具体事物打交道的工作,诸如制图、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规划、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和职业;另外我办事仔细,也善于做有规律有秩序的工作,如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统计等专业和职业;其次,我适合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不需要太多冒险和变动,需有较多独立工作时间,尽可能少安排社会活动,像新闻、旅游等专业和职业似乎不太适合我。
四.我的困惑
然而,我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在本专业的重量级学科化学和物理两科的学习并不出色,而我有个很显著的爱好特长-绘画,闲暇时喜欢画素描,搞绘图。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和就业方向比较适合我的胃口。
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及能力要求
1.专业介绍:
培养从事室内外环境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获得环境艺术设计师的专业训练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色彩构成、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室
内外装饰设计、装修材料工艺与施工管理、工程预决算、工程实际操作和电脑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建筑、装潢、城市规划、室内外装饰等领域的工作。
2.就业前景:
环境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在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影视设计、形象管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向继续深造,也可以在各类广告公司、形象策划公司、各类媒体、各种大中型装饰工程企业、各类建筑、规划设计院及各类大中专院校,从事平面设计、包装、广告设计以及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环境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策划、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
3.能力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熟练掌握室内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装修施工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室内室外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技能,提出环艺设计方案;能根据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和剖面施工图;掌握电脑效果图技法,能正确制作电脑效果图;掌握装修材料及工艺,能进行工程管理和概预算;正确理解操作英文版电脑软件.。
我是理工科学生,又有绘画的爱好特长,只要下定决心,付出努力,我是可以考上名牌大学该专业的研究生的。
六.职业定位与目标设定
虽然我在本专业的某些科目上表现不好,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认真投入某项工作,相信一定会找到乐趣,况且环境工程也是非常值得喜欢的,它是个非常高尚的专业.我会认真学习设计理论知识,把专业主干课程学好,拥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再将来到大型生产企业或事业单位作技术工作者,进入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设计及管理工作,或进入本科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到大中型装饰工程企业、各类建筑规划设计院、几个大中专院校从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环境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策划、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
七.计划实施
1.2007年12月8日~2008年6月:
通过英语四级,并拿到英语口语四级证书;
通过计算机二级;
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将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掌握扎实;
拿一部分课下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图书,如《中外建筑史》《Photoshop》,增强审美能力;
多读文艺书、环境工程期刊杂志,提升自身修养,开拓视野;
制定计划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增强观察、分析、操作能力。
2.2008年9月~2009年6月:
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加强学习英语
通过英语六级,有一定口语交际能力;
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将工程制图、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扎实;
拿一部分课下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图书,增强审美能力;多读文艺书、环境工程期刊杂志,提升自身修养,开拓视野;
寒暑假期到大型企业参加实习。
3.2009年9月~2010年6月:
体育锻炼,复习考研(初步定为环境工程研究生,爱好是不用太紧张的事,可以参加工作后再考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生。到时候综合分析自身情况,也可能直接考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生)。
八.评估调整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体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评估时间:半年;出现情况,及时准确调整。
评估内容:性格兴趣的变化(一般情况基本不变);
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
职业路径评估(是否调整发展方向?);
实施策略评估(是否改变行动策略?)。
九.结束语
刚来大学里,我是那么新奇与兴奋,积极参加社团,加入学生会和团委,把自己忙得晕头转向,然而晚上当我上了床闭上眼睛静静思考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这一切真是我想要的吗?我喜欢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我还需要哪些努力与提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扰得我无法入眠。懊悔自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做对我没多大价值的事,但不乏
安慰,因为我也收获了不少,如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通过与他们交流,我的视野拓宽了,思想比以往开放、成熟了。
当搜索查阅大量信息资料,认真负责地写完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时,我不再感到迷茫,因为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趁着年轻气盛,多给自己积累些“财富”吧!大学图书馆便是个大宝库,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资源,加固并拓展知识面,加强文学修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清除一些阻碍自己前进发展的障碍,增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定力或抗干扰能力)。
接受自我,不要因为自身存在一些无法弥补的缺点而对自己丧失信心,相信自己,恰恰是那些所谓的缺点标示着你的与众不同,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同时看到自己数不尽的优点,那是更能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当你要放弃的时候,往往成功已近在咫尺,所以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在前方!只要相信奇迹,奇迹就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