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_[教案下载]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教者:孙志华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从奶奶讲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
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设计思路
减少繁琐的分析讲解环节,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智慧。
五、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播放课件
(一)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播放课件
(二),帮助学生理解]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30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躺巨人顶天立地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孙志华
2011年6月21日
第二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从奶奶讲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
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设计思路
减少繁琐的分析讲解环节,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智慧。
五、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附:板书设计:
30开天辟地
大鸡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万物
躺
巨人
顶天立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复述课文,指导写字。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1、本课以孩子们常见的听长辈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重视自主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做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4、不足之处,应该让孩子了解神话是人们以前无法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事实上如此。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第三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李 彧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认识 “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具准备:课前预习、插图、课件、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我们班同学平时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会说天()地()的成语吗?(交流)
出示:翻天覆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顶天立地、昏天黑地,改天换地(生齐读)
2、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2课开天辟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没有我们看见的花草树木,没有山水鸟兽,甚至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叫“开天辟地”。齐读题目。多么有力量的题目啊,再读,(好像没有把力量读出来)范读,再齐读(很有力量)。
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3、学生质疑,师梳理问题。谁开辟了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
4、带问题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3)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二、尝试朗读,大胆质疑
1、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板斧一丈极厚柱子合拢精疲力竭血液纵横交错皮肤开天辟地昏睡翻身破碎重而浊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
(2)正音
“丈、柱、浊”是翘舌音,“丈、拢、精:是后鼻音,“斧”与“肤”只是调号不同,“血液”的“血”读xuè。
(3)交流理解词语,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围绕刚才所提问题交流。了解课文大意,疏通层次
3、引导学生再次质疑,师梳理问题。为什么要开辟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
三、品尝朗读,互动解疑
1、回顾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答案在哪里?(引入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1)、传说?什么是“传说”?传说的事是真的吗?(解释“传说”的意思,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猜测编出来的故事)
(2)、读了这一段,你读懂了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了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从中中总结出开天辟地前的情况——“混沌一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大地混沌一团,那是谁来开天辟地的呢?(盘古)
(2)、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开天辟地的?大家把第二自然段读读(让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这一段有几对反义词,大家能找到吗?
(4)、这一段主要写了开天辟地的经过,哪些词语表现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昏睡——醒坐——劈凿)
那随着盘古的动作,宇宙有什么变化呢?(黑乎乎一片——裂开一条缝——巨石崩裂)
(5)、天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课要把宇宙从混沌一团中分出天地来,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使劲翻身、猛劈猛凿)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或是你读懂了盘古的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核心在:勇猛、对新世界的向往和创造新世界的决心)
过渡:经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天和地终于分开了,那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去了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六自然段)文中哪里给出了答案?找出来。(第三自然段)
5、齐读第三自然
6、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这个“就”字去掉行吗?(这个“就”表明盘古从没休息过,开天辟地后就一直站在那了)
7、盘古就是这样站在那,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把第四、五自然段自由朗读一遍。(学生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8、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时间过了这么久,盘古有没有放弃?可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决心有毅力矢志不移)
6、那么大家能把他的那种决心读出来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7、以第六自然段过渡到第七自然段,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
(1)、盘古为什么是含笑倒下的?
(2)、盘古倒下后,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留下,盘古的身躯都化成了什么呢?(课件作题,指导简便记忆)就这样,盘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世界。
8、小结课文。
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1、齐读课文,2、看板书回顾课文
3、理清顺序,躯化成了万物:气、声音、眼、肌肉、血液、筋脉、皮肤、汗水。游戏巩固
5、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丰庆路小学宋路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现四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读准读通课文
2、带领学生学习6组词语
(1)合拢、崩裂、破碎、混沌一团
(2)劈、凿、撑
(3)精疲力竭、巍峨
(4)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万顷良田
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分节读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相机板书:混沌一团开辟天地化生万物
3、指导学生按顺序简洁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5、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四、识记生字
出示本课9个生字,默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对偶句及其作用,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并能从文中找出对偶句。
3、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
4、通过对课文品读,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指名读,齐读。
2、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指名说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人间万物的事。那么,盘古是怎样开辟天地,创造宇宙的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感悟体会
1.自主释疑,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2)学生回答,相机解释“混沌”的意思。
开天辟地
1、我们就来走进盘古,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2、指名交流:
预设:
(1)学生从第二句一直读到第四句。师直接过渡到第三句和第四句
(2)学生说到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中的任一句或任两句。师追问:在这之后(前)呢?然后再过渡到第三局和第四句。
3、再读找出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动词,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拿笔写到旁边。指名交流。
(1)从“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体会盘古的力气大。
(2)从“一阵猛劈猛凿”体会盘古的力气大,用力猛。
4、他还是一个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一万八千年,他该积蓄了多大的力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让我们像盘古一样爆发一次。(生齐读)(很有气势)。
5、同学们,天地出现了。引读: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6、文中还有一些这类句子,你能找出来吗?
小结:这类句子不仅有反义词,字数还相等,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朗朗上口。男女分开读。
7、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了。同学们,据说盘古的身体撑在天地时,最长长到了9万里长。真是一个巍峨的巨人。
8、一百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一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仍然像根------------------一万八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依旧像根------------------
9、这时你想问盘古什么?谁当盘古回答?指名说
身躯化成万物
1、天不能再高了,地不能再厚了,盘古已经(),怎么理解“精疲力竭”。
2、为什么是“含着微笑倒下?”
小结:这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呀!面对死亡,盘古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那么乐观。
过渡:除了把天和地分开之外,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默读第7自然段,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什么?指名说
想象一下,盘古身上的其他器官还会变成什么?
用这个句式说一说,盘古的(),变成了()的()。
3、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写在书上。指名交流。
4、出示填空:请同学们带着你对盘古的情感,完成这个填空。指名说,齐背。
三、拓展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人们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你有什么想法?同桌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13、开天辟地
神力开辟天地
盘古
身躯化成万物
第五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教科版《开天辟地》教学设计郑晶 教学内容:开天辟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读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神话故事并能概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自主认读字词,通过情境创设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混沌”、“支撑”、“顶天立地”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概述故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概述故事,体会并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教学方法:以读做促思解、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今天生活的世界吗?(预设:喜欢)
师:传说在很久以前世界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天、没有地„„那想不 想知道我们今天生活的美好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预设: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八课开天辟地,你就会了解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理解“开”“辟”的含义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惑吗?(指名交流)
4、带着脑中的小问号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积累字词
5、课件反馈字词记识,教师纠正易混字音
6、组内读文,了解大意,交流汇报
三、阅读感悟,引导想象
1、了解神话故事
师:天和地真的是这样由来的吗?你们相信吗?(预设:不信)教师相机介绍神话故事。
2、齐读第一自然段
a.自由说对“混沌”一词的理解
b.引导小结最初的世界,相机板书(一片混沌)
c.引导学生闭眼想象当时的画面(出示图片)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a.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盘古要开辟天地?
b.指名反馈(相机引导:向往光明)
c.引导找出重点字词、句子
(哪个字给你印象最深刻?哪个句子最特别?)
d.通过不同形式朗读、做动作体会,促进思考,帮助理解字词、句子。师:天地分开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读了第三段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a.做动作“支撑”,理解词义。
b.集体做支撑的动作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盘古的艰辛、疲累„„
5、同桌互读第四自然段
a.互相交流感受,指名汇报(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b.说说天地发生了什么变化?盘古有什么变化?(板书顶天立地)c.说说你对“顶天立地”的理解,用词语说话
师:盘古死了,他是否就停止了开天辟地?
6、开火车朗读第五自然段
a.引导小结主要内容,身躯化生万物(相机板书)
b.具体都化作了什么?快速浏览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图片集体回顾 c.想象还可能化生成什么,用„„成了„„说话。
四、引导概述,升华情感
1、看图片、看板书概述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述盘古。
2、升华情感
师:此时此时刻,神话故事中离我们遥远的神——盘古仿佛就在我们身边,看到„„你会想到盘古?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让我们口耳相传,把这个神奇的故事更广泛、更生动地流传下去吧!
六、板书设计开天辟地
一片混沌
盘古开辟天地坚持不懈
顶天立地无私奉献
化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