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
《福建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省港航局中心(一期)初步
设计》通过评审
[ 作者:局科技处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55更新时间:
2010-9-19文章录入:张志 ]
9月17日,省交通运输厅在省港航管理局十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福建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省港航局中心(一期)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步设计》)评审会。评审组由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定位清晰、内容全面、功能完整,满足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业务需求,将提高港航暨地方海事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专家评审组一致同意《初步设计》通过评审。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省交通运输厅与福建省港航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依靠科技创新,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初步建成福建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省港航局中心。该项目以省港航管理局为中心,向上连接省交通运输厅、交通部海事局、交通部水运局,向下连接福州、厦门、湄洲湾3个港口管理局及8个设区市地方海事局分中心,实现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体系,实现我省港航与地方海事日常安全监管、应急事件接报、应急处置等主要功能,初步满足我省港航暨地方海事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第二篇: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
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
建设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目录
1.总则........................................................................................1 2.指导思想................................................................................2 3.基本原则................................................................................2 4.建设目标................................................................................4 5.平台体系................................................................................4 6.主要建设任务........................................................................5 7.功能总体要求........................................................................6 8.保障措施...............................................................................11 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
平台建设指导意见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县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加快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保障国家高速公路和重点干线公路以及重要站点的稳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是当前以及今后各级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部门加快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为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撑,特制定本意见。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和 文件,并参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1.3 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部省两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以下简称“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省级向下延伸的路网管理平台建设要求,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参照本指导意见制定。2.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交通行业做好“三个服务”的新要求,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协调管理和信息服务手段,建立高效的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推动部省两级“网络完善、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路网管理平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公路网运行监管和服务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保障。3.基本原则
3.1 落实主体,明确需求
交通运输部负责建设部级路网管理平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省级路网管理平台。路网管理平台应满足日常路网运行监测与协调管理、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和应急状态下的值班接 警、信息处理、路网指挥调度等功能需求。3.2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路网管理平台建设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在对高速公路进行重点监管的同时,兼顾国省干线公路。逐步完善路网运行监测监控设施设备的布局,扩大覆盖范围,丰富数据采集内容,并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路网管理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3.3 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路网管理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省级路网指挥调度中心、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和收费中心,整合利用已有信息采集和通信网络设施设备资源,补充必要的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手段,并加强与养护管理、收费管理、路政管理、交通情况调查等系统的集成应用。
3.4平急结合,注重实效
坚持日常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构建集日常路网监测、协调管理与应急处置于一体的路网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国家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及关键节点运行状况的日常监管,异常路况的及时发现和报告,以及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应急处置。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效益。3.5 制度为本,规范运行
抓紧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建立日常路网监测和协调管理的规范流程,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应急处置运作机制。逐步实现公路管理机构与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间、不同地区间路网管理和应急保障力量的联动协作与共同应对。4.建设目标
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通过完善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信息服务手段,开展相关数据资源的集成与系统建设,基本建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部省两级路网管理平台,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等重点监控目标的日常监测与监控,并集成公路交通安全信息,为路网协调管理、应急处置和出行服务提供支撑。力争在“十二五”初期,全国所有省(区、市)能够提供出行者满意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出行信息服务,50%以上的省(区、市)能够提供较全面的国省干线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并在“十二五”末,建立较完善的路网监管、服务和应急处置体系。5.平台体系
部级路网管理平台与省级路网管理平台互联互通,遇有公路 突发事件时,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运行方式为应急处置提供服务,并与国务院应急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和协调联动,实时接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
省级路网管理平台除满足向部级平台提供数据、视频信号以及与公路运行有关的信息外,还应实现与省级人民政府应急平台以及公安、气象、地震等其他部门应急平台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6.主要建设任务
6.1 识别与确定路网运行重点监测目标
对本地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等重点监控目标进行摸底排查,识别重大风险源及危险点段,提出危险源日常普查和监测网络工作机制,制定警情识别、监测、分级与报告制度。
6.2 规划建设路网运行监测体系
根据路网运行监测和协调管理的需求,按照满足基本需求、经济适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路网运行监测系统的布局和建设规划,并将现有的交通量检测、气象检测、视频监控、交通事件检测等设施设备资源纳入路网运行监测 体系。
6.3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制定完善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联动响应、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与现有公路养护、路政、收费、交调等系统间的接口规范要求;建立完善公路数据库、交通阻断、交通流量、公路气象、视频图像、应急资源等信息的采集、更新、交换与共享机制。6.4 开发建设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
加快完善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指挥场所、移动指挥平台、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图像接入等支撑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具有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送与发布、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异地会商、路网协调、辅助调度、新闻宣传、总结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功能的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6.5 完善平台保障体系建设
统一规划和设计安全保障体系,并充分利用已有设备和适用技术,合理配置安全加密、容灾备份、安全管理等设施;遵循国家或行业通信、网络、数据交换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加快制定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共享机制和管理办法。7.功能总体要求
各级路网管理平台主要由路网管理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数据 库系统、基础支撑系统、管理与应急指挥场所、移动指挥平台等组成。平台功能总体要求如下: 7.1 路网管理综合业务应用系统 7.1.1 路网管理
(1)信息接报管理
包括值班、通讯录、文电公文、电话录音和传真管理;记录信息接收、汇总审核、接收续报、领导指示、信息反馈等;实现对接发信息的查询、汇总统计等功能,并生成和管理各类报表;向相关机构和人员报送经过审批的信息等。
(2)路网运行监测
通过路网运行监测设施设备,采集重点监控目标的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气象状况、交通事件、施工占道、交通管制等信息,或通过人工报告交通事件信息,并基于GIS地图显示和标绘,及时发现重点监控目标运行的异常情况。
(3)路网综合管理
融合公路路政、养护、治理超限超载、通行费征收等路网管理业务数据,实现对公路网日常管理业务的综合查询和处理。通过对多种业务数据关联性挖掘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路网运行的综合状态。
(4)信息编审与发布 路网管理平台值班人员根据路网运行日常情况报告,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与规范,编写调度指令,并经审核后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
(5)查询与分析
基于公路数据库对公路基本属性和空间属性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并通过对路网运行状况历史数据的挖掘分析,基于时空分布特征,建立路网服务水平、安全评价等分析主题,并能够以GIS、图表等方式予以展现。7.1.2 出行信息服务
利用出行信息服务网站、服务热线、短信、广播、电视以及公路沿线可变信息标志、服务区查询终端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出行者发布路况、气象、施工占道、交通管制等出行相关信息。7.1.3 应急管理与处置
(1)综合预测预警
具备信息获取和汇总、预测分析与报告、预警信息管理等功能。
(2)指挥调度
根据应急流程,实现情况接收、处理、综合显示、信息分发;实现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的辅助调度和部署;实现指令跟踪、执行反馈、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等功能。(3)应急保障
实现对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物资设备、通信保障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信息管理,包括资源监控(应急资源跟踪反馈、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资源状态等),以及资源储备、配置、调度和编码管理等。
(4)新闻宣传
为主要媒体预留信息传输接口,具有现场直播的网络与办公条件。
(5)应急评估
包括应急过程再现、事件评估、统计分析、综合报告。7.2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公路地理信息数据库、路网管理业务数据库、突发事件信息数据库、预案库、案例库和文档库等。7.3 基础支撑系统 7.3.1 信息网络
主要依托现有高速公路通信专网、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资源和公网资源统筹规划建设,满足路网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和传输的需要。7.3.2 应急通信 支持路网日常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语音、数据、视频等传输。充分利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公网和专用通信资源,实现与各级路网管理平台间以及现场移动平台间的信息传输。7.3.3 视频会议
依托现有网络资源统筹规划建设,能够同时召开多个分组会议,会议中具有多路混音功能,能够接入计算机信号,具有混速功能、分屏显示功能,设备可以通过级联或模拟转接方式实现会议延伸。7.3.4 图像接入
依托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的现有图像监控系统接入省级路网管理平台,并按规定的格式上传部级路网管理平台,实现部省两级平台间图像资源的共享。7.3.5 数据共享与交换
各级路网管理平台应遵循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共享和交换的数据应及时更新,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交换数据统一封装、统一表示,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7.4 管理与应急指挥场所
具备指挥、值班、会商功能。主要建设显示系统、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灯光照明系统、音响系统、智能控制和安全保障 系统。
7.5 移动指挥平台
满足移动现场音视频采集、现场通信和指挥调度等应急处置需要,包括移动数据库、移动应用软件及通信设备,能够与各级交通应急平台互联互通。8.保障措施
8.1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尽快落实路网管理平台所需的编制、职能和人员;积极协调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行业管理部门对收费公路经营企业的统筹管理;落实与公安、气象、安监、卫生、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间的应急联动与协作机制。部将统一组织研究制定部与省、省与省路网管理平台间的应急联动与协调管理机制。8.2 落实建设与运营资金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筹措和落实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与运维经费。对于新增高速公路网运行监测设施设备以及平台建设与运营维护的投入资金可在高速公路通行费中列支;对于涉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可在公路养护事业发展费中列支。8.3 制定相关标准与规范
部将统一组织制定平台建设技术要求,并将通过开展“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部省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总结完善平台建设所需数据和视频图像采集、传输、交换、共享标准,以及与相关系统间的接口规范。制定完善跨地区、跨部门平台间应急联动与协调管理机制,以及数据共享机制和管理办法,确保各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8.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路网管理平台的实际工作需要,培养熟悉公路管理、应急管理、路网运行监测设备管理、通信和网络系统管理维护、软件开发等方面人员,通过培训、交流等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篇: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将建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我国将建设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以下简称“路网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公路网运行监管和服务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保障。
部公路局局长李华表示,部省两级“网络完善、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路网管理平台的形成和发展,将满足日常路网运行监测与协调管理、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和应急状态下的值班接警、信息处理、路网指挥调度等功能需求。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部门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快路网管理平台建设,为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撑。
据了解,各地路网管理平台建设将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在对高速公路进行重点监管的同时,兼顾国省干线公路。逐步完善路网运行监测监控设施设备的布局,扩大覆盖范围,丰富数据采集内容,并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路网管理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路网管理平台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省级路网指挥调度中心、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和收费中心,整合利用已有信息采集和通信网络设施设备资源,补充必要的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手段,并加强与养护管理、收费管理、路政管理、交通情况调查等系统的集成应用。
为保障路网管理平台建设的顺利开展,交通运输部要求各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尽快落实路网管理平台所需的编制、职能和人员,落实与公安、气象、安监、卫生、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间的应急联动与协作机制等。
老百姓享受到路网管理平台带来便利的具体时间并不遥远。根据指导意见,将力争利用两到三年时间,通过完善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信息服务手段,开展相关数据资源的集成与系统建设,基本建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部省两级路网管理平台,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等重点监控目标的日常监测与监控,并集成公路交通安全信息,为路网协调管理、应急处置和出行服务提供支撑。力争在“十二五”初期,全国所有省(区、市)能够提供让出行者满意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出行信息服务,50%以上的省(区、市)能够提供较全面的国省干线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并在“十二五”末,建立较完善的路网监管、服务和应急处置体系。
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印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09年11月28日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关于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9】7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为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保障国家高速公路、重点干线公路以及重要站点的稳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现将部制定的《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县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加快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保障国家高速公路和重点干线公路以及重要站点的稳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是当前以及今后各级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部门加快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为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撑,特制定本意见。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和文件,并参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
1.3 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部省两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以下简称“路网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省级向下延伸的路网管理平台建设要求,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参照本指导意见制定。
2.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交通行业做好“三个服务”的新要求,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协调管理和信息服务手段,建立高效的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推动部省两级“网络完善、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路网管理平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公路网运行监管和服务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保障。
3.基本原则
3.1 落实主体,明确需求
交通运输部负责建设部级路网管理平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省级路网管理平台。路网管理平台应满足日常路网运行监测与协调管理、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和应急状态下的值班接警、信息处理、路网指挥调度等功能需求。
3.2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路网管理平台建设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在对高速公路进行重点监管的同时,兼顾国省干线公路。逐步完善路网运行监测监控设施设备的布局,扩大覆盖范围,丰富数据采集内容,并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路网管理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
3.3 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路网管理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省级路网指挥调度中心、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和收费中心,整合利用已有信息采集和通信网络设施设备资源,补充必要的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手段,并加强与养护管理、收费管理、路政管理、交通情况调查等系统的集成应用。
3.4平急结合,注重实效
坚持日常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构建集日常路网监测、协调管理与应急处置于一体的路网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国家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及关键节点运行状况的日常监管,异常路况的及时发现和报告,以及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应急处置。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公路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效益。
3.5 制度为本,规范运行
抓紧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建立日常路网监测和协调管理的规范流程,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应急处置运作机制。逐步实现公路管理机构与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间、不同地区间路网管理和应急保障力量的联动协作与共同应对。
4.建设目标
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通过完善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信息服务手段,开展相关数据资源的集成与系统建设,基本建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部省两级路网管理平台,实现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等重点监控目标的日常监测与监控,并集成公路交通安全信息,为路网协调管理、应急处置和出行服务提供支撑。力争在“十二五”初期,全国所有省(区、市)能够提供出行者满意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出行信息服务,50%以上的省(区、市)能够提供较全面的国省干线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并在“十二五”末,建立较完善的路网监管、服务和应急处置体系。
5.平台体系
部级路网管理平台与省级路网管理平台互联互通,遇有公路突发事件时,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运行方式为应急处置提供服务,并与国务院应急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和协调联动,实时接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
省级路网管理平台除满足向部级平台提供数据、视频信号以及与公路运行有关的信息外,还应实现与省级人民政府应急平台以及公安、气象、地震等其他部门应急平台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
6.主要建设任务
6.1 识别与确定路网运行重点监测目标
对本地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收费站、治超站、服务区等重点监控目标进行摸底排查,识别重大风险源及危险点段,提出危险源日常普查和监测网络工作机制,制定警情识别、监测、分级与报告制度。
6.2 规划建设路网运行监测体系
根据路网运行监测和协调管理的需求,按照满足基本需求、经济适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路网运行监测系统的布局和建设规划,并将现有的交通量检测、气象检测、视频监控、交通事件检测等设施设备资源纳入路网运行监测体系。
6.3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制定完善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联动响应、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与现有公路养护、路政、收费、交调等系统间的接口规范要求;建立完善公路数据库、交通阻断、交通流量、公路气象、视频图像、应急资源等信息的采集、更新、交换与共享机制。
6.4 开发建设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
加快完善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指挥场所、移动指挥平台、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图像接入等支撑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具有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送与发布、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异地会商、路网协调、辅助调度、新闻宣传、总结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功能的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
6.5 完善平台保障体系建设
统一规划和设计安全保障体系,并充分利用已有设备和适用技术,合理配置安全加密、容灾备份、安全管理等设施;遵循国家或行业通信、网络、数据交换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加快制定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共享机制和管理办法。
7.功能总体要求
各级路网管理平台主要由路网管理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基础支撑系统、管理与应急指挥场所、移动指挥平台等组成。平台功能总体要求如下:
7.1 路网管理综合业务应用系统
7.1.1 路网管理
(1)信息接报管理
包括值班、通讯录、文电公文、电话录音和传真管理;记录信息接收、汇总审核、接收续报、领导指示、信息反馈等;实现对接发信息的查询、汇总统计等功能,并生成和管理各类报表;向相关机构和人员报送经过审批的信息等。
(2)路网运行监测
通过路网运行监测设施设备,采集重点监控目标的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气象状况、交通事件、施工占道、交通管制等信息,或通过人工报告交通事件信息,并基于GIS地图显示和标绘,及时发现重点监控目标运行的异常情况。
(3)路网综合管理
融合公路路政、养护、治理超限超载、通行费征收等路网管理业务数据,实现对公路网日常管理业务的综合查询和处理。通过对多种业务数据关联性挖掘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路网运行的综合状态。
(4)信息编审与发布
路网管理平台值班人员根据路网运行日常情况报告,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与规范,编写调度指令,并经审核后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
(5)查询与分析
基于公路数据库对公路基本属性和空间属性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并通过对路网运行状况历史数据的挖掘分析,基于时空分布特征,建立路网服务水平、安全评价等分析主题,并能够以GIS、图表等方式予以展现。
7.1.2 出行信息服务
利用出行信息服务网站、服务热线、短信、广播、电视以及公路沿线可变信息标志、服务区查询终端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出行者发布路况、气象、施工占道、交通管制等出行相关信息。
7.1.3 应急管理与处置
(1)综合预测预警
具备信息获取和汇总、预测分析与报告、预警信息管理等功能。
(2)指挥调度
根据应急流程,实现情况接收、处理、综合显示、信息分发;实现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的辅助调度和部署;实现指令跟踪、执行反馈、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等功能。
(3)应急保障
实现对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物资设备、通信保障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信息管理,包括资源监控(应急资源跟踪反馈、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资源状态等),以及资源储备、配置、调度和编码管理等。
(4)新闻宣传
为主要媒体预留信息传输接口,具有现场直播的网络与办公条件。
(5)应急评估
包括应急过程再现、事件评估、统计分析、综合报告。
7.2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公路地理信息数据库、路网管理业务数据库、突发事件信息数据库、预案库、案例库和文档库等。
7.3 基础支撑系统
7.3.1 信息网络
主要依托现有高速公路通信专网、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资源和公网资源统筹规划建设,满足路网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和传输的需要。
7.3.2 应急通信
支持路网日常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语音、数据、视频等传输。充分利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公网和专用通信资源,实现与各级路网管理平台间以及现场移动平台间的信息传输。
7.3.3 视频会议
依托现有网络资源统筹规划建设,能够同时召开多个分组会议,会议中具有多路混音功能,能够接入计算机信号,具有混速功能、分屏显示功能,设备可以通过级联或模拟转接方式实现会议延伸。
7.3.4 图像接入
依托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的现有图像监控系统接入省级路网管理平台,并按规定的格式上传部级路网管理平台,实现部省两级平台间图像资源的共享。
7.3.5 数据共享与交换
各级路网管理平台应遵循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共享和交换的数据应及时更新,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交换数据统一封装、统一表示,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7.4 管理与应急指挥场所
具备指挥、值班、会商功能。主要建设显示系统、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灯光照明系统、音响系统、智能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
7.5 移动指挥平台
满足移动现场音视频采集、现场通信和指挥调度等应急处置需要,包括移动数据库、移动应用软件及通信设备,能够与各级交通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8.保障措施
8.1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尽快落实路网管理平台所需的编制、职能和人员;积极协调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行业管理部门对收费公路经营企业的统筹管理;落实与公安、气象、安监、卫生、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间的应急联动与协作机制。部将统一组织研究制定部与省、省与省路网管理平台间的应急联动与协调管理机制。
8.2 落实建设与运营资金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筹措和落实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与运维经费。对于新增高速公路网运行监测设施设备以及平台建设与运营维护的投入资金可在高速公路通行费中列支;对于涉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可在公路养护事业发展费中列支。
8.3 制定相关标准与规范
部将统一组织制定平台建设技术要求,并将通过开展“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部省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总结完善平台建设所需数据和视频图像采集、传输、交换、共享标准,以及与相关系统间的接口规范。制定完善跨地区、跨部门平台间应急联动与协调管理机制,以及数据共享机制和管理办法,确保各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
8.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路网管理平台的实际工作需要,培养熟悉公路管理、应急管理、路网运行监测设备管理、通信和网络系统管理维护、软件开发等方面人员,通过培训、交流等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篇:市学校食堂安全监管与应急预案
市学校食堂安全监管与应急预案
市学校食堂安全监管与应急预案
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监管与应急预案
为了建立健全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提高监管餐饮服务业和处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学生等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市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方法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执法人员在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工作中要把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作为重点对象,对可能发生的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餐饮安全监督与知识指导、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防范重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接到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报告时,按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要求及时做好本职工作。
属地管理,条块结合。根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发生地,按照日常工作划片分工,由分管执法人员直接负责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开展执法与控制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及时调动工作人力积极给予协助和支持,确保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事故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统一领导,科学控制。在市应急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及时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现场应急控制;以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对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作出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报告》为科学支撑,根据《食品安全法》办理好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案件。
反应迅速,报告及时。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时,执法人员到场反应迅速,处理得当,正确指导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单位采取病人就医救治和现场控制措施,及时报告、通报工作情况,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
二、工作内容:
1、执法人员按照管辖范围,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两个月内对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专项调查,建立健全工作本底档案。
2、分类监管,全面整治。对已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加强执法管理,落实责任;对未办证但经限期整改能基本达到发证条件的给予办证,规范管理;对无条件
办证的动员企业转行,对经法制教育无效的违法经营者,则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依法予以取缔。
3、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等安全工作。对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包括组织与制度、学生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预防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等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跟踪落实,确保不发生食源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流行。
4、要求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学生健康监护、学生饮用水供给、学校教学卫生、生活环境条件、设施等方面工作,依法加强学校有关饮食安全监督。
三、应急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
1、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市餐饮服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市应急指挥部、食品安全
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各项指令,负责专项工作领导与案卷审报工作。
组长:
组员:
2、应急队伍及职责
市全体餐饮服务执法人员为应急队伍成员:按照《食品安全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负责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餐饮安全事故,防止蔓延扩大;及时开展餐饮安全事故调查与违法行为的查处;对餐饮安全事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报告、立卷;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执法人员分工管辖责任:
一组:分管市东北片区
二组:分管市东中片区
三组:分管市东南片区
四组:分管市西南片区
五组:分管市西北片区
3、突发事件的确认和分类分级
本文“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生等群体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群体健康的事件。、突发事件的确认
当突发事件发生,立即组织调查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对食物中毒、水污染中毒、环境中毒等未被认定的突发事件进行初步确认。
必要时,经区专家咨询评估小组的科学分析与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依据食品安全等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其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2、重大安全事故
3、较大安全事故
4、一般安全事故
4、应急处理、接到报告
执法人员要认真填写事故报告登记表,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应急处理小分队接到通知,必须30分钟内赶赴现场。、出发前准备
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应当马上向领导报告情况,根据领导指示,通知相关人员、携带事故处理相关文书及器材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
工作日期间:接到报告者应当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及时报告领导,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工作;同时上报上报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责任应急处理的执法人员携带相关文书及器材快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及检查工作。、现场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和调查取证;对可疑食物、被污染的食品和物品采取临时行政控制;积极参与病人的抢救、治疗、转运;监督检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调查笔录,责令改正通知书、监督意见书等文书,依法依规对 [1]
第五篇:应急处置流程
应急处置流程
一、VMNS系统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监控系统或图像中断事件的处置
1、立即报告视频监控中心负责人;
2、实施异地集中守库的,立即通知金库负责人,启动本地值守预案;
3、马上排解故障原因,确定是属软件问题的,按照软件故障排除方法处理,并通知软件维护人员进行处置;确立属遭受不法分子破坏作案的,迅速向“110”指挥中心报警,请求出警处理;
4、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发生的要素,如: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等等。
(二)机器故障的处置
1、立即报告视频监控中心负责人
2、实施异地集中守库的,立即通知金库负责人,启动本地值守预案;
3、马上排解故障原因,确定属监控中心设备故障的,按照软件故障排除方法处理,并通知监控中心集成商维护人员进行处置;
4、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发生的要素,如: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
(三)网络中断的处置
1、立即报告视频监控中心负责人
2、实施异地集中守库的,立即通知金库负责人,启动本地值守预案;
3、马上排解故障原因,属网络问题的,通知信息技术管理部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4、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发生的要素,如: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等。
二、视频监控中心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非法入侵、暴力抢劫、或爆炸事件的处置。
1、立即报告视频监控中心负责人,并通过紧急报警按键或电话向“110”报警中心报警;
2、实施异地集中守库的,立即通知金库负责人,做好本地防范,防范不法分子趁机作案;
3、利用监控中心视频监控系统,观察不法分子情况,若处于紧急状态,把持防卫工具做好反反击准备,若不法分子采用爆炸物的,应利用掩体做好防范;
4、不法分子逃跑的,不必追击,但应保护好现场,清楚的认定嫌疑人体貌特征、作案情节等;
5、保护现场,并保护录像资料;
6、事后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的要素,如:发生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等。
(二)中心人员不适的处置。
1、立即报告视频监控中心负责人;
2、根据中心值班人员的状况进行处置,身体不适严重的,马上拔打“120”请求求助;身体不适无法继续值班的,监控中心负责人安排其他监控员顶替值班;
3、值班人员精神状况或情绪出现异常的,应马上中断其值班工作,安排休息;
4、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要素,如:发生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等。
(三)电力中断的处置。
1、立即报告视频监控中心负责人;
2、检查UPS电源情况,根据可延续时间做好后备电源准备;
3、通知物业公司或大楼管理处安排人员做好应对准备,如启动发电机等,以保证电力供应。
4、做好断电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做好数据备份;实施异地集中守库的,立即通知金库负责人,启动本地值守预案等;
5、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要素,如:发生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等。
(四)火灾的处置。
1、发现监控中心或大邻近区域初起火灾,立即使用中心内放置的气体灭火器进行补救;
2、火情无法控制,马上拨打“119”报火警,清楚表述火警地点、交通位置、燃烧物等,并通知物业公司或大楼管理人员前往路口、门口迎接;
3、切断监控中心所有电源,迅速组织人员全力抢救、保护、转移监控中心重要物资,包括存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值班记录等资料;
4、在组织灭火的同时,要对现场进行警戒,落实专人保护抢救出的重要物资,防止不法分子乘机作案;
5、密切配合公安消防部门有条不紊地清理火灾现场,安全保卫部门应对相关物品的清理进行指导,并组织保卫人员武装警戒;
6、对火灾现场照像、录像、留存资料。
(五)火灾、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处置。
1、发现视频监控中心或同一楼层遭受水灾、地震、风灾等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应马上组织监控值班员进行自救;
2、切断监控中心所有电源,迅速组织人员全力抢救、保护、转移监控中心重要物资,包括存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值班记录等资料;
3、密切配合公安消防部门有条不紊地清理火灾现场,安全保卫部门应对相关物品的清理进行指导,组织保卫人员武装警戒;
4、对灾害现场照像、录像,留存资料。
三、前端突好事件的处置
(一)非法入侵、暴力抢劫的处置。
1、远程监控发现不法分子作案的,通过广播系统进行喊话,威吓终止犯罪;
2、迅速向“110”指挥中心报警,请求出警处理;
3、通知案发或事发金库、营业网点所属单位负责人,按预案进行处置;
4、密切通过视频监控前端情况,并确认中心录像已启运,确保该时段录像保存在中心;
5、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发生的要素,如: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等。
(二)布控期间,发现金库报警时。
1、应迅速调看报警金库区域视频图像,并搜索跟踪观察;
2、与所属库区值班人员取得联系,尽快了解情况,设法查明报警原因;
3、当判定遭受非法入侵时,迅速向报警单位所在地“110”报警中心报警,请求出警处理;
4、迅速告知库点值班人员警情,下达处置命令;
5、向监控中心负责人报告;
6、如属误报,可重新布控,做好监控异常情况的记录。
(三)布控期间,发现自助银行(ATM)报警时。
1、迅速调看报警自助银行(ATM)区域视频图像,并搜索跟踪观察,仔细观察判明原因;
2、若发现有人进入自助银行(ATM)作案或破坏,立即向“110”报警,同时通知所属单位负责人;
3、向监控中心主任报告,并对事件继续跟进和汇报;
4、若好现无关人员进入自助银行不玩耍、打闹或休息时,打开对讲系统,礼貌地劝其离开,若再三劝告无效时,向“110”报警请求出警处理,同时通知所属单位负责人到时现场处理,并对事件继续跟进;
5、如发现有企图调包作案的不法分子在场时,立即通过对讲机系统通知客户加强警惕。有必要则协助报案;
6、如属误报,可重新布控,做好监控异常情况的记录。
(四)布控期间,发现保管箱报警时。
1、迅速调看报警保管箱库区域的视频图像,并搜索、跟踪观察,仔细观察判明原因;
2、若发现有人进入保管箱库区作案或破坏时,立即向“110”报警,请求出警处理;
3、同时通知所属单位负责人,按预案进行处置;
4、如属误报,可重新布控,做好监控异常情况的记录。
(五)布控期间,接到烟雾报警或火警信息时。
1、迅速调看报警区域视频图像,并搜索、跟踪观察,应迅速查明原因;
2、如确是火警,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通知所属单位负责人;
3、不能查明原因的要通知所属单位负责人到达现场了解和反馈情况;
4、向监控中心负责人报告,并做好有关记录。
(六)发现营业网点在营业时间报警时。
1、迅速调看报警区域视频图像,并搜索、跟踪观察,打电话到报警网点了解情况。
2、如属恶意破坏或发生案情,应立即向110报警,请求出警处理;
3、立即向监控中心负责人报告,并通知所属单位保卫部门负责人;
4、如属误报,做好监控异常情况的记录。
(七)押运车途中或在营业单位装卸业务箱时,遭到抢劫时的处理情况。
1、通过远程监控发现押钞车在行使途中遭到犯罪分子抢劫时,要果断处理,了解情况、路线、地点后立即向110报警,请求出警处置;
2、报告监控中心负责人,同是通知所属单位主管行长及保卫部门负责人;
3、发现押钞车在营业单位装卸尾箱时遭到犯罪分子抢劫时,要果断处理,立即向110报警,请求出警处置;
4、报告监控中心负责人,同时通知所属单位主管行长及保卫部门负责人;
5、做好记录,清楚记录事件发生要素,如:时间、处置程序、处置结果等。
(八)发现远程监控点的系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