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乌托邦“有感
读《‘乌托邦’记》有感
财政071刘燕2020607107
该书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录,提示了人类天性中的极端矛盾性,一方面向往着宁和、幸福,没有尔谀我诈、你争我斗,没有穷富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理想王国。一方面又为了私利,(有金钱上的,也有名誉地位,权欲上的)不择手段,不惜践踏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仁慈、忠厚、正直的作垫背,践踏别人的也逃脱不了恶性循环。由于人性的决定,共产主义虽然美好,但事实上,只能是一个海市蜃楼,只能是“乌托邦”。这一切,可以由四百多年前的前英国大法官托马斯.莫尔到曼彻斯特富裕的工厂主罗伯特.欧文;由马克思到毛泽东来证明。
莫尔的结果是在1535年7月6日在伦敦塔被推上断头台;欧文以十五万美元在美国印地安纳州买下一个移民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实验区——纽哈蒙尼公社;马克思只在理论阶段还常常被曲解。只有毛泽东,夺取政权后,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带领六亿五千万人民,进行了历时27年的空前“共产主义”大实验。由于不尊重事实,违背了经济规律,其中参杂了许多个人感情因素,使他的实验成了一场非理性的恶梦,成了一个大悲剧,元老们的悲剧,全国人民的悲剧,当然也是他个人的悲剧。
我觉得人民是统治者手中的工具,他们是互为作用的,使用得好,工具受惠,主人获得成功,如樵夫砍柴,使用着磨得铮亮的快斧,既省力,柴又多。如只砍柴不磨斧,砍断斧柄,耗尽力气,所获无几。故而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性格的矛盾在伟人身上同样存在,不可否认毛泽东是伟大的,他的智力超乎常人,他饱读诗书,通晓历史,他也用文字总结概括了他的思想,但同时他的思想并未贯穿他的行动,他说过的话又由他自己去推翻。他通晓历史,却不如李世民开明豁达。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三次力挽狂澜于左倾路线,自己治理天下时却毁于左倾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他的智力超乎常人,却到显位时又蠢得出奇。从朴素的感情而言我愿意相信他的错误是情有可原,但从本书的描述中却勾出了我对他的失望和痛恨,痛恨他理性的丧失,痛恨他对共打天下的功臣们的无情。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他比李世民、蒋介石冷酷。李世民对曾有恩于他的少林寺网开一面,允许食荤、习武,对功臣画像纪念。蒋介石对他的叛将张学良也不过软禁终
身,虽然抑郁,却何曾尝过彭德怀们的批斗,铁窗之苦?何况彭德怀们并未有过反意,李世民尚能容纳对手李建成的谋士魏徵,将他的警句作为座右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叹毛泽东熟读史书,却不懂得以古为镜和以人为镜。
从本书中还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从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显示出好斗和主宰欲的天性,他的天性得到最大发挥,获得成功,打下了江山,在治理江山时还沿用他的老一套“不怕乱,大乱必有大治,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却没有看透人性中思定和贪欲的一面,只有利用经济规律,才能发挥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并不是浪漫的理想可以主宰的。统治者的性格决定国家和被统治者的命运,被统治者的性格决定个人的命运。平心而论庐山会议的初衷是“纠左”和总结经验,但毛泽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理论只是为他所用的武器,并不能应用到自己身上。他可以半是自悔半是情绪地自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应该断子绝孙”。却听不得来自别人的严厉批评,再加上国事家事两不顺。如果不是因为7月12日深夜接到江青的电话,彻夜未眠,也许7月13日彭德怀和他的会谈成功,也就不存在7月14日彭给毛的一封信,也就没有了这一根导火线;如果彭德怀的性格沉和一些,措辞婉转一些,也不至于激怒毛泽东;如果这封信不是彭德怀写的,也就不存在“功高震主”的顾忌。各种因素凑成了庐山会议的祭坛。
朱德的性格忠厚沉稳,淡泊名利,虽然曾与毛齐名,功勋卓著,却对毛形不成威胁,尽管也坚持己见,受到的只是冷遇,而没有尖锐的攻击。
周恩来性情平和,善解人意,谨慎小心,他一生没留下什么文字,并不是他无才,而是他有远虑近忧。他的性格决定他只能苦心维持,操劳致死,他才是真正的春蚕和蜡矩。
刘少奇性格稳健、求实,和毛泽东的浪漫、不安分相去甚远,虽然他竭力追随,总有追不上的时候,再加上他的地位,把他安放在了火山口上。59年庐山会议末期,他领受了毛的暗示,犹豫地推出了“个人崇拜”的旗帜,反被林彪利用来击倒他自己。
真正把毛泽东看透的还是林彪,如火如荼的年月里,他先把自己保护起来,养精蓄锐,甘居人下,等到君侧清得差不多了,他由第六位跃居第二了,便投其
所好,大搞个人崇拜。但阴谋玩多了总要露出尾巴,当他意识到毛对他的甜言蜜语反感了,危机感就产生了。为了避免“昨日座上宾,今日阶下囚”的命运落在自己头上,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结果是温都尔汗的一声爆炸,玩火者终自焚。
张闻天,才华横溢,正直不阿,犯了康生之流大忌。世间万物生生相克,有忠臣必有奸臣,遗憾的是常常是小人得志,魔高于道。晚年的毛泽东,有点像明朝末年的崇祯。崇祯虽也不曾沉湎酒色,也算勤政,但他多疑,猜忌,滥设东厂,互相监视,整打,搞得人人自危。崇祯皇帝接手的本就是一个烂摊子,已是强弩之末,但毛泽东有一大批忠臣良将,有真心实意爱戴他的人民,似乎不该是这个结局,也许是他考虑个人得失和巩固地位多于人民利益,其手段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唐明皇和秦始皇他更欣赏后者,因此他算不得开明君主。他不明白,个人的力量再大,智商再高,不可能面面俱到,统治者最关键的是善于用人,由此看来,无论毛泽东如何伟大,也未能免去权欲之俗。
不可否认,毛泽东的权威是无与伦比的。庐山会议之初无论有多少不同意见,最终出现的还是一边倒的局面。除了康生、柯庆施、林彪少数几个别有用心的,大部分对自己的观点产生了由衷的怀疑,就连彭德怀自己,尽管背后也曾怒气冲天,面对毛泽东时不由自主地会产生负罪感,绝大多数被打倒的人,竭力说服自己认罪,让人联想起“谎话千遍也会变成真理”这句话,莫须有的罪名听多了,好象觉得自己确有其罪了,真正造反的反倒是踩着功臣的 尸骨爬上来的新宠,岂不令人啼笑皆非?
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家事上怎会奈何一个女人不得?也许这也是一物降一物的生态平衡规律吧?如果建国前夕,应贺子珍之妹请求让贺子珍回到毛泽东身边;如果59年不顾江青撒泼,坚持把贺子珍留在身边,而离开江青,局面又会是怎样呢?统治者的婚姻也确实关乎政治,这其中的感情纠葛,细枝末节,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了。总之,这是一本好书,有收藏价值的好书!
第二篇:读乌托邦有感
读《乌托邦》有感
“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他是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
《乌托邦》一书共分两部。在第一部里,莫尔借拉斐尔之口主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厚颜无耻,以及广大下层群众的悲惨处境予以辛 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那些统治者们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要么疯狂地掠夺人民的财产,为此他们可以耍尽各种手段,设下最阴险而卑鄙的圈套;要么挑起掠夺 性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寻找种种借口,不惜牺牲人民的性命或致他们于伤残。平时还要豢养一批雇佣军,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危害。统治者们以严苛的刑罚对付下层群众,根本没有什么公正可言,“盗窃犯被处死的比比皆是,有时一下子就有二十个人被送上同一台绞刑架。”莫尔认为,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本来只想去盗窃的人,便可能连人也杀掉。除非能保证被抓到后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否则为了能够更安全就必须干掉知情者来掩盖罪行。因此当我们用酷刑去恐吓盗贼时,却给无辜的平民带来了灭顶之灾。” 莫尔的这些大胆揭露,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勾勒出一幅立体画,也为第二部分描述乌托邦的社会制度作了陪衬。正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莫尔得出了若干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
《乌托邦》一书的第二部,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方面。首先,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其次,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第三,从社会分层上看,乌托邦社会由自由公民和奴隶构成。最后,乌托邦的法律制度也颇具特 色。
在经济方面。首先,乌托邦人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人们的生产劳动为前提加以展开的。其次,乌托邦人讲求经济效益。第三,在乌托邦没有贷币,不存在商品 流通,人们视金银如粪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
在科学文化方面。首先,乌托邦人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其次,乌托邦人注重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另外,他们还很注重学习外来文化,并有着惊人的 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的方面。首先,乌托邦人采取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其次,这里盛行的是
一种平等,互助、融洽、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对乌托邦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乌托邦具备新型的 男女关系,女性可以与男性平等地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并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采取了很明智的宽容态度。此外,莫尔在这部分还对乌托邦的人口、教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婚嫁习俗、语言文字、医药生,乃至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都是与当时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地为人们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莫尔也正是以这些天才性的设想而被世人公认为西欧第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当年的很多设想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有些至今仍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作为一位生活在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受其所处特定历史条件和他本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莫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莫尔写作《乌托邦》的目的在于规劝当时的统治者进行社会改良,他的基本立场还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不过,虽然“乌托邦”是空想性质的,但是里面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乌托邦人人参加劳动,注意人的全面发展;乌托邦主张男女平等“莫尔在家温顺和蔼,家无争执,实现了他在《乌托邦》中所发挥的妇女平权的理想”;莫尔不赞成闭关锁国,主张贸易交流;莫尔主张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和引用外国的技艺;在乌托邦的政治生活中实行民主选举制等等。
第三篇:读《边城》有感:精神乌托邦
精神乌托邦
--读《边城》有感
王景娴
每一个人都会爱上《边城》,青春时爱上它是因为翠翠的活泼可爱,因为大老天保的率真豁达,因为二老傩送的痴情与遗憾;长大后爱上它是为那有着自然灵性的山城茶峒,那里的混杂着风土人情的边城小镇。每次读完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都会久久沉浸在他所描绘的山城茶峒中,在小溪边,在吊脚楼上,在白塔旁为翠翠的爱情故事而默默地哀伤。《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述说了山城茶峒守河摆渡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和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的儿子天保、傩送的故事,同时展现了湘西凤凰的风土人情。有人通过《边城》描绘极富诗意的自然环境和具有牧歌情调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了边城人完美的生命形式;有人通过边城幻境解读出沈从文对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边城中的山城茶峒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茶峒凭水依山建城,青山上布满着翠绿的竹林,河水清澈可见河底青石。白河之水自四川流经湖南,作为湖南境界的最后一个水码头,茶峒城外成为川东商业接头处,行船来往的商人带动了小城的贸易发展,好不热闹。小城内则是安静和平,浆洗衣服的妇人,劈柴的男子,门前晾晒的衣服和青菜以及屋檐下悬挂的红薯。一切总是那么的静寂,所有人的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静寂中过去。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纯静寂日子又是每一个异乡人心中的向往。
在茶峒山水中成长起来的翠翠,触目为绿水青山,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天真活泼如小兽物,乖巧伶俐如山头黄廘,陪伴翠翠生活的只有爷爷和一条黄狗。翠翠在一次端午节看赛船过程中与爷爷走散了,在着急等待爷爷的过程中偶遇了捉住最后一只鸭子的傩送,在平凡的日子中增加了甜而美的梦。第二年再次去看赛龙舟时,二老在清浪滩过端午,在家的大老天保对翠翠一见钟情。两位兄弟同时喜欢上了翠翠,虽然兄弟之间情感深厚,但是知道彼此的心意后决定公平竞争,大老走车路由爹爹做主请媒人上门提亲,二老走马路决定在碧溪岨对溪高崖上唱三年六个月的歌,翠翠在梦中灵魂为这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飞到了对溪悬崖上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大老得知翠翠心意后坐下水船遇难出了事,二老内心虽然欢喜翠翠但也责怪老船夫犹犹豫豫的态度害死了大老,在大老去世后接替哥哥的工作继续外出谋生了。老船夫因为内心苦闷,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从此陪伴翠翠的只有一只黄狗。
金圣叹先生曾说过年少不读水浒,年老不读三国,只因为水浒英雄莽撞少年血气方刚,三国权谋算计追忆豪情壮志却悲情于英雄迟暮。边城借助现实风俗构建起精神乌托邦,在任何时候读起都可以体会到依山傍水山城的秀美,饱含历史底蕴风俗的热闹。翠翠的爱情故事发生在由父母包办婚姻的封建礼俗衰落的背景下,翠翠却没有因为大老的提亲而妥协,单纯地执着于对二老爱情的追求。尽管残缺的结局却唤起人们无限想象----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第四篇:感受乌托邦的人文精神---读《乌托邦》有感
科学社会主义作业
感受《乌托邦》里的人文精神
——读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后感
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姓名:***
学号:1120111***
感受《乌托邦》里的人文精神
——读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后感
摘要
《乌托邦》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读完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之后,对书中的思想进行的思考与感受。
Abstract
Utopia,written by Thomas More who is a British utopian socialist, is an immortal masterpiece.The full name of this masterpiece.De optimo reip.statv, deque noua insula Vtopia, libellus uere aureus, nec minus salutaris quam festiuus.After reading up this extraordinary masterpiece,I have some idea and expericnce to wright down..关键词: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
Key Words: UtopiaUtopia socialism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比较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位,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多数人文主义者毕竟主要地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取得更大程度的一致。然而莫尔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恰在于其能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
他在《乌托邦》这部不朽的著作中,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真实地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广大劳动群众的痛苦生活,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恶,并且通过对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国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的理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卓越设想。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初期,就深刻地看到了它的许多矛盾和弊病,预见到了万恶的私有制社会必将为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公有制社会所代替,从而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先躯作用。
莫尔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的基础上的。莫尔用大量篇幅揭露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刻苦难。他愤怒地指出∶“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啦。”
“羊吃人”这就是莫尔对当时英国状况的形象概况。莫尔对穷苦的劳动人民予以深切的同情,他用悲愤的笔触写到∶在社会底层的那些种田的、拉车的、做零活的、赶货车的、干苦工的,他们终日胼手胝足象牛马一样地劳作,可是他们的生活连牛马都不如。微薄的工资难以糊口度日,一当繁重的劳动耗尽了他们的精力,老病交加穷苦潦倒的时候,国家忘恩负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悲惨地死去。而那些高居于社会之上的贵人却向公蜂一样游手好闲,靠对穷人敲骨吸髓的重重盘剥,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莫尔认为,这种极少数人享乐,大多数人痛苦的社会是不公正的,它完全违背了人类的道德。他借乌托邦人之口针锋相对地提出,人人都有过快乐生活的权利,人类的全部或最大的幸福就是快乐。莫尔明确地把追求快乐当作社会的道德准则,他说∶“我们的全部行为,包括甚至道德行为,最后都是把快乐当作目标和幸福的。”
值得注意的是∶莫尔在把快乐当作普通的道德准则时,并不认为每一种快乐都构成幸福。他对快乐进行了分类,区分了真正的快乐和虚假的快乐。他认为虚假的快乐不能为人带来幸福,它是不道德的,应当被抛弃,只有真正的快乐才构成人类的幸福,值得为人们所追求。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虚假的快乐?莫尔对之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从这些规定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莫尔对当时罪恶现实的无情鞭挞和对理想社会道德生活的憧憬。
莫尔认为,虚假的快乐是通过损人利己的行为,或从庸俗的欲求和享乐中获得的快乐。莫尔坚决反对损人利己的行为,他认为社会中的人都是平等的,为了自己得到快乐而使他人失去快乐是不公平的。莫尔还列举了庸俗的虚假快乐的种种表现: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一味追求华丽的服饰,好象高贵的仪表能够使他们也变得高贵似的;有些人自恃有高贵的血统和万贯的家产,总把他人的恭维当成快乐,甚至当他们已经把祖传的财产挥霍殆尽,仍然疯狂地要求人们的尊崇;有些人沉溺于掷骰赌博等愚蠢游戏,而没有看到这些完全是由他们的不健康情绪和反常习惯造成的。莫尔这里描写的正是当时英国贵族的行为。
与虚假的快乐相反,真正的快乐是一种高尚的快乐,是在人类普遍的友爱互助精神促使下获得的快乐。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快乐时,不但不应妨碍别人的快乐,还应帮助他人得到快乐。“理性劝告和督促我们过尽量免除忧虑和尽量充满快乐的生活;并且从爱吾同胞这个理由出发,帮助其他所有的人也达到上面的目标„„我们照顾到别人的康乐幸福,才是值得赞扬的。”莫尔又把真正的快乐分为两种,一种是肉体方面的,另一种是精神方面的。肉体的快乐包括各种能引起生理快感的感觉,比如由饮食排泄,搔痒抓痛,夫妇行房等引起的快乐,也包括身体的健康与和谐。莫尔认为,身体的健康是最主要的肉体快乐,它是其它一切肉体快乐的基础,没有健康,就谈不上生活的安然和舒适。如果一个人在失去健康的情况下而不觉得痛苦,那就是麻木不仁。莫尔进而认为,当我们追求各种感官之乐的时候,应首先把它们看成是有益于健康的,是为了促进健康的。如果我们纵情于感官之乐而损害了健康,那是疯狂而可悲的。因此,我们在追求感官快乐时必须遵守这样的原则∶“不因小快乐而妨碍大快乐,不因快乐而引起痛苦的后果。”
不过,与精神的快乐相比,肉体的快乐又显得次要。莫尔认为,精神的快乐是“一切快乐中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精神的快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的,一是来自发展理智和探究真理的思维活动,另一是来自敦品励行的道德实践和对高尚生活的自我意识。此外,当人们在回想过去的美好生活和遐想未来的幸福情
景时,也会获得愉快的精神享受。
莫尔通过对真假快乐的对比描写,辛辣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其中尤以对拜金者的讽刺和批判最为精彩,其矛头直指贪得无厌的富人。莫尔写到∶在金钱主宰的社会里,一些人把获得金钱看成是最大的快乐,他们完全变成了金钱的附庸。当他们获得值钱的宝物,就会忘乎所以,俨然以神仙自居。当他们遇见了富人,又会卑躬屈膝,阿谀奉迎。对金钱的崇拜使生活变得扭曲了∶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是否有才能,是否对人类有贡献,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有钱。谁有了钱谁就有了一切,即使他是一个十足的傻子,只要他有了钱,就可以把大批的人变成奴隶。可是在乌托邦情况下就不同,乌托邦人是按照金银的实际用处来对待和使用它们的,它们并不比铁和陶器更受重视。于是,在乌托邦,金银被用来制成便桶溺器之类的用具,犯人也都佩戴金子的耳环、戒指和项圈,作为他们耻辱的标志。在外邦人看来无比珍贵的珍珠宝石,在乌托邦人眼中也只不过是儿童手中的玩物。所以当外邦的富人身着华装丽服,珠光宝气地来到乌托邦时,立刻受到乌托邦人的嘲笑,被当成傻瓜和小丑。
总之,莫尔认为人类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应当追求快乐,而且不是盲目追求任何一种快乐,而是追求真正的快乐,摈弃虚假的快乐。为什么人类只有这样对待快乐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莫尔认为这是自然所要求的。他指出,正是自然号召我们互相帮助达到共同快乐,正是自然要求我们在追求快乐时不得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不得因微小的快乐造成大的痛苦。追求正当高尚的快乐是完全符合人类自然本性的,既然按照自然的要求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因此,莫尔说,符合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莫尔还将自然的要求和人类的理性一致起来,他认为服从自然就是服从理性,不为小乐失去大乐,不因小乐招致痛苦,就是一条理性的原则。那些追求虚假快乐的人是完全违反理性的。莫尔最终求助于上帝的恩赐来保证人享受快乐的合法性,他说上帝造人就是使人过幸福的生活,追求真正的快乐乃是上帝的意志。莫尔还借乌托邦人之口说,所谓的上帝就是自然本身。这样,在莫尔看来,在道德的行为和规范上,上帝、自然和理性三者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
对于莫尔的上述观点的理论来源,我们可以从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背景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多数人文主义者往往从古代思想中寻找为现实服务的理论武器,莫尔也不例外。在古希腊思想中,伊壁鸠鲁提出了一种快乐论的伦理观。他把快乐当成至善,认为这些快乐不但包括肉体的快乐,也包括由科学研究探求真理中得到快乐。他将身体的健康当作最大的快乐。斯多亚派早就提倡顺从自然而生活,认为顺从自然就是善。斯多亚派也把按照自然生活和按照理性生活看成是一致的。显然,这些古代思想是莫尔形成其伦理观点时的重要借鉴。不过,莫尔决不是完全照搬古人的观点,而是赋予其新的内容,那就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和对理想社会道德生活的阐发。
在理想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上,莫尔提出了非常深刻的思想,他认为,理想道德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社会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的改变。他明确指出,现实社会的罪恶和不公正完全是由于私有制造成的,因为只要私有制的存在,人们就一心谋求自己的利益,金钱就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压迫和不平等。因此,要想实现人类的道德理想,人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必须建立一个一切财产属于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社会。他写到∶“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
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
在莫尔笔下,乌托邦就是一个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在那里,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人人都是平等的。同时由于物品十分丰富,人们可以各取所需,没有必要苦心积虑地把物品变成私产,因此乌托邦没有贪婪、压迫和任何不平等的现象。由于实行公有制,也使广泛的民主制度成为可能。在乌托邦,官吏是人民选出的,他们勤于民政,克己奉公,并且受着有效制度的监督和制约,使之不能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在莫尔的全部空想理论中,他所提出的建立公有制社会的思想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对此我可以从19世纪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埃蒂耶纳·卡贝对《乌托邦》一书的评价中得到一般的了解。卡贝认为,《乌托邦》一书中的智慧许多细节虽然存在着缺点或已经过时了,但他所提出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建立共产制度的主张却是发人深醒的。他说∶“这本书的基本思想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以致每当我合起书来,总是不得不认真地思索一下共产制度的问题„„”这本书“是人类第一部描述共产制度如何运用于一整个国家,而且是一个庞大的国家的著述,它依靠独立的理性思考,对伦理学、哲学和政治学作了重大的发展。在我看来,乌托邦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贡献。”《乌托邦》所阐明的公有制思想,就其深刻性来说,直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止,还没有任何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能超过它。
读了这本书不仅是我的思想从更深的层次得到了洗涤和陶冶,增长了知识更是我的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有了不同的见解。《乌托邦》尽管有很多的缺陷但是确实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是人类理想的国度。但是美好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进去才能一步一步的实现的,把空想变为现实,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
参考文献
[1]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英)商务印书馆 1982
[2] 伊加利亚旅行记埃蒂耶纳·卡贝(法)商务印书馆 1998.3
[3] 理想国 柏拉图(古希腊)商务印书馆 1986.8
[4] 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著作评价 白东明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9
第五篇:浅谈乌托邦
乌托邦的政治思想浅析
张松 13110108
摘要:乌托邦描绘了一个理想蓝图,这是对未来完美世俗社会的设计,意味着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超越和挑战。乌托邦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善、人有理性、诸善共荣、普遍主义的整体价值观。乌托邦对人类政治生活的意义,在于其对未来美好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对现存社会政治状况的批判。但乌托邦因其科学理论基础的缺失而成为一种想象力而非现实的存在。因此,它是不能被现实化的,它必须恪守自己的边界,与政治现实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关键词: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有限性
无论是在西方文明还是在东方文明中,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都源远流长,如中国古代便有“世外桃源”之说。但用“乌托邦”这个词来表达这种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却是近代以来的事。莫尔首次使用“乌托邦”这个术语后,乌托邦便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
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本身就是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列出了乌托邦四个方面的含义:“(1)托马斯·莫尔所描绘的一个想象中的岛,岛上有一个具备完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理想社会;(2)任何想象中的或不明确的,遥远的国家、地域或场所;(3)在政治、法律、风俗、生活状态等一切方面都完美无缺的地方。国家或场所;(4)一种不可能的理想计划,尤指社会改革计划。其中第二方面侧重于从“乌托邦”的“无”来理解,强调其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是遥远的、难以捉摸的;第三方面指出乌托邦“完美无缺”的性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一种全新完美的状态,是一个于现有社会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两个方面是“乌托邦”概念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完美但却无法实现”。
根据价值立场,国内外学者对乌托邦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类:其一,乌托邦的支持者认为乌托邦是不可或缺的,是人类的存在和价值实现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理想,意味着历史的创造和人的解放。其目的是企图在贫乏的年代高扬乌托邦精神。其二,乌托邦的反对者认为乌托邦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理想和实现手段,并要求人们据此对现实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重建,抛弃现存的制度、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这必将会导致专政和独裁,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其关注点在于乌托邦思想的实施以及乌托邦运动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其三,价值中立者进行整体性的纯学术研究,在肯定乌托邦政治意义的同时探讨其局限性,其关注点在于乌托邦的文本或结构。
可以看出,人们在对乌托邦的理解虽然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但大都是在最初词源意义上的展开和延伸,或强调美好,或强调子虚乌有,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本文对乌托邦的浅析也从这两个维度上展开和延伸。具体来说,就是从乌托邦包含的三个层次入手:从其描绘的理想蓝图来看,它是对未来完美世俗社会的设计;从其于现存秩序的关系来看,它是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超越和挑战;从其依存的理论基础来看,它是想象的而非科学思维的产物。
一 乌托邦的理想蓝图
乌托邦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完美的世界。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是要过群居的生活,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政治来协调。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不仅为生活而存在,实在应该为优良的生活而存在”。如果说政治是为了实现优良的生活,那么乌托邦就是指出了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优良的生活。乌托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状态:“那是一个遥远的幸福之岛,那里具备完美的社会关系,纯正优良的宪法和永无过错的政府。人们过着单纯而幸福的生活,远离现实生活的一切混乱、烦恼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正是乌托邦描绘的完美世界使得我们发现在我们视野之外,有更广阔的存在,只要我们去探寻,就可以生活得更美好。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那样:长时间在洞穴里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黑暗,只看到火光或模糊的影子,便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直到有一天有人挣脱枷锁,爬出洞穴,看见了第一缕阳光,才发现了生活的本质。而乌托邦就是那向我们揭示真理的第一缕阳光。
对未来完美社会的设想有天国的,有世俗的;有属神的,有属人的;有来世的,有此生的。乌托邦强调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关怀,所以它是世俗的,属人的,此生的。关于天堂的描述中,理想社会并不存在于世俗的时间和空间里,不能靠普通人的手段来实现;乌托邦则是一种纯粹靠人的手段就可以达到的理想社会。乌托邦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也可以自我完善的,人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正如《乌托邦》里描述的“乌托邦里几乎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准予豁免的不到五百人。有些人经过教士的推荐以及摄护格朗特的秘密投票,可以豁免进行各科学术的研究。但是如果任何做学问的人辜负了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期望,就被调回去做工。相反,往往有这样的事,一个工人业余钻研学问,孜孜不倦,成绩显著,因而他就可以摆脱自己的手艺,被指定做学问。”
乌托邦的完美社会是对未来的描述。因为只有它存在于我们未知的将来,才能给我们以希望,才能激励我们去发现与当下状态完全不同的全新生活方式,才能带给我们以勇气去追寻新的美好生活。乌托邦透露出来的浓郁的世俗气息,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勇气。朱迪斯史科勒一语中的:“一切乌托邦都拒绝原罪说……更重要的是乌托邦否定了一切将人的自然品德和理性看作是脆弱和具有致命之伤的‘原罪’观念。”
二 乌托邦与现存政治秩序
乌托邦是对现存政治秩序的否定和超越。莫尔生活在都铎王朝,当时的英王亨利八世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对内百般聚敛,巧取豪夺,用刑严酷;对外好战尚武不讲信义。而且在当时还发起了著名的圈地运动,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流浪。在英王政府的血腥统治下,流浪有罪,乞讨有罪,盗窃当然更有罪,总之,百姓动辄得咎,性命不保。莫尔的《乌托邦》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莫尔在《乌托邦》中勾画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完美新世界。现有体制是丑陋的,僵化的,不合理的,于是人们便把希望寄托于一种全新、合理的,可欲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乌托邦的完美正是发源于现实中的不完美,现实中人们无法获得的幸福可以在乌托邦中寻觅到。因此,乌托邦意味着政治现实背离了真正的人类生活,也预示者政治现实合法性资
源的缺失。乌托邦在否定政治现实的基础上超越了政治现实。它勾画了一个完美和谐的政治社会状态,人们在这里实现了真正的富有人性的生活。
乌托邦意味着对现存政治秩序的挑战和颠覆。乌托邦产生于现有的政治秩序,却往往又倾向于摆脱现实的束缚、打破现存秩序的枷锁。在超越现实的维度上,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一样,所包含的思想体系与现实秩序都不相合适,都是高于现实生活,因而都是情境上超越或不真实的。乌托邦超越现实的目的是为了彰显政治现实的合法性危机,而意识形态超越现实的目的则在于为现实政治提供合法性支持。
三 乌托邦的理论基础
乌托邦描绘了一个完美的社会状态,但因其是“想象”的产物,即它从先验出发,以想象中的人类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为理论建构的前提,因此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而是自己成为空中楼阁。乌托邦建构的理论前提是人性善、人有理性、诸善共容、普遍主义的整体价值观。
乌托邦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是能够不断趋于完善的,只是由于缺乏教育或者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才产生现实政治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和苦难。因此,只要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符合人性的社会政治制度,现实的种种罪恶就会得到根除,人类将会成为天使,过上完美的至善的生活。在乌托邦看来,完美的生活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人自身是完美的,只要有安排得当的制度,使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人们目前面临的苦难和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正如赫茨勒所说:“乌托邦思想家不可能对人本性有正确的认识。”因为他们只考虑到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和应当需要什么而不考虑现实中的人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乌托邦中的人是先验的,想象中的,理想的,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有着各种不同需要和特性的人。现实中的人有善有恶,正因为有善的存在,才有道德、美德而言;也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才需要各种强制性的制度加以约束。现实中的人是不完美的,因此是不可能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的,而乌托邦也正是因此才产生的。这是乌托邦的悖论和困境。可见乌托邦的人性善的假设是不科学的,它没有按照人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人。乌托邦中的人性并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因此乌托邦注定只能存在与人们的想象之中,如莫尔在《乌托邦》结尾处所说“我只是想想而已,别无他求。”
四 乌托邦的政治意义
乌托邦思想家勾画了一个个美好的社会,但试图将这些理论付诸实施的各种努力都被证明是不可能的。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乌托邦的无法实现是不是就表明乌托邦本身毫无价值和意义呢?如果不是,乌托邦的政治意义何在?
真理通常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少,虽然柏拉图的理想国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不能说它是一个很糟糕的学说。同理,乌托邦也是。
乌托邦为我们评判现实提供了一个参照物。正如苏格拉底说;“我们看着这些样板,是为了我们可以按照他们所体现的标准,判断我们的幸福或不幸,以及我们幸福或不幸的程度。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表明这些样板能成为现实上存在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看来,我们之所以探讨正义、描绘理想国,目的不在于要据之在人间实现一个理想的城邦,而只是为批判和观照现实政
治生活提供一个“样板”。曼海姆也指出,乌托邦这个概念“不是被用来当作一个蓝图,世界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将根据它来重建。它只是被用来当作一把“尺子”,据此可以从理论上来估量具体事件的进程。”
乌托邦的批判功能能够避免政治秩序的固化和绝对化,使正义问题处于开放状态。乌托邦不仅为现实政治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值得追求的理想,而且在理想的关照下,乌托邦对现实秩序展开否定和批判以实现其政治价值。乌托邦对现有政治秩序的批判,动摇了既定权威合法性的永恒性基础,正如曼海姆所说,乌托邦“由于反对现存秩序辩护的‘保守’观点,它避免了对现存秩序的绝对化。”
乌托邦能够激励人们去追寻可能的生活。乌托邦虽然不能实现,但正如卡西尔所说;“乌托邦的伟大使命在于,它为可能性开拓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蒂利希也认为乌托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可能性。没有乌托邦展现的可能性,人类的自我实现就会受到窒息,我们看到的将会一个颓废的现在。乌托邦将人们的思想引向解放,解开紧握着过去的僵死之手,鼓励人们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
总之,乌托邦思想家为我们描绘了完美但永远无法实现的社会。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指南针并不因为其永远不能到达而失去指南的作用一样,乌托邦的理想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生活的样板,为现实政治指明了努力前进的方向,虽然它没实现过。乌托邦的意义在于相对于现存它始终是超越性的,否定性的和批判性的。因而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就是乌托邦“想要继续忠诚于这些人:尽管没有希望,他们已经而且继续在把生命献给那伟大的拒绝。在法西斯年代之初,沃尔待.本杰明写道:‘只是为着那些没有希望的人,我们才被赐予希望。’”
参考书籍:
[英] 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97年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美] 乔·澳·赫茨勒著,张兆麟等译:《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
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