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告效应与商业智慧
广告效应与商业智慧
不妨留心一下,如今商场上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个中滋味着实值得细细品味。其实,广告也体现了商家的商业智慧。精彩广告的妙处,在于把握特定消费者群对商品的独特感受。正如广告思想家李奥·贝纳所说:“如果你不能把你自己变成你的顾客,你几乎不应该干广告这一行。”
有家酒店门前的广告语颇有创意,“第一次不来是你的错,第二次不来是我的错!”好奇心使你驻足,商家如此自信,当然不由人产生非要品尝一下才甘心的欲望,回头客便由此产生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商家常用的口头禅,做生意,市口固然重要,但那浓郁醉人的酒香却充满魅力,巷子虽深,却并不因地理位置偏僻而招不来馋酒客。
“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商品的价值往往是物以稀为贵,别人没有的产品,在我手中产生了,那就是新产品,新产品必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当你的产品打开市场了,必然会有跟风商家一哄而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产品便开始扰乱市场,“你有我优”才是适者生存之道。
“本公司产品为市场最低价”,这类广告其实是问题广告。价格并非产品制胜法宝,价廉物美的产品往往可遇不可求。偏有不信邪的主,有过几次教训,便信奉起“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总是怀疑所谓“市场最低价”产品的质量,于是,对“市场最低价”选择放弃。
“市场经济就是朋友经济”,这是生意人常挂在嘴上的口头语。朋友就是活广告,先交朋友,再谈生意,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成效,以诚待客,一见如故,<课件 >谈生意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商场上,最忌讳的就是直奔主题、开口言商,功利色彩太浓,双方就只有互相利用的价值啦!至于唯利是图,独吃自家人的主,那就往往只能一锤子买卖,为一笔生意而在朋友圈内坏了名声,岂非得不偿失?
常言道,“商场就是战场”。这话未免有腥风血雨之嫌,和谐社会以和为贵,于是,和风细雨的商场竞争战略让人拭目以待。经商需要胆略,更需要智慧;做广告需要唱功,更需要做功;做生意需要承诺,更需要诚信;做产品需要市场,更需要品牌。即使是商场上的门外汉,不懂生意也没关系,“货比三家”总不吃亏,“比价格、比质量、比服务”永远有理,广告并非商场上万能的法宝。
做生意诚信二字最重要,于是“诚信是金”又成为不少商家的看家功夫。“金杯银杯,不如客户口碑”。如今不少产品不惜重金做广告,虽然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可产品质量令人皱眉。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将产品质量做得实在,让客户去为产品做活广告,那“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铺天盖地,冲击力虽强,未免有些强人所难,我为什么一定要送脑白金呢?
第二篇:创业教父的商业智慧
创业教父的商业智慧
以下摘自马云、史玉柱、牛根生、张瑞敏、柳传志等商业巨子,分享。
【马云】
最大的惨败是放弃。今天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马云
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马云
对于创业者,快乐是需要展示出来的。——马云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马云
创业初期要寻找那些没有成功,渴望成功,团结的团队。——马云
女性创业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所有的创业者多花点时间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少听成功学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有心感受的,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马云
一个男人的才华与其容貌往往是成反比的。——马云
今天,失败只能怪你自己,哪怕你运气不好,也是你不对。——马云
【史玉柱】
平时是不需要魄力的,魄力体现在机遇突然到来的时候你是否敢于把握。——史玉柱 做全国性市场,一定要先做一个试销市场,要一点点来,快不得;做成了,真到做全国市场时,要快半步,慢不得!——史玉柱
做连锁经营业务,一定要做一套傻瓜版的营销手册与管理手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远距离的管理。——史玉柱
如果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与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千万不要进入红海市场,否则你会必输无疑!——史玉柱
团队核心成员有人要提出辞职时,不要挽留,既然提出了,他迟早是要走的。——史玉柱 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学不到东西的,人在顺境的时候,在成功的时候,沉不下心来,总结的东西自然是很虚的东西。只有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才是深刻的,才是真的。——史玉柱
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史玉柱
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最难,比登太阳还难,你只能因势利导,一定不能说消费者某一个观点是错的。——史玉柱
【牛根生】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牛根生
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牛根生
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牛根生
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牛根生
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牛根生
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肯定比三年做东、五年做西的人更容易成功。——牛根生
“有心人”擅长“三大做”:做事,做势,做市。——牛根生
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牛根生
世界上的思想比星星多,观点比人口密,一旦作了选择,就有了凝聚点,有了向心力,有了主心骨。——牛根生
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牛根生 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突出。无缺点就无优点。——牛根生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牛根生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牛根生
领导给员工送钱,这叫对员工的关怀;员工给领导送钱,那叫对领导的行贿。——牛根生 对自己所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短处,对自己所厌恶的人,要看到他的长处。——牛根生
【张瑞敏】
看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张瑞敏
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张瑞敏
部下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责任。——张瑞敏
先画靶子再打枪。——张瑞敏
开发的是市场而不是产品。——张瑞敏
客户的要求不等于客户的需求。——张瑞敏
止谤莫如自修。战胜非议的唯一途径就是战胜自我。——张瑞敏
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张瑞敏
监控就是爱护,委任就是信任。——张瑞敏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张瑞敏
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张瑞敏
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张瑞敏
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平就可以提升一倍。——张瑞敏
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张瑞敏
企业家只有两只眼睛不行,必须要有笫三只眼睛。要用一只眼睛盯住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只眼睛盯住市场变化,策划创新行为;第三只眼睛用来盯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便抓住机遇,超前发展。——张瑞敏
要给用户意想不到的惊喜。——张瑞敏
与狼共舞,必须自己成为狼,而且变成“超级狼”。——张瑞敏
我们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进”。——张瑞敏
每一个人都是责、权、利的中心,“人人是经理,人人是老板”把每个人的潜能释放出来。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张瑞敏
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张瑞敏
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到位了。——张瑞敏
下棋找高手。——张瑞敏
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张瑞敏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清日毕,日清日高”,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而且每天的工作质量都有一点儿(1%)的提高。(日事日毕,解决基础管理问题;日清日高,解决速度问题)。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给每一个愿意干事的人才以发挥才干的舞台。——张瑞敏 打价值战,而不打价格战。——张瑞敏
否定自我,创造市场。即赶在别人之前否定自己。——张瑞敏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张瑞敏
我想引用美国历史上唯一位连任四届总统的罗斯福的名言来回答你:“我们唯一害怕的只是我们自己”。——张瑞敏
“鲶鱼效应”——即通过内部竞争机制,把每个人的活力激活起来。(挪威民间传说:渔民捕沙丁鱼通常很难活着返港。偶尔一次发现有一艘船的沙丁鱼全活着返回。秘密原来里面有一条鲶鱼,它的存在使沙丁鱼们惊恐万状,左冲右突,结果反而都保全了性命)。——张瑞敏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张瑞敏
顾客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张瑞敏
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但有百分之百的服务。——张瑞敏
80/20原则在我们集团管理理念上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即关键的少数制约着次要的多数;干部对出现的问题,无疑要负主要管理责任。——张瑞敏
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世界管理之父德鲁克名言)。——张瑞敏
素质究竟是什么?是一种自我的约束能力。——张瑞敏
工作要简化,不要简单化。——张瑞敏
昨天的成功经验与辉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碍。——张瑞敏
【柳传志】
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最终是大赢家。——柳传志
管理最重要的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柳传志
宗派是形成团结班子的绝症,要杜绝一切可能产生宗派的因素。——柳传志
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都把工作当事业来做,而一般领导者只是把自己当作职业经理人,或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这就有可能出问题,也容易出问题。在基业常青的企业中,怎样让职业经理人把企业当作事业来做,是一个核心问题。——柳传志
经营必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们的企业大多缺乏这样的意识,碰巧做好一个产品就高枕无忧,做坏了就惊慌失措。——柳传志
你想取得优势,你就要比别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才行。所以,当我们还不是鸵鸟时候(而是火鸡的时候对着小鸡)说话口气不要太大。——柳传志
没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是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人去做的事也不能干。——柳传志
领军人物好比是阿拉伯数字中的1,有了这个1,带上一个0,它就是10,两个0就是100,三个0是1000。——柳传志
我最不愿意干被人称为勇气可嘉的事!——柳传志
第三篇:赵本山的商业智慧
从铁岭的大山里走来的民间艺人赵本山,用短短20年时间完成了由“小品王”向“本山商业帝国”的历史性超越。
中国五千年文明,是一部“重农抑商”的历史。对这历史的最好诠释是四大文学名著,除了西门庆,就是镇关西、孙二娘,不曾有过好商人的形象塑造。“重农”的结果,是农业的持续落后。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创下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不是有史以来的最高产量。因为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曾经达到过。而“抑商”的后果,则是中国“只是近代落伍了”的最直接原因。
物极必反,当古老华夏在改革开放中一试身手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的时候,当普普通通的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逐渐摆脱贫困共同富裕的时候,赵本山,竟成为他们之中的优秀代表,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
边缘创新:赵本山圈钱有道
“有人发财靠劳动,有人发财靠对缝,有人发财靠撒谎,有人发财靠玩命。我发财啥劲不费,就靠俩字——做梦!”
这是赵本山2003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有钱了》的开场白。
发财梦、创业梦、成功梦,当这些并非“白日梦”撩拨了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儿的庄户人家和平头百姓的心弦。
赵本山儿时最大的理想,就是乡进城。因为“农村太苦了,苦到吃不上一顿整饭”。从小沦为孤儿的赵本山,更是一贫如洗。对于赚钱、发家、财富的渴望,对于改变命运的期盼,赵本山和中国亿万农民做的是同样的“致富梦”。
1993年,赵本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个公司除了做文化、广告和影视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业务就是从事煤炭经营和煤炭运输。赵本山靠煤炭买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人赚钱靠对缝儿”。
“对缝”这个词,在90年代初的中国,其魅力不亚于现在的“兼并”。因为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的流通领域当时是积重难返。有一个例子能说明当时的窘境:在本山的老家沈阳市,门挨门的有两个企业,一个是制铜厂,一个是电缆厂。制铜厂生产的铜却被调到四川,电缆厂所用的铜原料得从外地再调回来,因为他们属于两个部委,一个是冶金部,一个是机电部。
所以,根据市场需求,改革流通体制,在当时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而发动民间资本,从事煤炭、蔬菜、服装等等的贩运,成为当时的热门。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有很多是在这个时候靠这个发财的。联想的柳传志就贩卖过电脑和电脑配件,力帆的尹明善贩卖书刊。
矿山有煤,发电厂、热力公司用煤,由中介方(或买家)垫付首金,发货后兑现,从中赚个差价。这就是所谓的对缝儿。其间再加上长途贩运就挣得更多。赵本山干的就是这个活儿。
于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刚刚泛起的时候,在商品流通相当落后即充满机遇的时候,在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依靠当地资源,已经名声大振的赵本山“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狠是大赚了一笔。
当然,所谓“对缝”,常常也和投机倒把,或者叫买空卖空被划上等号,而其本质上就是促进商品流通。
投机倒把不假,你得有眼力。买空卖空不好做,关键是靠合作者的信誉。更为重要的是,比较起资本家、暴发户的“原罪”来,赵本山赚的是干净钱。属于老百姓说的,楼下警车响照样睡觉的即不赚昧心钱的那种。
出身贫苦的赵本山,其生存能力和机灵劲儿要高于旁人。“人精儿”赵本山绝不会错过任何一块到嘴边的肥肉的,更何况他当时已经是隔墙吹喇叭,名声在外了。
像赵本山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可以归为“边缘创新”的范畴。不放下自己的主业,乘机捞一把就走。起码是把钱搂到了自己的钱匣子里,可以让自己翻身当家做主人,一改往日的贫困和窘迫。这在民间叫“完成家庭基本建设”——过去无非就是家电、家具和首饰,后来才是住房、汽车和存款。
像南方人那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东北人不敢。只要不违法乱纪,加上政策允许,或者说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但是,如果条件允许,没有谁不动个心眼儿。
外财,也叫横财。不务正业,这却是赵本山的“长项”。从小就被瞎二叔拉着学表演的他,可能压根儿没打算做一个正儿八经的庄稼汉。上学时也没当过三好学生。
在东北农村,老百姓的眼里,本山属于“二流子”、“不着调”的一群(现在叫农村富余劳动力)。所以,后来即使是在艺术上非常成功的赵本山,也绝闲不下来,净整些别人看不上、做不来、弄不好的事情鼓捣,无论什么时候都“另类”,不管怎么样也得搞点儿“副业”。
正是这类人,是第一批乡进城、发横财、反传统的对中国亿万农民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胆大妄为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反传统的勇气,有一技之长,靠本事吃饭,致富后不忘乡亲——“边缘人”这个词,很适合他们。
赵本山,果然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善于打擦边球的、敢于推倒重来的边缘人。在演艺界,他杰出的地方是戏好经商也不错;在商界,别人没法比的是,他干的是艺术的活儿。
主业炉火纯青,副业蒸蒸日上,演艺商业两不误,出水才看两腿泥。原来,本山在“两和水儿”、“囫囵个儿”和“大呼悠”中,做了个高难动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试水,使文化产业升温——赵本山,走在了时代的前头。
当然,最能体现赵本山商业智慧的,是东北人“见好就收”的中庸观念。在倒煤上打一枪就走,以商养文,回归到自己的老本行,用这笔钱来资助自己酷爱的艺术,在自己更熟悉的领域里创造更大的财富,赵本山适可而止,赵本山拿手好戏——杀它一个回马枪。
率真本质:赵本山发现品牌战略
关东汉子好吹牛,拿大个,不会说不,遇事儿死扛,与人磨不开面儿,知恩图报„„从山里长大,靠一个义字活下来的赵本山,在他大红大紫之后,东北人的这些性格特征被他放大了——以春节晚会为例,19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不仅使同行们望尘莫及,而且使电视喜剧小品独树一帜,更使本山品牌不胫而走。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却可以用一句俗语解释,叫做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行。
2008年春晚,当赵本山完成小品《火炬手》的表演后就忍不住在后台失声痛哭,旁边的宋丹丹更是泪流满面。
一对喜剧大师,怎样的辛苦才能把他们累成这样?
“今年我绝对不会去(春晚),除非他们拘留我、给我判刑。”赵本山和宋丹丹在春晚的影响
力,已经无需再赘言,不过两人关于“上春晚很累很烦”的心声,这几年也陆陆续续在媒体上表达了不少。不过像这样把话说得很“死”的情形,倒还从未出现过,宋丹丹毫不讳言是因为上春晚实在是太累了:“那种累是说不出来的一种累,简直太不容易了。不信的人看看,赵本山从一个年轻演员演到现在都变成满头白发的老头了。”
也许,从宋丹丹嘴里蹦出的话(包括狠话),才更真实地道出了一个演员,面对来自创作、规格、高难要求等等无形压力下的心酸。而被何庆魁称为“太强太累”的赵本山,面对比宋丹丹的压力大许多的困境,仍然在顽强的坚守着。
2009年春晚彩排现场,赵本山突发肺炎,住院治疗。消息一传出,春晚剧组焦急万分。今年的春晚是赵本山最累得一年,人累,心更累!老搭档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宋丹丹、范伟都打死不上春晚。春晚导演组一开始就把《送蛋糕》枪毙了,《不差钱儿》从构思到创作不到20天,“这几天,我和毕福剑、小沈阳、毛毛,每天排练到凌晨4点才睡觉,实在太累了,我这肺部今天特别不舒服,心里特别难受!”
第四篇:商业资料快乐的意义(哲学与智慧)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人生的快乐
[摘要]人生来追求快乐,快乐可以说是人生的目的,但是却不是人生全部的意义。生命还在于寻求存在的价值、包容生活的缺憾与不完美。而真实的体验生活感知生活,才能使生命更加完整,达到真正高境界的快乐,那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关键词]快乐 人生 意义 追求
有一台机器,名叫快乐箱,只要你进入这个箱子,就会体验到一种特别快乐的感觉,并且从不厌倦。选择在你,踏入或是放弃,但是选择进入箱内的人都不曾愿意再出来,于是这些人在快乐箱中终其一生,拥有一辈子的快乐。现在有这样一台快乐箱放在你的面前,你愿意进入吗?
如此哲学的一道命题,引起我无限的思考。答案也许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进入箱子或是不进入箱子,无论是进还是不进,这选择的背后折射的都是人生的意义与追求,而这将是多大的人生哲学命题。
快乐是人生的追求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快乐是人生的根本追求!
可能根本两字有待商榷,但是快乐是人生的追求,却是我一直坚信的观念。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健康,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财富,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买奔驰、买别墅,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美好的婚姻,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去帮助别人,同样也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总之,不管你现在做着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因为你认为这样做会让你感觉更好。生命的根本是自由,生命的目的是喜悦。
所以,既然任何追求都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那么,应该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快乐并不只是一个过程,快乐是人生的目的,快乐是人生的追求。生命中的成功的标准不是东西,不是金钱或物质,它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感受到多少喜悦!
也正是源于快乐是人生的追求,所以快乐箱才会成为一种值得思考值得徘徊的选择,也才会有人选择踏入箱内,去体验去享受无限的快乐,因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对于快乐天生的追求。
人生不是只有快乐
快乐作为人生的追求勿容置疑,但是将命题逆转却不见得成立。人生的追求应该不是只有快乐,人生的意义还有许多,快乐只是其中的一种。
生活的意义不是只有快乐,快乐箱是为个人欲望满足所设计出来的,但是这是否是人们所真正需要的?值得思考,如果人们都去享受这虚幻的快乐,那么多年以后是否还有人类的存在?
再者,人生不是你一个人快乐就是真正的快乐的,人是一个社会的集合,你有父母,朋友等等很多的社会关系,你一个感受到快乐,也许别人并不认为这是快乐,也许你会说让所有人都来快乐箱,但是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人类灭亡。
因此,如果一个生活有理想,知道人生意义的人,是不会选择进入快乐箱的!
人生追求价值
没有目标就无所谓价值。没有需要就无所谓价值。既然人生的目标是为自己一辈子快乐,那么凡是对自己一生幸福有用、有益、有帮助的,是自己一生幸福所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凡是对自己一辈子快乐无关的、有害的、是自己一生快乐不需要的,就是无价值的,这就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观。
人生活在社会上,人生活在人群里,不可能独生,不可能独存,人和动物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在于知道合作、互相照顾才能使彼此活得更好。所以,要想一辈子快乐,就必须尊重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正当权益,尽力、帮助值得你帮的人。当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对别人甚至很多人的一辈子快乐都有用、有益、有帮助,是别人所需要的,那就是你的社会价值。
因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而获益的人越多,你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你个人得到的财富和尊敬也就越多。人的个人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也就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所以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使自己一辈子快乐、使更多人一辈子快乐。至于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上得到些什么,而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他淡化了一个人作为人的个人价值,过分强调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有精当合理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根本性缺陷。因为它完全漠视了“人活着,必须为自己”,这一自然铁条。而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只看到、艳羡别人从社会上得到什么,却很少有人去在意或深究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这样评论人的价值,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有害的。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忘记了“人活着必须照顾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用诚实劳动与人交换”这一社会法则。品评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不但要看他从社会上得到些什么,更要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只有一个人从社会上得到和为社会贡献基本相当,这才是比较合理的、健全的。
人生追求残缺
上天把我们的生活设计成这个样子自有它的道理。我们的生活虽然纷纷扰扰,虽然充满了各种缺陷,但这也正是生活有趣的一面,如果生活的规则变得完美而严谨,那每个人最多只对它有三分钟的热度,激情一过,全是淡然。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是精彩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能确定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
通常被评论员称为“一场完美的比赛”的,多是那些不完美的比赛。在这些比赛里,运动员们各显神通,竞争激烈,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因为不到最后一秒,你绝不会猜到鹿死谁手。而真正“完美的生活”,也恰恰是那些不完美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你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摘到明天成熟的果实,你唯有用心感知,才能发现残
缺世界的美丽。
生活值得期盼,因为世事难料,因为不完美。
而这一切的追求最终会导致更高境界的快乐。这时的快乐就不再是单纯简单的快乐,而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满足感,人生因此有了更高境界的精神享受。
体验生活才是最乐
生命是你自己,你必须对你自己负责任。且一切都附丽于存在。你若不为自己,你如何能够存在?你若不存在,失去了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因此人活着必须为自己,为自己去体验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的人生才厚重,才充实,才有意义。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快乐是终点,也是过程。生活需要体验,人生需要经历,人需要尝尽世间冷暖,于是我们才能说来世间的这一遭没有白活,生命到了那一刻才算赋予了意义——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只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期间经历的挫折、快乐、磨难、成功,一路的感悟,一路的情感,都将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的人生财富,这不是简单的快乐能够替代的。快乐单纯地变成了快乐本身,那快乐也就沦为了享乐,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如果是我,我定将放弃这样的快乐箱,而选择在真实的环境下,用自己的双脚走完我的人生。
[参考文献]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黄山书社出版社 2007年版
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版
第五篇:智利矿工的商业智慧美文(定稿)
智利33名矿工被困井下69天最终成功获救,成为世界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这些被困在井下七百多米深的矿工,他们的年龄在19岁~63岁之间,有的曾经是退役的足球运动员,有的曾经是足球教练,有的曾经是医生,有的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
这些重获新生的矿工立刻成了人们心中敬慕的英雄。更让人惊诧不已的是,这些矿工个个思维灵活、目光敏锐。在这场危机中,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商机。开发和利用好潜伏在他们身上的商机,是他们获救后生活的全部内容。
目前,他们有的忙着与影视媒体合作,以他们为原形拍摄影视剧;有的与出版社洽谈,出版他们的书;有的与广告商洽谈,拍摄广告;有的不停地接受各路媒体的采访,但接受采访的前提是必须要付费,价格谈不拢,一律免谈。这些矿工们获救后,摇身一变,个个成了头脑精明的商人。
矿工埃斯特班·罗哈曾经是一名足球运动员,退役后,他来到待遇很高的矿山,当了一名矿工。他现在忙着为足球系列产品做广告、给球队当代言人,还有许多球队邀请他去当足球教练。现在,罗哈已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忙着为他洽谈各种商业事务。
被人称为“矿工诗人”的矿工塞普尔,一直热爱写诗,虽然从来没有发表过,但他从没有放弃过,就是被困井下的66天,他坚持写出了上千首诗。获救上来后,许多出版商找到他,要高价出版他写的那些诗歌。一些电影厂家已高价买下版权,还有意让他出任影片的主角。他过去写的那些诗歌一直无处发表,现在已成了出版商们竞相争抢的对象。塞普尔表示,将来他很有可能进入影视界。
53岁的受困矿工富兰克林·洛博斯原是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他获救上来后,利用他会主持节目的能力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去了。不过,每次他开出的价码都很高。尽管如此,邀请方还是接踵而至。洛博斯演讲的热情更加高涨,他正踌躇满志地要成立一家矿工电视台,自己当电视台老板呢。
在这些矿工中,唯一的外籍矿工是24岁的玻利维亚人卡洛斯·马马尼。他获救后,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要派他的总统专机接他回国。可是此时,智利一家出版社出巨资要他写回忆录,一些网站还请他写“66个日子”系列篇章,且开出令他怦然心动的价码。看到这种商机,马马尼笑了,笑得很开心、很明媚。于是,他谢绝了总统派专机接他回国的礼遇,一心待在智利,和各家出版社、网站洽谈,然后签合同,忙得不可开交。
据悉,目前这33名矿工仅电影版权费预计就能拿到47万美元之多,其电视版权费也会达到10万美元。
商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你看到的是灾难是不幸,而他们看到的却是蕴藏在里面的巨大商机。开发和利用这里面的商机,并将这种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是这些智利矿工的聪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