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
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
山东省地震局 刘博
摘要:应急救援工作是防震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震应急联动机制是顺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深入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干旱、台风、风暴、雷电、地震、沙尘暴、地质灾害等在我国都有发生。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近年来,我国破坏性地震频发,地震灾害不断,已成为社会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
一、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的现状
地震应急联动机制是政府将所有资源纳入到一个统一指挥的调度系统内,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向社会公众提供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的运作程序包括收集汇总地震信息、会商、提出对策、建议启动应急程序、对地震现场监测和评估、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
以往,地震发生后,应急工作都是单灾种应急管理,联动效率低。但是地震灾害有损失大、涉及受灾范围广等特点,仅依靠本省的力量、本系统的力量是无法应对的,所以建立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实行跨行政区域、多部门、军地联动的应急联动。
在实践中,我国也对地震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2005年11月26日的江西九江-瑞昌地震,就调动了安徽、湖北、福建等省的部队、部门、区域优势力量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工作;2006年7月4日的河北文安地震,中国地震局及其直属单位、河北、北京和天津地震部门在地震现场联合开展应急工作。实践证明,较大的地震或具有重大社会政治影响的地震事件,开展地震应急联动十分必要,这也是今后地震应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建设伴随着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5.12之后,我国对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建设作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探索。
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好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增强社会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目前的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大致分为三类形式。
区域联动机制情况2006年9月,中国地震局印发了《全国地震应急区域协作联动工作方案(试行)》,将全国分成六个区域,在地震系统开展地震应急联动工作。自地震应急区域协作联动工作开展以来,各联动区属地为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了区域内的队伍、装备、车辆等各种应急资源,加强日常和震后的相互协作与联动,形成了区域的应急合力。各区域协作联动工作体制、机制日渐成熟,体制建设逐步完善,工作机制运行也趋向平稳。汶川地震后,各区域应急协作联动工作发展加快,逐步与日常应急工作相衔接,工作内容正在向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拓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认可。各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区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规模不同、内容各异、形式各样的地震应急演练。这些演练的开展为各区域磨合机制、检验队伍提供了平台,为提高地震应急工作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汶川8.0级地震、西藏当雄6.6级地震、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等,西南和西北区域启动应急协作联动机制,派出人员支援受灾省份开展工作。
山东省地震局根据本省情况,下发了《山东省地震应急区域协作联动工作实施方案》,将全省划分为鲁东、鲁中和鲁西三个地震协作联动区。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同时,山东省还与河南、江苏等省建立了区域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提高了地震应急能力。
军地联动机制情况中国地震局与总参、武警部队和公安部消防局就国家和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近几年,各省地震系统和当地部队相继举行了各种军地联合演练。天津、山西、甘肃、辽宁、黑龙江、四川、云南、新疆、山东、宁夏、重庆、广东、海南、陕西、福建、江苏、青海等省,根据当地情况,或依托消防部队、或依托武警部队、或依托解放军工程部队,先后组建了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规模从60人到150人不等。针对地震灾害事件,各救援队与本省地震部门建立了工作机制,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震情灾情信息通报制度。
2006年,山东省地震局与省公安消防部队等多家单位在济南市举行了“军地联合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2007年10月,武警山东省总队和山东省地震局制订了《武警山东省总队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协作联动方案》;形成了军地地震应急联动机制。
部门联动机制情况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测绘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等单位建立了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向中国地震局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企业安全生产和灾区气象等相关信息。部分省局也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救援队伍建设和紧急救援行动。青海省地震局与省铁路、民航建立协作机制,设立了震后的快速应急绿色通道。广东省地震局与省委宣传部建立了震后灾情信息快速发布的地震应急宣传工作机制。
根据工作情况,山东省地震局和山东省人防办(民防局)联合下发了《山东省地震局关于充分利用人防资源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通知》。利用人防战备资源,大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加强部门联动,密切协作,共享资源。实现工作互补,建立运转灵活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二、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制约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体制问题,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容易,但是要统一到一个平台上,调度各方提高协同程度和应急反应速度却不易。因为这里有体制和利益方面的冲突,这就需要有政策和体制上的保障。
(二)应急联动缺少长效机制
近年来,通过由政府组织、地震系统牵头开展的应急联动,使各部门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实战能力,应急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比较好的应对了地震灾害。但是,应对地震灾害是一项长期工作,仅靠几年一次的应急联动演练还很难巩固和提高部门间、军地间、区域间地震应急联动机制,一旦地震来临,应急联动机制不能短时间发挥效能。
(三)区域联动机制尚未完善,协调能力不强
当前,地震应急六个协作区已经制定了《地震应急区域协作联动联席会议章程》和《地震应急区域协作联动工作方案》及各种制度,个别区域也开展了协同演练,初步形成了应急机制,但是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在处置地震事件中,明为各司其职,实为各自为政,尚未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缺乏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各协作单位之间缺乏协调和信息沟通渠道,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多数区域尚未进行过协作配合、互相协同演练;制度建设也仅限于地震系统内部,没有利用地震部门作为各省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平台节点的功能来有效整合全社会的应急信息和资源。
(四)军地协调待沟通,军地应急体系有待加强。
根据预案规定,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后,一切行动要服从应急指挥机构。但是由于部队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上级管理部门不相隶属,在协调联动时往往受部队动用权限,地震应急联动时调遣较难。
军地联动应急指挥保障体系距实践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军地情况通报、联席会议、需求对接、应急预警等长效机制尚未全面建立,各系统建设相对独立,还没有完全通过体系合成和信息融合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且地方对军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相关保障(如财政、设备等)没有作出明确具体规定,各种保障能力较弱。
三、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的建议及措施
(一)建立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
与建立其他体制、机制一样,地震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也要建章立制,走规范化、法制化的路子。2007年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后,各地方要通过配套法规和地方条例来进一步明确应急联动各部门职、权、利的关系,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研究制订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配套制度,修订完善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联动工作的组织构架、运作规则、处置程序、应急平台建设的技术标准及应急联动主体责任、经费保障等都要用制度和法规来加以规范。
(二)建立完善地震应急区域联动指挥协调机制
指挥协调机制是应急区域联动的运行规则,建立切实可行的指挥协调机制是有效开展应急区域联动的保证。
建立完善地震应急指挥协调机制,首先要建立一个指挥协调机构,按照现行体制,建立实体机构的可能性不大,可以明确一个临时性机构或依托一个部门来统一指挥协调地震应急工作。其次是制订应急区域联动指挥协调制度,即应急区域联动运行规则,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真正使应急区域联动工作在应对地震灾害中取得实效。指挥协调制度应包括应急预案、应急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用、协同演练、信息互联互通、经费保障等。
(三)开展应急联动演练
应急联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有很多个单位和部门参与,还涉及到指挥技术系统的运行,指挥协调机构的运作,应急队伍的调用,应急物资的配置等等。为了提高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检验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运行情况,指挥协调机构的运作机制,保障应急联动的实战能力,要经常性的、全面的开展应急联动演练。
(四)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军地和政府建立联合指挥机构,联合指挥和调动应急救援资源。以同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军队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建立联合指挥机构,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时由联合指挥机构下达指令,在派遣救援力量时,采取重要任务用重兵、险要之处用精兵、留足预备力量防意外的原则,保证各种力量紧紧围绕着一个目的、一个意图和一个重心展开,协调有序,以充分发挥联合行动的整体威力。
第二篇:关于全市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的总结报告
关于全市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的总结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着重加强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应急体系,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较好地预防和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没有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应急组织体系
逐步健全。市政府、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了负责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市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和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四个专业应急处置办公室。社区、乡村、重点企业应急组织机构正在积极组建之中,近40%的已成立到位,预计年底全部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逐层落实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二是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我市市级应急预案有148个,其中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29个、部门预案90个,其它预案28个。三县二区应急预案309个,其中总体预案5个、专项预案109个、部门预案170个,其它应急预案25个。全市108个乡镇(街道)均制订了应急预案,共制订预案369个;1149个乡村(社区)中968个制订了应急预案。全市1303所学校(普通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中802所制订了应急预案,共制订预案1461个。930个规模工业企业制订了应急预案,共制订预案1910个。截至目前,全市应急预案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基本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乡村(社区)、企业五级应急预案体系。
三是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建立。全市建立了应急处置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事件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市一级设立了医疗救治、疫情处置、防暴、化学危险品、机械、压力容器、计算机、刑侦、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15类专家库,在册专家300多名。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公安消防等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增加设备设施投入,增强救援装备力量,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体制,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救援队伍。
四是应急响应体系逐步形成。全市已基本建立了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综合处置、共同参与的应急处置体系。市、县区各部门、各单位根据部门职责和应急预案要求,明确了本部门、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和工作职责,均能根据突发事件处置要求开展工作、协同处置。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抓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市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底前县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做到有专(兼)职人员、有办公地点、有工作制度、有相关记录台帐。底前社区、村居委会和重点企业单位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组建完成。同时,市政府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对县区、乡镇政府以及基层组织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内容。各级应急办建立了日常管理制度、人员职责制度、应急处置流程制度、事后督查督办制度等。市应急办将应急工作制度、常见易发突发事件构成要件、应急处置简要流程等制度张贴上墙,明确职责和处置要求,从基础工作入手不断加强机构建设。
2、抓应急预案的修编演练。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市级应急预案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各类突发事件分级构成要件,简化应急预案操作流程,进一步增强预案的实用性。积极推动县区、乡镇、街道以及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加大对基层政府、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力度,确保今年底前实现全市应急预案的全覆盖。同时,把应急管理纳入安全生产行政许可重要内容,在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工作中严格审查应急预案编制情况。加强对常见、易发突发事件的演练,年初市应急办要求各县区拿出全年工作计划和演(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练方案,对演练类型、次数提出具体要求。上半年,市安监局组织了中小学“防雷击、防火灾、防地震”模拟演练,市公安局开展了反恐演练,市消防支队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演练,市交通局开展了水上搜救应急演练,市卫生局开展了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应急演练,市气象局开展了突发性气象灾害演练,市水务局、环保局开展了市区饮用水安全事故演练等。全市共举办各类大小应急演练1012次,通过演练,修订预案,锻炼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应急队伍的处置能力。
3、抓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重点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培训。去年8月份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大会,公安、安监、环保、卫生等9个部门就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为全市各级机关干部进行了一次现场培训,并将市级预案
第三篇: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范文
南大港管理区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为有效整合南大港管理区相关力量和社会公共资源,对 管理区范
围
内的突
发事
件
和
应急求助进行应急处置的职能 机构和指挥平台。南大港管理区成立应急联动中心,其职责 是统一受理管理区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求助的报警,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相关联动单位应急处置一般突发事件和求 助;
遇有重特大突发事件,协助领导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相关联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牵头负责对管理区应急联
动工作的机构、队伍、装备、预案、制度、经费等方面工作
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应急联动中心的职责:
(1)受理管理区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应急联
动中心受理通过“ 110 ”报警电话或者其他方式的突发公共 事件报警后,应当立即予以核实,启动相应的应急联动处置
专项预案,并向有关联动单位的指挥机构下达指令,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进行处置。(2)负责应急联动处置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在处置过 程中,应急联动中心应当收集,汇总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或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综
合研判,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属于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的,要直接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开展应急
联动处置。
(3)负责组织联动单位对重特大突发事件进行先期应
急处置,并协助管委会组织实施紧急处置。
对属于重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要立即组织实施先期 应急处置,同时上报管委会同意后,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做 好后续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的组织,调度等准备工作,协助 管委会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实施紧急处置;
属于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还应当立即通知有关联动单位指
挥人员和专家进驻应急联动中心。
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应急联动中心可以根据现 场处置的工作需要,开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 处置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应急联动中心配合现场应
急联动处置,负责现场外应急处置队伍、资源的组织、协调、调度。有关单位应当为现场指挥部的开设提供必要的场地,并提供现场指挥部运作所需的后勤保障。
(4)负责对南大港管理区应急联动工作的指导。
(5)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
应急联动单位的职责
公安、卫生、安监、建设、交通等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 位(以下统称为联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下列的 应急联动处置工作:
(1)设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建立 24 小时值班备勤机
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2)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预警,对发生或者
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报告南大港管理区应急联动 中心;(3)按照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组建和管理应急处置
队伍,专家队伍,组织开展应急处置队伍的训练和演练;
(4)按规定配备、管理、使用应急处置的专业设备,器材、车辆、通信工具等装备、物资和经费,保持应急处置
装备,物资 的完好,确保应急通信的畅通;
(5)根据应急联动中心指令,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联
动处置预案的要求,迅速指挥,调度本单位应急处置队伍,专家队伍和资源,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快速高效的处置突
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及时向应急联动中心反馈处置
情况和有关信息。
(6)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
享,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准
确、全面的基础材料、数据、情况及其他有关信息;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其他工作
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由应急联动中心向管委会汇 报,管委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应急联动处置工作终止后,有关联动单位应当及时向应 急联动中
心
报告
处
置情
况
和
有关信息。应急联动中心汇总 后,按照规定报告上级政府和部门。
第四篇:应急联动机制2
防汛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为有效整合公司各个项目相关力量和公共资源,对物业公司管辖协管范围内的防汛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求助应急处置,现公司建立防汛应急联动三级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和保证防汛的应急处置和通讯联络,保障损失减小到最低。
(1)联动机制三级管理
在处置过程中,项目应急联动中心应当收集、汇总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综合研判,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
(2)项目受理本项目范围内突发防汛的报警,(小雨、阵雨)由项目直接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部门开展应急联动处置。项目应急联动中心受理通过报警电话或者其他方式的报警后,应当立即予以核实,启动项目相应的应急联动处置专项预案,并向下辖部门机构下达指令,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项目可自己解决的属于一级联动处置。
(3)项目受理本项目范围内突发防汛的报警,(中雨、大雨)由项目直接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部门开展应急联动处置。持续时间较长且情况紧急的,需要临近项目及时解决帮助的,(防汛物资和相关人员共享)属二级联动处置。
(4)对突发性大雨到暴雨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要立即组织实施先期应急处置,同时上报公司领导,需要公司相关部门或者全公司各个部门给予支持和人员物质支援的,公司配合做好后续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的组织、调度等准备工作,可以根据现场处置的工作需要,开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处置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情节严重的,还应当立即通知有关消防安全等联动单位指挥人员和专家现场指挥处置。以上属于属三级联动处置。
相关要求:
(1)公司设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建立24小时值班备勤机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2)每天保持对天气预报的收听,对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防汛事件,及时报告项目应急联动中心;
(3)按照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组建和管理应急处置队伍、专家队伍,组织开展应急处置队伍的训练和演练;
(4)按规定配备、管理、使用应急处置的专业设备、器材、车辆、通信工具等装备、物资和经费,保持应急处置装备(排污泵可自动、手动双重开启使用)物资(沙袋、手电、雨衣、对讲机等)的完好。
(5)根据应急联动中心指令,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联动处置预案的要求,迅速指挥、调度本单位应急处置队伍、专家队伍和资源,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快速高效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及时向应急联动中心反馈处置情况和有关信息。
(6)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基础材料、数据、情况及其他有关信息;(如各个项目的应急预案、应急小组名单、通讯录联络方式、找不到主管负责人时,要有熟悉现场的第二责任人等)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其他工作
应急联动处置工作终止后,有关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向公司汇报处置情况和有关信息。
秩序维护部
2013年4月16日
第五篇:XX县建立灭火应急救援部门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X县建立灭火应急救援部门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为全面整合我县灭火及应急救援联动力量,进一步完善县政府统一领导,各救援力量密切协同的灭火及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减少灾害事故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维护公共安全,规范应急处置程序,细化职责分工,确保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能有效组织、规范运作、科学处置,现制定关于建立灭火应急救援部门联动机制,请各职能部门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处置较大以上火灾事故、重大灾害事故和以其他抢救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主的灭火及应急救援行动,要在社会联动机构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本着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和“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灭火及应急救援工作。
二、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做好灭火及应急救援工作,充分发挥社会联动机构的作用,提高协同作战,快速反应能力,特成立XX县社会联动机构工作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担任,成员由县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卫生健康局、电力局、县天然气公司、县水务集团、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消防救援大队,办公室主任由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兼任,主要负责对灭火及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指挥,调集部署力量,调动各种抢险救援物资、设备和交通工具,下达战斗命令,确定处置方案。
三、组织指挥及成员职责分工
(一)XX县社会联动机构工作指挥部主要职责:
1.全面指导、调度各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科学、有效开展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2.督促各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3.组织协调XX县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和应急专家参与救援。
4.负责XX灭火及应急救援联动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筹备工作。
5.及时调整更新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联络方式,确保信息联络畅通。
(二)各成员单位职责
XX县社会联动机构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XX县公安局、财政局、应急管理局、民政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卫生健康局、电力局、消防救援大队、县天然气公司、县自来水公司、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成员单位职责是:
1.共同职责
(1)健全本部门社会联动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完善联动工作制度和预案。按要求落实应急救援人员、装备、物资。
(2)加强本部门联动力量的管理和训练,参与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统一组织的联合训练、演练和应急救援,定期参加联动工作会议。
(3)接到命令后,指挥本部门联动力量迅速出动,按要求到达现场,受领并完成分配的处置任务。
2.部门职责
(1)应急管理局:负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统筹制定完善灭火及应急救援联动预案,协调各成员单位参与火灾扑救及应急救援的处置工作。负责调集相关专业队伍、专家技术人员及救援装备为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负责灭火及应急救援期间气象信息收集工作。
消防救援队伍负责根据灭火与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采用正确的处置措施,严密组织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公安局:负责根据现场处置需要,调集治安、交通管理等相关警种承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及秩序维护等工作;应急响应启动后,保障救援车辆优先通行。
(3)民政局:负责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4)生态环境局:负责现场环境的监测工作,为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的火灾及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住建局:组织建筑专家对受灾害事故影响的建筑以及供气、供水设施进行安全评估,根据需要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6)交通运输局:负责处置现场所需物资的运输保障,组织协调因灾受损公路的抢修工作。
(7)卫生健康局:负责组织医疗机构实施现场急救及伤员转运、治疗工作。
(8)水利局:负责水利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组织协调工作。
(9)电力局:负责调派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和救援力量为处置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实施断电、架设临时供电线路或出动应急供电设备等。
(10)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负责协调并保障灭火及应急救援期间通信保障和通信组织工作,确保通信畅通。
(11)自来水公司:负责市政供水应急救援组织协调工作,恢复被损坏的市政供水等有关设施。
(12)天燃气公司:负责承担天燃气基础设施维护、事故应急抢修;发生天燃气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后,为现场处置提供技术、抢险队伍支持。
四、应急救援联动制度
(一)联席会议制度。
每年召开一次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特殊情况下,可临时召开。会议主要互通应急救援联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和教训;研究应急救援联动工作的重大决策;协调解决应急救援联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联络员制度。
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要明确1名联络员,并保持24小时电话联络畅通,随时接受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指令,及时报送本单位、本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信息和应急管理情况。(三)应急值守制度。
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要把应急值守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落实人员、完善制度、明确责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期间,实行昼夜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四)联合响应制度。
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要积极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建立健全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1.预警联动。各成员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信息监测、收集、分析工作机制,加强相关数据监测、风险评估,及时预警。其他单位接到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启动预警响应,根据职责分工,做好有关信息收集分析、物资装备准备、救援力量组织等,随时接受应急救援任务。
2.信息共享。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及时准确向指挥部办公室及其他成员单位无条件提供应急信息,确保各种应急信息快速传递,资源共享。新闻媒体要及时向公众发布权威的应急信息,同时按规定加强各种应急信息管理,严格执行发布规定。
3.救援联动。各成员单位要坚持“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协调有序、信息互通”的应急联动原则,强化联动意识,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各司其职、密切协同、形成合力,确保圆满完成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任务。
4.救援物资和装备统筹调用。应急物资及装备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需调用多个联动单位储备的应急物资和装备时,各联动单位应按照指挥部办公室提出的调用需求,无条件做好调用工作。在应急储备物资装备不足的紧急情况下,可按照“先征用、后结算”的原则向社会征用。
五、应急救援联动响应程序
(一)接警处置。
XX县社会联动机构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值班室值班人员接到联动处置指令或群众急难求助报警后,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处警原则,迅速根据工作职责派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反馈现场情况。(二)联动处置。
需要增援处置力量或者多部门配合协调处理的灾害和事件,先期到达的处置人员应在到达现场判明情况后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现场情况,由指挥部办公室指令相关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单位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置。(三)处置反馈。
处置完毕,相关应急救援联动成员应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形成书面材料备查。同时指挥部办公室应对整个灾害或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进行总结评估,找出应急救援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整改。六、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体系
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事件的类型和等级成立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XX县社会联动机构工作指挥部现场最高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由相关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应急救援联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现场指挥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方案,根据需要调集各联动单位协同工作。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成立若干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一)技术专家组。
由相关部门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参与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研究制定,解答有关专业技术问题。(二)抢险救援组。
由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组织专业抢险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三)治安警戒组。
由公安部门负责,实施现场警戒,保护事件现场,加强交通管制,确保应急运输畅通,维护治安秩序。(四)人员疏散和安置组。
由公安、交警等部门组成,负责有关人员紧急疏散和安置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疏散措施,并保证被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五)物资、经费和生活保障组。
由救援物资储备部门组成,负责调集应急物资,必要时征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的物资、设备、房屋、场地等,适时动用粮食等储备物资,保证应急需要,由事发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工作人员必需的食宿等生活保障工作。(六)社会动员组。
由事发地政府负责,动员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参与应急处置及家属的思想安抚工作。(七)综合信息、新闻发布组。
由现场指挥部抽调专门人员,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及报送工作;由指挥部办公室制定新闻报道,适时向社会发布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同时组织新闻媒体向公众宣传自救防护等知识。(八)综合协调组。
综合协调以上各组的工作,承担现场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