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依法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依法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张通
编者按:《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7月30日修订通过,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对于加强建筑业管理工作,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建筑市场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我省建筑市场和建筑业管理工作步入一个新阶段。我省是建筑业大省,建筑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特别是近年,我省建筑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去年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409.02亿元,同比增长30.86%,创历史新高,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例超过6%。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省建筑市场管理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市场环境的依法治理和不断完善。
早在1997年8月5日,我省就颁布实施了《条例》,对规范我省建筑市场管理和交易行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3年过去了,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亟须规范和解决,因此迫切需要对《条例》进行修改,以适应新形势要求。这次我省对《条例》进行大幅修改,就是要从制度上杜绝“拖欠工程款”、“层层分包”、“肢解工程”、“楼脆脆”、“楼歪歪”等现象在湖北上演。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条例》非常紧迫,十分重要。现将副省长张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德炳的署名文章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修订后的《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将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重要法规的修订完善和颁布施行,是我省建设工程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条例》是我们加强全省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全省上下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促进我省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全面理解,强化责任,充分认识《条例》修订的重要意义
建筑活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建筑活动组织管理的水平、效果和效益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效果和效益,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修订实施,对于依法加强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依法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需要。《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是1997年8月5日经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并批准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实践证明,这部条例对规范我省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以及建筑市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其中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新要求,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建筑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因此,修订后的《条例》在规范工程承发包市场行为、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监理责任、加强造价管理、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对建筑市场存在的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等突出问题明确了认定标准,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需要。工程质量和安全是《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调整的核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加,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繁重的建设任务对全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修订后的《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要求建立以建设单位为中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各负其责的责任制,严格实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条例》将低于工
程成本,低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理等收费标准,降低建设工程不可竞争费用,压缩合理建设工期等行为作为发包工程时的禁止行为,同时要求建设单位不得有明示或者暗示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条件,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违法行为,这对于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建筑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湖北建筑业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建筑业突破千亿元产值,2007年迈上2000亿元台阶,2009年又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409.02亿元,同比增长30.86%,跃居中部第一。实现增加值719亿元,占全省GDP的6%。今年上半年我省建筑业产值完成1700亿元,同比增长26.39%,签订合同额71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37%。但是,与湖北跨越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要求相比,建筑业总量还不大,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强,仍需加快发展、健康发展。《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建筑业深化改革,振兴发展,发挥支柱产业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条件。《条例》明确政府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职责。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培育建筑市场,维护建筑市场的良好秩序,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精品战略,推动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建筑业企业扶持激励政策,支持诚信守法企业加快发展,并发挥在建筑市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针对建筑业技术创新不够的问题,《条例》作出引导性的规定:“支持研究开发、采用建筑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和新型材料,推进建筑节能和科技进步”。针对建筑市场工程款拖欠现象比较普遍的问题,《条例》在处罚条款中首次规定发包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不得拖延付款;否则,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影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同时要求承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从法律上维护了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权益。
各地各部门要把贯彻实施《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作为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手段,充分认识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全面加强建筑市场管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今年3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鄂政办发〔2010〕12号)。该文件对于进一步规范湖北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工程建设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鄂政办发〔2010〕12号文件精神,尽快研究制定落实《条例》的措施,大力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工作。
(一)依法严查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全省各地要把修订后的《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作为法律武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水平,加强对建筑市场的执法检查,依法整顿和规范建设工程管理秩序。要深入开展基本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工程转分包、质量安全以及清理拖欠的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查处规避招标、招投标弄虚作假,监理行为不规范、监理人员不到位,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出卖出借资质证照,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以及随意变更施工现场经济技术管理人员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标及政府投资项目中虚假招投标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对于不执行招标管理规定、肢解工程规避招标的建设单位和以非法手段承揽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的企业,要依法追究责任。要严厉打击盘踞在重点工程、建筑工地上的各类黑恶势力,坚决遏制黑恶势力在建设工程领域发展蔓延的势头,坚决维护建设工程的治安环境。
(二)强化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和治本之策。这次修订后的《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专门增设建筑市场信用建设一章,提出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建筑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建设工程信用体系。各地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建立完善企业和人员的信用档案,整合有关部门和行业的信用信息资源,构建统一的信用平台。及时采集、审核、汇总和发布市场主体的诚信记录,落实诚信奖惩办法,将企业和个人的诚信行为与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市场稽查、评优评奖、日常监管等相结合,形成诚信得益、失信受损的市场环境。严格实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各类监管信息能公开的要全部通过社会宣传、新闻媒体、互联网发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建设信用体系工作中,要坚持公开公正、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原则,确保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三)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我省建筑业是一个有着远大前景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重要产业。全省建筑业要以《条例》的贯彻实施为契机,积极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及建筑市场的变化,在保持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抓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省建筑业科学发展。各地要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年度计划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好建筑业的“十二五”规划,出台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全面谋划,从认识上、政策上、措施上培育壮大建筑业。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依法惩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要建立行政审批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建筑市场执法队伍的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真正把《条例》落实到位,为建筑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条例》全面贯彻实施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领导,着力整顿和规范建设工程管理秩序。各部门要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确保《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全面实施。
一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实施《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涉及部门多、环节多、范围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机制,落实管理职责,形成建设工程管理的合力,为《条例》的全面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宣传册等各种载体加大宣传教育和普及力度,增强建筑各方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良好的执法氛围。
三是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建筑市场管理的主体,要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依法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省政府法制部门应组织对现有相关政策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清理,凡是与《条例》内容相冲突的,要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并及时将清理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建设工程管理工作。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的各项规定,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我省工程建设管理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汇报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汇报
今天,市政协在这里对我镇的建筑市场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这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必将有力地促进我们加大对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力度,全面推进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下面就我们××镇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我们××镇是
江苏省个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今年月份,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建筑业万元,所占比例上升到,建筑行业在我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按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针对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立目标,把握重点,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活动,全面推动建筑市场步入依法行政、长效管理的工作轨道。回顾前阶段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跟踪管理,了解建筑市场动态。我们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全镇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转变管理职能,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和施工现场,了解各企业的业务、经营状况、发展计划、施工水平以及对行业管理的要求,及时分析,总结提高。同时注重加强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实际的科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文件和新的管理办法,形成从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和企业队伍管理的完备体系,使工程建设和行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监督控制环节,让更多的业主了解建筑法规和办事程序,避免违法违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立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把必要的建设程序和办事指南提前告知,积极敦促业主遵章守法。
二、严肃法纪,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遵照建设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我们紧紧扣住“查”和“处”二字,树立“查而不处等于不查,处而不严等于不处”的观念,按照“标本兼治、由易入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纠正并查处那些想方设法规避招标、未经施工许可擅自开工以及恶意违约的严重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加强对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宣传,加大对建筑市场的巡查和检查频率,杜绝视而不见、查而不处、以罚代管的行为,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我们本着教育为主、分门别类和重点查处的原则,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采取警告、责令整改和经济处罚等形式进行查处,做到查处一个,教育一方,规范一片,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单独、与镇级安全等部门联合、与市级主管部门相配合等形式,开展了全面的查处行动,做到了对所有在建项目一个不漏地查处。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共对多家施工单位发出警告,对家施工单位当场发出整改通知书。
三、落实标准,注重质量和安全并重。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和安全监督,努力抓好施工企业的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严肃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为加快新标准的贯彻落实进程,今年以来共举办新标准培训班二期,培训人数多人次,有效地保证了新标准的贯彻落实。继续以抓好创优工程、重点工程、文明工地的目标管理,以优质工程的评选、文明工地的创建为载体,以贯彻新标准为主线,深入开展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标准。
四、加强考核,严格执行考评制度。今年,市建设局出台了《张家港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综合考评试行办法》,目的在于对在建工程进行检查,规范施工行为。上半年,我们配合市建设局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了二次综合考评,对施工企业在市场行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表现分别予以打分,加权平均后作为施工企业的考评成绩,并由市建设局统一将考评结果予以公布。通过综合考评,我镇的施工企业进一步增强了规范施工行为的意识,经常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全面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对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市场秩序也得到了好转,但我镇的建筑市场秩序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建设单位管理行为不规范。少数工程项目的业主或其主管部门,采取种种方式规避招标、自行招标、低于成本价直接发包等;一些业主迫使施工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或承接业务;有的业主自行套用图纸、有的工程根本无全套图纸,等施工结束后为补办手续才不得不健全整套图纸,根本不能反映工程的本来面目,根本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有的民营业主随意降低建筑质量标准,有的随意压缩合理工期。二是部分施工企业管理行为不规范。少数企业工程建设私招滥雇、违法分包;个别企业无资质或越级承揽业务、挂靠及
转包。少数企业领导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不认真履行职责,施工组织设计不严,人员脱岗离岗,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时片面追求利润,安全设施、施工设备投入不足,重用轻养。应业主片面要求,盲目抢工期、赶进度,不按设计要求,不按规程施工,不按标准验收,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三是部分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执行不力。工程建设强
制性标准执行不力,偷工减料、不顾安全的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项目,造价压得低,工期催得紧,施工单位质安保证体系不健全,规范和强制性标准不落实,随意变更,以次充好,根本无法保证工程质量。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在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积极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活动,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力求突破。
⒈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建设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是做好对民资建设业主的法制宣传工作)。对新开工的建设项目事先寄发《建设工程开工须知函》,提高建设单位对遵守建设程序的认识。另外,要加大对装饰、钢结构、基础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许可制度的宣传,全方位提高业主和专业工程施工企业的依法建设意识,使各建设主体认识到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建设开工的唯一合法凭证。
⒉加大建筑市场的稽查力度,竭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继续做好整规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对建筑市场的执法监督力度。以“早、快、严”为原则,变事后检查为事前预防,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宣传、教育、整改、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不断净化市场风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第三篇: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要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市建筑市场管理若干规定》和《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认识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打击和遏制转包挂靠、违法分包、以包代管、不诚信履约、恶意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强化建筑市场行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重拳整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不诚信履约等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强化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员履职履责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打击低价抢标、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规范用工管理,大力推行实名制,加大拖欠行为的预防预控,构建清欠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健全建筑市场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与清出机制,形成诚信受奖、失信受罚的氛围,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三、工作思路
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着力深化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强力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不诚信履约等违法违规行为;以“诚信备案”、“合同备案”、双清过程控制”、“项目工资保障金”等为抓手,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确保违法违规行为得到遏制;以综合执法检查、飞行检查和差别化监管为手段,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以加强“两场”联动监管为突破口,强化相关责任主体、责任人员市场行为意识,提高到岗率和履责能力水平;以开展相关责任主体及人员信用考核为措施,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完善市场准入与清出机制。
四、工作措施
1、进一步增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2012年开展的“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年”活动虽然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建筑市场依然存在转包挂靠、违法分包、专业分包合同不备案、责任主体人员不到岗、到岗不履职、建设单位未完善建设手续擅自开工、指令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不诚信履约降低工程质量安全标准时有发生,监理企业履职履责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手段有待进一步突破,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清欠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精品工程不多,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依然十分重要和紧迫。只有市场规范,才能从源头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治理拖欠顽疾,工程质量安全才有保障,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2、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手段。今年区建工局将在去年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市场监管手段,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诚信备案管理制度。凡进入我区施工现场的所有企业及所有管理人员都纳入诚信备案管理范围,含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未经备案,所有企业及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二是进一步加快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对进入我区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及所承接的项目建立档案,并及时收集相关科室提供的信用信息,按照信用考核管理办法,对项目经理、总监、施工企业进行信用考核,形成诚信有市场、失信失市场的氛围。不断强化和提高相关责任主体及人员的创优意识、品牌意识、做大做强意识。三是推行建筑市场监管交底制度。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建筑市场监管的相关文件要求,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市场行为监管书面交底,告知应当遵守的市场行为规定和不应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我局对市场监管采取的一些工作措施。四是完善工资保障金制度。对进入我区承接项目的专业分包企业在合同备案前按项目征缴工资保障金;对进入我区承接项目的劳务分包企业在诚信备案前按企业征缴工资保障金。对发生拖欠行为且不主动配合处理的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工资保障金征缴标准,对未发生拖欠行为或发生拖欠投诉能迅速处理到位的施工企业可适当下调工资保障金征缴比例。
3、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使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我局将按照住建部86号文、市人民政府289号令和区政府88号文要求进一步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专项整治建筑市场种种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形成市场监管的高压态势。一是明确职责。将全区所有项目分片分组、定人定项目,明确责任。对总分包行为、管理人员配备及到岗履责情况、用工管理行为等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清欠投诉负责接待处置。在主体评估、主体验收和竣工验收前由工程科负责人和责任人员组织抽查把关,对存在严重市场行为隐患的项目暂缓进行验收。二是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相关科室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信息互通。从招标办开始,及时将中标信息传至工程科,工程科与质监、安监互通信息,重要节点签署工作联系单,遇到相关情况随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各职能科室在执法中实行一票否决,即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不管出现在哪个职能科室监管范围,其余科室都可暂停其一切后续市场活动。三是严格提前介入管理。进一步加大市场巡查力度,规范施工许可、提前介入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对所有申请提前介入的项目由工程科统一扎口管理,未经审批,不能介入。对未完善施工许可或提前介入手续就开工的工程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并对公司法人进行问责约谈,督促其整改到位。四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未经诚信备案进入现场、专业分包合同未经备案、未缴纳项目工资保障金等项目一律暂停主体评估、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考评、主体验收、竣工验收等程序;对存在转包挂靠、违法分包、恶意拖欠民工工资行为的,及时搜集整理相关证据材料进行行政处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心慈手软。
4、进一步完善信用考核管理办法,健全市场准入与清出机制。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健全社会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治理拖欠顽疾的根本举措。去年,我局已制定了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按项目进行信用及履责情况考核管理办法、施工企业按进行信用考核管理办法,今年将进一步完善考核实施细则。一是扎实有效开展信用考核工作。按照考核管理办法,对在我区承接项目的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项目竣工后进行履职履责和信用考核;对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按进行信用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监督管理。通过考核,将一批不诚信履约、信用不良的企业及人员清出建筑市场;对排名靠前、信用良好的企业推荐参加评先、评优。通过考核不断强化相关责任主体及人员履职履责意识,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二是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办法。根据考核实践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信用考核管理办法,尝试将考核结果带到企业招投标行为中,使信用较好,考核得分排名靠前的企业优先得到承接项目资格。其次将“12345”投诉处理情况与信用考核评分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与文明施工措施费测评相挂钩,综合应用多种监管手段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5、进一步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从源头防范不良行为的发生。围绕全力做好建筑市场专项治理工作,重拳打击围标串标、转包挂靠、指定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为建筑行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这一目标。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大招投标市场监管,强化源头控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一是严格投诉查处。对招投标环节出现的围标串标、业绩造假等投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一经查实,对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清出我区建筑市场。二是加强标后管理。对涉嫌低价抢标中标的企业,局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联动。对在建工程的监理、施工单位加大行为检查力度,督促其全面执行投标时各项承诺。三是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所有进入我区的招标代理单位及从业人员进行备案,完善考核办法,尤其是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标代理的管理,对其代理过程中是否出现违法违规情况,服务质量等做综合考核。对考核较差的代理企业及人员问责约谈,情节严重的将暂停在我区开展相关业务。四是加强对招投标法规政策的研究。要通过对现行招投标法规政策的研究,找到适合我区招投标工作的方式方法,保证企业经营有合理的利润,遏制围标串标、低价抢标等行为的发生,净化招投标市场空气,使企业树立合法经营的理念。
6、进一步规范用工和合同管理,健全清欠工作的长效机制
逐年增加的投诉量,居高不下的投诉率,“双清”工作成了我局的一项难点和棘手工作,如何降低“双清”投诉率,从源头上治理拖欠顽疾,构筑清欠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我局2013年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根据拖欠成因分析,对症下药,猛药治顽疾。一是强化清欠政策宣传,形成清欠工作高压态势。梳理节前发生的几起群体性事件,对存在恶意拖欠工人工资造成较大社会不良影响的企业暂停在我区的市场准入资格;对存在拖欠工人工资未造成较大社会不良影响的企业进行全区通报批评、问责约谈、限期整改,在整改完成后经审查通过方可进入我区承接项目。同时继续通过工程例会、网站、报刊等宣贯清欠相关政策和规范用工管理的要求,强化规范用工意识,对典型案例进行点评,通报违法、非法用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严重后果,使每一位从业人员认识到“双清”是带电的高压线,碰不得、不能碰;二是强化源头预防预控,加强备案管理。在施工企业诚信备案时必须提供企业详细信息,包括企业详细注册地址、法人及分管负责人联系方式、拟进入我区的相关人员信息等,并提供诚信经营承诺书,包括发生严重拖欠行为或其它不诚信行为自愿接受我局的相关惩戒处罚;在施工企业合同备案时严格审查合同中工程款支付条款,对存在工程款支付额度不合理或变更、调增工程量付款约定不明确模糊的合同,要求甲乙双方必须在合同中细化工程款支付条款。三是加大总、分包行为检查。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对项目涉及到的专业工程、劳务作业合同是否备案、人员是否备案、现场派驻人员是否符合要求、工程款支付是否规范等重点进行抽查,督促总、分包企业明确加强用工管理责任,建立工人工资发放台帐,减少和杜绝拖欠隐患。四是推行“差别化”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对发生过群体性投诉的企业和项目加大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对重点项目和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对规模体量较大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房项目等重点监管,合理分配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率。五是推行实名制管理,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在工程开工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收集工人身份信息,为进场的每个工人办理市民卡,将工人工资通过银行直接打到工人卡上,避免出现劳资纠纷。同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协调,对一些规模体量较大的项目在付工程款时,将工人工资单独列支,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监督发放到每一个工人手中,我局执法人员将对发放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第四篇: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局在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重点及内容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重点是大中型工程、在建工程。检查这些项目的规划许可、工程强制性标准、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工程拖欠款等情况。
工作进展情况:
1、全市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169个,项目总投资68170.19万元,受检项目均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未发现明招暗定、假招标、串通招标等情况,各招标单位对中标结果较为满意,反应良好。
2、被检查的169个项目中,未发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私自转包、违法分包和转让监理业务、出卖图签现象,也不存在无证施工和越级承包现象。
3、检查中未发现质量事故,全市授监工程共计169个项目,目前已竣工项目146个,交付使用面积达31.16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竣工验收备案率均达到了100%,全市去年 共申请市级优质工程评选14项,上报省级优质工程奖4项。安全方面,全市对309个在建施工现场、429幢旧房屋、3个液化气储配站和1个天然气加气站及97个经营门市网点进行了9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各类隐患6527条,责令施工现场停工整顿42个,停止使用危房367幢,关闭液化门市8家,发出各类《定期整顿通知书》110份。全市发生3起,死亡1人的四级重大事故,对事故责任项目经理停止招投标半年和罚款2万元的处理。
4、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全市累计接待投诉402 1 起,来访1966人次,共清偿拖欠工程款11234.72万元,占全市拖欠工程款总额的62.1%;兑付农民工工资9142.2万元,占全市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的89.4%,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经济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严格执法强化管理
继续加大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力度。以建筑法律
法规为武器,强化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在企业资质管理、合同管理、项目报建、施工图审及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管理;在建筑市场管理中注意对投资方、服务方、承包方和中介机构等全方位实施管理,严禁非法压级压价竞争行为产生,进一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跟踪监督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防止造成新的工程款拖欠;加快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对省(市)外来入保建筑企业的从业行为管理,对严重失信和在工程质量、安全、市场竞争、工资支付、劳动保障等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或从业人员进行重点监管或清出市场;加大对建筑市场的检查、监督力度,依法查处不办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规避招投标和施工许可的建设单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建筑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保山市建设局
二00五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201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意见
201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意
见
201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工作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区、市要把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秩序作为一项日常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成立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计划,部署工作任务,进行工作总结,保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结合工作经常抓。要结合实际,理顺职能,完善执法机构和人员配备,健全制度措施,制定具体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意见,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总体要求,使建筑市场工作秩序日益规范完善。
(二)明确责任,确保实效。各区、市要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市具体工作要求,强化职能意识,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工作中,要把具体任务、目标进行细化量化,保证“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目标实现具体”,并定期检查督导,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边到角,确保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
-1- 扎实成效,取得成效。
(三)强化治理,消除隐患。各区、市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重点,规范在建工程专业承发包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发包违法分包等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执法,严格规范和执行自由裁量处罚标准,已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尽快严肃查处,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处理。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还要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考核管理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予以公开曝光。
二、严格建设程序,强化行业监管
(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字[2014]83号)文件要求,对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房屋建筑工程,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凡未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未办理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报监、施工许可等手续或手续不全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对未经批准或手续不全开工的,要依法责令停工;对参与建设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责令限期整改,一律按上限处罚。并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办法》给予考核扣分处理。
(二)严格招投标及工程发包、分包管理。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2- 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相挂钩的运行机制,杜绝规避招标、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以及操纵评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有效联动。凡中标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范围内的专业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另行发包。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分包,依法分包工程必须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不得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承包。建设单位依法直接分包的,要纳入施工现场的统一管理中。发现违法发包、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工程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不良行为记录、罚款、暂停招投标、降低或吊销资质资格等处罚。
(三)强化安全监管,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紧紧围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要求,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重大安全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劳务企业安全生产、突发应急事件五方面的监控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展深基坑工程、大模板及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设备、预防高处坠落、建筑工地环境、打非治违、村镇建筑工程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重点环节部位的预控和监管,完善项目经理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及时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保证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进一步激活企业、项目两级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强化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五方项目责任人的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杜绝出现项目经理、项目总
-3- 监挂名不到场现象。全面整顿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加强对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检测报告行为。充分发挥监督抽测中“留样抽查、能力审核、跟踪抽测”三个新手段的作用,强化对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和生产企业(混凝土、砂浆、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取证。按照“快速追踪、快速取样、快速确认”的原则,检查中发现问题后,当场完成追踪样品和封存取样的程序,当日送到监督抽测机构进行检测确认,提高监督检查的执行效率,达到有效震慑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目的。
(五)规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行为。健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事前审查、事中检查、事后监督机制。强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行为事中事后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市场督查力度,及时处理企业从业行为、执业质量等方面的投诉追责事宜,淘汰不符合资质标准、不具备执业能力的企业。
三、强化联动执法,严查违法行为
(一)强化联动,提高效能。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监察、城管、规划、土地、房产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在综合执法检查、重要案件查处等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整合监管力量,狠抓严管,形成统一管理、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的建筑市场联动监管体系。
(二)突出重点,严格检查。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 -4- 对在建工程的承发包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等法律法规,检查建设单位有无违法发包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有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转让、出借资质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或个人有无挂靠行为,并予以准确认定。对认定有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除依法给予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证书等相应行政处罚外,还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采取限期不准参加招投标、重新核定企业资质、不得担任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计入信用档案等相应措施,并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办法》给予考核扣分处理。
(三)依法行政,严查责任。各区、市行政执法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日常巡查、重点抽查、突击检查相结合,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的常态化检查方式,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强化对在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要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责任,重点查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其法定代表人和工作人员,凡违反国家工程建设管理有关规定,或未切实履行相应职责造成事故的,都要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5-
四、探索创新机制,规范建筑市场
(一)创新监管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新办法、新举措,积极创新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要认真研究市场和现场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监管合力,形成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要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及村镇在建工程的管理,不允许以加快城镇建设及市场软环境建设为借口而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管理制度的行为。对限额以上村镇建筑工程,要依法纳入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管。
要进一步深化监理企业对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进行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试点工作,提升监理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监理效能。凡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履职的,要在对施工企业进行处理的同时,严肃追究监理企业及项目总监责任,并给予考核扣分处理。监理单位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鼓励有实力的监理单位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开展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形成一批有技术实力、有品牌影响的骨干企业。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各区、市要结合本单位区市实际,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要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充实执法力量,加强锻造培养,努力建设一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6- 的执法队伍,提高本辖区行政执法水平。
(三)依托信息资源,强化诚信建设。各区、市要加快整合建筑市场信息资源,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快企业、注册人员和工程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强化建筑市场动态监管。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上报违法违规等信用信息的要求,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将本地区发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进录入青岛市建筑市场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通。要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和支持,对失信行为给予惩戒,逐步健全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
(四)加强行业引导,促进健康发展。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把握当前建筑市场发展态势,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忧脱困,做好帮扶工作。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行业引导,加以政策倾斜,积极扶持企业开拓创新,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督促企业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推进诚信体系与担保制度相结合,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扎实工作,为促进建筑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7-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4年12月31日印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