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全府办发〔2011〕15号
全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
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属、驻县有关单位(公司),茅山林场: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印发
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四日
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
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省关于广播电视“村村通”精神和《赣州市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作实施意见》赣市府办字[2010]132号文件精神,为解决农村群众收听收看本地广播电视节目难问题,加快构建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减灾预警应急广播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信息需求,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科技兴农措施宣传到千家万户,决定在全县全面实施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有效覆盖,为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服务“三农”、及时发布公共突发事件,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送舆论引导平台,为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
2011年12月底完成县广播电台和全县9个乡(镇)及86个行政村的广播“村村响”
工程建设。
(二)有线电视联网“村村通”工程
在目前已联网53个行政村的基础上,2011年完成15个行政村的联网,到2011年底使全县8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有线电视联网。
三、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一)功能作用
1.县本级广播无线覆盖。通过改造提高县本级广播覆盖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采用调频收音机收听调频广播的需求。
2.减灾预警应急广播。以安装无线调频广播为技术支撑,利用多模双频智能可寻址无线调频广播技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控联播的广播系统,实现一个系统,一套设备两个功能。平时,播出市、县、乡(镇)的调频广播节目。公共突发事件中,作为减灾预警应急广播,实现县、乡(镇)、村对点应急广播,成为预警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抢险救援空中指挥平台。
(二)建设模式
县城设立县广播中心机房(县广播电台),广播节目信号通过县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传输光纤传送至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广电光缆网络未到的乡镇由电信系统的光缆网络负责传送。各乡(镇)政府设立发射机房(乡镇广播站),节目信号通过智能可寻址无线调频发射传输到各行政村。各行政村通过寻址调频功放接收乡镇广播信号,安装4-8只高音喇叭,保证声音基本覆盖全村,村级不自办广播节目,但应急时可插播广播。
(三)资金筹措
1.全县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总投资:约88.39万元。需规划建设县广播中心、9个乡(镇)广播站和86个行政村的广播终端及县城街道广播终端。其中县广播中心(县广播电台)需资金15.6万元;每个乡(镇)广播站需资金3.628万元,9个乡(镇)计32.652万元;每个行政村终端需资金0.297万元,86个行政村计25.524万元。每年设备维护管理费用需5万元。
2.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式:全县9个乡(镇)每个自筹10000元,其余由县财政解决;设备维护管理费和光纤租用维护费每年由县财政列入预算。
3.广播“村村响”工程所需设备实行政府采购。各乡(镇)自筹资金统一划入县政府采购办。
(四)广播节目设置及播出时间
广播栏目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开设,具体开设“时政要闻、农情要事、致富标兵、新村新风、农技服务、市场信息、工作吹风”等栏目,依据农情情况可增设栏目。每天重点播出时间为三个时段:早上六点半至七点半转播中央省市台新闻节目,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一点转播全南新闻及播放自办节目,晚上六点至七点播放农技知识、乡镇自办节目和天气预报,其它时段转播省、市台节目。
(五)维护管理
为便于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完成后节目采编制作和日常维护管理,县广播电台的工作由县广播电视台承担,工作人员在县广播电视台调剂解决。乡(镇)广播由所在乡(镇)广播站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乡镇广播站应设站长1名、采编员1名、播音员1名、机线员1名,人员在本乡(镇)事业编制中调剂解决。县广播电台和各乡镇广播站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管理规范、播出安全、内容科学、播出定时。建成后各乡镇广播站和各行政村的广播终端维护及以后的设备更新由各乡镇负责。县文广局保证在技术方面给予各乡镇指导与培训。
四、有线电视联网“村村通”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一)有线电视联网村村通工程由县广电网络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在广电光缆网未联通的乡(镇)村,租用电信系统的光缆网络传送节目。
(二)要认真贯彻执行广电行业管理相关规定,做到有网没有锅、网到要拆锅、有锅要注册。文广、公安、工商等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有线电视网络范围内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打击力度,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有线电视正常运行。
五、组织领导和广播喇叭“村村响”工作时间安排
(一)成立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全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纳入年度民生工程考核指标和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黄圣勇任组长,县政府办主任叶韶华、县文广局局长陈辉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水勇、县委农工部副部长钟志勇、县文明办主任郭忠敏、县财政局局长钟志平、县发改委主任吕波、县编办主任王胜祥、各乡(镇)乡镇长、县广电网络公司总经理袁长生、县电信公司总经理刘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局,办公室主任由陈辉同志兼任。各乡(镇)乡镇长为各乡(镇)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第一责任人,各乡(镇)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工程的建设工作,并安排专门人员做好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协调工作。
(二)召开全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会议
召开全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在9个乡(镇)86个行政村实施广播“村村响”终端建设工作。
(三)举办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培训班
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全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培训班,具体由县文广局承办,参训人员为各乡(镇)分管领导、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广播站长)及有关业务人员。
(四)组织实施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由县文广局会同各乡(镇)制定具体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并对工程建设所需设备实行政府采购。同时,由县文广局会同有关乡(镇)抽调技术骨干,组织精干队伍,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进度组织实施,确保在2011年底前全县86个村的广播终端投入使用。
(五)验收考核
广播“村村响”工程在2011年12月底建设完成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规定的建设内容、资金使用、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相关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凡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的乡(镇),一律取消其当年度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评先评优资格。(全南论坛)
第二篇: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2014实施方案
附件
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
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确保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统筹规划、试点先行,需求导向、社会共建,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立足现有、完善发展”为原则,以12316服务基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为着力点,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为落脚点,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民、建设农村、服务农业,大力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致富增收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支撑。
二、实现目标
促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初步解决,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接入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政策法规、村务管理、生活服务、权益保障及个人发展等各类信息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普通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
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三、重点任务
围绕信息进村入户目标,2014年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是,在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甘肃等10个试点省市建成一批村级信息服务站,培育一批村级信息员,推动各类农业公益服务和公共服务资源接入村级站,并初步形成可持续运营机制;试点省市全面完成12316标准化改造,重点完成12316与农技推广体系融合;构建全国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推进试点省市相应信息服务系统切换、并入和村级站的全面接入。
(一)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
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应优先选择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原则上每省市选择2个县整体推进,保证每个行政村不少于1个。
村级站要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重点在村委会、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农村商超及服务代办点中建设或认定。站点应有专门用于信息服务的场地,配备计算机、专用电话、视频设备、打印机等
硬件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条件,网络带宽不低于4M,能提供无线WIFI环境。站点要使用统一标识。
每个村级站至少配备1名信息员。要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标准,选择有初中以上文化,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可重点在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商超店主中选聘。
村级站要依托全国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开展服务,并要具备以下功能:提供12316语音电话咨询,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政策法规、村务管理、权益保障及个人发展等各类信息服务;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开展各类培训;开展便民服务、农产品营销、农资及生活用品代购、农村物流代办等经营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应开展村务公开、土地流转和相关涉农信息采集和发布。要建立健全站点、信息员动态管理考评机制。
(二)开展12316标准化改造
试点省市要在12316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服务队伍组建,推进服务手段向移动终端延伸,服务方式向精准投放转变,全面推动信息服务体系与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融合。
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制定全国统一的涉农信息资源目录体
系与交换标准,推动建立部门内外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强化对普通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技人员及专家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并建立动态修正机制,逐步实现服务的精准投放。
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建立以农技员和生产经营主体技术员为核心,省市县话务为保障,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为补充,区域性行业专家为支撑的信息服务团队。
全面整合涉农热线和投诉举报电话、服务网站、短彩信系统等各类服务资源,推动12316成为农业部门内部信息交流通道平台,成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作业调度、动植物疫病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农村“三资”管理、政策法律咨询等农业领域以及社保、金融、电信等有关部门服务“三农”的手段。
试点省市要推动12316信息服务与农技推广、村务公开、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服务体系的融合。今年要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结合,重点推动12316信息服务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融合,在乡镇农技站接入12316语音呼叫、视频和短彩信等系统,建立乡镇农技站与村级信息服务站的互助合作关系,畅通农技员与农民之间信息交流通道,提升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和效率。全国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要为农技人员的动态管理和服务质量考核提供支撑。
(三)构建全国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
全国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设计、建设由农业部统一负责。公共模块主要包括12316呼叫调度系统、短彩信系统、移动互联支撑系统、门户网站集群、村级站支撑系统、用户实名制管理系统、农技推广专用模块、农业农村人才管理服务模块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块等。云平台将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兼顾利旧和新建,探索市场化建设和运维机制。试点省市要统一使用云平台资源,配合开展已有信息服务系统切换、接入和相关信息资源导入,并可在公共模块外开发特色服务系统。
(四)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机制
要充分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电信运营商、生活服务商、平台电商、金融服务商、系统集成商、信息服务商等企业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发挥各类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村级站和云平台建设与运营。利用站点实体网络优势,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和农村物流,积极协调水电气、金融保险、票务、医疗挂号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接入,为农村信息员提供创业条件,增强站点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能力。可探索以合作社方式实现站点的社会共建和市场运行。
各地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生产经营及各
类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的信息服务产品,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便捷性。
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站点建设、人员配备、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要重视农民体验并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要充分发挥乡镇农技员技术优势,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和培训。
四、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4年1-4月)
农业部研究编写试点工作方案;编制云平台建设方案;研究市场化方案。试点省市开展村级各类服务设施状况、12316服务基础、各类农业公益服务机构设置、市场化信息服务资源摸底等情况调查。
(二)实施阶段(2014年5-11月)
农业部组织召开试点工作现场部署会;组织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现场交流、督促工作进展;编制村级信息员培训方案和教材;组织开展云平台建设。试点省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村级站建设和信息员遴选;开展信息员培训;开展12316标准化改造,完成乡镇农技站12316服务系统接入;确定村级站运营主体并建立运营机制,组织服务资源接入,制定站点服务项目清单;配合开展已有信息服务系统切换、接入云平台。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月)
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修改完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示范站评选。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实。试点工作在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会同人事劳动司、财务司、发展计划司、科技教育司共同推进,科技教育司要重点推进农技推广体系与信息服务体系的全面融合。试点省市要建立农业主管部门牵头、涉农部门共同配合的协调推进机制,依据本省市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进度,切实抓好落实。要充分发挥县级农业部门实施主体和村“两委”组织协调作用。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要按照试点方案安排,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要充分整合利用不同渠道资金,已有信息化项目资金要向信息进村入户倾斜,保证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有足够的引导资金。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发挥电信运营商、平台电商、信息服务商和软硬件供应商等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村级站和云平台建设与运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信息系统和终端产品。
三是强化信息员培训。农业部组织制定培训方案、编写培训教材,并充分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资源组织开展村级信息员培训。试点省市要制定信息服务培训规划,加强信息服务人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要依托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和市场培训机构,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培训基地,开展规范化培训。
四是强化督促检查。农业部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和示范站评选工作,确保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试点省市要按照进度安排,定期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安全。要建立村级站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和信息员动态考评、量化管理及奖励制度,切实提高村级站的服务绩效。
第三篇:县2020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XX县2020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信息进村入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筑牢“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扎实、有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坚持“推动农业发展、便利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农村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进行软硬件提升扩展,培育一支信息化队伍,让互联网与“三农”工作紧密结合,发挥信息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脱贫攻坚进程,让农民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二、目的意义
信息进村入户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以在农业行政村建设益农信息社为平台,以满足农民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生活信息需求为目的,可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对于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行政管理方式、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信息进村入户将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农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聚合和机制创新,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尽快修通修好覆盖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政类服务、民类服务、商类服务在一个平台协同运行,将村级“益农信息社”办成“一站式”信息服务网点。
三、目标任务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全县要建成XX个村级益农信息社,2020年12月底全部完成。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
“益农信息社”是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到村联户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根据《XX省20XX年信息进村入户实施指导意见》要求,按照“政府+运营商+服务商”推进机制进行全面快速推进。按照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要求,结合实际科学规划标准社、专业社、简易社比例,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和能够组织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完善改造。
六有标准即:
(1)有场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重点在村委会、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农村商超及邮政服务代办点中建设或认定。要有专门用于信息服务的场地.建筑设施安全完备,供电稳定。标准社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专业社和简易社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2)有人员:每个“益农信息社”至少配备1名信息员。要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标准,选择有初中以上文化,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可重点在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商超店主中选聘.(3)有设备:标准社至少有1台计算机、1部专用电话、1套视频设备、1
台打印机、1台触摸显示屏。专业社和简易社可根据实际条件,至少有1台计算机、1部专用电话。
(4)有宽带:配备宽带网络,网络带宽不低于50M,能提供免费
WIFI
环境,可供无线终端设备上网浏览信息、即时通讯、下载更新软件等。
(5)有网页:
要在国家信息进村入户平台登记注册。标准社要建立本村网页,并定期维护、更新报送信息;专业社和简易社要积极利用平台提供服务.(6)有持续运营能力:“益农信息社”具有盈利能力,能够保障可持续运营。
四类服务即: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专业社和简易社要至少实现其中一类服务。
(1)公益服务:公益服务以12316农业公益服务为核心。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信息的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短信彩信推送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视频在线服务;协助开展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逐步推进土地流转、宅基地登记、农村“三资”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灾情预警、惠农补贴查询、村务公开等服务;拓展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农机作业调度、农业气象,救灾救济,各类证照、落户、低保,招聘应聘,义务教育,慈善捐助,紧急救援的查询、代办等服务。各益农社还可以结合实际,探索开展群众需求的其他公益服务。
(2)便民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便利生活的各类服务。主要包括:协助开展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水电气和通讯缴费及清单打印、邮政、信贷、小额提现、商业保险、车船票和机票预订、医疗挂号、旅游推介、快递收发、招聘应聘等。
(3)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网上交易,农村物流代办,网销农产品的初加工、包装、品牌宣传等服务。
(4)培训体验服务: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服务等。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民群众需要的各类培训服务。
建设分类即:
(1)标准社。依托行政村建设,选择交通便利、农户密集、人流量大的地区,优先选择村委会、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农村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场所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
12316
农业服务体系确保公益服务落地,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发挥实效,提供“一站式”服务。
(2)专业社。依托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建设,以农业专业服务为主,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村民提供服务。
(3)简易社。主要针对人口相对较少和偏远地区的村庄,依托各类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如农资店、兽药饲料门市、便民超市等,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代买和电子商务等服务。
(二)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
(1)信息员选聘。按照“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标准,村委推荐,乡镇审定,由县农业农村局报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备案。信息员原则上应为本村村民,重点从村组干部、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青年、农村商店(超市)经营者等有志于从事信息服务的人群中选聘。每个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社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信息员,下载和安装益农APP,编辑上传一村一页,归集整理有关图片文字等资料,开展公益、便民、电商和培训体验四项服务。
(2)信息员管理。信息员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乡镇统一管理,建立信息员登记、备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服务规范和管理考评办法。
(3)信息员培训。县农业农村局会同XX联通XX分公司按照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信息员进行培训。要充分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将益农信息社信息员优先统筹纳入培训对象,开展能力提升培训。信息员培训应分类实施,区别对待,对于简易社信息员应侧重于培训公益和便民服务,确保能够为农民提供各类基本信息服务;对于基础条件好、文化素质高、创业意愿强烈的专业社和标准社信息员更多注重营销、电商、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营水平。同时XX联通分公司要结合业务需要开展信息员专项培训并指导其开展经营性服务。
(三)开展益农信息社服务管理
益农信息社利用农业农村部12316为农公共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为“三农”和涉农部门提供信息咨询、现场指导、业务办理等综合服务。各乡(镇)要组建专班、明确专人、明确任务、明确目标,切实担负起组织实施本区域内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责任,选好信息服务点、配强信息员,充分用好用活各类软硬件,“进村”与“入户”并举,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与成效。探索制订完善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社及信息员管理考核办法,建立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社登记、备案、退出等机制,明确公益服务、经营服务的内容及标准、法律责任。
1、点亮省级信息平台
在运营商的具体指导下,完成省级平台村级信息员注册,建立村级网页,为积累农业农村大数据打好基础。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益农信息社和线上平台开展涉农信息采集、监测。
2、建立益农信息社服务清单
要在2020年底全面落实益农信息社服务清单制度,建立益农信息社服务清单,实行服务内容“菜单式管理”。线下站点服务要覆盖本村范围内所有人员,线上平台服务要辐射本村在外务工村民。服务清单要通过村级益农信息社站点进行公开、公示,广泛宣传,让服务对象对益农信息社及服务内容家喻户晓。
五、实施进度
2020年12月底前,分类分批完成224个益农信息社的建设任务。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5月25日-5月31日
完成政策宣传发动,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专门机构,明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初选点定员定级阶段:6月1日—6月10日
各乡镇确定益农信息社初选点、信息员和定级意向,认真填报遴选建社村基本情况表、愿意承担建社方基本情况表、愿意担任信息员基本情况表,并于6月8日前报回县农业农村局邮箱(XX@XX.com)。
(三)确认阶段:6月10-6月20日
县领导小组与县联通公司对初选点进行实地查验,定点、定员、定级。
(四)安装调试培训阶段:6月21日-10月31日
按照领导小组确定的建设内容,县联通公司完成所选的224个益农信息社所有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对村级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操作示范等。
(五)点亮省级信息平台:11月1日-11月30日
在运营商的具体指导下,完成省级平台村级信息员注册,建立益农信息社服务清单,建立村级网页,为积累农业农村大数据打好基础。
(六)验收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
完成益农信息社的验收和总结工作。
六、职责分工
(一)县农业农村局职责:负责统筹协调;
与县联通公司共同审定村级站选点定点、定员、定级管理和考评;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牵头组织验收。(二)县财政局职责:负责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资金的及时到位和拨付工作。
(三)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配合做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四)县联通分公司职责:负责益农信息社的规划设计、宣传发动、挂牌建设、技术培训、信息员培训、点亮省级信息平台、建立益农信息社服务清单、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等工作。
(五)各乡镇职责:各乡镇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责任主体,主要负责村级站选点的初审上报,信息员的选择确认考核管理和后续的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相关负责人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财政局、XX联通分公司和各乡镇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和进度,抓好工作落实。(二)加强宣传推广。
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信息进村入户的宣传,使广大基层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信息进村入户相关政策,促使农业信息化建设深入人心。(三)加强业务培训。
对信息员分期、分批进行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下发相关技术资料,快速提升信息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四)加强督查考核。
将信息进村入户专项工作纳入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绩效考核。第四篇:狠抓关键 合力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创建
狠抓关键 合力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创建
领导、同志们:
今天党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暨“进村入户”工程动员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兆顺村党总支就“加快小康村建设步伐,扎实开展“进村入户”活动作个简要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狠抓关键 合力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创建。
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区镇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开展“进村入户”工程是为了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广大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知晓率、认可度。刚才听了 动员报告,作为推进这项宏伟目标和受益最多的基层农村,我们兆顺村既感压力大,更信心满怀,我们将以今天的大会为强劲动力,动员全村广大干群迅速行动起来,紧紧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要求,认真落实抓推进,突出创建惠民,确保创建达标。
一 广泛宣传发动,造浓氛围,推进创建。今天会后我们将召开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会议,迅速将今天的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和贯彻,同时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大张旗鼓开展宣传,以组召开各户家长会,宣传创建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指标要求,活动内容。特别是进村入户“听呼声、办实事、搞宣讲”的目的意义,增强广大村民对创建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度、感知度,造浓创建工作氛围,使广大村民积极投入、主动参与推进创建工作快落实、达成效。二 强化工作措施,紧盯目标抓创建。我们村是一个由原水产村渔民和兆顺村农民合并的村,村民的居住及人员情况皆比较复杂,“进村入户”工作面广,难度大。我们将严格按照“家家到”的部置要求,组织村组干部,抽调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组成强有力的班子,集中精力、深入到户,认真“听呼声”、积极“办实事”、精心“搞宣讲”。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认真统计归纳,村组能解决的问题定时间、定要求、快落实,不能解决的请示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帮助解决。确保群众的呼声有回音,承诺的实事有结果。赢得广大村民的支持和认可。
三 坚持富民强村,合力推进小康创建。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它既是造福于民、惠及百姓的现实要求,也是检验我们村级班子的发展本领,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切入点在村,促进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社会稳定关键在村,就我村而言对照小康社会创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田水系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二是村庄环境赃、乱、差,河道污染、河水不洁、河岸杂草丛生,不少农户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淡薄;三是村庄沿河而建农户分散,存在“富建设、空规划、有建设、无规划、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我们将乘“创建小康社会”开展“进村入户”工程这项活动的东风,争取政策和上级各级领导支持,动员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全员参与,切实解决上述存在问题,举全村之力,集全民之智,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围绕创建要求,全力以赴抓推进,一着不让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小康建设“进村入户”工程任务。
领导、同志们。小康建设“进村入户”时不待我,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是全镇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将乘今天会议的东风,大张旗鼓宣传,迅速形成全村人人参与、个个有责的浓烈氛围,以激情干事业的豪情抓落实,以千挫不回头的锐气抓推进,认认真真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实实在在落实创建惠民举措。为建设幸福步凤作出更大贡献。
2011.12.15
第五篇:教师进村入户工作实施方案
中界中学加强控辍保学教师进村入户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巩固“两基”成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控辍保学工作,根据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控辍保学,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实现“9+3”教育目标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紧迫任务。学校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确保我乡适龄少年的普及程度达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控辍保学”工作领导组织到位,除在乡“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行学校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人责任制,具体人员安排如下:
组长:刘彬
副组长:王秋华
成员:全体教师
三、工作步骤和方法
(一)、开展“控辍保学”及“9+3”教育规划宣传工作。
1、按照省教育厅《“控辍保学”工作宣传标语》在醒目位置制作二幅固定标语。
2、通过墙报、宣传栏、给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
3、做好政策形势的宣传,把党的政策传遍千家万户。教师要做党的形势宣讲员,宣讲党的惠民政策、“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把党的方针政策传到千家万户,引导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要求上来,凝心聚力,为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厚实的思想基础。
4、让群众了解义务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了解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危害。宣传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依法使其按时入学等要求。要积极主动向社会宣传国家、省、市的教育政策,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和改革的新变化、新气象,赢得社会各界,广大学生家长更多支持。
四、经费投入
每位教师必须进入学生家庭,和家长、学生面对面沟通、解释、劝返,并认真填写劝返表。要求家长、所在村村领导签名,盖章。
分配到河坎片、蛟岩片的教师完成工作后,学校解决50元的车辆燃油费。分配到中界片的教师完成工作后,学校解决30元的车辆燃油费。
中界中学
201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