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县规划建设州规划局
理县规划建设局
关于汛前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汇告
阿坝州规划建设局:
我局根据《阿坝州规划建设局关于上报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的紧急通知》(阿州规建发[2010]144号)文件精神,在我县境内13个乡镇110个在建项目,进行了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大检查,对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个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整改措施,认真进行了督促整改,跟踪落实。现将具体的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划建设局要求沿河谷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施工企业必须成立防汛值班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现场施工安全员为成员,实行24小时值班。各企业及时向我局质监站报送了防汛值班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确保了今年各施工企业的安全防汛。(沿河谷危险施工段施工企业防汛值班人员及联系电话附后)
二、制定应急预案,抓好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针对今年雨水多,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山体滑坡跨蹋平凡 发生的特点,为了加强防汛工作的管理,规划建设局要求沿河谷施工企业要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防汛预案,1
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分工落实遇到紧急情况时各自的责任,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防汛人员的落实,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对不同区域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对危险地段由专人负责观察,尤其是山坡易滑坡,跨蹋地段和河坝低洼地段,有情况及时向企业防汛领导小组汇报并按防汛预案及时处理,并第一时间向规划建设局质监站报告。同时要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查,针对情况变化,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理县规划建设局
二0一0年六月十一日
第二篇:九江市建设规划局建设工程竣工规划
九江市建设规划局建设工程竣工规划
核实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的监督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西省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规定(试行)》等法律、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九江市中心城区依法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包括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国有土地的建设工程)。各县(市、区)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是指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及其附件、附图和相关的政策、规范,对已竣工待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许可内容进行核实的规划管理活动。
第四条 九江市建设规划局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建设工程的竣工规划核实工作,并对派出机构竣工规划核实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竣工规划核实程序 第五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建设工程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竣工规划核实:
(一)建设工程已经按规划许可规定的内容完成建(构)筑物、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附属绿化和排水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建设用地和代征用地范围内规划要求拆除的各类建(构)筑物以及因建设需要搭建的临时设施已经全部拆除。损坏的市政设施已修复,施工场地清理完毕;
(三)对分期建设的建设工程,同期的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已经按照建设时序方案同步实施,建成区与下一期施工区已经采取有效的临时隔离措施;分期界限是道路或者绿地的,应当完成道路或绿地的建设;
(四)已完成建设工程规划查验,符合规划审批要求由市规划局在《建设工程规划查验表》备注栏说明完成情况。对建(构)筑物的体量、尺寸、功能、位置、外形、色彩及附属绿化工程等不符合审批要求和改变经依法审定的总平面规划确定的布局、建筑施工图确定的内容等行为,虽构成违法建设,但已依法处理完毕;
(五)市政基础设施已按规划接入城市系统。
未具备以上条件的,不予组织竣工规划核实。
第六条 竣工规划核实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受理: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按本规定第七条备齐资料,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规划窗口申请竣工规划核实。窗口审核申报资料,资料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当场退回并一次性告之需补充资料内容。
(二)核实:对符合条件的竣工规划核实申请,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规划窗口将报核材料送达市建设规划局规划监管科,规划监管科对规划设计条件、规划批准的图纸及经市规划局审查确认的《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量成果报告书》等进行全面比较、审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组织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园林局及市违法违章认定中心相关人员参加现场勘察,按照本规定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复核,在3个工作日内填写《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国土现场核实记录表》。
(三)核发:市建设规划局规划监管科将核实情况按程序报相关领导审批。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应在4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规划窗口领取;不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不予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书面告知理由,并及时转入市违法违章认定中心按有关法律、规章予以处理。属于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待行政处理决定执行完毕后,方可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
第七条 申请竣工规划核实应当提供以下资料:(提供复印件的,要求注明“与原件一致”并加盖建设单位印章)
(一)已填写盖章的《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申请表》;
(此表格可在九江建设网上下载)
(二)由市规划局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复印件,经批准的规划建筑方案文本复印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副本)及附件复印件(未注明计容和商业建筑面积的,须有市规划局出具的说明函),经批准的建筑或市政工程施工图(注明“与市规划局批准施工图一致”,并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建设工程规划查验表》原件;如有违法建设情况,需提供处罚凭证;分期项目须有市规划局出具的分期实施批复函;
(三)由国土部门年检及审核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复印件;
(四)具有相应资质单位出具并经市规划局审查确认的《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量成果报告书》;
(五)由市园林局批准的绿化设计平面图及施工图;
(六)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核发的《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书》。
第八条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量成果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属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应当包括:地形图、总平面图、建设工程单体图、放线定位图和测量成果表。
1、总平面图中应当标示:建设用地的范围、建筑物、构筑物、绿地、道路等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建筑物退让界线、道路红线、绿线、河道蓝线、高压走廊、建筑间距、出入口、停车位置;
2、建筑物、构筑物的单体图应当包括:标示各层的平面尺寸、面积、标高,建筑物立面彩色照片等;
3、测量成果表中应当载明:建设用地面积、各单幢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性质、建筑层数、地下工程和地面以上工程分层面积,建筑物和构筑物占地总面积,地下和地面以上工程各层底部标高、建筑檐口高度、建筑总高度,用地内所有建筑物(含不计容积率的建筑面积)和构筑物的总建筑面积、绿地总面积、开放空间面积、停车场面积(或泊位数量)、道路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围墙长度和高度等;
4、分类建筑用途及相应建筑面积;其中,用于销售的住宅、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应当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面积。
(二)属于市政管线工程的,应当包括:地下综合管线图、带状总图和分幅图、特征点三维坐标成果表和竣工规划核实要素成果表。
1、市政管线工程总图和分幅图中应当标示:位置、沿线的地物地貌和管线特征点的符号及点号;
2、市政管线特征点三维坐标成果表应当载明:特征点的点号、类型、横坐标、纵坐标、标高和里程等;
3、市政管线竣工规划核实要素成果表应当载明:管线的名称、长度、规格、导管孔数、材料质量、管顶(底)标高及对地距离等。
(三)属于市政交通工程的,应当包括:地形图、带状示意总图和分幅图、中心线特征点三维坐标成果表和竣工规划核实要素成果表。
1、市政交通工程带状示意总图和分幅图中应当标示:位置、沿线的地物地貌和中心线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2、市政交通工程带状示意图和分幅图中应当标示:长度、标高、宽度(管径)、桥梁纵坡、梁底标高、埋深标高等;
3、市政交通工程中心线特征点三维坐标成果表应当载明:点号、横坐标、纵坐标、方向角、标高和里程等;
4、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规划核实要素成果表应当载明:名称、长度、宽度(管径)、标高、桥梁纵坡、梁底标高、埋深标高及荷载标准等。
(四)属于市政园林工程的,应当包括:地形图、总平面图、范围线特征点三维坐标成果表和竣工规划核实要素成果表:
1、总平面图中应当标示:建设用地的范围、建(构)筑物、道路及标高、绿化类型、各类管线平面位置、规格、标高,出入口和停车位置等,范围线特征点的符号及点号;
2、特征点三维坐标成果表应当载明:特征点的点号、类型、横坐标、纵坐标和标高等;
3、市政园林工程竣工规划核实要素成果表应当载明:工程名称、建设用地面积、各配套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性质、建筑层数、建筑总高度、停车场面积和泊位数量,各类管线长度、规格、管顶(底)标高等。
第三章 竣工规划核实内容
第九条 竣工规划核实内容包括:
(一)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的内容:
1、平面布局。核查建设用地红线、建筑位置、建筑间距、室外地面标高以及建筑物退让用地界限、道路红线、绿线、河道蓝线、高压线走廊等距离等;
2、建筑单体。各单幢建筑工程的性质、平面位置、面积、建筑内部功能、层数及层高、建筑高度、建筑风格、色彩等;
3、配套工程。总平面图中配置的绿地、停车场面积和公共建筑配套设施、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设施、环卫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信报箱等是否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
4、主要指标。核查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等;
5、临时建设。用地红线内临时建筑及设施是否已拆除(经规划许可的临时建筑按规划要求执行),未经许可的建(构)筑物及原经许可但规划要求拆除的建(构)筑物是否已拆除;
6、其他规划要求。
(二)市政管线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的内容:
1、管线工程的位置、长度、规格、导管孔数、材料质量、管顶(底)标高及对地距离等;
2、其他规划要求。
(三)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的内容:
1、交通工程位置、长度、宽度、路面标高、桥梁纵坡、梁底标高、涵管顶部标高等;
2、道路横断面布置;
3、其他规划要求。
(四)市政园林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的内容:
1、平面布局。核查建设用地红线、建设用地面积、建(构)筑位置、各类管线、交通组织、绿化系统等是否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
2、配套工程。各建(构)筑层数及层高、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停车场等是否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
3、其他规划要求。
第十条 本规定中建筑面积、容积率计算,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和《九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则》及《建设项目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执行,其他经济指标按国家标准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新审批的建设工程项目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注明计入容积率面积和商业建筑面积。在此之前未注明计入容积率面积和商业建筑面积的项目须由市规划局出具计容和商业建筑面积说明函。
第十一条 建筑面积误差是指建设工程竣工实测建筑面积超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建筑面积的数值。建筑面积的合理误差按以下规定累进计算:
(一)1000平方米以内(含1000平方米)部分为3%;
(二)1000—5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之间部分为2%;
(三)5000—10000平方米(含10000平方米)之间部分为1.5%;
(四)10000平方米以上部分为0.3%;
累进计算的建筑面积合理误差不得超过300平方米。
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误差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在竣工规划核实时,轴线尺寸在与规划批准的施工图基本相符的前提下(不含粉刷层、外墙贴面及外挂、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等原因),规划核实面积以市规划局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面积为准,由市建设规划局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误差在合理误差范围内但属于增建单体建筑物的,仍可以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
第十二条
建设工程建筑面积误差超出合理误差允许范围的,先按违法建设依法处理,依法处理后经规划认定尚可保留的,补交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规费后重新申请竣工规划核实。如超出面积部分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处罚款。
第十三条 分期实施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核实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范围为单元组织,按照分期办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分别进行竣工规划核实,不得在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应的用地范围内分次进行竣工规划核实。对最后一期进行竣工规划核实时,由市规划局核定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指标和总体容量,测绘单位应当核算各分期合计的总建筑面积误差。
第十四条 建筑高度的合理误差按以下规定累进计算:
(一)20米以内(含20米)部分为0.5%;
(二)20—100米(含100米)之间部分为0.25%;
(三)100米以上部分为0.1%;
累进计算的建筑高度合理误差不得超过0.5米。
建筑高度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许可的建筑高度,由市规划局认定建设单位是否需要提交日照分析报告,并根据报告判定对周边建筑日照、通风、采光造成影响的程度,若造成该建筑不能满足消防设计规范或使周边建筑不能达到日照标准的,无论是否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均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建筑高度超高部分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市规划局根据日照分析报告判定对周边建筑无影响的,且没有其他违法建设情形的,由市建设规划局出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除上述情形外,建筑高度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一律先按违法建设依法处理,如超出高度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处罚款。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建(构)筑物的体量、位置、外形等明显不符合规划要求,构成违法建设的,竣工规划核实前先依法查处违法建设。
未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的,建设单位(个人)不得组织竣工验收,质监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屋登记机构不予房屋登记。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个人)应当对其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建设单位(个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合格意见单》的,市建设规划局应当依法予以撤销,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竣工规划核实工作应当公开进行,核实结果应当公布,公众有权查阅。竣工规划核实申请表、意见单、《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量成果报告书》等相关文件材料应当及时立卷归档。
第十八条 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在竣工规划核实工作中未及时发现违法建设或发现后隐瞒不报的,依照《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七十条规定予以处理。第十九条 测绘单位应对其提供的《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量成果报告书》的真实性负责。
测绘单位如有违法提供虚假《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测量成果报告书》,隐瞒建设单位违法建设行为的,一经查实,由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同时报请上级测绘资质管理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停业整顿、降低企业资质直至吊销资质证书。逾期不改正的,处勘测费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罚款。对其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九江市城市规划区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篇:道州工业园规划建设情况调查
道州工业园规划建设情况调查
一、规划建设情况及原因分析
1、园区多项规划编制顺利完成。目前,工业园区已完成10km2的控制性规划、5km2的总体规划、3 km2的详细规划,近期开发的1 km2均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已基本形成集控制性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等于一体的规划系统。在规划编制的实践中,始终按照“生产新园,生活花园”的总体要求,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将同类的生产企业集中某一区域,要利于发挥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县规划建设部门对入园企业进行平面规划设计时,不设门槛、不讲条件,积极主动提供服务,高效完成多个备选方案,确保入园企业按期建设。
2、园区各类建设活动得以实施。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自2004年4月来,工业园共完成工业大道、东洲大道两侧土方130万m3,石方14万m3,工业大道已完成总长2400m的硬化,东洲大道全线硬化。工业大道两侧已完成给排水管网铺设,道路中间绿化带已建成;东洲大道已铺设排水管长3600m;近期开发的1km2范围内的电力、电讯设施已基本配套。“二纵三横”道路已在建设当中。二是入园企业的厂房、宿舍、办公楼等建设进展较快。
第四篇: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文件 临海市监察局
临建规〔2009〕181号
关于印发《临海市开展房地产开发中
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临海市开展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临海市监察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规划 整治 通知
抄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监察厅,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台州市监察局,临海市政府办公室。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办公室 2009年6月25日印发
并设立专项治理举报电话,市建设规划局举报电话为85382031,市监察局举报电话为85111471。
三、清理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认真清理市人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制定的涉及容积率管理的地方制度、规范性文件等,凡发现与国家及省相关法律法规不符的,及时向台州市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报告,并提请或督促原发布机构予以纠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
四、健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程序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严禁擅自变更规划,有利于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提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对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各相关科室、分局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要做好各层次城乡规划之间的衔接。要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各层次城乡规划必须上下对接、时空对接,下一层次规划必须服从上一层次规划。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市域总体规划的衔接,凡不符合总体规划的,立即予以纠正。
二是要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城乡规划法》赋予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地位,建设项目规划许可
关系人的,在公告时应当告知其听证权利;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要求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四)规范成果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成果一般包括修改方案、修改规划图纸(制图范围应是包括修改项目在内的图则单元)、各地块控制指标修改前后一览表、规划修改的公告意见或听证情况等。修改内容较多的,应当将修改后的完整规划文本作为附件一并上报。规划修改成果须符合《台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和《台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电子报件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
(五)及时备案和归档。规划修改成果经批准后应当公布,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和台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组织编制机关要在规划修改批准后15日内、最长不得超过25日将规划修改成果归档。
五、严格容积率指标规划管理和调整程序
容积率作为规划条件中重要的开发强度指标,必须经法定程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并在规划实施管理中严格遵守。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对建设项目实施规划管理中,应当将容积率管理贯穿规划管理全过程。对同一建设项目,在确定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规划建筑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核实过程中,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给定的容积率指标均应当符合法定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并将各环节的审批结果公布,直至该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对于分期
5、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方可办理后续的规划审批,并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抄告土地主管部门备案;
6、变更后的规划条件应当及时公布;
7、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根据变更后的容积率向土地主管部门办理相关土地出让收入补交等手续。
(三)涉及容积率调整的相关批准文件、调整理由、调整依据、规划方案以及论证意见、公告(听证)材料等均应当按照国家城建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备查。
六、继续推行“阳光规划”
所有涉及规划变更、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的建设项目,其规划管理的有关内容必须依法公开。建设项目确定规划条件、规划建筑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划分期认可过程中,要做到批前公告和批后公布。公示期间要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认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一)工作内容
按照省、台州市专项治理行动计划,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要认真清理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领取规划许可的所有房地产项目;对2007年以前领取规划许可的房地产项目的违法违规问题,也要本着发现一起查处
1、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监察厅要求,把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规划依法行政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升我市城乡建设总体水平,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专门抽调精干力量开展这项工作,明确人员职责,认真组织。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监察机关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情况互通、联动查处、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确保按进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广泛宣传发动。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宣传教育贯穿专项治理的全过程。要通过宣传,为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社会对查处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重要性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监督检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查,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
3、务求工作实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监察机关要紧密配合,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现场踏勘、听取汇报、核对档案等形式,提高专项治理工作的整体效应。要正确分析评价本市容积率管理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建章立制,整改问题,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4、准确把握政策。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
附件1
临海市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丁美华 市建设规划局局长 副组长:
王贤取 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 张群声 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纪委书记 张 新 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 杨美仙 市建设规划局总规划师 成员:
王巍伟 市监察局执法监察室主任 许修建 市建设规划局纪检监察室主任 李华国 市建设规划局稽查办公室主任 汤华梅 市建设规划局行政审批科科长 邵敏彪 市建设规划局住宅与房地产业科科长 陈文贤 市镇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规划局规划科,联系电话:85382031,85382017(传真)
第五篇:州公安分局2010-2012年信息化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分局公安信息化建设,根据公安部、省厅“金盾工程”二期总体部署和《浙江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安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公发【2009】3号),以及《宁波市公安局2010-2012年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局公安信息化建设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我局公安信息化现状
分局党委始终把信息化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针对警务实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区(县)级分局信息化建设的架构和应用系统。经过多年建设,我局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化政策与管理逐步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警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成果已深刻影响并持续渗透到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公安机关的领导方式和决策指挥模式上,在传统的打击和防范手段上,在基础工作和执法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上,在服务群众和管理社会的方式上,在广大民警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工作方法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初步构建了具有信息化本质特征的警务运行模式。
虽然我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信息化认识滞后于信息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信息化理念与实践还不够成熟;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实战需求,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基础架构,重复采集、被动采集、应付采集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系统服务实战功能仍显不足;信息应用不充分,信息综合分析研判和深度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人才缺乏,在核心系统建设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面临的基本形势
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公安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相互影响的关联性更加明显,传统安全因素与非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性更加明显,“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的互动性更加明显。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给公安机关如何解决自身存在的不适应,如何运用信息化理念与技术改进警务模式,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安部把信息化建设提到了全国公安战略性举措的高度。在2008年公安部“南京会议”上,部党委在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大战略部署。孟建柱部长在“三项建设”讲话中把“信息化建设”摆在首位,同时强调指出:“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牵动整个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昭示着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局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既是极大的推动,更是一次新的部署。
“三个治安”工作理念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初,市局党委在总结梳理宁波公安发展历程,科学分析社会治安形势和警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敏锐治安、主动治安、实力治安”的工作理念。“三个治安”体现的是公安工作的“政治性、责任性、基础性”,突出的是“以防为本、先发制敌”,其实现的前提在于信息化引领、情报先行,基础则在于获取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鲜活性及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也对我局公安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予了新的契机。
信息化服务实战的内涵已经融入到基层基础工作。05年公安部提出为期三年的“三基”工程建设,分局党委审时度势把警务信息化建设作为基层基础建设的“龙头”,提出了“信息指导破案、信息指导防范、信息指导工作”的警务信息化应用工作理念,为我局的警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谱写了新的篇章。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 “敏锐治安、主动治安、实力治安”和“信息指导破案、信息指导防范、信息指导工作”的工作理念,坚持“面向一线、面向基层、面向实战”,以全面实施“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为契机,以构建公安“大情报”系统为核心,以“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为主线,推动公安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进信息化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有机融合,促进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进步。
(二)总体目标
以分局信息指挥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安通信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公安业务工作信息数据在信息采集、管理应用、日常维护等环节实现全过程信息化流程,信息质量达到“完整、准确、鲜活”的要求;公安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平和服务实战的能力明显提高,全面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公安工作信息化总体水平始终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三、主要任务
重点实施集通信、指挥、防控和情报于一体的新颖信息指挥中心工程建设,加大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分局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理顺信息化应用工作机制。使信息化成为引领分局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配套分局信息指挥中心运行保障和技术支撑建设。
(1)优化整合分局信息指挥中心运行架构。对信息指挥中心体系架构的应用系统运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随需拓展”,提高运行架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加强信息数据的整合共享与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数据应用库,拓展数据仓库建设;规范统一请求服务接口标准,完善请求服务系统、加快统一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系统的应用。
(3)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监控体系建设。优化完善机房运行环境,加强对中间件、数据库、硬件设备运行环境等参数的实时监控,提升运行管理的技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进一步优化分局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实现与分局派出所等业务单位“点对点”光纤千兆网络的开通,提升信息网络的实战效率。优化完善县级公安机关网络基础设施。逐步优化完善县级公安机关网络架构,合理划分网络区域,实现县级公安机关局域网主干交换机冗余备份,接入网带宽升级到千兆,并实现联网设备和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