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残联2010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2 18:2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区残联2010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区残联2010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计划》。

第一篇:XX区残联2010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计划

XX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计划

(2012年)

一、工作目标

根据《XX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和任务要求,通过调研、自查等方法,逐条落实《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标准》的各项指标,及时补缺补差,争取在硬件改善、资料规范、服务质量方面有新的提高,实现创建全国示范区的目标。

二、重点任务

1、积极利用旧城改造和新小区建设的时机,改善社区康复站的场地设施。原有的社区康复站,也要设法改善内部环境。所有的社区康复站,都要达到无障碍设施要求,营造宣传氛围。

2、对现有的康复训练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如有破损,应及时与区残联联系,统一维修。

3、各社区康复站的康复员、协调员应当选配认真负责、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如有更换,应及时上报。

4、各街道和社区康复站,应积极开展各项康复活动,及时填写康复服务记录。每月检查一次康复质量指标的落实情况,补缺补差。

5、XX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应按创建要求正常工作,完成专业人员培训、对基层指导示范等任务。

三、保障措施

1、每月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会,通报交流情况,布置工作。

2、安排2-3次的检查,加大督促整改力度。

3、在区委、政府的重视下,积极协调解决场地、经费、技术指导中心等问题。

4、争取上级残联的指导和支持。

XX区2012年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工作月度安排表

(二)创建阶段(2012年6月2012年6月)

1、组织召开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动员大会,部署我区创建工作。

2、对残疾人康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进一步的培训,新调整的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同时挖掘自身潜力,改善社区康复站硬件条件。

6、完成各项专项康复工作,如白内障复明、假肢安装、精神病服药救助等。

7、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服务,发放康复科普读物,大力宣传和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8、加强对创建全国示范区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及时召开创建工作交流会,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

1、2012年12月,对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建议。

2、2012年3月,对创建示范区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3、2012年6月,邀请市残联来我区社区视察指导创建工作。4、2012年6月-12月,向市、省残联逐级申报,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评估验收。

[附] 2012年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月度安排表

一月份

二月份 拟定2012年工作计划,做好创建省示范区表彰会准备工作。

三月份

1、召开创建省示范区表彰会

2、对残疾人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3、送健康到北门街道。

四月份

1、完成辖区白内障摸底;

2、送健康到弋矶山街道。

五月份

1、讨论制定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方案

2、完成辖区白内障复明工程初检

3、送健康到镜湖街道

六月份

1、完成康复辅助器具招标;

2、送健康到汀棠街道。

七月份

1、康复辅助器具配发到49个康复站;

2、发放康复训练器材;

3、进行康复基础知识培训;

4、完成康复需求摸底工作。

八月份

1、完成假肢安装人员的摸底和检查;

2、开展“助学、圆梦、特殊人才”专场演出;

九月份

1、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

2、检查康复站康复服务开展情况;

3、完成0到6岁脑瘫儿童康复筛选工作;

4、举办残疾人专委及残疾人工作者手语培训。

十月份

1、召开创建示范区协调工作会议,布置迎检工作。

2、完成假肢安装。

十一月份

1、召开康复工作有关标准培训会,规范资料填写。

2、对十一个街道及社区创建省康复示范区工作进行初查。

3、省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

十二月份

1、总结全年康复工作,整理各种康复档案;

2、表彰康复先进单位和个人;

3、拟定2012年康复工作计划。

第二篇:残联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材料(精)

残联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材料

一、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部门工作责任,做到“四个纳入”。

社区康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重视,离不开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为加强对社区康复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社区康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各城区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区长为组长,分管区长为副组长,民政、卫生、财政、教育、残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社区康复工作目标、任务、责任、措施分解到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考核各职能部门康复工作完成情况,以此作为考核部门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各街道、社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城区把创建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取得了较好效果,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好评。**年我市xx港区被授予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年xx区、xx区、xx区的创建工作又被授予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

为加强对社区康复工作的领导,我们从“四个纳入”着手,完善社区康复的组织领导。一是把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和社区康复服务,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二是将创建全省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纳入部门目标考核内容。建立条块统一的协调管理网络,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目标进行检查考核。三是把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政府日常工作安排,建立职责明确的工作责任网络。各区残联相继制定了《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对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任进行了明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及时研究解决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将残疾人的医疗救助,纳入全市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市有4968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交纳部分由财政部门予以全额补贴。为扩大重度残疾人的医疗救助范围,我们积极与市医保局协商,将一级、二级的肢体残疾;一级、二级、三级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一级盲、二级盲、一级低视力;一级听力语言残疾纳入重度残疾人员之列,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同时,各区也在医疗保障上出台了优惠政策,为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提供了切实的服务保障。

二、突出残联指导作用,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做到“四个到位”。

为了促进我市社区康复创建工作的深入发展,增强创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使基层残联在创建工作中少走弯路,市残联针对社区康复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管理、规范建档。针对各级残联应准备的档案资料,市残联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样本,逐级对康复协调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遵循实用性,围绕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以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为重点,着力提高基层康复管理人员、康复协调员的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各级残联必须规范建档、科学管理,不得疏漏马虎,说到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记到,记到的要看到。二是加强指导、督办提高。定期下到基层残联,对康复协调员进行业务指导,在指导、督办过程中予以规范。市残联严格按照达标要求,对基层不规范的做法,限期整改。在指导、督办中发现好的典型,予以大力推广。各区残联相互参观学习,取长补短。通过指导、督办,各区的创建工作都是你追我赶,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力求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康复经费保障到位。各区财政按照辖区覆盖人口每人不少于0.3元的标准,预算残疾人康复经费,在此基础上各区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专项资金,全市共投入经费200多万元,为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康复服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根据各个时期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需要,按照专项一事一报,特事特办的原则,增拨专项经费。各街道、社区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经费支撑。二是康复技术指导到位。由市残联康复办公室牵头,协调各辖区内卫生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成立了视力、听力语言、肢体、精神、智力残疾康复五大技术指导中心和辅助器具服务站,各类中心(站)充分发挥技术示范、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都设置了残疾人康复室。积极为残疾人开展康复医疗训练服务。三是康复协调员配备到位。全市xxx个社区通过招聘,配备了政治思想素质好,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热爱残疾人

工作,有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康复协调员。对一经录用的康复协调员,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康复协调员的补贴经费由市、区两级残联共同承担。四是康复需求服务到位。面对残疾人康复的巨大需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残疾人提供就地、就近的康复服务。黄石港区在各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和精神病防治监护小组,设立了家庭病床,在医院提出了“一免三优惠”的服务措施,对卧床不起、家庭困难的残疾人,社区免费将服务电铃安放在床边,只要有难事,一按电铃就有社区干部或志愿者前来帮助。xxx区对辖区贫困精神病人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咨询费,对医疗费予以优惠10%-15%。xxx区从三个专项服务着手,实施优质服务,效果良好,社区残疾人对康复工作满意度达98%以上。xx区针对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时给予救助。家住xxx街道办事处xxx社区的精神病患者xxx是精神病人,在开展康复需求调查中了解到他弟弟也患了精神病,其父身体虚弱,长年吃药,一家人生活来源完全依赖其母,社区将这一情况上报后,及时为他们办理了免费服药救助卡。

三、突出创建工作特色,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做到“四个结合”。

我们围绕创建工作目标,结合当地残疾人工作实际,突出创建特色,将创建活动与整个残联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社区康复创建工作的开展,使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特色服务。一是将创建活动与各项业务相结合。我们根据残疾人在医疗康复、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康复服务、就业培训、生活保障、法律援助等转介服务,将康复服务延伸到残疾人工作的各个方面。二是将创建活动与重点康复项目相结合。我们将白内障复明、盲人定向行走、假肢装配、精神病防治等重点康复项目与创建活动相结合。近年来,在市城区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城区创建活动,对社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发现一例,免费手术一例。xxx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依托辖区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为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送医送药。xxx区、xxx区结合社区康复的创建工作,积极做好盲人定向行走培训,通过专业老师授课,指导盲人、盲人亲友、社区康复协调员掌握定向行走基本要领,盲人及其亲友受益匪浅。为满足盲人的心理需求,xxx开展盲人“看”电影活动,先后为盲人放电影五部,深受广大盲人的好评。三是将创建活动与扶残助残相结合。我们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等节日,广泛宣传各项创建活动。通过《xx日报》、《xx晚报》、xx残联网站,大力宣传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先进事迹。同时,还利用街道、社区宣传阵地、制作宣传橱窗、创办黑板报、张贴宣传标语,举办知识讲座,印制康复宣传册,较好地普及了残疾人康复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将创建活动与工作奖惩相结合。我们将社区康复的创建工作纳入全年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对每一项具体指标进行量化,实行统一检查、统一评比、统一奖惩。去年市残联共拿出xx万元对各县(市)区进行了以奖代补,有力促进全市社区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完善创建工作制度,规范创建运作模式,做到“四个建立”。

为了促进我市社区康复创建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完善社区康复各项工作流程,规范社区康复的创建行为,在工作管理上我们努力做到“四个建立”。一是建立完善康复需求的调查机制。社区康复协调员、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员多次入户走访,进行调查摸底,详细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时填写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建立每人一档,因人而异的康复服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实行各类残疾的分类管理机制。通过康复需求调查,对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了分类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和医疗服务,并分别填好《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档案》、《精神病防治康复记录手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三是建立康复效果的评估机制。各区残联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筹建集康复、训练、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康复室(站),配备康复训练器材,按照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分别建档立卡,组织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残疾人的康复训练由专业医生或康复协调员指导,制定训练计划,康复训练效果由医生进行评估并记录归档,将康复评估结果指导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四是建立各类康复人员的培训机制。努力抓好康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围绕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以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为重点内容,采取逐级培训的方法,加大对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康复指导员的业务素质,力争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热心服务、乐于奉献的社区康复工作队伍。

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省残联的要求、广大残疾人的愿望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在省残联正确指导下,积极探索社区康复的新思路,为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为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步迈进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集美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

集美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残工委秘书处《关于确定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候选名单的通知》(残社康[2009]1号)和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残联《关于下发<福建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残联康复[2009]98号)等文件精神,在2007年成功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基础上,我区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为推动该工作扎实开展,持续深入,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社区为工作平台,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和挖掘社会资源,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着力构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残疾人基层康复服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确保我区2010年完成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示范任务。

二、任务目标

2009年至2010年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活动,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组织管理、经费设施、服务内容、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达标;

二是推动“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工作,确保政府组织领导无 障碍、病源筛查无障碍、患者对白内障认知无障碍、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无障碍、患者接受手术费用无障碍、白内障治疗自然工作机制运行无障碍;保证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复明一例。

三是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保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全面达到国家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三、基本原则

(一)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各类残疾人基本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需求迫切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切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大力推行社区和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实际开展康复工作。不断拓展康复领域,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康复服务内容

(一)残疾筛查、诊断:社区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二)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指导 站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详细的康复训练档案。同时,各社区康复协调员也要为社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三)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和其他康复活动;指导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组织社区内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

(四)康复知识普及: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卫生、教育、心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五)转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转介到上级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协调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妇联、团委、集美公安分局等部门和各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指导并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 解决相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进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残联。办公室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实施康复训练,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服务及康复工作的统计和检查。

成立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发挥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基层指导、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供应服务和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

各镇、街也要相应成立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工作领导机构,并组织社区(村)居委会抓好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区委宣传部:大力宣传集美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和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宣传我区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施工作;开辟专栏,跟踪采访,及时宣传。

区卫生局:把残疾人社区康复融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局,统一规划安排,统一布点建设;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工作职责,做到平台共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必须建立残疾人康复室,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要组建社区康复员队伍,开展社区康复员业务培训,入户开展残疾筛查(残疾人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辖区常住人口总数的2%)和功能评定,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开展康复转介服务。做到有专职康复医生,有场所,有设备,康复职责上墙,康复服务项目上墙;对幼儿及学前儿童进行疑似残疾筛查。区民政局:将康复训练与服务纳入社区服务工作内容之中,在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和社会福利机构开辟场所,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为贫困康复对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补助;组织志愿者参加康复助残;利用社区服务热线开展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协助抓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工作。

区发改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及政府工作计划。

区文体旅游局: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开展残疾人文艺活动。区教育局:组织在校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探索寓康复训练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发挥特殊教育的资源优势,参与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人员的培训、知识普及和家长教育的工作。

区财政局: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给予经费保障。按照户籍人口每人每年2元安排康复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服务、康复救助、辅助器具适配和残疾预防等康复内容的开展实施。按照户籍人口每人每年0.8元安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及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残疾人康复经费和社区康复工作经费要确保及时到位,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康复经费专款专用。

区建设局:负责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对盲道检查与维护。团区委:发展助残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区计生局:对育龄和怀孕妇女进行科学预防残疾知识的宣传。区妇联:积极参与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组织妇 女参加康复助残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残疾儿童家长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

区公安部门:要了解掌握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情况,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治疗、康复工作,协助民政部门落实监护、扶助工作,对肇事精神病患者依法送到定点医院强制治疗。

区残联:负责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工作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组织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推广使用“十一五”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全国统一用表、康复训练档案与评估标准;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工作队伍;进行知识普及和社会宣传;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信息咨询;组织督导检查;统计上报任务完成情况;指导残联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基层康复站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抓好典型,推广经验。

镇、街:要确保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工作制度和会议记录。组织辖区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残疾类别和康复需求等情况。依托现有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康复站,对外挂牌,做到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康复知识读物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镇、街残联对城乡社区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指导,掌握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填报“康复服务汇总表”。

社区(村)居委会:社区(村)居委会配备康复协调员或由社区残疾人联络员担任康复协调员。康复协调员应发挥在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协调作用,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动态掌握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情况,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协调组织社区内有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 务和相应的支持。做到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工作记录。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教育动员,要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到本社区残疾人总数的50%以上并备有“康复需求登记表”,要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50%以上得到训练服务。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站点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康复知识读物和“康复服务记录表”。

(三)添置装备,完善康复训练设施

一是在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站内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配备不少于10件的康复训练器材;设有专柜,配有康复普及知识读物、VCD康复训练光盘;建立康复服务工作制度,实行优惠的医疗、康复政策;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掌握辖区残疾人情况及康复需求情况,向辖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认真填写康复服务记录,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及健康查体档案,要求康复训练与服务建档率达到95%。2009年完成全区6个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设置,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按每站10万元统筹列支。

二是在社区建立社区康复服务室。在区创建办和区卫生局、残联的指导下,各相关社区(村)居委会协调本社区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安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建立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服务室。2009年全区要有80%的社区(村)居委会完成社区康复服务室建设,社区康复服务室建设所需经费由区、镇(街)财政按每室3万元统筹列支。社区康复服务室配备经济实用且便于社区使用和家庭租赁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康复知识普及读物。

(四)建立机制,提高康复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康复工作队伍,实行社区康复工作人员聘用制。区、镇(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建立残疾人康复室,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确定1名医生(从事医学康复),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各社区(村)居委会确定1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长效服务机制。

二是制定康复人员培训计划,设立培训基地,建立培训制度。对康复工作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实行上岗培训,确保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对社区医务人员及村卫生人员(社区康复员)开展残疾人康复技术业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小时;加强社区康复协调员及残疾人联络员康复服务业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小时,以不断提高为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

1、康复工作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区残疾人康复办公室负责对全区康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康复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基础康复训练常识;残疾人康复需求确定、康复服务内容、康复服务记录填写和评估方法;康复器具使用及咨询转介服务等。所有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记录必须建档,形成台帐。

2、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把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相关内容纳入培训计划之中。培训内容为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所必需的功能评定、计划制定、器具应用、档案建立的方法和技术,为残疾人康复提供康复服务和指导。

对街道(镇)的社区(村)康复医生、精神病防治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肢体、智力残疾儿童、脑瘫残疾儿童、精神病人等康复对象的确定,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评估,训练技能的掌握,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的使用以及训练器具应用等知识,使其成为康复技术业务骨干。对社区康复协调员,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传授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和评估的方法及如何规范填写表卡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3、残疾人亲友、助残志愿者的业务培训。残疾人亲友是不可忽观的支持力量,康复助残志愿者是康复员队伍有效的补充力量,但必须经过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康复成效。培训内容为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的家庭护理、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训练器具的应用等。

三是对社区康复服务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严格社区康复机构、康复人员、服务项目与技术、康复内容的资格准入和审批登记制度。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在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保障康复服务有序、流程规范、服务优良,确保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5%。建立使用统一的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康复服务记录、康复训练等档案,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0%。社区康复工作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按计划、按制度进行督导,每季度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使辖区残疾人在社区康复工作中受益,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六、实施步骤

(一)工作部署与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0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动员、部署我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相关工作。要利用各种形式,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的目标,对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的意义、内容及方法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积极参加的社会康复氛围。通过区电视台、《集美报》及其它新闻媒介,运用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造势,积极营造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与自查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6月)在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补缺补漏,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及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全面创建活动。2010年1—3月,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各项创建工作进行自查,按《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以及《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验收方案》进行自下而上的自查自评。区创建办要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补缺补漏,准备迎接福建省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省残联组织的检查验收。

(三)迎接省康复办、省残联的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6月—2010年9月)

2010年第三季度接受省残疾人康复示范县(市、区)活动领导小组对我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的检查验收。区创建办要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缺补漏,准备迎接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组织的检查验收。

(四)迎接国务院残工委秘书处、全国残疾人康复办验收阶段(2010年第四季度)

全面完成所有创建工作,提出验收申请,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检查验收。

第四篇: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

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

一、组织管理

1、政府重视,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及政府工作计划,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

2、制定优惠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扶助贫困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

3、在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领导下,成立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社区康复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督导检查工作。

4、街道办事处设专人分管残疾人康复工作,负责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指导社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5、社区居委会配备社区康复协调员1名,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协调组织社区有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应的支持。

二、经费设施

6、按照辖区覆盖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0.30元安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社区康复站建设及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

7、成立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发挥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基层指导、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作用。

8、社区卫生机构普遍设置残疾人康复室,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

9、社区居委会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安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建立面积不少于30㎡社区康复站,配备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和辅助用具、康复普及读物。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娱疗、工疗和心理疏导等康复活动,提供日间照料、转介等康复服务。

三、服务内容

10、残疾筛查、诊断:社区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残疾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11、建立康复服务档案:社区康复协调员或由社区居委会指定专人,为社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12、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在社区服务卫生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和其它康复活动;指导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组织社区内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

13、康复知识普及: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卫生、教育、心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14、转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协调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四、人员培训

15、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培训制度,评估培训效果,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前应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16、基层康复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由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承担。培训内容包括: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康复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原则、工作内容、管理方法、工作流程、残疾与康复基本知识等,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17、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由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分别承担。培训内容包括:康复需求调查、残疾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实用康复训练技术、训练效果评估及训练器具应用等,培训每年不少于6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五、质量控制

18、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单位,康复室设置率达到80%;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社区康复协调员配备率达到80%,培训合格率达到95%。

19、残疾人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60%。20、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0%。

21、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

第五篇:集美区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

集美区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2]41号),进一步加强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保障残疾人康复权利,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按照民政部、卫生部、中残联《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通知》(残联发[2005]33号)和福建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残联《关于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培育活动的通知》(闽残联康复[2006]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区为载体,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探索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扩大康复受益面,率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任务目标

2007年至2008年开展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实现以下目标:

1、探索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协同推进的康复服务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

2、充分发挥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以专业机 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3、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机结合,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便利和优惠的医疗、康复服务。

4、使示范区成为推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工作的典型,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三、基本原则

1、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各类残疾人基本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需求迫切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切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3、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大力推行社区和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实际开展康复工作。不断拓展康复领域,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集美区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 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妇联、团委、集美公安分局等部门和各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残联。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指导并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各镇、街也要相应成立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机构。

(二)明确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区卫生部门: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计划;通过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六位一体”提供直接服务;与全科医生培训密切结合,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康复知识和康复技术水平;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康复知识;抓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工作,开展残疾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抓好残疾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建立并实行残疾儿童发生报告制度;成立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参与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将残疾人的残疾状况、康复需求等情况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医治;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 合理用药。

社区康复员负责在社区卫生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和其它康复活动;协助聋儿家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组织盲人做定向行走训练。

区民政部门:将康复训练与服务纳入社区服务工作内容之中,在社区服务中心(站)和社会福利机构开辟场所,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为贫困康复对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补助;组织志愿者参加康复助残;利用社区服务热线开展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协助抓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工作。

区教育部门:组织在校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探索寓康复训练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发挥特殊教育的资源优势,参与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人员的培训、知识普及和家长教育的工作。

区财政部门: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给予经费保障。按照辖区覆盖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0.3元的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康复经费专款专用。

区妇联:积极参与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组织妇女参加康复助残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残疾儿童家长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

区公安部门:要了解掌握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情况,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治疗、康复工作,协助民政部门落实监护、扶助工作,对 肇事精神病患者依法送到定点医院强制治疗。

区残联:负责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工作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组织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推广使用“十一五”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全国统一用表、康复训练档案与评估标准;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工作队伍;进行知识普及和社会宣传;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信息咨询;组织督导检查;统计上报任务完成情况;指导残联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基层康复站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抓好典型,推广经验。

镇、街:要确保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工作制度和会议记录。组织辖区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残疾类别和康复需求等情况。依托现有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康复站,对外挂牌,做到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康复知识读物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镇、街残联对城乡社区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指导,掌握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填报“康复服务汇总表”。

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到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工作记录。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教育动员,要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到本社区残疾人总数的50%以上并备有“康复需求登记表”,要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50%以上得到训练服务。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站点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康复知识读物和“康复服务记录表”。

(三)添置装备,完善康复训练设施 一是在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站内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配备不少于10件的康复训练器材;设有专柜,配有康复普及知识读物、VCD康复训练光盘;建立康复服务工作制度,实行优惠的医疗、康复政策;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掌握辖区残疾人情况及康复需求情况,向辖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认真填写康复服务记录,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及健康查体档案,要求康复训练与服务建档率达到95%。两年内完成集美、侨英、杏林、杏滨四个街道和灌口、后溪两个镇的康复指导站的基本建设,所需建设经费由区财政按每站10万元统筹列支。

二是在社区建立社区康复服务室。在区、镇(街)两级卫生、残联部门的指导下,各相关社区居委会协调本社区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安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建立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服务室。两年内完成6个示范社区康复服务室基本建设,所需建设经费由区、镇(街)财政按每室3万元统筹列支。社区康复服务室配备经济实用且便于社区使用和家庭租赁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康复知识普及读物。

(四)建立机制,提高康复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康复工作队伍,实行社区康复工作人员聘用制。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确定1名医生,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各社区居委会确定一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长效服务机制。

二是制定康复人员培训计划,设立培训基地,建立培训制度。对康复工作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实行上岗培训,确保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康复管理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每年应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技术专业人员每年应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专业技术培训,以不断提高为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

三是对社区康复服务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严格社区康复机构、康复人员、服务项目与技术、康复内容的资格准入和审批登记制度。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在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保障康复服务有序、流程规范、服务优良,确保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90%。建立使用统一的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康复服务记录、康复训练等档案。社区康复工作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按计划、按制度进行督导,每季度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使辖区残疾人在社区康复工作中受益,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五、康复服务内容

1、残疾筛查、诊断:社区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2、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指导 站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详细的康复训练档案。同时,各社区康复协调员也要为社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3、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和其他康复活动;指导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组织社区内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

4、康复知识普及: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卫生、教育、心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转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转介到上级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协调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7年7月—2007年9月)

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动员、部署我区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 康复示范区相关工作。通过区有线台、《集美报》及其它新闻媒介,运用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造势,积极营造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0月)向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培育活动领导小组进行创建申报,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及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全面创建活动。

(三)考核验收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底)

2008年10月,按《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以及《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验收方案》进行自下而上的自查自评,总结上报全区创建工作。并逐级申请对我区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2008年第四季度,向省民政厅、卫生厅、省残联申报检查验收工作,并做好迎接检查各项工作。

下载XX区残联2010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区残联2010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区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验收工作方案[本站推荐]

    XX区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验收工作方案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是区政府2010年重点工作之 一。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创建工作正按方案在进行之中。......

    天山建材社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天山建材社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示范区工作计划根据国家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标准》的相关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

    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康复理念。社区康复亦称“基层康复”,是以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镇为基地,对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任务是依靠社区本身的人力资......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社区2010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残联:※※※社区2010年康复工作继续以《※※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推进社区残疾人......

    大浦沟社区创建自治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范文合集

    大浦沟社区创建自治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沙依巴克区残联文件和西山片区管委会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大浦沟社区残疾人康复工......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汇报材料(合集5篇)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汇报材料街道办事处地处南川区中心地带,下辖 12村(居)委 ,人口45851 人,面积 76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残疾人2313名,残疾人比例 5 %,其中视力残疾 39......

    残疾人社区康复

    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范文网时间:2010-06-18 11:3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440次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康复理念。社区康复亦称......

    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县人民政府 **县位居浙江省中**,东临**,南连**,西接**,北靠**,总面积平方公里,分16个乡镇,2个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