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庄子两则中考题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中学殷艳彬
《庄子》故事两则
课内文段
1.慈溪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
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庄子是《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3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庄子来,欲代子相②于是鸱得腐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9.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
1.慈溪市
(一)(9分)
16.道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沉鱼落雁相濡以沫 等)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格l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7.(1)做宰相(2)在这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格l分。
18.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意思对即可。
19.志向高洁功名利禄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意思对即可。
2.深圳市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 1
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1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0.《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形象与《<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形象的不同点。(3分)
81舍生取义
92鱼,是我喜爱(想要)的;熊掌,也是我喜爱(想要)的。这两样东西
不能同时得到,我愿意舍弃鱼而得到熊掌。(得分要点:整句翻译准确流
畅得满分,其中“所欲”、“得兼”的准确翻译各占0.5分)
103孟子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避世。答到“积极”、“消极”或“入世”、“避世”的意思,均可得满分;答到孟子“重义轻生”,庄子“不贪图富贵,幽默
风趣”等也可给满分。
3.嘉兴市
(二)惠子相粱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
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2)欲代子相(3)非梧桐不止(4)于是鸱得腐鼠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18.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2分)
19.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分别比作什么?(2分)
(二)(11分)
16.(1)有人(2)想(3)栖息(4)在这时
17.惠子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18.冷笑(或嗤笑、愤怒、鄙夷)(意思符合即可)。
19.鹓?比喻庄子(或志向高洁之人),?比喻惠子(或贪求名利之人)。
4.台州市
(二)(12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 ....
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 ....
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
A.公与之乘B.杀之以应陈涉C.何陋之有D.择其善者而从之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
答:
19.A评分标准:3分。
20.C评分标准:3分。
2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评分标准: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
22.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
知态度。
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
评分标准:3分。指出欣赏对象,1分。说明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课外相关文段
广东省茂名市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任务11-13题。(12分)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百川灌河(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4)而轻伯夷之义者..
12.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2分)
11.(1)注入(2)面向;朝向(3)旋转;掉转(4)认为„„轻12.(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1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衢州市
(三)(10分)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
②具茨:山名。
③奚:何,什么
2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B.问涂焉(通“途”,路)..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2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5.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2分)
26.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害群之马(10分)
23. A(2分)
24.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3分)
25.比喻危害集体的人。(2分)
26.示例: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3分,言之有理,表达流畅即可给分)漳州市
比较阅读【甲】【 乙】 两个文段,完成第9 一13 题。(17 分)
【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 庄于· 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 庄子· 徐无鬼》
【注释】(1)大隗(wěi)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3)涂:同“途”,路。(4)辞:谢绝。(5)奚:何,什么。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秋水时至(2)河伯始旋其面目..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4)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1)河伯始旋其面目(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
B、(1)望洋向若而叹曰(2)若知具茨之山乎 ..
C、(1)河伯欣然自喜(2)曰:“然。” ..
D、(1)于是焉(2)是进亦忧,退亦忧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12、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13 .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答案:9、(1)按时(2)穷尽,尽(3)拜见,拜访(4)正好,恰好、D11、(1)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2)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12.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他们都善于反思。
13.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第二篇:孟子两章中考题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臵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过,……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0.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3分)21.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3分)22.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
23.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3分)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四、(2006年沈阳市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死于安乐。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分)1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1)举:(2)任 : ..12.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15.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五、(2004年贵阳实验区试题)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8—21题。(10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8.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①故: ②是: ..19.用现代汉语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20.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3分)21.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3分)【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六、(2004年四川遂宁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 1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4分)
十一、(2003年重庆中考试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而后喻 ..B.国恒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2分)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
十二、(2004年天津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14分)
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
16.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17.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2分)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 18.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成语。(4分)(如每词能写三个以上,另加1分)①多助之至: .②失道者寡助: .19.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死于安乐也。1.《孟子》是 家的经典之一。你还知道该学派的哪些经典?请再举三部: 2.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 3.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5.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十四、(2005年苏州中考模拟练习)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必胜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和()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5.“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6.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一、18.(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
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 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
20.(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共2分)
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2分)(共4分)
二、8.A 9.D 10.C 11.(1)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3)(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关键词语译漏译错一处扣1分)
三、20.治理国家(1分,意思对即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2分,意思对即可)21.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3分,意思对即可)2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23.A D(共3分,每项1.5分)!
四、10.《孟子•告子下》或《孟子》 11.(1)被选拔(2)责任,使命 12.D 13.(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译亦可)14.(举例)论述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磨炼的观点。15.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五、18.①所以 ②这种(每个1分)19.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20.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每点1分)21.略(不论考生就一点来谈或两点结合起来谈,不论考生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六、11.C 12.B 13.B 14.C 15.D
七、5.①同“弼”,辅佐 ②边境 6.①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②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防患于未然 卒章显志
八、5.①zēng ②bì 6.A B 7.人恒过,然后能改。8.生于忧患 9.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九、12.①通“横”,梗塞,不顺;②明白,了解;③发扬光大。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侍卫之臣 忠志之士 开张圣听(或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十、20.①池:护城河。②委:放弃。③有:或,要么。21.B 2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3.①(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②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24.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十一、11.B(3分)12.(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13.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本题2分,每空1分)14.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本题4分,超过20字扣1分)
十二、16.(2分)C 17.(2分)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18.(4分)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等;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等。19.(3分)D 20.(3分)让老百姓定居不能靠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每句1分)
十三、1.儒 《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增加”或“增”。3.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4.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5.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十四、1.(1)兵器(2)限制(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6.得道 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第三篇:精选2013中考题133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改革和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细化学校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规范,确保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优质化;全面落实德育首位原则,健全队伍、优化机制、全员参加、全程管理;要特别关注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家庭有变故的学生的进步;要研究制定关于教学、实验、综合实践、学习管理的过程规范和评价方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6.完善教研、科研机制,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村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科研机制。一是各中小学校要突出校本教研,因校制宜制定严格的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教研室、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二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全力支持教师进行课程研究和教育创新行为,引导教师为教学而“研”,为提高而“究”。三是各级教研部门要做好组织、指导、管理、培训教师的工作,增强教研人员的服务意识,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教研人员能够经常深入农村教学第一线,开展专题研究。
7.强化教师队伍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继续开展全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开展“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万名乡镇初中骨干教师本科学历提升计划”、“农村贫困地区中学教师专科接本科对接培训计划”,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继续实施“1123”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及开展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培养,并开展专业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8.加强督导评估,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进步各地要建立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跟踪督导机制,强化对学校工作过程管理,及时解决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29、卤素的无氧酸一定都是强酸?不一定,氢氟酸却为弱酸?
30、卤素单质和铁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不一定:I2与铁反应只生成FeI2?
31、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不一定:NaHS、NaHCO3是酸式盐,但它的水溶液显碱性,NaH2PO4、NaHSO4溶液显酸性?
32、一般地说,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面的金属一定能从酸中置换出氢?不一定: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则不能置换出氢,如Mg与HNO3或浓H2SO4反应都不放出氢气,因为氢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浓硫酸或浓HNO3能使铁?铝钝化?
33、酸与酸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强氧化性的酸(如浓H2SO4)与强还原性的酸(如氢硫酸)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H2S+H2SO4(浓)=SO2↑+S↓+2H2O
34、碱与碱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具有两性的Al(OH)3与NaOH溶液可以发生反应?
35、H++OH-=H2O能表示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一定:氢氧化钡和硫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酸式盐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可以写成以上离子反应方程式,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应。
36、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一定: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钠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
37、阴离子一定只具有还原性?不一定:Na2O2中的过氧根离子、Cl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3-,MnO4-,ClO4-等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具有氧化性?
38、阳离子不一定只具有氧化性?Fe2+就具有还原性。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较稀的H2SO4。
39、盐与碱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不一定:酸式盐与碱反应一般生成正盐和水?如:NaHCO3+NaOH=Na2CO3↓+H2O 40、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分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分子?Ne与HF符合上述要求,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分子?
41、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一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一定:铁跟三氯化铁溶液,铜跟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为: 2FeCl3+Fe=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
42、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都一定要写成离子的形式?不一定:CaCO3,BaSO3为难溶强电解质,但在离子方程式中仍写成分子的形式
4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不一定:要看离子浓度大小?
44、N2(气)+3H2(气)=2NH3(气)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此气体不参加反应),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必然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一定:体积不变时,平衡不移动,体积可变时,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大的方向(逆)移动?
45、单质气体一定都是由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一定: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
46、醇类经缓慢氧化一定生成醛?不一定:醛还可以继续被氧化成酸?
47、醇一定能氧化成醛?不一定:羟基不在碳链端点的醇,则不能氧化成醛,更不能氧化成酸?
48、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乙烯?乙炔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但不是同系物?
49、凡是叫“酸”的都一定是酸类物质?不一定:石炭酸叫“酸”,但它不属于有机酸类,而属于酚类?
50、一般弱酸盐,除它们的钾?钠?铵盐外都一定不溶于水?不一定:有机物醋酸盐一般都溶于水?
51、如果烃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一定是同一种烃?不一定:乙炔和苯不是同一种烃?
52、凡是具有固定组成的有机物都一定是分子晶体?非电解质?不一定:比如乙酸钠是离子晶体?
53、电离时只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指示剂变色?不一定:水?苯酚都符合上述要求,但它们都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54、离子的核外都一定有电子?不一定:H+的核外没有电子?
55、在电化腐蚀时,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定先遭受到腐蚀?不一定:也有例外,如铝铁合金,往往是铁先遭受腐蚀,这是因为铝表面有Al2O3簿膜起了保护作用的结果。
56、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与一般酸溶液(SiO2能溶于氢氟酸),但能与碱反应。
57、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或足量盐酸反应,均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58、与氢气加成的:苯环结构(1:3)、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酸、酯中的碳氧双键不与氢气加成。
59、能与NaOH反应的:—COOH、、、-X。60、能与NaHCO3反应的:—COOH 61、能与Na反应的:—COOH、、-OH 62、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6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64、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①.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②.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③.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④.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⑤.含醛基的化合物
(二)无机
①.-2价硫(H2S及硫化物);
②.+4价硫(SO2、H2SO3及亚硫酸盐); ③.+2价铁:
6FeSO4+3Br2=2Fe2(SO4)3+2FeBr3 6FeCl2+3Br2=4FeCl3+2FeBr3 变色 2FeI2+3Br2=2FeBr3+2I2 ④.Zn、Mg等单质 如Mg+Br2H2O===MgBr2(此外,其中亦有Mg与H+、Mg与HBrO的反应)⑤.-1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⑥.NaOH等强碱:Br2+2OH?==Br?+BrO?+H2O ⑦.AgNO3 6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①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②苯的同系物;
③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④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⑤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⑥煤产品(煤焦油);
⑦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①-2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②+4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③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价)66、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①.CH:C2H2和C6H6 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67、n+1个碳原子的一元醇与n个碳原子的一元酸相对分子量相同。
68、有机推断题中常用的反应条件:①光照,烷烃卤代,产物可能有多种;②浓硝酸浓硫酸加热,芳烃硝化;③NaOH水溶液加热,卤代烃或酯水解;④NaOH醇溶液,卤代烃消去成烯;⑤NaHCO3有气体,一定含羧基;⑥新制Cu(OH)2或银氨溶液,醛氧化成酸;⑦铜或银/O2加热,一定是醇氧化;⑧浓硫酸加热,可能是醇消去成烯或酸醇酯化反应;⑨稀硫酸,可能是强酸制弱酸或酯水解反应;⑩浓溴水,可能含有酚羟基。
69、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70、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71、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72、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5种 73、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74、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75、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76、有机物不一定易燃烧。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77、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78、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新戊烷是例外,沸点 9.5℃,气体。
79、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0、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81、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82、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误认为醇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甲醇和邻碳无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83、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苯酚是酚类。
84、误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85、误认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酚类也能形成对应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对于醇而言,酚成酯较困难,通常是与羧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酯。86、误认为饱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当羟基与叔碳连接时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87、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乙烷与甲醛、丙醇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结构不同,却不是同分异构体。
88、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结构不同,这样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乙醇和甲酸。
89、误认为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乙烯与环丙烷。
六、化学实验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第四篇:中考题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
《陋室铭中对陋室环境描写的语句是:“__________”
《陋室铭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莲花以“_____________”的特点,被人们看做是“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象征。
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杜甫的“___________”都是表达了他们的雄心壮志,常被今人用来激励自己。
“__________”在官吏凶恶与老妪悲苦的鲜明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对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石壕吏》)《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在战争年代里,人们往往企盼着一封来自远方亲人的书信,借以得知亲人平安的信息。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呀!(《春望》)郦道元概括三峡春冬之景,抒发喜爱之情的句子是:
古诗之中精彩的比喻句很多,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是如何描写月下之景的?
“_______”表达了刘禹锡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陋室铭》)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同社会中提倡的“”都是博爱精神的体现,可谓异曲同工。
《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
《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游子对故乡思念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要按照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三峡》中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中揭示老妇人内心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中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在《春望》中因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而忧愁并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传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中用以比喻表现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中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记承天寺夜游》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哲理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渡荆门送别》中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即:
“________________”
《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仪态端正令人敬重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陶渊明是这样描写桃花源的自然风光的:“。”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句子是:“______”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高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诗人陈与义登上岳阳楼,美景并未给他带来喜悦,反而惹恨添仇,勾起来了他满腹的家国之恨,诗中最能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在《大道之行也》中具体陈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
《三峡》中直接写山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三峡》侧面(间接)写上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间接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
《大道之行也》中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中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___”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的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中郦道元概括三峡春冬之景,抒发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中语意双关,表现诗人无限悲恨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庄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下小编为你收集了庄子两章原文及翻译,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原文
1、《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唔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译文
1、《惠子相梁》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前往去见他。有的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的位置的。”于是惠子感到惊恐,在国中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往见他,说:“南方有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这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竹子不吃,不是甘泉不喝。在这是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鹓鶵飞过,抬头看着他说:‘吓(发怒的声音)’现在你想用你魏国的宰相之位来吓我吗?”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游出水面悠然自得,这是鱼的乐趣。”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乐趣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乐趣’的话,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乐趣还来问我,我是在桥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