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水—庄子 [节选]
秋水—庄子 [节选]
【作者】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蒙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3),两涘(si4,岸)渚(zhu3,小岛)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认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到达)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5),望洋(仰视的样子)向若而叹曰(6):“野语(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没人比得上自己,宾语前置)’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7),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8),吾非至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吾长见笑于(被„„耻笑)大方之家(9)。”
【译文】
秋水随着时令到来,千百条川流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之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的尽处。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已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门下,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讥笑于大方之家了。”
【注 释】
(1)时:按时令。(2)灌:奔注。河:黄河。(3)泾: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
(4)不辩:分不清。(5)旋:转,改变。(6)望洋:茫然抬头的样子。(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节义高尚之士。(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简析】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学问是无止境的,在客观上:因为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本文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认知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只能顺物自化,返归无为,这当然又是消极的了。
第二篇: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
【译文】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
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像一个在海滩上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这种谦虚的胸怀,不正是牛顿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础吗?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认识自身的有限,更加谦虚、勤奋地学习,尤为重要。进入了大学,并不代表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才造就未来,社会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会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坚持,每日的进步,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个自满的人,是不会知礼,知义的。懂的自谦,才会明白礼义廉耻。满招损,谦受益。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止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万水之源,之归宿,虽然万川归之,并不见海水溢出,虽然尾闾不断倾泻,也不见海水干涸,四季或旱涝的变化也对大海没有影响,为什么如此?很简单,因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这里也许要问:刚说了河伯自满,海神怎么又重蹈覆辙,在这里自吹自擂?借用包老三之言曰:非也非也。因为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紧跟着的一句话表明海神有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这样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罍空之在大泽乎?中国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罍空”,小酒杯那么大一点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间简直太渺小了。大海如此谦虚,我们更不可骄傲。现代科学所认识的东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只能称为管窥蠡测。
可见,<秋水篇>沿着河→海→天地最后一直到达道的境界的思路将我们引入一个越来越广阔、越来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读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载之下,吾心通于庄子之心,乃至通于无量众生之心,通于宇宙万事万物,可得大自在矣。
第三篇:庄子秋水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一)
《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至于北海……望洋向若叹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今天更应提倡。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态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虚心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和谐社会。
庄子秋水读后感(二)
秋水读后感庄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写得出色,善于用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着,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河伯少见多怪,知识浅薄。后来,看到了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知识浅陋。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庄子秋水读后感(三)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第四篇:《庄子 秋水》教案
《庄子 秋水》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学习对比的方法。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重点 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3、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一、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
三、庄子的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李白、贾谊、陶渊明等
2、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附:《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3、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旷达超迈,看得很淡
今天我们便来学习庄子关于相对论的文章。
四、正文赏析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是如何论述的呢?
第一番问答:写景,黄河秋涨图-----河伯沾沾自喜-------自惭形秽------河伯开导,小大之辩,相对的(五帝:黄帝、颛顼(专旭)、帝喾(酷)、尧、舜)(三王:大禹、商汤、周武王)(把自己看得太大)
怎样层层推进?
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海若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碧、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从这方面看来,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自满)进行嘲笑。
第二番问答:河伯陷入小不如大的新成见,海若从量、时、分、终始四个方面,说明小与大各有其不可穷尽的复杂性,小大都是相对的,其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小也许还有更小,大也许还有更大的事,所以不要看得太重,因此得出“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旷达超迈的人生哲学。
小与大根本无法具体界定,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认为小不如大是不对的。因为都是人为进行界定的。(大小,贵贱等全是人为界定的,对宇宙来说是没有分别的)
五、小结: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观点么?
明确: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六、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1、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
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棗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可以说,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
2、逐层推进
3、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
秋水翻译: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及时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灌注黄河。水流汹涌河面这样宽大,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分辨不清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得,认为天下 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海边。朝东面一望,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他才改变了自己得意的脸色,望着海洋对着海神叹息道:“俗话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不少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曾听到有人认为孔子懂得的知识少,伯夷的节义不值得看重,起初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了您的水流浩瀚难以穷尽才明白,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家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有见识的人所耻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谈论大海的事,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同它谈论冰的事,因为受到时间季节局限。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同他们谈论大道理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教育的束缚。现在你从河中出来看到了大海,才明白你自己的浅陋。这时才可以同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河流都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但不会漫溢;海水从尾闾泄流出去,虽不断地永无停止地流但流不完。春天、秋天都不会有变化,无论洪水、大旱也不会有感觉。这大海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量器计算。但是我未曾因此自满,自以为从天地那里接受形体并汲取阴阳二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林在大山上一样;只存在被人小看的念头,又怎么会自满?//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不是像蚁穴在巨大的冰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在大粮仓里一样吗?号称物类的数量说它有万类,人类只是占其中之一。人类聚集于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到达的地方,个人占其中的一员罢了。把这—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一根毫毛存在于一匹马身上吗?//凡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罢了。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取得名声,孔子谈论以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对河水暴涨的自夸一样吗?”
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
海神回答:“不可以。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
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
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
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与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
第五篇:庄子《秋水》教案(范文)
庄子的《秋水》P225
一、庄子及其思想
参见教材P225注解①。
庄子,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家贫,但鄙弃功名利禄。其基本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的思想既有唯物的一面,又有唯心的一面;既有批判现实的一面,又有逃避现实的一面。
庄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文学价值最高的。正如教材的“评析”(P226首句)所言:“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写得最生动、最奇瑰、最浪漫,是诸子散文创作的颠峰之一。”
他文章的特点是:善用寓言说理,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言谈机敏,思想深邃,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二、庄子的著作
即《庄子》。今存郭象注本33篇,其中内篇7,一般认为是庄子自著,而外篇
15、杂篇11被认为可能出自其门人后学之手。
尽管外篇、杂篇的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如:政治上不仅主张绝对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的)。这些分歧或曰矛盾,表明了庄周之后,庄周学派也在发展、分化。反映了从战国中至秦汉间的社会变革及各种学派间的相互渗透。但只要不违背《天下》篇所表述的庄周观点,都应归属于同一体系。因此可以说,《庄子》是以庄周思想为主体,从战国中至秦汉间庄周学派的总集。它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从全书的基本倾向看来,完全体现了在野派的政治态度,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仇恨,尤其在哲学领域里,广泛而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见解,完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它那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性的寓言,辛辣的讽刺笔调,生动逼真的描绘,灵活多样的句式,丰富的词汇,在中国古代的散文史上,是很少能够与之伦比的。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复杂的。知识分子几乎都爱读它,连封建帝王也很重视它。唐天宝元年,还诏号庄周为南华真人,《庄子》为《南华真经》。或取其无为寡欲,保命养生;或取其不满现实,鄙弃功名,或学其悲观厌世,自我超脱,自我陶醉。
从现存的晋人郭象《庄子注》算起,评注《庄子》的数以百计。有的说《庄子》与法家同源,有的把《庄子》与儒家合流,有的说《庄子》等同佛家,有的以阴阳家、神仙家的观点去解说《庄子》。虽然各有所见,但总未能揭示出《庄子》的实质,近几十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开展了对《庄子》新的研究和评价,而且对《庄子》进行了多种注释,出现了大批的研究论文,形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庄子热。但关于庄周其人,《庄子》各篇的写作年代,《庄子》在哲学、美学、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不少分歧、对立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
三、《秋水》分析
1、解题
秋水篇,主题思想为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秋水”即秋天雨(见课文注解①最后一句)。取篇首二字作为篇名。
《秋水》由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次对话构成。它根据“万物齐一”即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道家清静无为的人生观。课文节选的前两次对话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寓言,给人颇多启迪。
第一番问答,写河伯的自我中心心境——“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的自以为多,和海若的未尝自多,恰成一鲜明的对比。
第二番对话,述时空的无穷性与事物变化的不定性,指出认知与确切判断的不易。
2、课文翻译
第一段(P225)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音四,岸)渚(音主,水中陆地)崖(高的河岸)之间不辩(同“辨”,分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向东)行,至于北海,东面(即面东)而视(眺望),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改变)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虚数,很多,各种各样),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而且)我尝闻少(以„„为少)仲尼之闻(学识)而轻(轻视)伯夷之义(义举、义行)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参见注解14,指学识渊博且品性高尚之人。现在该词的意思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或某一领域的行家)。”
【译文】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如期而至,无数条江河的水都汇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洲岛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于是河神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它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脸朝东眺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得的面容,仰视大海对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还曾听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先前我还不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如果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耻)笑。”
第二段(P225—226)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同“墟”,处所,居处)也;夏虫(指夏生秋死的昆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固,拘限)于时(时令)也;曲士(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浅陋),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①传说大海东边排放海水的地方;②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察觉。海之所以对水灾旱灾浑然不觉,是因为它们对它毫无影响,其水量既不会因水灾而增多,也不会因旱灾而减少,故云“不知”。)。此其过(超过)江(长江)河(黄河)之流(流量),不可为量(估量)数(计算)。而吾未尝以此自多(多,赞美,自负。自多:自我夸耀。)者,自以比形(比,并列;形,身形。比形:存身)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抱有„„的想法)乎见少,又奚以(何以,怎么)自多?▌计(盘算,下同)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蚁穴,小孔穴)之在大泽(湖)乎?计中国(中原)之在海内(世界),不似稊(提音)米(稊米:小米粒)之在大仓(读“太仓”:储粮的大仓库)乎?号(称)物之数谓之万(称物的数量叫做“万”),人处一焉(处:居,占。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人卒九州(卒:尽。九州:天下。本句的意思是:九州都有人。也可译为“人遍布九州”),谷食之所生(谷物生长的地方),舟车之所通(车船通达的地方),人处一焉(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里是以个人对天下人而说的,上文的“人处一焉”是以人类对万物而言的);此其比万物也(指个人与万物相比),不似豪末(毫毛的末梢)之在于马体乎?▌五帝【①通常指黄帝、颛顼(音专旭)、帝喾(音酷)、尧、舜,教材持本种说法;②另一种说法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连(连续统治),三王(指夏禹——即治水的大禹、商汤、周武王。教材注解④所说“周文王”值得商榷。因为周文王姓姬名昌,虽因仁义而受天下诸侯推崇,但并没有当过国君。后他的儿子姬发——也即周武王拥有天下,成了周朝的开国国君,追尊其父为“文王”——按现在的说法只是荣誉称号,并非实职。而夏禹、商汤、武王则分别是三朝的开国国君。)之所争(夺),仁人(指儒家)之所忧,任士(贤能之士)之所劳(操心),尽此(指九州)矣!伯夷辞之(辞让君位)以为名(即以之为名:博取名声),仲尼语之(谈论天下)以为博(显示渊博);此其(他们)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刚才)自多于水(因河水上涨而自多)乎?”
【译文】北海若说:“井里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是因为它受时令所局限;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谈论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如今你走出河岸之间,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浅陋,这样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江河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但大海不会满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但大海不会变空;大海的水量一年四季都不会改变,水灾旱灾都对它没有影响。海的水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测量。而我从不因此而自满,这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从天地的赋予中形成了形体,又秉受了阴阳之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存有见闻太小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湖中一样吗?盘算着中原在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粮仓里吗?我们称物的数量叫“万”,人类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遍布九州,这里是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只不过是这小小的九州啊!伯夷以辞让它(天下)来博取名声,孔丘以谈论它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3、内容要点(1)主旨
寓言通过黄河与大海、天地与毫末的对比,说明了物外有物,天外有天,时空无限,变化不止的哲理,强调人生短暂,知识有限,人不能自我满足。
(2)层次
第一段:写景
思考:是怎样写景的,对表达主旨有何作用?
本段景物描写很出色:先展示了一幅——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水浩荡,以至于两岸不辨牛马的——壮观景象;然后又用简介的笔墨描绘了大海苍莽浩瀚的景观,令人为之一振。写景的作用是: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比照,来陪衬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主旨。
第二段:海若对河伯的开导。分四个层次(见原文上的层次划分符号“▌”)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海若自己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认为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此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4、写作特点
(1)善用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庄子散文善用寓言。秋水篇就是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假托河伯与海若这两个虚构的人物的对话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这样,就把抽象的哲学观点寓于具体可感的寓言形象中。不直接说出道理,而让读者自己从中去领悟,将深刻的哲理说得富有艺术趣味。
(2)援譬设喻,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
本文很能显示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且譬喻常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令人目不暇接。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与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原在海内,小米在太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可笑的。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3)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本文的论证方法颇有特色,先是由小到大: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测量。尽管大海无比浩瀚,但海若未尝以此自多,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海之于天地,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接着是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原之于海内、人之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样,经过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
(4)运用排比、反诘等修辞手法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且连贯而下,造成文章宏大的气势。如写自己的渺小,就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这些反问,语气坚定,对大小关系的对比阐述一清二楚,增强了文章说理的艺术表现力。
四、研习与思考P226
1、《秋水》中共设了多少譬喻来说明人类的无知?
答:(1)河伯与海若(第一段);(2)海若所举的部分包含若干则(第二段)。
2、《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秋水》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推衍。请从《庄子》一书中再找出一些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或寓言。
答:这在《庄子》中随处可见,因为“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大”、“小”正是最基本的一组相对概念。
3、清人林云铭评论《秋水》:“是篇大意,自内篇《齐物论》脱化出来,立解创辟,既踞绝顶山巅,运词变化,复擅天然神斧,此千古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见《庄子因》)请结合阅读《庄子·齐物论》谈谈你对林云铭评论的理解。
答:《齐物论》是《庄子》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此篇认为客观事物本来就不分彼此,是齐同的,而人们关于是非、然否的争论都是出于私心成见所致,故万物应该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