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争当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排头兵
争当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排头兵--访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
11月17日,本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冲破惯性思维束缚,打开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新天地》之后,廊坊市各级党员干部进行了深入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对河北如何调优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深入阐释,澄清了当前困扰全省干部群众的一些模糊和片面认识,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11月20日,就深入学习特约评论员文章重要观点和论断等有关问题,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廊坊历史包袱小、产业结构比较“轻”,结构调整的任务不大。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认识?
赵世洪: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事实上,我们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存在不少片面认识,如更多地强调三次产业的比例,或更多地强调某些产业的规模和数量,而忽视了现代产业体系最本质的标志:大量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不断涌现。说到底,这是陈旧思想和惯性思维在起作用,还没有走出认识和实践的误区。跳出衡量产业百分比的圈子看廊坊,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很重。
思想上有突破点,发展才有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首要的是突破陈旧思想和惯性思维束缚,以科学规划为先导,让产业发展能够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具体到廊坊,就是要紧紧围绕聚焦“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全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和休闲商务两大标志性产业为“塔尖”,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农业为“塔身”,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塔基”的金字
塔型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把调优产业结构作为落实省委实现有内涵发展要求的根本性抓手,努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之上,全力争当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排头兵。
记者:廊坊七成以上的重点项目集中在省级及以上园区,这在全省遥遥领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园区是不是廊坊的“主战场”?
赵世洪:毫无疑问,园区将是廊坊集聚产业、筑牢现代产业载体支撑的“主战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促进高端产业链的形成和延展,下大力抓好园区小环境建设。一是完善提升17个省级以上园区功能和承载力,再新建一批省级产业聚集区和乡镇产业功能区。二是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广固安工业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发展模式,研究推进廊坊开发区、燕郊开发区试行“管办分离、公司运作”模式,让企业在园区建设中唱主角、挑大梁。三是发挥园区人力资本、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优势,促进园区内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推进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布局方式、新兴产业增长点及时转型,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记者:今年前三个季度,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接近13%,高新技术产业增速高出经济增速1.2倍。您怎样看待这样一份“成绩单”?
赵世洪: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核心是打造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换而言之,现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要当好全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排头兵,廊坊就必须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走在全省最前列。廊坊已经有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这是我们向现代产业体系演进的基础,但还远远不够。我希望未来市场上高端、优质的产品,更多地打上“廊坊制造”和“廊坊创造”的标签。
今后,我们将依托中科廊坊科技谷、清华科技园、新奥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基地,吸引央企、外企和各类科研院所、大中企业在廊坊建立研发机构,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组织各行业、各企业开展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对标”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技改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和培育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打响“廊坊创造”品牌。
记者:特约评论员文章强调,调整结构“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引导、搞好服务、搭建平台。”要争当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排头兵,您希望廊坊各级党委、政府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
赵世洪:提升城市环境。按照既建设“城”又发展“市”的理念,把“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工作作为廊坊城镇化追赶补课、城市既有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不断提高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北部以燕郊新城为中心的环北京城镇群、南部以霸州为中心的环天津城镇群,构建“一体两翼”城镇空间布局。构建城市特色风骨,沟通原有城市绿带;探讨封盖京沪铁路沿线,打造城市中心走廊;依托龙河、凤河建设亲水生态景观,全力构筑“长廊呈秀、环绿争春、龙凤来朝”的独有城市风貌。
优化政务环境。要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成果,继续下大力削减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打造“服务全承办、建设零干扰、发展无障碍”的创业环境,让环渤海地区“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投资者最满意”的努力目标,早日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
记者:您常说,廊坊具有区位、环境、后发三大比较优势,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中担当着重要和特殊的责任。廊坊怎样描绘更新、更美的图画?
赵世洪: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廊坊要重点发展项目基础雄厚、市场潜力巨大、综合带动力强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等产业集群,建设以廊坊开发区、龙河高新区、永清工业区、固安工业区为支撑载体的永定信息产业基地,努力打造联结京津、独具特色的信息产业聚集区、综合信息化先行区。突出发展金融物流、文化休闲等产业和各类商务商业设施集群并使之相得益彰,建设以燕达健康城、万庄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霸州温泉公园等投资超百亿元项目为支撑的环京津商务休闲产业带,使廊坊成为京津之间大公司、大机构和成功人士休闲居住、会展旅游、保健娱乐等高品质健康生活执业的首选之地和创富金区。
第二篇: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湛江部分
(2010-2015年)
围绕四大炼化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惠来和惠州大亚湾等四大沿海石化基地,改造提升广州石化基地,力争炼油能力达到1亿吨/年以上,乙烯能力达到400万吨/年。积极整合全省钢铁企业,组织实施好广钢环保迁建湛江并建设500万吨精品钢基地。五大先进制造业基地
湛江东海岛石化基地:重点建设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快完善湛江东兴炼油配套能力,形成炼油能力2300万吨/年、乙烯能力100万吨/年。重点打造环氧乙烷、丙烯酸、碳
四、芳烃等产业链。
四、钢铁基地
湛江钢铁基地:重点建设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项目,形成年产钢铁产能500万吨。大力发展钢铁石化循环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基地。
家用电器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佛山南海、顺德、中山、广州南沙、湛江产业群
食品产业集聚区:制糖行业重点建设珠江三角洲炼糖和湛江制糖两大基地,提升产品质量; 造纸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湛江木浆项目
建材产业集聚区:鼓励发展日产4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等。在等量淘汰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粤东水泥熟料基地(水泥熟料年产能达到2800万吨)、粤西水泥熟料基地(水泥熟料年产能达到3600万吨)和粤北水泥熟料基地(水泥熟料年产能达到3900万吨)。
重点建设珠江三角洲优质鱼类养殖、粤东网箱养殖和鲍鱼、粤西珍珠、对虾、罗非鱼和贝类工厂化养殖等现代化示范基地。
完成广州市西江引水、珠海市竹银水源和湛江市鉴江水利枢纽等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以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城镇群为支撑,对接港澳及周边省区,辐射东南亚、功能互补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粤西重点产业带。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我省重化工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湛江以广钢环保迁建、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湛江林浆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建设精品板材基地、石化基地和浆纸基地,打造湛江东海岛国家级重化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茂名继续做强做大石化产业,发展石化装备制造业,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阳江在做优做强五金刀剪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珠三角,打造全省“双转移”示范基地和环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
第三篇: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林业新贡献
——在2016年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冷 华
(2016年1月17日)
同志们:
经省政府同意,今天厅党组在这里召开2016年全省林业局长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十二五”全省林业工作,认真谋划“十三五”林业改革和发展,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下面,我代表厅党组讲四点意见。
一、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十二五”林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以来,全省林业系统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努力构建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林业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五年来,国家和省累计林业投入达到322.79亿元,完成营造林3634万亩,义务植树5.28亿株,林地面积由3.71亿亩增加到
2九大林业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庄园等林业新业态,全面实施林业产业提升工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林业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年均保持在2.5亿以上,新增木本油料种植面积1900万亩,目前已达到4900万亩,产量达90万吨,实现产值290亿元,云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6500万亩,产值达600亿元;年均商品材产量393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产值超200亿元,林浆纸产业实现产值9亿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单位和养殖户超过1000家,年产值突破20亿元;依托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的林业生态旅游实现年收入50.2亿元;建成观赏苗木基地4000余个,经营面积30万余亩,实现产值45.7亿元;松香等林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林产品对外贸易稳步增长,松茸已连续多年保持我省第二大出口农产品地位;林业企业由8300多户发展到目前的1.5万多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3户,省级龙头企业596户;成立林农专业合作社近50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6家,省级示范社467家;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167亿元、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林业贷款余额186亿元;招商引资签约涉林项目109个,签约资金359亿元;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35:53:12,林区群众来自林业的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在全国率先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和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工作,组织编制了亚洲象、滇金丝猴、黑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实施了107个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项目,37个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拯救保护;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实现了全省全覆盖,经费投入由1900万元增加至目前的5990万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逐步完善,建成10个国家级和54个省级监测站,监测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未发生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情;新增国家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分别达到8个、27个、158个,保护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5%。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基本建立,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
(五)资源保护管理取得新成就。全面推进法治林业建设,制定出台了云南省森林防火、湿地保护、国家公园管理等三个条例,木材运输管理办法、农村能源管理办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等已列入立法计划。平安林区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和林区缉枪禁毒治爆取得显著成效,查处涉林案件11.3万件,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3.4万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2.1亿余元。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以森林公安为主相对集中林业行政处罚权的执法模式,森林公安地位作用不断提升,林业执法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实施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首次建成全省林地“一张图”;启动开展了全省第四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十三五”森林年采伐限额编制;依法办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推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及其林木采伐审核审批 “一口受理、一并办理、双审合一”;切实加强木材流通管理,严格实行木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
6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林业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注册登记园艺植物新品种241件,被国家授权72件,比“十一五”翻了1.5倍;建成林木种子生产基地50万亩、苗圃10万亩,采收各类种子2300万公斤,培育苗木41.8亿株;审认定林木良种332个,良种使用率由35%提高到目前的63%;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76项,辐射带动面积150万亩,培训林业科技人员及林农75.7万人次,林业科技人才达1.4万人。林业院校新增基础设施建设面积2.9万平方米,招收学生1.8万人,实现就业1.6万人。编制实施了《云南省乡镇林业站建设规划》,新建标准化林业站127个、国家一级木材检查站8个。实施林区道路、水电、办公用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1.6万户,新建林区(场)公路建设210公里。建成森林防火瞭望台618座、物资储备库150处、火险监测站300个。争取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项目建设等森林公安专项资金6.94亿元,森林公安警务保障和业务用房建设得到加强。编制实施了云南省林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推进林业大数据和中国林权交易平台建设。
(十)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狠刹“四风”,全面整治“为官不为”和收受红包问题,深入清理“红顶中介”,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整改了一批突出问题,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建立完善了一批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一批规范性文件,精简下放了一批审批项目。深入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举办各类培训600多期、培训人员10余万人次;启动实施了“百名机关干部到基层、百名基层干部到机关”双向挂职工作,171名机关和基层干部完成了挂职锻炼;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1800多人取得副高以上职称任职资格。林业宣传工作综合考核连续6年名列全国第一。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了25个厅属事业单位类别。“十二五”期间,林业系统各类会议、文件、简报显著减少,“三公”经费明显下降,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时间明显增加,干部群众满意率明显提升,林业系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政风行风得到切实转变,引领林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此外,机关党建、纪检监察、项目稽查、社保、工会、老干部工作及综治维稳、信访、安全生产、保密等工作得到切实加强,为林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省林业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抓机遇、推改革,增投入、转方式,谋发展、惠民生,不断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全省累计投入国家和省级林业资金76.4亿元,同比增长7%;争取国家林业贴息贷款计划24.6亿元、同比增加164%,下达财政贴息资金1.49亿元,带动林产业投入35亿元以上;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国家公园试点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等各项改革,创新林木权证登记管理、林地使用管理、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66.7亿元、较上
10推动发展高效现代林业。
五是注重舆论宣传。紧紧围绕森林云南建设和全国生态文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亮点、热点工作,多种形式加大全省林业宣传。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林业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深入开展森林城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林业、支持林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林业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林业发展方式粗放,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有利于林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林业改革任务艰巨;生态总体改善与局部退化并存,生态保护与建设任重道远;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突出,破解措施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发展质量有待提高;林业科技进步与生产技术落后并存,科技成果转换运用不足;林业基础薄弱,支撑保障能力不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全省林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先后60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讲话、论述和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赋予了林业新的使命和任务。特别是2015年1月19日至21日,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工作并作了重要讲话,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为此,全省林业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一要深刻领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等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措施。全省林业系统要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论述,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建设森林云南、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实现永续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从发展最紧迫的地方入手,凸显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对发展观作出了新诠释,为加快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指出了新方向。三要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也是民生。在总书记看来,林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保生态、保民生”,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习总书记多次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四要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314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再强调、再部署。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让全省林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二要牢牢抓住国家建设“桥头堡”、“辐射中心”和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机遇。不论是“桥头堡”和“辐射中心”建设,还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都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全省林业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机遇,突出云南在长江上游水功能治理的重要区位,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力度,通过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加大天然林保护和防护林建设等,构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丝路之上的绿色明珠和长江上游的绿色水塔。三要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明确提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要上一个大台阶。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抓手,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代机遇,有效利用国家向西部地区倾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我们就可以把“林业”这篇文章写得更生动、更丰满。四要牢牢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机遇。中央决定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对全省林业系统是挑战更是机遇。国家发布《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我省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专项规划,均把林业扶贫和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措施都与林业生态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扶贫规划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必将为全省林业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五要牢牢抓住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专项改革政策的支持引领下,按照《云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总体方案》和林业等4个专题改革方案制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下步将全面深化林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推进林业体制机制创新,这必将充分释放林业发展活力,注入改革动力,增加改革红利,全省林业发展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六要牢牢抓住信息化迅猛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林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努力在“互联网+林业”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加快推进林业跨界融合,拓展林业发展新领域,创造林业发展新生态,释放林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三、扛起绿色发展大旗,努力推动“十三五”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最后冲刺的关键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和绿色发展寄予了前所未有的期盼。做好“十三五”林业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十三五”全省林业工作总体考虑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718退耕还林还草1278万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1000万亩,15-25度重要水源地和石漠化治理区非基本农田坡耕地278万亩);继续实施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完成陡坡地人工造林100万亩。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扩大天然林资源保护范围,争取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年均管护森林面积1.98亿亩,完成营造林2500万亩以上。开展热带雨林保护工程,保护森林面积860万亩。开展森林碳汇造林试点,经营培育示范林100万亩,建立碳汇林示范基地10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万户,改造病旧沼气池5万户,推广节能炉灶75万户、太阳能热水器75万台,建设项目服务网点1000个、绿色能源低碳乡村示范点25个、沼气综合利用示范项目10个。
(三)坚持保护为主,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制定我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启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立法工作。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开展全省第二次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并划定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红线。建立和完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通过新建、整合和扩建,稳步增加保护地面积。完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提升森林公园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编制实施《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规划》,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深入实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程,扩大保护范围,完善保护小区和近地、迁地、回归等保护体系。从保护和改善栖息地入手,争取国家启动实施亚洲象保护工程。扎实推进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00万公顷,国家公园数量达到13处,国家森林公园数量达到43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88%。
(四)坚持依法治林,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加快构建完备的林业地方法规体系、高效的林业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林业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林业法治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守林地、森林生态红线,严格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使用林地。科学合理分配使用林地定额,切实强化使用监管,确保国家和省级重点、基础、民生项目使用林地需求。扎实推进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全面摸清森林资源状况。进一步加大乡镇林业站、木材检查站和林区派出所建设力度,力争建成标准化林业站780个。健全覆盖森林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加强林木运输、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全面加强森林公安工作,扎实推进平安林区和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和谐稳定。加强林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加大对火灾易发区、多发区的重点监控与防范力度,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推动传统防火向科技防控和依法治火转变,最大程度降低森林火灾危害和损失。完善省、州(市)、县三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
122为驱动力、以企业为主体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突破良种选育、苗木培育、丰产栽培、物种保存繁育、困难立地造林、防灾减灾、林业碳汇、林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全面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林业科技投入机制,整合项目,突出重点,强化管理,为林业科技提供有力保障。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林业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力度,培育优势学科,整合科研力量,增强发展活力。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基层林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林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加大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力度,推进木本油料、国家战略储备林、观赏苗木、林产品加工、高原湿地和森林城市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加速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生产实践,选择一批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集中力量推广运用。力争到2020年,林业科技成果储备数量达到1000项以上,推广项目600项以上,科技示范基地200个以上、核心示范面积达10万亩以上,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
(八)坚持开放合作,全面拓展林业发展空间。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统筹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与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重点在引进资源、项目、资金、技术、经验、人才和展示云南林业建设成果、输出特色林产品及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强化开放平台建设,借助“绿博会”、“南博会”、“昆交会”等平台,健全完善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贷款援助项目。面向南亚东南亚,切实深化与周边国家在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和林业科技推广、林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跨境森林火灾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疫情防控等应急联防机制,健全林业跨境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林产品进出口管理,防范和打击走私木材、野生动物及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省内民间组织、行业协会、林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开展省际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积极开展项目推荐和招商引资活动,逐步形成符合云南林业实际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全面提升我省林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九)坚持文化引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着力打造人文林业,提升森林云南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出台我省推进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努力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并争取推动出台绿色GDP体系。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森林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社会氛围。继续支持“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活动,组织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展示基地。结合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森林文化品牌,提升云南森林生态文化影响力。力争到2020
526作会议,全面启动改革工作。
(二)抓法治林业。坚持“立、改、废”并举,加快我省《木材运输管理办法》立法进程,协调推进《林木种子条例(草案修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林业法规政策体系。深化林业综合执法模式,推进以森林公安为主相对集中自然保护区、湿地、国家公园等区域林业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做好《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实行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报告和备案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执法程序,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提升林业执法水平。
(三)抓生态建设。积极做好天然林保护扩容、新一轮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结合云南实际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省级生态保护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在亚洲象等野生动物保护工程、热带雨林保护与恢复工程、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工程、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边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等方面给予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结合易地扶贫、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等工程,推进生态移民工程。积极创新造林绿化模式,广泛吸纳社会金融资本,集中开展交通沿线、江河湖泊、城镇、村庄、庭院、宜林荒山的绿化美化,多层次、多形式推进城乡绿化工作。
(四)抓自然保护。加快推进极小种群拯救保护工作,认真开展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依法依规推进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试点,进一步完善保险理赔标准和理赔办法,确保及时兑现理赔,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大陆生野生动物重大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编制《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规划》,建立规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资源权属摸底调查和调研工作,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化解尖锐矛盾。继续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建设工作,完善国家公园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健全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体系。启动古茶树(园)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全省湿地监管和执法工作,完善湿地资源数据库,开展好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推进湿地认定工作;加强湿地监测,启动湿地碳库调查,提供湿地评估科学依据;加大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力度,促进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五)抓转型增效。在稳定木本油料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抚育管理水平,加大木本油料提质增效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和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快完善发展林下经济政策,研究制定我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开展涉林企业和产业园区调查,摸清全省林业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健全完善林产品流通体系,强化产业链延伸,以工业化带动林产业转型升级。认真开展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和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的认定和监测工作,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年报制度和省级示范社网络申报平
930
第四篇:争当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突出创建强基础 抓实党建促发展
争当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周庄村地处灌南县城东郊,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965户,3770人,党员80人。2009年村集体收入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近年来,周庄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市领先、全县第一为目标,按照“抓党建、带队伍、创先进、争优秀”的总体思路,从村情实际出发,在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中,搭建“三个平台”,狠抓“三项工程”,加强“三个建设”,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进步奖等荣誉称号。
一、搭建“三个平台”,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
一是创先争优增活力。村党支部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示范点培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强基固本作示范,设岗定责比作为”为活动载体,抓实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村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例会。通过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村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全村25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能力公开作出承诺,通过践行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发挥各自专长,主动为民服务。二是“三结三富”解民困。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村以“富己树标杆、富民壮基础、富村强实力”为目标,通过开展村
企、城乡、党员干群结对活动,激发科学发展内生力。现在周庄村蔬菜种植户达400多家,占全村总户数的45%,从事花卉、食用菌生产的有9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0%;养殖专业户百余家,占总户数的10%,成功申报“淮牌韭菜”、“双孢蘑菇”2个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品牌。三是健全制度促规范。投入50万元新建640平方米的村级服务中心,并投入4.3万元配置了办公室内部设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村部建设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
二、狠抓“三项工程”,开拓党建工作的创新点
一是缩庄整地工程。今年以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五化”标准,以“三置换、两统一、一整合”为抓手,通过“缩庄整地”,对现有的4个自然村落的209户农户,以宅基地置换产权房的方式,实施整体搬迁、集中居住。农民住宅区专门邀请市规划设计院规划,占地100亩,总投资4000万元,逐步建设可容纳1000户居民居住。目前已完成14幢基础,其中一期已建成连体别墅式180套,并已全部入住,320套多层住宅楼及配套设施正在施工,预计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使用。二是培育产业工程。今年,针对原来设施蔬菜产业技术含量低,设施配套落后,产出效益低的现状,引进山东寿光客商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对缩庄整地流转出的土地进行整理,用于建设2000亩温室大棚和一个大型(100亩)蔬菜交易市场,打造全省一流的高效农业生产、仓储、物流基地,打造全市高效农业第一村。三是环境整治工程。先后铺设村道路10公里,户前路、入户路平方米;
完成卫生改厕750户,“一池三改”200户;新建1000亩“猪-沼-菜”生产基地;完成南北11条、东西4条沟渠,总计长6400米的沟塘整治工程。
三、加强“三个建设”,把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政务、村务公开,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完善学习制度,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扩大村级阵地建设,目前,投入100万元选址新建的新农村服务中心已封顶,明年初即将投入使用。二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村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准侧》,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交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每年举办蔬菜种植等培训10余期,培训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三是加强党建活动载体建设。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双带双强双提升”、“三结三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党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城乡结对、村企结对和党群结对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创业富民的本领。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村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作为受表彰的村级党组织,我们将继续发扬不畏坚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倍加珍惜,加倍努力,以建设美好富裕和谐周庄为目标,坚持 “一二三四”工作法,切实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全面加快推进党建示范点创建工
作。
“一配强”。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配强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对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两健全”。一是健全“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严格党员管理。二是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三保障”。一是活动经费保障。村两委将继续把党组织活动经费纳入财务预算,做到有备无患。二是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形成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三是阵地保障。加快新农村服务中心建设,使之真正成为“统筹城乡平台、促进发展引擎、服务民生窗口、构建和谐抓手”。
“四规范”。一是党组织生活规范。按照“业余、分散、灵活”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二是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电教规划、完善教育培训课程内容,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三是发展党员规范。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全面实行发展党员计划申报制度和半年分析制度,以及发展党员公示、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资料规范。按照“一档、两册、六簿”的要求规范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资料。
各位领导,我们将以今天的大会为新的起点,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立足党建谋发展,兴村富民促和谐,努力推动周庄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创新佳绩。
谢谢大家。
第五篇:争当融入海西建设“ 排头兵”111
谋求“五大重点突破”争当融入海西建设“ 排头兵”
一、景宁县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是景宁抓住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这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最近,国务院研究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海西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决策,机遇十分难得,机遇稍纵即逝。作为海西的一员,景宁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加快融入接轨海西的步伐,积极将景宁谋划成全省、全市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排头兵”。
第二,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是景宁实现“三大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大目标”是省委53号文件确定的,“全国十强、基本小康、文化基地”即“到2012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前10位,接近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据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2008年景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从2005年的1163位上升到了2008年的916位,民族自治县排名从28位上升到了16位。在“全国十强”方面,以2002年到2007年前30强排位看,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前15位,实力非常强,进位难度很大。景宁要主动融入海西,借力发力,深入研究国家对海西政策动态,站在更高层次谋划景宁未来的发展,加快步伐实现“三大目标”。
二、景宁县融入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前景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政策扶持的共同性。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不仅可以享受到一般地区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而且可以享受民贸政策、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优惠政策和国家、省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六条: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未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自治县,由其所在的省级人民政府在职权范围内比照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予以扶持。景宁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的发展一直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省委出台了扶持景宁加快发展的浙委[2008]53号文件-----《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景宁还能享受到“海西”政策。我们可以牢牢把握这一契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打好借力发展这张牌。
二是资源能源的互补性。景宁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理论装机容量达66.62万千瓦以上,目前全县共建成水电站151座,总装机30.55万千瓦,被国家水利部授予“中国农村小水电之乡”称号。景宁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获得“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两项荣誉称号,一方面说明畲乡景宁的旅游产业正走出深闺,知名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使景宁进一步坚定了把旅游产业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主导产业和“富民强县”工程来抓的信心,给景宁正在强力推进的旅游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景宁有17万人口,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办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景宁有优质农产品,特别是茶叶、高山蔬菜、食用菌、笋竹、高山花卉等五个主导产业优势,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景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建设绿色产业基地,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
三、景宁县融入海西经济区的主要对策
(一)发展思路上求突破,从观念上融入
树立开放理念,破除“盲目自满”思想。景宁县域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单靠自身力量、自我积累,很难实现跨越,必须以“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下更大决心全面开放、主动对接海西经济区建设。要以“争取政策支持、借力发展景宁、和谐融入海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协作,加强与海西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对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树立进取理念,破除“等、靠、要”思想。“进取冒险精神,人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国有之则存,无之则亡”。条件差、基础弱,只要精神状态好,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海西为景宁提供了发展平台,全县上下应当进一步强化“走在前列”的意识,在总体目标下,高起点定位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区域间的追赶目标和工作上的突破目标,把拼搏进取的要求目标化、具体化,把奋进跨越的目标时间化、责任化,确保使“走在前列”既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更成为一种目标、一种行动。树立创新理念,破除“因循守旧”思想。要有“闯”的精神、“创”的勇气和推陈出新之举。要坚持“走出去”,学习海西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永不停滞、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敢与强的比,敢与快的拼,在加快发展中争先进位;坚持“引进来”,大量引才、引技、引资、引进经验。
(二)特色文化上求突破,从品牌上融入
立足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优势,深刻领会省委53号文件提出把景宁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的新要求,充分利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坚
持文化创新,提升文化畲乡建设水平,为景宁融入海西建设增添新动力。一是聚集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基地品牌。深入实施《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纲要(2008-2012)》,在县委宣传部增设“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文化基地建设工作,统筹发挥全县文化建设力量,打造一大批畲族文化精品。继续推进集畲族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为一体的畲族文化中心建设。二是转化文化优势,打造各类特色品牌。努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重点是强化与旅游业的融合,着力打造华东地区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情旅游品牌,同时完善畲族彩带、畲族服饰、畲族银饰等畲族手工艺品加工业扶持机制,不断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在成功举办集全国畲族服饰大赛、畲歌大赛、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按照大众化、产业化思路,创新完善每年一届的“中国畲乡三月三”办节机制,将其打造成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畲族文化品牌。
(三)产业发展上求突破,从布局上融入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根据转型升级的要求,努力突破生产要素不足、流动性不强的瓶颈制约,努力构建三次产业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实现与闽东南沿海的优势互补。多措并举发展提升农业产业。根据“优化提升一产”的基本思路,把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生态特点的现代农业作为产业振兴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紧紧抓住“茶、竹、菌、菜、花”等五个主导产业,按照“一乡一品”和“一村一品”的思路进行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主导产业跨越发展。积极支持和引导乡镇围绕振兴产业进行创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种养大户提高生产水平,支持农民按照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进行联合生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跃升,努力把景宁建成“海西”地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双轮驱动”发展提升生态工业。按照“内优外拓、内外并重、错位发展、做大总量”的基本思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域外以加快丽景民族经济开发区开发步伐为重点,使之成为构建“海西圈”的重要推动力量。县内抓好王金洋复合产业区、城北110千伏变电所工业区块、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优化县内工业空间布局,提高投资强度,推动进城务工农民就业。积极筹划工业中远期发展,通过时间争取空间,变后发优势为工业强势。积极促进小水电业的规范发展,做好大均电站前期工作。全力以赴发展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根据“大力培育三产”的基本思路,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培育发展旅游业。争取通过两个五年规划的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第一号产业”,把景宁打造成“海西”地区的休闲胜地。重点是深化旅游总体规划和系列景区景点规划,加快炉西峡、望东洋湿地等景区开发步伐,创建大均、大漈4A级景区,全面推
进与旅游六要素相关的各项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推动旅游业发展早日上新台阶。
(四)基础设施上求突破,从时空上融入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作为对接海西的首要举措。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通入闽出海通道,建设龙丽温泰景宁至泰顺段高速公路,目前云景高速公路已经全面动工建设。全面加快城市化步伐。根据“神奇畲乡、秀美山水、休闲胜地”的城市定位,全力突破山城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做好规划编制,以规划整合空间。在搞好县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外舍新区规划工作,并以山地规划概念做好城东、城西等低山缓坡的规划和各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理念,有效整合发展空间。大力培育中心镇、中心村,为人口“内聚外迁”提供平台。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水平。积极把握中央和省里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机遇,围绕省委53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按照“需建项目抓落实,在建项目抓进度,未开工项目抓前期”的要求,切实推进项目大建设。利用政策支持,努力突破项目审批、资金等关卡,切实加快项目的实施步伐,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形成项目大建设的浓厚氛围。努力优化项目投资结构,大力推进炉西峡、丽景民族经济开发区等生产性和服务性项目建设,使它们成为新一轮投资的主引擎。做好项目储备,依托省委53号文件,抓紧与省“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对接,谋划一批能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项目。要搞好项目服务工作,强化要素供给,形成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围。
(五)体制创新上求突破,从环境上融入
融入海西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而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又必然要求有一个新型的管理体制,必须在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上接轨,营造发展的软环境。创新接轨工作的规范化机制。组建融入海西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落实部门责任,完善融入对接目标考核,加快形成与“海西”全方位、立体式对接格局。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机制。充分用活国家支持海西政策及省委53号文件等相关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政策支持范围,实现政策效用的最大化;充分发挥民族立法优势,加快融入海西的地方性立法,为景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创新重大项目招商机制。建立健全选商引资的工作机制,抓紧研究出台具体办法,加快完善重大项目生成、分析评判、接洽谈判、快速决策和专项服务机制,加快重大项目从提出到引进到产出的节奏,要着力营造“亲商、扶商、和商”的投资环境,让外来投资者有家的感觉,享受到创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