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时间:2019-05-12 18:1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一篇: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摘要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首次提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广西精神”是凝聚发展力量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更是跨越追赶新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就“广西精神”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得出“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团结和谐 爱国奉献 开放包容 创新争先

一、“广西精神”的由来 在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报告,首次提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这是广西用实际行动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让软实力真正硬起来,着力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广西拥有5100万人口,12个世居民族和睦相处,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包容并存。经过多年胼手胝足的奋斗与建设,广西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自治区党委在作出建设“文化广西”的战略决策时,就组织课题组对“广西精神”进行过研究。2008年,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广西各族人民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和谐精神”。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时,在中央评价广西的“四个模范”中,“民族团结的模范”放在第一位,“团结和谐”成为“广西精神”的典型特征。2009年,为隆重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自治区党委结合广西的实际提炼了“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起义精神。这些内涵成为新时期广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团结和谐是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

1.团结和谐精神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民族特质

所谓民族特质就是指民族品质的规定性。广西精神中的“团结和谐”包括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等优秀的品质,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光大,是广西人民高超智慧的体现,也是广西人民高度自信的展示。团结统一、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是多民族社会的共生原理,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省区,更要弘扬团结和谐的精神。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

2.团结和谐精神是推进广西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历史、地理和地缘关系等原因的影响,广西发展较慢,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加快了发展步伐。提升广西竞争力需要团结和谐作为精神支撑,团结和谐精神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已经产生并将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各地商家到广西投资发展,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把广西打造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

地。

3.进一步开创广西民族团结和谐的新局面

我们应当加强对广西精神的宣传教育,增强团结和谐的思想认同,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同时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夯实团结和谐的社会基础,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等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发展目标,完善扶持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从而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爱国奉献是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广西境内有很多革命的遗迹均是体现了广西人们的爱国情怀,昆仑关战役、桂林保卫战,都用鲜血留下了壮乡人民爱国奉献的足迹,广西的父老乡亲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国与奉献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爱国必须奉献,奉献是爱国的实现,没有奉献,爱国的情怀和愿望就会落空。也就是说,爱国是奉献的驱动力。我们应当让爱国奉献成为时代风尚和社会主流,以爱国情操来推动奉献精神;以奉献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操。因此我们不仅爱广西,而且爱中国;不仅为广西作奉献,而且为全国作奉献。

(三)开放包容是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长期以来,不封闭、不保守、不狭隘;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善于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区位优势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更是加大了广西的开放力度。“开放包容”是对广西地域特点、区位优势、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炼。但是,对外经济贸易也必然会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与碰撞,尤其是面对丰富的东盟各国等各种外来文化,如何以更开放包容的品质,使各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文化和谐存在、共同发展,不失时机地寻求与国际先进理念和时代潮流对接,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下广西各族人民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就是广西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多样文化带来挑战的一大法宝之一,只有通过开放包容,才能在文化建设中博采众长,与东盟各国甚至全世界主动融合。

(四)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

广西是欠发展后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小步慢进固然不行,即使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也不行。只有创新,才能追赶;只有创新,才能争先;只有创新,才能上游。广西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奋勇争先的过程。一直以来,广西被人们视为穷山恶水之地,蛮荒瘴疠之乡,封建王朝称其为“南蛮之地”,极少眷顾、支持与开发,因此,近代以前的广西基本处于边缘性地位。广西人民秉承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不甘落后,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旧,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创新争先,就要不断突破“旧框框”。事实表明,一些原来适用的“条条框框”会随着时间、条件的推移变得不适用,需要改革创新。当前,我区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敏锐的眼光、开放的思维看问题、想事情,真正做到破除旧思维,挑战旧模式,突破老框框,树立新思维,建立新机制,谋求新办法,开创新局面。要创新争先,首先要解放思想,扫除思想障碍;其次要制度创新,真正建立起全民创新的科学体系;再次要积极营造浓郁的创新争先文化氛围,使创新争先成为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创新争先,重在强化工作落实。创新争先不是空口号,而要真正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

郭声琨同志首提“广西精神”,为了大力弘扬“广西精神”,激发壮乡儿女的无限热情,汇聚各族群众的强大力量,让热爱广西、建设广西、实现广西跨越发展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广西精神”既有伟大中国精神共性,体现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也为各地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J].当代广西,2011(23).[2]离江.郭声琨为何在党代会上首提“广西精神”?[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6).[3]陈元中.团结和谐 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J].当代广西,2012,3).[4]李广义.爱国奉献: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J].当代广西,2012(4).[5]黄志强,曾令辉,石丽琴.开放包容 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J].当代广西,2012(5).[6]吕余生,曾德盛,曹玉娟,曾家华.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J].当代广西,2012(6).

第二篇: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结和谐 团结和谐是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顽强拼搏、勇于进取,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了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是我国民族团结的楷模。在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会上,中央代表团团长***同志代表党中央高度评价广西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将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开创以民族团结和谐为核心的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繁荣的新局面。“团结和谐”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民族特质。

爱国奉献 爱国奉献是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广西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顾全大局,不讲条件,勇于牺牲,自觉奉献,为保家卫国、维护边疆稳定、创造幸福生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形成了非常宝贵的精神品格。“爱国奉献”体现了广西精神基本的历史特质。

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广西沿海沿边沿江,长期以来,不封闭、不保守、不狭隘;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善于学习全国兄弟省份的长处,善于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善于吸取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以开放的胸怀,熔铸四方文化精华,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更是加大了广西的开放力度,展示了广西自信豁达的姿态、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放包容”是对广西地域特点、区位优势、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广西精神的区域、人文特征。

创新争先 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的民族自治区,广西人民秉承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不甘落后,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旧,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广西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奋勇争先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人民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在赶超创新、争创一流中实现历史新跨越。“创新争先”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创先争优”时代精神的广西化,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创新争先”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时代特征。

第三篇:泰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之山,自然山体之博大,历史文化之悠久,赋含精神之崇高,这在中国其他名山峻岳中是无法比肩的,被郭沫若誉为“中华文化史的局部缩影”。

泰山精神是以泰山为载体的山岳文化精神,它是在悠久的文化积淀中形成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积极向上的攀登精神

“直上危巅休怯险,登天毕竟要雄才。”泰山高大雄伟,七千级盘道逶迤通达岱顶。从红门至岱顶,有多处以“登”为题的刻石,如“登高必自”、“勇登仙境”、“从善如登”、“若登天然”、“努力登高”和“共登青云梯”等。十八盘是登山盘道中最险峻最难登的一段,同时也是天门咫尺、希望就在眼前的一段,因此,在南天门下刻有“努力登高”以示鼓励。虽然千辛万苦,如果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给人的感觉则是“万里清风来”、“一览众山小”、“登高壮观天间”和“山为绝顶我为峰”。

朝气蓬勃的旭日精神

向往光明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追求光明在泰山文化中有着生动具体的体现。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泰山位于神州大陆的东方,主春、主青、主生、主震,为光明之源。泰山地区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陶器上有太阳纹图案,大汶口——— 龙山文化为少昊文化,少昊之“昊”字从日从天,其居民以鸟为图腾,而这个鸟是与太阳一体的三足乌(三足鸟)。民间信仰的泰山两大主神是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东岳大帝原为“金虹氏”,“金虹”、“碧霞”都含有阳光之意。旭日东升是岱顶的一大自然奇观,“曙色俄开万里长”,表现了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

海天之怀的包容精神

泰山处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大平原的中心地带,上古时期称之为“中央之山”。汉代御诏“五岳制”,泰山居五岳“宗长”。泰山为历代帝王封禅告祭之所,人民大众顶礼膜拜之地。但泰山融自然、文化于一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有着博大的“海天之怀”,古人所谓“泰山不让土石,故能成其大”是也。民国年间邱山宁的《泰山颂》诗刻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泰山何其雄,万象都包容。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其严,万有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观”。重如泰山的奉献精神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主席在其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作了更为深刻的阐释:“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翻开泰山儿女的革命斗争史,都具有反抗黑暗统治的革命性质。爱国将军冯玉祥两次寓居泰山,积蓄力量,积极抗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冯玉祥将军这首取名《我》的“丘八诗”以及“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等泰山题刻,充分体现了他爱国忧民的大志。和平建设时期,为人民利益而鞠躬尽瘁者则也不乏其人。

傲视风雪的松柏精神

古人所谓“泰山多松亦多石耳”,“松石为骨”是泰山的一大特点。“松柏为百木长”,泰山松

柏有着傲视风雪的倔犟性格,“汉柏凌寒”是泰安八大景之一,“烈风吹起孤高韵,犹作峰头梁父吟”。“处士松”卓然不群,不辱名节,明人刘宗岱在其《处士松跋》中对其名节大加赞扬:“独处士松依然无恙,岂物之荣枯有数欤?抑养素者终吉,怙宠者多败,固物之自取然欤?”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新四军官兵那段气壮山河的集体唱词更是道出了泰山松柏的人文内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八千里风暴吹不动,九千个雷鸣也难轰!”

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

在中华文化典籍中,我们常见“稳如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压顶不弯腰”等等。特别是“泰山石敢当”,意即泰山石有灵气,可抵挡一切,是中国古代避邪厌殃类大山和灵石崇拜的遗俗。关于“石敢当”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之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而唐大历五年(770年)刻勒的《石敢当碑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石敢当的精神内涵:“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在长久的流传中,泰山石敢当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正义的化身,誉为泰山平安文化的传播大使。2006年6月,“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泰山童子”,也是从泰山石敢当幻化而来。

学界泰斗季羡林把泰山誉为“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大声疾呼“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并著有长诗《泰山颂》。温家宝总理在与季羡林先生讨论《泰山颂》时认为,“泰山颂就是民族颂”,“泰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泰山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大力培育和弘扬泰山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篇:西柏坡精神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西柏坡精神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王乃静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即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时期创立的、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彻底胜利和顺利实现历史转变的伟大精神。其科学内涵具体表现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军民团结、同舟共济的精神;民主集中、协作统一的精神。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在当年顺利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保障。而且在新世纪新阶段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优秀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时期为解决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创立的一系列继往开来的革命精神。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从中国革命的战略高度来看,我们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正处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的前夜。从我们党的地位和任务来看,正面临着三大历史性转变:即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党的任务由领导革命向领导国家建设的转变,党自身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在这一巨大转折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直面四大重要课题:一是要不要以及如何取得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二是如何建立新中国或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三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四是如何建设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紧紧把握历史转折的主要特点,回答上述四大课题的理性思考和伟大实践中,造就了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代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要求的一种革命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内涵。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既是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历史 民主集中、协作统一的精神。西柏坡时期,革命形势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克服由于长期被敌人分割和农村游击战争环境所形成的地方主义和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必须把一切统一于中央。同时,由于革命处于战略转变时期,革命战争、农村工作、城市接管任务繁重而紧迫。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为此,在这一时期,党中央做出了各中央局和分局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做出了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建立健全了防止个人包办,保证集体领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委会议制度。这些决议、制度和规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可以说,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最好的时期之一。毛泽东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带头履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对于战略方针的制定和涉及全局的重大战役和部署,都是首先虚心听取各中央局、分局领导和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后,再由书记处研究,集体决策,从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从我们党在西柏坡的实践可以看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好坏,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是息息相关的。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提高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组织保证。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西柏坡精神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两个务必”是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历史主题。首先,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保持与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继续地保持过去那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是对全党及每个党员提出的严峻考验;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党要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事业。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更需要保持过去那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当前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坚持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两者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提出来的,目标都是为了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务必”和“三个代表”都是强调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结性问题,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两个务必”要求我们时时保持一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精神状态:“三个代表”则要求我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以坚持“两个务必”为前提,离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所谓实践“三个代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样,坚持“两个务必”也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最终目的,我们之所以要谦虚谨慎,之所以要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延伸、丰富和发展。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我们要把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既需要有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作风,经过艰苦奋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两个务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我们党就一定能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滦南一中

王乃静

第五篇:浅析“广西精神”

浅析“广西精神”

在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报告,首次提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这是广西用实际行动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让软实力真正硬起来,着力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团结和谐为基。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和谐是维护稳定的根本要求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在南疆这片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民族和谐是广西百姓心中的期盼,更是党员干部工作的重点。

爱国奉献为要。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历数千年而未衰。周恩来说得好,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开放包容为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进步;只有开放包容,才能繁荣富强。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的文化,才能使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

创新争先为上。广西是欠发展后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小步慢进固然不行,即使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也不行。只有创新,才能追赶;只有创新,才能争先;只有创新,才能上游。前有标兵,标兵渐行渐远;后有追兵,追兵越来越近。广西实现创新争先,关键在党,根本靠人,基础尚思。

下载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庆精神内涵

    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内涵: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

    精神的内涵

    3.2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表现出的崇高的优良的气质、品格和态度,以及独特的、合理的精神和伦理,人们把它们的总和称之为科学精神......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是众说纷纭的,甚至可以说莫衷一是的,但我始终认为,党 中 央、国 务 院 对素质教......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9课程考试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学习中心:知金北京 学号:***13 姓名:闫玲玲 专业层次: 专升本浅谈中国......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体现出......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体现出......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内涵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当前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成为一个亮点。那......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 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