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2 18: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第一篇:“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工作督查的通知》精神,下面就我市“两区”建设、当前春耕生产和“菜篮子”等三个方面内容作一简要汇报,“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一、“两区”建设情况

自去年开展“两区”创建工作以来,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早梳理工作思路,出台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编制建设规划,组织力量抓紧进行实施,“两区”建设总体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一)贯彻落实情况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我市狠抓两个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等各项工作,加强行政主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两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抓手、主平台和突破口。一是制定“两区”建设政策文件。在省里的决策部署下达后,我市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和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五个一百”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并以此作为工作载体和抓手,推进“两区”建设。二是加强针对性调研,做好规划。围绕吕省长提出的“在哪建、谁来建、怎么建”的三个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梳理“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方向,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两区”建设的规划,突出建设区域、建设主体、建设资金的明确。三是构建工作体系。在去年5月,我市就成立了“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县(市、区)也相继组建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自此,市、县两级“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的工作体系已全部建立。同时,全市各地都将“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列入“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把“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工作的主抓手、主平台。四是落实目标责任。根据建设要求,我市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建设、培育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分解到各年度。同时,各地都已组织编制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

(二)“两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2010年我市紧紧围绕搞规划、抓试点、探路子的工作要求,通过市县联动,部门协作,优布局、抓项目、促转型,全市“两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园区已初具形象和规模。

1、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方面。去年11月,我市在全省率先通过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规划编制的审定。目前,全市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94个,面积17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功能区65个。其中,有15个功能区通过了省级验收认定(面积2.51万亩),39个功能示范区通过了市级验收认定(面积6.06万亩),194个功能区通过了县级验收认定(面积17万亩)。

全市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中已累计修建、修复基础设施排灌渠701.32公里,机耕路485.88公里,泵站291座,下田坡3823处;新建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45家,新置农机具418台/套(包括收割机、插秧机、翻耕机、烘干机、育秧流水线等)。

2、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目前,全市已编制了现代农业综合园区16个,规划总面积35.3 万亩,共有11个农业综合园区、2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其中农业有10个,渔业有14个,林业有1个)和4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其中农业有15个,渔业有23个,林业有2个)列入了省级创建点,平湖市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全市已安排财政资金5418万元,其中水利建设专项资金1474万元,农综开发资金4151万元,业主自筹资金2.06亿。新增各类灌排沟渠194千米,各类主次干路302.8千米,连栋温室245亩,各类普通大棚4810亩,喷滴灌设施2553亩,保鲜冷库6472立方米;已建设保鲜冷库6472立方米,肥水一体化设施3677亩,蓄水池3.69万立方米,畜禽舍2.24万平方米;购置畜禽养殖设备1226套,畜禽防疫设备117套,畜禽排泄物治理设备4套。全市综合园区建设主体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2个,种养农户4780户,已流转土地面积3.4万亩。

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全市已安排财政资金612万元,业主自筹资金3036万元。新增各类灌排沟渠347.7千米,各类主次干路20.3千米,连栋温室32亩,各类普通大棚910亩,喷滴灌设施880亩,肥水一体化设施150亩;新建蓄水池1640立方米,畜禽舍1.98万平方米;购置畜禽养殖设备753套,畜禽防疫设备32套,畜禽排泄物治理设备3套。全市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主体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种养农户9243户,已流转土地面积5459亩。

农业特色精品园:全市已安排财政资金713万元,业主自筹资金4876万元。新增各类灌排沟渠41.2千米,各类主次干路21.7千米,连栋温室172亩,各类普通大棚1999亩,喷滴灌设施1615亩,保鲜冷库730亩,肥水一体化设施718亩;新建蓄水池1.32万立方米,畜禽舍2.87万平方米;购置畜禽养殖设备2792套,畜禽防疫设备25套,畜禽排泄物治理设备2套。全市农业特色精品园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种养农户1899户,已流转土地面积4492亩。

(三)我市推进“两区”建设的基本方法

通过创新机制体制、强化政策扶持、抓牢工作实效和狠抓监督管理,不断提升“两区”建设的凝聚力、支撑力和带动力,切实把“五个一百”示范工程融入到“两区”建设中去,全面推进农业“两区”建设。

1、突出机制体制创新,牢牢把握“两区”建设工作规范。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两区”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对此我市非常注重“两区”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一是健全机制。市及县(市、区)相继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领导与成员单位一对一联系制度等。市“五个一百”暨“两区”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专门听取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同时,市委市政府派出督导专员,专门成了“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督导小组,定期对各地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二是加强示范。坚持典型引路,认真总结“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市里专门设立了“五个一百” 暨“两区”建设信息简报,同时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和信息交流,扩大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已累计制作简报23期,媒体报道40余次。三是强化考核。为了保证“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列入了四个方面的考核,即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新农村建设考核及农经系统对各级农业部门的考核范畴,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建设同时列入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

2、突出政策扶持,牢牢把握“两区”建设的重点。一是明确扶持重点。全市各地围绕“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明确扶持环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及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扶持的重点领域,把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及家庭农场业主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从2010年起每年分别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市本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建设。各地也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两区”建设。各县(市、区)都规定,凡在综合园区内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力度都比面上高出20%以上,其中平湖市规定高出50%以上。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粮食功能区建设投资1.35亿元;已累计完成农业现代园区建设资金3.53亿元。三是强化金融扶持。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支柱作用,建立农业项目优先贷款和最低利率贷款机制。强化财政贴息和农业担保,积极探索发展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为“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提供充分的金融保障。

3、突出工作实效,牢牢把握“两区”建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两区”建设不仅仅是产量的提高、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的增长,同样也是循环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功能的拓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我市把突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作为“两区”建设的主题,建设成为农业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民持续增收的保障区,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一是正确处理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关系,把稳定粮食生产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上。在园区建设中,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如遇粮食危机能及时恢复粮食生产,明确要求园区内要以种植作物以一年生作物为主,粮食生产面积占比达30%以上。同时,明确在“两分两换”试点区域,全面启动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建设,集中连片流转的耕地要确保50%以上用于粮食生产。二是正确处理提高经济效益与发展循环农业关系,把生态循环理念融于生产发展之中,推广生态型、节约型、循环型技术,把“两区”建设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目前,全市共启动建设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个、示范区4个,制订了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施意见。同时,按照三产互动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加工、流通、休闲观光等农业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正确处理抓进度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两区”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求做到“三通两配套一平整”即通路、通水、通电,水利配套、防护林配套,土地平整。对外资、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园区,三年内经营不善,带动能力不强,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实行淘汰制,坚决防止个别企业“圈地”和园区内出现“抛荒”、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

4、突出管理和科技应用,牢牢把握“两区”建设的先进性。一是加强园区管理。加快组织机构的建设工作,建立了管委会和农业投资开发公司,抽调精兵强将,落实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资金筹措、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农业招商引资等相关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全面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同时,创新质量安全监管途径,在园区内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产地准出制度,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保障园区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特别注重“万元千斤”、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渔结合、能量循环养殖等新型种养模式的推广。切实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广泛推广应用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备等现代设施和农机化使用技术,促进园区农业生产设施化水平。三是强化园区服务。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两手抓,全面推进“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促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深化责任农技制度,实行首席农技专家和中高级业务骨干联系园区制度,广泛开展全程指导服务。

(四)“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资源整合不够。由于综合园区规模较大(均超过了2万亩),引入单个建设主体难度较大,因此,每个园区都引入了多个建设主体。到目前,全市已启动建设的11个综合园区引入建设主体77个。建设主体多出现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农产品检测、公共区域品牌建立、统防统治、统一技术培训、信息化服务等公共资源整合难。虽然我市已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强资金筹措和经营管理,但有些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目前,省、市扶持资金主要扶持建设主体,对于公共资源建设相对偏少,而且公共资源建设立项较难;综合园区现有合作社32家,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立的品牌,整合难度较大。

2、农业招商难度大。对于园区建设,我市在加强农业招商过程中突出农业“选商引智”。但从去年工作来看,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中,既有实力和产业基础,又懂技术、会经营的企业和客商较少,出现了实力强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实力不强的现象。另外,社会资本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资本效益,对于提升产业、带动农户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在招商过程中真正具有强带动力的农业项目偏少。

3、农业用地、雇工难。一是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农业税的减免和财政支农补贴力度的加大,降低了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增加了土地集中连片流转的难度和土地流转的成本,造成农业生产非粮化并影响园区的长远发展。二是园区管理用地,肥料、农机存储等用地,雇工住宿房用地比较紧张。虽然省市已经有相关用地政策,(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其在流转土地范围内按流转面积5‰左右的比例使用,作为设施农用地),但是仍然未能满,工作汇报《“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三是面临了农业“用工荒”,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造成农业生产用工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另外,外地民工流入量正在减少,大部分都不愿从事农业生产。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1年,我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两区”建设推进年活动,切实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抓好项目的落实、保障建设的质量,高起点、高标准地加以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2011年,全市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89个(31个在建、158个待建),面积15.1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粮食功能区50个;合力做好11个综合农业园区的建设,预计投入资金6.62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2.52亿元,业主自筹4.09亿元;计划基本建成1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2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在2010年基础上,再创建14个省级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21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把“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作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载体,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相关政策,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重点用于“五个一百”示范工程暨“两区”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全面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切实加强园区道路、水利、电力和防护林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加大主导产业先进适用机械的应用,提高园区生产作业机械化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招商。通过定点招商、驻外招商、以商引商、组织农业项目推介活动等形式,着力引进有一定规模和产业基础、核心竞争力明显、带动力强、信用好的企业和客商,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机制,推进“两区”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扩张向注重品质效益转变。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服务组织。

五是进一步加强“两区”带动能力。大力推进“百个农业龙头示范企业”、“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和“百个知名农产品示范品牌”创建工作,强化园区发展的支撑力、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拓展延伸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强宣传和经验交流,扩大“两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当前春耕生产情况

近年来,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出台多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给农业生产注入了一支强兴剂。总的来说,今年我市的春耕备耕工作抓得紧,生产形势较好。

(一)基本情况

1、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今年,全市春粮面积为87.6万亩,同比大幅增长了8.2%,连续第七年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受到大小麦播种期偏迟、去冬今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等影响,春粮长势较为缓慢,预计亩产有所下降。当前晚稻已进入供种阶段,总体种子储备充足、活力良好。预计晚稻播种面积为176.33万亩,较去年略有下降;杂粮面积预计为30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我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可达290万亩,粮食生产保持基本稳定。

2、经济作物生产货足价稳。全市春播蔬菜面积为47.28万亩,同比增长2.7%;果用瓜种植面积3.56万亩,同比增长9%,确保了蔬菜果品的有效安全供应,实现了市场的货足价稳。据市物价局最新监测,作为本轮食用农产品价格“维稳”的“急先锋”,嘉兴15种纳入监测范围的蔬菜中,有14种的价格在过去3周保持稳定或出现下降。

3、畜牧生产量稳价升。全市生猪一季度生猪出栏132.86万头,总存栏257.94万头,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存栏数减少4.38%。二元肉猪和三元肉猪平均价格分别为13.75元/公斤和15.38元/公斤,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0.10%和12.55%;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2.45%和44.87%。苗猪价格同比环比也均有较快增长。猪价的上涨使养殖户获益增加,目前出栏一头生猪获利可在250元左右,部分自繁自养户可达380元,这给我们推进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全市家禽存栏1485.30万羽,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89%,家禽出栏1133.62万羽,同比增加23.85%。全市羊存栏63.02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4%;出栏20.14万头,同比增加11.21%。全市存栏兔52.31万只,同比减少7.95%;出栏15.94万只,同比增加23.18%。

(二)主要工作

1、及早动员部署。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全面部署。各级农业部门层层进行动员发动,组织开展春耕备耕调查,对农民的种植意向、春播作物安排、农资供需情况、土地抛荒状况等进行了专题调查。同时组织春耕生产指导组,下乡下村开展宣传指导服务,利用农业信息网站和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发布政策、市场和生产信息,促进春耕生产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加大了对中央一号文件及其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吃上定心丸。

2、落实服务措施。一是抓好技术指导服务。我市各级农业部门纷纷行动,先后组织30多个春耕生产指导组下基层帮助指导工作,开展以清沟理渠、排水降渍和施肥培土为主的田间培育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同时,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和农技培训工作,切实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新技能,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全市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92期,培训人数2万余人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22次,发放资料36万份。二是抓好春备耕物资的供应服务。及时做好优质春播作物良种、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的调运和供应工作,确保不误农时。全市各级种子公司已备种307万公斤,确保了市场供应。农机部门组织对各类农机具进行了检修。三是加强信息服务。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宣传今年中央和省里出台的扶持政策,利用各种形式向农民提供当前农产品市场、品种、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指导农民对全年种养结构布局进行安排。四是做好“订单”服务。积极为农产品销售牵线搭桥,及早做好产销合同签订、生产基地落实等工作,全市今年冬春季已落实各类种植业“订单”达80余万亩。

3、切实抓好培育管理。针对今年春花作物前期生长差、生育偏迟的特点,及时提出了春花作物田间管理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同时积极做好大小麦、油菜、蔬菜大棚和桑园田的除草防虫防病等工作,确保今年春花作物好收成。同时,通过农技人员下乡、电视、农民信箱等各种手段,积极引导农民做好各项工作,为春粮稳产打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资和劳动力价格持续走高。受能源、化工等行业生产成本上涨的影响,近年来农资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农业生产成本相继也大幅上升。据统计,目前尿素涨幅同比为6%,碳铵为11%,国产复合肥价格上升了11%,进口复合肥上涨了19%,地膜、中膜价格上涨了3.5%,柴油价格也经历了两次上调。受国家上调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等影响,水稻良种价格平均上涨了约两成。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部分抵销了扶农政策和粮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同时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造成农业生产用工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据调查,目前农业用工价格已经从去年的6元/小时普遍提高至8-10元/小时。二是春花作物总体长势偏差。受天气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是农户对春花生产普遍不重视,管理粗放,施肥、开沟排水等措施没有跟上,使得地力下降,土壤结构差,造成作物生长营养缺乏。天气因素主要是由于低温影响,目前春季作物总体长势偏差,预计单产将会不同程度下降。三是农业安全工作压力巨大。今年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形势总体不容乐观,生猪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的情况在个别地区和少数农户中依然存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有所抬头。由于畜禽产品流通频繁,又是畜牧业的主产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压力巨大。同时随着外来营运性农用车的不断增加,农机安全隐患更加突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前阶段所做工作,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直接传递到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高质量的工作,高标准的要求,把各项优惠措施加以细化、实化,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让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各项扶持政策所带来的实惠。

二是切实做好各项支农服务。一是技术服务。深入基层,开展上门服务,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的到位率,提高单产水平,增加种粮效益。二是信息服务。及时掌握品种、市场需求、技术等国内外粮食市场信息,快速加以整理、分析,及时、准确地服务于粮食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各主体。三是良种服务。对今年晚稻生产种子需求情况早掌握、早安排,提前做好精选加工和余缺调剂。

三是做好春花作物田间管理。当前,正值大小麦拔节、油菜抽苔始花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将组织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和病虫情,制定技术方案,认真抓好田间管理工作。加强除草防病,及时抓好春花田的杂草补除工作。同时,加强大棚作物管理,做好防倒春寒工作。

四是开展打假保春耕活动。强化依法护农,开展打假保春耕活动,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检查,加大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三、“菜篮子”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稳物价、保民生”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菜篮子”建设,市区蔬菜基地保有面积稳步增加,菜篮子蔬菜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基本情况

1、蔬菜生产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20.83万亩,比上年增加4.31万亩,增幅3.7%。今年一季度,全市春播蔬菜面积为47.28万亩,同比增长2.7%,蔬菜生产呈现面积、产量双增的局面。2010年,市本级(南湖、秀洲区)蔬菜面积为32.2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今年一季度,市本级蔬菜种植面积11.7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大多已进入采收,总产预计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去年受到较为严重的春汛影响,产量较低)。

2、市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市区菜篮子蔬菜基地实际投产面积已达万亩,达到菜篮子工程实施以来蔬菜基地最大保有面积,且建设标准较高,路、渠、大棚和微滴管设施配套,不仅保障常年性种植面积,而且蔬菜宜种性也得到明显提高,小番茄、黄瓜、地蒲等蔬菜品种丰富并提早上市。

3、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回落。从市区蔬菜批发市场统计数据分析,今年一季度市区蔬菜批发交易总量21.1万吨,比上季度增长5%,综合交易价格3754元/吨,比上季度提高11.63%,其中,地产蔬菜5.8万吨,比上季度增长7.4%,综合交易价格2492元/吨,比上季度增加4.4%。进入四月份,受全国性蔬菜产地和本地蔬菜集中上市等因素的影响,市区蔬菜批交易量有所增加,但交易价格明显回落,综合交易价格2768元/吨,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15.8%。其中本地蔬菜综合交易价格1961元/吨,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12.3%。从中可以看出,地产蔬菜在平抑蔬菜价格上涨的作用初步得到显现。

(二)主要工作

1、以实施民生工程为契机,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步伐。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市区民生工程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嘉政发

第二篇:汉川市2012年当前农业生产形势汇报

汉 川 市 2012 年

夏收作物预产及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汉川市农业局

一、夏收作物产量预计

(一)夏收作物产量预计

1、夏粮

今年汉川市夏粮播种面积为48.91万亩,平均单产229.4公斤,总产11.22万吨,与去年相比,面积增加4.94万亩,增11.20%;单产减少7.7公斤,减幅为3.2%,总产增加0.8万吨,增幅7.6%。其中:

(1)小麦:播种面积45.23万亩,单产229公斤,总产10.36万吨,与去年相比,面积增加5.7万亩,增14.4%;单产减少8公斤,减幅3.4%;总产增加1万吨,增幅10.6%。

(2)大麦:播种面积0.2万亩,单产218.5公斤,总产0.04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3)蚕豌豆:播种面积2万亩,单产130.2公斤,总产0.26万吨。与去年相比,面积增加0.15万亩,增8.1%;单产略有增加,总产增加了300吨,增幅为10.8%。

(4)马铃薯:播种面积1.48万亩,鲜薯亩产1880公斤,总产2.78万吨。受去年春旱和价格低迷影响,我市马铃薯播种面积下降较大,减少了0.90万亩,但今年土壤墒情较足,出苗率较往

年高,病毒病发生率低,长势一直较好,预计马铃薯单产及品质要好于干旱的去年。

2、夏油

全市油菜播种面积27.79万亩,单产142.8公斤,总产3.97万吨。与去年相比,面积减少了2.27万亩,减7.6%;单产增加10.8公斤,增幅为8.2%;因为面积减少较大,总产也相应持平。

3、夏蔬菜

全市夏蔬菜播种面积为11.91万亩,单产2320公斤,总产27.63万吨。与去年相比,面积减少0.76万亩,减6%;单产增加38公斤,增1.7%;总产减少1.3万吨,减4.4%。

(二)夏收作物生产形势分析

分析我市夏收作物生产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小麦生产形势:小麦冬播期间气候有利,播种及时,出苗率高,基本苗足,苗期营养生长好,分蘖足,长势偏旺,但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受长期低温阴雨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下降,主要病虫害比干旱的去年要重,赤霉病发病率达30-60%,但我市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尽量将损失减到最低,综合这些原因,预计小麦理论产量229公斤∕亩,减3.4%。

2、油菜生产形势:我市油菜品种大多向杂交化、双低化发展,移栽面积进一步扩大,苗期墒情好,基本苗足,单株角果数多于去年,虽然在油菜开花结荚期雨水较多,但由于种植品种抗逆性较强,加上农民科技抗灾意识逐步加强,菌核病发生较轻,油菜长势普遍较好,预计今年我市油菜亩产142.8公斤∕亩,增8.2%。

3、蔬菜效益增加:秋播常规蔬菜面积为11.90万亩,虽然低温阴雨推迟了蔬菜生育期,但对露天蔬菜产量影响不大,生产效益高。今年莴苣、菜薹、小白菜、大蒜、苋菜、包菜等蔬菜效益较好,亩平增收2000元。莲藕收购价1.2元/斤,去年平均1元/斤,涨0.2元/斤,亩平增收1000元。其他蔬菜产地批发价一般高于去年的5%-10%。

二、春夏播作物种植情况

据调查,今年我市春夏播种面积总体趋势是中稻面积增加、棉花面积减少,黄豆、芝麻、特别是饲料玉米面积有所扩大。

1,预计全市中稻种植面积58万亩,增加2.2万亩,增3.79%,今年中稻集中落泥时间在4月26—5月10日,较去年略早,中稻种子发芽率较高,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好于去年.有效的保证了中稻移栽面积与进度,截至6月3日,全市中稻已栽插46.4万亩,完成80%,预计6月10日前后可以栽完。

今年早稻面积3.13万亩,比去年基本持平.由于田管措施到位,病虫害发生轻,加上气候适宜,预计单产总产比去年增加

由于我市小麦,马铃薯等夏粮丰收已经到手,早稻长势好于去年,中稻栽插已近尾声,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全年可完成10亿斤的目标,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2,预计棉花种植面积24万亩,比去年减少1.85万亩,减幅为7.71%。因为四至五月不断的阴雨天气,对棉花育苗和移栽造成不小挑战,今年棉苗成苗率下降,普遍只有75%左右,病虫害

发生较为普遍,地老虎、蜗牛猖獗。到目前为止,棉花直播面积

2.6万亩,移栽20.4万亩,占棉花面积的95.8%。

目前正是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局将组织农技人员下乡下田,精心指导。一是切实做好水稻大田管理,抓好中稻返青分裂肥及时施用及早稻田病虫害防治等;二是针对棉花苗子质量差、及时追施提苗肥,早搭丰产架子;三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处理预案。

三、农产品及农资市场价格

(一)小麦油菜籽收购价格

今年我市小麦收购价为0.9元/斤,比去年下降0.05元/斤;油菜籽收购价2.2元/斤,与去年持平。

(二)农资价格及劳动力成本

1、种子:种子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水稻种子从去年25-30元/斤涨至30-40元/斤,个别品种更是达到60元/斤,还供不应求,如袁隆平系列超级稻1128。棉花种子市场启动迟缓,价格由去年同期的50元/袋(300g)涨至55-60元/袋(260g)饲料玉米以登海九号为例,去年为55元/1500g涨至100元/1500g,几乎翻番。

2、化肥:化肥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涨10%左右,每吨增加200到300元不等,例如45%-48%的复合肥由去年的同期的2850元/吨涨至3300元/吨,尿素由去年的2100元/吨涨到2550元/吨

3、农药:价格整体稳中有升,每瓶增加0.5元-1元不等。

4、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到100元/天,平均每年上涨20元,机械翻耕机械收割投入平均增加10元/亩,涨至70-80元/亩。

〇一二年六月三日 二

第三篇:关于当前农业生产措施落实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当前,正值我县春耕大忙季节,xx长一行到我县检查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上级部门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十一五”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围绕增收

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狠抓传统支柱产业的提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小区域经济,使全县的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下面就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做个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完成情况

2007年,全县春耕生产动手较早,农田地备耕充分,农业及农资部门及早就位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目前,全县大春生产栽种进展十分顺利,截止4月10日,全县完成大春栽种面积 万亩,同比 万亩,完成计划的 %。其中:水稻栽插 万亩,同比 万亩,完成计划的 %;旱谷播种 万亩,同比慢 万亩,占计划的 %;玉米播种 万亩,同比快 万亩,占计划的 %;薯类栽种 万亩,同比 万亩;杂粮下种 万亩,同比快 万亩;豆类下种 万亩,同比快 万亩。

二、各项农业生产措施落实情况

1、蔗、茶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生产情况

(1)高优蔗园建设情况

2006/2007植期,共完成高优蔗园建设面积万亩,占计划万亩的%,其中,秋植蔗完成万亩,完成计划任务万亩的%;冬春植蔗完成万亩,完成计划任务 万亩的%。

2005/2006榨季,实际砍蔗面积6.776万亩,较上一榨季减0.324万亩,实现农业产量23.97万吨,较上一榨季增2.87万吨,农业产值达4551.7万元,较上一榨季增1519万元。工业入榨量为20.54万吨,较上一榨季增2.36万吨;入榨蔗平均含糖份和产糖率分别为14.72%和13.2%,较上一榨季明显提高;生产白砂糖2.7万吨,生产酒精0.155万吨,工业产值12073.5万元,实现蔗糖业总产值16625.2万元,较上一榨季增6492.3万元。

(2)茶叶生产情况

2006年,全县茶叶面积累计达9.6万亩,新建高优生态茶园0.535万亩,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978万亩,茶叶可采摘面积达6.3191万亩,毛茶产量2016.1吨。农民实现茶叶收入2115.1万元,比上年增720.6万元,增51.6%。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9.005万亩(含农场),其中,2000—2006年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4369万亩(含0.7886万亩的无公害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8.2%;老茶园5.5682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61.8%。今年计划完成万亩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任务,现已完成开挖种植沟 万亩,完成计划的 %。

2、生物能源完成情况

目前,全县共完成木薯种植亩

3、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调供情况

去年11月至今年4月10日止,共调入两杂种子 万公斤,其中,杂交水稻种子 万公斤,杂交玉米种子 万公斤,玉米群改种 万公斤,截止4月10日,共销售杂交水稻种子 万公斤,杂交玉米 万公斤,群改种 万公斤。4月10日止,县供销社、勐省糖业公司、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共调进化肥 吨,其中,尿素 吨、复合肥吨、钙镁磷肥 吨、其它肥料 吨;农药 吨,其中,杀虫剂吨、除草剂吨、杀菌剂 吨;农膜 吨。农用物资就位早,数量充足,为今年的大春粮食生产提供了物资保障。

4、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利用农闲时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去冬今春全县共建成高稳产农田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完成坡改梯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万亩,开挖新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完成水利排灌沟渠建设公里,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万个,完成土石方开挖工程万立方米。

4、三大粮食作物各项增产措施落实情况

(1)良种种推广情况

截止4月10日,全县共完成良种推广万亩,占计划的 %,其中,杂交水稻万亩,占计划的%,水稻中矮杆良种万亩,占计划的%,优质稻完成万亩,占计划的%;玉米良种完成万亩,占计划的%,陆稻良种完成 万亩,占计划的%。

(2)各项配套措施完成情况

①实施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项目3.71万亩,占计划的55.37%;②培育壮秧万亩,完成计划的%;③推广水稻品种多样性抗病混栽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④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万亩,占计划的%;⑤完成测土配方施肥万亩,占计划的%;⑥推广山区旱粮多元化立体栽培技术 万亩,占计划的%;⑦切实加强对大小春粮经作物病虫草鼠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指导工作。共发出病虫简报 期 份,指导大田防治万亩次,占计划的%。⑧

为使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 期,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 份。

(3)中心样板落实情况

典型引路样板推动是农技推广工作的惯用做法,也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以在生产上应用的重要手段。我们选择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群众文化素质高,经济基础好,集中联片的田地块举办样板。据统计,截止4月10日,完成各项中心样板万亩,其中,优质稻示范样板0.4万亩,杂交玉米示范样板2.5万亩;水稻品种多样性抗病混栽样板0.2万亩;杂交陆稻示范样板0.05万亩;高寒山区粳型杂交水稻(鄂粳杂)示范样板0.0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0.15万亩;旱地立体栽培示范样板0.4万亩;水稻旱育稀植示范样板0.4万亩。

5、小区域经济作物的种植完成情况

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开发具有佤山品牌的地方名、特、优、稀农产品,目前为止,全县共推广无公害蔬菜0.3208万亩,小区域经济1.145万亩,其中:香红辣0.34万亩,香红蒜0.1万亩,黑葵花0.25万亩,土烟0.1万亩,草果0.15万亩,香芋0.12万亩,芝麻、苏子等0.085万亩;开发花椒、核桃、木瓜等经济林果2.176万亩,使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值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6、新品种、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情况

今年根据我县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在去年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粮食作物新品种,对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高产性等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共计亩。其中,杂交稻品种个,杂交玉米品种个,以期通过良种试验种植。带动全县良种种植面积。

7、农资市场清查整治情况

为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保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户,我局共组织开展赶科普街1次,放心农资下乡宣传2次,食品安全宣传2次,整顿农资市场10个,检查农资门市13个。对农资经营大户进行农药标签抽查15个,农业系统内部自检自查1次,均未查到不合格的化肥、农药流入我县。查处假种子案件1起,使我县的农资市场质量得到保证,避免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由于我县99.2%的土地面积是山区,交通不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的救灾、防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弱,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一定程度上仍属于自然农业的现状。

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大春生产形式严峻。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群众的生产费用增加。加之财政困难,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措施不够力,群众的购买力弱,三大作物生产缺肥现象突出,特别是山区玉米更为严重。此外,在病虫害防治上也因缺钱,不能及时施药预防。

三是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由于缺乏农技推广经费,各项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均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开展,农业技术全面普及的难度越来越大,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新机具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

四是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由于农业系统内部执法部门多,局上又无专门的执法协调机构和人员,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落实不够到位,广大农民不知法不懂法,出现了法盲的误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要取得我县2007年农业工作新突破,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调动,农产品市场价格拉动,各项工作推动的有利时机,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竟争力,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抓好“十一五”期间我县“5.8”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及工作基础,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及农业技术普及率,确保粮食丰产。

结合实际,加强水稻新品种引试推广,促进坝区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山区粳稻良种的利用率;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对我县玉米良种实行补贴的时机,合理布局不同海拔高度的玉米品种结构,特别要做好适宜东部高海拔地区,和西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杂交玉米良种的引种推广工作,在水稻、玉米良种利用上取得更大突破。以项目为载体,抓示范样板建设,带动面上技术推广,认真组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配套落实优质高产良种、培育壮秧、规范化栽培、水稻多样性抗病混栽、陆稻立体栽培、玉米立体栽培、平衡施肥、蓄留再生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配套措施。要正确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把农业结构调整理解为“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玉米良种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资补贴工作,加大宣传落实力度,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应用良种的积极性。

(二)围绕农业资源和特色立县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县农业发展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有竟争力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当务之急是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巩固提升甘蔗、茶叶、橡胶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培植木薯、核桃新兴产业。

一是夯实基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甘蔗、茶叶、橡胶经济水平。要加强蔗区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产高糖甘蔗品种,实现原料蔗生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目标,提高蔗糖业竞争力;要持续大干高优茶园建设,提高茶叶质量和标准化生产水平,整合茶叶品牌,加强宣传和市场开拓,尽快产生品牌和规模效应,极积开发茶叶新品种,做到名优茶和大众茶同时抓;要抓住天然橡胶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条件,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做好橡胶种苗培育,中小苗管理,割胶技术培训,胶林管理和更新工作。

二是稳步推进木薯、核桃新兴产业的培育。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品种对路既要适合自然条件,又要适应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高标准种植,加强管理,良种良法配套,确保优质高产高效。

(三)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县仅有勐省糖厂可以称得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十分低下,农业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在结构调整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要围绕“5.8”产业基地建设,对现有企业通过重组和联合,加强资源整合,为其争取配套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平台,落实有关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它们引进资金、技术、人材,建设原料基地,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促进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要引导、扶持、壮大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等农村中介组织,使它们成为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有效纽带,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自我服务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要积极培育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排头兵”,要把培育好、利用好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有力武器,不断总结并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技术培训、项目扶持上给予倾斜,增加其发展后劲,使他们在先富起来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四)抓好示范亮点,推动整体工作。

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务特点,围绕全县35个新型农民科技示范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试验示范,抓工作典型,所选择的典型不求多,只求精,要在新、奇、特上下功夫,要有新内容,新特色,新看点,示范作用要强,推广价值要高。在办样板的过程中要做到有实施方案、有工作措施、有责任人,要自始至终加强管理,达到种植规范,管理科学,记载详细,数据完整,说服力强,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大农村国债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农村沼气建设,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保持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落脚点,要把建好沼气池作为一场硬战来打,在布局上要做到集中布局,科学规划,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精心组织实施,杜绝或减少病、废池,提高建池质量,同时要加大农村能源技术培训力度,造就一支沼气池建设、管理专业队伍。

(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劳务经济收入。

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省、市两级的充分肯定,为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劳动力转移的档次水平不高,劳务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甚至由于输出的男女比例不平衡,还导致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因此,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输出和转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要在输出的档次上下功夫,着力打响劳务经济“佤族歌舞”这一品牌,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增强发展后劲。

2006年我县农业项目的争取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上级支持的立项资金达504万元,其中拨付到位的项目资金达275万元,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农业项目争取的一个有利时机,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广泛收集信息,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在我县立项实施。一是在建的农村国债沼气项目,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力配合,确保力量,确保任务完成,确保项目顺利验收;二是项目的争取,要多看、多听,广泛收集项目信息,充实完善项目库,各股、室、中心、站、校要及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尽快确定自己的申报项目,并加紧编写项目材料。

(八)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和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坚决遏制涉及农民负担的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的发生,防止农民负担出现新的反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要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认真解决和调处各种土地纠纷和矛盾,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三要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强集体财务审计监督,要根据村级财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制度,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村应重点加强监管,尽量减少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矛盾;

三要严把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关,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打击坑农害农行为;

四要加强植物检疫,适时做好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监测、防控工作,根据季节做好技术指导和防治工作,杜绝危险性病虫草害在我县境内传播和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五要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管理,预防、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整治,严把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试和发证三大关,坚决清理“无牌黑车、无证驾驶”,严厉整治违法载人、超速驾驶和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

第四篇:当前农业生产重点工作

当前农业生产重点工作

1、加强立枯病、青枯病防治,在喷施恶霉灵等杀菌剂的同时要及时插秧减少损失,发病严重苗床要灌水上床,水层深度在苗高的一半到三分之二,3小时后排出。

2、高产攻关、示范地块要及时补苗,上护苗水,插后4-5天施返青肥,没有点记叶龄的要及时进行叶龄点记做好跟踪调查,叶龄指示牌、红漆、小红旗、脚踩架要齐全。

3、沿线路边、林带农药包装、白色物要安排人清理干净,做好“五边”环境治理。

4、沿线沟渠、池埂要进行药剂灭草处理。

5、试验示范项目要按要求落实执行,做好记录,并及时将好的效果宣传至种植户为明年推广示范做好铺垫。

农业生产部

5月11日

第五篇:农业生产汇报

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汇报提纲

镇辖30个行政村,3.7万人口,其中14个库区村,库区人口7591人,耕地4.4万亩,80%为丘岭山地。一年来,全镇农业生产立足产业化发展路子,围绕“科技兴民、养殖富民、产粮安民“的指导思想,以推广优良品种和落实惠农政策为切入点,努力打造农、畜、林多元化增收格局,取得显著成绩,今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粮食生产全面丰收。认真做好良种补贴和良种推广工作,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共发放小麦直补款、玉米良种补贴等200余万元;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和小麦、花生良种区域化种植,建立起领导指挥试验田,今年全镇小麦、玉米、花生优种率达到90%,全镇1.5万亩小麦普遍丰产,总产达到480万公斤,其中良种小麦亩产达到1100斤,创历史最好水平。

2、桑蚕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桑蚕作为我镇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势头。目前全镇有优质桑园1600亩,通过推广小蚕共育、大棚养蚕、截枝留芽、地膜覆盖等养蚕新技术,全镇蚕茧产量逐年提高,张产平均达到35公斤以上,下半年,受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蚕茧价格下滑,为保护蚕农积极性,镇党委 1

政府及时出台了禁止伐桑、给予蚕农补贴等各项措施,稳定了我镇的桑蚕生产。

3、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并通过示范带动、技术服务,在北部山区大力发展了肉牛、羊和山鸡规模养殖,在南部重点发展了蛋鸡、生猪规模养殖,目前全镇规模养殖户已有400多家,蛋鸡、肉鸡存栏12万只,生猪存栏5万头,养殖业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我镇还扎实开展了防治禽流感和口蹄疫等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了动物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了全镇畜牧养殖业的稳步发展。

4、经济林发展取得新突破。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带,增加群众收入,紧抓苹果市场复苏的有利时机,在杨家坊、南甘霖村等发展名优苹果园200亩;借鉴大嵯峨村发展桃园的成功经验,在王家峪、寺后、杨家坊等村发展优质苹果200亩;以南高庄为中心发展黑松育苗2000亩,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南高庄的黑松育苗亩收入达5万元以上。

5、加快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

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实行散户入社,抱团发展,扩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该镇的草鸡养殖合作社已发展养殖户120多户,存养量达4.2万余只,年产草鸡蛋6万公斤。为打出品牌,合作社注册了“郑南山”草鸡蛋商标,统一印制了鸡蛋成品包装箱,产品成功升级进入大型超市销售,年产值迅速达到500多万元;黑松育苗

协会发展会员500多户,协会负责开拓市场,销售苗木,还专门制作了网页,年销售苗木100万株。

6、立足抗大旱、防大汛,认真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通过对全镇的水库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有险情的两座“小二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对堤坝土方进行石砌护坡、开挖溢洪道、维修放水洞,同时修建部分水利石渠扩大灌溉面积。该工程镇政府通过自筹资金60万元并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施工,还成立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管理处,监督工程实施全过程,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今年还进行了龙王河流域治理,7、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投入资金500万元,新修硬化路15 公里,中桥2座;圆满完成沼气建设任务,发展沼气用户390多户,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8、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开工。项目位于郑相邸村南岭,主要涉及相邸镇8个行政村,总面积500公顷。项目按照“改土治水保生态、双增工程见成效”的开发思想,进行科学规划,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整理为辅,主要任务为坡改梯436公顷,土壤改良384公顷,新增耕地51公顷,新修田间道路31公里,新建大口井10眼,扬水站8座。目前正在大规模施工,已完成道路改造工作,深挖土地1万亩,新建水库、塘坝8个。

下载“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区”建设及其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汇报2008年我县秋作物播种总面积53.3完亩,其中:秋粮38万亩(玉米25万亩、谷子......

    当前农业生产工作情况(2011.6.26)

    当前农业生产工作情况 双柏县2011年春耕生产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涉农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当前农业生产工作情况比上年同期好,播种......

    ××区关于当前粮食生产情况的汇报

    ××区关于当前粮食生产情况的汇报 ××区关于当前粮食生产情况的汇报2007-02-18 09:42:38×区关于当前粮食生产情况的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国务院......

    黄蓝两区汇报材料

    凝心聚力,为打造滨州经济“升级版”做贡献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下面就近三年我了解的滨州市经济发展情况及我公司发展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 滨州推进黄蓝两区建设取......

    “两化”建设汇报材料

    “两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二0一一年九月) 首长和同志们: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第三通信总站一营全体官兵,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营地处天津市南开区,编制××个连队,××人,......

    区农业局年度农业生产工作计划

    区农业局年度农业生产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第一年,也是农业发展环境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区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

    当前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推荐)

    当前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 一、关于冬季农业生产 (一)提高认识,把握形势。冬季农业生产是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抓住农产品价格上扬,农民生产积极性......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对策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题,积极扩大种植,抓好养殖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