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农业局农业生产抗旱措施
今年以来,我区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到目前,全区平均降雨量474.4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444.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77.8毫米,且气温较常年偏高,造成我区旱情比较严重。针对当前旱情,区农业局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并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积极指导农民采取多种技术措施,缓解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得不利影响。现就我区应对旱情提出如下措施:
一、今秋干旱对我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对粮食作物造成的影响。
二是小麦播种面积小于去年。我区今年小麦播种面积3.6万亩,占去年的80%,且30%面积是通过造墒播种,造墒播种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
(二)对蔬菜造成的影响。由于干旱造成我区蔬菜生长不良,大白菜、萝卜等作物病毒病、蚜虫等病虫害影响了我区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对果树造成的影响。由于旱情发生以来,我区今年的果品已经采收,并且果树也即将进入休眠,因此旱情对我区今年的果品产量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干旱造成果树生长后期缺水,果树根系生长发育缓慢、树体营养积累少,影响了明年果树的开花、坐果质量,如果旱情继续发展将影响明年的果品产量。
二、生产建议
鉴于目前严峻的旱情,我区农业生产中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采取综合的抗旱措施,强化农业生产管理,降低旱情对我区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一)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保护地蔬菜可采用微滴灌溉、地膜下暗灌等技术,可节约用水50%左右,露地蔬菜可采用喷灌、穴灌、沟灌等方法,同时要及时划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果树生产可采用果园生草或覆草、地膜覆盖和穴施肥水技术,以有限的肥水提高产量,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二)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干旱能破坏植物正常新陈代谢,阻碍植物生长发育,从而诱发各种病虫害,因此要对受害的作物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预防,应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我区等街道部分社区以及区的水利条件较差,由于这些社区的土壤耕层较薄、土壤储水性差、地下水严重缺乏,缺水时旱情严重,需要通过建设水利设施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四)搞好农作物的播种准备工作。要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指导农民选择耐旱性强的蔬菜和粮食作物作物和品种。对于今年没有播种上小麦的农田在明年春天要适期种植其他作物,尽量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要搞好种子、农药、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的调运、准备工作,确保农用物资供应充足、质量安全。
(五)强化生产管理,尽力减少干旱损失
要通过发放科技资料、举办培训班、现场讲解等形式,帮助农民搞好春季蔬菜、花生、玉米、果树、茶叶等作物的播种和生产,指导农民根据旱情及时调整种植计划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粮食作物抗旱管理措施
冬季田间管理。
一是控制冬季旺长麦田。由于今年气候异常,部分地块小麦旺长严重,因此冬前对于旺长麦田,要抓紧搞好镇压,并适当采取化控措施控制生长。
二是浇好越冬水。在适期范围内推迟浇越冬水的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覆盖措施,防止分蘖节受冻,对土壤墒情不足的,只要有水浇条件,都要在日平均气温降到5℃左右时浇好越冬水。
春季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做好麦田划锄和镇压工作。明年春季对旺苗和徒长麦田,要在返青后及早进行深锄断根,控制地上部生长;对群体过大、植株较高品种的麦田,在拔节前进行镇压,控制旺长,以促进地下根系发育。
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对于旱地麦田,由于无水浇条件,可在早春土壤返浆期开沟借墒追肥,或春天跟雨追肥。
2、果园抗旱管理措施
冬季果园管理。
一是做好果树修剪工作。树体落叶进入休眠后,对果园进行冬季修剪和冬季清园管理,剪除枯枝和老熟程度不够的秋梢,对于在干旱时受损严重的树体应进行更新修剪,冬季修剪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树体枝条进行保护。
二是加强土肥水管理。在落叶前或落叶至封冻前,以有机肥为主施入基肥,以满足明年的果树开花结果需要;果树落叶后到封冻前浇一次透水,保证果树安全越冬。
春季果园管理。如果明春持续干旱,除了正常的果园管理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增强树势,减轻干旱影响。
一是进行中耕保墒。结合果园除草浅锄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利于保持墒情。
二是叶面喷肥。果树生长季可在叶面喷施20~50ppm赤霉素+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能有效增强树体抗旱性和保护叶片不至于早期落叶。
三是施用旱地龙等植物抗旱剂,增强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吸水能力,提高果树耐旱性。
四是施用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促进树体养分积累,增强果树抗逆性。
五是在土壤中应用保水剂。土壤保水剂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超越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水份并贮存起来,干旱时缓慢释放,满足植物生长过程所需水分。
3、蔬菜抗旱管理措施
冬季蔬菜管理。棚内蔬菜要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次数,浇水前要了解天气情况,保证浇水后有2-3天的晴天,以进行通风降湿,阴天一定不能浇水,包括打药;冬季浇水的次数不要太多,一次浇水不要浇透,尽量减小浇水的次数。
春季蔬菜管理。引导农民搞好水源和机械物资等抗旱双保的各项准备措施,及早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和防低温冻害等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做好蔬菜大棚的保温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覆盖物,防止“倒春寒”对大棚蔬菜造成冻害。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区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计划
区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第一年,也是农业发展环境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区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武进”的目标,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发展主题,按照“稳粮提质、高效安全、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的要求,夯实粮食单产、稳定播种面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打造“动物疫控中心、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农产品检测中心”三大平台,努力促进武进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目标是:全区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以上;围绕亩产“吨粮区”建设,粮食单产递增1%;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3.3%;新增设施农业面积0.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确保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继续位于全省前列。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着力做好以下10方面重点工作:
(一)抓机遇补短板争率先。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一些工作和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但对照总书记关于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最新要求,对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新指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发展大局,坚定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信心,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要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做出精品,放大亮点;要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厚积薄发,补齐短板。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采取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抓粮食稳面积攻单产。通过产业规划布局工作,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农业产业合理有序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近年来,我区稻麦种植面积呈逐年缩减趋势。要以“吨粮区”创建为目标,水稻面积稳定在16万亩,三麦面积稳定在13万亩,守住耕地红线,严格控制土地流转中的非粮生产,通过水稻生态补偿、关键技术实施、支农项目扶持等措施,保障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单产递增1%。二是加大三新技术推广。围绕“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的路线,加大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小麦主推扬辐麦4号、扬麦20号,水稻主推武运粳23号、武运粳24号,示范推广新品种武运粳30号。继续推广硬地喷灌节水灌溉技术,压缩直播稻,积极探索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施肥、后期管理技术,提高主推技术应用率。三是抓好病虫害测报与防控。完善病虫害情报点建设,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决策,病虫害测报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试验示范无人植保机等植保新器械,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程度,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三)抓基础强设施快提升。夯实农业生产基础,首先要持之以恒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通过土地整治、综合开发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为原则,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在雪堰、礼嘉等镇建立项目区,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力争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0%以上。二是提升高效农业生产设施。普及推广大棚、无纺布、遮阳网、喷滴灌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三是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编制高效农业实用机械宣传图册,在现代农业园区、农林场圃、规模养殖场推广先进适用机械,重点发展物联网技术,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技术水平。
(四)抓标准重监管提质量。现代农业必须是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的农业。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行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值和附加值。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原则,健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体系,加快国家级畜禽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场、稻米蔬菜瓜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打牢农业品牌发展基础。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提升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进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移动终端为技术手段,加强三品一标的证后监管,全区农产品合格率保持96%以上。三是加强畜禽屠宰监管。根据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我区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能已经从区商务局划转到我们系统。各单位要认真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的调整,从机构、人员、经费三大方面进行保障,严格工作程序,明确责任主体。根据我区屠宰场布局规划,对不符合定点屠宰要求的场点,要加快撤并步伐,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保障肉品消费安全。
(五)抓特色创品牌增效益。按照新的行政区域调整要求,我区将有不少亮点产业、园区、品牌被划分出去,现代农业建设时不待我,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植亮点典型,挖掘品牌特色。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在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休闲观光等领域,推进中信逸农示范园区、礼嘉油用牡丹种植工程等10个市区级重点项目的实施,计划完成总投资3亿元。二是开展三品认证。深入调研、摸清现状,引导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努力打造安全优质产品。重点组织粮油、蔬菜、瓜果类产品进行“三品”申报,实现新增三品15只以上,争取新增产量5万吨。三是坚持品牌农业建设。以“找特色,选精品,创亮点”为目标,挖掘1-2个具有武进文化或地理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牌,进行重点打造和培育。组织申报省、市级名牌或名优农产品认定,增强商标意识,参与省、市级的知名或著名商标评选。制定品牌农业建设奖励新政策,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抓防控保产业利稳定。一是加强动物防疫水平。结合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实际,加大防疫监测力度,增加监测频次,提高监测范围,全面提升我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我区作为农业部建立病死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要结合XX市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进程,按照“镇建区补、先建后补”的原则,建立健全“场户交送、镇设站点、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无害化收运体系,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发展冷链配送的新型模式,鼓励大型屠宰企业发展自营冷链加工配送。二是加强森林防火水平。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防火工作不漏死角、不留空档。按照《2015-2020XX市XX区森林防火规划》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面提升护林防火综合水平。完善森林预防体系建设,形成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水平。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类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的主体责任。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严把登记关、发证关、技术检测关、事故处理关,力争拖拉机的发牌率、检验率及驾驶人的持证率达92%以上。
(七)抓主体搭平台促发展。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化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谁种地”的难题。一是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行动,以“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支持农业企业进行科技、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农业外向化战略,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全年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创建市级“五个一”示范龙头企业2家。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发展,实现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和农民务农的职业化。加强调研,把符合条件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荐进入上级项目库,探索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大学生务农创业的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品牌打造、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三是放大办展参展效应。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展销5次以上,充分利用各类会展资源,全面推介和展示武进农产品,力争我区更多名特优农产品走出常州、走向全国。鼓励和扶持企业积极参加农产品境外展销。继续举办中国(夏溪)花木节和第十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以花为媒,以展促销,带动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全区招商引资搭建新的平台。
(八)抓科技强服务促增收。一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在水稻、林果、畜禽、水产等四大产业,遴选科技示范户1260户,推行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农技服务制度,强化农业综合科技成果的实验应用、示范和推广。二是实施信息入户工程。开展物联网区域示范工作,引导农业企业采用传感、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鼓励农民使用一点通触摸屏查询系统、村级信息服务站以及“12316”服务热线等各种渠道获取农业信息,提高为农信息服务质量。加强与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的合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让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搭上信息高速路。三是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以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素质、应用能力建设为核心,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实地培训、实习研修等方式,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科技直通车、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扩大覆盖面,全年培育部、省、区级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
(九)抓生态治污染美环境。坚持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创森工作步伐。通过“定点、连线、扩面”,整合森林资源,优化森林布局,全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万亩,四旁植树130万株,新建、完善农田林网3万亩,建设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32个。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逐步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修复。二是加强畜禽养殖整治力度。推进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严控太湖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场反弹回潮现象,推动全区各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按步推进、有序开展。建立禁养区、限养区、适度发展区三区畜禽养殖长效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系,保障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效。三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秸秆收贮体系,继续推进试点镇秸秆收储利用工作,建设一批村级秸秆收贮站,探索建立一套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为秸秆多种形式的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引进秸秆利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业,帮扶收储利用量大的市场主体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四是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工程进行全面排查,淘汰一批建设时间较早、工艺不成熟、改造难度大的工程点。对管网建设不到位,污水收集率低,但工艺模式成熟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工程进行改造提升。设计开发农村生活污水实时监控系统,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做好太湖、西太湖蓝藻打捞处置工作。探索废弃农膜、农药等包装物回收处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十)抓管理促规范转作风。做好各级各类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在制度的落实中提升管理效率。一是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不断丰富内部审计内容,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提升内部审计成效;突出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财政资金报账制、财务账目审计制。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坚持阳光操作,做到项目运作公开、公正、透明,坚持将纪检监督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所有农业项目建设,做到全程、全面监督,加强对招投标、建设质量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保障项目建设运行规范,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制度,确保项目质量。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有序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及时出台会议(培训)、公务接待、党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机关内部资产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农业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有效推动制度执行,维护制度刚性,做到令行禁止。
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成果,提升农业系统服务效能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农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围绕区委、区政府开展“建设三知机关、打造四有队伍”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机关作风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公信力、执行力和干事创业活力。
(一)提升履职能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养成良好学风,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知行合一推进“三知”机关建设,坚持“秉执政之法、修为政之德、尽勤政之责”,努力建设“知法、知德、知责”机关,全面提升履职能力。要围绕关系农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深化农情认识,打破思维定势,勇于变革创新,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强化执行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落实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对工作不尽职、配合不积极、落实工作不力、工作处于末位的干部严格问责,追究责任。完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督查工作,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逐个分解立项,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彰显效能,取信于民。
(三)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农业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农进程,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环境。加强法制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水平。加强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净化农村法治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案件的办理程序。以权力事项清理为基础,明确部门职责,确保各项权力的正常运行。完善窗口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使各项涉农服务行政行为更便捷、更高效。
(四)强化服务手段。推进“动物疫控中心、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农产品检测中心”三个平台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双政三零”、“党员示范岗”、“星级科站”等竞赛活动,让干部队伍在“比学赶超”中与时俱进,防止和克服“懒政”、不作为思想。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短期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岗位练兵,开展对口培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五)推进反腐倡廉。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出台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强化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监督,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加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教育,举行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坚定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的决心。全力打造政治坚定有信心、以民为本有宗旨、创新攻坚有担当、风清气正有戒律的“四有”队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第三篇: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一)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实现粮食生产十三连丰
2015年,XX市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从18万亩,扩大到35万亩,包括孔镇、化楼、花园、郑店、杨安镇30万亩大方田和丁坞、黄夹、西段、铁营、寨头堡5个万亩示范片,通过与农开、国土、交通、水利等多个相关部门协调,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加强沟、田、林、渠、路配套综合建设,建成方连片大方田30万亩,形成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操作机械化的格局。并顺利通过XX市专家和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审查复核组测产验收,万亩方小麦十亩攻关田最高产量709.95公斤/亩,玉米十亩攻关田最高产量913.3公斤/亩。在粮食高产创建的示范带动下,全市粮食单产和总产持续增收,粮食种植面积170.3万亩,总产达到98.75万吨,平均单产达579.84公斤/亩,其中:小麦总产46.47万吨,单产544.8公斤/亩;玉米总产52.28,单产615公斤/亩,均较去年有所增长,实现粮食生产“十三”连丰。
2015年,XX市棉花面积3万亩,平均亩产皮棉90公斤,面积略减,单产与去年持平。
(二)多措并举搭建企业发展平台,助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的思路,积极开拓创新,探索谋求发展小枣、马铃薯、调味品、畜牧、金银花等支柱产业的新途径。一是拓宽企业与外界交流平台。今年9月,成功召开了XX市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产业对接会”,此外先后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三届农交会、安微中国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第五届生态农业博览会、中国(济南)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加强了企业宣传推介与交流。二是搭好企业与政府沟通诉求的桥梁。充分发挥部门作用,深入摸底调研,动态掌握全市企业资金、科技、冷链物流、加工设施、上市、园区建设等详细情况,为上级决策提供系统数据,同时帮助企业积极申报XX市龙头企业、XX市放心品牌、XX市放心农业园区、农牧业投资基金、专项债券项目、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等等,正等待批复。截至目前,XX市共培植XX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2家,省级企业5家,位居XX市首位。
(三)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品质蔬菜产业
乐陵作为全国蔬菜生产580个重点县之一,按照“稳粮、扩菜、重牧、兴林”的总体思路,以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一是推进规模化蔬菜园区建设,发展种植面积100亩以上蔬菜园区90多家,水、电、路三通、种植面积200亩以上的高标准蔬菜园区达到37家,蔬菜园区的总面积达到26000亩。二是继续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并顺利通过XX市专家组验收,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3801.5公斤。在郑店、花园、黄夹、丁坞、大孙、朱集推广马铃薯种植,市财政统筹资金22万元,向各重点基地免费发放脱毒马铃薯种85吨。三是发展调味品蔬菜种植。通过企业带动,辣椒小拱棚育苗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移栽种植面积7万亩,大蒜种植面积10000亩,大葱种植面积15000亩。此外康乐生态种植合作社承担了农业部2015菜果茶标准化创建项目,并顺利实施。
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24万亩,产量达到92万吨,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万亩,大小拱棚达4万亩。
(四)发展专业化病虫害防治组织,助推统防统治技术推广
2015年,XX市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有了新的突破,山东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力建设示范项目落户乐陵,新增植保公司2家,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合作社2家,拥有大中型施药机械30余台套,日作业能力可达3000多亩。重点扶持发展XX市献保植物保护有限公司,XX市孔镇东楼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和XX市香彤家庭农场等三家具有统防统治作业能力的单位,大大提升了XX市的统防统治能力。依托项目建设,小麦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万亩,蝗虫防治面积3万亩,极大地提高了药剂防效,用药次数明显减少,降本增收,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全市粮食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五)多措并举创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打造高效推广网络体系
1、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信息化。在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智能配肥点、手机施肥指导短信平台和掌上施肥咨询系统基础上,2015年又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暨便民服务热线,是集施肥咨询、农技信息、病虫草害防治信息查询与推送、耕地养分预警系统、土壤墒情与旱情预测预报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民可以随时拨打6812316便民服务热线,咨询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2、建立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络。为促进配方肥大面积应用,确保供肥质量与价格,挑选产品质量好、市场信誉高的肥料生产企业作为原材料供货渠道,遴选了10个信用好、经营好的农资经销商,设立测土配方施肥农企对接服务点。
3、扩大肥料科研实验基地。在郭家南夏科技小院成功基础上,2015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在朱集镇王清宇村建立第二处科技小院,开展金丝小枣优质高效综合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小麦、玉米的“同步营养肥”和枣树的“棒肥”研究取得显著效果,正在申报专利。此外,盐碱地改良取得成功,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的认可。此外还设立4个土壤墒情与旱情自动监测站、20个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44个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打造全市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体系。
(六)抓好农民科技宣传培训,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人才
1、抓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2015年,XX市被列为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XX县,农业局按照生产技能提升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两线并行开展培育的创新模式,立足粮食、蔬菜、果树3大主导产业,对200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和设施农业大户开展针对性培训(包括粮食种植100人、蔬菜种植50人、枣树种植50人),采取田间课堂与集中授课相结合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式,取得良好培训效果,为新型农业经主体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强大的人才支撑。
2、抓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依托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中心和九个乡镇区域站的作用,按照“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农技指导方式,实行层层培训、结对指导,并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重点围绕小麦、玉米等作物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开展多方宣传指导,确保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到户。2015年,先后组织农技人员培训300余人次,农民培训6000人次,培养主导产业科技示范户2000户。
(七)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
1、开展专项整治,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抓住春播、三夏、三秋等农时生产关键时节,集中力量,开展各项专项整顿行动,先后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整治“百日会战”、蔬菜基地百日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农资下乡宣传周等系列针对性整治行动,2015年共出动执法人员65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170余户,拉网式整顿农资市场11次,未发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100%。
2、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高毒农药备案、进销货电子台帐,实行药品采购入库赋码,建立农资备案产品展销大厅,展销辖区内经营者所销售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样品,且全部进行抽样留存备案,建立“一户一档”留样备查资料,初步实现产品流向可追溯、储运信息可查询,从而加强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协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问题环节,为XX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八)强化三品一标建设,打造优质绿色农产品
2015年,XX市三品一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50万亩“金丝小枣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功获批,“乐陵枣林复合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发布会上作为典型进行了发言,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达到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县市区,目前正在积极组织材料申报。新认证“绿色食品”标志8个,面积33.5万亩。截止年底,XX市共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面积120.5万亩,包括31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和1个地理标志。此外,还培植了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山东名牌产品、山东老字号产品等共20个拳头品牌,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地区。
(九)借助渔业项目资金动力,助推水产养殖迅猛发展
2015年,先后承接实施2015年XX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渔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渔业病虫害防控补助项目,争取项目资金525万元。
1、打造现代渔业养殖基地。依托2014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在铁营乡建成占地3400亩、池塘面积1602亩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共有池塘202个,打造台田1000亩。目前正积极实施2015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在寨头堡乡冢上村建设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建成后可拥有工厂化养殖车间1.3万平方米;此外寨头堡乡史家村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也正在扩建,计划将工厂化养殖车间扩大到2.6万平方米。三个基地建成后,XX市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面积将达到0.3万亩,工厂化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成为全省现代渔业养殖的模范板块。
2、抓好渔业技术推广,推进生态健康养殖。通过对渔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生态防控技术、标准化养殖技术和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扩大生态健康养殖规模。2015年申报通过了省级健康水产品养殖示范场1家,市级健康水产品养殖示范场2家,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2家。同时狠抓渔政执法,共查处电鱼案10起,共收缴电鱼机10台、清理“地笼网”、“迷魂阵”200余个,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8月,成功举办了XX市第一届“佳佳开心农场杯”钓鱼大赛。
(十)抓好惠农政策落实,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自2015年起,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补贴对象为全市种粮(小麦)农民。今年补贴标准为125元/亩,共补贴资金10661.48万元,补贴小麦种植面积85.29万亩,涉及农户10.59万户。此外圆满结束小麦统一供种工作,完成统一供种面积65.56万亩。发放种粮大户补贴资金148万元,共补贴种粮大户和种粮家庭农场231户,涉及面积37076.95亩。
(十一)积极开展项目争取工作
2015年,协助XX市胜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争取到年产9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试点项目,国家扶持资金5000万元。该项目建设顺利,得到了部省市等各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引来全国多个省市来XX市学习。此外争取上级扶贫资金200万元,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引导40个村的100户村民是实现了脱贫致富。
第四篇: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市农业工作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以现代农业为取向,着力产业强农、科技兴农、生态美农、依法护农、增收富农,强化结构调整、新型主体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品牌打造、科技兴农、农业执法、对口协作等重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境中持续发展。
一、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农业产值预计完成165亿元,同比增5.5%,超目标任务0.7个百分点。完成渔业产值16.57亿元,同比增加10.32%,完成目标的101.6%。——粮食产量预计实现24.47亿斤,完成目标的116.5%。水产放养面积48.29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7.66万吨,完成目标的109.4%。——新建和改造以“四百万”工程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基地56.3万亩,完成目标的160.9%。
——预计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目标的100%。
——预计完成农业投资4.8亿元、渔业投资0.42亿元,分别完成目标的112.7%和127.3%。
——新培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完成目标的100%。
——获“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28个,完成目标的280%。——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抽检合格率居全省全列。配合农业部、省农业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8次,监测各类农产品432批次。
——抓好丹江口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市政府成立市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制定了市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基本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等四个行动方案。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XX市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任务。全市注册农民合作社累计达1534家,同比新增279家,增长22.2%。注册登记家庭农场达到355家,同比增180家,增长102.9%。全市新增专业大户1015家,累计达到2084家。
——农村沼气和新能源建设稳步提升。完成清洁能源入户工程21161户,完成目标的212%。建成小型联户沼气130处,完成目标的130%。完成3处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完成目标的100%。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802台,完成目标的190%。推广生物质气化炉5504台,完成目标的183%。——抓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XX县成功申报湖北大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库区新建重点特色产业基地26.7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50万亩,良种推广率和质量合格率都达到96%以上。大力推广生态渔业。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率达到85%以上。——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及时处理市长公开电话受理群众诉求转办事项,回复率达100%,限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两会代表提案与建议办理、保密、国安、档案、“五城联创”等工作任务出色完成。
二、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一)高效生态农业强力推进。认真开展调研,成立规划编制专班,编制《市“十三五”现代农业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中国农科院、农业部环资总站、湖北省农业厅、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共建丹江口库区()生态农业研究院框架协议。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郧阳区加快创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种植、水产健康养殖、林下经济等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制定了6项中药材种植标准。一批生态农业项目加快推进,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业主化发展的新态势。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四百万”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显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1。一是用标准化带动生产基地规模化。15个茶叶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创建4个省级经作标准化示范园。二是用园区化提升农产品加工规模化。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实现产值160亿元,占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56%。三是用农业发展新业态带动农业发展融合化。积极推进以假日休闲和农事体验为主的城郊游憩带、环丹江口库区生态观光农业带和各具特色的原生态农业观光片带建设,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出八仙观、龙王垭等一批国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市省级以上示范点共计12个。推进“一村一品”建设,XX县得胜镇圣水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示范村镇总数达到4家。积极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等农业新业态,武当山珍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全国农业信息化会议上展示,XX县涧池乡下营子村电子商务成为全省、全国典范。开展了秋冬农业开发现场观摩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和部分茶企负责人赴福建考察学习。《关于建设现代农业若干问题的建议》、《武当道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应对之策》等4篇调研报告分别在市委《领导参阅》、《参阅件》和省农业厅信息专报上发表。
(三)龙头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4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3家,全市达到40家。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评为市首批“十大茶企”。促进农产品开发升级,着力延伸产业链条,茶多酚、茶微粉、青砖茶、红茶、茶工艺品、茶食品开发势头良好。蔬菜贸易服务中心不断激发内在发展活力。促进农产品科技创新升级,湖北武当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科技惠民兴村先进单位”,湖北耀荣木瓜有限公司木瓜精深加工技术获全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渝川食品公司木瓜汁饮料和木瓜菊花枸杞复合饮料两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企业经营创新升级,武当道茶产业集团在探索中前进。
(四)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实现突破。成功举办中俄“万里茶道”走进武当暨首届武当道茶博览会,农业部、农业厅领导亲临指导,海内外300余客商汇集,中央、省、市30余家新闻媒体聚焦宣传,进一步扩大了武当道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茶叶成功走向俄罗斯市场,首批出口40吨。“武当道茶”等6个农业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我市农产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武当道茶”等8个品牌入选“中国好食材候选品牌目录名单”,“武当道茶”和“武当山珍”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农业品牌”。组织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福州)农交会,武当道茶和XX县黑木耳进入全国地标产品展馆并获金奖,获金奖数为全省第一。
(五)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升。全市专业合作社达到1534家,发展社员129634户。其中,市加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郧阳区伟超生态家庭农场、杨溪家铭养殖家庭农场等22家农场被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示范家庭农场”称号。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67.8万亩。农村土地已确权家庭承包户数8301户。在XX市和XX县分别召开了全省土地确权档案管理工作和全市土地确权现场会。
(六)科技兴农工程深入推进。全市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新品种42个,示范率96%,种子质量合格率98.5%。地膜覆盖面积达80余万亩。病虫害防治面积465万亩次。粮油高产创建示范项目29个。测土配方施肥350万亩,全省绿肥种植现场会在XX县成功召开。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实施面积110.7万亩,油菜“一菜多用”技术推广面积10万亩,水稻集中育秧栽插面积2.6万亩。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256人。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示范培训等各类培训学习12批347人次。首次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200名农村青年入学深造。建立院士农业工作站4个,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8名专技人员分别获市政府“突贡专家”、“专项津贴专家”、“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七)农业行政执法优质高效。一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820家次,立案28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案必结。二是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新创建示范店100家。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政府名义下发督办通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加强“三品一标”监管,依法打击冒用、超期使用违法行为。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审批权限能放尽放。五是维护渔业生态安全,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六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和培训,做好应急处置。七是加强执法宣传,提高广大农资经营者依法经营、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
(八)招商引资项目对接落实。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农业对口协作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参与市党政代表团赴京对接活动。与XX市农业局联合举办了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新技术两期共计90人的培训班。市政府与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中粮集团、北京一轻控股、首农集团等15个单位22批90人次到考察对接。国际农发基金(ifad)项目共完成投资1.2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5%。争取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9254万元。
(九)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到位。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加大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尽心尽力、尽责尽义抓好郧阳区安阳镇二龙山村扶贫点的精准扶贫工作。组织104名干部将200户贫困户兜底包完。村情调查摸排到户,完成全村200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帮扶资金100余万元,兴建300亩高标准茶叶产业基地,培育畜牧养殖大户10户,硬化通村通组公路6.5公里,村委会建成投入使用,35户贫困户在年底可搬进新家。
(十)自身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一是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做实规定动作,将严要求贯穿各个环节,结合深化拓展“双十星”争创活动树立典型。二是切实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市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党建工作季度座谈会制度》。三是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学xxx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逐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承诺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扎实开展“五个专项整治”,特别是对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办公用房进行严格审查。积极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清理和“7+1专项整治和治理”工作。四是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科长例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对局机关部分中层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加大考勤力度,强化目标考核,积极开展季度优秀公务员评选。农业信息服务不断加强,“两办”信息考核名列前茅,农业信息网全面改造升级。市农业局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档案管理获“省特级”。综治、国安、保密、计生卫生、安全生产、农业统计和工、青、妇、老干部等工作成效显著。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中破解深层次矛盾;二是必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三是必须在科技兴农中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必须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突破资源约束。
三、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农业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生态为本、稳粮强特、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以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为主攻,推进特色产业基地标准化、农产品加工规模化、技术应用集成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农产品品牌化、三产发展融合化,启动实施“611”特色农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把茶叶、中药材、林果、蔬菜、畜牧、水产等六大特色产业均建成综合产值达百亿元产业,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一千亿元,做大做强休闲农业这一新业态),把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重大影响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引领的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上述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以推进“611”特色农业发展计划为主的各项专业规划的布局。围绕确定的茶叶、中药材、林果、蔬菜、畜牧、水产等六大“百亿元”产业,摸清产业发展现状,找准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明确基地布局、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研究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进一步论证编制《市“十三五”现代农业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在总规划的引领下,分产业、分专业制定分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规划实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规划目标分实施,力争“611”发展计划良好开局。
(二)抓好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的产业园区建设。始终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元工程建设。采取得力措施出台扶持政策,完善目标考核,全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实力、有条件、有积极性的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园区企业融资平台,解决园区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整合科研资源,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增强产业科技含量。鼓励科技人员到园区领办、合办、服务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设立人才奖励机制,吸引科技人才参与园建设,解决园区企业人才紧缺问题。新增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
(三)抓好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为主的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和园艺作物“三品”提升(提升品种改良、提升品质改进和提升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提高基地素质。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各种形式的市场对接。充分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休闲农业开发,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在扩大休闲农业点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质量,使之在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美化乡村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大国家级“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力。着力引导农业走出去,进一步开拓食用菌、茶叶、柑桔等农产品国际市场,力争由产品走出去向企业走出去、产业走出去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合作联社,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益链接机制。做响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举办第二届武当道茶博览会。
(四)抓好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为主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力争建成市级公共平台。加强涉农部门协作,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围绕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农业信息统计工作,围绕成本调查,生产预测、市场监测、价格预警等重点环节,努力实现农业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工作提档升级。提高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水平,完善专家队伍和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办好《农业信息网》、《惠农手机报》,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五)抓好以农业面源头污染治理为主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原则要求,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启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坚持发展农村能源,新增清洁能源入户工程10000户,新建户用沼气2500户,新建小沼工程100处,新建大型沼气工程3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000台,推广生物质炉3000台。积极推广示范以沼气为纽带,种养沼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秸秆肥料化、燃料(能源)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技术,开发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模式,推进地膜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办好4个面污治理示范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
(六)抓好以典型示范带动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积极开展省级示范社、示范农场创建,做好市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示范专业大户评选活动。完成100个重点村审计任务。新增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00家以上、家庭农场100家以上,培育专业大户1000家以上。在规范和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行机制和活力上下功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七)抓好以产业脱贫为造血功能的精准脱贫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切实抓好以农业特色产业脱贫为造血功能的精准脱贫工作。一是会同发改、扶贫、财政、旅游等部门,做好农业产业脱贫规划。选好产业脱贫项目、建好产业扶贫基地,着力目标精准到位,夯实产业精准脱贫的基础。二是积极探索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机制。积极引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产业精准脱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帮带、农民参与、农企利益共享的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三是抓好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基地建设的力度,培育文明乡风,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力争帮扶46户113人脱贫。
(八)抓好以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的“五个一”农技推广机制建设。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建立“一个主导产业、一名首席专家、一个示范基地、一套技术模式、一个服务团队”的“五个一”产业服务机制。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托市科技学校,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一批农业实用人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000人次。深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带动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提升。围绕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依托XX市重点科技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等科技创新资源,联合农业科研单位及企业共建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在转化。推进秦巴山片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丹江口库区()生态农业研究院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科技支撑作用。
(九)抓好以招商引资与对口协作为契机的农业项目的实施。做好已签订的各项协议(合同)的落实工作,在充分发挥人才智力支撑作用上下功夫。实施好生态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绿色防控示范等项目建设。切实抓好特色农产品进京系列展销活动。加快国际农发基金(ifad)项目提款报账进度,打破季度报账程序,加强对指导督导,扎实谋划中期调整,如期推进项目实施。
(十)抓好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农业法制建设。围绕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落实属地监管职责,签订目标责任状,坚持“产”、“管”结合,建立健全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全面推进郧阳区、XX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强化农业部定点调整监管点建设,加大对各县市区开展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及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加大对各地农产品生产基地明查暗访力度,及时通报安全隐患,督办整改处罚到位。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春、夏、秋季农资监管集中执法行动。深入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探索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备案制度。加大渔业执法力度。抓好“七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强化各类农业法制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知晓度和满意率。
(十一)抓好以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加大民主集中制落实力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履职能力。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一岗双责”,认真开展不作为、乱作为的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机关管理力度,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营造讲规矩、重品德、求实效的良好氛围。加大作风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调研,加强信息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坚持工作月通报制度,改进和完善平时和年终考核。深入开展“十星级党组织”、“十星级党员”(“十星级公务员”)评选活动,坚持季度评选优秀公务员。加大学习型机关创建力度,搞好干部职工日常学习,努力培养过硬素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抓好“五城联创”、综合治理、计生卫生、档案管理、国安、保密、农业统计、安全生产和工、青、妇、老干部等工作。
第五篇:2014年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2014年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2014年,我局在党建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将党建工作与农业发展有效结合,以大力实施现代农业“221”工程为核心,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以产村相融助农增收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稳面提质确保粮食增产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全年粮食总产连续“十年增”。
全县小春农作物播面37.24万亩,其中小春粮食作物17.07万亩,经济作物16.03万亩,其他农作物4.11万亩。小春粮食作物中的小麦播面9.35万亩、总产1.85万吨;经济作物中的油菜播面15.97万亩、总产3.19万吨,比增2.9%;其他农作物中的蔬菜播面4.06万亩、总产9.19万吨,比增0.87%,实现了小春粮油作物连续丰收。
全县大春粮食播面55.44万亩、总产达22.08万吨。其中水稻21.68万亩、总产10.58万吨;玉米12.95万亩、总产6.28万吨;薯类17.67万亩、总产4.76万吨;大豆2.54万亩、总产0.29万吨;马铃薯11.2万亩,总产2.82万吨;蔬菜10.9万亩、总产28.92万吨。
今年全县各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04.54万亩次,防治面积109.66万亩次。其中小麦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2.36万亩次,统防面积8万亩次,机防面积5万亩次;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49.3万亩次,统防面积18万亩次,机防面积18万亩次;玉米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7.5万亩次,统防面积4万亩次,机防面积3万亩次;全县绿色防控面积1万亩次;油菜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7.7万亩次,统防面积2万亩次,机防面积1万亩次。
二、立足特色发展优势产业认真实施现代农业“221”工程,因地制宜,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带动辐射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凸显出以雪峰现代农业园区、中海佳荷、红土地紫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基地蓬勃发展。
(一)基地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7.6万亩,总产42.3万吨,产值5.19亿元。已建成常年蔬菜基地面积6500余亩;发展蔬菜专业村25个,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37个,其中5个专合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全县现有蔬菜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业主96家,万亩示范园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地耕地标准农田三级以上达到72.6%,农机化水平达到40%,基地电网、水网、沟渠、路网配套健全,基地干道与主道相连。渠系配套率达到85%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灌溉设计保证率两季田达到85%,排水设施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增强。
(三)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我县蔬菜种植已由过去的全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反季节栽培、无公害绿色标准化栽培转型,温床育苗、配方施肥、高产高效栽培、绿色防控、间套轮作等技术普遍应用于生产各个环节,并能适时安排茬口衔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开展了“四新”示范、“六良”配套,推行标准化生产,节约生产成本15%,增效20%。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绿色防控覆盖100%,无公害率达到100%,严格按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进入市场,确保了群众吃到放心菜。
(四)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我局立足“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专合、专合促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健康发展。达州雪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堃鑫食用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海佳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红土地紫薯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效益初显。全县已发展80多家蔬菜经销大户、25个蔬菜专业村、3个茶叶生产基地。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的产销模式,已与沃尔玛、永辉等超市实现有效对接,基本形成了产、储、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格局。新建温泉富硒茶基地2000亩,宝泉塔1万亩莲藕基地顺利建成,开江首届荷花文化周如期举办,引领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三、立足民生落实惠农政策今年,进村举办中专学历教育60人;开展特色产业农民短期实用技术培训6万余人次;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70人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20人,组织拖拉机驾驶员培训100余人次。
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43923户,补贴面积42.1万亩,补贴资金525余万元;落实种植大户补贴291户(含家庭农场),补贴面积1.28余万亩,补贴资金67余万元;落实农资综合直补面积31万余亩,补贴金额5115余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补贴资金169.231万元,办理农户1187户,补贴各类机具1318台。
四、强力整合提升保障能力着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一是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确保农户增产增收。今年是我县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第七年,国家投资30万元,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79万亩(其中:水稻22万亩、玉米12万亩、小麦8万亩、油菜15万亩、其它作物22万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技术骨干533人次,培训农民1.3万人次,培训配方肥专业营销人员12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000份,召开现场会2次,采集土样480个,完成各类试验示范160个、整村推进58个、130个村测土配方信息上墙,发放施肥建议卡12万份,推广专用配方肥4500吨。项目涉及194个村、9.7万户,全县减少不合理施肥1364吨,总增产节支2392.6万元。二是加大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2013年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300个调查点位上,科学、合理的布置了34个国控点位,点位涉及全县20个乡镇的主要作物、主要土种和大型农产品基地。三是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组织实施XX县2014年省级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该项目落实在普安镇宝塔坝村万亩荷花基地,建设基本口粮田0.2万亩:新建、整治田间排灌渠系7403米,新建生产路8116米,地力建设购买有机肥40吨;组织实施XX县2013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集中用于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建设项目。该项目该项目落实在任市镇凉风垭村,建基本口粮田建设0.1万亩,专项投资148.0万元。计划新建排灌渠系1582米,新建机耕路250米、生产路2725米;组织实施3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按照县委、县政府“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的要求,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在我县3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综合实施了“2014年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XX县2013年田间工程”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面积共计4.27万亩,涉及长岭镇的林家垭口村、天马头村、采石桥村、白兔坝村、土包寨村等,总投资483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819.2万元,省级投资95万元,县级配套及农民自筹1624.6万元)。建设内容是进行了田型调整1.1万亩,新建田间排灌渠系73.46公里,新建田间生产路、机耕路230.78公里,地力建设2.7万亩。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四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今年我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8口,生物质炉1049台;新建四川省常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江分公司杨柳湾养殖场、XX县永发肉食品有限公司永兴养殖场2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任务;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8个,服务沼气用户2150户,配置抽渣泵4台套,配备了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
四、创新机制提高农机综合服务效能以创建全省农机示XX县为抓手,今年新建甘棠镇南坝子村南坝子、普安镇筒车铺村过水坵、讲治镇石家坝村肖家湾、永兴镇门坎坡村门坎坡等4个提灌站,技改靖安乡清泉寨村黄泉洞提灌站,宝石乡复兴寺村山湾塘提灌站;新修渠系配套设施1260米;新增流动提灌设备128台套/896千瓦;修复改造提灌设备335台套/3069千瓦;修复固定机电提灌站19座;新增灌面0.298万亩;提水保灌面积10万亩。建设机耕便民道320公里,其中村组道路112公里,田间机耕道106公里,入户便民道102公里,初步形成了县、乡道与乡村机耕道、生产便道相结合的农村道路网。农机总动力达25.9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13417.6万元,耕种收综合机械化面积77.76万亩。
五、突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围绕农资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狠抓了农资市场的清理、规范、整顿和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和吃上安全健康食品。
一是加大农业执法工作,建立规范农资市场。检查农资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社102次,出动执法车辆97台次,出动执法人员450人次,检查农资经销商户25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生产加工企业2个、专业合作社6个。培训农资经销人员4期,参加培训326人次。开展科普下乡宣传5次,接受咨询38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0.1万份。查处违法案件13件,其中种子9件,农药5件,肥料2件,已结案12件,罚款1.97万元,共计涉案金额1.6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72万元。
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全年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抽检农产品927个,合格率达98.2%;开具产地证明17份,共计210多万公斤;生产企业建立生产纪录档案170多份;协助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交叉抽检3次,抽检蔬菜样品87个;建立企业自检室3个(雪峰、福龟茶叶、紫薯),协助建立乡镇检测室8个;新申报“三品一标”2个(红土地紫薯有机食品、甘棠豆笋有机食品);培训乡镇、企业,监管、检测人员及村协管员,共计9次2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明白纸等2万余份。
六、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局紧紧围绕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改革创新,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整合农业项目捆绑使用匹配的工作经费难到位,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推进;二是产业基地水平不高。我县现有的产业基地面积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建设档次较低、品牌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三是技术实力相对滞后。近几年,我局引进了10名硕士生、4名大学生,但急需引进蔬菜专业、土壤化学等专业人才,全局技术队伍和技术实力已不适应和满足我县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七、2015年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标年,我局将围绕“强化四个理念”(法治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提升四大能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培育、项目化管理、多元化推进)、“弘扬四种精神”(乐于协助、勤于专研、敢为担当、甘于奉献)、“打造四张名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全国粮食主产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XX县、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四个四”的奋斗目标,结合省、市、县下达的重点工作、重点目标,创新理念,调整思路,科学谋划,大马力发展,力争把开江建成融入成渝大市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基地,打造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突出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着力实施好粮油高产攻关、粮经复合型基地建设,认真抓好大小春及晚秋生产示范现场,稳定粮食播面,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确保粮食丰收。力争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77.3万亩,总产达到28.4万吨以上。
(二)突出提升特色产业年,全局重点实施“223”工程。一是巩固提升雪峰、堃鑫两大园区强劲发展。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为纽带,推进雪峰、堃鑫两大园区发展水平大提升。促进农业产业园区在创建品牌、精深加工、拓展市场、园区管理上有新提高;加大扶持百盛生态农场、黄金花海观光长廊等农业园区建设,形成甘棠-长岭-拔妙-任市-甘棠特色产业大环线,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全力推进宝泉荷花、温泉富硒茶两大园区突破发展。继续支持中海佳荷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莲藕加工生产线和产品市场开发力度,延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以飞云温泉富硒茶园为核心,加快土地流转,引进业主扩大基地规模,按照规划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三是聚力培育三个家庭农场创新发展。结合开江种植业实际,拟培育三个示范性家庭农场,大力发展长岭生姜、龙井坝折耳根、葫芦坝白萝卜等优势农产品规模种植,探索我县家庭农场发展新模式、新机制,带动引领家庭农场快速发展。
(三)突出项目创新突破继续实施好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省产油大县、全省农机示XX县等一批重大项目,巩固实施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产业(蔬菜)基地县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标准良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完成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建3-5个沼气综合利用重点示范村,并把积极储备项目和争取农业重大项目作为来年工作重点。
(四)突出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产权县、乡、村三级交易平台,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发展家庭农村,培育示范性家庭农村5个;开展农民专合社县级示范社创建活动,培育示范社3个;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提升农业社会化组织专业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