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要点总结5
环境保护三同时为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建筑造价的相关因素:建筑场地购置费用;建筑设计费用;建筑施工费用;建筑施工监理;不可遇见费用
3.建筑法规的相关因素:建筑各项法规的约束;建筑规范的要求;地区民族、传统、信仰的传统要求
4.区域性地形图常用1/5000至1/10000;总图常用1/500至1/1000的地形图
5.我国地图等高线是以青岛平均海平面作零点高程,以米为单位计
6.九度地震设计烈度地区不宜建设;八度以下地震区要注意高度、密度、防火、防爆、疏散等措施
7.停车场出入口处视线避免遮挡,出入口后退2M的道中线上两侧各60°角范围无障碍物
8.地面设计小于3%自然坡一般选择平坡式
大于3%一般拟定台阶式;场地长度超过500M,坡度小于3%,也可用台阶式 中坡地与陡坡地的分界线为25%
9.场地建筑至道路的排水坡度最好1-3%。一般允许0.5-6%
10.场地建筑地坪高,进车道略低,一般差0.15M
第二篇:2014年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要点总结3
1.当场地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再衔接城市干道
2.人行道>1.0M;横坡1-2%;距建筑物1.5M
3.道路的转弯半径小车6M;货车9M
4.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小型车为直线15%;曲线12%
5.在竖向设计中,计算土石方平衡时,对于非粘性土壤使用的松散系数为1.5-2.5
6.当道路的纵坡为1%时,雨水井的设置间距宜为60-80米
7.当场地的汇水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时,应设至少2个雨水井
8.道路交叉口的视距>21M
9.一般小型汽车场25-30M2/辆;小型汽车库30-40M2辆
10.停车场直线通道的最大纵坡可以做到15%
停车场曲线通道的最大纵坡可以做到12%
11.倒车进,顺车出的行驶方式进入停车场可使得通道宽度最小
12.停车场的场内车行道的宽度最小为6米
13.地面停车场内,小汽车与小汽车之间的横向净距应保证有1.0米
14.停车场出入口,50辆以上2个,500辆以上3个;出入口之间大于15M
15.地下停车库100辆以上2个出入口多层车库<100辆,可设一个双车道出入口;出入口宽度>7M;单车宽+0.8(1.0);双车宽+1.8(2.2)
17.自行车单台停车尺寸为2*0.6
自行车坡道净宽不应小于1.8M;纵坡一般在2.5-4%范围
第三篇: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14)要点
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14)
*第一章* 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本章内容是按照考试大纲“建筑设计(知识)”的第一、第四两部分的要求编写的。第一部分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构图原理,住宅设计原理、规范及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等级划分及各阶段设计深度要求以及建筑设计新感念等小节。第二部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等小节。本章涉及的教科书均采用最新版本,规范、标准均按照现行的版本。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图原理
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都是立足于处理好功能要求、艺术形象和技术条件这三者的关系。其中,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满足是设计的目的,而技术条件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
功能问题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以及空间的量度、形状和物理环境(量、形、质)。其中突出的重点则是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人流活动问题。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
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
1.走道(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
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2.楼梯(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
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3.门厅(交通枢纽空间)布置要点:
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应兼顾使用功能和空间意境的创造。
(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
(三)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人流疏散分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正常疏散又可分为连续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剧场)和兼有的(如展览馆)。而紧急疏散都是集中的。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口与入口分开设置。要按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能力。
(四)功能对于单一空间量、形、质的规定性单一建筑空间的大小、容量、形状以及采光、通风、日照条件是适用性的基本因素,同样是建筑功能问题的重要方面,应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统筹解决。
二、公共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
建筑空间和体形的构成要以一定的工程技术条件作为手段。建筑的空间要求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选择技术形式时要满足功能要求,符合经济原则。
(一)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
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墙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墙承重结构
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其承重墙要尽量均匀、交圈,上下层对齐,洞口大小有限,墙体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
2.框架结构
承重与非承重构件分工明确,空间处理灵活,适用于高层或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
3.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
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供中间无柱的巨大空间,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
悬索、空间薄壁、充气薄膜、空间网架等,结合结构、构造课程,了解受力特点和造型的关系,记住国内外著名实例。
(二)公共建筑与设备
考虑要点:
恰当安排设备用房,解决好建筑、结构与设备上的各种矛盾,注意减噪、防火、隔垫。结合设备课程,了解采暖、空调、照明各种系统的选型原则和适用范围。
1.采暖系统
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
2.空调系统
集中空调服务面大,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及噪音低但机房大,风道粗,层高要求大,风量不易调节,运行费用高,不适用于小风量的复杂空间。风机盘管系统,室温可调,适用于空间复杂、灵活并需调温的建筑(如宾馆、实验室)。
(三)公共建筑与经济
应当把一定的建筑标准作为考虑建筑经济问题的基础,设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防止铺张浪费,也不可片面追求低标准而降低建筑质量。
要注意节约建筑面积和体积,计算和控制建筑的有效面积系数、使用面积系数、结构面积系数和体积系数等指标,节约用地,降低造价,以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四篇: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11)要点
注册二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综合知识小结(11)
八、地质
一、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系保证地基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建筑物不产生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直接影响承载力的高低。
(二)地基土的堆积年代及其成因
堆积年代愈久,—般承载力也愈高,冲洪积成因土的承载力一般比坡积土要大。
(三)地下水
地下水上升时,土的天然重度变为有效重度,承载力也相应减小。另外,地下水大幅度升降会影响地基变形,湿陷性黄土遇水湿陷,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对承载力都有影响。
(四)建筑物性质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体形、整体刚度、重要性以及使用要求不同,对容许沉降的要求也不同,因而对承载力的选取也应有所不同。
(五)建筑物基础
基础尺寸及埋深对承载力也有影响。
(六)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一般而言,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如下:
一层建筑:60一100kPa;
二、三层建筑:100~120kPa;
四、五层建筑:120kPa。
当地基承载力小于l00kPa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
二、地震
(一)震级
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国际上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共分为10个等级见 表4-10所列。
震级<22~45~77~8>8
分类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强烈地震或大地震特大地震
(二)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房屋建筑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分为12度:
(1)基本烈度:某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
(2)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抗震设防烈度。
(三)抗震设防分类
抗震设防分类是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届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源:中华考试网
(四)考虑抗震的场地分类
(1)对建筑物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属于I类场地土或开阔平坦、坚实均匀的Ⅱ类场地土等地段。
(2)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段,一般是属于Ⅲ类场地土、条状突出的山脊、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其中包括胶结不良的第三系沉积)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地基持力层在平面分布上软硬不均(如古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及半填半挖地基等)、非发震断裂与发震断裂带交会的附近等地段。
(3)对建筑物抗震危险的地段,一般是发震断裂带及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地陷等地段。
场地土的分类 表2-10
分类场地土质
I类稳定岩石
II类除I、III类场地土外的一般稳定土
III类饱和松砂、软塑至流塑的轻亚黏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冲填土以及其他松软的人工填土等。
第五篇:一级建筑师辅导笔记总结: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一级建筑师辅导笔记总结:住宅建筑设计(2)
综合医院建筑 凡设置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三科以上,并设置门诊部及24小时服务的急诊部和住院部的医院为综合医院。综合医院基地选择原则:1.基地应由国家及省、市卫生部门按***医疗卫生网点布局要求及城市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划要求决定。2.基地要求交通方便,便于病人到达,同时要求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3.基地的大小应按卫生部门颁发的不同规模医院用地标准,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扩建余地。4.基地应有足够的清洁用水,并有城市下水管网配合。总平面布置与设计原则:1.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合理、互不干扰,各种出入口设置合理,互不交叉,洁污线路清楚。2.医疗、医技区应置于基地的中心位置,其中门诊部、急诊部应面对主要干道,在大门入口处。3.后勤供应区用房应位于医院的下风向,与医疗区保持一定距离或路线互不交叉干扰,同时又方便为医疗、医技区服务。4.职工生活用房不宜设在医院基地内。综合医院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医疗区、技术服务区、行政管理区、教学区、生活区等几部分。医院合理布局应为病人提供最佳的诊疗环境,为医护人员创造高效率的医疗管理条件。总体布局有以下几种类型:1.分散式。由若干幢建筑组成,有良好的采光条件。但各部分联系不够方便,诊疗路线过长,占地面积较大,现代医院已很少采用。2.集中式。高层与裙房组成,病房设置在高层中,门诊及医技在裙房部分,优点是各部分联系方便,节省用地。缺点是各部门分隔不易处理,易发生干扰、路线交叉现象。3.混合式。门诊、住院、医技分建并用连廊或联接建筑组成有分有合的建筑整体,各部分联系方便,又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有相对的独立性。4.标准单元组合式。由标准单元组合,便于扩建,灵活多变。
银行建筑 是供经营货币信用、货币流通使用的建筑。银行建筑的空间组成包括营业厅、库房、中心、办公用房、电算中心等几部分。银行建筑设计要点:1.选址应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方便的位置。2.要从规划选址、空间设计、建筑构造和设备技术等方面确保安全使用。3.建筑布局应区分内部和外部两大使用功能区,合理组织交通,以提高营业效率,便于管理。4.结构选型、房间尺度以及设备管道应适应办公自动化发展的需要。5.室内设计须综合处理通风、采光、照明的需要,创造有序、高效的空间环境。6.在原有银行建筑的改扩建中,应注意新设备与原有建筑的协调使用矛盾,新建与原有建筑的有机结合问题。营业厅是银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门厅、候办厅、洽谈、储蓄金银收兑、代保管库和信贷、电子计算机房(营业部)、营业与帐表库、营业办公、监控用房。营业厅设计应考虑:1.出入口位置应有利于吸引顾客和有利安全。2.柜组布置应符合业务流程,出纳、储蓄、金银收兑可相对独立。3.库房应远离出入口,既隐蔽安全又便于使用。代保管库应设前室。4.柜内柜外面积之比大于1:2。5.应有良好的通风采光,通道流线明确。6.随着银行业务自动化的发展,应预留各种电缆管道和设施。其中地面管线采用固定管沟和活动地板便于维修和适应发展更新需要。各类管线应整体设计以节约空间,避免干扰。7.候办区包括柜前、走道和休息三部分,一般应占营业厅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候办厅区应设置点钞台、书写台、休息座椅、广告牌、咨询台、公用电话和卫生间等。库房是银行建筑另一重要部分,银行建筑的库房包括发行库、业务库、出租保险库、档案库、帐表库等。库房设计中应考虑:1.必须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霉和防蛀,以保证现金、金银、档案、帐表和贵重物品完好无损。2.各种金库应争取尽端式布置,避免形成回路和穿行,并合理分流各种人流。3.库内各种防护措施的管线和设施设备应统一有机考虑和布置。并应尽量避免各种设备管道穿越库房。4.金库通常应设在建筑物中部或地下。以确保安全。金库周围应设监护廊。5.出租保险库应设前室、监视廊、整理间和保险箱区以及换气室。报警系统是银行建筑的防卫部分,它包括触发感应装置、监控中心、通讯装置、紧急照明、报警以及其它自动装置组成。报警系统设计应注意:1.安全中心应设在底层靠近主要出入口位置便于监控,并要确保供电需要。2.报警装置和管线要隐蔽专用。3.安全中心可以与消防控制中心共用空间,其围护结构应坚固、耐火、防爆、抗震,以确保在非常紧急状态下连续工作,指挥防灾和救灾。
商店建筑 商店是消费市场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场所。商店按经销商品的品种划分可分为综合性百货商店和专营某类商品的专业商店。按建筑空间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商店。一般建筑面积大于1.5万平方米为大型百货商店;建筑面积在3000~15000平方米范围内为中型百货商店;面积小于3000平方米为小型百货商店。商店建筑一般由营业厅、库房、办公、福利及设备用房及业务院等部分组成。其中营业厅是直接进行销售的场所,是商店建筑的核心,其内部按商品种类分区,一般包括食品部、百货部、文化用品、五金交电、针织、鞋帽、服装、布匹、工艺美术品等部分。商店建筑按规模及性质其选址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百货商店均选择在市中心交通方便、人流集中的地带。在居住区内一般建立中小型百货商店,以本居住区居民购物为主。商店建筑总平面设计应组织好顾客、商品、职工三者的流线,做到客流、货流和职工人流必须分隔,互不交叉。还应安排足够的停车场,包括自行车、汽车停车场地。为减少停车场占地,一般常采用地下停车场的办法。另外商店建筑在总平面布置时还应考虑留有发展扩建余地。商店建筑设计要点:1.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合理;2.充分利用地段环境,平面布局紧凑;3.结构合理,设备集中;4.创造良好的建筑体型;5.提供舒适而丰富的室内空间环境。
办公建筑 从事机关、企事业等部门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业务活动的建筑称为办公建筑。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代办公建筑发展日新月异,趋向于向高层发展、向综合性发展、向灵活性发展、向智能化发展。办公建筑按使用方式可分为专用办公楼和出租办公楼。按使用性质可分为行政机关办公楼;商业、贸易公司办公楼;电话、电报、电信局办公楼;银行、金融、保险公司办公楼;科学研究、信息服务中心办公楼;各种设计机构或工程事务所办公楼;各种企业单位办公楼等。办公楼按规模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特大型。按层数分可分为低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根据办公楼的使用要求、规模和技术条件,结合所处的环境,在设计中应解决好办公建筑与环境关系和交通流线关系,使之布局合理,与周围环境协调,各种出入口互不交叉。根据不同使用空间的要求,应处理好各部分的关系及室内环境要求,并解决好室内水平和垂直交通问题。在结构设计中要根据建筑规模、层数、体形等,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在建筑设备设计中,应根据不同要求,做好供热、通风、空调、给水、排水、采光、照明、通信和办公自动化等设施的设计。由于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条件的发展,现代办公建筑发展迅速,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办公建筑已代表了一个国家企业的科技经济水平。一些国家正兴起智能化办公建筑的新体系。这种办公建筑 的特点是装备有先进的通讯系统、内部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对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安全系统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控,提供自动化、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办公环境。人们可以在办公楼内通过电话、传真、计算机,迅速、准确地了解世界各地各种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智能型的办公楼建筑,要求在设计上要从各方面满足各种复杂的要求,提高现代化办公建筑的水平。
电信建筑 电气通信(称电信)是利用电或电子设施来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一种过程。各种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都包括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三部分设备。电信建筑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大体分为无线通信建筑和有线通信建筑。无线通信建筑包括各种微波站、无线电台、卫星通信地面站等。有线通信建筑包括市内电话局、长途电信枢纽建筑、电报局、数据通信局、各种载波增音站,以及供集中设置多种通信设备的电信综合局等。电信局(站)的建筑空间组成包括通信机房、变(配)电站、自备发电站(发电机房)、油库。还有采暖锅炉房或冷冻站等。电信建筑设计原则如下:1.局(站)应选择合理的地址,要求有一个安全、清洁,较少污染和干扰的环境。2.通信机房建筑本身要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和耐久性。一般应将耐火等级和设计烈度提高。3.机房的平面空间组织和垂直方面的层次安排应满足工艺流程的合理性。4.线路相对集中,以节约通信电缆。5.要求机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以保护各类设备和提高工作效率。6.要求将通信机室内的含尘量控制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